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艺基础光谱分析实验报告汇总

合集下载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了实验步骤与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光谱,得到了它们特有的光谱图,同时对于光谱产生的原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引言:光谱分析是基于物质吸收光能带来的特定能量跃迁,通过分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可以得到物质的光谱特征,从而用于物质的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光谱仪对不同材料进行光谱分析,探究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进一步了解光谱分析的应用。

方法与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光谱仪、样品(例如金属样品或化合物溶液)、光源、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等。

2.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所需样品。

3.光谱仪的调试:启动光谱仪,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样品光谱测量:将样品置于光谱仪的样品台上,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光强设置,点击“开始”进行光谱测量。

5.数据分析与保存:根据实验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保存相应的光谱图和数据文件。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材料的光谱图像,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对于金属样品而言,我们发现了金属元素各自的光谱特征线,这些特征线可以用于金属的鉴别和分析。

而对于化合物溶液样品,我们发现在特定的波长下,溶液的吸收峰强度会有所变化,通过量化这些变化,我们可以进行溶液的定性定量分析。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分析在物质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谱资料丰富,能够提供大量有关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信息,为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研究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结论:光谱分析实验通过使用光谱仪测量不同材料的光谱图,得到了它们特有的光谱特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分析在物质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王五,赵六.光谱分析及其应用.化学通讯,20XX:20-25.。

实验报告光谱分析技术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实验报告光谱分析技术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实验报告光谱分析技术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实验报告光谱分析技术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1. 引言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分析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方法。

它在材料检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光谱分析技术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验证其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3. 实验方法与步骤3.1 样品准备在实验前,我们准备了不同种类的材料样品,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纺织品等。

样品应具有一定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以确保光谱分析的准确性。

3.2 光谱仪的使用使用合适的光谱仪对每个样品进行光谱分析。

首先,对光谱仪进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光谱仪的检测区域,并记录所获得的光谱数据。

3.3 数据分析根据所获得的光谱数据,利用光谱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分析吸收、散射、透射等数据,可以获得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光谱分析,我们得到了每个样品的光谱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实验结果和讨论:4.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电性能。

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金属材料的成分和纯度。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地通过光谱分析确定了不同金属样品的成分,并测量了其反射率和导电性能等参数。

4.2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电性能和不同的吸收特性。

通过光谱分析,可以检测塑料材料的成分和添加剂,如增塑剂、填充剂等。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能够通过光谱分析准确地鉴别出不同塑料材料的类别和组成。

4.3 纺织品纺织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吸收和散射性能。

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纺织品的成分、染料和纤维结构等信息。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能够通过光谱分析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纺织品的成分和染料类型。

5. 结论本实验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分光计对各种材料的光谱进行扫描和分析,利用光谱图谱的特征和原理来确定材料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引言: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性质和成分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物质受到激发后,会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形成特征性的光谱图谱。

根据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情况,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光谱分析在材料科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方法:1.实验仪器:分光计、光源、样品架、光电二极管等。

2.实验步骤:a.将需要分析的样品放在样品架上,使其与光源光线垂直。

b.打开分光计电源,调整分光计的波长范围。

c.调整样品架的高度,使其光线正常通过。

d.观察光电二极管输出的信号,并记录相应的波长和幅度。

e.通过改变样品或调整分光计参数,获取更多的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选取了几个常见的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包括白色LED灯泡、红色食用色素、绿色荧光剂和蓝色纸张。

1.白色LED灯泡:在分光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观察到了连续的谱线,无明显的波峰。

2. 红色食用色素:在分光计的红外光波长范围内,观察到了一条明显的波峰,波长约为620nm,与红色光的波长相符。

3. 绿色荧光剂:在分光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观察到了连续的谱线,其中有2个明显的峰,波长分别约为525nm和550nm,与绿色光的波长相符。

4. 蓝色纸张:在分光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观察到了连续的谱线,其中有1个明显的峰,波长约为470nm,与蓝色光的波长相符。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样品的光谱特征和成分。

白色LED灯泡的连续谱表明它发出的光包含了所有波长的可见光,而红色食用色素、绿色荧光剂和蓝色纸张的谱线表明它们只能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

结论:光谱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光谱分析引言:光谱分析是研究材料和物体的光谱特性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光线分离为不同波长的成分,我们可以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光谱分析在化学、物理、天文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光谱分析的方法探究不同物质的光谱特性,并了解光谱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材料与方法:1.实验仪器:光谱仪、光源(例如白炽灯、氢灯等)、不同材料(例如氢气、氧气、干净的玻璃片等)2.实验步骤:a.打开光谱仪并预热,调整光对准器使得光束准确地进入光源。

b.依次放入不同的材料,记录下光谱图。

c.分析光谱图,探究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分布以及可能的起因。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白炽灯作为光源,并将玻璃片放置在光谱仪的光路上。

当观察到光谱图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连续的彩虹色带。

这是因为白炽灯发出的光是由连续的波长范围所组成的。

接下来,我们用氢气和氧气填充两个不同的容器,并将它们放在光谱仪的光路上。

观察到的光谱图显示出了不同的特征性线条,这是因为氢和氧分子的能级结构限制了它们可能吸收和发射的光的波长。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光谱图中的强度分布。

在白炽灯下观察到的光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红色光的强度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加,而蓝色光的强度随波长的减小而减小。

这是因为白炽灯主要发射红光和蓝光,并且它们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波长。

在氢气和氧气的光谱图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分布不同。

这反映了氢和氧分子的能级结构,不同的能级跃迁导致了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和发射。

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例如,通过观察到特定波长的光谱线条,我们可以确定氢气和氧气的存在。

光谱分析还可以用于判断材料的纯净度,例如观察到特定的光谱线条可能意味着材料存在杂质。

结论:通过光谱分析的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光谱特性,并通过光谱图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了不同波长光的强度分布。

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物质分析、结构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光谱仪器对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不同物质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特征光谱并研究其应用。

实验器材:1. 光谱仪器:利用光栅原理进行光谱分析的仪器。

2. 小样品盒:用于放置待测样品的盒子。

3. 可见光源:作为样品激发光源。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光谱仪器放置于无干扰光线的环境中,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 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光强,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c) 调整光谱仪器的光栅角度,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2. 测量吸收光谱:a)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样品盒中,确保样品与仪器之间的光路畅通。

b) 打开光谱仪器并选择吸收模式,调整光谱仪器的参数如波长范围和扫描速度。

c) 通过光谱仪器的显示屏,观察和记录样品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光谱。

3. 测量发射光谱:a) 将待测样品以固、液体或气体形式放置于样品盒中。

b) 打开光谱仪器并选择发射模式,调整光谱仪器的参数如波长范围和扫描速度。

c) 通过光谱仪器的显示屏,观察和记录样品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发射光谱。

4. 实验数据分析:a) 对于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吸收物质以及其浓度。

b) 对于发射光谱,根据发射峰的位置和强度,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发射物质以及其性质。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获取并记录了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了分析和推测。

在吸收光谱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特征吸收峰。

根据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我们可以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吸收物质及其浓度。

这对于分析样品组成、质量和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发射光谱中,我们观察到了样品中的发射峰。

通过这些发射峰的特征,我们可以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发射物质及其性质。

这对于材料科学、能源研究和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光谱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不仅可以用于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还可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制。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

2. 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3. 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1. 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特性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2. 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当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会吸收一部分光能,产生吸收光谱。

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当红外光照射到化合物上时,分子会吸收一部分光能转变为分子的震动能量或转动能量。

通过分析吸收光谱中的特征峰,可以推知被测物的结构。

4. 荧光光谱仪:当物质吸收光能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激发态分子会迅速以向周围散热或再发射电磁波(荧光或磷光)的方式回到基态。

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光谱仪、样品池、光源、单色器、探测器等。

2. 试剂:玻璃样品、薄膜样品、固体粉末样品、固体发光材料样品、标准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实验(1)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

(2)选择合适的波长,设置合适的参比溶液。

(3)依次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实验(1)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

(2)将样品置于样品池中。

(3)设置合适的扫描参数,进行红外光谱扫描。

3. 荧光光谱仪实验(1)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

(2)将样品置于样品池中。

(3)设置合适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

(4)依次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测得的吸光度、红外光谱、荧光强度等数据。

材料工艺基础光谱分析试验报告

材料工艺基础光谱分析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黄佳新姓名:3140101117 学号:2016.11.15 日期:222曹楼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乔旭升_______________材料工艺基础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课程名称:张春雷__刘锋唐原浩光谱分析实验实验名称:___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FTIR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

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

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

当光波与某一受体(原子、离子或分子)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

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

如果接受体是原子,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如果接受体是分子,就产生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具有一系列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这些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只有当光子能量恰装,从而产生分子的吸收光跃迁到另一较高能级E2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时,分子才由某一较低能级E1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的能量差,谱。

分子包含有电子、振动和转动三种能级。

通常,订故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的跃迁,又称电子光谱。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线It,透过光强度为,则有Ir部分透过介质。

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吸收光强度为IaI0=Ir+Ia+It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T=It/I0。

光谱实验报告

光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使用光谱仪进行物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光谱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现象,通过分析其光谱特征,实现对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根据光谱产生的原因,光谱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原子光谱:由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产生,如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

2. 分子光谱:由分子内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3. 固体光谱:由固体中电子、离子、晶格振动等产生,如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光谱特征,实现对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光谱仪样品池、氢氘灯、钨灯等。

2. 试剂:荧光黄、水、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铁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激发光谱测定(1)将荧光黄溶液倒入样品池,设定激发波长范围为200-500nm,步长为5nm。

(2)打开氢氘灯,调整光谱仪至激发光谱模式,记录荧光黄溶液的激发光谱。

(3)根据激发光谱,确定荧光黄溶液的最大激发波长。

2. 发射光谱测定(1)根据最大激发波长,设定发射光谱的检测范围为最大激发波长两侧各100nm,步长为5nm。

(2)打开钨灯,调整光谱仪至发射光谱模式,记录荧光黄溶液的发射光谱。

(3)根据发射光谱,确定荧光黄溶液的最大发射波长。

3. 物质定量分析(1)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铁溶液。

(2)按照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定方法,分别记录各溶液的光谱。

(3)根据标准曲线法,确定各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1)荧光黄溶液的激发光谱在440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发射光谱在540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

(2)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铁溶液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别与荧光黄溶液的光谱相似。

光谱基础实验报告

光谱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光谱仪器的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使用光谱仪器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 熟悉光谱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谱是物质吸收或发射电磁波时,其能量分布的规律。

根据电磁波波长的不同,光谱可分为紫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

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样品池、比色皿等;2. 实验材料:待测物质、标准溶液、溶剂等。

四、实验步骤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1)打开仪器,预热30分钟;(2)设定波长范围和步长,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3)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校正;(4)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5)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池;(6)进行光谱扫描,记录吸收光谱;(7)根据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对待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2. 红外光谱仪实验(1)打开仪器,预热30分钟;(2)设定扫描范围和步长,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3)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校正;(4)将待测物质制成薄膜,贴在样品池上;(5)进行光谱扫描,记录红外光谱;(6)根据标准物质的红外光谱,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3. 荧光光谱仪实验(1)打开仪器,预热30分钟;(2)设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3)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校正;(4)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5)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池;(6)进行荧光光谱扫描,记录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7)根据标准物质的荧光光谱,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待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与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进行对比,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2. 红外光谱仪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待测物质的红外光谱,与标准物质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确定待测物质的组成。

焊条光谱实验报告总结(3篇)

焊条光谱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和使用光谱分析技术,了解焊条材料中元素的分析方法。

通过掌握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焊条中主要元素的成分和含量,为焊条质量控制和焊接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或发射的特性,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红外光谱法(IR)对焊条材料进行分析。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当紫外-可见光照射到焊条材料时,部分光被吸收,吸收程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焊条材料中元素的含量。

2.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是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的光谱。

不同元素和化合物在红外光谱中具有特定的吸收峰,可以用来鉴定物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移液器、容量瓶、比色皿等。

2. 试剂:标准溶液、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高氯酸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配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用于制作标准曲线。

2. 样品前处理:将焊条样品研磨、过筛,取适量样品置于比色皿中,加入适量溶剂溶解。

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元素含量。

4. 红外光谱分析: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置于红外光谱仪中,扫描一定波数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分析样品中元素成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结果如下:- 钢铁元素:x%- 镍元素:y%- 钼元素:z%- 铬元素:w%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根据红外光谱图,识别出样品中各元素的特征吸收峰,分析样品中元素成分。

- 钢铁元素:在红外光谱图中出现特征吸收峰,表明样品中含有钢铁元素。

- 镍元素:在红外光谱图中出现特征吸收峰,表明样品中含有镍元素。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摘要: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和识别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光谱仪对不同光源的光谱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光谱的特性以及光谱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验证了光谱分析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引言: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谱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技术方法。

光谱分析可分为有线谱和连续谱两类。

有线谱主要是指通过某些特定物质经过加热或电激发后,产生了带有明显谱线的电磁辐射。

连续谱则是指没有明显的谱线,而是展现出一个连续的能量分布。

本实验主要关注有线谱的研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光谱仪放置在稳定的台面上,并且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2. 校准光谱仪:使用标准光源进行光谱仪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样品光谱:选择不同的样品,将其置于光源下,并使用光谱仪进行测量。

4. 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测量到的光谱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不同的光源,包括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并使用光谱仪测量了它们的光谱。

对于白炽灯,我们观察到其光谱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的红、绿、蓝三个频段,并且能够看到红光的强度最高,而蓝光的强度最低。

对于荧光灯,我们观察到其光谱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的蓝、绿两个频段,并且能够看到蓝光的强度最高。

对于LED灯,我们观察到其光谱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的红、绿、蓝三个频段,并且能够看到绿光的强度最高。

通过对比不同光源的光谱,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光谱分布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的物质结构和能级跃迁导致的。

光谱分析的原理就是通过测量物质的光谱特征来识别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光谱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光谱分析可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氮和臭氧等;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光谱分析可用于鉴别食品中的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光谱分析可用于寻找矿石中的有价值的金属元素等。

材料分析技术实验报告(3篇)

材料分析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材料分析技术,了解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等基本特征,并掌握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二、实验原理材料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光谱分析、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电学性能测试等。

本实验主要采用光谱分析、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

1. 光谱分析:通过分析样品的光谱图,确定样品中的元素成分和含量。

2. 热分析:通过分析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热性能变化,确定样品的相组成、热稳定性等。

3. 力学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硬度等,了解样品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光谱仪、热分析仪、万能试验机、样品研磨机、天平等。

2. 试剂:无水乙醇、丙酮、盐酸、硝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样品研磨成粉末,过筛,取适量样品用于光谱分析和热分析。

2. 光谱分析:将样品粉末置于光谱仪中,进行光谱分析,记录光谱图。

3. 热分析:将样品粉末置于热分析仪中,进行热分析,记录热分析曲线。

4. 力学性能测试:将样品制备成标准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谱分析结果:通过光谱分析,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元素成分和含量。

2. 热分析结果:通过热分析,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热稳定性等。

3.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确定了样品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硬度等。

根据实验结果,对样品的成分、结构、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样品主要成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60%和40%。

2. 样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熔点约为1200℃。

3. 样品的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约为500MPa,抗压强度约为600MPa,硬度约为HRC60。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材料分析技术的应用,掌握了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了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装置。

2. 学习如何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3. 熟悉光谱仪的操作和调节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光谱仪:包括光源、入射光栅、显微镜、光电探测器等。

2. 待测样品:例如化合物溶液或固体样品。

3. 透明容器:用于装载化合物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样品置于透明容器中。

2. 调节光谱仪的入射光栅和显微镜,使得光线能够通过样品并进入光电探测器。

3. 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强度和位置,使得样品处的光照射强度适中。

4. 使用光谱仪的控制面板,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步进值。

5. 开始测量,记录下每个波长点对应的光强值。

6. 完成测量后,绘制出光谱图,并根据光谱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光谱图,可以看到某些波长点对应的光强值较高,表明样品在这些波长点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通过和已知样品的光谱图进行比较,可以初步确定待测样品的成分。

实验总结:
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分析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值,可以得到物质的吸收特性和组成信息。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光谱仪的操作和调节方法,掌握了如何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对光谱分析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科学实验技能。

光谱分析检验报告

光谱分析检验报告

光谱分析检验报告1. 引言光谱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的技术,通过测量样品的光谱特征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本报告旨在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得样品的各种信息,包括成分、浓度、结构等,并通过对比分析来判断样品的质量和纯度。

3. 实验方法3.1 样品准备收集所需的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以保证样品在分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光谱仪器使用合适的光谱仪器进行测量,如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仪器。

3.3 光谱测量将样品制备好后,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测量,保证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光谱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4.1 定性分析通过对样品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例如,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吸收峰,进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化合物。

4.2 定量分析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根据样品的吸光度或峰高等参数,结合标准曲线或定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样品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等。

4.3 结构分析通过红外光谱等技术,可以确定样品的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图中的各个谱峰对应着不同的化学键和官能团,通过对谱图的解析,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5.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对样品的光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一系列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根据实验的目的,对样品的质量和纯度进行评估。

同时,也可以将实验结果与其他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6. 结论通过对样品的光谱分析,可以获得样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成分、浓度和结构等。

根据光谱分析结果,可以对样品的质量和纯度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光谱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光谱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以获得有关物质性质和组成的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光谱仪对不同物质的光谱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理解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2. 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学习如何使用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

3) 分析不同物质的光谱特征,探讨其应用价值。

3.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光谱仪:本实验采用的是便携式光谱仪,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2) 试样:选择不同的液体和固体样品作为实验对象,如食盐水溶液、铜盐溶液、红外线透明玻璃等。

3) 透明容器:用于装载试样,确保光线的透过性。

4.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打开光谱仪,保证其正常运行。

调整光谱仪的参数,使其适应本次实验的需求。

2)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光谱仪的校准,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 测量样品光谱:将试样装载到透明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于光谱仪的检测区域。

启动测量程序,获取试样的光谱图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得的光谱图像,观察样品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或发射特征。

通过对比和分析,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可绘制吸收或发射光谱曲线,以更直观地理解样品的光谱特征。

5) 结果记录: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包括样品信息、吸收或发射峰的波长和强度等。

5. 实验结果与分析以食盐水溶液为例,我们测得其光谱图像如下:[在这里插入测得的光谱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区域内,食盐水溶液表现出明显的吸收特征。

具体来说,在蓝色和绿色波长范围内,食盐水溶液呈现出较高的吸收峰,而红色波长范围内的吸收较弱。

这说明食盐水溶液对蓝光和绿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对红光的吸收较弱。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物质光谱数据库,将食盐水溶液的光谱特征与相应的物质进行对比。

根据吸收峰的波长和强度,我们可以判断食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和浓度。

通过与标准物质的光谱对比,我们可以确认食盐水中主要含有氯离子和钠离子。

光谱分析实验室实训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室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光谱分析实验室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光谱仪器的操作技能,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根据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状态等信息。

2. 光谱仪器操作本次实训主要操作了以下光谱仪器:(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物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3.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酒,保持室内整洁。

(2)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安全。

(3)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关闭仪器电源。

三、实训过程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1)开启仪器电源,预热30分钟。

(2)设置波长范围为200-800nm,扫描速度为100nm/min。

(3)将待测溶液注入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池,开始扫描。

(4)观察吸收光谱,记录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操作(1)开启仪器电源,预热60分钟。

(2)设置扫描范围为4000-400cm^-1,分辨率设置为4cm^-1。

(3)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池,开始扫描。

(4)观察红外光谱,记录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3. 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1)开启仪器电源,预热30分钟。

(2)设置波长范围为190-900nm,光束通过待测溶液。

(3)观察原子吸收光谱,记录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根据吸收光谱,确定待测溶液的化学成分和浓度。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实验根据红外光谱,确定待测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材料工艺基础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材料工艺基础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____材料工艺基础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乔旭升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光谱分析实验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刘锋 唐原浩 张春雷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

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

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

当光波与某一受体(原子、离子或分子)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

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

如果接受体是原子,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如果接受体是分子,就产生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具有一系列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这些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只有当光子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时,分子才由某一较低能级E1跃迁到另一较高能级E2,从而产生分子的吸收光谱。

分子包含有电子、振动和转动三种能级。

通常,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的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的跃迁,又称电子光谱。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

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 ,吸收光强度为Ia ,透过光强度为It ,则有I0=Ir+Ia+It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 T=It/I0。

如果入射光强度保持一定值,则透光度越大,说明光透过介质后光强度减弱的程度越小。

材料工艺设计基础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材料工艺设计基础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____材料工艺基础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乔旭升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光谱分析实验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刘锋 唐原浩 张春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

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

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

当光波与某一受体(原子、离子或分子)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

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

如果接受体是原子,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如果接受体是分子,就产生分子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 黄佳新 学号: 3140101117 日期: 2016.11.15 地点: 曹楼222装订线吸收光谱。

分子具有一系列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这些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只有当光子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时,分子才由某一较低能级E1跃迁到另一较高能级E2,从而产生分子的吸收光谱。

分子包含有电子、振动和转动三种能级。

通常,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的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的跃迁,又称电子光谱。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

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吸收光强度为Ia,透过光强度为It,则有I0=Ir+Ia+It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T=It/I0。

光谱无损分析实验报告(3篇)

光谱无损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光谱无损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成分、结构及性质的分析,了解光谱无损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掌握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并培养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光谱无损分析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光谱分析仪器(如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可以检测样品的光谱特性,通过对比标准样品的光谱数据,实现样品的快速、无损检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样品池、样品研磨机、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标准样品、待测样品、溶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取适量样品置于样品池中。

2. 光谱采集:打开光谱分析仪器,设置合适的波长范围、扫描速度、分辨率等参数,对样品进行光谱采集。

3. 标准曲线绘制:对标准样品进行光谱采集,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或峰面积等光谱参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待测样品分析:将待测样品的光谱数据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根据线性关系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光谱分析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如基线校正、噪声消除、峰提取等,分析样品的成分、结构及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为0.99,表明线性关系良好。

2. 待测样品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结果如下:样品A:目标成分含量为5.2mg/g样品B:目标成分含量为3.8mg/g3.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光谱分析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发现样品A中杂质峰较多,可能存在结构相似的物质;样品B中杂质峰较少,结构较为单一。

六、讨论与心得1. 光谱无损分析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____材料工艺基础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乔旭升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光谱分析实验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刘锋 唐原浩 张春雷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

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

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量从电磁波转移至物质,就称为吸收。

当光波与某一受体(原子、离子或分子)作用时,光子和接受体之间就存在碰撞。

光子的能量可被传递给接受体而被吸收,由此产生吸收光谱。

如果接受体是原子,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如果接受体是分子,就产生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具有一系列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这些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只有当光子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时,分子才由某一较低能级E1跃迁到另一较高能级E2,从而产生分子的吸收光谱。

分子包含有电子、振动和转动三种能级。

通常,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某两个电子能级的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的跃迁,又称电子光谱。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非散射的均匀介质时,光的一部分将被介质所反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

如果入射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 ,吸收光强度为Ia ,透过光强度为It ,则有I0=Ir+Ia+It投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光率 T=It/I0。

如果入射光强度保持一定值,则透光度越大,说明光透过介质后光强度减弱的程度越小。

当平行单色光束通过均质单项材料薄层时,由于光吸收,其强度减少量dI 与薄层厚度dx 及光束强度I 成正比:-dI=-βIdx, β为比例系数,也叫吸收系数。

若光线射入的初始强度为I0,经过试验的厚度及介质中光程t 后,射出光强度为It,则可从dI/I=-βdx 求出透光率:T=It/I0=exp(-βt);如果考虑界面的反射损失,则对垂直入射光的透射率为:It/I0=(1-R2)exp(-βt)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某化合物时,其分子要吸收一部分光能转变为分子的震动能量或转动能量。

此时若将其透过的光用单色器进行色散,就可得到一带暗条的谱带。

以红外光的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收率或者透过率百分数为纵坐标,把该谱带记录下来,就可得到该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不同的化合物均有标准特征谱,将实验所得的光谱与标准谱对照,就可进行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合组成的分析。

可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知被测物的结构,按照特征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 黄佳新 学号: 3140101117 日期: 2016.11.15 地点: 曹楼222装 订 线当分子吸收来自光辐射的能量后,其本身就由处于稳定的基态跃迁至不稳定的激发态: M+hν→M*。

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激发态分子会迅速以向周围散热或再发射电磁波(荧光或磷光)的方式回到基态:M*→M+热;M*→M+荧光(或磷光)。

任何能产生荧光(或磷光)的物质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荧光(或磷光)为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通过激发光谱曲线来确定。

选择荧光(或磷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测量波长(监控波长),改变激发光的波长,测量荧光强度变化。

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获得激发光谱。

激发光谱形状与吸收光谱形状极为相似,经校正后的激发光谱与吸收光谱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波长位置一致。

这是因为物质吸收能量的过程就是激发过程。

发射光谱:将激发波长固定在最大激发波长处,然后扫描发射波长,测定不同波长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即可得到荧光(或磷光)发射光谱。

三、仪器简介1、日立UH53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立公司的UH53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使用长寿命闪烁氙灯,双光束光学系统。

测量光谱范围190~1100nm;杂散光(S.L.),198nm(KCl):<1.0%T,220nm(NaI):<0.05%T,340nm(NaNO2):<0.05%T;波长精度0.1nm。

与单光束光学系统相比,确保数据的长期稳定。

使用平板终端进行操作,简便、直观的用户界面,通过无线通讯进行远程控制,灵活的操作环境,标配自动6池塔轮,增加样品通量,提高效率。

2、Nikolet IS5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mo Scientific Nikolet IS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紧凑的设计、优异的性能,配合业界倍受推崇的Omnic软件和灵活多变的采样方式。

测量光谱范围8000-350cm-1;分辨率0.9cm-1;波数精确度0.01cm-1at 2000cm-1;信噪比8000:1;该仪器的整个操作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随机提供的窗口式操作软件,使样品测试、结果处理、图像变换、结果打印等都可在计算机中方便进行。

3、日立F2700荧光光谱仪日立公司的F-2700荧光光谱仪,测量波长范围220-730nm(选用R928 PMT到800nm),最高灵敏度S/N≥800:1(RMS)狭缝5nm,响应:2s,最快扫描速度12000nm/min,拥有杰出的灵敏度,宽的动态范围,易于使用,无需PC即可完成操作,也可采用PC机操作,拥有自动性能监控,大量可选附件支持个中的应用。

四、实验过程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H5300)测试透光率1、打开软件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源2、取两只比色皿加入去离子水(体积大约占据比色皿的80%),分别放入A位和固定处,作为参比溶液和扫描背景。

3、分别将配好的40mg/L、60mg/L、80mg/L、100mg/L和未知浓度(不同浓度混合)的维生素B2溶液往比色皿中,依次分光计的1、2、3、4、5位置,盖上仪器。

4、设定参数:设定测量条件:数据模式:Abs 开始/结束波长:200nm-600nm扫描速度:800nm/min 数据间隔:高分解 2.0nm初始等待时间:0s 纵轴上下限:0.000 ,1.0006联池模式选为“自动”5、点击A位的样品,单击计算机屏幕右上角“Autozero”,光度计进行自动校零6、设定完参数后,返回来,单击“Start”,开始样品测试7、测试结束后,导出CSV文件,然后用excel导入数据,分隔符号选用Tab,作图分析二、荧光光谱仪(F2700)测试试样的荧光光谱1、检查F-2700荧光光谱仪电源开关置“关”位置,光谱仪样品室内无任何样品。

2、打开光谱仪主机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按下氖灯电源(需按下一定时间,使氖灯指示灯亮),再过5分钟,打开“Run”开关(“Run”指示灯亮)。

3、打开计算机开关,进入荧光光谱仪的控制窗口,仪器进入测试状态。

4、打开样品室,将待测试样放入光谱仪的样品室,关上样品室。

5、为了测定样品的激发光谱,在荧光光谱仪控制窗口的“Method”,分别设置“General;Measure;Wavelength Scan”、“EM WL”、“EX Start WL”、“EX End WL”等参数。

注意若设定接收波长为xnm,则发射波长范围不能包括x的1/n,若设定激发波长为ynm,则接收波长范围不能包括x的n倍。

6、设置完成后,点击“Measure”键,仪器开始测定样品的激发光谱。

7、根据所得的激发光谱,确定最大强度的激发光波长8、由以上确定的荧光波长,在“Method”中设置相应的参数,测量样品的发射光谱9、根据发射光谱,再次调节,直至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最大强度的波段基本相对应,保存实验结果。

10、由之前确定的激发波长,分别测试40mg/L、60mg/L、80mg/L、100mg/L的维生素B2试样的发光强度。

11、保存得到的实验数据,之后进行作图分析三、维生素B2的红外吸收光谱测试1、样品制备本实验进行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压片法制备样品。

压片法是指把固体样品分散在碱金属卤化物中并压成透明薄片来减少粒子的散射影响,同时还排除了溶剂等的吸收干扰,能一次完整地获得样品的吸收光谱,且薄片的厚度和样品浓度可用天平精确量取,便于定量分析。

(1)样品:KBr=1:20的混合物放于洁净的玛瑙研钵中,并在红外干燥灯下仔细研磨,使其颗粒在20u 左右。

(2)将少量研磨好的混合物小心铲入简易压膜装置中并摊均匀,旋转螺帽尽量压紧,并在6-10MPa压力下保持2-3min,然后将螺帽旋松,观察螺母中的薄片,应为半透明状,如果不透明,则薄膜太厚,表明放入样品太多,需将压好的薄膜捣碎清理,再重新压片。

2、红外光谱测试(1)检查Nikolet IS5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源开关置“关”位置,光谱仪样品室内无任何样品。

(2)打开计算机开关,进入windows界面(3)打开光谱仪开关,光谱仪的电源指示灯与扫描指示灯亮,此时在计算机的Windows界面双击程序图标,进入程序窗口,扫描指示灯开始闪亮(4)打开样品室,将压有薄膜样品的螺母放入光谱仪的样品室中,关样品室。

(5)单击collect sample图标,仪器开始对样品进行光谱测试(6)打开样品室,取出样品,然后关上样品室,在要求进行背底测试扫描的窗口上单击OK,仪器开始背底测试扫描,同时对前面测试的样品进行自动背底扣除,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已扣除背底的红外光谱吸收图(7)在程序窗口的file中保存所测试的光谱图P.五、实验结果分析一、紫外/可见分光计(UH5300)测试透光率以上为1-5号比色皿的维生素B2溶液,其吸收度与光波长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2溶液的最大吸收光波长都为268nm左右。

而且在446nm和374nm处也出现了吸收峰,按照446nm 该点的吸光度,我们可以发现维生素B2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此外也说明溶中有某些物质或者官能团在此波段具有较好的吸收。

而在大于500nm的波段,由于能量降低,大部分光子能够透过,因此吸光度较低。

以上为吸光度(446nm)与维生素B2溶液浓度的关系图。

由此图可以看出,吸光度与维生素B2溶液浓度成正比关系,即y=0.0027x+0.0075,这与“Beer-Lambert Law”相符合,而且未知溶液在446nm处的吸光度为0.18,由此推断未知溶液浓度为63.89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