现实条件下官僚制理论的理性回归

合集下载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是一种在现代行政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依赖于层级、规则和程序的决策方式。

官僚制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要求政府行政机关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遵循逻辑和规则,以确保公正、公平和高效。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官僚制在一些领域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再审视和改革。

官僚制的问题在于其过度强调程序和规则,忽视了对个体和实际情况的关注。

在一些情况下,官僚制往往使决策过程变得繁琐、僵化,并限制了政府机构对新情况和变化的灵活响应能力。

需要重新审视官僚制,加强对程序和规则的合理性评估,缩短决策周期,并促进与社会实际的有效对接。

官僚制往往容易造成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由于官僚制强调层级体系和权威结构,容易导致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培训和监督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制度,确保官僚机构的公正性和廉洁性。

还需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问责,确保权力运行在法制轨道上。

官僚制在很多情况下过分依赖于书面材料和数据,忽略了对经验和创新的重视。

官僚制通常要求经过严格的文件和报告程序,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但这种依赖也容易导致决策过程变得缓慢和迟滞,限制了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需要提高官僚机构对实践和创新的容纳度,注重经验分享和沟通交流,推动官僚制的有效运行。

对于我国行政改革而言,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需要优化程序和规则,简化决策流程,提高效率。

对于繁琐、重复的程序,需要删减或合并,以节约时间和资源。

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政务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要注重经验分享和创新,鼓励实践和探索,提高官僚机构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于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优化程序和规则、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监督,以及增强对实践和创新的关注,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行政机构的效能和效益,为实现良好的治理和服务能力提供支持。

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式行政: 行政理性的回归

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式行政: 行政理性的回归

会 治理 模 式 的 根 本 性 变 革 。也 即是说 , 重 新 思 考 要

般认 为 , 界 范 围 内的传 统行 政 是 以 威 尔逊 世
行 政 的价 值 追 求 , 行 政 管理 活 动在 关 注效 率 的 同 的行 政理 论 和 韦伯 的 官僚 制 思 想 为基 础 的 。 尔逊 使 威 时更 多地 体 现 出人 文 关怀 。 一 个张 扬人 的 权 利 的 行 政理 论 的基 础是 “ 治”与 “ 政 ”的 泾 渭分 明 。 在 政 行 时 代 , 能 只从 管 理 的 角度 看待 行 政 问题 , 应 使 他 把 政 治界 定 为 制 定公 法 、 计 公 共 政 策 , 政 被 不 而 设 行
o ea m ns ao a ss m dtesc t o l erajs dT r s r teprg n f h d i t t n t a h o i s u b edut .o t nf m aao t i ri l y e n e h d y e a o h
o d i i r t n i t ep o i g a d r t r i g o au —rt n l d n s ai n 毫 奠 f m n s a o h r v n n e n n f l e a o a t i a m i t . a t i s u v i i n i y r t o Ke r s b r a ca c a m n s a o ;d m o rt d n s a o ; sr me t a o a t ; y wo d : u e u rt d i i i rt n e ca c a m i t n i t ti i i r t i n u n —rt n l i i y v u —r t n i ; t r ig l a e a o a t ru n n i ly e

中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理性化重塑

中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理性化重塑

中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理性化重塑兼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定位董晓宇提要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实现行政组织体制的理性官僚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非官僚化改革方式相比,中国行政改革的官僚化目标定位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

为了使这一组织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操作技术层面完善其支持条件。

关键词官僚制理性效率法治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新一轮机构改革第一次明确,行政改革不仅仅是转变职能、精简机构与人员,而是实行行政组织的体制性重塑,以实现行政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这标志着我国行政改革进入了全面的深化阶段。

本文以韦伯的理性官僚制这一组织工具作为参照系,来阐释中国行政组织体制重塑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并提供几点建议性的思考。

一、官僚制的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官僚制,又称科层制,在管理学中它是一个中性词,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为特性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并非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同义语。

这一组织形态有着不同的具体形式。

最典型的是韦伯设计的“理想模型”——建立在法理权威基础上的理性官僚制。

这种理性官僚制在现代行政组织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

在韦伯式的官僚制模式中,行政组织及其官员的角色具有这些特征:(1)明确划分机构与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由法规严格设定;(2)按职位高低规定人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形成层级节制的控制体系;(3)组织与管理依据大家都遵守的规章和程序进行;(4)决定与命令形成文件下达,以文件“档案”作为管理的基础;(5)严格的公私分开,公务关系对事不对人;(6)根据需要对公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7)公务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8)官员担任公务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不仅表现为经过公开考试选拔任职、培训,而且表现为担任官职的官员要对组织的职务目标效忠(但不是与某一个“具体的人”建立主仆关系);(9)官员由上级权力当局任命,而非选举产生;(10)官员的身份是终身性质的,但不承认官员占有职位的权利;(11)官员接受一种通常是有“定额”的“薪金”,以及接受由退休金所提供的养老保障;(12)官员升迁依据个人的资历或成就,或两者兼而有之。

浅析官僚制中价值理性的回归

浅析官僚制中价值理性的回归

浅析官僚制中价值理性的回归作者:陈婧茹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3期摘要: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具理性的发展,工具理性几乎遍及社会一切领域。

其中,官僚制即为工具理性的典型产物。

然而,官僚制中工具理性的极端凌驾往往导致个体官僚局限于组织利益和权力命令。

这即与公共行政追求公共利益的目标背道而驰。

本文旨在通过伦理规则、伦理行动、伦理内化等方式,寻求价值理性回归的可行性实现方法。

关键词:工具理性;伦理行动;伦理内化一、官僚制的工具理性逻辑(一)工具理性的凌驾自人类文明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化已成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近代科学定量化、严密化的操作原理不仅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工作方法更作为一种理性精神渗透进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

是以,不论是宏观的政治体制、组织架构还是微观的人际关系、个体行为,都具有技术导向与工具特性,反映出一种行为技术化和理性工具化的发展趋势。

而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即为现代官僚制。

官僚制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

它以命令—服从、分级—分层、统一—指挥为特征,具有可靠性、精确性、纪律性和稳定性。

然而,这种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组织结构,在为组织运行提供详尽可操作的具体方案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的白昼”。

而本文认为,上述这种“技术的白昼”根源即为官僚制内部工具理性的极端凌驾。

一方面,官僚制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笼将人固定其中,压抑了人的情感与创造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以支配自然为目的的,然而,当其应用到官僚制之中,则异化为运用支配自然的方式来支配社会。

这即意味着,当官僚组织在应对日常事务时,只专注于工具的选择和命令的执行,将道德信念、人文情感、公共利益等社会价值抛之脑后。

(二)工具理性极端凌驾的危害上述这种官僚组织中工具理性高度凌驾的控制机制,使官僚丧失了个人生命力与道德培养所必须的共情力与内省力,沦为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客体和追求组织目标的操纵工具,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工具理性形式化的框架把人分立和限定在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中,成为“原子化孤独的个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一、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官僚制理性精神是现代行政组织中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它体现了官僚组织对于规则、制度和程序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于行政事务的高度专业化和科学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官僚制理性精神也需要进行再审视,以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和行政改革的要求。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人本主义价值观相结合。

传统的官僚制理性精神注重规则和程序,往往忽视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关怀和照顾。

在当今社会,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提倡已经成为主流,行政服务需要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为公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人本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注重人的利益和福祉,推动行政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创新理念相融合。

传统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程序和规则的严谨性,过分注重稳定和秩序,导致了对于创新的抑制和阻碍。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行政组织也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创新理念相融合,鼓励行政机构勇于改革创新,推动行政管理向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公平正义原则相融合。

传统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往往存在着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社会正义的缺失。

在当今社会,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诉求,行政机构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官僚制理性精神需要与公平正义原则相融合,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行政权力的运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二、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在我国行政改革进程中,需要从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中汲取启示,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要注重在官僚制理性精神中融入人本主义价值观。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着以程序和规则为中心,忽视人的需求和感受的问题。

在行政改革中,应当注重构建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模式,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浅析我国官僚制的改革取向_基于理性官僚制价值的视角

浅析我国官僚制的改革取向_基于理性官僚制价值的视角

结语 四 、 虽然官僚制在2 但是 0 世纪8 0 年代的西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 , 理性官僚制的核心精神 以 及 其 价 值 都 符 合 我 国 目 前 特 殊 的 行 政 环 境 。 我国的行政改革目标也 与 理 性 官 僚 制 的 具 有 要 求 一 致 。 因 此 , 在我国 应加强官僚化的力度并 吸 取 理 性 官 僚 制 的 精 华 , 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 的经验 , 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输入新的行政理念 。 参考文献 : [ ] ] 张立荣 . 冷 向 明. 公共行政革新的途径选择[ 政 治 学 研 讨, 1 J .
2 0 0 5. [ ] ( 马克斯 · 韦伯 . 经济与社会 [ 下) 商务印书馆 , 2 M] . 1 9 9 7. [ ] 安东 · 尼唐斯 . 官僚制内幕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 M] . 2 0 0 6. [ ] ] 理性官僚制的困境与创新 [ 中国公共管理 , 4 J . 2 0 0 6. [ ] 丁煌 . 西方行政学说史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5 M] . 1 9 9 9. [ ] 陈荣富 . 公共管理学前沿问 题 研 究 [ 哈 尔 滨: 黑龙江人民出 6 M] . 版社 , 2 0 0 2. , 作者简介 : 郭倩 雯 ( 女, 回 族, 单 位: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 1 9 8 6—) 院, 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开发与公务员制度 。 7 5
理性官僚制的涵义 一 、 “ 官僚制的 含 义 : 官 僚 制” 本 意 是 指 实 施 管 理 的 社 会 行 政 机 构。 1. 与汉语 中 官 僚 主 义 不 同 , 在管理学中官僚制是一个中性词, 是指一种以 集权与统一 、 命 令 与 服 从 为 特 征 的 组 织 形 态, 即现代社会 分部与分层 、 实施合法合理统治的行政组织 。 理性官僚制的含义 : 在韦伯的官 僚 制 中 , 对合理性的追求是其核 2. 也是其建构官 僚 制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则 。 韦 伯 从 多 种 角 度 出 发 剖 心所在 , 把它们主要分为个人魅力型、 传统型 析古往 今 来 人 类 社 会 的 组 织 形 态 , 只有法理 和法理型三种 。 但是前两 种 只 具 有 合 法 性 而 不 具 有 合 理 性 , 型组织是建立在对制定的规则与法令 的 正 当 行 为 要 求 之 上 并 同 时 兼 备 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组织形态 。 韦伯 的 理 性 官 僚 制 正 是 这 样 一 种 组 织 形式 。 韦伯设计的这种理 性 科 层 制 组 织 具 有 专 门 化 、 等 级 制、 规 则 化、 非人格化等基本特征 。 理性官僚制的价值 二 、 理论价值 : 理性官僚制提出了对 组 织 进 行 切 实 分 析 的 理 论 框 架 , 1. 指出了组织研究的一 个 重 要 方 向 。 其 理 论 归 宿 集 中 到 建 立 理 想 型 的 、 合乎理性原则的合理合 法 的 管 理 制 组 织 形 式 上 来 , 构成了行政学的基 使它可以真正的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 。 本方面 , 现实价值 : 在2 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 2. 0世 界 中 期, 率的政府体制 , 得到了 充 分 的 发 展 。 它 一 方 面 迎 合 了 工 业 社 会 大 生 产 另一方面又以非人格化、 制度化的特征 和行政 管 理 复 杂 化 的 客 观 要 求 ; 得到了科学理性时代的主流文化 认 同 。 理 性 官 僚 制 理 论 的 产 生 和 广 泛 不仅促进了政府技术化水平的提高, 并以很高的效率履行了政府 运用 , 的职能 。 这对于推动资本 主 义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进 步 来 说 , 都是一个应 当加以肯定的有力工具 。 总之 ,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 理 性 和 效 率 的 工 具 , 适应了社会 发展的要求 , 同时又以非 人 格 化 、 制 度 化 的 特 征 否 定 了 传 统 的 官 僚 制。 它使行政管理牢牢地建立 在 理 性 、 科 学、 民 主 的 基 础 之 上, 促进了政府 由人治 转 向 法 治 、 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拉开了现代行政管理的序 幕。 理性官僚制符合我国官僚制改革的取向 三 、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在近 现 代 史 上 起 过 重 要 的 进 步 用 , 而时代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不断向 它 提 出 新 的 挑 战 。8 对官僚制 0 年 代 以 来, 的改革成为世界行政改 革 的 主 要 潮 流 , 世界各国掀起了规模较大的政 府再造运动 。 但是因为各 个 国 家 的 公 共 行 政 常 态 要 么 是 官 僚 化 过 度 , 要么 是 官 僚 化 不 足 , 前者是发达国家或称现代化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后者则是一切 从 传 统 向 现 代 转 型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行 政 领 域 的 明 显 特 征 。 因此 , 在当今国内 , 理性型的官僚 制 更 应 成 为 中 国 公 共 行 政 的 现 实 选择模型 。 理性官僚制的研究对象符合 我 国 官 僚 改 革 的 核 心 。 安 东 尼 · 唐 1. 斯在 《 官僚制内幕 》 一书 中 探 讨 官 僚 政 治 决 策 时, 把理性官僚制简化为 官员行为分析和官僚组织行为分 析 这 两 方 面 的 内 容 。 这 种 划 分 跳 出 了 传统的直线型官僚体系 或 职 能 型 官 僚 结 构 框 架 , 直接明了地指出了理 性官僚制的两个主要研 究 对 象 , 即 官 员 行 为 和 官 僚 组 织。 这 对 研 究 中 国的官僚制度有特别的 意 义 , 因为当代中国的官僚制发展的问题可归 结为官员行为和官僚组织的官僚化不足 。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在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官僚制理性精神作为其重要特征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官僚制的理性精神也成为了学者和决策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对官僚制理性精神再审视的角度出发,探讨官僚制理性精神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有助于强调官僚制的功能和局限。

官僚制的理性精神使得组织和行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和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官僚制的理性精神也容易导致组织僵化、程序繁琐、反应迟钝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官僚制的功能和局限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动态的平衡和调整,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评估官僚制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有助于指导我国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官僚制理性精神在实践中的碰撞和调整十分频繁,这也反映了官僚制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的挑战和困境。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形势下的变革,我国行政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在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基础上,探索以市场化、社会化等手段为主的改革路径,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治理体系,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市场调节作用,拓展社会参与领域,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此来有效弥补官僚制理性精神的不足,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社会管理水平。

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化进程,完善官僚制的规则和程序,优化官僚操作空间,增强组织创新能力,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对官僚制理性精神的深入研究和再审视,不断总结经验,发挥优势,解决问题,推动我国行政改革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浅谈韦伯官僚制理论和现实意义

浅谈韦伯官僚制理论和现实意义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班级:姓名:学号: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官僚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韦伯从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官僚制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官僚制,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不断地遭到各种批评与指责,但是韦伯所开创的理性与科学的研究范式在目前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面对当前“官僚制”发展不足的现状,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吸收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体系。

关键词:韦伯;官僚制;理性;评价;现实意义一、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背景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官僚制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题目中的官僚制,是韦伯意义上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即以法理型权威为基础,以专业化官僚为管理主体,以层级制为组织形式,以理性制度为运作规则的行政管理体制。

官僚制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模式,它的诞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现代官僚制源起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19 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普鲁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经济基础———封建庄园。

为此普鲁士王朝把重要的军官职位和政府官位赐给容克作为补偿。

统一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但是受到德国容克政权束缚,德国处在以旧的、家族为基础的企业制度向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过渡的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事务变得复杂繁多,工业社会意欲突破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传统的习俗、伦理及道德的束缚,而追求稳定的和有法律保障的制度形式成为资产阶级的普遍利益要求,行政管理日益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韦伯理性官僚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得到产生和发展的。

(二)社会经济背景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促进了官僚制的产生与发展,官僚制作为一种稳定的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极大地迎合并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的需要。

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读后感

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读后感

【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读后感】一、引言官僚制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官僚制也存在着伦理困境,这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针对官僚制的伦理困境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重构的思考。

二、官僚制的伦理困境1.权威性的失衡在官僚制中,由于权威的分配和管理不够完善,导致了权威性的失衡。

一些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了公共利益。

这种伦理困境导致了官僚制度的公信力受损,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2.制度的僵化官僚制往往因为规则、程序的繁琐而导致制度的僵化。

在这种情况下,官僚不愿意改变和创新,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种伦理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现象的滋生在官僚制中,由于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滋生了现象。

这种伦理困境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使得社会的秩序和公平受到破坏。

三、官僚制的重构思考1.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解决官僚制的伦理困境,我们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

只有通过公正的监督,才能够有效地制约官员滥用权力的行为,也才能够重建官僚制的公信力。

2.推动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我们需要推动官僚制度的变革和创新,针对当前的僵化现象进行改革。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激发官僚的工作热情,也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3.强化道德教育和培训在官僚制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道德教育和培训,培养出一支具有良好伦理道德的官僚队伍。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够防止现象的滋生,也才能够保障官僚制度的正常运转。

四、总结与回顾官僚制的伦理困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推动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强化道德教育和培训,我们可以重构官僚制,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要解决官僚制的伦理困境,需要从制度建设、管理实践、个体素质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共同努力。

对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反思

对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反思

对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反思自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相继掀起的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

这场运动以全新的理念和独特的视角, 以摒弃官僚制为口号, 试图把公共行政从韦伯的模式即中央集权、强调科层结构的官僚体制中解救出来, 以全新政府模式替代已走向尽头的官僚制, 其倡导者不遗余力地对官僚制进行了炮火猛烈的抨击。

新公共管理对理性官僚制的批判集中在效率、应变能力、非人格化、管理体制内部结构矛盾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然而, 在新公共管理的浪潮过后, 我们发现, 官僚制并没有因此而倒下或者被摒弃, 它依然是各国政府、各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团体的主要组织方式, 经过了新公共管理的洗礼, 官僚制不但没有终结, 反而在进一步的修缮中成为更加稳固的行政体制。

看到这种情形, 我们不由得需要思考, 新公共管理对与官僚制的批判是否起到了破旧立新的作用? 答案似乎是否。

这说明新公共管理在批判官僚制、提出替代性方案方面做的并不好。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分析中得出。

1、新公共管理批判官僚制的一个重点就是效率问题。

新公共管理者们认为, 理性官僚制之所以应该受到批判,在于其忽略了官僚制的某些负面效应, 韦伯忽略了官僚制的无( 低) 效率就理应遭到攻击。

在此基础上, 新公共管理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来帮助政府提高效率, 包括引入企业式管理方式、重塑政府。

需要反思的是, 官僚制的内核是效率吗? 新公共管理者对官僚制内核的理解出了偏差。

从韦伯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到, 韦伯认为官僚制之所以是实现法理型统治的最纯粹的方式, 是因为官僚制是最理性的, 理性贯穿了整个官僚制的全部思想, 是理性官僚制的核心。

正是有了理性, 官僚制才产生了高效率的结果。

批评者都以效率代替了韦伯官僚制分析中的理性这个中心概念, 把经验观察来的低效率作为官僚制的弊病而加以抨击, 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无法撼动其根源。

理性官僚制的合理内核依然存在并无法摒弃, 这就是为什么新公共管理无法使官僚制彻底消失。

No.1544陈涛家产官僚制的永恒复归

No.1544陈涛家产官僚制的永恒复归

No.1544陈涛家产官僚制的永恒复归在韦伯这里,家族和氏族构成了人类自上古社会继承下来的两种最为重要、最具活力的组织形态。

与其同时代人把氏族视为家族的扩大不同,在他看来,家族和氏族在原始社会中各有分工,各自负责不同的领域。

目录一、引论:“家产制”的原初问题二、家产制支配的内在张力:君主与官僚三、大戈命前的家产官僚制四、余论:家产制的“原生性基础”文 | 陈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引论:“家产制”的原初问题在马克斯·韦伯这里,家父长制(Patriarchalismus)和家产制(Patrimonialismus),构成了东西方各大文明在前现代社会中普遍采用的支配类型。

不仅像埃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中国等东方政体,而且就连晚期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中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王国、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政体也被归在家产制的类型之下。

最令人惊讶的是,现代早期,从1660年至1815年左右,普遍盛行于欧洲各国的绝对君主制或“开明专制主义”(aufgeklärten Despotismus)同样被韦伯划归在“家产官僚制”(Patrimonialbürokratie)的类型之下。

可见,家父长制和家产制作为“传统型支配”,并没有被限定在时间意义上的传统社会中。

只要支配权的行使仍然诉诸于人身恭顺关系、只要其正当性基础仍然是某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或传统,那么它就是“传统型”的。

[i]不过,倘若据此认为“家产制”这个概念原本只适用于时间意义上的传统社会,把它应用到西欧各国的绝对君主制,甚至韦伯同时代的某些政治现象,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延伸或拓展,那就错失了问题的关键。

恰恰相反,家产制这个概念原本就是用来概括大戈命前后的绝对君主制的,韦伯借助它想要把握的首要现象正是从绝对君主制到现代国家的转变过程。

首先,正如他自己曾交待过的那样,家产制这个概念出现在法国大戈命之后,最初被瑞士法学家哈勒(Karl Ludwig von Haller)用来为那个时代仍然存在于德意志邦国的绝对君主制辩护。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作者】何显明【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摘要题】公共行政理论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和法治条件下的社会治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理性官僚制自滥觞以来受到了普遍的推崇,成为现代社会经典性和普适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兴起,这一管理体制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合理性却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甚至成为一些人心目中落后和低效率管理模式的代名词。

理性官僚制究竟是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成为一种即将被抛弃的管理模式,还是依然具有其现实的合理性?现代社会人们所感受到的公共领域的诸多问题究竟是官僚制的必然产物还是另有其根源?中国行政管理是否有可能超越理性官僚制而直接进入所谓的“后官僚制”行政?这些问题对于正致力于探索适应市场化进程的有效管理体制的中国行政管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理性官僚制的历史合理性现代理性官僚制是一种依照职能和职位对权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层级制为组织形式,以世俗化、专业化的职业官僚为管理主体,以理性设置的制度规范为运作规则的管理模式。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兴起的理性官僚制与传统的官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与现代社会特殊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其一,理性官僚制从法理型权威中获得其合法性的依据,因而它不是一种特权统治。

宪政体制对政府职能、权限的厘定,以及民主政治对行政事务的控制,既规定了理性官僚制运作的空间和规则,也赋予了它运作的合法性依据。

其二,形式主义的法治秩序规定了理性官僚制运作的抽象性原则。

离开普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法律传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官僚制。

其三,市场化、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理性官僚制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动力。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流动日益增强,需要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的急剧增多,传统的那种因人而异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只有依照形式主义制度规范运作的理性官僚制才能适应公共事务的批量化处理,也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官僚才能有效地承担现代社会复杂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理性精神是指一种追求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规范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强调事务处理的程序性、科学性和中立性。

在现代国家和组织中,官僚制理性精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

在我国的行政机构中,官僚制理性精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再审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行政机构的稳定和运行效率。

它要求公务员以中立和公正的态度对待事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法律要求进行处理,并注重规范的事务管理。

这种精神使得行政机构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确保了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科学和专业的管理。

它要求公务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工作。

这种精神促使行政机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在制定政策、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更加科学和专业。

官僚制理性精神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它容易导致机械性的行政管理。

官僚制理性精神追求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强调流程,而忽视结果。

这种以程序为导向的管理容易使行政机构变得僵化和官僚化,无法充分适应变化多样的社会需要。

官僚制理性精神容易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它要求公务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工作,而权力的行使也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种集中的行政管理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如权力滥用、腐败等。

而在推进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使行政机构更加开放、透明和负责。

所以,在我国行政改革中,我们应对官僚制理性精神进行再审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方面,要保留官僚制理性精神的优势和价值,继续强调事务处理的效率和规范性,提升行政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要注重行政机构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突破僵化和官僚化的问题,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行政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理性精神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理论概念,它强调以法律和规章为准则,以程序和制度为保障,以效率和专业为目标的行政管理模式。

在实践中,官僚制理性精神常常会出现僵化、官僚主义、脱离实际等问题,影响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对官僚制理性精神进行再审视,并从中获取启示,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理解。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以法律和规章为准则,这意味着行政行为应当受到法治的约束,不得随意滥用职权或违法行使权力。

它强调以程序和制度为保障,即行政决策和操作应当符合规范程序,确保决策的透明和合法性。

它强调以效率和专业为目标,即行政管理应当注重结果和效能,倡导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在实践中,要注意权力的合法性、行政程序的规范化、行政效能的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官僚制理性精神不变形、不片面。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关注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和问题。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程序和规定的执行,但过度的程序化和规定化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决策难以灵活应对复杂局面。

它强调专业化和效率,但专业化过度可能导致官僚主义和庸俗化,缺乏对民意和社会需求的敏感性。

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官僚制理性精神的过度执着和片面追求,要兼顾程序与灵活性、专业化与社会责任等,以实现行政管理的全面提升。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关注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行政改革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在推进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透明化方面,可以借鉴官僚制理性精神对程序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的行政程序和决策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在推进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可以借鉴官僚制理性精神对效率和专业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和服务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需要注重对行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培育。

官僚制理性精神强调以法律和规章为准则,但这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更是一种行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何显明
【期刊名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1
【摘要】以形式主义、普遍主义为本质特征的现代理性官僚制行政,是迄今为止在现代社会组织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尽管新公共管理实践以及"后官僚制"行政的诸多理论思潮对这一行政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这种挑战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理性官僚制组织结构的基本范式和这一管理模式运作的基本逻辑,它们无法确立一种足以替代理性官僚制的行政范式,因而并不构成对理性官僚制的根本性超越;相反,它们倒是为进一步完善理性官僚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对于正致力于探索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期中国来说,面对行政管理诸层面所存在的诸多非理性因素,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不是想当然地超越官僚制,而恰恰是要建构和完善现代宪政条件下的理性官僚制.
【总页数】10页(P5-14)
【作者】何显明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英格兰宪政与现代理性官僚制问题——重访韦伯的“英国法问题” [J], 泮伟江
2.理性官僚制与民主的内生张力——现代性的视角 [J], 陈永章
3.现代"经济人"的理性审视——读陈孝兵《现代"经济人"批判》有感 [J], 潘石
4.浅谈理性官僚制与中国行政现代化 [J], 王芳
5.理性审视西方现代音乐——从西方现代音乐的哲学基础和审美变化说起 [J], 党岱;杨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韦伯理性官僚制的再思考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韦伯理性官僚制的再思考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韦伯理性官僚制的再思考
王永益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型,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向,现实中的官僚制呈现出许多的不足与缺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摒弃官僚制呼声的高涨,使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对我国现实官僚体系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官僚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理性官僚制应成为现代中国官僚组织转型的目标导向.
【总页数】6页(P66-71)
【作者】王永益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韦伯理性官僚制的再思考 [J], 屈群苹
2.理想与现实之间——韦伯理性官僚制在中国的遭遇与发展 [J], 周四喜;周志祥
3.理想与现实之间——对实习支教政策的逻辑分析与现实思考 [J], 姜玉琴
4.张蕴岭先生的东亚合作观--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 [J], 翟崑;刘静烨
5.理想与现实张力中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反思--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J], 夏东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理性精神是指在行政管理中,官僚机构追求效率和程序正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它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制定科学规范,保证公共权力具有合法性和效力,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的行政效率。

在现实中,官僚制理性精神常常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决策僵化、权力滥用等问题,需要进行再审视并进行相应的行政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公众参与和民意的重要性。

在制定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意见,减少权力滥用和决策错误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在行政改革中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渠道,用以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

官僚制理性精神关注的是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但忽视了创新和灵活性。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行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在行政改革中,我们需要重视创新精神,在规范的基础上,适度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执行的效率。

官僚制理性精神还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和决策冷漠的问题,导致一些政策的不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

行政改革需要加强制衡,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决策独断。

还需要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更加负责任和关心公众利益的意识,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还需要关注到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

官僚机构应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满足公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

行政改革需要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机制,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我国行政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灵活性、加强制约和监督、提升服务意识等措施,解决官僚制理性精神所带来的问题,以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官僚制思想的合理性探析

官僚制思想的合理性探析

官僚制思想的合理性探析理性化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是的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而支配或说主导的背后实质力量则是理性化或说是理性主义精神。

理性化在韦伯整个社会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顾忠华指出,“在诊释韦伯思想与作品时广…理性化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是的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而支配或说主导的背后实质力量则是理性化或说是理性主义精神。

理性化在韦伯整个社会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顾忠华指出,“在诊释韦伯思想与作品时广为流传的典范,一主张以理性化概念贯穿韦伯思想体系的主轴,另一却也强调理性化带来的吊诡。

也正此一中心概念‘双刃剑,的性质,它所释放的诊释空间可观:从着眼于资本主义之理性到一意批判其非理性转折的学者,都可以循着它在韦伯原典中找到立论。

”施路赫特的观点,韦伯赋予理性化三层意蕴。

,理性主义指计算来支配事物的能力,是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可说是广义的科学—技术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指思想层次上意义关联的系统化,即把“意义目的”知性探讨和刻意升华的。

理性源自于文化人的“内心思索”,即人们不但要求将“世界”当作充满意义的宇宙来把握,更表明对此“世界”的。

这层含义下的理性可称为形而上学的伦理的理性主义。

最后,理性主义也代表有系统的、有方法的生活。

它是意义关联及利害关系制度化的结果,可称为的理性主义。

’‘,韦伯来说,理性化本身是多重的概念,并不等同于通常所理解的个体对切身利害的计算,还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及对世界和人生的及认识。

用韦伯的话说,“直接支配人类的(理性化),是物质及精神上的利益,而理念。

,理念的世界图像,经常如铁路上的转辙器,规定了轨道的方向,轨道上利益的动力着行动。

人们借着世界图像试图解答下列的疑问:愿意‘从何’解救,解救之后又‘何所去’,而且—不可忘记—要如何才能解救。

””,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下,也即在所谓的不同的“世界图像”下,科学的、伦理的及的理性主义的是不同的,理性主义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

韦伯理性的不同形态对人的社会行动了区分,分目的性行动与价值性行动,支配目的性行动的理性是工具理性,支配价值性行动的理性是价值理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是一种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在于权力和决策集中在政府官僚手中。

官僚制只
关注规则和手续的执行,而忽视了对于问题本质和外部环境的理解,这就导致了官僚制理
性精神的弊端。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官僚制理性精神,以此为指导,推进我国行政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是基于过程的,它关注的是环节的规定性和条理性。

但是,它没有考
虑到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变化性,也没有考虑到外部因素对问题的影响。

因此,在一些
复杂问题的处理中,官僚制往往变得僵化,而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的行政改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行政主体的服务意识和结果导向思维。

首先,要推进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提高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思考问题本质和外部环境,主动在服务中感受社会需求,真正成为服务社会的先锋。

其次,需要在行政主体内部建立
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带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需要加强利益
协调机制的建设,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利益融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共同推动改革的力
量。

总之,从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来看,我们需要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政府的
决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强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且强化服务意识和结果导向思维,
以此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可保证官僚制行政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但极易导致 官僚制下强调的观念,竞相追求结果以实现各自利益,使
“目标替代”的问题—— —将官僚制的规则置于其目标之 伦理和道德观念受到损害。
上—— —最终会使行政目标的实现流于形式。
总之,新共管管理理论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时的确表
2.官僚制要求细分等级、层级授权,但这容易导致组织 现乏力,因此就连其倡导者戴维·奥斯本本人也坦言:官僚
至于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马克斯·韦伯的官僚 的管理理念,如“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
制模式提供了实现的理想类型。韦伯将人类的社会行为分 础的公共行政”、“企业型政府”等所谓“后官僚制典范”或
成四类:基于感情的行为、基于传统或习俗的行为、以某种 “新公共管理范式”。正如欧文·休斯所指出的那样,“一种
秘性又易使其成为脱离社会的封闭系统,难以适应迅速发 管人民对官僚制度的弊端发出多少怨言,但如果存在着哪
展的社会的需要,从而呈现出整体无效性。
怕是片刻的设想,意味着持续的行政管理工作,除了通过
另外,从实践角度看,官僚制引发了官僚主义和腐败 在办公机关中工作的办公人员去进行这种办法外,可以在
问题。在官僚机器中,个人已经异化为机器的一个部件,缺 任何其他地方去完成,那将是一种十足的幻想。”[7]
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有助于建立社会的价值观[6]。所 政正在逐渐规范,人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主宰着行政
以,比较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官僚制,不难发现,新公共管理 行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不高……这就更不能摈弃官
理论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接受。这场以取代传统官僚制为目 僚制模式。相反,官僚制是治疗这些弊病的极好办法。对于
但是从现实而言,韦伯的官僚制所追求的组织科层秩 对传统官僚制模式的一种扬弃。
序和组织的稳定,对现今行政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
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官僚制不足”的国家,社会
作用。官僚体系并非仅仅在体系内部决定重要政策,公共 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法律制度正在完善,契约规则和理性精
组织还会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并在设定公共事务的议程方 神的普及程度不高,专业化的行政队伍有待建设,依法行
现代官僚制理论离不开伍德罗·威尔逊、古德诺和马 的行政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政府取得最高效率。
克斯·韦伯的贡献。
二、当前官僚制理论面临的新问题
1887 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接连
将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观点。他认为,“行政学研 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危机,政府改革的呼声
力—组织结构”模式,即:神授权力—神秘型组织,传统权 度规则出发,探索官僚制低效率和功能失调的原因。
力一传统型组织,法定权力—法理型组织。韦伯认为,“法
1.官僚制的规则和组织结构本身决定了官僚制不可避
理型组织是符合现代社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的组 免地会产生与效率对立的行为模式。过分根据规则行事,
文章编号:1 002—2589(201 0)29—01 81 —02
行政改革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其中一个重要的 织结构形式,它必然是借助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班子进行
原因就是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亟须解决的问 管理与统治的,在此意义上,官僚组织是法理型组织的纯
题,比如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和财政支出膨胀。 粹形态。”[2]
的的变革席卷了大部分西方国家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着 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民主政府的目标,只有先落实法治,
积极的影响。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官僚制就一无是 归顺行政程序和组织制度,才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
处,会被新公共管理取而代之呢?其实仔细研究之后就会 础。因此,可以认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在历史上具有重大
绝对价值为取向的行为和以个人的目的系统为取向的合 新的管理方法正在公共部门中崭露头角”[3]。
理行为[2]。基于对这四种行为的剖析,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
对官僚制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限制民主、压抑个性、
的合法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的类型,即神秘型统治、传统 效率低下、应变力差等方面。效率问题成为批判韦伯的焦
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三者分别对应于一种“合法性权 点。归结起来,批评者主要面的弊端,从官僚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具备如下几个原则:(1)固定的官
制体制到以新公共管理为代表的“重塑政府”、“政府再造” 员管辖权原则,即各司其职、依职尽责;(2)机构等级制度
工程都面临着重大的危机。曾经甚嚣尘上的取消官僚制 和多层权力机构原则,即等级分明、上行下效;(3)组织的
181
收稿日期:201 0- 06- 1 8
作者简介:李吉双(1 981 - ),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关系与社会治理研究;李炳龙(1 980- ),男,山东青岛人,
博 士 研 究 生 ,从 事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研 究 。
Th e o ry Re s e a rc h
学 ★★ 理 ★★ 论
法。这样,政党分赃、腐败盛行、行政混乱等现象就有可能
重新出现,正如休斯所说“如果让管理者对其自身的管理 参考文献:
结果负责,而管理制度变得更加政治化和个人化,同样的 [1]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 997:1 .
问题就可能会重演”[3],而这一点恰恰正是官僚制所保留的 [2] 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发现,新公共管理理论自身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 的意义,在现实中仍然没有失去它应有的价值。正如美国
这些正需要官僚制来弥补:
行政学者帕森斯曾经说过:“当今研究社会科学者,人人都
1.政治与行政合二为一。新公共管理要求实行公务员 在批评韦伯的理论,但无人能抛开韦伯理论的干涉,独立
的“政治化”,这从根本上就否定了“政治—行政”两分的方 而深入的探究社会科学。”[8]
2000:204. [3][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 2 版[M].彭和平,等,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7- 90. [ 4 ] 万安中. 论马克斯·韦伯及其官僚集权理论[ J] . 广东省社会主义 学院学报,2004,(1). [5] [ 德]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 997:247. [6]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 2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
究的目标是: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工作。其 此起彼伏,传统官僚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到了 20 世纪 80
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以及在费用和能源方 年代,西方学术界对传统官僚制模式的价值取向与组织设
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1]
计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批判,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
导致另一个极端:官员们不再重视公共服务、公众利益等
(责任编辑 / 魏 杰)
内容。 2.民营化和市场化。新公共管理建议将国有企业出售
给私营部门以实现公共服务民营化,从而改善传统官僚制 下政府职能过于宽泛的局面。其实,这根本上忽视了市场 失灵时政府干预的作用。1997 年的金融危机以及 2008 年 开始的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证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 重要性。
3.重视结果而非过程。新公共管理提出以结果和产出
其 在 复 杂 环 境 下 进 行 政 府 机 制 改 革 ,更 需 要 一 套 体 系 完
三、官僚制是否已经过时
整、组织健全、行之有效的组织理论作为指导。
对于一个理论的评价要把它放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各国公共行政的现实可以分
环境中来考量。韦伯的官僚制是在旧官僚制,或传统型统 为“官僚制不足”和“官僚制过剩”两种情况。在以英美为代
少能动性。这必然导致组织工作中的文犊主义、本位主义
四、官僚制理论的现代意义
等“官僚病”。这样,官僚制越是充分发展,官僚主义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新公共管理的批
也就越严重。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官僚组织是滋生官僚主 判实际上更体现了对理性官僚制的呼唤。现实世界中,尤
义及腐败的温床[4]。
分散和组织内部单位间的利益分歧,出现下级组织制定出 制“一直是超过其他任何组织形式的纯技术性优越性……
与整体组织目标相冲突的分目标,产生部门主义,从而使 精确、快速、细节分明……减少摩擦、降低人和物的成本,
整个官僚制组织的功能失调。同时,官僚制的技术性与神 在严格的官僚主义治理中这一切都提高到最佳点。”[“7] 不
的评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在崇尚政 管理落实于书面文件之上;(4)官员根据其专业进行管理;
府放松管制的今天重提官僚制对政府的作用是否具有启 (5)官员终身制,确保官员的收入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并得
发意义?
到社会的尊重。在这些原则的作用下,官僚制体制成为层
一、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基本脉络
次结构分明、规章制度严格、职权职责明确、各级官员称职
治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可能不沾染旧官僚体制 表的“官僚制过剩”国家,官僚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这些国
的弊病。就连韦伯本人也看到“官僚体制统治的顶峰不可 家纷纷进行了以“摈弃官僚制”为口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避免地有一种至少是不纯粹官僚体制的因素”[5]。
但是,这些改革和运动并不是对官僚制的简单否定,而是
LiS h iYa n jiu
☆历史研究☆
现实条件下官僚制理论的理性回归
李吉双 1,李炳龙 2
(1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南京 210013 ;2 .江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各国公共管理领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官僚制
不断受到现实的挑战和理论的批判,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探索对传统官僚制的革新,诸如以新公共管理运动取代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