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结构
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唯物辨证法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引用
考夫曼的解说之后说:“这位先生把他称为我的 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谈到我 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 他描述的方法不正是辩证法吗?”
• 马克思指出:“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 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 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而现实事物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资本论》是围绕剩余价值这个核心来展开的。《资本论》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重点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重点在于剩余价值的实现; 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 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 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重点在于剩余价值如 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割。因此可以说,剩余价值是 《资本论》全书的核心范畴,剩余价值理论是全书的基础 和核心的理论。
• 马克思将这个表述称为: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2)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 形成的马克思的经济分析范式
•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 •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 在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人的经济行为 • 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以及道德规范
• 社会经济形态,即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
(2)前述经典表述中的“生产方式” =狭义的生产关系 (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 理由:如果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范畴,可以将马克思的表述改 写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和它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很显然,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来 看,这样使用“生产方式”这个概念都是不合逻辑的。如果在第三种 意义上使用这个范畴,同样是说不通的。因为这样等于说要研究“资 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 “经济形态”的外延大于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已经将它们包含了。 可见,马克思只能是在第一种意义上,即生产力的意义上使用“生产 方式”这个概念的。马克思在这个意义的“生产方式”前加上“资本 主义”这个定语,是要表明,他所要研究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 系和交换关系形成的生产力基础的特定生产方式。我们不能因为“生 产方式”之前有“资本主义”这个定语,就把它理解为生产关系。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
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
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B
8
《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结构和主 要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统一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其 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
《资本论》第二卷包括三篇二十一章,可 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论 述了资本循环理论;第二部分即第二篇, 论述了资本周转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三篇, 论述了社会资本在生产和流通理论。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的量。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B
11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第3篇,18—21章)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两个理论前提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
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 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将社会总产 品在物质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 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了理论前提。
B
5
(一)劳动价值论
(第1篇,1—4章)
1.价值实体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价值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
3.价值形式
货币的起源(简单的价值形式、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
19
谢 谢!
B
20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固定资本是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的 那部分资本;流动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周转方式不同、周转时间不同、价值预付和收回方式不 同、使用价值更新频率不同。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本钱论》的构造概述I第一卷的构造1.商品、泉币的情势规定(第一篇<商品和泉币>)(1)商品的价值和应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情势(3)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隐秘(4)泉币2.泉币的本钱化(第二篇<泉币转化为本钱>)3.本钱的临盆过程(第三篇至第五篇)(1)绝对残剩价值的临盆(第三篇<绝对残剩价值的临盆>)(2)相对残剩价值的临盆(第四篇<相对残剩价值的临盆>)A 协作B分工C机械(3)本钱家和工人的全然关系(第五篇<绝对残剩价值和相对残剩价值的临盆>)4.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六篇<工资>)5.本钱的积聚过程(第七篇<本钱的积聚过程>)(1)简单再临盆(2)扩大年夜再临盆(3)本钱主义积聚的一样规律(4)所谓原始积聚II第二卷的构造1.本钱的形状变更及其轮回(第一篇)2.本钱周转(第二篇)3.社会总本钱的再临盆和流畅(第三篇)III第三卷的构造1.利润轮(第一篇至第三篇)2.贸易利润、利钱、地租(第四篇至第六篇)(1)贸易利润(第四篇<商品本钱和泉币本钱转化为商品经营本钱和泉币经营本钱(商人本钱)>)(2)利钱(第五篇<利润分为利钱和企业家当收入(生息本钱)>)(3)地租(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3.本钱主义社会的阶层关系(第七篇<各类收入及其源泉>结语《本钱论》是由第一卷《本钱的临盆过程》、第二卷《本钱的流畅过程》、第三卷《本钱主义临盆的总过程》三卷构成的。
第一卷又分作七篇二十五章;第二卷分作三篇二十一章;第三卷分作七篇五十二章。
《本钱论》第一卷题为《本钱的临盆过程》是和第二卷的《本钱的流畅过程》、第三卷的《本钱主义临盆的总过程》相对应的。
从第一篇《商品和泉币》到第七篇《本钱的积聚过程》的全部别系,是在临盆过程的差不多上说明本钱主义的商品经济,在最后的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聚》中,与本钱主义的产生相对应,阐述了本钱积聚的汗青趋势,同时也说清晰明了它的崩溃,体系大年夜体上是完全的。
对《资本论》几点看法
对《资本论》几点看法——陆凤林一、《资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整性的要求二、《资本论》的体系结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书共分四卷。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阐述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阐明剩余价值的分配程。
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进行系统的分析批判。
《资本论》的前三卷,马克思称为理论部分。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科学的抽象法。
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相统一。
数量分析方法。
说明经济关系的深度和变化。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相区别四、为什么要学习《资本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习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五、《资本论》的方法理论启示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著作的方法论,亦可视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这部著作的创作是以科学的研究现实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逻辑作为基础的。
这就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具体方法。
《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和它的方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它可以分为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两部分。
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把世界的发展看做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
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两部分,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社会本身所固有的辩证运动,主观辩证法则指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反映。
《资本论》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
马克思引用的考夫曼的话,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从事经济科学的研究就在于发现和揭示经济规律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一般精神生活,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要正确认识经济规律的特点和性质,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有的规律;经济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阐明一定社会形态的发生、生存、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及它为什么必然由更高级的社会代替。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结构和方法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结构和方法
,不少于400字
《资本论》第三卷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的重要著作,是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大师
的社会经济学典范。
究其研究对象,全书主要关注企业家劳动以及企业家资本的组成,他具体从货币资本、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和甲质货币资本四个角度,对企业家的劳动及其产生的资本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其他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认识论的基础。
结构上,《资本论》第三卷共分九章,结构严谨,前后呼应,主题清晰。
第一
章用于介绍货币资本的本质;第二章对工业资本的组成讲解;第三章讲述了商业资本;第四、五、六章是甲质资本;第七章是特殊类型的资本;第八章介绍投资的决策;第九章介绍了劳动力的特征。
从方法上看,《资本论》第三卷的构建运用了流程法、货币规律法和步骤法等
多种经济学形式分析法来探讨资本的构成、衰变及资本利润的形成原理等问题。
马克思也运用了时代所发展出来的统计数据、实验观察结果及分析性设置等视角来支持自己的论断。
他的经济分析思维卓越,让作者的理论得以更加系统化,也为未来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研究大众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为企业家劳动以及企业家资本的组成;其结构分九章前后呼应,论述主题清晰;其研究方法则依据流程法、货币规律法及步骤法等经济学理论,支持并运用统计数据、实验观察结果和分析性设置来辅助自己的论断。
本书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最重要的著作瑰宝,更是一部重要的古典经济学著作,让人们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经济过程和劳动力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揭开劳动力的神奇。
图解资本论
辩证法的实质:动态分析方法
逻辑规则:三分法-过程论-对立统一律
现存事物 肯定理解
变化形式 否定理解
变化结果 必然灭亡
从不断的运动中,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动态分析方法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逻辑规则:两种形式对立统一
《资本论》四卷本的逻辑结构
演化结果 科学理论
第一卷 本质属性 资本的生产过程
条件
具体形式 不同
3财富增长
价值增多
劳动二重性的分析结论
条件:社会关系
人类劳动力 在生理学意义
上的耗费
相同的抽象的 人类劳动
它形成 商品价值
抽象劳动形式 社会属性:可变
从一方面看
科学表述格式 条件观点一体 两分法同一律
条件:劳动关系
人类劳动力 在特殊有目的
形式上耗费
一切劳动 本质存在 关系形式
一方面、另一方面 这是抽象的表述形式 条件和观点二者分立
逻辑分 析两个 层次 两种形 式 三段式 法
两个层次
4结论:物(财富)只有在交换中才具有价值属性,价值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重属性 直接性存在形式 间接性关系形式
商品的定义 独立的互不依赖 的私人劳动产品
商品的社会属性 形式:交换关系 本质:生产关系
价值和财富之间 矛盾根源在于 劳动的二重性
地叙述出来。 系统分析和综合
辩证逻辑属性
这点一旦做到,材料 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 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 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用概念和逻辑 进行动态论述的特点
逻辑规则 两分法——同一律
事物辩证法和概念辩证法的对立统一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资本论》的结构概述I第一卷的结构1.商品、货币的形式规定(第一篇<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形式(3)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隐秘(4)货币2.货币的资本化(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3.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三篇至第五篇)(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A 协作B分工C机器(3)资本家和工人的差不多关系(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六篇<工资>)5.资本的积存过程(第七篇<资本的积存过程>)(1)简单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3)资本主义积存的一样规律(4)所谓原始积存II第二卷的结构1.资本的形状变化及其循环(第一篇)2.资本周转(第二篇)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篇)III第三卷的结构1.利润轮(第一篇至第三篇)2.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第四篇至第六篇)(1)商业利润(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2)利息(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产业收入(生息资本)>)(3)地租(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3.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结语《资本论》是由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三卷构成的。
第一卷又分作七篇二十五章;第二卷分作三篇二十一章;第三卷分作七篇五十二章。
《资本论》第一卷题为《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和第二卷的《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相对应的。
从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到第七篇《资本的积存过程》的整个体系,是在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在最后的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存》中,与资本主义的发生相对应,论述了资本积存的历史趋势,同时也说明了它的崩溃,体系大体上是完整的。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资本论》是由卡尔·马克思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讨论《资本论》的结构,探究其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1.引言部分《资本论》的引言部分是对整部著作的概括性介绍,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方法的阐述。
马克思在引言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和危机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引起的。
2.商品与货币接下来,《资本论》的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商品和货币的产生和运行机制。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概念,并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阐述。
此部分主要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马克思详细解释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途径。
此外,他还对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4.资本主义积累与扩张第三部分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和积累机制。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目标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
他深入分析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效应,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危机。
5.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批判第四部分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
马克思对封闭性的学派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他批评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和偏见,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资本论》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可能面临的终结和社会主义的崛起。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将导致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将取而代之。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策略和道路。
总之,《资本论》以其严密的逻辑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分析成为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结构的整洁排版和清晰表达,马克思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寄望。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体系结构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体系结构发布时间:2021-12-14T06:43:41.056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2期作者:裴斯怡[导读] 1867年9月 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裴斯怡宁波市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宁波 315100摘要:1867年9月 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在当今,无论是认识现代资本主义,还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发的《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本文从《资本论》的贡献影响和当代价值出发,同时探讨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现实意义,最后深入研究《资本论》的体系结构来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资本论》。
关键词:《资本论》贡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现实意义;体系结构一、《资本论》的贡献及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经历的几百年中,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马克思对他所面对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
自《资本论》的诞生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资本论》中所阐述的经济学原理和哲学价值仍然有着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
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一)《资本论》的贡献《资本论》从理论上提供了一个科学复杂的经济体系范本,《资本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1. 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和方法
Wellboy制作
根据马克思对《资本论》第一、二、三卷内在逻辑关系的说明,"《资本论》理 论部分是由资本的生产过程理论、流通过程理论、社会生产总过程理论三大部分 构成的。其逻辑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以商品为逻辑起点,以资本为中心范畴和逻 辑主线,按照“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 整体逻辑结构,具体安排各个范畴的逻辑顺序。#马克思之所以采取这种逻辑构 造,是由两个方面原因决定的。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提供了科学认识研究 对象客观逻辑的根本出发点。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和基础,同时是人们必须进行的第一种历史活动。而“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 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 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 来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所提供的逻辑出发点, ” 就是对社会经济有机整 体的观察和研究,只能从生产和再生产运动出发,把它作为社会生产组织体系和 再生产系统。其研究对象性质和内容的逻辑规定,也只能是“由生产什么、怎样 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内在特殊矛盾及其 发展运动的客观逻辑,提供了认识和决定具体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的特殊逻辑规 定。 第一, 在社会经济交往和物质变换上, 普遍采取了一种商品交换的物化经济形式, 形成了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最一 般、最普遍的系统组织形式。商品经济形式内在具有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特 殊矛盾,并且由此形成了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为内容,以价值 基础上的等价交换为原则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机制, 产生了统一的商品经济的社 会生产方式和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和交换的市场经济组织体制、规则和秩序体系。 因此,商品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一个典型的社会规定和经济特征。不仅占 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 素形式,而且劳动力也普遍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并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和作为资 本的生产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之中。 第二,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结合上,普遍采取了一种物质基础主体化的资 本经济组织形式,形成了资本经济的生产方式。资本生产、资本流通成为社会生 产和再生产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系统组织形式。 资本经济内在具有生产社会化与 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特殊矛盾, 并且由此形成了以资本的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生产 为内容,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为原则的剩余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产生了 统一的资本生产方式和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和交换的资本经济组织体制和资本规 则、秩序体系。因此,资本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另一个典型意义的社会规 定和经济特征。 资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个根本的生产要素结合的独特的 社会形式和组织,成为“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 ;资本价值的自我增殖即剩余价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的主要结构
图一《资本论》的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生产过程)
理论演绎
图二《资本论》研究方式可用下图表示:
《资本论》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商品和货币的理论
副
主
线
2.货币理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K→m)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1—G—W2;资本流通公式G—W—G’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剩余价值生产;个资本主义工资。
(三)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m→K)
《资本论》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买特殊商品)G—W 货币资本职能第二阶段生产阶段(生产m)W…P…W’生产资本职能第三阶段出售过程(商品中包含m) W’—G’商品资本职能产业资本循环G—W…P…W’—G’
(二)产业资本周转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
《资本论》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导言:要向现实逐步的逼近。
五级转化: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即m→p;
②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即P→P;
③剩余价值转化为商业利润,即m→h;
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息,即m→r;
⑤剩余价值转化为地租,即m→R 。
各种资本概念之间的联系。
可用下图表示:
不变资本劳动资料固定资本产业资本生产资本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劳动力流动资本资商业资本………商品资本
本流通资本
借贷资本………货币资本
(信用—虚拟资本)
〖资本形式〗〖产业资本职能形式〗。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论述《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资本论》是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思想的结晶。
其主要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序言和跋,《资本论》第二卷及序言,《资本论》第三卷及序言和增补,《资本论》第四卷等。
《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继《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和总结过程的各种形式(即《资本论》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史(即《资本论》第四卷)。
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是理论史部分。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共七篇,其中马克思写了四篇: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法文版跋,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写了三篇: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和第四版序言,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再版情况和伟大意义。
在这里指出了:《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全新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等重要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1867年整理出版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本书第一卷,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孤立过程,又作为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本身的生产过程,从而使再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第一卷的中心。
《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马克思运用了科学抽象法,首先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在《资本论》第一卷只抽象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图解资本论》
1起点是存在
图解劳动的二重性:财富和价值的关系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2 1存在 具体劳动 关系 形式 时间 劳动的 二重性 供需影响 价值实现 本质 两分法
财富和价值 的矛盾关系
观点是抽象结论 逻辑是具体结论
形式 三段式
生产力决定 着生产效率
抽象论述 随着物质财富的量 的增长,它的价值 量可能同时下降。 这种对立的运动来 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条件 生产效率提高,社 会必要劳动量下降 会导致价值量下降
关系属性
矛盾性
自身属性
认 2过程 识 间接反 是观点 能 思 和理论 力 不 层次阶梯 断 直接性:劳动产品 提 花费的劳动时间不同 升 劳动技能和制作工艺不同 直观反映
本质性 社会地位 物质利益 间接性 社会必要劳动量 供需矛盾的影响 人与人社会关系
认识对象:物,自身属性-使用价值 相互交换:关系属性-价值与价格
马克思采用了描述和比喻的方法,图解则是逻辑分析方法
交换形式与矛盾形式之间的关联
从形式到属性
商品和货币 属性 矛盾:两极形态 本质 产品和商品 对立:本质矛盾 思维口诀 过程是三 属性是一 形式无矛盾 本质有矛盾 属性是矛盾 同一是隐藏,差别是显露 对立是本质,矛盾是属性 结果
物和产品 显露 差别:属性对立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和属性
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整体:总和的或 扩大的价值形式 形式 2特殊等价形式
逻辑规则 形式对立本质同一 两个层次对立统一
本质属性:3总和的或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 20码麻布=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或=1夸特小麦, 或=2盎司金或=1/2吨铁或=其他:辩证逻辑形式:抽象和具体的同一律
资本论的叙述结构
《资本论》有一个中心,即恩格斯所说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全书的体系结构围绕着主线展开。
《资本论》全书共分四卷。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主要阐明在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主要阐述通过流通怎样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以及在生产完成之后怎样实现剩余价值。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三卷不仅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考察了资本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等。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运动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阐明了剩余价值怎样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
围绕剩余价值理论这个中心,对资产阶级各派经济学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批判。
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杭烨《资本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写于1843到1883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9月。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
资本论的整体体系框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大理论来概述。
一个起点指的是商品。
《资本论》是从商品这一逻辑起点开始而步步展开的。
一个基础指的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一条主线,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或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
三个过程,也反映了《资本论》四卷的结构。
就是第一卷讲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讲剩余价值怎样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第二卷讲了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是讲述剩余价值的实现。
第三卷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配。
第四卷是资本运动三个过程在资本家头脑中的反映,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史。
而十大理论则是《资本论》的基本框架,这十大理论有:(1)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贯穿整个资本论,但是它的基本理论是在第一卷第一篇中得到论述的。
(2)剩余价值理论。
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到第六篇讲述的内容。
(3)资本积累理论。
这是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是资本如何产生和带来剩余价值的问题,而资本积累理论讲述的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
(4)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
这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篇的内容。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这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内容。
(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到第三篇的内容。
这里,马克思以产业资本为背景,进行了抽象分析。
(7)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
(8)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是整个《资本论》中篇幅最大一篇,它分上、下两部分。
(9)地租理论。
它是第三卷第六篇的内容(10)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的内容,马克思没有写完。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是:资(上下结构)本(独体结构)论(左右结构)。
《资本论》全书共4卷,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共3册)。
第1卷至第3卷是理论部分,第4卷是理论史。
《资本论》第1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共7篇25章。
按照其中所包括的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这7篇可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由第1篇构成,阐述狭义劳动价值理论;第2部分由第2、3、4、5、6篇构成,阐述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3部分由第7篇构成,阐述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论》第2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共3篇21章,可分为3部分:第1部分由第1篇构成,阐述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2部分由第2篇构成,阐述资本周转;第3部分由第3篇构成,阐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1、第2部分以单个资本为研究对象。
《资本论》第3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各种形式,共7篇52章,可以分为3部分:第1部分,由第1篇、第2篇和第3篇构成,这一部分阐述产业部门中剩余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利润)及其分配规律,包括利润平均化、生产价格以及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2部分,由第4、5、6篇构成,这一部分是对以上所述的利润的进一步具体化,分别论述了商业资本所得的商业利润、借贷资本所得的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各种形式;第3部分,由第7篇构成,
在这一篇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明确指出他在政治经济学上的伟大发现--剩余价值转化为一个更高级的理论--利润之上的高级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结构《资本论》结构《资本论》的结构概述I第一卷的结构1.商品、货币的形式规定(第一篇<商品和货币>)(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形式(3)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4)货币2.货币的资本化(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3.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三篇至第五篇)(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A 协作B分工C机器(3)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六篇<工资>)5.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1)简单再生产(2)扩大再生产(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所谓原始积累II第二卷的结构1.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一篇)2.资本周转(第二篇)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篇)III第三卷的结构1.利润轮(第一篇至第三篇)2.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第四篇至第六篇)(1)商业利润(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2)利息(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产业收入(生息资本)>)(3)地租(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3.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结语《资本论》是由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三卷构成的。
第一卷又分作七篇二十五章;第二卷分作三篇二十一章;第三卷分作七篇五十二章。
《资本论》第一卷题为《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和第二卷的《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相对应的。
从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到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整个体系,是在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在最后的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中,与资本主义的发生相对应,论述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同时也说明了它的崩溃,体系大体上是完整的。
第一卷首先在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阐明了成为资本生产过程前提的商品经济一般,在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阐明了资本把劳动力作为商品买进来,然后在生产过程中把它当做使用价值使用,从而得以生产获取剩余劳动,从而规定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
可以说,这就是第一卷的核心。
第一篇阐明了资本生产过程的一般前提的形式规定,而第七篇说明了这样一个过程,即资本作为实质性基础要求劳动力的商品化并对此进行再生产。
总之,第一卷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阐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一般关系,是《资本论》体系中的基础理论。
第二卷阐明了作为本来的流通形式出现的资本的流通形式中所特有的问题,补充第一卷对资本主义基础结构的说明。
在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说明了资本流通的意义,规定了在第一卷中没有说明的流通资本在资本运动中所占有的地位。
同时附带的论述了流通费用和流通时间的问题。
第二篇《资本周转》是一般地把以货币资本为起点的资本循环运动作为主题,论述了它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践观的影响。
最后的第三篇,以其著名的公式说明了资本主义按照价值规律独自建立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
这样通过第二卷对流通过程的阐述补充了第一卷以后,在第三卷中考察了《作为整体考察和资本运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这不过是说明了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按照资本的要求以其特有的方法,在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进而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追歼在分红中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即论述所谓利润论、地租论,还有补其不足的利息论。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三篇《利息率去想下降的规律》是利润率;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是阐述商人资本及其利润,为下边论述利息做准备。
第五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生息资本)》、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分别构成了利息论和地租轮。
利润论说明可把资本作为整体生产的剩余价值,作为平均利润按资本平均地进行分化,因此产生了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代替价值规定了商品交换。
这是从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并不是由价值关系规定的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毋宁说利润论是由劳动价值学说确立的。
以这个利润论为基础阐述了利息是对于提供货币资本的货币资本家、地租是对于拥有同为不是劳动产品而不能成为资本的土地的土地所有者,所分给的剩余价值。
这样,《资本论》就以价值规律为准则系统地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及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规定这三大阶级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各种规律。
从商品开始到阶级为止《资本论》全三卷,是随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以来,初次在理论上取得一体系化成就的划时代的著作。
I、第一卷的结构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由七篇二十五章构成。
其主要部分,首先是由1—3章构成的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其次是包括5—16章的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再次是第二十一章以下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这三部分是以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和第六篇《工资》为转化进行论述的。
《资本论》的第一卷,首先在第一篇作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前提论述了【商品和货币】,在第二篇中说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即从第一篇的前提向(资本的生产过程)过渡的条件。
然后在第三篇中才开始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
这样第一篇、第二篇,特别是第一篇,不仅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导言部分,而且作为对商品、货币资本的形成的基本规定,对全三卷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定;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提高生产力的特殊方法,即资本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促进协作、分工、机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所特有的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这样,在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作为第三篇和第四篇的统一,阐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
第六篇《工资》说明了在第三篇到第五篇中所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社会关系(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工资)掩盖起来的形式,换句话是说明了把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提高资本的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形式。
通过这一篇,为在下边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阐明资本的自身发展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发展做了准备。
这样,在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说明了以资本的形式实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说明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作为一个社会确立起来的方式。
也就是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发展规律。
然后再最后的两章里,说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是在英国的具体历史。
并在殖民制度论中,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而论述的。
它是从历史方面阐述了资本的意义,不但非常令人感兴趣,而且也显示了几乎无可辩驳的马克思的思想基础。
(一).商品、货币的形式规定(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在这一篇中说明了作为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的形式上的性质;阐述了一个社会全面确立商品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的过程,它由简单的商品形式发展转化为货币和资本,结果出现了劳动力这个特殊的商品,这才使商品经济得以全面地统治了这个社会。
这里所说的商品,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所谓简单商品中业已具体看到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殊的历史社会的核心的商品形式。
同样,在形式上不只是发展成货币,而且一定要发展成资本,并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发展成支配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产业资本。
第一篇分为三章。
即在第一章解释商品;第二章论述商品的交换过程;第三章论述由商品交换而发展起来的货币,并进而论述货币本身的各种职能形式。
这个叙述的展开式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资本论》的体系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因为商品是商品经济起支配作用的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是其终极的构成分子。
当然,商品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商品,但在商品经济中,只要还是商品,换句话说,在到买主—消费者的手中以前,使用价值只不过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事实上,商品在现象上的相互交换关系,是以抽象掉各自不同使用价值的关系进行的。
也就是存在两者中作为共同的第三者即生产这种商品所必经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必须相等的。
各种商品,其中包含的共同的社会劳动的结晶,是价值的实体。
第2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进一步说明第一节中论述的商品中使用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劳动价值学说。
即生产商品的劳动有两个方面;有形成一定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或(具体的,有用劳动)的一面;也有形成价值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一面。
例如,做一件上衣的劳动,在有用劳动方面和织亚麻布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但在形成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方面,两者却都只不过是一定量的劳动。
有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在形成价值方面是同质的劳动商品,具有价值,而且是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交换。
商品的价值通过劳动而具有社会性质。
但是在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并不是直接地就是社会劳动的产品,而只不过是私人的,个别劳动的产品。
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商品作为交换价值,通过相互交换才能实现价值。
也就是说,每个私人劳动必须作为社会劳动进行比较,而每个商品的直接交换只不过是个别的过程,但是只要处在直接的交换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偶然的个别的制约。
因此,就必然要发展成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的交换过程。
根据这一点,为了先说明货币的起源,才特别得入地考察了交换价值即商品的价值形成。
(2)商品的价值形成在这里按照下列程序考察了价值形成的发展;(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成);(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成);(C、一般的价值形成);(D、货币的形成)私人产品的每种商品不能自己表现其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
另外也不能用同样是私人产品的其他商品的价值来表现,而是用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一种商品的价值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事实上市商品用商品来表示,是交换的出发点,这就是【简单的价值形式】。
这种形式说明了已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对处于【相对价值形成】的商品来说是具有直接交换可能性的形式。
这里看到了货币的萌芽。
但是每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并不是只要求和另一种商品,而是要求和其他所有的商品交换,所以其价值必须用其他所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示,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价值形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