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第4章 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 (19)
学案19 妙用意象,诗意盎然——记叙文写作中意象的使用学案引语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段,是诗意盎然的核心元素。
如果把它移用到记叙文写作中去,会有怎样的情景呢?一个意象,串起全文,情感聚发;众多意象,衬托人物,深远意境。
用意象思维、方法写作记叙文,绝对是一个绝妙的切入口。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佳作:(2014·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朽叶的栀子花小城深处有条老巷。
明晃晃黄醺醺的光漫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小巷、灯光、声味,为人物出场营造了温情又有点市井味的环境。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噼噼啪啪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
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先闻其味,再写其人。
锅贴有香甜味,这里“栀子花”意象已经隐然其中,引而不发。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
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搽了脂粉抹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
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
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正面描写“女人”:妆容整洁,面带微笑,离“青春”未远。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
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栀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
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作文审题、拟写提纲再强化
温馨寄语考前作文如何复习?不少同学把它置于一边,“无事可做”;另一些同学还能坚持写写。
其实,考前作文必须“有为”,除了梳理自己写过的作文,坚持写作,打造自己最优秀的范文外,最重要的当属审题、拟写提纲训练了。
审题训练,不可不为;拟写提纲,不可不练。
审题、拟写提纲提醒一、审题提醒作文审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材料,二是审要求。
无论审哪部分内容,都要逐字逐句地.....审题.......的良好习惯。
..,不能有任何疏忽、遗漏。
必须养成逐字逐句地审题1.审材料粗略浏览材料,看材料属哪种类型:是单则还是多则,是文字型还是图画型,是叙事型还是道理型。
要做到心中有数。
审读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材料,看其中心意思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以下操作:(1)抓住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即为关键词。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价性语句。
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千万不能以此为中心去写,因为这种脱离材料含意的写法很容易写成“话题作文”。
为此,必须理解透彻这个(些)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方可写作。
(2)厘清对象,辨清关系。
厘清对象。
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
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辨清关系。
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联系,根本不必要担心跑题、偏题的问题。
(3)由果溯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角度切入立意,是较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4)抓住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可以从这个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2.审要求审读写作要求时要特别细致:看清对材料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分辨“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与“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区别,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要求特别具体,一定明白具体的写作任务。
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二轮总复习课件: 人物形象特点分析或概括力戒不准、不全
第四章
小说阅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 “钱呢?麻婶 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 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 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 说事了。男人说: “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 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小说阅读
运动后期,他被结合,成为革委会的一名副主任。我不常 去上班,又在家里重理旧业,养些花草。他劝告过我两次,我 不听。一天,他和军管会负责人来到我家,看意思是要和我摊 牌。但因我闭口不言,他们也不好开口,就都站起来,这时冯 前忽然看见墙角那里放着一个乡下人做尿盆用的那种小泥盆, 大声说: “这里面有金鱼! ” 不上班和养花养鱼,是“文化大革命”中他们给我宣传出 去的两条罪状。军管人员可能认为他这样当场告密有些过分, 没有理他就走了。 (有删改 )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小说阅读
我体会到这一点以后,当众就不再叫他冯前,而是老冯, 最后则照例改为冯前同志了。 不久,就来了“文化大革命” 。七月间,大家在第一工人 文化宫心惊肉跳地听完传达,一出会场,我看见人们的神情、 举止、言谈,都变了。第二天,集中到干部俱乐部学习。传达 室的人告诉我:冯前同志先坐吉普车走了,把他的卧车留给我 坐。当时,我还很感激,事到如今,还照顾我。若干年后,忽 然怀疑:当时,他可能是有想法的。他这样做,使群众看到, 在机关,第一个养尊处优的不是总编,而是我。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小说阅读
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 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 走了, 房子我用不上, 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 大姐如果不嫌弃, 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2章+微专题2+答题规范再强化
微专题二答题规范再强化温馨寄语对于考试来说,答题无疑是最重要的。
经过长时间的做题训练,想必你在答题方面已有了丰富的经验。
不过,从考前这个角度说,进行一些答题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这些内容将为你提供答题规范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重要答题方法一、“关键词”答题法阅卷老师阅卷是“采点赋分”,其实是“采关键词赋分”,只要把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答出来,就能得分。
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关键词”呢?对于古诗鉴赏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涉及景与情的字词。
当然,具体到不同题目,“关键词”不尽相同:1.情感分析题,“关键词”就是诗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词语。
2.分析技巧题,“关键词”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称。
3.形象题,“关键词”就是那些景物。
对于论述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点明文章观点或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
几乎做所有的题都要借助这些关键词。
对于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小说主题的相关词句。
无论答哪类题目,都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句串联成句,形成答案。
对于实用类文本来说,“关键词”就是那些原文中出现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或情感态度的相关词句。
对人物传记来说,这类词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写此传记的目的与意义;对人物访谈来说,这类词句可以捕捉到被访问者关于某些问题的观点或态度问题。
至于利用这些“关键词”组织成答案的重要性,则无需多说了。
二、分点作答法分点作答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被广泛运用,以至司空见惯了。
可如果仔细一想:分点作答,“点”从何来?这样看来,就有深究的必要了,必须弄清“点从何来”这一关键问题。
1.“点”从文本中来分出的“点”是否正确、全面,几乎都与阅读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
可以说,你阅读得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题之“点”就越准确、全面。
所以,现在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读、深读能力。
2.“点”从题目和分值中来(1)看清题目规定的答题区间。
命题人对题目的答题区间有两种表示。
一是指定内容,明确地告诉考生,必须按照指定的内容寻找答案。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人物形象学案(教师专用)
第一节人物形象【考情快递】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
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❶整体与局部的鉴赏。
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形象作整体分析和概括。
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话、一个动作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
❷直接与间接的鉴赏。
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
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事物,或借助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一轮诊断】在一轮复习中,学生还存在两个问题:❶对人物的言行举止等信息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如任意拔高或失之偏颇。
❷因筛选信息不全而使人物性格要点不全。
【二轮定向】❶规范分析的思路。
(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4)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5)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地把握人物。
❷立足原文,从实际出发。
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能以偏概全。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章 古代诗文阅读 精准训练十三 翻译的语境意识和得分点意识双重强化
精准训练十三翻译的语境意识和得分点意识双重强化练前提示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一关乎语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二关乎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二轮文言文复习最需要精准强化的一块。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把握译句的语境,参透句子的意思,透视句子的结构。
翻译中要准确判断出关键词句,保证译准词义、译准句式、译准语气。
同时要避开常见的误区:抛开语境,强行翻译;对象缺位,语意错误;遗漏缺失,文白夹杂。
总之,复习时特别强调的两种意识——语境意识和得分点意识必须予以强化,并把这两种意识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梅执礼,字和胜。
迁礼部侍郎。
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
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
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
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
”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
”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
”已而果然。
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
”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
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
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
死时,年四十九。
(选自《宋史·梅执礼传》,有删改) (1)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个郡还抵不上苏、杭一个邑,但食盐赋税却比粟粮赋税多数倍,百姓怎么能承受?(“当”,抵;“乃”,竟然;大意对)(2)天子遭受劫难,臣民甘愿献出生命,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可是哪里有金帛啊?(“蒙尘”,遭受劫难;“致死”,献出生命;大意对)参考译文梅执礼,字和胜。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第4章7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教案设计
2018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教案:第 4 章 7 整体与局部正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 教学设计设计教案 7整体与局部,正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教案引语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学艺术,高考小说命题更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
其命题角度有二:一是综合全,归纳剖析人物的形象特色;二是局部剖析人物的心理或感情内涵或特色。
二轮复习,就是要以这两种题型为抓手,从深层次解决归纳剖析人物的正确全面问题。
自学在前自我诊疗阅读下边的字,达成后题目。
菊花[ 美] 约翰 • 斯坦贝克萨利纳斯山谷笼盖在浓重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整隔断了。
浓雾像扣在四周山颠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为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
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余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 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
爱丽莎• 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
她35 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刚毅,一双眼睛清亮如水。
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
她这会儿正用一把尖利的小剪子剪掉昨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足的精力对比,菊茎显得纤细纤弱,太一触即溃了。
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感觉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儿,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
嗨,对了,今年卖出的 30 头小公牛,成交的价格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随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
”不论是语言中仍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喜悦。
“的确有点本领,”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
”爱丽莎眼光锋利地望着他。
“或许我能,我的确有一套本领。
”这时,从公路那处传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
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夜多数吃不上晚餐了。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小说阅读 Word版含答案
(四)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闷班琳丽老闷是个义士。
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老闷跟老蔫对门。
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方便得很。
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得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
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
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活,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
老闷像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
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放,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
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睛挤一块儿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
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
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
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
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
老闷是个生意人,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
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
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
生意嘛,讲究双赢。
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
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
老闷烦了,他突地站起身,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
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办法。
(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1)
学案1 找对比对点,轻松选答案——选择题之要诀学案引语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形式。
面对颇有点像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存畏惧,答题正确率不高,即便答得全对,也耗时太长。
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二轮复习的重要内容。
要解决这一难题,既需要考生有良好的心态和思维品质,又需要考生整体把握全文,梳理出主干信息。
在知晓三题的命题特点的前提下,迅速锁定信息区间,用比对法选定答案。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
从春秋的《诗经》开始,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特点。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
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
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
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中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
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
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诗歌鉴赏把握思想感情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
学案6 准确定“调”,对“调”分析――把握思想感情题之要诀学案引语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其设问角度有二:概括式,要求直接答出思想感情;分析式,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
无论哪种角度,准确把握其感情基调是其核心,“调”定准了,才能对“调”分析。
二轮复习就要牢牢抓住这两个环节,集中训练,练出实效。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请概述词人的情感发展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酒醒之后的迷离――幽梦无人说的孤苦――对仕宦奔波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史称“衣冠南渡”。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6•全国丙)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共3篇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共3篇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1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小说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和人文意义的文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和追捧。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常常需要通过分析其艺术技巧的运用来实现对其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将针对高考语文中关于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的要求,介绍一些实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一、审题明确,理解题意在解析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题目,把握题目中的要求和重点。
通常,小说艺术技巧题会要求考生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展开对小说描写和抒情、对人物生动刻画、对冲突矛盾及其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解读。
二、全面阅读,把握细节对于小说,理解主题、把握情节和分析人物性格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分析小说的艺术技巧时,考生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阅读和理解,在全面把握整个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作者使用的具体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描写、对话、比喻、象征等等。
三、抓住关键词,分析写作技巧分析小说的艺术技巧,需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分析小说中使用的各种写作技巧,以达到对小说整体的深入把握。
如对于“描写”这一关键词,考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描写的类型。
有形象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等。
2.描写的手法。
如排比、比喻都是常见的描写手法。
3.描写的作用。
描写可以使得文本更加真实、具体,同时也铺垫情节、揭示人物性格。
四、结合文本,深入分析确定了要从哪些角度分析小说的艺术技巧之后,考生还需要通过结合文本来深入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细节。
通常情况下,小说的艺术技巧运用是通过描写实现的,考生可以从描写中抓住关键细节,从而了解作者的意图。
2.注重对比。
在文本中,考生还可以注意对比这一手法,通过比较不同的情境和场景,对小说艺术技巧的使用和具体效果加深了解。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
学案9 描写与叙事,关乎技巧与效果――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学案引语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最主要的技巧是描写与叙事。
围绕这两点,高考经常设题考查,描写技巧自不必说,近几年对叙事技巧也开始关注起来。
二轮复习,我们要扣住技巧与效果两个考查重点,继续强化描写艺术赏析题的训练,充分关注叙事艺术赏析题的动向。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阿太蔡崇达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
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
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
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
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
“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
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
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
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代,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
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
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客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
”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
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实用类文本阅读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百年彭桓武:“默默无闻”的大师193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彭桓武,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留学,并在此后很快展露出在物理学方面的天赋。
在海外期间,他与海特勒等人合作的成果“HHP”理论曾轰动一时,成为当时国际物理界公认的介子理论。
然而,到了1947年,在国外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的彭桓武,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选择。
当年夏天,他辞别英伦,辗转香港,回到了阔别数年的祖国,选择了条件艰苦的西部边疆,在云南大学当起了物理老师。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开启了红旗下的科研和育人生涯。
在清华大学,彭桓武任物理系教授,培养了黄祖洽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
彭桓武还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量子力学,并指导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周光召和严肃。
彭先生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等多种理论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这方面的后来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者间接的学生。
1978年,彭桓武受命建设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
在他开放的建所思想的影响下,理论物理所很快就形成了活跃的学术氛围,提倡学科交叉融合,吸引了海内外理论物理界的众多优秀专家来所访问交流。
这种开放民主的氛围一直保留至今,成为理论物理所精神的精髓之一。
然而,就在理论物理所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之后,彭桓武却向中科院递交了辞呈。
这是他在建所之初就许下的约定:理论物理所所长“轮流坐庄”,废除终身制,任期为两年。
当年苏联撕毁与中国的合作协议,全面撤走专家,停止供给资料和设备。
中央决定调彭桓武到当时的二机部北京第九研究所,顶替撤走的苏联专家,负责核武器物理研究工作。
当时,正值原子弹设计的探索阶段,唯一可参考的资料就是一个苏联专家口头讲述的原子弹教学模型。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九所的科研工作就是在彭桓武这样的学术思想指导下起步的。
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完成后,彭桓武敏锐地意识到,要迅速组织力量向氢弹原理的探索转移。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找对比对点,轻松选答案——选择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共3篇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找对比对点,轻松选答案——选择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共3篇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找对比对点,轻松选答案——选择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1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找对比对点,轻松选答案——选择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选择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尤其是题目中常常涉及对比对点的考察,需要考生善于发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正确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
下面针对人教版高三下册的选择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解题要诀,帮助考生轻松选出正确答案。
一、掌握对比对点的概念对比对点指的是在两个相同或相似事物中,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互相作为照应的方式,起到彰显个性和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在语文考试中,对比对点往往是一种考察方法,考生需要通过找出对比对点,选出正确答案。
二、注意对比对点的表达方式对比对点在语文中的表达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对比时使用的连词:如但是、与、虽然、然而等。
2. 对比时使用的词语:如相反、不同、相似等。
3. 对比时使用的句型:如A与B不同,A与B相比较,A与B 相反等。
4. 对比时使用的具体内容:如人物性格、行为、环境等。
考生在做选择题时,要注意找出题目中是否存在以上几种表达方式。
三、注意对比对点之间的关系在对比对点中,不同的对比点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关系,考生需要通过分析关系找出正确答案。
1.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两个对比一方的特点是另一方的特点的推进或变化,如“金钩般的睫毛上一颗颗的珠子,细嫩的脖子上一条条的垂环”中,“一颗颗的珠子”,“一条条的垂环”都是“金钩般的睫毛”的递进。
2.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指两个对比一方的特点与另一方的特点形成明显对照,或者一方的特点与另一方的特点形成了突兀的变化,如“红领巾下,是一张毫不起眼的小脸孔,只不过她的眉梢有些厚重”中,“红领巾下”和“小脸孔”就形成了明显的转折。
3.对等关系对等关系是指两个对比一方的特点与另一方的特点同等重要,如“白雪皑皑的山峰对比着黑色的海水”中,“白雪皑皑的山峰”和“黑色的海水”就形成了对等的关系。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人教版高三下册)
学案5 准确判断,赏出效果――表达技巧赏析题之要诀学案引语表达技巧赏析与情感把握是高考古诗鉴赏考查的两大重点。
对于表达技巧,我们在一轮复习中重在构建其知识体系。
而在做题实践中,技巧判断不准、效果表述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绝不能轻易退缩,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原有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的动态运用,在“判断”与“效果”两大环节上多下功夫,提高我们的应试能力和鉴赏水平。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颔联“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为景物描写,“落”“下”分别形容“日”“鸟”,为动态描写;“秋原人闲”意指秋野空阔,是静景,动静结合。
诗人景中寓情,以这种闲适的景物,来表现自己闲适的心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江云叠叠遮鸳浦苏庠[注]江云叠叠遮鸳浦,江水无情流薄暮。
归帆初张苇边风,客梦不禁篷背雨。
渚花不解留人住,只作深愁无尽处。
白沙烟树有无中,雁落沧洲何处所。
注苏庠:宋代词人,终身未仕,隐居庐山,浪迹湖海。
“归帆初张苇边风,客梦不禁篷背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推荐精选]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习型教学案:第4章 8 综合思考突出关键——物象和次要人物作用题之要诀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第4章8 综合思考突出关键——物象和次要人物作用题之要诀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学案8 综合思考,突出关键——物象和次要人物作用题之要诀学案引语小说中的物象和次要人物虽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常考点。
高考在此设考题,往往不笼统,而是针对特定要求或关键内容要求考生作出具体回答。
而考生答题多是模式化、套路化,尤其是不能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因此,二轮复习不仅要继续强化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更要在“具体分析”方面做得准确、深入、充分,以进一步符合高考的要求。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茶杯温暖许心龙时间不长,多数乡干部发现了个秘密,那就是新上任的黄乡长好喝茶,无论白开水还是茶叶水,手不离杯,杯不离手,大热天也从不喝矿泉水或纯净水。
黄乡长的这只茶杯,是大号双层玻璃杯,能盛一斤多开水,且这只茶杯是他从县委机关带来的,从玻璃壁的模糊与茶斑看,应是有一段时间了。
这只茶杯给人的印象很憨厚淳朴。
老天爷的节气时令真准,刚入头伏,气温一下子就高达36℃,天地之间活像个大蒸笼。
这天下村,因政府余秘书通知得紧张,黄乡长一时忘了带那大茶杯,出了浑身的汗,渴得他喉咙都嘶哑了。
余秘书递给他瓶纯净水,他却说,喝那水没劲,还是到办公室喝茶吧。
回到办公室,一口气饮下那杯凉白开水,真个叫爽呀!可黄乡长又想,刚才在村里,应该喝哪怕半瓶纯净水呢,人,有时候是不能太呆板了,就像开展工作一样,要灵活机动。
思想正开着小差,突然,黄乡长听到乡政府大院传来高腔大调的吵闹声。
他忙迈出门口,发现院东边零零落落站着十多位群众,正围着孔副乡长闹腾争执。
其中一个大头粗脖子的男人最凶,个头不高蹦跶不低,还指着孔副乡长叫嚷,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黄乡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大头粗脖子男人跟前,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着说,小伙子,这大热天的,急啥急,就像树上的知了,光瞎叫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7 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学案引语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高考小说命题更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
其命题角度有二:一是综合全文,概括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二是局部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情感内涵或特点。
二轮复习,就是要以这两种题型为抓手,从深层次解决概括分析人物的准确全面问题。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菊花[美]约翰·斯坦贝克萨利纳斯山谷笼罩在浓厚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全隔绝了。
浓雾像扣在周围山巅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成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
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存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
爱丽莎·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
她35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一双眼睛清澈如水。
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
她这会儿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子剪掉去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沛的精力相比,菊茎显得纤细柔弱,太不堪一击了。
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觉得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儿,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
嗨,对了,今年卖出的30头小公牛,成交的价钱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顺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
”不管是言语中还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得意。
“的确有点本事,”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爱丽莎目光锐利地望着他。
“也许我能,我确实有一套本事。
”这时,从公路那边传来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
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来,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晚多半吃不上晚饭了。
”“对不起,”她急躁地说,“我没东西让你修。
”他的目光离开她的脸落在地上,四处张望,最后看见她刚刚修整过的花床。
“这是些什么花?菊花吗?公路那边的一个太太要我替她讨些良种菊花……”爱丽莎听到这句话,十分兴奋,她立刻在花床边的土地上跪下,手套也忘了带,直接用手指挖出一些沙土,捧进花盆里,然后捏起她刚才掘起的菊苗。
强有力的手指把菊苗栽进沙土里,用指关节把菊苗周围的松土捣实。
她朝他递过花盆,轻轻地放到他的怀里。
又来到后院破罐头堆里扒出两只变了形的平底铝锅,交给他。
锅很快修好了。
爱丽莎从屋里拿来五角硬币放在他手心上。
“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要出去,我也会磨剪刀、敲平锅底,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
”她高声说。
爱丽莎站在铁丝网前注视着缓缓离去驶向城里的篷车,她的唇动了几下,无声地说:“再见——再见!”接着她低语道,“那边真亮,那儿有发光的东西!”低语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她甩了甩头,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朝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
回到屋里,爱丽莎仔细地梳好头发,画了眉,涂上口红,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在家里等亨利带她去城里看电影、下馆子。
亨利回来后,匆匆拾掇,抬头看到爱丽莎后,一下子站住,盯着她看:“嘿嘿,爱丽莎,你真漂亮!”爱丽莎自豪地说:“我的确身强力壮,以前我从没发现自己这么身强力壮!”那辆双人敞篷小汽车颠簸在沿河边,奔向城里。
不一会儿,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
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
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
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虚弱地哀哀哭泣。
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束了。
她没有回头。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澍智译,有删改) 1.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爱丽莎在文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试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爱丽莎先是对现实感到孤寂压抑,接着有了追求平等、向往美好、走出农场的渴望,再接着又因自我价值不被认可而痛苦,最后走向内心坚强,重新认识自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苦命人[法]维克多·雨果芳汀看到自己能够生活,就有了暂时的快乐。
她买了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美丽的头发和牙齿,忘了许多事情,只惦念她的珂赛特。
她时常寄信。
这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确实有人发现她每月至少写两封信,并且老是一个地址——孟费郿客店主人德纳第先生;也确实有人看见她在车间里常常转过头去揩眼泪。
天地间的怪事莫过于侦察别人的一些和自己绝不相干的事了。
“她一定是那种女人了。
”恰巧有个长舌妇到孟费郿走了一趟,和德纳第夫妇谈了话,回来时说:“花了我三十五法郎,我心里畅快了。
她有个孩子。
”她的过失,到现在已众所周知了。
芳汀被撵走了,在冬季。
冬季完全没有热,完全没有光,紧接着早晨的是迷雾、黄昏,窗棂冥黯,什物不辨。
天好像是暗室中的透光眼,太阳也好像是个穷人。
芳汀挨家挨户找人雇她当仆人,没有人要她。
后来她去兵营替士兵们缝粗布衬衫,每天可以赚十二个苏。
在这十二个苏中,她得替女儿花十个。
从那时起,她就没有按时如数付钱给德纳第夫妇。
这时,有个老妇人,那个平时在芳汀夜晚回家时替她点上蜡烛的老妇人,把过苦日子的艺术教给她,并劝慰她,生活就好比是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是黑的。
她所赚的钱太少了,债主们紧紧催逼她。
每天早晨,芳汀依然对着镜子梳那一头光泽闪亮、细软如丝的头发的时候,但常常木然出神。
德纳第夫妇没有按时收着钱,便时常写信给她。
有一次,说她的小珂赛特在那样冷的天气下需要一条羊毛裙,母亲应当寄去十个法郎。
她收到那封信,捏在手里搓了一整天。
到了晚上,她走到一个理发店,垂下一头令人叹赏的金丝发。
“好漂亮的头发!”理发师喊。
“您肯出多少钱?”“十法郎。
”“剪吧。
”她买了一条绒线编织的裙,寄给了德纳第,心里想:“我的孩子不会再冷了,我已拿我的头发做她的衣裳。
”她自己戴一顶小扁帽,遮住光头,仍旧美丽。
一天,她又接到德纳第夫妇的信:“珂赛特害了猩红热。
假使您不寄四十法郎来,孩子可完了。
”她放声大笑。
随后,向大门外跑,一面跑,一面跳,笑个不停。
她走过广场,看见一个走江湖的牙科医生正对着观众们演说。
芳汀钻进人堆去听,也跟着他们笑。
那牙科医生突然对着她叫起来:“您的牙齿真漂亮!假使您肯把您的瓷牌卖给我,我每一个出价一个金拿破仑。
”“瓷牌是什么?”芳汀问。
“就是上排的两个门牙。
”“好吓人!”芳汀逃走了。
但那人仍喊:“想想吧!假使您愿意,今晚到银甲板客栈里来。
”芳汀回到家,出了半天神,跑到楼梯上又去读德纳第夫妇的信。
到晚上,有人看见她朝着巴黎街走去,那正是有许多客栈的地方。
第二天,邻居玛格丽特走进芳汀的房间,看见她坐在床上,面色惨白,一夜工夫老了十岁。
“耶稣!”玛格丽特说,“出了什么事,芳汀?”“我的孩子有救了,我也放心了。
”她微笑着。
那是一种血迹模糊的笑容,一条红口涎挂在她的嘴角,嘴里一个黑窟窿。
她把那四十法郎寄到孟费郿去了。
那却是德纳第夫妇谋财的骗局。
芳汀把她的镜子丢在窗子外面。
她搬进了破楼,没有床,只留下一块破布做被子。
她早已不怕人耻笑,常穿着一触即裂的破衫上街。
她每天缝十七个钟头,但是一个以贱值包揽女囚工作的包工,忽然压低了工资,每天只给九个苏。
她的债主们的狠心也更是变本加厉。
正当这时,德纳第又有信给她,说他立刻要一百法郎,否则他就把小珂赛特撵出去,让她冻死在路边。
“一百法郎!”芳汀想道,“但是哪里有每天赚五个法郎的机会呢?”“全卖了吧!”她说。
(选自《悲惨世界》,有删改) 3.文中三次写到镜子,分别表现了芳汀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反思1.你觉得在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克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高考考查人物形象的两种题型有所认识吗?如何落实“准确、全面”这一答题的根本要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场答案批语完善1.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2.文中三次写到镜子,分别表现了芳汀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6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借题发挥突破题点一、整体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一)阅读有道:圈点阅读这种阅读,要求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直接描写人物言谈举止心理的文字圈点勾画出来;再看有无侧面表现人物的文字,如把环境描写、他人的评价文字圈点勾画出来。
然后对这些被圈点勾画出来的文字再进行圈点勾画,最好能筛选出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
圈点阅读时不能遗漏文字内容。
(二)答题有径:准确定“性”整体分析人物形象特点首先有个定性问题,即首先确定他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先要准确定性。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考生失误较多的地方。
如何准确定性呢?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
2.要把人物的言行、心理等表现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尤其是放在全篇中前后观照,综合评判,必要时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来评判。
要把人物的言行心理、行为观念与他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联系在一起。
3.特别注意从文中寻找能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用于答案中,能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4.对于时代距离较远的人物或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历史时代特点,以及外国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可用我们自身固有的、现代的眼光和思维观察、思考。
5.学会使用术语答题。
(详见《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一鹤张居祥江一鹤是一代名厨。
他早年游历江浙一带,红案白案皆工,尤其是时鲜果蔬,在他手中更显奇妙。
据说他从杭州一位前辈手里得一古本,日夜揣度,终于悟得五代名尼梵正的风景拼盘的奥妙,将中国的花式冷盘、雕刻拼盘技艺推向一个高峰。
江一鹤凭这一身绝技,独步苏杭,不想六十岁那年,忽然遁身山城盱眙,打算在此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