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保健袪病13穴

合集下载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下面介绍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的八大要穴。

第一要穴:足三里足三里可以健脾胃,不仅能让人强壮,还能延年益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穴位主要管辖消化系统,同时对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

温灸足三里,能强健脾胃,激活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排除人体内浊气。

用艾条温灸双侧足三里30分钟,使局部皮肤微见潮红,每天灸1次,连续灸3天,灸完后喝点姜枣茶。

具体位置: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犊鼻就是外膝眼。

第二要穴:身柱身柱归属督脉,位于后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中间,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其在两肺之间,跟肺气、肺的联络非常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艾灸时,自然正坐,略向前低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身柱,在距离皮肤3-4厘米处进行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10-15分钟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

频率为隔日一灸,1周后可改为每周灸1—2次。

第三要穴:关元关元能让人体元气快速恢复,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邪。

关元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它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之会,又是小肠募穴。

它既能补肾,又能健脾,还可调肝,且对小肠的活动有益。

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地,是人生之要关,真气之所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

具体位置:在脐下3寸、腹部正中线上。

第四要穴:气海气海和关元在位置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该穴主治各种气病,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它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略胜于其他穴位。

灸气海时需要注意一点,阳盛体质者必须配合灸足三里以泻火,常须调护脾胃;如果没有发泡,不宜服用热药,发泡则不宜服用凉药。

艾灸穴位对照表

艾灸穴位对照表
前列腺炎
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
前列腺增生
关元、曲谷、肾俞、三阴交
阳痿
中极、关元、肾俞、命门
男性不育症
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遗精
中极、肾俞、三阴交、关元、志室
中风偏瘫
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瘫痪:加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神经衰弱
神门、信誉、内关、太溪、百会
癫痫
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
经期头痛
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
功能性子宫出血
神阙、隐白
带下病
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
妊娠呕吐
中脘、足三里、内关
习惯性流产
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
胎位不正
至阴(小脚趾)
产后腹痛
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
不孕症
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性冷淡
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
子宫脱垂
原发性高血压
足三里、绝骨、曲池
心绞痛
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
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
隔肌痉挛
中脘、足三里、内关、巨厥
急性胃肠炎
天枢、内关、上巨虚、下巨虚
慢性胃炎
中脘、胃俞、足三里
慢性结肠炎
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
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俞
胃下垂
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
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
子宫肌瘤
气海、关元、子宫
子宫位置异常
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
慢性盆腔炎
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癫痫
鸠尾,风府,筋缩,内关,歉隆
风干性枢纽炎
直池,足三里,血海,肝腧
类风干枢纽炎
直池,足三里,八风,八邪
妇科艾灸篇
月经没有调
中极,关元,太溪
月经后期
关元,三阳接,气海
痛经
三阳接,关元,中极,合谷
关经
三阳接,关元,足三里,血海
经期头痛
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阳接
戴下病
黑环俞,气海,三阳接,戴脉
缓性盆腔炎
关元,子宫,三阳接,足三里,归去,肾俞,关元俞
乳腺删死病
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
乳腺炎
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
功能性子宫出血
神阙,隐黑
子宫脱垂
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阳接
子宫肌瘤
气海,关元,子宫
子宫位子非常十分
三阳接,关元,足三里,子宫
性浓漠
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
没有孕症
关元,气海,三阳接,足三里
肺腧,太渊,三阳接,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
肺腧,内关,期门,阳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
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慢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实
背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
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
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
足三里,天枢,收沟,下巨实
家庭罕睹病艾灸穴位对于照表之阳早格格创做
艾灸证明
1、艾灸总的准则是哪里没有惬意便灸何处,再协同灸一些时常使用的穴位.
2、艾灸无需粗确的穴位定位,艾灸中只消知讲大概的位子即可
艾灸要领

艾灸穴位图详解

艾灸穴位图详解

艾灸穴位图概述《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常灸穴位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艾灸穴位图目录概述人体常用保健穴位艾灸穴位作用艾灸穴位的副作用人体常用保健穴位足三里关元穴气海穴膏育俞穴风门穴三阴交脐疗风池穴大椎穴涌泉穴艾灸穴位作用(1)灸足三里: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

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灸法】: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

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

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才员"。

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

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灸法】: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注意孕妇忌用。

(3)、灸气海穴: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

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

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灸法】: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

灸法同关元。

(4)、灸肾俞穴: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人体必灸的十大养生保健大穴(值得收藏)

人体必灸的十大养生保健大穴(值得收藏)

人体必灸的十大养生保健大穴(值得收藏)
展开全文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不但能够治疗很多疾病,艾灸也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日常保健养生手段,以下是人体必灸的十大艾灸保健养生大穴。

1.百会穴
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2.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3.大椎穴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4.中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5.神阙
在腹中部,脐中央。

6.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7.命门穴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即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8.三阴交
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9.膏肓穴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10.肾俞穴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养生必知的18个艾灸特效穴深入操作图解

养生必知的18个艾灸特效穴深入操作图解

养生必知的18个艾灸特效穴深入操作图解•现代科学证实:艾灸可以温经通络,益气祛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强免疫力,尤其有温阳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

因此,恰当运用艾灸,找准穴位,常灸以下各穴,每次取3~4个,每周灸2~3次,可以增强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帮助我们远离亚健康。

灸气海穴:调理冲任,益气补肾“气海穴”是膏之原穴,属任脉,位于肚脐以下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气海穴位于人体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部位,具有调经固经、益气助阳的作用。

对气海穴施灸,可使人体经穴畅通,经气充溢,身心舒畅,还可促进胃肠蠕动,强化消化功能。

施灸方法回旋灸。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7次为1个疗程。

灸肾俞穴:滋阴补肾“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肾的背俞穴,为肾之气输注之处,内通于肾脏。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气出入的源泉。

肾气充足则人的精力充沛,(针推医学网)体质健康,生殖力强,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旺盛。

艾灸肾俞能益肾固精,为治疗肾虚证的要穴,具有滋补肾阴、温壮肾阳、补虚培元、强身壮腰、延缓衰老之功,是强身健体的常用穴位。

施灸方法温和灸。

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以感到局部皮肤温热、舒适为度,7次为1个疗程。

灸脾俞穴:促进营养吸收“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脾的背俞穴,是脾之气输注之处,内通于脾。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人体的营养物质吸收,都依赖于脾胃的运化输布,故为后天之本。

艾灸脾俞能健运脾胃,加强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可补养气血、增强体质,对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均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科名病症常见艾灸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哮喘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77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足三里、大椎、定喘、天突、肾俞、风门、丰隆、膏肓俞、太渊、合谷、尺泽。

(支)气管炎、咳嗽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肾俞、定喘、天突、足三里、大椎、风门、心俞、丰隆、膏肓俞、脾俞、鱼际。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26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太冲、三阴交、行间、内关。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减肥、高血脂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1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阴陵泉、内庭、天枢。

心律失常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03穴次,其中最髙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太溪。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涉及该病证的处方用穴共30多个,计151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胃俞、中脘、脾俞、气海、内关、梁门、中枢。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方法。

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定位】: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

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

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外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艾灸疗法】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

灸除百病最全的艾灸穴位

灸除百病最全的艾灸穴位

灸除百病最全的艾灸穴位一、常见症状及杂病【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

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可以多针少灸。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nue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

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隔俞。

二、呼吸系统疾病【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化脓灸)【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

天灸大椎穴。

【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艾灸对每个穴位的作用

艾灸对每个穴位的作用

艾灸对每个穴位的作用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中医悬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15个超级有效穴位:1、百会穴2、风池穴3、攒竹穴4、迎香穴5、合谷穴6、内关元7、天宗穴8、中渚穴9、关元穴10、长强穴11、足三里12、三阴交穴13、委中穴、14、内庭穴、15、涌泉穴巧找穴位,巧用穴位:2、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

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主治:(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

自我按摩:双手中指交叠,用力向下按揉这个穴位,有酸胀感、刺痛的感觉;每次按揉1-3分钟。

3、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

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

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

自我按摩:用大拇指的指腹从下往上按揉,左右两穴,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大约1-3分钟4、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主治:(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湿疹
合谷,三阴交,曲池
白癜风
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池
斑秃
风池,头维
美体,减肥,美容艾灸篇
塑身万能穴
曲池
丰胸
天宗,中府,太溪,膻中,乳根,少泽,肩井
美容
百会,阳白,印堂,下关,四白,迎香,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肝腧
瘦脸
四白,迎香,太阳,承浆,颊车
瘦手臂
曲池,外关,尺泽
瘦腰/小腹
天枢,水分,气海,肾腧,三阴交
肩周炎
肩髎,尺泽,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
肩臂外侧痛
曲池、二间
肩臂内侧疼痛
太渊、尺泽
肩关节后侧痛
中渚、天井
肋软骨炎
内关,阳陵泉,支沟
腰肌劳损
志室,委中,大肠腧,腰阳关
腰椎间盘突出
后溪,足三里,昆仑,命门,阴交,腰阳关
坐骨神经痛
腰夹脊穴,环跳,秩边,腰阳关
梨状肌综合症
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
扭挫伤
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
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
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
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
关元,太溪
脱肛
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
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
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乳腺增生病
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
乳腺炎
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
功能性子宫出血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位⼤全,附⾼清⼤图!⽬前,艾灸已⾛⼈寻常百姓家都与它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

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养⽣保健的作⽤,这是其它⽅式所不具备的强势功效和⽆副作⽤,正因如此,艾灸成为千百年来⼴⼤患者⾸选的⽅式,流传⾄今。

为了让⼤家更好的掌握⽳位,结合⽳位、取⽳⽅法和主治病症等⽅⾯相互结合,取⾝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位,艾灸验⽅(附⽳位图),⾝上重要的30个艾灸⽳位全在这!供各位对艾灸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学习。

【命门⽳】: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

取⽳⽅法:取⽳时采⽤俯卧的姿势,命门⽳位于⼈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带下、⽉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髎⽳】:⼋髎就是⼋个⽳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对,所以叫做“⼋髎”,这是⼀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骶后孔凹陷处取⽳;取⽳時,以⾷指按在⼩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指按在骶⾓(尾⾻上⽅⿈⾖⼤⼩的园⾻突起)上⽅,中指和⽆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神经痛、下肢痿痹、⼩便不利、⽉经不调、⼩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位于⼈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法:取⽳时采⽤俯卧姿势,腰俞⽳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

主治疾病: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癫痫、⽉经不调、下肢痿痹。

====================================我是北京世纪仁康疼痛医学研究院的梁⼦赫。

我院主要从事:新九针疗法、美式整脊⼿法、⼩⼉推拿、针⼑⼫体解剖、微创⽳位埋线、中医脉诊、刺⾎疗法、刃针、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等医学技术培训班。

一病一穴,一百零三个穴,穴准病退!藏好了!

一病一穴,一百零三个穴,穴准病退!藏好了!

一病一穴,一百零三个穴,穴准病退!藏好了!
一病一穴,一百零三个穴,穴准病退!藏好了!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自然身上的病症也是各不相同,在很多人眼中中医都带着神秘的色彩,特别是穴位在古时医疗不发达的时候还能够将人体穴位逐一描画出来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最近很多新进入艾灸的小伙伴也总是会问小艾各种各样的穴位和病症。

其实人体穴位共有103个,每一个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小艾今天也是爆肝的整理了出来,大家可以看上图自取穴位,按照艾灸的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阳到阴,从左到右,从背到腹,从少到多。

也就是说,艾灸的顺序应该是从头到胸、腹,然后到四肢,再到背部,然后是腹部,首先是左侧,然后是右侧,首先是阳经,然后是阴经,艾灸的时间由短到长,艾灸的穴位由少到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注意艾灸量不能突然增加,要逐渐增加。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必须人手一份(只发今天)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必须人手一份(只发今天)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必须人手一份(只发今天)1,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必须人手一份!2,艾灸的20条金原则,新手不可不知!3,三伏天艾灸,这些注意事项千万小心!4,艾灸的真正心法!只有高手才明白!5,艾灸八句口诀,全背住,你就是艾灸高手了!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科名病证常见灸治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足三里、绝骨瘢痕灸)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预防中风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心律失常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十二指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盲门阑尾炎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肝功能异常至阳、隔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治愈率90%以上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廖、大椎结肠炎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脱肛百会、命门、次廖、秩边、长强、承山、合谷腹膜炎中脘、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胆囊炎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肝脏疾患期门、中脘、隔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神经系统中风(脑出血)病初发,小艾炷灸百会1~3壮,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灸5壮,降低血压,防止出血偏瘫(中风后遗症)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上肢瘫:曲池、合谷、臑俞、手三里、阳池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嗜眠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三叉神经痛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赞竹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穴上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禺、曲池、合谷、外关、尺泽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泌尿生殖系统急、慢性肾炎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肾病综合征肾俞、命门、太溪、京门,随症选穴肾结核脾俞、肾俞、京门、中脘、水分、足三里肾萎缩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关元膀胱炎及尿道炎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金门遗尿症(夜尿)肾俞、关元、中极、尺泽、足三里、三阴交尿血命门、神门、血海、三阴交、水泉尿频、尿失禁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阳痿症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遗精、早泄心俞、肾俞、志室、命门、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男性不育症长灸关元、肾俞、三阴交精子发育不良可用艾卷经常温灸双侧睾丸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脾俞、三焦俞、膏盲俞、肾俞、中脘、水泉、气海、阳池、足三里、三阴交甲状腺功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能亢进里、阴陵泉甲状腺功能减退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长期施灸运动系统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肩禺、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条口、肩内陵肘关节:曲池、天井、尺泽、手三里、小海、合谷膝关节: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梁丘踝关节: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丘墟肩周炎天髎、臑俞、天宗、秉风、肩禺、曲池、条口、四渎、外关脚气足三里、解溪、绝骨、三阴交、八邪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关节附近及局部施灸,为必灸之点落枕天柱、肩井、落枕穴,灸患侧腕关节综合征阳池、阳溪、大陵、外关、合谷、曲池、列缺外科及皮肤科腱鞘炎灸局部乳腺炎(乳痈)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未溃者隔蒜灸疮头,已溃久不收口隔附子饼灸疮口痔疮孔最、二白、次髎、秩边、长强(针)、承山扭伤局部和对应点灸(在对侧或病灶最痛点相应处)荨麻疹风门、身柱、肩禺、血海、足三里、阳交湿疹肩禺、曲池、阴陵泉阴囊湿疹或多汗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痤疮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皮肤病隔俞、曲池、血海网球肘用非化脓灸压痛处,直接灸散开多点,多次灸即愈妇科子宫位置异常中脘、气海、阳池、肾俞、气海、三阴交、大敦子宫痉挛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子宫附件炎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归来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痛经气海、归来、命门、次髎、秩边、中都、地机、三阴交、水泉功能性子宫出血隔俞、肝俞、脾俞、次髎、血海、隐白、大敦(单灸隐白、大敦或选一穴)绝经期综合征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不孕症关元、子宫、胞户、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子宫脱垂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习惯性流产关元、肝俞、脾俞、命门,提前施灸、超过流产期产后出血血海、大敦白带多气海俞、次髎、大巨、关元、中极、地机、三阴交子宫癌大椎、肾俞、次髎、关元、归来、筑宾、三阴交,要长期直接施灸五官科麦粒肿(目疮)天柱、风池、身柱、肝俞、阳白、太阳、曲池、合谷、内廷、足临泣,此病频发,可连续施灸结膜炎心俞、肝俞、童子寥、赞竹、曲池、足三里、足临泣,局部用针,远处用灸角膜炎天柱、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视力模糊太阳、风池、天柱、肝俞、合谷、养老、足三里、光明视神经炎及萎缩睛明、球后、承泣、风池、肝俞、光明、足临泣近视太阳、阳白、风池、肝俞、足三里、光明鼻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肺俞中耳炎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诸、太溪耳鸣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诸、太溪咽喉炎大杼、风门、大椎、翳风、人迎、尺泽、列缺、少商(放血),速效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腹痛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廖、委中、承山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如果您不知道以上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查看公众号的穴位查找工具点击查看如果以上没有找到您的病症,可以查看公众号的病症查找工具,查找更多病症解决方案点击查看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前注意事项!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空气对流不能太强。

艾灸穴位治病大全

艾灸穴位治病大全

艾灸穴位治病大全找穴位治病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自我治疗方法:1、面色暗黄,毫无光泽,舌苔暗红青紫,一年多无月经,(但是脉项浮大有力)——揉脾经的公孙穴、心包经的内关穴。

每天一碗山药薏米粥(如人太瘦或觜唇红肿破裂可用二碗粥)。

2、腰部酸痛——通过“肾为腰之府”,是肾出了问题。

3、手指甲变得又溥又脆——通过“爪为筋之余”“肝主筋”可以考虑是不是肝脏虚弱了。

4、头发脱落,须发早白——通过“发为血之余气”,与心血不足有关。

5、夜里1-3点醒来睡不着——睡前按摩肝经的太冲穴(消气穴)以祛肝火。

6、晚上7-9点胸部不舒服或肚子痛——为心包经所主。

7、“推腹法”的目的——是清除腹内“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8、拔罐后皮肤奇痒难忍——是新鲜气血流注此处的极好表现象,此时刮痧痒的地方最适合。

9、吸氧——“嗅玫瑰”法;放松——“抓蝴蝶”法、“擦玻璃”法。

10、手脚凉、怕凉——用热水泡脚、坠足法、跪膝法、金鸡独立。

11、身心改善——先天之本,激活肾经——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原头。

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

再通过涌泉穴来好好利用,用在肝处——涌泉穴是通肝的;供给肝脏营养就靠肾,让肾经的气血周流通畅。

12、补肾——先揉肾经,再揉心经。

心肾是相通。

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

两经同时揉,效果能达到极致。

13、肾虚——揉肾经、心经。

14、失眠——揉然谷穴、再揉心经的少海穴去去心火,上下同治,效果更佳。

15、恐惧——揉摩太溪穴,来强壮肾脏(恐惧伤肾,就是大伤气血)。

16、吸气短呼气长“气短”——胸中有郁闷之气,但肾不纳气,就是肾虚,坚持用腹式呼吸法,能真正达到补肾的效果。

17、肚胀、消化不好——推腹法(主推胃经部分)、跪膝法(主要可引胃经气血下行)、敲胃经法(用拳头敲打大腿、小腿胃经部分)来调动身体本来就充足的能量库,自行冲击堵塞的经络。

十三鬼穴——艾灸后的神奇效果

十三鬼穴——艾灸后的神奇效果

十三鬼穴——艾灸后的神奇效果猝死、胸闷、昏厥,十三鬼穴来救急唐代药王孙思邈有十三鬼穴,治疗诸种精神病,或因为某种原因而猝死,或突然胸闷昏厥之类的疾病,都可收效。

不要以为这是迷信,这些穴道之所以被叫做“鬼穴”,古人认为是邪气附体,如休克,或者恍惚,或者精神病,或者痴呆等等。

先来看一个艾灸故事:2010年三月的某一个周末,我与夫人一起去拜访朋友,在其办公室与其家人一起聊天。

谈及其夫人的妹妹,去年曾突然晕倒两次,而且都是打120电话急救。

当时已近半夜,正聊天时,其夫人妹妹突然晕倒,伴有手脚抽搐,但神志清醒,可以回答问题。

自述足底很冷。

胸闷极,十分难受,同时其面色青暗而无神,精神极差,且周身没有任何力气,甚至于手也抬不起来。

当时我没有随身携带针灸针,出去买也来不及。

不得已,取一支香烟,为病人急灸右侧少商穴。

自述稍灸即觉胸闷大减,有气似从上而下疏通其胸中气机。

二十余分钟后,夫人出去买来了艾条一支,急为同时灸两侧少商,症状大减。

再为灸两侧少冲,自觉有温气自下而上地疏通胸部,自觉大是舒畅。

再灸劳宫穴,觉整个胸部都温暖起来。

约半小时许,方完全恢复正常。

病人已经可以正常说话,自述以前突然发作时都是报警,送去医院急救,每每注射安定,回来后要躺两三天始慢慢地恢复力气。

其丈夫极是担心,于白天工作之中,每半小时打一次电话回家问询,说起此事,不胜感激。

此次幸好有我与夫人在,马上就帮助解决了,否则,是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的。

言谈中感谢不已,第二天送来礼物表示感谢云云。

我诊脉后为处破格救心汤小剂量以扶元气,固根本。

去麝香,以防香窜伤气动气。

三个月后询之,诸症安好,未再发作,且精神大振,似已近愈。

听病人讲,西医当时诊断为心脏病,估计是心肌缺血发作。

但我认为,亦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人脉极沉,面色青暗,分明是阳气欲脱。

而手足抽搐是邪在厥阴,是四逆证。

此时当急急扶阳气以固根本。

灸少商以救肺之魄,少冲以救心之神,劳宫以温暖心阳而治其根本。

史上最全艾灸治病穴位大全!(珍藏版)

史上最全艾灸治病穴位大全!(珍藏版)

史上最全艾灸治病穴位大全!(珍藏版)我们知道艾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一种常见的方法,艾灸不同的穴位可以起到不同的功效,经常艾灸可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

下面是中华保健养生学会的专家列出的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取穴,主治及灸法。

还等什么?赶紧收藏吧!(一)手太阴肺经穴名:中府艾灸取穴:正坐或仰卧。

从乳头上数三肋于乳线或锁骨中线旁开二寸处取之艾灸主治:肺急胸满、喘逆善噎、食不下、寒热、咳呕脓血、肺风面肿、汗出肩背痛、喉痹、少气不得息艾灸灸法:灸3壮穴名:云门艾灸取穴:正坐或仰卧,在中府穴上一寸,距乳线或锁骨中线旁开二寸处取之艾灸主治:伤寒四肢热不己。

咳逆短气、胁肋烦热彻痛、喉痹、瘿气、臂不得举艾灸灸法:灸3壮以上两穴,主治:胸、肺疾患穴名:天府艾灸取穴:伸臂仰卧,在中府穴上一寸,距乳线或锁骨中线旁开二寸处取之艾灸主治:血溢口鼻、恶语悲泣、喘息不得安卧,寒热、目眩、瘿气、暴渴善忘艾灸灸法:不可灸穴名:侠白艾灸取穴:伸臂仰掌。

从肘横纹(尺泽穴)上量五寸处取之艾灸主治:心痛气短、干呕烦满、咳逆上气、赤白汉斑艾灸灸法:灸五壮穴名:尺泽艾灸取穴:伸臂仰掌。

在肘横纹中央,稍偏桡侧。

在两筋间取之艾灸主治:呕吐、喉痹、心烦、身痛、舌干、咳唾脓血、心痛短气、风痹、肘挛、便数色变、善嚏艾灸灸法:灸五壮穴名:孔最艾灸取穴:伸臂仰掌,从腕侧横纹(太渊穴)上量七寸,直对尺泽穴处取之艾灸主治:热病汗不出、咳逆、肘臂痛难屈伸、吐血失音、头疼咽痛艾灸灸法:灸五壮穴名:列缺艾灸取穴:使患者两虎口交叉,食指按压在桡骨茎处,在食指尽处盘骨罅陷中取之艾灸主治:半身不遂、口噤不开、手痛、寒热、健忘惊悸、小便热痛、??、溺血精出艾灸灸法:灸3~5壮穴名:经渠艾灸取穴:伸臂仰掌。

从腕横纹(太渊穴)上量一寸,与尺泽穴相对处取之艾灸主治:胸背拘急、喉痹、咳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心痛呕吐艾灸灸法:不可灸穴名:太渊艾灸取穴:伸臂仰掌,在经渠穴直下,当腕横纹之横桡侧,按取动脉处是穴艾灸主治:胸痹气逆、咳嗽呕哕、肺胀喘息,噫气心痛、咽干烦躁、狂言不卧、日痛生翳,肩背痛艾灸灸法:灸3壮穴名:鱼际艾灸取穴:仰掌,在大拇指本节(指掌关节)后骨陷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保健袪病13穴
艾灸强身袪病不争的事实,艾条灸操作方便没有痛苦,长期坚持也有很好的效果,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常灸的一些穴位。

1、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

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
(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

艾条灸5~7分钟。

2、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

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

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

艾条灸3~7分钟。

3、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主治:(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
(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
(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艾条灸5~7分钟。

4、迎香穴:抛掉鼻炎和鼻塞属手大肠经脉的穴道。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作用:(1)按压迎香穴,能够治疗各种鼻症,如鼻腔闭塞、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有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
(2)按压此穴,对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等也有一定疗效;
(3)在中医临床中,还利用此穴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或痉挛、面部痒肿、面部组织炎、喘息、唇肿痛等;配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病。

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

艾条灸3~5分钟。

5、合谷穴:牙痛是病也不怕位置:属于手大肠经经脉上的穴道,当拇指和食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的中点,稍微偏向食指处。

作用:(1)合谷穴为全身最大剌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而通经清瘀;
(2)能治头面的各种症状,不但对牙齿、眼、喉、都有良好的功效,还能止喘、疗疮等;
(3)长期按压此位,对反射性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肩胛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4)能治疗一些妇科系统的疾病,如痛经、闭经、催产等。

自我按摩:每次按压左右手各1-3分钟。

艾条灸3~7分钟。

6、内关元穴: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属手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的横皱纹的中央,往上大约三指宽的中央部位。

取穴技巧: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主治:(1)这个穴位对怀孕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长期按压此穴位,对心绞痛、精神异常、风湿疼痛、胃痛、中风、哮喘、偏瘫、偏头痛、产后血晕、忧郁症,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理作用;
(3)长期按压此穴,还能够治疗失眠、心悸等;配外关穴,治疗落枕。

艾条灸10~15分钟。

7、天宗穴:美体健胸按天宗属于手小肠经经脉之穴道,在肩胛冈中点下窝的中央,或者肩胛冈中点下缘,下一寸处。

主治:(1)按压此穴,具有疏通肩部经络、活血理气的作用;
(2)此处穴位,是治疗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的特效穴位。

按此穴位,对于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胸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3)按压此穴,能够治疗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上肢不能举等局部疾病;
(4)长期按揉,还对气喘等症具有改善作用;自我按摩:穴位处有酸胀感,先左后右,如有人帮助,也可双侧同时按揉1-3分钟。

艾条灸20~30分钟。

8、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位置:关元穴又称丹田穴。

属任脉的穴道,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就是这个位置。

取穴技巧:正坐,双手置于小腹,掌心朝下,左手中指指腹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1)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闭经、遗精、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产后出血、小腹痛、腹泄、腹痛、痢疾等症状;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尿路感染、肾炎、脱肛、中风、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消化不良等疾患,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调理、改善的功能。

自我按摩: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基手中指的指甲上,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揉,先左后右,每次大约1-3分钟。

艾条灸10~20分钟。

9、涌泉穴:缓解腰酸背痛找涌泉属足肾经经脉的穴道。

在足底足前部的凹陷处,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纹头端和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1)长期按摩此穴,能够益肾、清热、开郁;
(2)按摩此穴,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目眩、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风、高血压、不孕、月经不调、阴痒、糖尿病、更年期障碍、肾脏疾病。

自我按摩:左右脚心每日早晚各推按1-3分钟。

艾条灸20~30分钟。

10、长强穴:便秘腹泻好帮手属督脉的第一穴道,在人体的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

主治:(1)按摩此穴,能够促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畅通,还能治疗便秘,并且能迅速止腹泻;
(2)长期按压此穴,具有通任督、调肠腑的作用,对肠炎、腹泻,痔疮、便血、脱肛等疾患,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长期按压此穴,还对阴囊湿疹、引产、阳痿、精神分裂、癲痫、腰神经痛等病症,具
有很好的调理和改善功能;自我按摩:每天分别用左右两手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

艾条灸10~15分钟。

11、足三里:常按足三里,胃病远离你这是一个保健大穴。

主治腹部上、中、下三部之症,因此名为“三里”,此穴位于人体下肢,为了和手三里区别,故称为“足三里”
主治:(1)此穴有养生保健的功能,能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具有预防治疗的作用,经常按摩,能够祛病延年,所以也称长寿穴。

(2)经常按摩,能够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防治肠胃疾病,对胃肠虚弱、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泻、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都具有很的疗效;
(3)长期按摩此穴对于胸中瘀血、乳瘫、心腹胀满、脚气、眼疾等病症,也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按摩此穴,还能增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等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都有疗效。

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1-3分钟。

艾条灸20~30分钟。

12、三阴交穴:妇科疾病的克星三阴交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此穴交会。

此穴物质有脾以提供的湿热之气,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

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

属足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1)此穴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
(2)按压此穴能治疗男孩女生殖器官的疾病。

如遗精、遗尿、阳痿等;
(3)按压此穴,能够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泻、失眠、神经衰弱、全身无力、下肢麻痹、神经痛、脚气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得到缓解;
(4)三阴交穴能排除瘀血,产生新血,经常按此穴能有效去除减头皮屑。

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1-3分钟。

孕妇禁按。

13、委中穴:腰痛背痛求委中属足膀胱经经脉上的穴道。

在膝盖里侧中央。

主治:(1)按摩此位,具有通络止痛、利尿祛燥的作用;
(2)长期按此穴位,对腰背、腿部的各种疾病,如腰腿无力、腰痛、腰连背痛、腰痛不能围侧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3)长期按此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四肢发热、热病汗不出、小便难,以及中暑,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颈部疼痛、下肢瘫痪,臀部疼痛、膝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等病症;配大肠腧穴,治疗腰痛;自我按摩:食指放在膝盖里侧,就是腿弯的中央部位,用食指按压,有酸胀感。

每次左右两侧各按揉1-3分钟,也可双侧同时按揉。

艾条灸15~2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