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促进访谈法
访谈法深度访谈技巧
访谈法-----深度访谈技巧一对一访谈技巧访谈法一、什么是访谈顾名思义,“访谈”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访谈的具体功用1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2了解受访者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耳闻目睹的有关事件,并且了解他们对这些事件的意义解释;3对研究的现象获得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视野,从多重角度对事件的过程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4为研究提供指导,事先了解哪些问题可以进一步追问,哪些问题是敏感性问题,需要特别小心;5帮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建立人际关系,使双方的关系由彼此陌生变成相互熟悉、相互信任;6使受访者感到更加有力量,因为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到了,自己的故事被公开了,因此有可能影响到自身文化的解释和构建;二、访谈的类型按结构分类:1结构型: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所提的问题、提问的顺序以及记录方式都已经标准化了,研究者对所有的受访者都按照同样的程序问同样的问题;2半结构型: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通常,研究者事先备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但是,访谈提纲主要作为一种提示,访谈者在提问的同时鼓励受访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对访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3无结构型:这种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了解受访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对意义的解释,以及他们使用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访谈者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尽量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联想;按照正式程度:1正规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事先约定好时间和地点,正式就一定的问题范围进行交谈;2非正规型:研究者根据受访者日常生活的安排,在与对方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根据当时的情形与对方交谈;根据访谈者与受访者双方接触的方式:1直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坐下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2间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事先约好时间,通过电话等交通工具对对方进行访谈;根据受访者的人数:1个别访谈:通常只有一名访谈者和一名受访者,两个人就研究的问题进行交谈2集体访谈:可以由一到三名访谈者和六到十名参与者组成,访谈者主要协调谈话的方向和节奏,参与者自己相互之间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访谈的次数:1一次性访谈:通常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收集事实性信息为主2多次性访谈:通常用于追踪调查,或深入探究某些问题特别是意义类问题,可以有一定的结构设计,逐步由浅到深,由表层到深层,由事实信息到意义解释;二、访谈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一般来说,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应该尽量以受访者的方便为主;研究者在与受访者初次接触时,还应该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长短与对方进行磋商;一般来说,一个比较充分的收集访谈资料的过程应该包括一次以上的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应该在一个小时以上,但是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2、协商有关事宜一般来说,访谈者在访谈开始之前就应该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并且就语言的使用、交谈规则、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和录音等问题与对方进行磋商;在访谈开始之前,访谈者应该再次向对方许诺志愿原则,说明在研究的过程中受访者有权随时退出;如果在研究报告中需要引用受访者提供的资料,研究者将对所有的人名和地名使用匿名;如果受访者的语言是访谈者不熟悉的,访谈者要尊重受访者的语言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访谈者应该努力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同时,访谈者应该学会受访者习惯的语言方式提问题;在访谈开始之前,访谈者还应该与受访者探讨是否可以对访谈进行录音;一般来说,如果条件允许而受访者又没有异议的话,最好对谈话内容进行录音;录音可以帮助研究者日后分析资料和撰写报告;此外,录音还可以使访谈者从记笔记的负担下解放出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受访者身上;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录音也会产生负作用;如果良好的访谈关系尚未建立起来,受访者感到不安全,录音有可能使他们感到紧张不安,甚至选择隐瞒那些今后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利后果的信息;另外,有的受访者可能觉得谈话被录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谈话中尽量使用正规的、堂而皇之的语言,不愿意使用自己日常使用的语言;然而,如果访谈者不录音的话,有的受访者可能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似乎自己提供的信息不够重要,不必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三、注意事项1、访谈记录的方式受访者的谈话最好能够一字不漏地被记录下来,如果可能的话,访谈者应该对访谈进行现场录音或录像;一般来说,在访谈初期,访谈者很难知道哪些资料有用,哪些资料没用,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是:记下所有的事情;访谈者在事后进行补充记录时一定要注意将自己放回到访谈的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回忆当时受访者所说的原话;2、访谈中的非言语行为访谈中交谈双方除了有言语行为,还有各种非言语行为,如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人际距离、说话和沉默的时间长短、说话时的音量、音频和音质等;受访者的非言语行为不仅可以帮助访谈者了解双方的个性、爱好、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帮助访谈者理解他们在访谈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访谈者本人的非言语行为如服饰、打扮、动作、表情和目光等也会对访谈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3、访谈的收尾工作通常的建议是:尽可能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结束;访谈者可以有意给对方一些语言和行为上的暗示,表示访谈可以结束了,促使对方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说出来;如果必要的话,访谈者还可以做出准备结束访谈的姿态,如开始收拾录音机或笔记本;为了给结束访谈做一些铺垫,访谈者也可以谈一些轻松的话题;4、提问的基本原则访谈者应该学会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提问;尽可能自然地、轻松地、闲聊式的方式进入,结合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话;访谈的问题,大致可以分成开放型和封闭型、具体型和抽象型、清晰型和含混型三组类型;开放型问题: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受访者做出多种回答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以“什么”、“如何”和“为什么”之类的词语为语句的主线;封闭型问题:不仅在形式上对受访者好的回答有所限定,而且在内容上也严重限制了受访者的思路;这类问题往往带有提问者个人自己的定见或“倾见”,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方式强加给对方;具体型问题:那些询问具体事件特别是事情的细节的问题,有利于受访者回到有关事件发生时的时空和心态,对事件的情境和过程进行细节上的回忆或即时性的建构;抽象型问题:便于对一类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或者对一个事件进行比较笼统的、整体的陈述;当然,几乎所有的研究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问题不是不应该研究抽象的问题,而是应该在访谈的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然后在归纳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层次上的抽象;具体型问题不仅可以“掰开”抽象的研究问题,帮助访谈者了解事情的细节、情境和过程,而且还可以调动受访者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清晰型问题:那些机构简单明了、意义单一、容易被受访者理解的问题含混型问题:那些语句结构复杂、承载着多重意义和提问者个人“倾见”的问题一般来说,访谈者提问的方式、词语的选择以及问题的内容范围都要适合受访者的身心发展程度、知识水平和谈话习惯,要能够使对方听得懂;在访谈中,应该遵循口语化、生活化、通俗化和地方化的原则,尽量熟悉受访者的语言,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谈;5、追问的作用“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在开放型访谈中,追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1追问的时机与度“追问的时机”指的是访谈者就有关问题向受访者进行追问的具体时刻;一般来说,追问不要放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当然,如果在受访者谈话时,访谈者发现自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希望对方进行补充或澄清,这种时候访谈者可以即时进行追问;“追问的度”指的是访谈者向受访者追问问题的合适程度;追问要讲究适度;访谈者在追问时要考虑到受访者的感情、访谈者本人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访问问题的敏感程度;访谈中最忌讳的追问方式是:访谈者不管对方在说什么或想说什么,只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挨个地把问题抛出去;2追问的具体策略要使追问适时和适度,访谈者必须首先将自己的“前见”悬置起来,全身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在倾听的时候,访谈者应该对对方使用的语词保持高度的敏感,发现了重要的词语、概念或事件以后需要记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追问适时和适度的一个具体办法是注意捕捉受访者在谈话中有意或无意抛出的言语“标记”;3访谈问题的过渡有时候,受访者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某一个话题,而访谈者出于种种原因如时间限制或者认为对方已经“跑题”了,希望转换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访谈者应该使用一个过渡型问题,使内容的转换显得比较自然;如果需要转换的话题很难与当时受访者正在谈论的问题联系起来,访谈者可以用铺垫的方式为转换话题事先作一些准备,使话题转换尽可能做得自然6、听的方式“听”是一门综合的艺技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而且需要心与心之间的交流;1行为层面上的“听”访谈者在行为层面上的“听”指的是一种听的态度,有可能表现为“表层的听”、“消极的听”和“积极关注的听”三种状态;“表面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只是做出一种听的姿态,并没有认真地将对方所说的话听进去;访谈者此时可能在想自己的事情,或者在对受访者的容貌或衣着评头论足;“消极的听”指的是访谈者被动地听进了对方所说的一些话,但是并没有将这些话所表示的意义听进去,当然更不用说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了;访谈者只是把一些声音机械地录了下来,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思维理解活动,也没有在自己的情感上产生任何共鸣;“积极关注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受访者的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在这样的倾听中,访谈者给予对方的不仅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而且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宽松、安全的环境;2认知层面上的“听”认知层面上的“听”可以分为“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和“建构的听”三种情况;“强加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话迅速纳入自己习惯的概念分类系统,用自己的意义体系来理解对方的谈话,并且很快对对方的内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接受的听”指的是访谈者暂且将自己的判断“悬置”起来,主动接受和捕捉受访者发出的信息,注意他们使用的本土概念,探询他们所说语言背后的含义,了解他们建构意义的方式;“建构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在倾听时积极地与对方进行谈话,在反省自己的“倾见”和假设的同时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方共同建构对“现实”的意义;3情感层面上的“听”情感层面上的“听”可以分成“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无感情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在听的时候不仅自己没有感情投入,而且对对方的情感表露也无动于衷;一般来讲,如果访谈者自己没有情感表露,受访者也不会表露情感;“有感情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对对方的谈话有情感表露,能够接纳对方所有的情绪反应,而且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受访者会受到对方的感染,比较愿意接触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共情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在无条件的倾听中与受访者在情感上达到了共振,双方一起同欢喜、共悲伤;“共情”可以进一步分成两个层次,一种是低一级的、表示认可的共情;另一种是高一级的、准确的共情;前者指的是访谈者在言语层次上对对方所说的内容表示认可,后者指的是访谈者在内容上与对方准确地进行认同;7、“听”的基本原则1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2容忍沉默在访谈中,造成受访者沉默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如无话可说、不好意思、有意拒绝回答访谈者的问题、思想开小差、在建设性地思考问题,等等;如果访谈者不能确定对方长时间保持沉默是否是因为在进行一些建设性的思维活动,可以试探性地询问对方:“请问您在想什么”如果研究者在访谈关系尚未建立起来就询问对方一些敏感性话题,对方很可能不愿意回答;如果对方表示了明显的敌意,不愿意继续与访谈者合作,访谈者可以采取委婉的方式询问对方是否愿意与自己公开地讨论一下无法合作的原因;通常,访谈者在受访者沉默时,首先要扩大自己容忍沉默的能力;访谈者要相信自己对所探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对访谈的情境有一定的判断;这样,受访者也会相应地感到轻松,也就会比较自然地表现自己,包括沉默地思考访谈者所希望了解的一些问题;8、访谈中的回应“回应”指的是: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言行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言语反应和非言语反应;回应的方式,一般常用的有:认可;重复、重组和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认可:访谈者对受访者所说的话表示已经听见了,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重复: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事情重复说一遍,目的是引导对方继续就该事情的具体细节进行陈述,同时检验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重组: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话换一个方式说出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邀请对方即时做出纠正,同时起到与对方进行高级共情的作用;总结: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一番话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来,目的是帮助对方清理思想,鼓励对方继续谈话,同时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自我暴露:访谈者对受访者所谈的内容就自己有关的经历或经验作出回应鼓励对方:受访者通常有一些顾虑,不知道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符合访谈者的要求;尽管访谈者一再告诉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谈下去,但是受访者往往习惯于听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比较常见的不合适的回应方式,主要有:“论说型回应”和“评价型回应”论说型回应:访谈者利用社会科学中一些现成的理论或者访谈者个人的经验对受访者所说的内容做出回应;评价型回应: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中隐含有“好”与“不好”的意思;--深度访谈技巧一对一访谈技巧——深度访谈学习总结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观中国是一个主要由熟人理论构成的社会,遵循着“内外有别”的基本原则;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用“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任何事物,都可以依着与自己的亲疏熟生而产生判断与感情上的差异,基本上,对于同一件事,人们越是接近与熟识,所发生切身感受的反应就越强烈乃至接近自我的反应,而越是陌生与疏远的人群,人们则越可能采用冷漠甚至谐谑的旁观态度;语言的传达心理及传播专家们公认,在人们所表述的语言中,大多数不是通过语言进行的,70%~95%对于具体程度存在不同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是通过表情Expression、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辅助的可见资料Visual aids等来表达的;与陌生人对话的技巧1.粘连的发问:人们不好意思不回答由自己的话引起的疑问;因此针对对话对象的语言而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可以使得双方能够进行持续的对话;在初次聊天中深度交流的另一个措施,是提出一两个有冲击力的问题,这样可以丰富交流的内容;例如与一个机关干部交流,如果你说他的气质很有端庄感,并问他是否学习过形象礼仪课程,他很有可能在感到舒服的同时,对这种课程的内容发生交流的兴趣;2.关联信息与相似性:相似包括同乡、校友、同一专业领域,关联包括朋友的朋友、共同的爱好、去过同样的地方、面貌与某些熟人的相似处、有兴趣的共同话题等等;关联与相似可以明显缩短与陌生人对话中双方的心理距离,产生“世界真小”的感觉,这是在对话与揣摩过程中最需要注意把握的捷径;深访的目的深访时要注意使用探询探测题,而不用是非题;真正的深访当中,我们需要的是故事“story”和场景“context”;因为深访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知道别人的判断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得到他们的判断依据,他们根据什么来得出这样的判断;真正有价值的是得到这个判断的依据平时可以怎么练习逐字逐句地细细琢磨一个访谈记录,找到那些你可以跟进深挖而在访谈中被你忽视的地方,这正是可以帮助你得到好的数据并且最大程度地获得信息的机会;★深访挖掘的几个原则一、所有的说法都要有定义;通常保险的方法就是对有点抽象或者很重要的词语继续追问,而眼熟的就不用定义;比如说,这个人看上去特别cool,cool这个词就可以问是冷漠时尚帅气聪明能干;而说一个人盛气凌人,虽然很熟悉,但是如果和奢侈品有些关联,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盛气凌人说不定是褒义呢;二、所有的判断都要有例子;例如说,店的服务糟透了,那么请问糟透了这种说法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三、四、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揣摩对方所说的话,而必须通过询问原因来知道来龙去脉;五、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如果消费者在前面访谈中说某某产品很重要,但后面又说买来没有用;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的方式来询问,得到的结果是虽然自己本来觉得没有用,但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有用,所以才消费;这样的被动消费就是通过联系问出来的;访问前的准备在安排访谈之前,强烈建议仔细的浏览,果断地删减没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试着挑战自己,精简扼要地回答问题,如果对方不能在舒适自然的心情下诚实地回答问题,一定是提问的方式有不恰当的地方;当删减工作完成后,接着应该进行一个试访;访问前精心的准备可以保证提出的问题都是“好问题;”启动对话的策略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受访者贡献信息:人们都有帮助他人的动机,受访者通常乐于把自己日常工作、生活圈内的一些知识以一种新的方式贡献出来; 例如,当我们面对这个陌生人的时候,下面这样一些提问形式,都有可能得到受访者积极的回应;“关于北京,您作为一个本地人,在向一个外地人介绍的时候,有哪几样东西是特别值得一说的”“您是一个销售的好手,如果我是您的徒弟,你认为最先要让我了了解的要点是什么”访问员的态度访问者应该以一种自信、轻松的姿势进入对受访者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自信到足以和受访者对话;这是在整个访问中表现出心理平行性的重要因素;在访问过程中,访问员可以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事项表示自谦,以示对受访者的尊敬和期望;但不应过度自谦,或者夸张地推崇受访者的个人地位;如果我们对一个受访者说这样的话,就不太妥当:“您是企业家,见识很多,可能我问的问题很幼稚,请您多多包涵;”,“您说的肯定是对的,我也不是说您说的不对,我只是想再问您一下......”“我们是工作不久的人,经验不是很多,提出的问题也许不在点上,您可以多指教我们;”访问能进行的前提是访问员与受访者的心理地位具有一定的平行性;访问员的神态目光稳定、平视受访者,并保持脸部表情的轻松和微笑;平视的目光给与受访者一种柔和压力、一种稳定的专注感和对于其回答的诚恳的期待;★有助于深访实施的措施★通过表扬、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受访者更愿意提供信息;例如“您这个观察很有新意”“您的话让我有很大启发”“我想其他人可以从您的经验中学习到很多;”★通过强调受访者信息的价值及对改善产品、服务、策略的价值,激发受访者的贡献积极性;★认真倾听,使深访成为受访者宣泄敌意、抱怨、挫折感、希望与恐惧的机会★如果访问者对受访者的情况、境遇表现出真诚的关心与切身的感受,就大多能获得受访者的积极回应,这在孩子与老人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信息披露策略:向被访者提供适当的信息或指导,建立双方的信赖与亲切感;但以不影响受访者的观点为前提;★明确认可策略:不要让受访者感到我们站在判定、揭露、批评或反对他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肯定他乐于与我们合作并提供信息的角度上;在访问过程中,无论受访者所谈论的话题是否完全符合访谈的内容,只要是受访者在很积极地表达,访问员就需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来表达对受访者谈话的赞许:不时用笔记录谈话的关键词;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传达赞同或疑问不时微笑点头,迷惑的表情等,见“积极倾听与消极倾听”★偏题时的聚焦策略:对于过于散漫和健谈的受访者,或者一些具有舆论领袖倾向的专业人员和专家,谈话很可能会偏离预设的轨道;这时需要访问者有技巧地强调访问的核心问题而又不伤害受访者的积极性;通常的说法是:“你说的这点真的很有趣,那么关于又是怎样呢”“我知道这方面你也是很有经验的,但你不妨跟我再多说一些关于的事情;”。
动机访谈_促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新方法_侯云英
·心理护理·动机访谈:促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新方法侯云英 范秀珍 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2种。
健康行为的采纳和危险行为的戒除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增强慢性病治疗效果,促进康复[1]。
然而行为改变并非易事,以提供建议为主的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在行为改变方面收效甚微,仅有5%~10%的成功率[2]。
近年来,动机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M iller[2]认为动机是个体改变行为的愿望,并非内在个性特征,个体的动机可以被影响,并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改变。
M iller等通过对酗酒者的心理治疗,在对动机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新方法:动机访谈(motiva-tio nal interviewing,M I),逐渐被护理人员认识并应用。
M I的概念M I是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并克服自身矛盾心理,从而引发行为改变的一种指导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3]。
M I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认为访谈双方的人际关系对访谈效果有重要影响。
患者是访谈的主体,护士要尊重患者的思想和情感,运用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方法,营造友好的、支持性的氛围和治疗环境,唤起患者改变行为的愿望。
M I的理论基础M I并非建立在特定理论之上,而是吸收了大量社会心理学的精华,如归因、认知冲突、自我效能和Rogers的移情法。
在M I作用过程和结果的研究中,M I与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联系起来[4]。
跨理论模式为理解行为改变的过程提供了框架,而M I则为促进行为改变的过程提供了具体途径。
跨理论模式认为,患者行为改变的愿望是在考虑了改变的利弊后,认为行为改变有必要的程度。
因此,动机的缺乏是一个认知问题,此时患者还没有意识到行为改变的必要性。
跨理论模式将行为改变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
处于无意图期的人,近期内没有改变行为的计划;处于意图期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问题,并计划在近期内采取行动,改变行为;进入准备期的人将于近期实施行为的改变;在行动期的人已产生一些规律的行为,生活形态已有所改变;到达维持期的人,已维持改变后的行为长达6个月以上,作者单位:250012济南,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不易再受到诱而惑使旧行为复发。
动机性访谈
如何帮助一个“不想改变”的人?| 动机式访谈的概念与运用2017-06-03 12:22在咨询室中,总是不乏一些似乎不愿改变的来访者。
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在身边亲友的要求下走入咨询。
又或许他们的困扰由来已久,做出改变就好像是要经历一场外科手术,虽然能治愈病症,但也必须经历疼痛。
面对这些“不想改变”的人,咨询师该怎么办?来访者对于改变的准备对于来访者想不想改变、对改变的准备是否成熟,咨询师可以通过 Prochaska 和Norcross(2010)提出的来访者准备的5个阶段来评估,这5个阶段分别是:前沉思阶段、沉思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
在Uni往期文章,对来访者对于改变的准备有过详细的介绍:1.前沉思阶段:个体还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图,尽管他们可能会思考改变或想要改变,但他们不愿意做任何事来促进改变。
2.沉思阶段:个体会承认自己的问题,想要改变,愿意采取行动而不只是停留在思考3.准备阶段:行为和意图达成一致。
个体准备做出改变,开始设定目标和行动计划,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准备。
4.行动阶段:个体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改变他们的行为,并开始解决他们的问题,关键是他们的努力开始被其他人认可。
5.维持阶段:维持和持续行为的改变超过6个月是维持阶段的标志。
改变的过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
准备水平低的来访者,在咨询进程中容易产生阻抗,影响咨询的进展和成效。
面对还没准备好的来访者什么是动机式访谈?在应对准备水平很低的来访者时,咨询师能做的是提升治疗的意识、给予大量的安抚、并评估环境的影响(Seligman & Reichenberg, 2016)。
其中,米勒在1983年研究物质滥用的治疗方法时创立了名为动机式访谈的疗法,指的是一种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合作性的,引导来访者发现和加强改变动机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方式。
当咨询中出现阻抗时,咨询师无须直接面对,而可以使用动机式访谈的相关技巧(如多问开放性问题、探讨目标和价值等)创造罗杰斯式让改变发生的条件(共情、一致性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第4章:访谈法
(2)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 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 谈一个被调查者,以届时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 感情进行了解。它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第一,它的问题是事 先部分准备的(半结构的) ,要通过访谈员进行大量改进,但只是 改进其中的大部分;第二,要深入事实内部。
15
2.间接访谈 间接访谈(indirect interview)就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
受访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目前,间接访谈的主要方式是电话 访谈。电话访谈适用于访谈内容较少、较简单的调查研究。其优 点是收集数据资料时间快,研究费用省,对访谈者的要求不太高 ,保密性较强,对某些不适宜于面对面交谈的问题,受访者可以 通过电话向访谈者说明。但是,电话访谈对没有拥有电话者无法 使用,适用范围有限,访谈问题一般应少而且简单,访谈时间短 ,因而,访谈者难以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更不能直接观察受访者 的有关特征和各种非言语信息,从而不利于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与 解释。
7
(3)极易产生偏差。无论是访谈对象还是访谈者都极易导致各 种偏差。从访谈对象这方面看,访谈中他可能极易受到访谈者的 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年龄、服装、外貌、谈话中的表情甚至 语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偏差。有很多时候访谈对 象的心境、访谈经验以及文化程度等也会使其作答时发生各种偏 差;从访谈者这方面看,由于受经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等的 影响,有时候不小心漏掉了一些该问的问题和该记下的答案或意 见,有时问一些不相干、可有可无的甚至带有偏见、自相矛盾的 问题而使得调查结果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或偏差。
此外,访谈调查还有诸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访谈对象深思熟虑, 不能保证受访者匿名,不能查阅有关资料以及易受环境的干扰等 缺点。
访谈法
教育调查方法————访谈法为什么选用访谈法在质的研究中,由于涉及到人的理念、意义建构和语言表达,访谈法成为一种收集资料的有效的方法。
当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无法真实和详细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时,访谈法的灵活性、深入性、全面性相对而言就得以体现。
访谈可以了解到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想(包括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动机和行为规范),过去的经历和耳闻目睹的有关事件及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某个问题或事件的不同视角和侧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描述。
定义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谈话法或访问法,是指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与调查对象直接面对面地、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特点优点准确⑴访谈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调查对象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调查对象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
⑵访谈是访谈员与受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
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性,调查者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调查对象的反应,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
灵活⑴访谈调查是调查者与调查对象直接进行交流。
⑵访谈要事先确定访谈现场,因此调查者可以适当地控制访谈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⑶由于访谈流程速度较快,调查对象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因此所获得的回答往往是受访者自发性的反应。
⑷由于访谈常常是面对面地交谈,因此拒绝回答者较少,回答率较高。
深入⑴调查者与调查对象直接交往或通过电话、上网间接交往,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问的机会,因此可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获取新的、深层次的信息。
⑵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调查者不但要收集受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调查对象的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以及调查对象的心理状态。
缺点1.成本较高访谈调查常采用面对面的个别访问,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寻找被访者,路上往返的时间往往超过访谈时间,调查中还会发生数访不遇或拒访,因此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较大规模的访谈常常需要训练一批访谈人员,这就使费用支出大大地增加。
访谈法
访谈法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指工作分析者就某一个职务或职位面对面的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面谈的程序可以标准化,亦可以是非标准化。
一般情况下,应用访谈法时以标准化访谈格式记录,目的是便于控制访谈内容及对同一职务不同任职者的回答相互比较。
1.访谈法的优点•可以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迅速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
•由任职者亲口讲出工作内容,具体而准确。
•使工作分析者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
•为任职者解释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及功能。
•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缓解工作情绪。
2.访谈法的缺点•访谈法要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分析专业人员。
•比较费口、费力,工作成本较高。
•搜集上手的信息往往被扭曲,失真。
•访谈法易被员工认为是他工作业绩的考核或认为是种中薪酬调整的依据,故会夸大或弱化某些职责。
3.访谈法的分析提纲:面谈法工作岗位分析表职位名称主管部门所属部门工作地点间接主管监督者直接主管一.职位设置的目的本职位设置的目的是什么?二.职责按顺序列举说明本职位的工作责任及其重要性(责任分为每日、一定时期内与偶尔担负的三种类型)1.每日必做的完成该任务花费的时间百分(1)(2)(3)(4)2.一定时间内必做的工作完成该任务的时间百分比(季、月、周)(1)(2)(3)(4)3.偶尔要做的工作完成该任务的时间百分比(1)(2)(3)三.教育要求对于本职位的工作来说,哪些教育或知识是必需的?这些教育与知识可以从学校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学、在职培训或工作实践获得。
请确定下列教育或知识哪些是必要的,并在每条开头的横线上打勾。
任职者能够读写并理解基本的口头或书面指令。
任职者能够理解并执行工作程序,以及理解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办公室设备的操作。
任职者能够理解并完成交给的任务,具备每分钟打50个文字的能力;具备本职位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具备相近专业领域的一般知识;具备商业管理与财政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商业管理与财政方面的高级知识与技能;其他方面要求四. 经验本职位要求任职者具备哪些经验?请确定下列哪些经验是必需的。
动机性访谈的应用[权威资料]
动机性访谈的应用[权威资料]动机性访谈的应用[摘要] 目前MI与公共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和专业医学的部分知识相结合应用于其他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并将MI从心理疗法纳入到了卫生保健的范畴,逐渐被护理人员认识并应用[2]。
但这一技术在我国研究和应用报道还比较缺乏。
该文将从MI的内容、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以咨客为中心;内在动机[] R587.1 [] A [] 1674-0742(2013)08(a)-0194-02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1]最早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教授Miller在1983年提出,后由Miller和Rollnick在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治疗酒精依赖患者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访谈技术,通过探索和解决自身矛盾心理,从而增强其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
1 MI的内容及特点MI是以跨理论模型(TTM)为框架,根据行为改变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将Rogers的人本主义理论、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相结合,将人的行为改变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1.1 第一阶段行为改变的前意向与意向阶段。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咨客的矛盾心理和阻抗,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强调运用移情和发展差异来增强咨客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
1.2 第二阶段行为改变的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
该阶段的关键是咨客能否做出有效的行为改变,制订并履行行为改变计划,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强调提高咨客对行为改变的自我效能。
2 MI的精神及原则2.1 MI的精神协作,指教育者与咨客合作,共同探索并解决咨客的矛盾情绪,教育者可以提供关键性问题,与咨客一同讨论行为改变的利弊。
唤起,在MI中教育者的角色是唤起咨客的内在动机,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是MI中一项重要精神,咨客行为改变与否取决于咨客本身以及尊重咨客的自主性,切勿以权力去告知咨客正确的解决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之访谈法
特点
结构化访谈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客观性,能够保证访谈内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由于问 题事先设计好,因此能够系统地收集信息,便于量化分析。
应用范围
结构化访谈常用于大规模调查和对比研究,尤其适用于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半结构化访谈
01
定义
半结构化访谈是一种介于结构化访谈和无结构化访谈之间的访谈方式,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一个粗略的提纲,在访谈过程中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补充问题。
02
特点
半结构化访谈既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程度,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兼
顾访谈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追问,深入挖
化,难以进行量化分析。
应用范围
无结构化访谈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尤其适用于 对未知领域的初步探索。
03
访谈法的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访谈开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 目的和需要探讨的问题,以便制定访 谈计划和问题。
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访谈对象,以确保访谈结果具有 代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访谈计划和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详细的访 谈计划和问题,包括访谈时间、地点、 方式等。
准备访谈工具
准备必要的访谈工具,如录音设备、 笔、纸等,以确保能够准确记录访谈 内容。
实施阶段
建立信任关系
进行访谈
在访谈开始前,研究者需要与访谈对象建 立信任关系,以获得访谈对象的信任和合 作。
按照事先制定的访谈计划和问题,进行深 入的访谈,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访谈对象的 反应和回答。
动机促进访谈法课件
动机促进访谈法
18
•改变的好处 •保持原样的代价
•保持原样的好处 •改变的代价
动机促进访谈法
19
做决定四格表(损益分析表)
短期
长期
得分
好处
代价
动机促进访谈法
20
请病人做决定
重述病人的两难境地和矛盾心理; - “你说了你正在试着决定是否要继续或减少**药物的使用” - “做了决定之后,你是否更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 - “那么,你做出决定了吗?”
你认为药物对你有何帮助? 你喜欢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什么影响?如果你不使用**药物,
你将会失去什么? 还有什么? 注意:应多鼓励病人、支持病人的自我效能感
动机促进访谈法
17
探讨使用药物带来的不太好的结果
能否和我谈谈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不好之处? 对于使用药物,你不喜欢那些方面?你不想失去
10
26
辅助访谈的工具
• 划线法 可供参考的互动提问举例:
1、你的得分为什么不能再高一点呢? 2、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得分? 3、如果要提高分数,你需要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支
持?
动机促进访谈法
27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一种状态。
在行为改变中,动机是一种准备程度或
者是急迫程度的状态,会随着时间与外 在情境而变化。
大众媒体
①
险和应采纳
新行为的知
识,知道该
无知识 做什么
无意识
动机促进访谈法
3
行为改变的六个阶段
复发
无意 识
坚持 行动
思考 决定
研究方法访谈法
回应
追问
在受访者回答问题时,可以 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给予 回应,表示自己在关注和重
视他们的回答。
如果受访者的回答不够清晰 或详细,可以适当追问,以 便获得更深入的见解和信息。
观察技巧
非言语行为 注意观察受访者的非言语行为, 如表情、动作、声音等,这些信 息可以提供受访者真实情感的线 索。
文化因素 注意观察受访者的文化背景和价 值观,了解其文化习俗和观念, 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其观点和行 为。
环境与情境 观察受访者所处的环境和情境, 了解其背景和情境因素,有助于 更全面地理解其观点和行为。
互动方式 观察受访者与你之间的互动方式, 包括眼神交流、语气等,这些都 可以反映受访者的态度和情感。
记录技巧
分类整理
访谈结束后,应对记录的信息进行分类整 理,按照主题、观点等进行归纳和整理,
以便后续分析和整理。
研究方法访谈法
contents
目录
• 访谈法简介 • 访谈法实施步骤 • 访谈技巧与注意事项 • 访谈法的优缺点 • 访谈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较 • 访谈法案例分析
访谈法简介
01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访谈法是一种以口头形式,向受访者 提出问题,通过其回答了解其观点、 态度、认知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特点
直接性、互动性、灵活性、深入性。
访谈法更具灵活性
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深入追问或调整问题,获取更丰富的信息。问卷调查则问题较为固定 ,灵活性相对较低。
访谈法更适合探索性研究
访谈法可以用于探索性研究,通过与受访者的深入交流,发现新的观点和趋势。问卷调查法则更适合大 规模的定量研究。
与观察法的比较
访谈法更注重语言交流
学习动机访谈报告
吉林省实验中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访谈报告[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关键事件访谈法,随机抽取吉林省重点中学30名高一学生并对其进行访谈。
通过对访谈记录的分析,总结出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一、前言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身心方面极易有问题的滋生,因此青少年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群体之一。
面对现在社会形势与我国的教育体系,在这个关键期期间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然而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重视初中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工作。
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问题上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就可以解决的,家庭也占有‘部分的比重。
本文探究青少年时期家庭背景与其学习动机的关系。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在高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而且在各个学科当中,分不清哪一门科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引起了学生对学习的不明确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
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放弃了学习,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还有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还有的对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就我们学校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动机做了这个访谈报告并对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作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一)访谈对象。
吉林省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二)研究工具。
关于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访谈提纲、关键事件访谈法。
(三)研究过程。
在吉林省实验中学,十一高中、外国语中学、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长春市第五中学的高一年级随机地各选择6名同学,对其进行学习动机访谈并做记录,之后对影响每位同学的学习动机因素进行分析。
三、结果和讨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还是比较单纯,理想也比较单一。
对此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此不便一一列举出,仅以下表为例进行分析:姓名性别年级学习动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学习情况最喜欢的科目最喜欢的老师理想的职业肖同学男高二考大学大学本科公务员中等生物数学老师与物理无关韩同学女高二考大学大学本科烟草公司中等语文语文老师记者于同学女高一考大学大学本科教师年级前50 英语数学老师会计张同学女高一考大学高中个体户班级前10 数学数学老师教师董祁隆男高三考大学高中邮局职员中上等物理物理老师飞行员许津源男高二考大学大学公司职员中等语文语文老师作家张同学女高二考大学本科会计中等语文物理老师律师曲同学女高二竞争本科公务员班级前5 生物生物老师军官陈禹壮男高一考大学高中公务员班级前5名数学数学老师飞行员刘雨涵女高一考大学大学本科教师班级前10名英语英语老师与翻译相关的工作刘泓南男高三考大学高中出纳班级前3 物理生物老师与物理有关陈昊女高三考大学高中自由职业中等语文数学老师公务员李婷女高二考大学大学专科自由职业中等生物化学老师医生杨一明男高二考大学大学本科教师班级前10 数学数学老师大学教授(一)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模糊性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动机性面谈
动机性面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是由MILLER和ROLLNICK在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治疗酒精依赖患者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访谈技术。
由于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主要通过挖掘和妥善处理咨客行为改变过程中的矛盾情感,进而达到增强咨客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故被称为动机性访谈。
目前MI在西方国家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成为行为改变的主要技术之一。
但这一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还比较缺乏。
一、MI的理论基础与传统的行为改变干预技术相比,MI将当代不少行为改变的研究理论应用整合在实践中。
在行为改变理论方面,MI主要借鉴了DiClemente&Prochaska提出的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该理论强调行为改变是一个连续和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5个阶段,不同阶段个体对自身行为改变的心理活动亦不相同,为此,咨询中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咨询策略。
根据上述理论,MI 整个访谈过程大致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向行为改变的前意向与意向阶段,主要是帮助咨客增强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第二阶段则指向行为改变的后面3个阶段,重点在于巩固咨客对行为改变的承诺以及制订并履行行为改变计划。
在咨询策略上,由于咨客的矛盾情感和阻抗常常是咨询第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Rogers人本主义理论和Festinger的认知推敲理论,MI强调运用冲入和扩大认知不一致来激发咨客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
当咨客开始进入行为改变准备阶段后,能否做出有效的改变尝试是MI的关键。
为了巩固咨客对行为改变的承诺以及制订并履行行为改变计划,MI强调提高咨客对行为改变的效能是咨询的重点。
为此,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MI着重通过各种效能增强策略来增强咨客的效能信念。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尽管MI没有提出更多新的咨询理论和行为改变理论,但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将当代不少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访谈法
访谈法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概念:访谈,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深对员工工作的了解以获取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其具体做法包括个人访谈、同种工作员工的群体访谈和主管人员访谈。
适用范围: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
类型:访谈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根据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交流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②根据访谈的人数,可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③根据访谈过程中可控制的程度可分为结构性访谈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无结构性访谈。
访谈法一般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①访谈准备;②进人访谈;③访谈过程的控制;④结束访谈;⑤访谈记录与资料整理。
一般步骤:①设计访谈提纲。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访谈,一般在访谈之前都要设计一个访谈提纲,明确访谈的目的和所要获得的信息,列出所要访谈的内容和提问的主要问题;②.恰当进行提问。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访谈,一般在访谈之前都要设计一个访谈提纲,明确访谈的目的和所要获得的信息,列出所要访谈的内容和提问的主要问题;③准确扑捉信息,及时收集有关资料。
访谈法收集资料的主要形式是"倾听"。
"倾听"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在态度上,访谈者应该是"积极关注的听",而不应该是"表面的或消极的听";在情感层面上,访谈者要"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避免"无感情的听";在认知层面,要随时将受访者所说的话或信息迅速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理解和同化,必要时还要与对方进行对话,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共同建构新的认识和意义。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
阅读感受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动机式访谈法的理念和技巧。动机式访谈法是一种 以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为基础的心理咨询方法,它可以帮助个体理清自己的内心困 惑,并激发内在的积极动力,从而达到改变的目的。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思想——尊重和理解。 它强调了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和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积极倾听和引导来帮助他 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力量。
内容摘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动机式访谈法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包括治疗心理问题、管理压力、克服 瘾症、实现职业转变等等。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如何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领域,并从中 获得启发和灵感。 本书还介绍了如何评估动机式访谈法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这些 评估和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方法的优缺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实践技巧。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方法, 帮助读者运用动机式访谈法帮助个人和团体实现行为改变。无论大家是心理咨询师、医生、教师 还是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和帮助。
这本书还强调了尊重和理解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师应该尊重来 访者的感受和经历,并理解他们的观点和立场。通过建立信任和关系,心理咨询 师可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理清自己的内心困惑,并激发内在的积极动力。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动机式访谈法的价值和意义。它强调了人本主义 心理治疗的核心思想——尊重和理解,以及激发内在积极动力的关键作用。这本 书是一本很好的指南,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动机式访谈法的基本理念和技巧,并提 供了许多实用的案例和建议。我相信它将对心理咨询师、社工、教师等职业人士 提供很大的帮助,并为他们更好地帮助个体发展、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提供 有力的支持。
访谈法和座谈法
一、访谈法:1、访谈法简介:访谈法又可称为面谈法,它是工作分析中大量运用的一种方法。
许多工作,分析者不能实际去做(如脑外科专家所做手术),或者不可能去观察(如建筑师、飞行员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访问工作者,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内容,为什么这样做与怎样做,由此获得工作分析的资料。
访谈的对象可以是工作者也可以是主管人员。
个别员工面谈法适用于各个员工的工作有明显差别,工作分析时间又比较充分的情况。
主管面谈法是指同一个或多个主管面谈,因为主管对工作内容相当了解。
主管面谈法能够减少工作分析的时间,当然访谈分析法既适用于是短期时间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的心理特征的分析。
访谈者必须细心准备他们的访谈计划。
一般来说记录应采取标准的形式(如表2-29所示,参见附录),这样便于归纳比较,并限制在与工作相关的范围2、访谈法主要信息面谈法典型问题包括您做哪些工作?主要职责?如何完成?工作地点?工作需要怎样的学历背景、经验、技能条件或专业执照?工作环境和条件?工作有哪些生理要求和情绪及感情上的要求?工作的安全和卫生状况?等等,如果使用工作分析表,就会更系统、全面和准确。
从面谈中可以得到在职者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1)工作目标:即组织为什么设置这个工作(岗位),并根据什么予以报偿;(2)工作的范围与性质(面谈核心内容):即工作在组织中关系,所需的一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人际关系知识,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及自主权,工作在多大范围内进行,员工行为最终结果如何度量;(3)工作内容:任职责在组织中有多大作用,其行动对组织产生后果有多大;(4)工作的责任:涉及组织战略决策,执行等方面。
3、访谈法的优点♦可以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这是问卷调查无法替代的作用♦能够简单而迅速地收集工作分析资料,适用面广♦由任职者亲口讲出工作内容,具体而准确♦使工作分析员了解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靠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访谈法的缺点♦记访谈法比较花费时间,工作成本较高♦大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分析人员,但对于高素质的分析人员较难发现♦工作分析常是调整薪酬的序幕,因而员工容易把工作分析看法是变相的绩效考核,而夸大其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难度,容易引起工作分析资料的失真和扭曲♦工作者可能不信任工作分析人员,也可能怀疑其动机。
动机促进访谈法
评估病人(举例)
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表达共情 请病人描述偷吸/复吸的情况(典型的事例)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病人
有目的的反馈
探讨某种药物带来的好处
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人们使用药物,通常是因为药物在某些方 面对他/她有所帮助——你认为药物对你有 何帮助? 你喜欢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什么影响?如 果你不使用**药物,你将会失去什么? 还有什么? 注意:应多鼓励病人、支持病人的自我效 能感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举例: 1、你认为改变的重要性有多大?
0
10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举例: 2、你对这种改变的信心有多大?
0
10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举例: 3、你对改变的准备程度怎么样?
0
10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可供参考的互动提问举例: 1、你的得分为什么不能再高一点呢? 2、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得分? 3、如果要提高分数,你需要得到一些什么 样的支持?
动机促进访谈法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
资料来源:FHI自愿咨询检测 工具包,2008年
你在这儿
行为改变与形成的过程(个体)
社会支持 技 能 同 伴 交 流 ④ ③
决定尝试 新的行为
⑥
巩固和继续 新 的行为
劝 服 、 示 范 提 供 信 息
⑤
尝试新的 行为
人际渠道
②
①
无知识 无意识 拥有相关危 险和应采纳 新行为的知 识,知道该 做什么
动机促进访谈的过程
建立 治疗 同盟 增强 改变 技能 治疗 评估 接受 矛盾 设定 目标 促进 正性 改变
为改变制造动机
强化对改变的承诺
访谈法种类和注意事项
访谈法种类和注意事项访谈是一种研究性的交流活动,是一种通过访谈者与被调查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获得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与日常交谈不同:第一,访谈比日常交谈更有目的性。
日常交谈的目的更加宽泛,而访谈调查的目的比较单一,即从访谈对象那里了解一定的情况和获得信息为目的。
第二,交谈双方在关系上不同。
日常交谈是一种比较平等的人际关系,而研究性的交谈,构成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
研究者控制交谈的内容、方式以及信息的类型和容量,一般是研究者提出问题,被研究者回答。
访谈法的种类: 按照访谈的结构,可把访谈分为封闭型、开放型和半开放型;按照访谈的正式程度,可将访谈分为正规访谈与非正规访谈,按接触方式,正规访谈又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受访者的人数,可以将访谈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杨威,2001(4)〕访谈法的适用范围(1)访谈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访谈法是一种通过沟通而获得资料的调查方法,它不仅可以了解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和外地曾经发生过的社会现象;不仅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访谈方式进行定量研究,而且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访谈方式进行定性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被访谈者的主观动机、感情、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可以了解被访谈者的各种行为、事实方面的客观问题;不仅可以获得访问提纲所涉及到的信息,有时还可以得到一些超出提纲范围的被访问者的自发性回答的意外资料。
因而,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访谈调查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2)访谈法适用于多种被访谈者。
访谈法不仅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而且对于一些文盲、半文盲等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访谈者,通过直接的访谈交流也可以取得满意的调查结果。
同时,对一些特殊的访谈对象如盲人等,也可以采用访谈法。
一般说来,只要没有语言表达障碍,无论什么人都可能作为被访对象。
在这一点上,访谈调查具有问卷调查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访谈法比较适用于小范围内的调查。
访谈法由于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大规模的访谈调查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单位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法等结合使用。
访谈法论文范文
访谈法论文范文访谈法是一种常见的法律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当事人的访谈来获取案件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件的事实和背景。
在法学论文中,访谈法常常被用来解释案件的细节和背景,以及法律规定的适用情况。
下面就以一篇范文为例,介绍访谈法在法学论文中的应用。
范文标题,《访谈法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引言。
刑事案件中的访谈法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被害人、嫌疑人、证人等相关当事人的访谈,可以获取案件的详细信息和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案件的真相。
本文将通过对某一刑事案件的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探讨访谈法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案件背景,某市发生了一起抢劫案,被害人为一名女性,事发时被抢劫者用刀威胁,并抢走了其手提包和手机。
警方根据现场留下的指纹和CCTV监控视频,将嫌疑人锁定为一名男子。
访谈记录:1. 被害人访谈。
被害人称,当时她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名男子拦住,用刀威胁并抢走了她的财物。
她描述了嫌疑人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举止,并表示自己当时非常害怕。
2. 嫌疑人访谈。
嫌疑人称,自己并没有参与抢劫案,当时正在家中休息。
但在警方的追问下,嫌疑人开始改口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自己是因为缺钱才犯下了抢劫行为。
3. 证人访谈。
一名目击证人称,当时他在附近的商店购物,看到了抢劫案的发生,并对嫌疑人的外貌特征进行了描述。
访谈法的应用。
通过以上的访谈记录可以看出,访谈法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被害人的访谈记录可以帮助警方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和被害人的心理状态,对于破案和保护被害人的利益都非常重要。
其次,嫌疑人的访谈记录可以帮助警方了解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作案动机,有助于判断其是否有罪。
最后,证人的访谈记录可以提供案件的证据和证词,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访谈法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相关当事人的访谈,可以获取案件的详细信息和相关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案件的真相并为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提供重要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使用药物带来的不太好的结果
能否和我谈谈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不好之 处? 对于使用药物,你不喜欢那些方面?你不 想失去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继续象以前 一样服用药物,3年后,你将会是什么样子? 注意:应多表扬病人、支持其发挥自我效 能
•改变的好处 •保持原样的代价
•保持原样的好处 •改变的代价
评估病人(举例)
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表达共情 请病人描述偷吸/复吸的情况(典型的事例)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病人
有目的的反馈
探讨某种药物带来的好处
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人们使用药物,通常是因为药物在某些方 面对他/她有所帮助——你认为药物对你有 何帮助? 你喜欢使用**药物给你带来的什么影响?如 果你不使用**药物,你将会失去什么? 还有什么? 注意:应多鼓励病人、支持病人的自我效 能感
动机促进访谈法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
资料来源:FHI自愿咨询检测 工具包,2008年
你在这儿
行为改变与形成的过程(个体)
社会支持 技 能 同 伴 交 流 ④ ③
决定尝试 新的行为
⑥
巩固和继续 新 的行为
劝 服 、 示 范 提 供 信 息
⑤
尝试新的 行为
人际渠道
②
①
无知识 无意识 拥有相关危 险和应采纳 新行为的知 识,知道该 做什么
生活有规律、有较 多的时间陪家人、 身体健康等 没有途径放松、不 能面对现实、心理 压力太大等
改变使用药物 的行为
动机评估
二、改变准备的程度 当事人对需不需要改变的判断; 当事人认为会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当事人对改变的自我效能感; 当事人在未来或者是一段时间内做 改变的意图。
动机的三要素
重要性; 信心; 准备程度。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举例: 1、你认为改变的重要性有多大?
0
10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举例: 2、你对这种改变的信心有多大?
0
10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举例: 3、你对改变的准备程度怎么样?
0
10
辅助访谈的工具
划线法 可供参考的互动提问举例: 1、你的得分为什么不能再高一点呢? 2、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得分? 3、如果要提高分数,你需要得到一些什么 样的支持?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一种状态。
在行为改变中,动机是一种准备程度或 者是急迫程度的状态,会随着时间与外 在情境而变化。
动机是一种行为表现。
指一个人会不会对某种引发改变的策略 做投入、持续、坚持的机率。
动机评估
一、决定改变的天平
好处
继续使用药物
代价
认同感、精神放松、 可能失去工作、失 缓解焦虑、排解忧 去朋友、离婚、家 愁、逃避现实、享 庭抛弃、健康受损、 受快感和愉悦等 出现经济问题等
动机促进访谈的过程
建立 治疗 同盟 增强 改变 技能 治疗 评估 接受 矛盾 设定 目标 促进 正性 改变
为改变制造动机
强化对改变的承诺
动机促进式访谈的步骤
1. 建立治疗联盟 2. 增强改变技能 3. 评估病人的某种行为 4. 探讨某种行为带来的好的和不太好的方面 5. 使用做决定四格表 6. 接受矛盾 7. 帮助病人设定目标 8. 促进病人的正性改变
动机促进式访谈法: 总结
总结好处; 总结不太好的方面(问题); 帮助病人总结保持操守和生活目标的关系; 帮助病人总结偷吸/复吸与重返社会的关系; 总结,总结,总结 如果你一下子想不起来,可以说:“嗯,让 我看
病人 — 以做决定为中心; 运用咨询技巧,引导病人讨论改变; 帮助病人识别其所处的改变阶段; 把干预与病人的动机联系起来; 引导病人发现,他的现状和理想状态之间的 差异; 促进病人改变某种行为的动机。
做决定四格表(损益分析表)
短期 长期 得分
好处
代价
请病人做决定
重述病人的两难境地和矛盾心理;
- “你说了你正在试着决定是否要继续或减 少**药物的使用” - “做了决定之后,你是否更清楚自己想要 做什么?” - “那么,你做出决定了吗?”
设定目标
现在,你的下一个(第一个)步骤是什么? 在接下来的1-2天(周),你打算做什么? 你是否已经准备做些什么以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是,你能不能再多做一点? 在这件事上,谁可以帮助你? 如果用1-10分来评分,你认为有几分信心 来进行下一个步骤? 注意:应多表扬病人、支持病人的自我效 能感。
5分钟评估
1. 意愿评估标尺 对你来说,使用药物有多重要? - 评分:1-10分 - (1 = 不重要, 10 = 非常重要) 2. 信心评分标尺 对于发生改变,你的信心有几分? -评分:1-10分 - (1 = 没信心, 10 = 非常有信心) 你为什么给自己评这么高/低的分? 什么能帮助你,使你的评分再高一点? 3. 评分到达几分,你才想做出改变?
为改变制造动机
强化对改变的承诺
动机促进式访谈法的原则
动机促进式访谈法: 5个关键原则
表达共情; 创造差异; 避免争辩; 处理阻抗; 支持自我效能感 运用咨询技巧以引出对改变的讨论: 开放式问题 肯定 回映式倾听 总结
动机促进访谈的五项原则
一、表达共情心 接纳的态度可以促进改变的发生; 熟练的回应式倾听是最基本的技能; 自相矛盾和犹豫不决都是正常现象。
动机促进访谈的五项原则
二、创造差异 让当事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后果非常 重要; 当前的行为与重要目标之间的落差能 够触发改变的动机; 需要改变的话应由当事人自己说出。
动机促进访谈的五项原则
三、避免争辩 争辩不但无益改变,而且还会导致相 反的效果; 争辩会助长自我防御心理; 阻抗的发生代表需要调整策略; 贴标签只会固化原有行为。
对新行为有 了积极的态 度,产生动 机
大众媒体
行为改变的六个阶段
复发 坚持
思考
无意 识
行动
决定
行为改变的困难
研究表明,烟草 依赖者在真正戒 烟之前,通常会 围绕行为改变轮 跑3-7次,平均4 次。
Resource:Diclemente, 1982
动机促进访谈的过程
建立 治疗 同盟 增强 改变 技能 治疗 评估 接受 矛盾 设定 目标 促进 正性 改变
动机促进访谈的五项原则
四、化解阻抗 将当事人的观点转换或重构,创造新 的意义和动力; 改变当事人的认知; 当事人自身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资源。
动机促进访谈的五项原则
五、支持自我效能感 相信改变的可能性是引发动机的重要 因素; 当事人有责任选择和实施行为改变; 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中,总会有一 种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