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合集下载

硫酸亚铁铵 生物

硫酸亚铁铵 生物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硫酸亚铁铵生物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硫酸亚铁铵生物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硫酸亚铁铵生物(大纲)一、硫酸亚铁铵简介1.1硫酸亚铁铵的基本性质1.2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方法1.3硫酸亚铁铵的应用领域二、硫酸亚铁铵在生物领域的应用2.1作为生物制品的添加剂2.1.1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2.1.2在农业中的应用2.2作为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2.2.1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2.2.2在动物生长中的作用三、硫酸亚铁铵的生物效应3.1对微生物的影响3.1.1对有益微生物的促进作用3.1.2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3.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2.1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3.2.2在不同植物生长阶段的应用3.3对动物生长的影响3.3.1提高动物生产性能3.3.2增强动物免疫力四、硫酸亚铁铵在生物领域的安全性评价4.1毒性评估4.1.1急性毒性4.1.2慢性毒性4.2环境影响评估4.2.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4.2.2对水环境的影响五、硫酸亚铁铵在生物领域的未来发展5.1硫酸亚铁铵生物应用的拓展5.2环保型硫酸亚铁铵的研发5.3硫酸亚铁铵在生物领域的新技术与应用一、硫酸亚铁铵简介硫酸亚铁铵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

以下是关于硫酸亚铁铵的简介:1.1 硫酸亚铁铵的基本性质硫酸亚铁铵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易溶于水。

第25讲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多硫酸盐-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25讲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多硫酸盐-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配套课件
大单元二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五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25讲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多硫酸盐
考点1 硫的价类二维图及相互转化 考点2 Na2S2O3、Na2S2O8、Na2S2O4、Na2S2O5 探究真题 素养提升 课时作业
考点1 硫的价类二维图及相互转化
掌握必备知识 筑牢应试根基 1.硫的价态—类别二维图
葡萄酒 样品
―盐蒸――酸馏→
馏分
Hale Waihona Puke 滴逐入滴―淀滴―粉―入溶→碘液水后
滴入最后一滴 碘水,溶液变蓝
测定方法2 向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的装置B中加入300.00 mL葡 萄酒和适量的稀硫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除 去C中过量的H2O2后,将C中液体转移至小烧杯中,向烧杯内逐滴加入 BaCl2溶液至沉淀量不再增加,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固 体的质量为0.279 6 g。
(1)A 是 ___(_N_H__4_)2_S___( 填 化 学 式 , 下 同 ) , Y 是 ____O_2_______ , Z 是 ___H__2O_______。 (2)当 X是 强酸 时, E是___H_2_S_O_4_____,写 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2_H_2_S_+__3_O_2_=_点=_=_燃=_=_2_S_O__2_+__2_H_2_O___。
2.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1)相同价态硫的转化是通过酸、碱反应实现的
写出反应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H_2_S_O__3+__2_N__aO__H_=_=_=__N_a_2_S_O_3_+__2_H_2_O___; ③_N_a_2_S_O_3_+__H__2S_O__4(_浓__)_=_=_=_N__a2_S_O__4+__H__2O__+__S_O_2_↑___; ④__N_a_2_S_O_3_+__H_2_O__+__S_O_2_=_=_=_2_N__aH__S_O_3_______。

4.1.2 硫酸的工业制备 浓硫酸的性质_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2 硫酸的工业制备 浓硫酸的性质_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 硫酸的工业制备 浓硫酸的性质【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原理。

2.记住浓H 2SO 4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及应用。

3.能理解浓H 2SO 4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

4.认识化学工业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能辨证地分析化学品的影响。

一、硫酸的工业制备1.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A.含硫矿石(如FeS 2);B.炉渣;C.SO 2、氧气、氮气;D.尾气SO 2、O 2、N 2。

2.接触法制硫酸“三个阶段”:2SO 2+O 2催化剂△2SO 3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接触法制硫酸中,矿石粉碎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在吸收塔内,是用浓硫酸吸收SO 3而不是用水,目的是为了防止形成酸雾,腐蚀设备(√)(3)SO 2氧化为SO 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可以使SO 2全部转化为SO 3(×)(4)从沸腾炉出来的SO 2气体直接进入接触室,无需除杂(×)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1.稀H 2SO 4的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如Zn):Zn +2H +===Zn 2++H 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CuO):CuO +2H +===Cu 2++H 2O 。

(4)与碱反应(如NaOH):OH -+H +===H 2O 。

(5)与某些盐反应(如BaCl 2):Ba 2++SO 2-4===BaSO 4↓。

2.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实验室常用的浓H 2SO 4质量分数为98.3%,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大(1.84 g· cm -3),沸点高,难挥发,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H 2SO 4时,应将浓H 2SO 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可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课堂设计】14-15苏教化学必修1课件:4.1.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课堂设计】14-15苏教化学必修1课件:4.1.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课时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1.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稀硫酸的性质差异。 2.了解硫酸的用途。 3.了解硫酸的工业生产原理。 4.了解常见硫酸盐及结晶水合物。
温 故
1.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亚硫酸 H2SO3(填物质名称与化学 式 ),反应方程式为:SO2+H2O H2SO3;二氧化硫是酸性氧
化物,将少量 S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OH)2+ SO2=== CaSO3↓+ H2O;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 呈+4 价,因此,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 与 O2 催化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 O2 2SO3。 △
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1.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溶于水 时 放出 热量,稀释浓H2SO4的方 法: 将浓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2.稀H2SO4的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H2SO4===2H +SO2 4 (完成下列离子反应)。
解析:(1)1.00 mol FeS2完全氧化需O2为 况下的空气为: 11 - mol×22.4 L· mol 1÷ 0.200=308 L 4 (2)采用体积差列式求减少的体积 4FeS2+11O2= ==2Fe2O3+8SO2 11 3 3L Δv
11 mol,则需标准状 4
55 L×0.200
2.(1)浓H2SO4常用作干燥剂,它不能干燥的气体有哪些? (2)浓H2SO4常温下使Fe、Al钝化是不是不反应? 提示:(1)浓H2SO4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碱性气体和还原性 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如NH3、H2S等。 (2)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浓H2SO4先将金属氧化,在金属表 面形成致密氧化膜,从而阻止浓H2SO4与金属继续反应。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学案:4.1.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学案:4.1.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2课时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原理。

2.记住浓H 2SO 4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分及应用。

3.能理解浓H 2SO 4具有强氧化性的缘由。

学问点一 硫酸的制法【活动设计】1.古代制备硫酸的方法早在1 000多年前,我国就已接受加热胆矾(__________________)或绿矾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硫酸。

2.接触法制硫酸三步骤 三原料 三设备 三反应原理造气S 或____沸腾炉4FeS 2+11O 2=====高温8SO 2+2Fe 2O 3接触氧化 O 2 接触室2SO 2+O 22SO 3 SO 3吸取98.3%浓H 2SO 4吸取塔SO 3+H 2OH 2SO 43.问题争辩在吸取塔中为什么不用水直接吸取SO 3而改用98.3%的浓H 2SO 4吸取?【学以致用】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SO 3的吸取过程是在吸取塔(如图)中进行的,吸取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从①处通入SO 3,整个吸取操作实行逆流的形式B.从②处喷下98.3%的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C .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SO 2,可直接排入大气D .从④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硫酸2.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缘由都正确的是( ) A .硫铁矿燃烧前要粉碎,由于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B .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需净化,由于炉气中的SO 2会与杂质反应C .将SO 2氧化成SO 3,SO 2能全部转化为SO 3D .SO 3用98.3%的浓硫酸吸取,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 3吸取完全 学问点二 硫酸的性质 【活动设计】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洁的浓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溶于水时______热,稀释浓H 2SO 4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准试剂氯化钠的配置和分析方法

基准试剂氯化钠的配置和分析方法

基准试剂氯化钠的配置和分析方法摘要:基准物质是一种高纯度的,其组成与它的化学式高度一致的化学稳定的物质(例如一级品或纯度高于一级品的试剂)。

这种物质用来直接配制基本标准溶液,但在较多情况下,它常用来校准或标定某未知溶液的浓度。

本文通过论述描述基准试剂氯化钠的制备和分析方法。

其制备采用基本的粗盐提纯方法,经过多次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再通过库仑恒定滴定法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准试剂;氯化钠;配制;库仑分析法。

1氯化钠性质及其用途1.1性质1.1.1 物理性质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密度为2.165(25/4℃),熔点801℃,沸点1442℃,味咸,PH值呈中性,易融于水和甘油,微溶于乙醇、液氨。

不溶于盐酸。

水溶液和熔融状态能导电。

在空气中微有潮解性。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味咸可食用(实验中有掺加甘油,微溶碘酸钾)。

颜色反应为黄色(钠离子的物理性质)。

1.1.2化学性质制取金属钠:2NaCl=2Na+Cl2↑(熔融电解)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H2↑+Cl2 ↑+2NaOH(电解)和硝酸银反应:NaCl+AgNO3=NaNO3+AgCl ↓氯化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2NaCl+H2SO4(浓)=2HCl↑+Na2SO4(加强热)NaCl+H2SO4(浓)=HCl↑+NaHSO4(加微热)1.2用途生活中氯化钠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工业生产中其可用于制造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金属钠,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

医学上经高度精制的NaCl 可用来制造生理盐水等。

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

1.3氯化钠的分布氯化钠的用途广泛,在自然界的分布也很广,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氯化钠,通过晾晒海水、盐湖水和煮盐井水,蒸发除去其中的水分,可以得到含杂质较多的氯化钠晶体------粗盐。

实验二植物化学成份的鉴别方法

实验二植物化学成份的鉴别方法

实验二植物化学成份的鉴别方法实验二植物化学成份的鉴别方法1 实验目的1.1 掌握各类植物常见化学成分的鉴别方法1.2了解不同植物间的不同化学成分的组成情况2实验原理植物中许多化学成分具有特殊的特性,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对其进行交叉实验,可简单的鉴定其性质及将其初步分离。

3 实验材料3.1 材料:秦皮,白芷,桔梗,大黄,柴胡,苦参,黄芩,槐花米,北杏3.2溶剂:95%乙醇(AR)4 实验步骤4.1 生物碱的鉴别4.1.1 检品溶液的制备:取粉碎的植物样品约2g,加蒸馏水20~30ml,并滴加数滴盐酸,使呈酸性。

在60℃水浴上加热15分钟,过滤,滤液供作以下试验。

4.1.2 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生物碱类成分(除有少数例外)均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在酸性溶液(水液或稀醇液)中产生沉淀反应。

操作如下:(1)取上备酸水浸液四份(每份1 ml左右即可),分别滴加碘-碘化钾﹑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

若四者均有或大多有沉淀反应,表明该样品可能含有生物碱,再进行下项试验,进一步识别。

(2)取上备其余酸水浸液,加Na2CO3溶液呈碱性,置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醚约10ml振摇,静置后分出醚层,再用乙醚3ml,如前萃取,合并醚液。

将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加酸水液10ml振摇,静置分层,分出酸水液,再以酸水液5ml如前提取,合并酸水液,如此酸提液四份,分别作以下沉淀反应。

a.碘化汞钾试剂(May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汞钾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b.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桔红色或红棕色沉淀。

c.碘-碘化钾试剂(Wagn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碘化钾试剂,产生棕色沉淀。

d.硅钨酸试剂:酸水提取液滴加硅钨酸试剂产生淡黄色或灰白色沉淀。

此酸水提液与以上四种试剂均(或大多)产生沉淀反应,即预示本样品含有生物碱。

(3)备注:以上(1)、(2)沉淀反应结果:沉淀的多少以“+++”,“++”,“+”表示,无沉淀产生则以“—”表示。

工业硫酸生产讲义

工业硫酸生产讲义

工业硫酸生产讲义授课要点:1.硫酸的发展历史,技术变革,硫酸的性质和用途;2.硫酸的生产方法以及基本生产工艺流程,造气(SO2的生成);3.炉气的净化与干燥4.SO2的转化与吸收5.尾气处理与冶炼烟气制酸课程重点:1.硫酸的工艺流程:两转两吸与一转一吸2.硫铁矿制酸与冶炼制酸工艺3.制酸的原理与设备目录第一部分硫酸工业用途及历史 (1)第一节硫酸的性质 (1)第二节国外发展历史 (1)第三节国内发展历史 (2)第四节国内外硫酸发展趋势: (3)第二部分硫酸的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 (3)第一节制酸基本原理 (4)第二节接触法制酸的三个基本工序 (4)第三节工业生产途径 (4)3.1 以硫铁矿为原料制酸 (4)3.2 以硫磺为原料制酸 (4)3.3 以冶炼烟气为原料制酸 (5)3.4 以硫化氢为原料 (5)3.5 以石膏(磷石膏)为原料 (5)3.6 以硫化氢为原料制酸 (5)3.7 二氧化硫(SO2)介绍 (6)第三部分炉气的净化与干燥 (7)第一节炉气中的有害杂质和其行为 (8)3.1.1 除去杂质遵循原则 (8)3.1.2 烟气净化原理 (8)3.1.3 烟气中杂质在净化过程中的行为 (8)3.1.4 除雾原理 (9)第二节炉气净化工艺流程 (9)3.2.1 普通酸洗流程 (10)3.2.2 绝热酸洗流程 (10)3.2.3 稀酸洗涤流程 (10)3.2.4 热浓酸洗涤流程 (10)3.2.5 塔式水洗流程 (10)3.2.6 文式管水洗流程 (10)3.2.7 “文泡电”封闭水洗流程 (11)第三节干燥 (11)第四部分SO2的转化与吸收 (11)第一节SO2转化的原理 (11)第二节催化剂 (12)第三节转化 (13)3.3.1 进气的二氧化硫浓度的适宜范围 (13)3.3.2 转化工艺流程与设备 (13)3.3.3 转化流程分类 (14)第四节SO3的吸收 (14)4.1 SO3吸收的基本原理 (14)4.2 影响浓硫酸吸收过程的主要因素 (15)第五节干燥与吸收工艺流程和设备 (15)第五部分尾气气处理、冶炼烟气制酸与三废处理 (16)第二节脱硫方法 (17)第三节新技术应用情况 (17)第四节冶炼制酸 (18)第五节三废处理 (19)【讲义内容】第一部分 硫酸工业用途及历史基本无机化工之一。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4.1.2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4.1.2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非金属单质 (C、S)
△ CO ↑ 反应需要加热;氧化产物是非金 C+2H2SO4(浓)===== 2 属氧化物;还原产物是 SO2;浓 +2SO2↑+2H2O H2SO4 只显氧化性;与稀 H2SO4 △ 3SO ↑ S+2H2SO4(浓)===== 2 不反应;N2、O2、F2、Cl2、Br2 +2H2O 等不能被氧化 △ S↓ H S+H SO (浓)=====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探究点一 浓硫酸反应的情况
与浓 H2SO4 反应的物质 化学反应 反应规律
金 属 单 质
反应需要加热;氧化产物是硫酸 △ CuSO 盐,金属元素显高价;还原产物 Cu+2H2SO4(浓)===== 4 一般为 SO2; 浓硫酸既显氧化性, +SO2↑+2H2O Cu、Hg、 △ 又显酸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硫 Ag 2Ag+2H2SO4(浓)===== 酸浓度变小,直至变为稀硫酸, Ag2SO4+SO2↑+2H2O 反应停止 常温下钝化, 硫酸只显氧化性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变 3 △ Al、Fe 小 , 当变为稀硫酸时 , 再发生 Fe 2Fe+6H2SO4(浓)===== + + 与 Fe 的反应,随后 Fe 与 H 反 Fe2(SO4)3+3SO2↑+6H2O 应生成 H2
师生互动· 解疑惑 疑点一:浓硫酸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哪些气体? 名师在线: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浓硫 酸还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强还原性气体,如硫化氢等。 疑点二:浓硫酸与足量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被还原的硫酸 与硫酸的总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 △ 名师在线: 浓硫酸与铜反应时, 由方程式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可得,被还原的硫酸占反应的硫酸的二分之 一,但铜足量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能再 与铜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比硫酸的总物质的量的一半要少。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1.2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1.2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且温度最低,于是得到A处温度最高,C处最低,在工
业生产浓硫酸时,吸收塔中是用98.3%的浓硫酸来吸
收SO3的,从吸收塔中出来的气体是空气和未反应的 SO2,应再循环利用进入接触室。 答案:(1)4FeS2+11O=高2=8温=SO=2+2Fe2O3沸腾炉 (2)SO3、SO2、O2C、B、A (3)98.3%浓硫酸接触室
【典例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铜共热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 性,又表现出酸性 B.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 成的一般是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 般是H2 C.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任何气体
D.浓H2SO4是一种难挥发性酸,而HCl、HI、H2S是挥发 性酸,可以用浓H2SO4与NaCl、KI、FeS等反应制取 HCl、HI、H2S等气体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掌握好浓硫酸的特性——吸水 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是关键!
知识点一:硫酸的制法 1.接触法生产H2SO4的过程中,对“三废”处理正确的 是() ①尾气用氨水处理 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 ③废渣用来制水泥、炼铁 ④设置“废热”锅炉产生蒸气、供热或发电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D.全部
【解析】选D。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中,废气、废水 等里面都含有有毒物质,所以在排出之前都要处理, 其方法就是①②,而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热量被浪 费,可以进行处理,废渣中有大量的铁,所以可以用 来炼铁,而其中的硅酸盐可用来制水泥。
设可制得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由
4FeS2+11O=高2=温8=S=O2+2Fe2O3;
2SO2+O22SO3;SO3+H2O====H2SO4 得关系式:FeS2~2H2SO4 1202×98 82.5tx×98% 2,1×29得08 出= 8xx×2=.9581%t37.5t。 答案:137.5t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教学目标:1. 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掌握硫的化学符号、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硫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4. 能够运用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硫及其化合物的概述1.1 硫的发现与历史1.2 硫的物理性质1.3 硫的化学性质1.4 硫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第二章:硫的制备方法2.1 硫的矿物资源2.2 硫的提取与净化2.3 硫的储存与运输2.4 硫的安全操作与防护第三章:硫的化学反应3.1 硫的氧化还原反应3.2 硫的置换反应3.3 硫的加成反应3.4 硫的消除反应第四章:硫的化合物及其性质4.1 硫化氢的制备与性质4.2 硫单质的性质与应用4.3 硫化物的制备与性质4.4 硫酸的制备与性质第五章: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领域5.1 硫在工业中的应用5.2 硫在农业中的应用5.3 硫在医药中的应用5.4 硫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硫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3.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领域;4. 布置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 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2. 实验仪器和试剂;3. 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1.2《海水资源的利用》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4.1.2《海水资源的利用》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利用)【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知道海水资源的概况、海水淡化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2.通过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面对低浓度混合物提取有用物质的策略。

进一步形成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习重点】海水的淡化;海水中碘元素和溴元素的提取【学习难点】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蒸馏实验的原理及所需主要仪器是什么?【温馨提示】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沸点)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成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的方法;蒸馏实验的主要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含尾接管)、锥形瓶、铁架台等。

2.指出如下图所示分馏装置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温馨提示】①温度计位置不正确。

改正:温度计不能插入液面下,水银求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保持水平;②冷凝管中水的流向错误。

冷凝管中冷却水应从下口(a)进,上口(b)出;③接受器不能用烧杯。

将烧杯改为锥形瓶。

新知预习: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

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或从海水中把盐分离出去,都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2.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成本较高。

因此,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结合、与能源技术结合,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3.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

【同步学习】情景导入: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硫酸铝制备高纯氧化铝

硫酸铝制备高纯氧化铝

第三章 原料中杂质的去除方法的设计
3.2 原料中杂质铁的去除

对于杂质铁离子,由于Fe2+ 在PH为1.0~ 2.0时,会被过氧 化氢氧化为Fe3+,所以往除过硅的溶液中加入配制的稀H2SO4 (1:3),调PH为1.5。滴加几滴30%H2O2。搅拌2分钟。一滴一 滴的加入氨水,调PH大于2.0,因为Fe3+ 在pH为1.8时就会完全 沉淀。滴加氨水后,由于产生的氢氧化铝溶解缓慢,可以微热 烧杯,加速氢氧化铝溶解。当pH大于2.0时,用G4漏斗抽滤。向 滤液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铝粉,搅拌1~2分钟,目的是为了置换出 其他较不活泼的金属杂质。用G4漏斗抽滤。
第四章
试验设计
4.1.2 反应生成高纯氧化铝

有文献查的氢氧化铝在400~500℃时分解生成γ - Al2O3,γ Al2O3在1200℃时完全转化为α - Al2O3。因此,在氢氧化铝清洗干净 后,转移到空坩埚中,在转移前,称量空坩埚质量,然后把坩埚放 入预热到110℃的烘箱中烘1个小时,冷却至室温称量。再把坩埚转 移到预热到600℃的马弗炉中,烤1个小时。冷却至室温称量坩埚质 量。再把坩埚放入预热到1200℃的马弗炉中,烤一个小时。冷却至 室温,称量坩埚质量。
第四章 4.2

试验设计 实验过程
4.2.1 实验原理
该实验是利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铵反应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铝 在600下生成γ - Al2O3,在1200℃下γ - Al2O3转化为α - Al2O3。 反应原理: (1)Al2(SO4)3+6NH4HCO3→2Al(OH)3+6CO2↑+3H2O+(NH4)2SO4 (2)2Al(OH)3(600℃) → Al2O3 + 3H2O (3)γ - Al2O3(1200℃)→α - Al2O3

大单元二 第五章 第20讲 硫酸 硫酸盐-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PPT课件】

大单元二 第五章 第20讲 硫酸 硫酸盐-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配套PPT课件】

整合 必备知识
1.常见的硫酸盐
名称
化学式
用途
重晶石
__B_a_S_O_4__
白色颜料、胃肠镜的内服药剂等
石膏 _C_a_S_O__4·_2_H__2O__
医学、工业、建筑等使用的材料
胆矾 _C_u_S_O__4·_5_H__2O__ 媒染剂、杀虫剂、消毒剂、饲料添加剂和镀铜电解液等
明矾 _K_A__l(_S_O__4)_2_·1_2_H__2O__
提升 关键能力
(6)实验室用甲酸与浓硫酸作用制取CO:HCOOH―H――2S―O――4―浓→CO+H2O:_浓__硫__酸__的__脱__ _水__性__。 (7)浓硫酸与蔗糖制取“黑面包”的实验:_浓__硫__酸__的__脱__水__性__、__强__氧__化__性__。
提升 关键能力
2.下列有机反应中都要使用硫酸。其中使用浓硫酸的是_(_1_)(_2_)_(3_)_(填序号,下同),使
黑,之后无明显现象
品红溶液褪色
提升 关键能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可用铜制容器盛放浓硫酸 B.②中铜丝或铁丝均有剩余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依据②,可推断出铜和铁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SO2
D.①②中现象的差异仅是由于温度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提升 关键能力
常温下铁遇冷浓硫酸发生钝化,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故A错误;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Cu与稀硫酸不反应,而Fe能与稀硫 酸反应生成氢气,则②中铜丝或铁丝均有剩余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可能 相等,故B错误; ②中在加热条件下,铜丝或铁丝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体,品红溶液褪色,说 明反应中生成SO2,故C正确。
提升 关键能力

硫酸的核磁共振氢谱_概述及解释说明

硫酸的核磁共振氢谱_概述及解释说明

硫酸的核磁共振氢谱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可以对硫酸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释,从而深入了解其结构与性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硫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硫酸及其化学性质,然后阐述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并对核磁共振氢谱技术进行概述。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说明核磁共振氢谱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谱峰位置与化学位移的关系、谱线强度与积分值的关系以及化学环境对谱线形状和位置产生的影响。

之后,将介绍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包括样品制备与测量条件设定以及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方法。

最后,给出结论总结并展望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关于硫酸核磁共振氢谱的概述和解释说明,使读者能够了解核磁共振技术在硫酸分析中的应用,并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核磁共振氢谱图。

同时,通过介绍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希望为从事相关实验研究的科学家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2. 硫酸的核磁共振氢谱2.1 硫酸及其化学性质简介硫酸(化学式为H2S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是一种强酸,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成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4^2-)。

硫酸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常温下可形成无水态硫酸(浓硫酸),其浓度高且具有极强腐蚀性。

2.2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核磁共振(NMR)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核磁共振通过对样品中的原子核在外加强磁场和射频场作用下发生共振现象进行分析。

在核磁共振中,外加强磁场会对样品中的原子核进行取向,使得大部分原子核处于两个能级之间。

当射频场作用于样品时,它会与这些原子核相互作用,引起能级间的跃迁。

这一过程会导致吸收或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称为核磁共振信号。

2.3 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概述核磁共振氢谱是指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获取关于样品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和相对数量信息的谱图。

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_概述及解释说明

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_概述及解释说明

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硫酸二氯甲烷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试剂,其在许多科研领域和工业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溶液通常由硫酸和二氯甲烷按一定比例配制得到。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方法、性质与应用,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与环境保护措施。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对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进行概述,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第二部分将详细说明硫酸二氯甲烷的配制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将探讨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

第四部分将提供安全操作指南、废液处理建议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最后,第五部分为结束语,总结全文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硫酸二氯甲烷溶液配制方法及其性质与应用的全面介绍。

通过详细说明配制过程和实验注意事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制备过程。

此外,对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

最后,在提供安全操作指南、废液处理建议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建议的基础上,本文旨在促进实验室和工业场所中的安全操作,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硫酸二氯甲烷的配制方法2.1 原料准备在进行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原料:- 二氯甲烷:纯度不低于99%,可以购买工业用途的二氯甲烷。

- 浓硫酸:可从化学试剂供应商处购买浓度不低于95%的浓硫酸。

2.2 配制步骤以下是硫酸二氯甲烷溶液的配制步骤:1. 在实验室装置下,取一个干燥、无油、无水的玻璃容器。

2. 使用天平称量所需的二氯甲烷。

根据需求量来确定所需重量,然后将其加入到玻璃容器中。

3. 慢慢向玻璃容器中加入浓硫酸。

由于这个步骤会伴随剧烈反应,请务必小心操作。

4. 在添加浓硫酸时,应该均匀地加入,并且要避免产生大量的冒泡。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中存在水分或其他杂质导致的。

5. 当将所需量的浓硫酸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后,轻轻搅拌混合以使反应完全进行,并使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充分释放。

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的实验过程_概述说明

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的实验过程_概述说明

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的实验过程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将介绍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的实验过程。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硫,该过程具有简单、高效、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本篇长文的结构安排。

在实验原理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的原理以及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机制,并对实验条件和装置进行说明。

在实验步骤部分,我们将介绍材料准备与称量、反应器装配及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反应过程控制与观察记录等内容。

在结果与讨论部分,我们将展示反应产物的分析鉴定结果,并对反应效率与纯度进行讨论,同时探讨安全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实验的重点和成果,并对现象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以及实验改进建议和展望进行讨论。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介绍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的实验过程,并据此探讨反应机制、条件与效率等因素对产物纯度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环保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该实验过程,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高纯度二氧化硫的方法,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实验原理2.1 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原理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H2SO4)反应制备二氧化硫(S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SO3 + H2SO4 →SO2 + Na2SO4 + H2O在该反应中,亚硫酸钠作为被氧化剂,接受了硫酸中的氧原子,并还原成二氧化硫。

同时,亚硫酸钠和硫酸之间的反应会产生硫酸钠盐和水。

2.2 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机制该反应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亚硫酸钠与硫酸进行反应,生成亚磺醇盐。

其次,亚磺醇盐经过失去一个电子形成自由基离子自身迅速解离生成二氧化硫。

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大纲)一、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二、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基本性质2.1化学组成2.2结构特点2.3主要应用领域三、测定方法概述3.1常见测定方法3.2选择依据四、实验方法与步骤4.1试剂与仪器4.1.1试剂4.1.2仪器设备4.2实验步骤4.2.1样品预处理4.2.2样品测定4.2.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结果与讨论5.1实验结果5.2结果分析5.3影响因素5.4优化建议六、结论6.1研究成果6.2存在问题6.3展望未来七、参考文献7.1国内外研究论文7.2专著与教材7.3专利与标准八、附录8.1实验数据8.2实验图表8.3相关计算公式与推导过程一、引言引言:1.1研究背景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3)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重要化学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甲醛次硫酸氢钠不仅可以作为还原剂、防腐剂,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

然而,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腐蚀性,甲醛次硫酸氢钠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因此,对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便更好地监测和控制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排放。

硫酸铝制备高纯氧化铝

硫酸铝制备高纯氧化铝

第二章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及用途 2.1 氧化铝的性质和用途
2.1.1 氧化铝的性质

纯氧化铝(Al2O3)是白色无定形粉末,俗称矾土,密度为 3.9﹣4.0g/cm3,熔点为2050,沸点为2980,不溶于水,为两性氧化物, 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有五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氧化铝,α Al2O3 ,β - Al2O3 ,δ - Al2O3 ,γ - Al2O3 ,主要有α - Al2O3和γ Al2O3 。其中,α - Al2O3 是最硬最致密的结构,最适合作客料或陶瓷应 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氧化铝的晶型最终都能转化成α - Al2O3。其 晶型转变过程为: 无定型Al2O3 →γ - Al2O3→δ - Al2O3 →β - Al2O3 →α - Al2O3 ,其 个阶段的转化温度分别为450~750℃,750~930℃, 930~1030℃,1030~1200℃。
第四章 4.2

试验设计 实验过程
4.2.1 实验原理
该实验是利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铵反应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铝 在600下生成γ - Al2O3,在1200℃下γ - Al2O3转化为α - Al2O3。 反应原理: (1)Al2(SO4)3+6NH4HCO3→2Al(OH)3+6CO2↑+3H2O+(NH4)2SO4 (2)2Al(OH)3(600℃) → Al2O3 + 3H2O (3)γ - Al2O3(1200℃)→α - Al2O3
第一章 概述
1.2 高纯氧化铝制备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氧化铝制备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制备高纯氧化铝方法有硫酸铝铵热裂法,有机金属化合物 水解法, 氯乙醇法,火花放电法, 碳酸铝铵热裂法和改进的拜耳法等。 硫酸铝铵热裂法制得的氧化铝含量在99.98%以上,但此法成本高;有 机金属化合物水解法得到的氧化铝粒度细和含量大于99.995%, 成本低; 氯乙醇法得到的氧化铝含量在99.99%以上,副产品得到的氯乙醇可循环 使用。火花放电法得到的氧化铝纯度视原料铝的质量而定; 碳酸铝铵热 裂法得到粒状0.1~O.5μ m高纯度和烧结性良好的氧化铝;改进的拜耳法 得到粒度小于1μ m的氧化铝;在上述制备高纯氧化铝的方法中,以有机金 属化合物水解制得的氧化铝纯度较高和成本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4.1.2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编者:成 媛 预习案
学习目标:1、 理解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和有关的化学反应;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了解硫酸、硫酸盐的用途。

2、采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硫酸的制备和浓硫酸的特性。

3、认识化学与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逐步树立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概念。

学习重点: 硫酸的工业制法,浓硫酸的特性;
学习难点: 浓H 2SO 4的特性。

使用说明: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理解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和有关的化学反应熟记硫酸的性质,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一、1.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我国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名称是 ,其化学式为 ;接触法制硫酸中的三个主要设备,其名称分别是 、 、 ,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其中含有热交换器的设备叫做
2.稀硫酸的性质:
①.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②.与碱反应: H 2SO 4+2NaOH=
③.与金属反应: H 2SO 4+Zn=
④.与金属氧化物:H 2SO 4+CuO=
⑤.与某些盐反应:H 2SO 4+BaCl 2=
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4.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如何操作?
5. Cu + H 2SO 4 (浓) =
C + H 2SO 4(浓)=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的容器中的是()
A. 盐酸
B.稀硫酸
C. 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
2.浓硫酸能与碳,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因为它是()
A. 强氧化剂
B.不挥发性酸
C. 强酸
D.脱水剂
3.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 浓硫酸
B.浓盐酸
C.碳酸钠晶体
D.氯化钠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

探究案
一、工业制硫酸
问题1、工业制取硫酸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问题2、工业制硫酸时,SO3用什么吸收?不用水吸收的原因?
二、浓硫酸的性质
问题1、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再加入少量浓硫酸
问题2、2 g蔗糖(C12H22O11)+5mL浓硫酸,迅速搅拌,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观察现象
①浓硫酸不能干燥哪些气体?
②对比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问题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

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
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

(3)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的颜色 ;实验完毕后,取少量乙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现象是 ;原因是 。

问题5、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针对训练: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⑴把浓硫酸露置在空气里,质量会增加。

⑵清洗镀件表面氧化物 ; ⑶实验室用浓H 2SO 4干燥制取的氯气。

⑷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 ⑸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 ⑹实验室制CO 2气体 ;
我的知识总结
1、硫酸的工业制法:设备,反应原理
2、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油状的液体,粘稠。

3、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①吸水性:(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②脱水性:黑面包实验
③强氧化性a 冷的浓硫酸使Fe 、Al 等钝化。

(注意加热可反应)
b 活泼性在H Pt 、Au 除外)
Cu+2H 2SO 4(4+SO 2
c 与非金属反应: C+2H 2SO 4(浓2↑+2SO 2↑+2H 2O
d 能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4、硫酸的用途
5、硫酸盐: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俗名。

检测案
1.区别浓H 2SO 4和稀H 2SO 4,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铜片
B .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C .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液涂在纸上
D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
2.下列各组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 .CO 、H 2
B .O 2、Cl 2
C .SO 2、N 2
D .CO 、CO 2
3.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清洗铁表面的锈层,这是利用硫酸的
A .强氧化性
B .不挥发性
C .酸性
D .吸水性
4.在下述反应中,浓H 2SO 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C+H2SO4B.H2S+H2SO4
C.NaCl+H2SO4D.Cu+H2SO4
5.用实验验证炭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2)实验中哪些现象能分别证明产物中有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3)盛品红试液的试剂瓶为什么要用两次?
;(4)在浓H2SO4跟木炭、浓H2SO4跟铜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利用浓H2SO4的同一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