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 是“山”。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 “沉”写出了水势之大, 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 解答本题, 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 用。 答案
“沉”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
题型训练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 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 “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种看法?为什 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千里”“十里”都有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 现象或修辞方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2)语言风格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 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 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 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 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③ 本 诗 语 言 ×× 的 特 点 主 要 表 现 在 哪 里?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① 点明语言特色。 ② 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 ③ 指出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题型
一、“炼字”类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 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1.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首诗, 在鉴赏诗歌时, 需要关照动词, 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怨”字明显运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 是吹笛人之心。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李白 《塞下曲》 ) 中“随”“抱”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字 最合适,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感。
3.命题规律 (1)炼字题型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 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 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 析。 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对×字进行赏析。 ④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审题提示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
题,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鉴赏词语的本义,如“红”指红 色、“翠”指绿色;二是鉴赏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如 “红”“翠”分别点明了花和叶的色彩,“斜”“叠”分别写 出了花和叶的形态;三是鉴赏词语在整首词中的表达效果,说 “红”“翠”比直接说花叶含蓄,四个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写 出了花叶的色彩和形态。
题型训练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 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 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 妙处。
解析
要赏析“乱”字的妙处,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和
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于景而言, “乱洒”是诉 诸人的视觉, “真珠雨”是诉诸人的听觉,李商隐有“留 得枯荷听雨声”之句, “真珠雨”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 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妙句。而第二层意思可能 被忽略。于情而言,乱的形、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 绪的外在体现。
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 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 住了描写的分寸。
2.形容词 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 特点,而且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黄河远上白 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 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尤其是颜色词,大多能表现 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如“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 “红”“绿”“火”“蓝”这些包含绚丽色彩的词 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
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 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 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中,是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 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 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 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 有些骚动不安,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清冷了。这 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了准备。
第 2 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 体验与探究
真题体验 1.(2010· 四川)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注 ]
斜红叠翠, 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 向子 ,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斜红叠翠”一句, “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 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 “乱”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 又 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伫、寂寞无聊的 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
3.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 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 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周邦彦 《咏 蔷薇》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用了一 个虚词“似”,便使蔷薇在与人似和不似之间,显出无限情 韵。阴铿写送行迟到,只见“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虚词“空”“已”似不经意间进入诗中,但对于描画诗人怅 然若失的情状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
答案 “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 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3.(2009· 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杜 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审题提示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
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鉴赏 中遇到此类题型,还是赞成作者的用法比较稳妥。
答案
(1)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
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 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里的耳目。生理的耳目 实见实听,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 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 万八千里。 (2)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惟有十里才 能听到莺啼,惟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惟有十里才能看到 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 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题型训练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 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 要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凝妆登楼,
观赏春色, “忽见”惹起一腔幽怨。理解“忽”字的含义, 不能只局限于此句,而应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 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题型训练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 陶
② ①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 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 ①碧湘门: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
(há nɡ):行列。 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 析。
解析
本题属于炼字类题目。 “Biblioteka Baidu卑”即地势低。 “沉”,
题型点拨 解题方法 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 起来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 语句的含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 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 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解题步骤 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结合该字所在的诗句描述景象。 ③分析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蕴含的情感。
审题提示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中的语言的能力。虽 然题干只要求对“住”字的含义进行赏析,但在解答此 题时,只有在读懂全词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住”的 含义。通过理解生词不难看出,“住”运用了拟人的手 法。但答题时,不能光写出“拟人”就了事,还得联系 词句的意思作具体分析,说明为什么是“拟人”,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
答案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透露出江 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 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为第三句“客心孤回”作铺垫。
考点研读 1.考点要求 考纲要求 考查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或特色 2.解读考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 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 的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 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
答案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
“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 (2010· 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 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 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 字的含义。
5.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 煜《浪淘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千门万户曈曈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题型训练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 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 的艺术效果。
解析
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中描写
寒岩附近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表达了诗人超 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 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 趣。
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 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 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 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 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 然地融合为一体。
答案
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色”是
“悔”的直接原因, 但细细品味, “杨柳色”是外因, “悔” 是内因,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忽”字乍读似乎有些 突兀,细读却极富神韵,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 某种情感,平时并不觉得,一旦为外物所触发,不可自已的 瞬间变化。
4.数量词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 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 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诗句通过 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 人满腹的愁怨。许浑的《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 “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两句中,“一 声”“万点”,一鸣一栖,一闻一见,细致入微地描述 了清晨景色,别具一番赏心悦目的风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