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专业知识
艾灸教学知识点总结

艾灸教学知识点总结艾草的品种主要有艾叶和艾条,艾叶又分为贵州艾和河北艾,艾条主要是北方产的较长的一种艾。
艾草的选材需注意,应该选择质地均匀、无虫害的干燥艾叶或者艾条。
艾灸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艾灸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避免有可燃物在周围。
2. 进行艾灸前,用户要小便、洗手、擦干净身体,尤其是要确保艾灸部位没有潮湿,以免被灸伤害皮肤。
3. 在进行艾灸时,要确保灸具和操作者都不会受到烫伤,所以要特别小心。
4. 进行艾灸时,要保持放松,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急和不安。
艾灸的方法1. 定位:艾灸可以根据中医的经络学理论,选定相应经络的穴位作为灸点。
2. 准备:准备好艾草和艾灸器具。
3. 点燃:点燃艾草,可以用蜡烛点燃或者用灸盒点燃,然后将艾灸盒放在选定的穴位上进行灸熏。
4. 控制时间:根据灸的部位和疗效来控制灸熏的时间,一般来说15-20分钟为宜。
5. 忌口:进行艾灸期间,忌口冷饮,避免受风、避免沐浴。
艾灸常用的方法和穴位1. 艾炷灸:将艾草悬挂在灸鼎中,燃烧后挨着皮肤的穴位上进行灸熏。
2. 艾条灸:将艾条点燃后,直接敷在穴位上进行灸熏。
3. 艾条温灸:将点燃的艾条移动进行熏灸,常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
艾灸的常用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百会、四白、神阙、陶道等多个穴位。
艾灸的作用1. 祛湿:通过艾灸的热力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祛除体内的寒湿,达到促进阳气的目的。
2. 暖宫调经:通过温热的烟气和药性来调理妇女在经期或者在经前的身体不适。
3. 疏通经络:通过灸熏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4. 固表散寒:通过热力来固表散寒,达到预防感冒等敷寒疾病的效果。
5. 调理脏腑:艾灸可以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来进行调理,促进脏腑功能的平衡和协调。
艾灸的注意事项1. 艾灸前后避免吃过饱或过饥的饮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局部受风。
2. 艾灸后注意避免受凉感冒,艾灸后不要马上洗澡。
3. 孕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慎重进行艾灸,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艾灸基础知识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古老而神奇。
它通过燃烧艾草,将产生的热量和草本特性带到人体穴位上,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艾灸的基础知识,包括艾灸的原理、艾草的选择与使用方法、艾灸的禁忌症等内容。
一、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主要通过艾草的药性和燃烧产生的热量来起作用。
艾草的药性是辛温的,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功效。
燃烧艾草时,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穴位传导进入人体的经络系统,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因此,艾灸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调理,如肩周炎、经痛、失眠等。
二、艾草的选择与使用方法1. 艾草的选择艾草有很多种类,常见的包括艾蒿、艾叶和艾绒。
艾蒿是最常用的一种,它的药性温热,适合用于寒凉病症的调理。
艾叶是艾蒿的叶子,药性也很温热。
艾绒则是艾蒿的花穗部位,药性较温和,适合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在选择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艾草品种。
2. 艾灸的使用方法艾灸有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方法。
直接灸是将燃烧的艾草直接接触到皮肤上,可以起到定点的作用,适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
间接灸是将燃烧的艾草放在器皿或炭盆中,让热气和药性通过空气传导到身体上,适用于全身调理。
在进行艾灸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三、艾灸的功效与适应症艾灸具有广泛的功效,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适应症:1. 调理经络艾灸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缓解肩颈痛、腰腿痛等症状。
同时,艾草的药性还可以理气活血,调理经络气血的平衡。
2. 驱寒保健艾灸的温热特性可以帮助驱寒保健,特别适用于寒凉体质的人群。
长期坚持艾灸可以有效提升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3. 调整内脏功能艾草的药性可以温中和胃,促进消化功能,对于胃寒、脾虚、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艾灸还可以调理肝气,缓解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
四、艾灸的禁忌症虽然艾灸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1. 皮肤损伤如果身体有皮肤损伤,如破溃、烫伤等情况,不适宜进行艾灸。
居家艾灸入门知识点总结

居家艾灸入门知识点总结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药效来治疗疾病和增强身体健康。
在中国,艾灸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保健领域。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医疗方式,并且在家中进行艾灸疗法以提高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居家艾灸的基本知识,包括艾灸的原理、功效、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艾灸方法和技巧。
如果你对艾灸感兴趣,希望通过艾灸来改善健康状况,那么这篇文章将对你有所帮助。
一、艾灸的原理和作用1.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药物挥发物质来作用于人体,以调节经络和气血、温通经络、驱寒散寒,从而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
艾灸的主要作用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补益气血等。
通过经络的调理和作用,能够改善不同部位的病症和健康问题。
2. 艾灸的作用艾灸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病强身、补益气血、行气驱寒等作用。
通过灸热和药效的作用,能够改善自身的免疫力和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具有改善作用。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的艾条和艾灸器材艾灸的工具主要有艾条、艾灸器、艾灸箱等。
艾条是主要的药材,不同的部位和疾病需要选择不同功效的艾条。
艾灸器则是用来点燃艾条和调节温度的工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艾灸器。
同时,艾灸的器材也需要选择优质的产品,确保安全和效果。
2. 确定适合的艾灸时间艾灸的时间主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疾病来决定,通常艾灸的时间在15-30分钟左右,但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可以延长到1小时以上。
在进行艾灸时,一定要注意时间把控,以免造成过度灼伤。
3. 避免过度灼伤艾灸在使用时需要控制温度,避免过度灼伤皮肤。
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人来说,皮肤更加敏感,需要额外小心。
在进行艾灸时,可以在皮肤和艾条之间加上一层湿毛巾或者保鲜膜,以减轻灸热。
同时在进行艾灸之前,也要清洁皮肤和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4. 避免频繁艾灸艾灸虽然对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并不是适合每个人和每种疾病的。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中国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它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结合点燃的方法,通过将热量传导到人体特定穴位上,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艾灸的健康宣教知识。
一、艾灸的原理和理论艾灸疗法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
艾灸在特定穴位上进行,通过热力的刺激,调节经络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艾灸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一系列疾病上。
二、艾灸的适应症1.慢性疲劳综合征:艾灸可以改善身体疲劳,增强体力,提高睡眠质量。
2.肩颈痛和腰椎间盘突出:艾灸能够舒缓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
3.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艾灸可以调理气血,缓解痛经症状。
4.消化系统问题:厌食、腹胀、便秘等,艾灸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5.免疫力低下和亚健康状态:艾灸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间:艾灸一般在早晨、下午、晚上休息时进行,避免在饭后或空腹时进行。
2.选择适当的穴位: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因此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3.掌握火候和时间:艾灸时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避免烧伤皮肤或过度刺激。
4.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在进行艾灸治疗期间,需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孕妇和心脏病患者谨慎使用:孕妇和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四、艾灸的常用方法1.直接灸法:将艾条直接点燃后,将发出的热量对准穴位,进行短时间的灸热。
2.温灸法:在艾条上覆盖艾叶,点燃艾条后,将微温的灸热对准穴位,进行中等时间的艾灸。
3.艾炷法:将艾叶烘烤至微微燃烧,产生轻烟后,将烟熏对准穴位进行熏灸。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在中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艾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艾灸专业知识

避免过度艾灸
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过长时间的艾 灸,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应急处理
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止艾灸,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涂抹 药膏、口服药物等。
03
艾灸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艾灸在感冒中的应用
缓解症状
艾灸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 激,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 、流涕、咳嗽等症状。
辅助治疗
艾灸可以作为感冒的辅助 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 ,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 症状。
选用优质艾绒,准备灸器、酒精灯、火柴 等工具。
点燃艾绒
将艾绒放在灸器里,点燃后吹灭明火,放 置在施灸部位。
固定艾灸
用毛巾或布料将艾灸固定在施灸部位,避 免移动。
控制温度
控制艾灸温度,避免烫伤和烧伤,同时根 据患者感受调整温度。
艾灸的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
注意安全
避免艾绒燃烧后烫伤和烧伤。
避免空腹艾灸
避免空腹进行艾灸,以免晕灸。
用。
增强疗效
中药治疗可增强艾灸的疗效,使 治疗效果更佳。
互补作用
中药治疗可针对艾灸无法治疗的病 证进行调理,二者互补。
05
艾灸的养生保健功能
艾灸的温阳散寒作用
温通经络
艾灸借助其温热刺激,温通经 络,使气血畅通,达到温阳散
寒的效果。
散寒止痛
艾灸可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和不适,如胃痛、痛经等。
祛湿散寒
2023
艾灸专业知识
contents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艾灸基本理论 • 艾灸操作技巧 • 艾灸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 艾灸的辅助疗法 • 艾灸的养生保健功能 • 艾灸的选用与注意事项
01
艾灸基本理论
艾灸的定义与历史
艾灸从业入门知识点总结

艾灸从业入门知识点总结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燃烧的艾草或艾条置于特定的穴位上,以热力刺激穴位和经络,以治疗疾病和增强身体健康。
在中国,艾灸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新关注,艾灸在当代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从艾灸的原理、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培训和规范等方面入手,对艾灸从业入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艾灸的原理1.1 艾灸的起源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说是由黄帝的五个臣子所发明的。
据《黄帝内经》记载,艾灸的原始方法是用燃烧的干艾草或艾条置于特定的穴位上,以在皮肤上产生局部热刺激。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不断总结,艾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
1.2 艾灸的作用原理艾灸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经络活血通窍:艾灸的热力刺激可以促进体表经络的血液循环,调节经络气血的流动,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供血供氧情况,达到活血通络、通窍开塞的目的;(2)温通经络:艾灸的热力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调和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1.3 艾灸的适应症艾灸适用范围广泛,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适应症:(1)风寒湿痹、肌肉、关节疼痛;(2)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3)胃肠疾病、消化不良、腹胀便秘;(4)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5)皮肤疾病、湿疹、疮疡;(6)呼吸道疾病、感冒、咳嗽;(7)神经系统疾病、失眠、抑郁、焦虑等。
1.4 艾灸的禁忌症艾灸虽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患者和从业人员注意。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禁忌症:(1)湿疹、溃疡、破损伤口、痔疮、月经期间等局部皮肤病变;(2)怀孕期间的腹部和腰部;(3)高热、中暑、酗酒等全身性疾病;(4)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病、血液病等。
患者在接受艾灸前,需告知艾灸师身体状况和患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艾灸方案。
艾灸专业知识

注意火源
点燃艾条时要远离易燃物,避免火灾等意 外情况发生。
03
艾灸的应用范围
艾灸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感冒
艾灸大椎、风门、风池,可发散风寒、清利头目 、舒缓症状。
腹泻
艾灸神阙、中脘、关元,可温中散寒、止泻止痛 。
痛经
艾灸气海、关元、三阴交,可温经散寒、活血化 瘀。
艾灸在保健美容中的应用
美容养颜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可调节内分泌,改善肌肤光泽。
艾灸历史
艾灸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在现代, 艾灸逐渐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疗法。
艾灸的基本原理及作用机制
温热刺激
艾灸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 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炎症和粘连的消散和吸收。
腧穴作用
艾灸主要作用于人体腧穴,通过激发经气,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使全身气血流畅,达到扶 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五行为主
艾灸常以五行养生法为指导,通过调和阴阳平衡,达到治疗 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艾灸与经络腧穴理论
经络调理
艾灸通过对经络的刺激,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腧穴应用
艾灸过程中,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腧穴进行施灸,以增强疗效。
艾灸与中医治未病理论
预防为主
艾灸具有温阳补虚、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保健强身
艾灸身柱、命门、肾俞,可温肾壮阳,强身健体。
艾灸在调理亚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神经衰弱
艾灸百会、四神聪、安眠,可养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疲劳综合症
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可调节免疫,缓解疲劳。
04
艾灸与传统医学理论
关于艾灸的知识

关于艾灸的知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艾灸的基本知识:
1. 艾灸的原理:艾灸通过热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的效果。
2. 艾灸的功效:艾灸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头痛、失眠、胃痛、腹泻等常见病,也可以用于调理亚健康状态,如疲劳、免疫力低下等。
3. 艾灸的操作方法:艾灸的操作方法包括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等。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操作方法。
4. 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避免在空腹或饱餐后进行艾灸,避免在极度疲劳或醉酒状态下进行艾灸,孕妇和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等。
5. 艾灸的禁忌:虽然艾灸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艾灸。
如有些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热、恶性肿瘤等,就不适合进行艾灸。
此外,有些穴位也是艾灸的禁
忌区域,如睛明、人迎等。
总的来说,艾灸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中医疗法,但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上述事项和禁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疗法的原理。
2 艾草的作用。
2 新艾和陈艾的区别。
2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
3 冬至前后,艾灸养生最关键.。
3 艾灸要有正确的体位和顺序.。
3 常见疾病的艾灸选穴。
4 灸法注意事项.。
4 用艾条、艾绒是防治蚊虫叮咬的好方法.。
5 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6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艾灸治胃病.。
7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及原理.。
7 艾灸养生是否会产生副作用.。
8 艾条的使用注意事项链.。
8 脾胃虚寒者的艾灸调理方法.。
9 艾灸足三里预防流感.。
9 艾灸足三里的保健作用.。
9 穴位图。
11艾灸疗法的原理艾灸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的艾草为主要原料,其中的艾原本是爱的谐音,代表着伟大的母爱,可无私的赐于万物生命而不求回报。
中医养生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
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
此外,艾草还有扶正避邪的作用,古代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
艾灸的制作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
一般在秋天择吉日采集艾叶,用棍打碎,再揉成艾绒或制成艾柱或艾条在人体穴位施灸,有治病强身的作用。
艾草用于灸法通过封闭脉道要穴,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从而起到镇痛,治消化不良,化痞块,干黄水的作用,使胃火增生,神志清明。
艾灸疗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寒性体质壮阳强身,安全舒适而无任何痛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
艾草的作用艾灸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艾草,艾草,是一种中草药,为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
性温芳香,五月采集,叶入药用。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古时候,瘟疫盛行,人们用艾叶作为对抗瘟疫的主要药材,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泛抗菌抗病毒的药材,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在古代,聪明的人类就是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用半斤成熟的艾草放置在盆子里,然后点燃,把窗户关起来,这样才能起到熏的作用。
在熏的时候,一定要烟熏,不能是明火,因为烟熏杀菌的效果比明火要好得多。
烟熏的时候人要离开房子,因为艾草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是艾草杀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毒性,容易引起皮肤粘膜潮红,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严重的会导致抽搐,一般情况下离开房子半个小时就不会中毒。
艾叶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艾草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
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草用于灸疗,其功效是其它保健产品所无语伦比的。
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体内,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
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
艾草性温,是一种纯阳性植物,用于灸疗,可起到排毒养颜,固本壮阳,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新艾和陈艾的区别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三年的陈艾是做艾灸最好的原料。
就是把艾草晾干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沉淀三年后再制成艾条或艾炷做灸。
三年之艾就是陈艾,陈艾的优点是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燃着后烟少,艾灰不易脱落;而新艾则没有这些优点,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燃着后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等等。
故临床上应该用陈艾而不用新艾。
在《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
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做艾灸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使用三年陈艾,既然古有佳话,自然有其道理。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艾灸的时候艾条燃烧会有烟产生。
有人做艾灸的时候觉得呛,所以市面上有了无烟艾灸条。
但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帮您分析一下。
首先,艾烟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晾干的艾草燃烧后产生的。
艾草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
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的作用,有缓解压力的效果。
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
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
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癌抗衰老。
既然大家看到艾烟的好处多多,适量的吸收艾烟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无烟的艾灸条是被炭化了的,艾无烟自然就降低艾烟的那些药理作用。
古语有“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
”意思是说,三年的陈艾可以治疗多年的疾病。
那有人又会问:艾是越陈越好吗?也不是。
时间太长药效就降低了。
所以选择艾灸条,要选三年的陈艾才是最好的选择。
冬至前后,艾灸养生最关键冬至将至,我们又要迎来另一个数九寒冬,能不能温暖健康的度过这个寒冬,关键要看冬至前后的养生保健做的好不好,冬至节气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
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
阳气初生时,就像新生的幼苗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
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益寿之目的。
冬季是人阳气最弱的时候,正适于采用补阳气的养生手段,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易复发老病,而艾灸的祛湿、散寒作用也正适用于冬季。
冬至是九九寒天的开始,因此冬至前后的养生保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段,也为整个冬季打下基础。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等种种原因,导致阳气亏损,身体易乏,精神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低,失眠健忘等亚健康症状,其实这些都是阳气不足所致。
中医养生表示,扶阳的方法有很多种,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便是艾灸疗法,艾灸所用的艾草是一种纯阳性植物,有扶正祛邪的作用,用于艾灸可起到到治疗疾病、排毒美容和回阳固脱,延年益寿的效果。
艾灸要有正确的体位和顺序艾灸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和顺序,也是很必要的,直接关系到艾灸的效果。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振兴机体功能的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更由于艾灸保健功效显著,而受到世人的推崇。
艾灸取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灸治效果,灸前必须选好体位,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使体位与点相统一。
艾灸是要有一定顺序的,原则上要先灸后背,再灸胸腹,先灸上半身,再灸下半身。
有些位置自己灸不方便,最好借助于他人帮忙。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手法也可以让艾灸取得更好的效果。
常见疾病的艾灸选穴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中脘、足三里。
7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
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8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
灸神阙、关元、足三里.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16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
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
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灸法注意事项灸法虽然简便易行,但若不掌握其适应症及其操作方法,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故此施灸之前应适当地了解一些灸法的注意事项。
灸法注意事项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并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
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时间宜长;老人、小儿施灸壮数应少,时间宜短,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颜面部,心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
5.对于昏迷、局部知觉迟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避免过分灼伤,引起不良后果。
尤其对老人、小儿患者更应如此。
6.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
7.非化脓灸时,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
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也可在数日内痊愈。
8.凡化脓灸后在化脓期或灸后起泡破溃期,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助湿化热、生痰助风,并可刺激皮肤不良反应,从而使创面不易收敛或愈合。
9.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用艾条、艾绒是防治蚊虫叮咬的好方法夏天来了,苍蝇蚊子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虽然家里有纱窗的遮挡,但是蚊子和苍蝇还是会偷偷的溜进来,夜里面常常会有蚊子叮咬小朋友,小朋友的皮肤比较娇嫩,常常是蚊子一咬就是一个大大的包,而且还容易发炎化脓,很是令人烦恼,每年医院里面在夏季都是儿童脓包疮的旺季,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蚊子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