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

合集下载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法律与监管环境
总结词
法律与监管环境对委托代理问题具有重 要的影响,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可以 保护委托人的利益,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
VS
详细描述
法律和监管环境通过制定规范和惩罚机制 ,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防止 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权力寻租等行为 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同时,法律和监管环 境还可以提供纠纷解决机制,保护委托人 的合法权益。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 。例如,代理人可能虚报业绩、隐瞒信息或过度冒险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委托 人利益受损。
代理成本与代理效率
代理成本
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代理人的激励与约束、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会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谈判成本和风险成本等,这些成本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01
政府效率与反腐败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关注如何提高政府效率、减少腐
败现象。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
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02
公共服务外包
在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作为委托人将某些公共服务项目委托给外部机
构或个人,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这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
代理效率
委托代理理论的目标是实现代理效率的最大化,即通过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 等手段,降低代理成本并提高代理人的工作效率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领域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治 理结构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这包括董事会结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代理人存在的问题
偷懒——难以监督 内部人——在职消费 敲竹杠——利用对方沉淀成本和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信息隐藏 道德风险——事后隐瞒(信息隐瞒和行为掩
藏)
委托代理理论实质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以下两个费用的权衡: 1.考察代理人行为的费用 2.考察结果和向代理人转移风险的费用
机会主义成本:被发现的惩罚(免职、处分)、 寻租支出(贿赂);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可能 会采取机会主义。
不对称信息
不对称信息:在博弈过程中某些局中人拥有其 他局中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造成信息的不均匀 分布结构。
在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之间必须 有一种机制(合同),能给代理人提供某种刺 激和动力,使其按有利于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 作。
几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只要一方的行为影响另 一方,就有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有私人信 息的一方是代理人,没有私人信息的称为被代理人 (委托人)。
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董事会-经理-工人的委托-代理链条
公司法的定义有不同:
美国:尽管公司董事不是公司的代理人,但也有类似许多代理人的 责任。
何契约都是)
几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
法律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甲乙两人达成一 个协议,甲将做某事的权利交给乙,就形成了委 托-代理关系,甲为委托人(principal),乙为代理 人(agent). 本质:委托人要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代理人对委托人的责任:(1)没有许可,不能再代 理;(2)不能把自己放在与委托人利益冲突的地 位;(3)保密责任和诚信责任。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责任:(1)补偿责任;(2) 免除法律责任;留置权。
英国:董事会,董事是公司的代理人,尽管法律没有这样写。 利益相关者:工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都是利益相关 者。

第三讲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讲委托代理理论
• 由于经营劳务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 场的充分竞争可有效地约束企业经营者 侵蚀所有者权益行为,因此,为了降低 代理成本,在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 的同时,必须加快市场制度的建设,提 高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
启示3
• 委托代理关系必然会产生代理成本,为 了降低代理成本,需要引入激励约束机 制。但是,委托人对代理经营行为的约 束也需要付出约束成本,尤其是当约束 企业经营者行为的主体仍是代理拥有所 有权的政府时,这种约束成本通常是很 高的。为降低代理成本和约束成本,必 须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政企分开。
启示4
2、委托代理理论的启示
• 在不放弃国家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前提下, 把国有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其实质就是通过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 产权的分离,在国家与企业法人之间形 成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使公有制 与市场经济相兼容。既然委托代理关系 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 那么委托代理理论可为我国企业改革方 案的选择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 由于在经理的效用函数中既包括货币收 益,又包括非货币物品,而在货币收益 与非货币物品之间存在某种替代成本,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理对非 货币物品的追求将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与 企业净利润下降。所以,如果没有适当 的激励约束机制,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 委托人的授权谋求更多的非货币物品, 使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难以实现。
• 资本所有者作为委托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 了解代理人行为的信息:(1)对利润指示的 度量,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利润的多少来确定 代理人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能力。(2)利用股 票市场度量,即通过直接观察上市公司股票价 格的波动来度量代理人的行为。(3)直接的 行为度量,即委托人直接观察代理人的行为。 以上三种渠道各有利弊,如企业利润还受诸多 不能由经理负责的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也无 法将前述的那些不能由经理负责的因素排除在 外,对经理行为的直接度量具有很大程度的不 完全性等。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 A采取什么行动要根据B的信息来判断。据此,A要了 解的信息: • (1)B的信息 • (2)B已经掌握A的什么信息 • B也要根据A的信息来作出判断,B需要了解的信息: • (1)A是否知道B已经掌握了A的信息 • (2)A是否知道B已经知道A了解了B的信息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掌握委托人不了解的市 场信息和私人信息,如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代理人个人 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程度、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等。— —这样,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退让,最 终达成双方接受的合同,以及在这个合同约束之下的行为, 事实上都可以看作是具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之间的对策以 及对策均衡的结果。 我们将这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达成的合同成为均衡 合同。 并且认为,均衡合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s( f ( x)) c( x*) s( f ( x)) c( x)
• 这样,我们获得设计激励机制的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委托人必 须使代理人得到总效用 • 二是委托人必须使代理人劳动x*· 的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
• 当信息对称分布时,有许多方法能够满足这两个约束 条件,如收取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等。
• 不利选择的分析是从乔治 · 阿克洛夫( 1970 )提出旧 汽车市场模型开始的,而对于道德风险的研究则要早 得多。
为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引入: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 对称信息 —— 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的双 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也就是说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 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 • 不对称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在日常经济 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 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 • 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母 • 斯莫里斯( James Mi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ery) 在信息经济学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因此获得了 1996 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 • 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 • 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触摸、掂量和观察来判 断的为搜寻商品,而那些需要在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才能辨别和 了解其特性的称为经验商品。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课件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课件

委托代理理论的信息结构
信息结构
1.A 委托代理理论的信息结构包括信息对称性、信 息完备性、信息动态性等因素。
信息对称性
1.B 在完美的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
人可以共享所有的信息和知识,代理人的 行为是可观察和可验证的。
信息完备性
1.C 在完备的信息结构下,所有可能影响收益的 信息都是可观察和可获取的,这有助于委托 人更好地评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绩效。
委托代理理论解释
目录
•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 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机制设计
目录
• 委托代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案例 • 委托代理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 总结与回顾
0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定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 的关系和行为。在这种关系中,委托人将某些决策权和责任 转让给代理人,以实现特定的目标或任务。
信息动态性
1.D 在动态环境下,信息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这可能影响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决策和行为 。
03 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机制设计
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目标一致性
激励机制的设计应确保 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 的目标相一致。
公平性
激励机制应公平对待代 理人,避免产生不合理 的优势或劣势。
激励相容
激励机制应同时满足委 托人和代理人的需求, 实现双赢。
03
目前,委托代理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研究领域 不断拓宽,涉及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02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01
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其 中委托人希望代理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而代理人则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委托人)委托另一个人(代理人)代表其
完成项任务或代表其做决策。

在这种关系中,委托人将一部分权力和决策
权交给了代理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为代理人可能
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委托人的利益,从而导致代理问题的出现。

1.代理的行为: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代理人的行为,尤其是代理人如
何决策和行动。

代理人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个人动机等
因素而不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

该理论尝试解释和预测代理人的行为,
并提出一些策略和机制以规范代理人的行为。

2.委托的契约: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和协议。

契约可以是明确的书面协议,也可以是隐性的口头约定。

该理论关注
契约的内容、约束力和交易成本等因素,以及契约如何平衡委托人和代理
人的利益。

3.委托人的监督: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和控制。

委托人可能通过监督和评估代理人的绩效来保证代理人按照预期行动。


理论关注监督的方法、成本和效果,以及委托人如何权衡监督和控制的程度。

4.激励与奖励: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如何激励和奖励代理人。

激励和
奖励可以是经济性的报酬,也可以是非经济性的赞扬和承认。

该理论关注
奖励的形式、方式和效果,以及如何根据代理人的行为和绩效进行合理的
奖励和激励。

总的来说,委托代理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决代理问题的框架和方法。

通过研究代理的行为、委托的契约、委托人的监督和激励方案,该理论可以帮助组织机构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代理关系,提高效率和绩效。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1.委托—代理原理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委托-代理原理 • 激励机制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事实上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 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的市场参 加者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 的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

• 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经济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 托—代理关系。

• 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 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展开对策的结果。

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委托人 土地所有者 股东 经理 债权人 房东 选民 代理人 佃农 经理 员工 债务人 住户 代表或议员 代理人道德风险所在 耕作努力 管理决策工作努力 工作努力 项目风险 房屋修理 代表选民利益 公民 原告/被告 雇主 保险公司 买者 病人接上表政府官员 代理律师 雇员 投保人 卖者 医生奉公廉洁 努力办案 工作努力 风险防范 质量保证 诊断质量与节约治疗费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 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在这两个 个体中,其中之一(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 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 影响其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另外一个个体(委 托人)的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 定付酬方式和数量的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 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定某种合 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 观察代理行为结果的函数。

• 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 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 对称状态。

也就是说,第一,委托人不能直 接观察代理人的具体操作行为;第二,代理 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后的最终结果,因 为代理人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一种随机变 量,其分布状况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

由于 存在该项条件,委托人不能完全根据对代理 行为的观察结果来判断代理人的成绩。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目录
• 引言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 • 委托代理理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委托代理理论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在所有权和控制 权分离的条件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 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
该理论关注于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 计,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实现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赢。
激励与监督机制的设计问题
总结词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以促使代理人采取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动。
详细描述
激励和监督机制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代理人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引导代理人采 取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的自利性,设计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是一项复杂而 艰巨的任务。
通过建立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 的契约关系,降低信息不对称 和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
帮助投资者选择合适的投资对 象和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收益 和风险控制能力。
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在政府治理中,委托 代理理论主要应用于 公共部门管理和公共 服务领域。
帮助政府实现更好的 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 公信力。
风险分担
委托代理关系中通常存在风险分担的问题,即代理人承担完成任务所需的风险和责任,而 委托人则承担因代理人决策失误或行为不当所带来的风险。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01
代理成本
委托代理理论关注代理成本的问题,即由于代理人的存在和其行为决策
所产生的额外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监督成本、谈判成本和风险成本等。
结合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究代理人 的心理动机、行为决策和激励机制,为优化委托代理关系提供更多思路 和方法。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个人或组织将一些权力或责任委托给另外一个人或组织行使。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许多领域中都存在,例如政府与公共机构、公司与员工、家长与孩子等。

本文将探讨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原理及应用,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将一定权力和责任委托给他人代为行使的关系。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授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力和职责,并期望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意愿执行任务。

委托代理关系基于信任和合作,委托人相信代理人能够为其谋取利益并担负责任。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原理1. 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委托人往往无法完全了解代理人的能力、意愿和行为。

代理人可能会有异于委托人利益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不稳定性。

2. 激励机制: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问题,委托人往往会设计一系列激励机制来引导代理人的行为。

常见的激励手段包括奖励制度、绩效考核、合同约束等,以确保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

3. 监督与控制:为了减少代理人的行为不端和违纪行为,委托人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与控制。

监督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报告和审计等手段进行,控制则是通过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来实现。

三、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委托代理理论不仅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1. 在政府与公共机构中,政府委托公共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责任。

政府通过建立合适的监督与控制机制,确保公共机构按照公众利益行事。

2. 在公司与员工中,雇主委托员工执行工作任务。

雇主通过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3. 在家庭中,父母委托孩子执行家务和学业任务。

父母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孩子的行为,并进行监督和教育。

四、委托代理关系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信息不对称的挑战: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 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
•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 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 激励代理人。
– 目标都是“如何让人说真话” ,“如何让人不偷懒”
• 信息经济学认为,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同时满 足“参与约束”和“激励兼容约束”两个条件
参与约束
• 指吸引代理人参与工作的最低条件
• 所谓股票期权计划,就是公司给予它的经 营者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按照某个既定的 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的权利。 • 公司给予其经营者的既不是现金报酬,也 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种权利,经营者可 以以某种优惠条件购买公司股票
– 金手铐
– 代理人获得的报酬减去他的劳动成本后的剩余, 应不小于他的保留收益。否则,代理人将根本 不愿意参加此项工作。 – 保留收益:如果他不参与此项工作,他也可能 获得一个基本的收益,比如失业救济金等
激励兼容
• 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拥有信息优 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按照契约的另一方(委 托人)的意愿行动,从而使双方都能趋向于效用 最大化。
– 哈维茨(Hurwiez)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激励相容” 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 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 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 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 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
股东—经理:股票期权计划
– 导致低效率 – 委托代理合约没有得到完全履行,破坏了市场 的有效性
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
模型 委托人 代理人 经理 投保人 议员 员工 国有企业 行动或信号 工作努力 防盗措施 代表选民利益 工作努力 工作努力
隐蔽行动道德 股东 风险模型 保险公司 选民 经理 国资委

(完整版)委托代理理论综述.

(完整版)委托代理理论综述.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述(一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1933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占公司总数量44%、财产的58%的企业是由并未握有公司股权的经理人员控制的,由此他们得出,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上已经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经理革命”。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的逐步分离而产生的。

所谓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指委托人把自己的事务交给其代理人代为处理而形成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二委托代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关于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亚当斯密早就有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他说:“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则纯为自己打算。

所以,要想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

疏忽和浪费,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窦。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不满阿罗—德布鲁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而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

目前,被大家所公认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包括: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莫里斯(Mirrless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个得主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Akerlof、史宾斯(Spence、斯蒂格利茨(Stiglitz。

他们的研究使经济学家们对实际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有了根本的改进。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三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委托代理理论遵循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并以下面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

1、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相互冲突。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由于公众普遍利益的模糊性导致现实中 到底谁是委托者都很难确定,更不用说 有效控制代理人——即公共管理者了。
“委托——代理人理论在公共部门中的运用结果与 在私人部门中的运用结果相比较,在责任机制方 面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难以确定谁是委托人或难 以发现他们的真正愿望是什么。公共服务的委托 人——所有者——是选民,但是他们的利益非常分 散,以至于不可能有效地控制代理人——公共管 理者。对于代理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确 定每一个委托人可能希望他们做什么。没有对利 润动机的严重影响,没有股票市场,没有可与破 产相提并论的事情。如果委托人没有适当的手段 确保代理人实现他们的愿望,代理人极少有可能 付诸行动。如果说私人部门中也存在着代理问题 ,在公共部门中则更为严重。”——欧文·休斯
在公共机构运作中,作为代理人的政治 家、官僚与专业人员依据契约为作为委 托人的公民的利益而行政。
在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中,作为代理人的 政府与委托人(国家立法机构或全体公民 、选民等)目标的部分不一致性及信息不 对称性就导致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 选择。
具体表现为政府机构或官员及政府部门雇 员作为代理人所付出的努力不足以匹配其 获得的报酬;政府机构或官员作为代理人 做出的经济决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 而不是充分考虑到委托人的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
(1)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明显信 息不对称,即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动细 节并不了解或保持着“理性的无知”。
(2) 委托者的目标和代理人的目标存在 着明显的偏差 。
(3)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在报酬由 委托人支付的情况下,代理人从自身利 益出发,可能采取某些机会主义的行为 ,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降低自己承担 的风险。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双方都 可能存在着不道德的欺诈行为,甚至违 法行为,而监控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又非 常高;

委托代理理论名词解释

委托代理理论名词解释

委托代理理论名词解释委托代理理论是指一个人(委托人)通过与另一个人(代理人)建立特定的协议关系,授权代理人代表自己行使一定的权力和职责。

委托代理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用来解释组织中的权力分配与运营机制。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委托人是指授权或委托权力的一方。

委托人需要将一部分的权力和责任交给代理人,以便代理人能够代表委托人进行特定的活动或决策。

委托人在选择代理人时需要考虑代理人的能力、诚信和动机等因素,以确保代理人能够忠诚、有效地履行委托。

代理人是指被委托执行某项任务或代表委托人进行某项活动的一方。

代理人在执行委托事项时需遵守委托人的授权和指令,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代理人通常会根据合同、协议或规定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和职责,同时也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委托代理理论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职责分工。

委托人在将权力委托给代理人时,需要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权限和责任范围,并约定一些监督和约束机制,以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同时,委托人也需要为代理人提供一定的奖励或激励机制,以提高代理人的动机和工作效率。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涉及到的概念还包括信息不对称和代理行为。

信息不对称是指委托人和代理人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面存在差异。

委托人通常无法完全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和意图,因此需要通过监督、考核和奖惩等手段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偏离委托人的利益,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

为了防止代理行为的发生,委托人需要制定合理的监控和约束机制,同时也需要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奖励,以提高代理人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

总之,委托代理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用于解释组织中的权力分配与运营机制。

通过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职责分工,制定合理的授权和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代理行为等问题,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益。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 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 (action),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hidden action);也可能是 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知识(knowledge),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 知识模型(hidden knowledge)。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三)棘轮效应模型
• 委托人将同一代理人过去的业绩作为标准,因为过去的业绩包含着有 用的信息。问题是,过去的业绩与经理人的主观努力相关。代理人越是努 力,好的业绩可能性越大,自己给自己的“标准”也越高。当他意识到努力 带来的结果是“标准”的提高,代理人努力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这种标准业 绩上升的倾向被称为“棘轮效应”。
委托代理理论基本模型
• 委托—代理理论的建模方法主要有:“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分布函 数的参数化方法”和“一般化方法”
• 三种建模方法均以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和代理 人的激励相容约束三个部分构成模型的基本框架,所不同的主要是在 对外生随机变量(自然状态变量)的技术处理方法不同。
• 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Holmstrom and Milgrom,1991)证明, 当代理人从事多项工作时,从简单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不适用 的。
• 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当一个代理人从事多 项工作时,对任何给定工作的激励不仅取决于该工作本身的可观测性, 而且还取决于其它工作的可观测性。
托——代理模型中引入动态分析,并得出更多的结论。
委托代理多项任务模型
• 在简单的委托代理模型中,我们仅考虑了代理人仅从事单项工作的 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情况下代理人被委托的工作不只一项,即使 是一项,也有多个维度。因此,同一代理人在不同工作之间分配精力是 有冲突的。而委托人对不同工作的监督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工作是不容 易被监督的。如:生产线上工人的产品数量是容易监督的,而产品的质 量监督有难度。

第八讲----委托——代理理论

第八讲----委托——代理理论

由于雇主想刺激雇员选择在既定约束下发挥最大剩余
劳动x, 达到

maf(xx)s(f(x))
x
• 使满足式 sfx c x u
• 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x恰好满足 约束条件,即
sfxcxu
2020/8/5
• 将此式代人目标函数,就出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
mafx (x)c(x)u
• 求解该问题只要所选的x使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 ,即
掌握信息少(或具有 相对信息劣势)的市 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1、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 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
• (1) 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 的行为,该行为既影响自身收益,也影响委托人收益。
• (2)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方式和数量的 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 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观 察代理人行为结果的函数。
2020/8/5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 1、实质是对策博弈
A在建立和维护委托——代理关系的过程中, 如何确立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是委托— —代理人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如 何确定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问题,属于典 型的对策问题,因为A和B任何一方在采取 行动时都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另外一方的 反应。
s (y ) c (x ) s (f(x ) ) c (x )
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3)
• 从雇员的角度看,劳动x必然是有成本的,成本记为 c(x),且c(x)与一般成本函数相同,总成本与边际成本都 随劳动量的增加而递增。于是,选择x 的雇员的效用等 于:
s (y ) c (x ) s (f(x ) ) c (x )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他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

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

现代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1932),他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

但是,此时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的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

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

经济学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定总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

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的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简介委托代理理论是指一种委托方将一项任务或责任委托给另一方(代理方)进行执行的一种管理理论。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委托方将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授权给代理方,代理方则负责为委托方执行特定的任务或工作。

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委托代理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授权许可:委托方通过授权许可将一部分权力和责任委托给代理方,代理方成为执行特定任务的合法代表。

2.相互依赖关系:委托方和代理方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互相依赖,委托方需要依靠代理方来完成任务,而代理方则需要依赖委托方的指示和支持来有效地执行任务。

3.委托和控制:委托方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一部分权力和责任给代理方,但同时也会对代理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监督,以确保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时效性。

4.利益一致性:委托方和代理方在委托代理关系中通常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双方都希望通过合作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委托代理理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股东与董事的关系、经济代理人的行为等方面。

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通常被视为代理方,股东作为委托方将公司的管理权委托给董事会。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帮助理解代理方与委托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中,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帮助理解选民与政治代表之间的关系。

选民作为委托方通过选举将一部分权力和责任委托给政治代表,政治代表则负责代表选民的利益进行政策制定和决策。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对政治代表的行为进行解析和评价,以确保选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管理领域在管理领域中,委托代理理论用于研究组织中的委托关系和权力分配。

管理者作为委托方将一部分权力和责任委托给员工,员工则负责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完成特定的工作。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员工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组织的效益。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非对称信息经济学将有某人了解而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成为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契约参与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人称为代理人(agent )而没有私人信息的称为委托人(principal )。

代理人拥有的私人信息是某种他人无法控制的外生信息,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 ). 在这种环境中,代理人的契约选项与委托人预先希望的相左-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私人信息是代理人的一些不被对方观察到的行为(hidden action )。

代理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出一些伤害对方利益的行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1.代理理论:隐藏信息(蒋殿春,2000,p420)(1)记号和假设委托人的利润函数:v=1.x-yX 是产量,y 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支付。

代理人从别的委托人那里获得收益-u ,即代理人签订契约的机会成本,也称代理人的保留收益。

代理人接受契约,他可以选择行动0≥a ,表示代理人的努力程度,这样代理人从契约中获得的收益为 U(y,a)=y-a代理人生产多少取决于他选择的行动和他的生产效率ϑ;x=x(a, ϑ),满足0),0(;0,0,0=><>ϑϑx x x xa aa a一般地,用ϑ代表代理人的种类,签订契约时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是属于哪一类,但代理人自己清楚。

我们考虑有着两种情形{}2121,,θθϑϑϑ<∈,即代理人1的生产效率不如代理人2.假设两类代理人的保留收益相同,都是-u 。

根据生产函数,我们可以写出它的反函数),(θϕx a =,满足0,0,0,0<><>θθϕϕϕϕx xx x它反映为生产x 单位产品,一个θ种类的代理人需要付出的行动,也就是这个代理人的成本函数,0<θϕx 可以写作),(),(21θϕθϕx x x x >,这称为单交条件(single crossing condition ),意思是两条代理人的无差异曲线只能相交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代理理论一、理论概述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

“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

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

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

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

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

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

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

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二、涉及范围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

按照代理理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负责使用以及控制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

代理理论认为,当经理人员本身就是企业资源的所有者时,他们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会努力地为他为自己而工作,这种环境下,就不存在什么代理问题。

但是,当管理人员通过发行股票方式,从外部吸取新的经济资源,管理人员就有一种动机去提高在职消费,自我放松并降低工作强度。

显然,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是一个理性经济人。

他的行为与原先自己拥有企业全部股权时将有显著的差别。

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发行股票、而是通过举债方式取得资本,也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这就形成了简森和梅克林的所说的代理问题。

简森和梅克林将代理成本区分为监督成本、守约成本和剩余损失。

其中。

监督成本是指外部股东为了监督管理者的过度消费或自我放松(磨洋工)而耗费的支出;代理人为了取得外部股东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如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经营情况、聘请外部独立审计等),称为守约成本;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其它损失,就是剩余损失。

代理理论还认为,代理人拥有的信息比委托人多,并且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有效地监控代理人是否适当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

它还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的,他们将利用签订代理契约的过程,最大化各自的财富。

而代理人出于自我寻利的动机,将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增加自己的财富。

其中,一些行为可能会损害到所有者的利益。

例如,为自己修建豪华办公室、购置高级轿车,去著名旅游区做与企业经营联系不大的商务旅行等。

当在委托人(业主)和代理人(经理)之间的契约关系中,没有一方能以损害他人的财富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即达到“帕雷托最优化”状态。

或者说,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中,那些被市场证明采用机会行为损害他人利益的人或集团,最终要承担其行为的后果。

比如,一个信用等级不高的借款者将难以借到款项或必须以更高的成本取得借款;一个声望不佳的经理。

将很难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取得一个好的职位;在会计服务市场上,一家被中注协或中国证监会通报批评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丢失大量客户。

为了保证在契约程序上最大化各自的利益,委托人和代理人都会发生契约”成本。

为了降低代理人“磨洋工”的风险。

委托人将支付监督费用,如财务报表经过外部审计的成本。

另一方面,代理人也会发生守约成本。

例如,为了向委托人(业主)证明他们有效、诚实地履行了代理职责。

经理需要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相应地就会发生内部审计费用。

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让股东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行为,使股东对经理人员更加倍任,这可以帮助经理巩固他们在公司中的位置,从而维持他们现有的工资水平。

西方的一些实证研究文献表明(转引自Adams,1991),委托人监督代理人的费用,体现在代理人所取得的工资薪水中。

这些研究还表明,代理人出于自利的考虑,需要设置诸如内部审计之类的监督服务,让委托人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以降低委托人对管理报酬作出逆向调整的风险。

三、基本模型近20多年来,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方法发展迅速。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由威尔逊(Wilson,1969),斯宾塞,泽克豪森(Spence and Zeckhauser,1971)和罗斯(Ross,1973)最初使用的“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Statespace formulation)。

其主要的优点是每种技术关系都很自然地表现出来。

但是,此方法让我们无法得到经济上有信息的解(informative solution)。

一种是由莫里斯(Mirrlees,1974,1976)最初使用,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79)进一步发展的“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Parameterized distribution formulation),这种方法可以说已成为标准化方法。

另一种模型化方法是“一般分布方法”(general distribution formulation),这种方法最抽象,它虽然对代理人的行动及发生的成本没有很清晰的解释,但是,它让我们得到非常简练的一般化模型。

在对称信息情况下,代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委托人可以根据观测到的代理人行为对其实行奖惩。

此时,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和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都可以达到。

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只能观测到相关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它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

因而,委托人不能使用“强制合同”(forcing contract)来迫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激励兼容约束是起作用的。

于是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和激励兼容约束的激励合同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当信息不对称时,最优分担原则应满足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条件(Mirrlees---Holmstrom condition),这是由莫里斯(1974,1976)提出,由霍姆斯特姆进一步解释的。

非对称信息情况与对称信息时的最优合同不同。

代理人的收入随似然率(likelihood ratio)的变化而变化。

似然率度量了代理人选择偷懒时,特定可观测变量发生的概率与给定代理人选择勤奋工作时,此观测变量发生的概率的比率,它告诉我们,对于一确定观测变量,有多大程度是由于偷懒导致。

较高的似然率意味着产出有较大的可能性来自偷懒的行为;相反,较低的似然率告诉我们产出更有可能来自努力的行动。

分配原则对似然率是单调的,因此,使用此原则的前提是似然率对产出是单调的,这就是统计中著名的概念:单调似然率(Monotone Likelihood Ratio Property,MLRP),它是由米尔格罗姆(Milgrom,1981)引入经济学的。

莫里斯(Mirrlees,1974)和霍姆斯特姆 (Holmstrom,1979)引入了“一阶条件方法”(the first-order approach)来证明了代理人行为是一个一维连续变量时,信息非对称时的最优合同,其结论与非连续变量情况相似。

由于一阶条件方法存在不能保证最优解的唯一性的问题,格鲁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3)和罗杰森(Rogerson,1985)导出了保证一阶条件有效的条件:分布函数满足MLRP和凸性条件(CDFC, convexity of distribution function condition)。

四、理论意义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委托代理理论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如国有企业中,国家与国企经理、国企经理与雇员、国企所有者与注册会计师,公司股东与经理,选民与官员,医生与病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委托代理关系。

因此,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委托代理理论是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之一。

股权激励是代理成本的支付方式之一,是对经营层拥有人力资本最直接的承认。

[1] 薪酬,尤其是股权薪酬,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主要手段。

设计科学而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能够有效地激励管理层努力最大化股东价值。

[2] 在众多股权激励方案提供者中,经邦股权集团提供的股权激励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构建起打通战略、治理、薪酬、考核、资本运作、文化等各个模块的中枢机制。

总而言之,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实际应用股利分配中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分析:企业中的股东与经理人员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这种利益冲突关系反映在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过程中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代理成本。

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企业经理人员有可能把资金投资于低回报项目,或为了取得个人私利而追求额外津贴及在职消费等,因此,实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有利于降低因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引发的这种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