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定性方法来研究二语习得理论
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摘要:二语习得研究是一种系统的试图为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答案的研究。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二语习得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一、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也被称作自然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最早是从人种学和社会学发展而来。
根据Seliger & Shohamy的研究,定性研究中每一个主体和现象都是不同的,必须对他们做整体性的研究,因为每个现象发生的背景完全不同。
所以,定性研究不是对某个现象或主体的部分进行研究,而是对整个复杂的现象研究。
有些人甚至认为不能从人类特点和进程中总结出任何结论。
定性研究学者主张调查的目的是发展出一套对于被研究者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同时可以用来开发关于被研究者的工作假设。
1.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特点(1)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下的整体性调查。
(2)人是数据收集的主要工具而不是非借助纸笔测试的测量仪器。
(3)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访谈。
(4)定性研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
(5)定性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数据分析。
(6)定性研究强调实证理论。
(7)研究规划随着研究的发展而呈现。
(8)研究对象在解释研究结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9)研究对象的直觉洞察力在定性研究中起到一定作用。
2.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
观察法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者和情景状态来收集数据,并记录整个观察过程。
通过观察,无论是否参与活动,研究者都能与参与者建立联系、获得信息。
(2)访谈法。
定性研究者通常采用非结构式访谈,被访谈者不需要遵循任何指令,在整个访谈中保持了绝对自由。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深入纵向地对一个案例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者对此案例的发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未来的广泛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称作实证主义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
它建立在生物和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强调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大学第二外语的在教学指南中的定性
大学第二外语的在教学指南中的定性
大学第二外语的教学指南中的定性
1. 目标定位:
- 培养学生掌握第二外语的基本知识和语言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2. 教学原则:
-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
- 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时关注文化知识的传递。
3. 教学内容:
- 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
- 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
- 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知识。
4. 教学方法:
-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5. 教学评价:
-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评价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课堂表现等。
6. 师资要求:
-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
- 教师应熟悉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大学第二外语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二语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学习环境、语言输入等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不同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语言教育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和探讨二语习得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言习得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和机制,以及通过研究了解如何更有效地教授第二语言。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语言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复杂性,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和质量。
二语习得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语言习得的认识,促进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在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性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论框架,从而促进二语习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式,该模式主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学习二语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和处理来逐渐掌握二语。
这一模式强调学习者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语言处理等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处理语言输入,通过积极的认知活动来获取和消化语言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模式的框架下,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来探讨二语习得的认知机制和规律。
可以通过眼动实验来研究学习者在阅读时的注意分配和理解过程,通过记忆实验来研究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存储和激活方式。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的是人类在学习、使用第二语言 (L2) 过程中的认知、神经和教育机制。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当前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四个主要理论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句法模式在第二语言认知理论 (Cognitive Theory) 和生成语法 (Generative Grammar) 的背景下,句法理论模式声名鹊起。
该模式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机制化的、自主的、无意识的句法规则的翻译过程。
这个模式大力倡导语言技能的层次化,强调语言规则的概括、抽象和系统性。
这种理论模式对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形式化抽象,推动语言学习从语义向形式转变,为语言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但是,这种模式无法解释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义、实践、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研究者们需要从其他角度进一步探索语言学习的机制。
第二、认知心理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知识的发展是互相作用的,并且都受到学习者周围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它强调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认知过程,认为习得一门语言需要不断重构,迭代和动态调整。
这个模式可以处理和解读语言认知过程中的许多困难性,因为它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本质,而且更重视学习者的交互和文化认知。
它将自己视为一种广义的理论,因此不仅限于学习过程,更涉及学习背景和跨文化联系。
尽管这个模式带来了新的视角,但它需要更好地结合实践。
第三、社会情境模式社会情境模式将语言学习放置在社会情境中,强调个体、社群和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语言的习得不仅涉及到个体认知,而且涵盖了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强调社交和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这种模式不仅将语言学习放在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背景中,还扩展了语言教育的范围,提供了个体、社群和文化因素的多维分析框架。
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作者:罗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8期摘要: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范式,定量与定性研究在哲学基础、研究目的和手段,以及研究者的方法态度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这也说明二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互补关系,具有结合的可能性。
本文试从分析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异与同,探讨二者结合基础与方式,以期能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带来新的启示,促进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缩小与国外研究的差距。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结合;二语习得研究[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1自20世纪60年代起,教育部将英语列为第一外语,并开始在初中课程开设英语,英语教学在中国开始发展。
这份“外语热”的逐渐兴起,使人们将研究兴趣慢慢转向相对于母语来说的第二语言,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
大概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本文试从分析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可能性基础,希望能给二语习得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启示。
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可以结合的因素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方法。
定量研究是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形成相关数据,并对该数据加以量化處理分析,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得出有效的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是依从已被人们接受认可的公理、已有的历史事实和较完善的演绎逻辑体系作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分析、阐释所研究的事物。
随着研究的发展深入,单纯使用单一研究模式并不能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考虑能否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到研究过程中。
笔者试从前人理论中总结二者结合的可能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定性研究来源于批判理论等哲学思潮,而定量研究则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虽然二者主要哲学基础相差较远,但仍存有相似之处。
定性研究虽然强调思辨和逻辑分析,但并非是依据研究者主观的个人猜想和臆断,它依据的仍然是已有的历史事实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公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都注重事实依据,或是经验主义成分,无论哪种研究方式都必须建立在细致全面的研究资料基础之上。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整理
1.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比如,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2.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会的语言,简称"一语",也叫"母语"。
第二语言:在掌握第一语言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的语言,简称“二语。
“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3.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SLA这一术语也可以指一门学科,即研究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的学问。
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看做心理学的分支。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4.外语习得是指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属于第二语言,但第二语言却不一定都是外语,二者所指范围不同,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二语习得的环境也同外语习得的环境不同。
5.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二语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诸多学科交叉的,有明确研究对象及一整套独立于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习得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应用语言学的前沿阵地和相关学科。
如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的语言学界、语言教学界等领域普遍认可二语习得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a.研究对象不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
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
2011年第4期总第252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N ort heast N or mal U niv ersity (P hilo so 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4 2011Sum N o.252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王 冰1,2,宋云霞2(1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1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收稿日期]2011-04-1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7AYY003);东北师范大学哲学重大攻关项目(NE NU SKB2007010)[作者简介]王冰(1964-),男,吉林四平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宋云霞(197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摘 要]二语习得理论是科学系统地研究二语习得现象的理论。
由于对二语习得现象的认识视角不同,二语研究者建构了很多不同的二语习得理论。
历时地评价和梳理二语习得研究的哲学根源以及相应的研究范式,从共时的角度建立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学科范式,即明确二语习得研究的学科属性,对于二语习得理论体系及其评价体系的建构至关重要。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研究范式[中图分类号]H 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1)04-0140-04无论是把科德(Cor der )关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研究,还是把塞林格(Selinker)的中介语研究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开端,都表明二语习得研究从伊始就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1]2。
二语习得研究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领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2]86-92。
二语习得把解释第二语言是如何获得的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具体包括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外在条件和语言产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3]73-89。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当今社会,学习第二语言无处不在,从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外语到成年人把外语作为职业技能来学习。
而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非常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论性方法和实践性方法。
理论研究是外语习得的基础,是每一名语言学习者必须了解的内容。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以便准确地确定语言学习者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外语习得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在语言学习的理论研究方面,以埃德加赫胥黎定义的“交际理论”为基础,作为一种社会学和心理学联合分析的框架,被公认为是学习语言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实践性的研究是指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对外语习得过程中的问题和技巧进行系统化的观察分析,以期提出改进建议,有效地提升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实践性研究的内容包括:外语能力测试,语言学习者活动和实践,以及语言技能训练等。
以听力能力的测试为例,测试的目的在于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对听力水平的准确评估,以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语言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来说,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更加系统化的,综合性的。
在理论研究中,应实施基于交际理论的研究,结合实践研究,以解决语言学习者遇到的具体问题。
以此,语言学习者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掌握第二语言,从而获得更多的言语能力,更好
地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总而言之,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来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至关重要。
理论研究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认知,而实践性研究则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准确地掌握外语,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
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
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经历的过程和获取第二语言知识的途径。
它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探究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
一. 理论与方法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理论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理论框架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馈来建立条件反射,而认知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
另外,社会文化理论指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语境参与来实现的。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二. 影响因素与策略二语习得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背景、动机、学习环境等。
例如,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更容易掌握发音和语法规则,而成年人在词汇和语用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学习者的背景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学习。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学习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高二语习得的效果。
第一,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通过参与实际语言使用的场景,学习者可以不断磨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通过参加语言交流活动、观看外语电影等方式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运用认知策略。
学习者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来加强记忆、理解和应用第二语言。
例如,通过语言分类、联想等方法来提高词汇记忆;通过阅读和听力材料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第三,寻求反馈和纠正。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需要及时获得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教师和同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给予学习者及时的纠正和建议。
三. 应用与实践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学术理论层面,也应当与实践相结合,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教育机构和语言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制定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二语习得效果。
首先,教学者应根据学生的二语习得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024年浅谈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途径
2024年浅谈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途径引言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是语言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学习并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语言环境的普遍存在,二语习得理论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其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多个方面的应用途径,包括课堂教学法、网络学习资源、语言实践活动、沉浸式学习环境等。
课堂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其中,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是两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交流活动来学习语言。
这种方法鼓励学习者在实际使用中体验语言,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活动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任务型教学法则侧重于通过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种方法将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语言能力。
网络学习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资源已成为二语习得的重要途径。
在线课程、语言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等网络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这些资源通常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如在线测试、语音识别和智能推荐等,能够帮助学习者在个性化、自主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
同时,网络学习资源还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过程。
语言实践活动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实践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
因此,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对于二语习得至关重要。
语言实践活动包括语言交换、语言俱乐部、国际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与母语者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此外,这些活动还能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沉浸式学习环境沉浸式学习环境是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创建类似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沉浸式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中介语特征理论和生成语法新范式的内在和互动机制。 同时,可以运用这两种理论来深入探究二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教 学方法等因素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尝试将这两种理论与其它 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以产生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释。
谢谢观看
中介语特征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 中的应用
中介语特征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过程。在语音方面,中介语特征理论可以解释学习者 在习得目标语言发音时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发出目标 语言中的某些音可能会很困难,这会导致他们在中介语阶段使用类似的音来代 替。此外,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研究。
中介语特征理论概述
中介语特征理论主要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和语言特征。该理 论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向目标语言靠近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 我们称之为“中介语”。中介语是一种混合了母语和目标语言的特征的语言现 象,它反映了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例如,一个英语学习者可能会 在中介语阶段使用“主语+动词+宾语”的语法结构,这种结构既不同于母语, 也不同于目标语言。
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目录0Fra bibliotek 理论引言
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第二语言,逐渐获得语言 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二语习得研究旨在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为语言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次演示将探讨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 范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理论
1、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到语言材料后,通过各种方式学 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语言习得则是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与 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学习者在课堂内 外如何学习第二语言。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二语习得理论”的运用分析4页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二语习得理论”的运用分析初中英语学习活动在当前整体的英语学习活动结构设计中处于初级阶段。
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学习都以入门为标准,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体系的基本认知和敏感度,同时培养其学生对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制度、习俗等的兴趣和求知欲。
从这个角度上说,初中英语口语的角色至关重要。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初中英语口语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与传统的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等教学内容之间互为犄角,致力于全面提升学号是呢过英语水平和能力。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内容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英语听、读、写的能力。
常规的教学容有英语听力练习、英语口语对话练习以及主题英语沙龙等。
目的是让学生对英语语言听得懂、说得出。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设置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二语习得理论的运用。
一是英语口语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引导。
借助事先的话题设置或者在对话中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来围绕着一定主题或沿着一定方向而进行口语训练,而不是漫无目的胡诌。
二是英语口语教学带有很强主观性。
英语口语教学本身非常灵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或者在英语对话和听力中的表现而进行随时调整的。
三是英语口语教学对技术设施有一定要求。
英语口语训需要一定的视听设备,比如多媒体播放、教学中控系统等等。
二、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二语习得理论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展开的重要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在目前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体现。
(一)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语言学习过程。
该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但是在形成和掌握了自己的母语之后再去学习另一门语言,其语言学习能力将会在心理、技术、文化等层面上产生诸多变革。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关注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式。
本文将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主要理论模式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行为主义模式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行为主义者提出了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刺激和产生反应来完成的理论观点。
斯金纳(Skinner)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模仿和奖惩来习得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为主义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逐渐被否定。
研究人员发现,语言习得并非仅仅是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条件反射来完成的,还涉及到认知、情感和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
行为主义模式逐渐被认为是过于简单和机械的,无法全面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过程。
二、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另一重要理论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语言习得是基于认知结构和过程的,语言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接受和加工信息来完成语言习得。
在认知模式中,语言学习者被视为信息处理系统,他们通过认知过程来理解和习得目标语言。
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和调查来探讨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策略,以及这些过程和策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知模式还促进了对语言习得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例如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系统和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等。
认知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认知模式倾向于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知模式较少关注语言习得的社会和情感因素,无法全面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性。
三、社会文化模式社会文化模式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新兴理论模式。
社会文化模式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来习得目标语言。
在社会文化模式中,语言学习被视为是一种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互动的过程,语言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交际来完成语言习得。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探索学习、使用、理解和教授第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在这一领域中,有许多理论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路径和思路。
本文将探讨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以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来介绍传统语言习得理论。
传统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本能的过程,人们在面对语言输入时会自然地习得语言。
这一理论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主要受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刺激-响应-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人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反馈来逐渐习得语言。
在这一理论模式下,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模仿、重复和奖励来实现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一模式逐渐受到了挑战。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传统语言习得理论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逐渐趋向于发展为认知语言习得理论。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充分考虑了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强调了个体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该理论模式认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通过模仿和奖惩来实现的,更加强调了学习者在接受语言输入的通过思维加工和认知规律的应用来习得语言。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假设,比如输入假设、产出假设、近似假设等,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并且,在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分支理论,比如交互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社会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等,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研究视角。
情感情感语言习得理论则从情感情感的角度探讨了语言习得。
该理论认为情感和情感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和情感体验会影响其语言习得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情感情感语言习得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开始从情感情感角度出发,探讨了语言焦虑、情感投入、情感调节等问题,为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语习得理论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不同理论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习得的机制和规律,为二语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系统功能理论等几个主要模式上。
这些理论模式围绕着不同的观点和假设展开研究,分别强调了语言习得的个体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语言功能和运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习得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二语习得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新的研究趋势不仅关注传统理论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还着眼于结合现代技术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二语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揭示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研究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二语习得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推动语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探究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发展规律,为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意义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外语学习的过程,为二语习得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理论模式如何影响二语习得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语习得研究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对推动外语教育改革和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1]
[收稿日期]2000-06-12[作者简介]庞继贤(1953-)男,浙江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语言学方法论和语言理解的认知理论研究;王敏(1972-)女,陕西安康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语习得定性研究方法述评庞继贤,王 敏(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摘 要]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我国,定性研究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语言学界的重视。
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关键词]定性研究;二语习得;定量研究[中图分类号] H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 (2001)02-0138-06Q ualitative R esearch Method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tudies :a Critical R evie wPANGJi 2xian ,W ANG Min(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China )Abstract :In the W est ,there is a gradual shift of em phasis from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ap 2plied linguistics.The near dominanc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has thus begun to change.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 hasals o recognized the im 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paradigm.Based on 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 o methods ,the present paper ex 2amine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search tradition from a philos ophical basis.It is our contention that qualitative method 2ology offers an im portant tool in the realm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K ey w 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逐渐由简单粗糙的印象型、感觉型的经验总结或主观的思辨性研究转向有数据、有统计、有分析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实证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视角的初中英语课堂
二语习得理论视角的初中英语课堂一、引言二语习得理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遵循的一种认知和语言发展的模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二语习得理论来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效果,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二、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概念1. 习得和学习在二语习得理论中,习得和学习是两个核心概念。
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接触到语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实践,逐渐形成对语言系统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而学习则是指学习者在受到外部教学的指导和干预下,通过学习语法规则、词汇等形式知识,来促进自己的语言习得。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结合二语习得理论,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和实践,以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
2. 语言输入和输出3. 交互和合作交互和合作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途径。
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可以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和应用机会,从而促进自己的语言习得。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1. 创设语言输入情境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输入和实践。
在学习购物的话题时,可以设计一些购物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接触到更多的英语语言输入,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2.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标准的英语语音和语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
在学习英语口语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地道的英语口语材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跟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合理设置任务和活动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合理设置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和实践。
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关购物、旅行等情景的讨论和表演,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
二语习得研究
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研究是指关于人类习得第二语言(L2)的一项学科。
它探讨了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策略、问题和成果。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二语习得研究。
首先,二语习得研究关注习得过程。
习得是指通过自然和隐含的过程获取语言能力。
二语习得过程可以通过研究学习者的产出(如口语和写作)和反思来了解。
研究表明,习得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阶段和特点。
例如,许多学习者在早期阶段会使用第一语言的结构和词汇,而随着习得的深入,他们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目标语言的结构和词汇上。
另外,习得过程中的错误也被认为是学习的一部分,因为通过错误,学习者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语言知识的不足,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其次,二语习得研究关注习得策略。
习得策略是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法和技巧。
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策略。
例如,有些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通过背诵和重复来记住单词和句子;而其他学习者则更倾向于使用交际策略,通过与他人交流来提高语言能力。
研究还发现,对于某些策略,如重复和积极反馈,学习者的习得效果更好。
最后,二语习得研究也关注习得问题和成果。
学习第二语言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语音和语法的困难、词汇的习得和文化适应等。
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年龄和学习经历等因素对习得过程和成果有明显影响。
例如,在学习语音时,成年人往往比儿童更难以掌握非母语的音位。
此外,二语习得研究还关注习得成果的度量和评估,研究者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评估,如口试、写作、自评和他评等。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研究涵盖了习得过程、习得策略以及习得问题和成果。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并为提供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致力于探讨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重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和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期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通过重复和强化来促进语言的习得。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行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和奖惩来掌握第二语言。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行为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语言教学方法上,例如重复教学、奖惩机制等。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逐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等。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认知心理学理论促进了语言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通过任务型教学和语言输入法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认知心理学理论还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眼动追踪技术和脑成像技术在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语言习得的影响。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由社会文化因素塑造的活动,学习者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得语言能力。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社会文化理论引领了语言习得环境的设计,例如提倡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教学和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还推动了语言教学方法的变革,例如强调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根据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实现语言习得。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促进了对语言习得过程的整体性认识,提倡从动态、整体和非线性的角度研究语言习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定性方法来研究二语习得理论
作者:陶雪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6期
【摘要】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开始越来越注意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
本文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的基础上,从哲学基础、过程、特点等方面对定性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指出定性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关键词】定性研究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定性研究是对那些自然发生的、没有实验干预或人工处理的现象的研究。
一般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并没有对所研究的问题或数据设定目标和研究框架,也不对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实施影响或进行人为操纵。
因此定性研究强调的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了解自然发生的现象。
以往二语习得研究多是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实验性比较研究来获得教法与实际意义。
但是此种方法已不能解释更多的二语习得中产生的现象。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比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完全不同。
定量研究强调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遵循因果定律。
定量研究具有很多优点,譬如,数据信度高,具有可重复性,结论具有概括性,外部效度高等。
然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不足。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纷繁复杂。
这些因素具有内化的,不可观察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在于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认为外部世界的规律性只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认为真理是相对的。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主张在自然环境下观察人的行为,研究者不干预自然环境,也不影响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描述所观察到的规律。
由于研究者对定量研究结果的普遍不满和应用语言学自身理论的发展,定性方法被引入语言习得研究。
二、定性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意义
定性研究以材料为出发点,注重多渠道地采集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地观察和描写,并强调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和解释,从描述充分走向解释充分。
它所独有的方法和特点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解释创造了条件。
定性研究坚持整体原则和主位原则,重视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研究语言习。
60年代,Chomsky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认为语言能力只是人的头脑中一组内化的语法规
则,语言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人脑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这种研究把语言习得同环境完全割裂开来,只能反映习得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对许多问题和现象很难解释充分。
定性研究坚持整体观,在研究中不仅考察被试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环境对这些行为的影响力,要求在采集和分析材料时必须把研究对象与其产生和存在的环境联系起来。
因此,定性研究把一切与语言习得有关的因素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对语言习得进行全面地考察与分析,大大提高了语言习得研究成果的解释力。
定性研究的主位原则也强调语言习得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对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互动因素保持敏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经历和感受,努力获得当事人的主位视角。
正是为了获得这种视角,许多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这往往要求他们采用定性的、自然的、互动的方法采集和分析材料
定性研究采用综合的、归纳的方法,有利于揭示二语习得的内部规律性。
现代各种流派的语言学家都赞成把语言看成一个系统。
结构主义的奠基人Saussure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任何成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它们共时的连带关系方面加以考虑。
语言即是一个系统,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
Halliday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根据它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功能来解释。
因此,语言习得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系统性,它包含了各种纷繁复杂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例如,在习得be动词时,其他方面的习得(如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配合)等也在同时进行。
如果人为地把这些成分割裂开来,单个地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似乎是没有穷尽的,不仅事倍功半,而且研究成果有很强的片面性,不具有充分的解释力。
定性研究的方法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便于把杂乱无章的单个因素范畴化、简约化,通过系统化地收集和分析材料,概括出语言习得的全貌,揭示出其中固有的规律,描写充分为解释充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定性研究能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语言习得进行描写和解释。
语言习得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研究对象的语言学习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同时,语言习得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又往往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要对语言习得作出全面深刻的描写和解释,不但要描述和分析各种关系的静态排列,更要描述它们发展变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定性研究所独有的理论基础、过程和特点奠定了它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在国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已日益重视定性研究,改变了定量研究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我国,学术界也开始认识到定性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外语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加强定性研究的普及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强调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定量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
参考文献:
[1]高一虹,李莉春.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2]Lazaraton,A.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A Progress Report[J].TESOL Quarterly,1995.
【项目名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N-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