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与管理
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制度
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管理,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学习环境,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学生个体差异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包括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
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等方面。
三、个体差异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学习效果: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增强自尊和自信:个体差异管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增强自尊和自信心,更愿意积极参与学习和班级活动。
3. 促进全面发展: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关注学生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学术、体育、艺术等方面全面发展。
4. 降低学校辍学率:通过科学的差异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动力,降低学校辍学率。
四、差异管理的实施方法1.了解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个别谈话、观察和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为差异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灵活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包括讲解、实践、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等,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
4.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实践。
五、师生互动与支持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2.定期评估与反馈:教师应该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改进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鼓励学习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支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行为组织学-第4章 个体差异及管理
个体对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 具体事物的观念等)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具有认知、 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其中,认知成分是具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内容包括个体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这是形 成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于对象的体验,对其喜恶 情感的反应深度。情感伴随认知过程产生,并保持态度的稳定 性。意向是个体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 对态度对象做出反应。
(1) 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2)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5)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
(三)情绪智力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戈尔曼就情绪智力对个人和对职业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
(1)情绪氛围的营造对企业成功的影响比想象的更为重要。在明星企业 中,建立在情绪智力基础上的工作能力要比其他的智力和技术因素在企 业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个人和企业都能够从培养这种能力的行为中 获利。
2、个体的个性特征。对于复杂的问题,智慧较高的人容易理解其中各种赞成和反对 的论点,并根据这些论点决定是坚持还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其态度改变是主动的。智 慧较低的人由于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而被动地改变自己的态度。性
格比较固执的人、自我意识较强的人以及自我防卫性较强的人,普遍有一种自我保
护的倾向,不容易改变态度。
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 质的体验,比如快乐,满意等,不能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否定性质的体验, 如愤怒,憎恨,哀怨等;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使人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和情感。积极 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个体差异与管理
引导案例:“我们的生活与梦想!”
❖ 特米·塞维治有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这 位年方30的微软员工带领手下的工作小组试 图了解下一世代(1977年后出生的人)所思 考的问题,以及这一代人的需要。她希望利 用这一信息帮助微软更好地了解值观。不久前,她从公司的500多名夏 季实习生中邀请了10个人,请他们在西雅图 饭店喝咖啡,谈谈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 自画像
❖ 一个人的内心有4个窗口,各个窗口的大小比例 因人而异。
透明窗口 别人了解,自己也了解
不透明窗口 别人了解,自己不了解
隐蔽窗口 别人不了解,自己了解
未知窗口 别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
了解自己的两个途径: 内省:摘下有色眼镜,“他们这么看我是因为误解我了” 交往: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获得自我信息增多、全面。
2)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 度和高低、短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 都会影响知觉的结果。
3.知觉的情境因素
❖ 知觉的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 变知觉的效果。所谓感受性就是人的感觉 灵敏度,人对外界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人 的感受性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表现 为下列现象:
(1)适应; (2)对比; (3)敏感化; (4)感受性降低
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
(2)人际知觉 ❖ 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它主要以人的
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 作、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进行感知。
(3)角色知觉 ❖ 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
(四)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 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 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 (二)知觉
❖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个体差异与管理参考
1.按性格的心理所分类型论
(1)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 外倾型的人,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 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 (2)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 内倾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 陶醉,孤僻、 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 变化。 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个体对特有 情境的反应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1.胆汁质
具有高度兴奋性,在行为上表 现出不平衡性。他为人直率、 热情、精力旺盛,但情绪易于 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当在工 作上遇到困难,精力消耗殆尽 时,就会失去信心,情绪沮丧 而一事无成
2.多血质 表现为动作言语敏捷迅速、活 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反应灵 活,动作敏捷,但又显得有些粗 心浮躁、注意力和情感都易转移 或发生变化。
一、环境对人之行为的影响
1、自然遗传性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程度)。 3、组织环境因素。 4、偶然因素(突发事件、重大变故)。 由此可见,人的个性是由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社会影 响、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作用与融合的产物。但是,在个性的形成 过程中,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 己的个性。
( 四)管理者职业风格
注: 任何一个性格理论对于一个组织有没有实际
应用价值,主要看它能否说明、预测和控制个人的 行为和绩效。
16PF与不同职业者的个性模式
职业类型 营销管理 人员 高乐群性 高稳定性 人事管理 人员 高稳定性 高有恒性 财务人员 低乐群性 高有恒性
16PF 个性 特征
高兴奋性
班级管理中的个体差异与关怀
班级管理中的个体差异与关怀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作为依据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教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班级管理中的个体差异与关怀的重要性。
一、了解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了解个体差异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
如果我们不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无法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因此,了解个体差异是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前提条件。
二、针对个体差异实施的关怀措施1. 学习能力差异的关怀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些学科上表现出色,而在其他学科上表现相对较差。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应采取个性化的关怀措施。
例如,可以安排专门的辅导班,针对他们的学习困难提供额外的学习辅助;同时,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2. 兴趣爱好差异的关怀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对体育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艺术有特殊喜好。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提供相应的关怀。
例如,可以组织兴趣小组或俱乐部,让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相互分享、欣赏和尊重不同的兴趣爱好,增强互相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3. 社交能力差异的关怀在班级中,有的学生可能表现出较强的社交能力,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而有的学生则较为内向或者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针对社交能力差异,我们应提供相应的关怀和指导。
例如,可以开展团队合作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交活动,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个体差异与管理
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能力是抽象的、不存在的,而知识和技能发展水 平只能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能力和知识技能可以 同步发展,也可以不同步。 • 明知知识技能的培养与能力形成不是一回事,但因为考试不考能力, 主要考知识和技能,故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忽视能力的培 养。其结果是,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但许多促进知识和技能获得、创 造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方法却没有相应地形成; • 客观地分析,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僵死的,而活生生的、具有生 产和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方法则是无穷无尽的动力。
17
3、能力的差异
• 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 能力的结构类型差异性 ▫ 能力的水平高低的差异性 ▫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性
18
3.1能力类型差异
• 能力的类型差异有多种情况:
▫ 第一,智力和情绪智力发展配合的不平衡性; ▫ 第二,智力与特殊能力发展配合的不平衡性; ▫ 第三,智力与创造力发展配合的不平衡性; ▫ 第四,智力本身内部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
22
卡特尔(Cattell,1963)的晶态和液态 智力理论
智
力
水
平
高
低
晶态智力
液态智力
10岁
20岁 30岁 40岁 50岁 智力要素发展与年龄的关系
60岁
年龄
23
智力和情绪智力的发展
个
人
情绪智力
智
力
的
相
对
高 低
智力
1 6 12 18 25 30 45 50 60 70 智力和情绪智力的发展趋势比较
• 从智力水平看,有超常、较高、一般、较差和很 差,应该说情绪智力、创造力也如此。特殊能力 要复杂一些。
学生个体差异管理
学生个体差异管理在教育领域中,各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他们的智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性格特点等方面。
了解并管理好学生个体差异,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个体差异管理。
一、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可避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了解其重要性。
首先,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学生的有效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发挥出他们的潜力。
最后,适当管理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信任和参与度。
二、了解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方法1. 观察与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言行来了解他们的差异。
观察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2. 使用评估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评估工具,如问卷调查、测评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的结果,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智力、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三、有效管理学生个体差异的策略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有效管理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伙伴学习等形式,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多样化的评价手段: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项目作业等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4. 鼓励积极参与:对于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第一节一般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人的知觉活动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具有4个环节:①从感觉资料中选择知觉的对象②应用知识经验对局部资料、不完整线索与信息进行回忆补充③应用知识经验对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和组织,构成完整的对象④对知觉对象做出适当解释并用名称标志它。
完整的知觉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察觉、分辨、整合、确认的过程。
二、知觉的分类①对人的知觉(属于社会知觉的范畴)②对物的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属于一般知觉)(一)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的认识。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空间知觉对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形状知觉的整合构图原则:①接近性原则②相似性原则③封闭性原则④良好图形原则⑤对称性原则⑥简单、对称、共线的凸显,易看成平面,否则容易堪称立体图形⑦简单性(节约性)原则⑧共同命运或线条共同朝向的原则①接近于相似②开口封闭③良好连续✧在三维空间物体中,单眼深度线索只能提供有限距离的信息;双眼深度线索,既可提供距离、又可提供物体厚度的信息。
✧影响深度知觉判断的因素中,单眼线索有:①物体的重叠②线条透视③空气透视④阴暗阴影⑤运动视差⑥眼睛的调节⑦纹理的梯度双眼线索有:①双眼视轴的负荷②双眼视差(二)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运动知觉以来的条件有:①物体运动的速度②观察者与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③观察者自身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
运动知觉的种类:真动、似动、诱动、自动、运动后效应(三)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机体感觉、听觉、视觉等为主的复杂的知觉过程。
时间知觉必须依据客观事物为参照。
参考标志有:①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②人的活动及活动对象的变化③人造计时工具④生物钟现象时间知觉还受个人知识经验、主观态度和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规律有:①一般人对1秒钟估计的最准确,短于1秒钟常被高估,长于1秒钟有被低估②同样时间间隔,有高频高速评估,低频频度评估现象③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估计的影响④个人知识经验不同,在时间估计和知觉上也有个体差异。
个体心理差异与管理
弱
不平衡
弱型
抑郁质
性情脆弱 动作迟钝
气质类型
主要表征
胆汁质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于自制,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敢
多血质
活泼好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轻率
粘液质
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
2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心脏
血液
多血质
春
唾液腺
粘液
粘液质
秋
肝脏
黄胆汁
胆汁质
夏
脾脏
黑胆汁
抑郁质
冬
巴甫洛夫(1849~1936)
巴甫洛夫是俄国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他在当地的神学院受教育,后来就读于彼得堡大学,专修动物生理学,1875年获得学位后,成为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后来又出国去深造,与当时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们一块儿从事研究。回国以后,巴甫洛夫任职于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在研究消化生理的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研究。并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主要著作有《消化腺机能讲义》、《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等。
个体心理就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主要表现在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两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是反映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并经常影响人的行为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
第四章 个体心理差异与管理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例题】人们在夜空中很容易看到启明星, 这是利用了知觉刺激物的() A强度 B重复性 C似动 D活动性 答案:A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 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一般知觉更多强 调对客观物体的印象。社会知觉不仅强调对 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而且涉及对有 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 理解和解释等,更像是“社会认知”。
对知觉对象作出适当解释并用名称标志它。 (3)人格差异的归因偏差 A强度 B重复性 C似动 D活动性
国第籍一形、 节民状族一等般知心知理觉觉定势有。 几个构图原则:
①接近性原则 ②相似性原则 ③封闭性原则 ④良好图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
角色知觉是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 心理定势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迅速认识自己不熟悉的人,可以依据该人的各种表明特征和线索,进行类型化推理,对其做概括化了解
2客观因素 。
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1)刺激物强度(2)刺激物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重复 (3)凯利归因理论:他将归因依据的外界信息分为3种:①区别性(特异性)资料,和自己的其他行为是否有所不同;②一致性资料,与周围
单眼线索:①物体重叠 ②线条透视 ③空气透视 ④ 明暗阴影 ⑤运动视差 ⑥眼睛调节 ⑦纹理梯度
双眼线索:①双眼视轴的幅合 ②双眼视差
二、知觉的分类★
二、知觉的分类★
2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影响因素:(1)物体运动速度。(2)观察者与运动物 体之间的距离。(3)观察者自身处在静止、还是运动 状态,会导致参照系的不同。 运动知觉的种类:(1)真动,(2)似动,(3)诱动,(4) 自动,(5)运动后效。
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指的是在学生群体中,每个学生在学习、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这种个体差异影响着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学习成就。
了解和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是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教学和管理。
一、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是多元化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能力差异: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应用技能方面的能力不同。
有的学生天生聪颖,学习能力强,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学习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才能达到同样的学习成果。
2. 学习风格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偏好方式和方法也存在差异。
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听课来学习,善于倾听和记忆;而有的学生更喜欢通过看书、做笔记等方式进行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 性格特点差异: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同,有的学生外向、活泼,善于表达和沟通;而有的学生内向、安静,更擅长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
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式。
二、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学生个体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学生的遗传背景会对其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产生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学生在认知和思维方面的潜力大小。
2. 环境因素: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都会对其个体差异产生影响。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减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学习经历:学生的学习经历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学生可能在早期学习经历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或出现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和管理策略1. 差异化教学: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学习辅导和个性化指导: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学习辅导和个性化指导。
个体差异及管理
值观和优先级的认识和选择。
03 个体差异的管理策略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个体的特点,制定个 性化的教学或工作方案,以满 足其独特的需求和潜力。
了解每个个体的兴趣、能力、 性格等方面的特点,以便更好 地指导其发展。
鼓励个体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 势,同时帮助其克服不足和弱 点。
多元化管理
01
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 职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
情绪稳定性
个体在情绪稳定性上存在 差异,包括情绪反应、自 我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开放性
个体在开放性上存在差异, 表现为想象力、创造力和 对新事物接受程度的不同。
兴趣爱好差异
爱好类型
个体在兴趣爱好类型上存在差异,如运动、音乐、阅读、旅游等。
兴趣程度
个体在兴趣爱好程度上存在差异,表现为对特定活动的投入时间和 精力不同。
认知能力差异
智力水平
个体在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包括逻辑推理、记 忆力、观察力等方面的表现。
学习风格
不同个体在学习风格上有所差异,如听觉学习者、 视觉学习者、动手实践学习者等。
信息处理速度
个体在信息处理速度上存在差异,包括对信息的 接收、处理和反应速度。
性格差异
外向与内向
个体在性格上存在外向与 内向的差异,表现为社交 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驱 动力的不同。
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组织绩效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可以激 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促进个人发展
个体差异可以帮助个人发 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 而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计 划。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个体差异可以帮助个人更 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增强 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管理如何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管理如何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哎,说真的,这年头教育管理整天就想着提高效率,什么大数据啊、算法啊,恨不得把孩子都当成一个个数据点来分析。
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你把他们当机器一样对待,真的好吗?就说我最近遇到的一个事儿吧,我教的班里有个叫小明的同学,平时看起来特别沉默寡言的,上课也不怎么参与讨论,成绩也一般。
老师们都觉得这孩子学习不行,没啥潜力。
可我呢,我老觉得哪不对劲。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了端倪。
那天下午,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同学们自由分组玩游戏。
小明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低着头不知道在写什么。
我凑过去一看,他竟然在用铅笔画一个小小的木屋,细节画得特别精细,还有围墙、草地、树木,甚至连窗户上的格栅都一格一格地画了出来。
我问他画什么,他说这是他想象中的家。
当时我就震惊了!这孩子哪是学不会,分明是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只是他不太善于表达罢了。
我突然意识到,与其把小明看做成绩平平的“数据点”,不如给他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后来,我专门和小明聊了一下,发现他对搭建模型特别感兴趣。
于是,我鼓励他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的科技社团,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些模型制作的材料。
小明果然乐在其中,课堂上也越来越积极了。
最近,他还参加了科技节的比赛,作品获得了二等奖呢!你看,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是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宝藏,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
光靠一些冷冰冰的算法和数据是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只有去观察、去倾听、去理解,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道路。
所以,教育管理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只看表面成绩,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独特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个体差异与管理(最全)word资料
个体差异与管理(最全)word资料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它的特点是只反应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知觉比感觉更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比感觉更全面深刻.3.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念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趋向,一般说来,态度由三种因素所构成:认知、情感、意向。
5.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趋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6.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
性格对能力和气质的影响很大,因而使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成为一个整体。
7.能力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
性格对能力和气质的影响很大,因而使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成为一个整体。
三.简答题:1.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有:(1)客观因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有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因此,作为知觉对象的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首先决定着人的知觉选择,这种客观事物的特点包括:形状的大小,强度的高低,对比性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重复次数的多少等等.(2)主观因素.在知觉选择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上述诸客观因素以外,还有许多主观因素.所闻主观因素就是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它包括:观察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和经验等.2.影响知觉的因素是什么?答:(1)知觉对象与背景的不同配合.(2)知觉归类.3.简述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答:由于人们的需要,经验和思想方法诸方面的差异,常常造成人们的知觉和客观事物不一致,知觉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这就叫知觉的错误或错误的知觉,或知觉的歪曲或知觉的偏见,主要有四种:(1)知觉防御(2)首因效应(3)晕轮效应(4)投射4.简述X理论的要点及相应的领导行为?答:X理论中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看法;(1)一般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因此,总设法逃避工作;(2)极大多数人没有抱负,怕负责任,希望奉命而为,宁愿接受他人的领导与指挥.(3)对自身经济的安全的需要看得高于一切.(4)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目标漠不关心.(5)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6)人缺乏理性,容易受人的欺骗和煽动,常有盲从举动等.相应的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1)由于上述观点把职工看做机器一样消极被动的工具,因此领导者就只注意通过制定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运用领导者的权利和严格的控制系统,来指挥监督职工行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2)把金钱当成一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把惩罚作为协调人员行为的主要管制措施.(3)总之是一种只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关心职工的感情和精神需要的领导方式.5.简述Y理论的要点和相应的领导行为?答:Y理论中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看法:(1)人并非生来就是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从事工作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2)在合适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承担一窍不通的责任,而且还追求责任.(3)人的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与组织的需要是可以相结合的,只有领导上安排得当,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能够相统一的;(4)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个人的组织的目标.(5)人们把工作取得成就看做是一种最大的降酬,他们从完成工作任务中得到极大的满足.(6)大多数人均具有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够妥善地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并且潜能只是部分发挥.相应的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1) 领导者的任务是给职工安排具有吸引或富有意义的工作,把每个人的指挥能力发挥出来.(2)重视人的个性特征和需要,鼓励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实现职工的参与管理,把责任最大限度交给他们,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4)鼓励职工进行自我工作成绩的评价;(5)总之是用"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用信任代替监督,用"分权与授权"代替"集权".6.价值是如何分类的?答:按人员的不同对象划分,价值观可以分为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划分,可以分为理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审美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按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反应性价值观,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按照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可以分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7.简述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答:(1)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2)管理者在了解每个员工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就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3)价值观也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办企业,一定要对各国经营管理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考虑到各国价值观差异来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建立该地区,该国家文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领导行为方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提高竞争力,长盛不衰.(4)价值观还可以作为招聘录用新员工,提升新的管理者的标准之一.四.论述题1.试论述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答:归因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归因论所研究的基础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1)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原因.(2)社会推论问题,及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3)期望与预测,即从一定的过去的行为和其结果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什么行为.归因论的依据是: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成就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实践证明:归因原理在激发成就动力,促进坚持努力的行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归因论的应用:坚持是成就行为的主要特征,对于前一段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结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以后的行为,成就的活动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总之,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坚持性,对取得成就行为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和科研人员的作用更为显著.2.联系实际说明"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答: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控制方位论的分类:内因控制论和外因控制论.控制方位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因控制论者更喜欢利用取得工作成就的工作场所.他们充满自信,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信绩效靠的是自己的技能而不是运气.内因控制论者会比外因控制论者表现得更积极,更出色,内因控制论者在做决定之前尽可能收集相关信息.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意义:当内因控制论者得知奖赏是以良好的技能和工作绩效为基础时,他们会更加努力,这种管理信念会鼓励所有员工向内在主观努力发展,其中包括那些赞成外因控制论的员工,当他们看到同事由于钻研新技术和取得更大成绩而受到奖励时,他们也许会受到同样的激励.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而制定的各种机制应在全公司广泛宣传.另外,以技能为本的报酬的数额对发展员工工作中的内因控制十分重要,技能为本报酬制意味着员工增加的工资中的一部分是来自其钻研与工作有关的新技术.这类制度能使员工更趋向内因控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工作绩效与所受降赏的内在关系.1、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提门科。
管理心理学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习题小站
1.在社会知觉的应用中,要决定是否聘用某人,或把某人安置到何种
岗位上,属于社会知觉对( B )的影响
A:绩效评估 B:人事任用与面试 C:对职工努力程度 D:职工的忠诚度
第三章 小结
3.3.1 归因的概念与模式
3.3归因 — 知觉社会行为的原因
✅
(三) 归因的理论模式(选择)
海德归因理论 维纳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 个人因素(内因)、 环境因素(外因)
共变原则 排除原则
努力与否、能力大小、 任务难易、个人运气
内因 外因
不稳定 努力、情绪、疲劳
运气、机遇
稳定 能力、聪明、身体特征
3.5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
一、社会知觉的应用 (简答)
1. 影响人事任用与面试 2. 影响绩效评估 3. 影响对职工的努力程度的评估 4. 影响职工的忠诚度
3.5.2 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
3.5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
二、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 (简答 论述)
1.通过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通过强化方式捕捉与寻找有意义的信息 3.通过对信息正确类化、运用图式、信息分化、 信息对比等方式,印证与鉴别信息真伪 4.登门槛效应和门面效应的运用 5.克制负面情绪的干扰,注意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2.1 社会知觉的概念 3.2.2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3.2 社会知觉
✅
✅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单选)
社会知觉: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选择 简答)
兰特案例能力的个体差异与管理的角度分析案情
兰特案例能力的个体差异与管理的角度分析案情兰特案例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复杂的案例,涉及到个体差异与管理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兰特案例,并探讨个体差异对案情的影响。
首先,个体差异在案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兰特案例中,不同的个体表现出了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例如,兰特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使得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成功地推动公司的发展。
而其他员工则可能没有兰特那样的领导才能,导致他们无法在同样的情况下取得同样的成就。
其次,管理者在案情中的角色非常关键。
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在兰特案例中,如果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利用兰特的领导才能,给予他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或许可以更好地发挥他的潜力,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
另外,管理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在兰特案例中,兰特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他与其他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摩擦。
管理者需要借助自身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此外,管理者还需要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在工作中的表现。
在兰特案例中,兰特的个体差异使得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的个体差异,发现并发挥每个员工的优势,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最后,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兰特案例中,兰特的个体差异使得他对公司的贡献非常显著,管理者可以通过奖励和晋升等方式,激励他继续努力。
同时,对其他员工的激励也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综上所述,个体差异与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力,推动公司的发展。
在兰特案例中,如果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员工的个体差异,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生个体差异管理策略
学生个体差异管理策略引言:在教育领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兴趣和能力。
因此,学生个体差异的管理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学生个体差异管理的策略,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教育。
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可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2. 引导个体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有些学生更喜欢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而其他学生则更擅长口头表达。
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指导他们的学习,例如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个体目标设置学生个体差异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目标设置。
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学生合作,制定个人化的学习目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潜力。
这种个体目标设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 提供个体支持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个体支持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
这包括一对一辅导、小组辅导和多媒体资源等形式。
通过个体支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 鼓励多元互动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个体差异,教育工作者还应鼓励多元互动。
这包括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交流和合作。
通过多元互动,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6. 探索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能力。
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如项目评估、作业评价和口头表达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更准确的反馈。
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个体差异管理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8. 支持学生情绪管理学生的情绪管理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客观因素: 双方的客观条件 ——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工作性 质、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发生时的情景
主观因素:
——价值观念 知识经验 情绪状态 态度倾向和个 性特征等
(3)角色知觉
——个体对于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充当某些角色≠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包括 角色认知 应该 角色行为 角色期望 希望和寄托 角色评价
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 气质就其社会价值来讲没有好坏之分。都有两重性—— 积极的和消极的。 注意气质的教育养成和自我培养。
4.气质差异及与管理
(1)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但能影响智力活 动的特点和方式。 管理中不应以气质取人,而应尊重个人偏好和兴趣倾向。 而且现实中的人典型气质的人并不多见。
优柔
活泼型 讲故事的人
率直
完美型 分析故事的人
理性
力量型 产生故事的人
36
三、价值观与行为
1 、概念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总看法 和根本观点。 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的和最重要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东西。最有价值的事物是最值得追求的。 价值是客观的,但价值观是主观的。
18Βιβλιοθήκη 二、个性与行为(一)个性
1.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 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个性属于情商。 面貌——一个人的外部生理特征构成其生理面貌;各种心 理特征构成其心理面貌。 个性是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
19
稳定性——如关键时刻舍己救人的英雄,平时也乐于 助人,品格高尚。
⑤量才录用原则:不可大材小用或反之。 ⑥重视培训原则:更新知识,提高能力。
30
(四)性格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的心理差异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 性格上。
31
1反映性格的两个维度 “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 现实的态度; “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 拒绝要避免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 2性格有好环之分(对社会而言) 3通过性格预测人的行为
个性主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价值观、态度和意志等。
21
(二)气质与行为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俗称“脾气”、“性 情”。 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 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特点。 2.气质差异的生理基础 ●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和行为特征的差异。 ●医学解释:古希腊医生: 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 种体液在人体内的不同比例就形成了不同气质。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认为人天性追求享受,好逸恶劳。 荀子: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 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 桀之所同也。”
15
(二)西方现代人性论(社会人性论)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美国工业心理学家 麦格雷戈称该假设为X理论,泰勒制是“经济人”假设 的典型代表。 泰勒制的核心思想:胡萝卜加大棒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马太效应):由某一行为的突出特征 形成的突出印象扩大成对他的整体知觉的心理效应。 ◎一个黑点挡住一张白纸。 (4) 定型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或事 物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并对以后有关的知觉产生强烈的 影响。实质是“由部分推及全部” 比如:中国人勤劳勇敢,美国人敢于冒险;山东人豪放,上 海人精明. ■ (5)投射效应——“以己度人” 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推断别人。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对管理的要求?
17
4、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60年代末由沙因提出的。根据这一假设提 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超Y理论。 基本观点:人是复杂的、多变的。
总之,人性假设理论的演变反映了人性认识深化发展的特点, 不同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措施,不仅反映了人性认识上的差 异,也是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揭示了管理方式对人性发 展的依赖和影响。
4性格与能力不同
都是个性心理特征,但二者不同。能力决定心理活动效率, 人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这与能力有关;性格则表现为人的 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
32
2、性格的类型---弗洛伦斯·妮蒂雅性格分类
感性
和平型
优柔
活泼型
率直
完美型
力量型
理性
34
各种性格的优点
活泼型 感性、直率 力量型 理性、直率 完美型 理性、优柔 平和型 感性、优柔
29
6.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
①能力阈限原则:达到阈限方为可用之人。
□“阈限”即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最起码的能力水平。 ②合理安排原则:用人应考虑人的兴趣和愿望。(能力+愿望=成 功) ③能力互补原则:工作团体中人的能力合理搭配,实现1+ 1>2。
④用人所长原则:“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人适其职,职得其 人”。
2、社会人假设 “霍桑实验”: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 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16
3、自我实现人假设 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 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主要内容为: (1) 厌恶工作并不是人的普遍本性。 (2)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3)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并不矛盾。 (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逃避责任并非人 的本性。 (5)大多数人都具有高度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人的潜能只 得到部分发挥。
●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三个维度:内外、稳定性、可控性
内因——努力、能力 外因——难度、机遇
成功 失败 行为 行为
稳定因素——能力、难度 不稳定因素——努力、机遇 可控性因素——努力 不可控性因素——难度、机遇、能力
归因理论有助于主管人员了解下属的归因倾向,以便正确指导 和训练正确的归因倾向,调动其积极性。
生动幽默 善于社交 优点 有生气 乐观 多言
散漫放任 虚荣 不专注 生活紊乱
富于冒险 意志坚定 自立 果断 执着
专横 无同情心 自负 统治欲
善于分析 敏感 有条理 深沉 考虑周到
挑剔 不善交际 好批评 多疑
适应力强 平和 顺服 友善宽容 有耐性
胆小 不果断 易妥协 拖拉
缺点
从聚会看性格
感性
和平型 听故事的人
13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自然人性论 )
1、孟子的“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的恶行,是因为违反本性去做事造成的。
《孟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 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 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4
2、荀子的性恶论
②发展不同步,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 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为正比的发展。
联系: ①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②掌握知识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 条件。
28
4.能力的差异 能力差异的表现形式: ①类型差异(质):如 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记忆——视觉记忆型与听觉记忆型; 表达——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 ②发展水平(量):能力超常、能力低下或介于二者之间。 成因:先天素质 后天环境—— 环境影响和教育 、实践因素 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不是机械地、被动地为人所接受,外部 条件对人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本身的实践。
25
(三) 能力差异与管理
1、 概念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性,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必备的 心理条件。 能力特征:感觉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 力……。 能力与活动相联系——活动中表现能力,能力通过活动得以 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26
3.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区别:
①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 力则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d.自我认同——在自我识别、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并 接受现实的自我意识。
自知、自信——自强
1.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他人的知觉
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行为和外
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个性等心 理活动的过程。
(2)人际知觉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 实质
在感知交往过程中的某些特征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 使人们感到自己与他人之间、与某些人之间建立了某种关 系。
粘液质
内向、谨慎、稳重;性情平和;办事认真、细心、有韧性、条理、务实; 固执、保守。
抑郁质
严重内向、敏感、腼腆;情绪发生慢而体验强烈;善于体察别人不易发 现的问题;情绪脆弱,多愁善感。
李逵 张飞 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
24
3. 气质的特点:与生俱来,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山 难移性难改),但也不是绝对的。
对个人或管理者有哪些启示?
4、如何提高认知水平
知觉——是什么
归因——为什么
怎么办 好不好
1)提高知觉和归因的准确性
获取信息:多角度;多来源;多时间点 思考方法:理性思考;系统思考
2)提高知觉和归因的创造性
专业知识; 创造性思维意识和技能; 内在任务动机
第三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人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2.个性特征
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 心理面貌。一个正常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 方面协调的。 独特性——每个人的个性总是与他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