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保健袪病13穴

合集下载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

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科名病症常见艾灸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哮喘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77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足三里、大椎、定喘、天突、肾俞、风门、丰隆、膏肓俞、太渊、合谷、尺泽。(支)气管炎、咳嗽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肾俞、定喘、天突、足三里、大椎、风门、心俞、丰隆、膏肓俞、脾俞、鱼际。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26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太冲、三阴交、行间、内关。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

郄门、内关、膻中减肥、高血脂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1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阴陵泉、内庭、天枢。心律失常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03穴次,其中最髙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太溪。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涉及该病证的处方用穴共30多个,计151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胃俞、中脘、脾俞、气海、内关、梁门、中枢。胃痉挛、胃炎、胃脘痛、胃扭转、十二指溃疡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110多个,计835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2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中脘、内关、胃

【超清晰】艾灸常见病症指导 艾灸穴位图

【超清晰】艾灸常见病症指导 艾灸穴位图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中风偏瘫: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癫痫: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

风湿性关节炎: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

类风湿关节炎: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

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颈椎,腰椎,外科篇

史上最全的艾灸治病取穴方法

史上最全的艾灸治病取穴方法

史上最齐的艾灸治病与穴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

乳腺删死,艾灸与穴:采用阿是(乳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阳接.经前症沉加太冲;经后症沉加太溪.还不妨协共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止血中之气,果而治乳徐效验最佳.每天艾灸一次,屡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者艾条灸.

癌症,用艾灸不妨扶正,巩固免疫功能,与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中医管百般癌症喊癥瘕,癥瘕初是“气”爆收的阶段,初是“形”爆收的阶段,素是“量”爆收的阶段.徐病的爆收死少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量变的历程.症瘕形貌的便是徐病从无形的邪气死少到了有形的积散,并将要量形成癌岩的阶段.所以革除症瘕,本去便是防患于已然.引导癥瘕的爆收多是: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或者中感六淫之邪等引导致病果素,以致肌体阳阳仄衡,净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止得常,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而爆收此病.临床表示:体内结块,牢固不移,共游定处.病暂里暗消肥,纳减累力、舌量浓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治疗:扶正补真,祛瘀排毒.与穴:神阙、关元、足三里.要领:用四眼盒艾灸正在背部的神阙战关元部位止大里积艾灸,屡屡背部穴位约莫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用单眼艾灸盒每穴艾灸

10分钟.每天一次或者隔天一次.那样艾灸10余次后,您的肌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普及,相继会戴动其余症状的消得.

声戴小结,不妨正在少商战商阳面刺搁血,而后再正在大椎穴面刺2-3下,拔罐搁血后,正在此艾灸15-20分钟.

便秘,不妨艾灸天枢战足三里.那二个穴位皆是胃经的穴位,对付肌体具备单背良性安排效率、如鼓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整理)艾灸穴位

(整理)艾灸穴位

艾灸穴位

1. 肾病:任脉,膀胱经,肝经,胆经等穴位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和三焦俞。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丰隆,阴陵泉,涌泉穴及手三里。还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和三焦俞。”您还特别提到:“涌泉穴,为每天必灸穴位”。分两天循环,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为一组。

中脘,神阙,关元可是同时用一个四眼的艾灸盒,在腹部艾灸,从两根艾条,逐渐适应到四根艾条,以循序渐进为主,艾灸时间腹部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多。前提是以自己适应为度。足三里和丰隆,阴陵泉,每穴15-20分钟,最好使用单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

另一组穴位是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和三焦俞和肾俞,命门,手三里

这组穴位也比较好艾灸,可以趴下用四眼艾灸盒或六罐艾灸罐(现在的天气热了,还是使用艾灸盒和艾条的组合疗效会好很多。)

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和三焦俞和肾俞,命门可以用四眼艾灸盒或六眼艾灸盒艾灸时间一个小时以上。手三里可以艾灸10-15分钟。

涌泉穴,为每天必灸穴位,这个穴位艾灸比较简单,可以在晚睡之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两个单罐,用手绢包好,一般艾柱最短可以燃烧40分钟。可以睡觉的时候绑在涌泉穴上,一是调补肾气,调和阴阳;二是长灸涌泉穴,可

以引火下行。三是艾灸涌泉穴可以有效帮助你改善睡眠,吃好,睡好,精神好,疾病才会更好。

2.治疗妇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这些穴位不仅仅可以治疗妇科疾病,还可以治疗男科疾病。如果患有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都可以这样来治疗。

3.痛经:只艾灸神阙

(整理)灸除百病最全的艾灸穴位

(整理)灸除百病最全的艾灸穴位

灸除百病最全的艾灸穴位

一、常见症状及杂病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可以多针少灸。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nue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隔俞。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

关元

关元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三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人体穴位

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被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命门

命门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足三里

足三里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中脘

中脘又名太仓,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之交会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功能:调理胃气。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编辑本段保健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读者不妨一试。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下面介绍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的八大要穴。

第一要穴:足三里

足三里可以健脾胃,不仅能让人强壮,还能延年益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穴位主要管辖消化系统,同时对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温灸足三里,能强健脾胃,激活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排除人体内浊气。用艾条温灸双侧足三里30分钟,使局部皮肤

第二要穴:身柱

身柱归属督脉,位于后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中间,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其在两肺之间,跟肺气、肺的联络非常密切。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艾灸时,自然正坐,略向前低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身柱,在距离皮肤3-4厘米处进行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10-15分钟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频率为隔日一灸,1周后可改为每周灸1—2次。

第三要穴:关元

关元能让人体元气快速恢复,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邪。关元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它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之会,又是小肠募穴。它既能补肾,又能健脾,还可调肝,且对小肠的活动有益。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地,是人生之要关,真气之所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

具体位置:在脐下3寸、腹部正中线上。

艾灸常用保健穴位

艾灸常用保健穴位

艾灸补益的常用穴位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成效。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成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

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灸大椎穴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

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

常用病例施灸取穴参考表(完整版)

常用病例施灸取穴参考表(完整版)
血紫有块:血海、太冲; 身倦无力:百会、气海; 血虚:膈俞、脾俞; 腰膝腿软:肾俞、太溪。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 大蒜捣烂,敷患处,隔蒜灸,每穴反 复5次。
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钟, 每日1欠,10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 每日1次,6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日1次,7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7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7次1疗程。 雀啄灸,每穴灸15-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以泻法为主。
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 每次1次,5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次1次,5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 每次1次,7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次1次,10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次1次,10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次1次,5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日1次,10次1疗程。 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 每日1次,7次1疗程。
胃下垂
1.中脘、胃上、神阙 2.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方法。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

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A、艾灸四穴养生灸法最合适自我养生保健:

1、关元

穴位简介: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

位置:在脐下3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

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回阳固脱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保健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关元穴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以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

2、命门

穴位简介:一名精宫,督脉之穴

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命门.

保健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命门穴施人生命的中心,为元气所住宿之处,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的功能,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3、足三里

穴位简介:一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

位置: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简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从膝

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

功能:经属于五行之土,穴属土,所谓土生万物,胃与脾表里,故统治一切脾胃之疾."脾胃为后天之本".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保健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灸足三里养生保健,称为长寿之灸.本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的功效.

4、中脘

穴位简介:一名太仓,为手太阴,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交会穴.

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5指的宽度.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中医悬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15个超级有效穴位:

1、百会穴

2、风池穴

3、攒竹穴

4、迎香穴

5、合谷穴

6、内关元

7、天宗穴

8、中渚穴

9、关元穴10、长强穴11、足三里12、三阴交穴13、委中穴、14、内庭穴、15、涌泉穴

巧找穴位,巧用穴位:

2、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主治:

(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

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

自我按摩:

双手中指交叠,用力向下按揉这个穴位,有酸胀感、刺痛的感觉;每次按揉1-3分钟。

3、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

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

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

(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

一针一穴 治大病

一针一穴 治大病

一针一穴治大病

史上最详细12经,362穴,高清动态大图及取穴方法一病一穴,穴准病愈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艾炙从古至今艾灸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艾炙治病能舒通人体的经脉,但什么的疾病怎么样取穴是每位朋友都遇到的难题,下面小编为你讲解一些艾灸常用穴位,让艾灸疗法能够远离疾病的折磨,让我们拥用一个健康的身体。

◆灸身柱穴--艾灸常用穴位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中脘穴--艾灸常用穴位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

现,艾灸“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躺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大椎穴--艾灸常用穴位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苊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位⼤全,附⾼清⼤图!

⽬前,艾灸已⾛⼈寻常百姓家都与它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养⽣保健的作⽤,这是其它⽅式所不具备的强势功效和⽆副作⽤,正因如此,艾灸成为千百年来⼴⼤患者⾸选的⽅式,流传⾄今。

为了让⼤家更好的掌握⽳位,结合⽳位、取⽳⽅法和主治病症等⽅⾯相互结合,取⾝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位,艾灸验⽅(附⽳位图),⾝上重要的30个艾灸⽳位全在这!供各位对艾灸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学习。

【命门⽳】: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

取⽳⽅法:取⽳时采⽤俯卧的姿势,命门⽳位于⼈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带下、⽉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髎⽳】:⼋髎就是⼋个⽳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对,所以叫做“⼋髎”,这是⼀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骶后孔凹陷处取⽳;取⽳時,以⾷指按在⼩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指按在骶⾓(尾⾻上⽅⿈⾖⼤⼩的园⾻突起)上⽅,中指和⽆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神经痛、下肢痿痹、⼩便不利、⽉经不调、⼩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位于⼈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法:取⽳时采⽤俯卧姿势,腰俞⽳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

主治疾病: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癫痫、⽉经不调、下肢痿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保健袪病13穴

艾灸强身袪病不争的事实,艾条灸操作方便没有痛苦,长期坚持也有很好的效果,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常灸的一些穴位。

1、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

(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艾条灸5~7分钟。

2、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艾条灸3~7分钟。

3、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主治:(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

(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

(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艾条灸5~7分钟。

4、迎香穴:抛掉鼻炎和鼻塞属手大肠经脉的穴道。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作用:(1)按压迎香穴,能够治疗各种鼻症,如鼻腔闭塞、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有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

(2)按压此穴,对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等也有一定疗效;

(3)在中医临床中,还利用此穴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或痉挛、面部痒肿、面部组织炎、喘息、唇肿痛等;配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病。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艾条灸3~5分钟。

5、合谷穴:牙痛是病也不怕位置:属于手大肠经经脉上的穴道,当拇指和食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的中点,稍微偏向食指处。

作用:(1)合谷穴为全身最大剌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而通经清瘀;

(2)能治头面的各种症状,不但对牙齿、眼、喉、都有良好的功效,还能止喘、疗疮等;

(3)长期按压此位,对反射性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肩胛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4)能治疗一些妇科系统的疾病,如痛经、闭经、催产等。自我按摩:每次按压左右手各1-3分钟。艾条灸3~7分钟。

6、内关元穴: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属手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的横皱纹的中央,往上大约三指宽的中央部位。取穴技巧: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主治:(1)这个穴位对怀孕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长期按压此穴位,对心绞痛、精神异常、风湿疼痛、胃痛、中风、哮喘、偏瘫、偏头痛、产后血晕、忧郁症,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理作用;

(3)长期按压此穴,还能够治疗失眠、心悸等;配外关穴,治疗落枕。艾条灸10~15分钟。

7、天宗穴:美体健胸按天宗属于手小肠经经脉之穴道,在肩胛冈中点下窝的中央,或者肩胛冈中点下缘,下一寸处。

主治:(1)按压此穴,具有疏通肩部经络、活血理气的作用;

(2)此处穴位,是治疗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的特效穴位。按此穴位,对于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胸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3)按压此穴,能够治疗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上肢不能举等局部疾病;

(4)长期按揉,还对气喘等症具有改善作用;自我按摩:穴位处有酸胀感,先左后右,如有人帮助,也可双侧同时按揉1-3分钟。艾条灸20~30分钟。

8、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位置:关元穴又称丹田穴。属任脉的穴道,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就是这个位置。取穴技巧:正坐,双手置于小腹,掌心朝下,左手中指指腹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1)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闭经、遗精、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产后出血、小腹痛、腹泄、腹痛、痢疾等症状;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尿路感染、肾炎、脱肛、中风、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消化不良等疾患,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调理、改善的功能。自我按摩: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基手中指的指甲上,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揉,先左后右,每次大约1-3分钟。艾条灸10~20分钟。9、涌泉穴:缓解腰酸背痛找涌泉属足肾经经脉的穴道。在足底足前部的凹陷处,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纹头端和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1)长期按摩此穴,能够益肾、清热、开郁;

(2)按摩此穴,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目眩、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风、高血压、不孕、月经不调、阴痒、糖尿病、更年期障碍、肾脏疾病。自我按摩:左右脚心每日早晚各推按1-3分钟。艾条灸20~30分钟。

10、长强穴:便秘腹泻好帮手属督脉的第一穴道,在人体的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

主治:(1)按摩此穴,能够促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畅通,还能治疗便秘,并且能迅速止腹泻;

(2)长期按压此穴,具有通任督、调肠腑的作用,对肠炎、腹泻,痔疮、便血、脱肛等疾患,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长期按压此穴,还对阴囊湿疹、引产、阳痿、精神分裂、癲痫、腰神经痛等病症,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