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古典诗词教学完美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古典诗词教学完美结合

作者:张季芳

单位: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让学生广泛涉猎、吟咏记诵古诗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供了源头活水。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偏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把古诗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枯躁无味的逐字逐句的意译中,根本就不能品味到我国古诗独有韵味美和意境美,忽视学生创新能力、情感智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由于多媒体课件声、形、情兼备,视、听、说相融,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形象地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鸟虫鱼、风霜雨雪等“活生生的事物”呈现于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犹如临其境,观其形,闻其声为之动容,在心灵上感受美,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从而唤起学习的欲望。因此,信息技术为构建新型的古诗教学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下面就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改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选一个“文音画形结合,语境与意境结合,感知、理解与想象结合,拓展和积累结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但古诗的美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表现的,而不像美术、音乐、影视作品通过看得见的色彩、声音、形体等来表现的,而学生要凭借他们浅薄的阅历,借助语言符号把作品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到自己脑海中,获得一些直觉的感受,这对于具有善于以直观和形象为主接受事物思维特点的小学生不能不认为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创设声像兼备、动静结合的情境,对小学古诗教学起到难以代替的作用。《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的情景。情景交融,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然而,让小学生刚接触古诗,就能感受全诗的基调并不容易,因为他们的初步阅读只是简简单单地读字。这时,教师播放一段事先制作的春天美景的动画,让学生在桃红柳绿、渠水潺潺、鸟语花香的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情境渲染下很快对

诗歌产生兴趣,激起很想去深入学习这首诗的欲望。所以,在小学生学习古诗时,教师很有必要通过媒体创设一种与古诗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一下“诗情画意”的实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学好古诗。

二、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体会诗意是古诗教学的一大难点,它一般是在理解诗句内容上进行的。应该根据每首诗的背景、内容、情境等的不同,合理选择电教媒体,真正给学生创设一种联想的意境,从中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及诗句的美。以杜甫的《绝句》为例,教学时,利用投影,从观察画面人手,借助图画理出诗的表达次序。可提出如下讨论题:(1)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学生可图文结合得出:按地上、天上、山上、水上的顺序写的。(2)哪些景物处于活动状态?哪些景物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学生可根据诗句观察画面得出:黄鹂在翠柳上呜叫,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是动态描写;西岭上千年的积雪,停泊着的驶往万里外的东吴的帆船是静态描写。

(3)哪些是近景?哪些是远景?学生从幻灯投影上很容易看出:黄鹂近在眼前,白鹭由近渐远,窗内远眺西岭千秋雪,万里船停泊在门外。至此,诗中四句所描绘的四景,声色兼备、动静结合、高低错落、远近有序,构成了一个和谐优美的整体。

还可以引导学生找重点词:根据前面看图分解画面,我们知道了这首诗一句一景,一景双物。这每一景的双物,有的联系密切,如黄鹂与翠柳,白鹭与青天;有的看来毫无联系,如窗口和千秋雪,草堂门和万里船。诗人是怎样把这一景双物联系在一起呢?这样学生就能找出“鸣、上、含、泊”四个动词。老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诗人只用了“鸣、上、含、泊”四个动词,就将每句中的一景双物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和谐优美的整体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起到了不是讲解胜似讲解的作用。

三、多媒体帮助学生品味诗境

意境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那么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活动。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江上迷人的景色,赞美了清新和谐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和悠然自适的心情。在理解全诗后,我让学生戴上耳机,闭上眼睛,随着轻柔和缓

的乐曲,在脑海中逐渐出现深秋江景图;渐渐西坠的斜阳,红绿相映的江面,晶莹透亮的露珠,弯弓似的新月……这时学生自己就是诗人,正久伫江边,日落前那奇丽的江景,日落后这醉人的夜色,使人目悦心清,流连忘返!在学生随着音乐想象的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相机诱导,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诗的意境美。

四、多媒体帮助学生领悟语言美

好的古诗语言精炼、优美。它能激起学生内心最美好的情感。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色彩明丽,轻快悠然,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绘而成。教学一、二句时,计算机展示由“黄”、“翠”、“白”、“青”等丰富的色彩构成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这美丽的画而所吸引:地面上柳枝嫩绿,黄鹂鸣叫,犹如抱春,柳树府一行白鹭轻飞上天,好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呀!古诗的第三句中“含”字用得十分精当,教师在设计这个画面时,从诗的视觉角度出发,在岷山雪景画面前装上一扇可以打开的窗户,然后,关上窗户观看岷山雪景,使远处雪山景色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CAI的强烈视觉效果,是教科书上简单的捅图难以比拟的,使学生更易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因此,学习古诗要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地抑扬顿挫地诵读,读出一种紧张与松弛交错的特殊美感,即节奏感,体现韵律美、音乐美。如杜牧的《山行》,教师指导学生朗诵时,让学生点击“范读”一栏,这时深沉凝重的古筝曲由远及近悠悠传来,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以深秋山林图为背景的古诗全文,并随着范读的开始,诗中相应出现停顿符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在范读的熏陶下,会饶有兴趣地跟着朗读起来,融入诗歌内在的真情实感,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意趣。

五、多媒体媒体帮助学生感受诗情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古诗来说,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因素,更应重视吟诵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录音机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例如在学习《早春》一诗中,我播放这首诗的录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