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 蔡丽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非常被动,而且还会手忙脚乱,课堂效率也不高,在复习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课堂记录也有了重点,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
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应该前置,最好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因此教师应该从一年级起就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现有能力,预习方法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而这个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开始,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以后再逐步放到课前。
首先,以第一篇课文为例,给孩子们讲清预习的要求,并领着一步一步完成。
第一步:试着读第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音节读准它。(直呼)第二步:读第二遍课文,画出课后的两类生字,即对照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相应生字下面用“O”画出,由于在课文中需“学会”的生字和需“会认”的生字无明显标志,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并把这个生字在文中的新词用直线画出来多读几遍,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好。
第三步:想办法巧妙识记生字(如: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猜迷法、形象记忆等),并给生字口头组两个课文之外的词语。
第四步:再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可在旁边做上记号(如画个小问号),也可在一篇陌生文章出现时,当你读了题目,便在脑子里画几个小问号,在随后的读文中,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或是第二天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指导学生提问题,是预习能力中最主要和最难的一项,可以在一年级的下半学期进行。具体怎么做呢?我想了几句简单易记的话:“看题目,提问题。读课文,想问题。动动笔,找问题。”我们可以把这几句话让学生写到书上,按照上面的提示去进行读文提问题找问题。最初的时候,学生提不明白问题,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具体讲解怎样提问,比如《棉鞋里的阳光》,我让学生看着题目想:你有什么疑问呢?他们就说了:“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呢?”“棉鞋里的阳光是怎么回事呢?”这时我就告诉他们这样就是对课文提问题了,要把问题写到书上。几天后,会根据题目提问题的孩子多了起来,但是仍然有孩子在读了课文后提问,这样的问题一般对全文的理解就不够了。说到这里我就要说说为什么我一定要孩子看着题目提问了,一般来说题目就是题眼,它或是精炼的概括了全文内容或是总结了全文要体现的思想感情,只要抓住题目提问并弄明白,那么基本就是读懂了全文了解了主要内容,所以我不提倡预习的时候在课文里面提问题,那些更细
致的了解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学生学会了提问,我就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问题,把答案画到书上,如果没有画对,课堂上我们再一起订正。对那些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的孩子我在课上充分肯定并在综合素质评比台上贴上笑脸。“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第五步:遇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做上记号(如画个笑脸或是大拇指),并读一读,想想他们的意思,看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在今后学习中他会对自己画出的“宝贝”不由自主地玩味揣摩,自然训练了其创造性地思维。
当接触到分自然段的课文时,便引导学生完成第五步,标自然段。即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数字标出小结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以上方法领着学生落实几次之后,便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但仍然是在校内、在老师的监督下去完成。为了使方法便于被学生接受,通过查阅资料及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将以上方法编成简单有趣的口诀,即:“一标段,二画圈,三画直线,四画问号,五画笑脸。
训练一段时间后,便可放手,让学生将预习任务带回家,第二天的课堂上,一定要认真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及时表扬预习效果好的同学,鼓励预习出现状况的学生。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及引起家长的重视,下学期,我将制定以下常规预习提纲,让家长监督孩子共同落实。
一年级语文上学期常规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小朋友,自己预习课文,看看你能达到几星级目标,也可以请家长帮忙哟!
☆目标
1.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用“△”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
2.在文中用“○”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小提示:常用的识字方法有——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归类法、表演法、联想法、数笔画、反义词、猜字谜、编儿歌、编故事、编顺口溜、环境识字、画简笔画、形声字识字、查字典等)
3.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