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豫剧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豫剧英译研究——以豫剧《清风亭》为例
076《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豫剧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豫剧英译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豫剧英译中的适应性选择、选择性适应以及三维转换等问题,以期为豫剧在国际传播中找到更加贴切的表达方式。
[关 键 词] 翻译生态学;豫剧英译;《清风亭》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豫剧英译研究——以豫剧《清风亭》为例崔晓珂一、引言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豫剧,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源于中原腹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以及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其艺术形式独特、意蕴丰富,以唱腔大气、韵味优美、故事生动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豫剧承载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释放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因此,豫剧的海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豫剧海外传播现状并不容乐观。
近年来,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等文化团体前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豫剧“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是专业团体的海外巡演,主要受众为海外华人以及海外豫剧爱好者,受众面十分狭窄且影响力有限。
同时,豫剧文化走出去离不开豫剧作品的译介。
豫剧翻译研究起步较晚,相较于其他影响力较大的剧种,豫剧英译研究与实践相对不足。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教授于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其明确指出翻译是译者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开展的相关选择活动,并重点强调了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两个方面,同时生态翻译学主张“三维转换”,即以译者为中心,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
本文以文化“走出去”为背景,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以豫剧电影《清风亭》翻译为案例,整体把握豫剧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多维度分析,旨在通过研究为豫剧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豫剧译者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同时为今后突破豫剧翻译瓶颈、实现豫剧高质量外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
1翻译的矛盾性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
所谓对立,是指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
所谓统一,是指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翻译这个统一体之中,并贯穿于翻译发展的始终。
因此,翻译包含着矛盾,而不可译性和可译性的主次之分,决定着翻译是否可以进行。
一般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夸域的交际行为,在此过程中,信息不仅从一种文字领域传递到另一种文字领域,而且也从一种文化领域传递到另一种文化领域。
与此同时信息也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原信息的内容与特点有的被遗漏,有的则经过替换或二度创作得以再现。
若遗漏的多,再现的少,就表明原信息不可译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信息是不可译的;如果遗漏的少,再现的多就说明可译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原信息是可译的。
不可译性与可异性一直是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争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者也考虑到翻译会出现不可译性与可译性的问题,所以多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梵语翻译过来,用于译音的汉字丧失了其自身的原意,而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古意大利先贤们则更决绝,他们干脆将翻译看作对原作的亵渎,遂将翻译者看作背叛者。
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A.Nida根据语言交际功能观点提出了“高层次的对等”和“低层次的对等”两个概念。
高层次的对等要求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要使目的语读者或听众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作出的反应与原语读者或听众基本一致;低层次的对等要求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或听众能得到与原语读者或听众对等的理解或欣赏。
译语与原语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相等。
所以,高度的对等是达不到的,尤其当两种语言或文化差异较大时,更难以达到。
人们产生和理解语言的方式,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绝对一致,所以,Nida的翻译理论只要求反应基本一致,而基本一致实际上就已经表明翻译中存在着不可译和可译性。
英国著名翻译J.C.Catford通过将翻译的不同层次进行分析研究,把不可译分为语言方面的不可译和文化方面的不可译。
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译文语言研究
ywjsxxk@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译文语言研究河南洛阳理工学院乔燕翻译是转换文本语言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文化及内涵的转换。
将美学思想应用于文学翻译中,能使文学翻译质量得到较大提升,美学思想关注的是译者的主体性及创造性,旨在突出读者的重要性,注重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表达美。
翻译美学是美学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与传统的翻译观有很大不同,对传统文学翻译作了有效的拓展。
在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认知,将语言的功能性看得较重,语言不仅是传递文学作品情节的工具,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
本文在文艺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展开分析,探索文学语言的翻译途径,丰富当下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理解和研究。
一、意境美意境即文学作品营造的氛围,对作者的表情达意和作品的思想传递有重要作用。
诗人通过简洁凝练、优美精致的语言形式给读者带来意境深邃、意象丰富的审美空间。
分析诗歌意境有助于译者对文学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翻译语言做出正确的选择。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傍晚时分,小村庄在秋雨初晴后的绮丽风光和村民的淳朴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和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描绘了这样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秋雨过后,山间空气更加清新,乡间景色更加诱人;皎洁的月光穿过松树之间的空隙照射在地上,叮叮咚咚的泉水在一路欢歌中从石头上流过;洗衣归来的女子说说笑笑的声音从松林间传来,水面上的莲花动了,说明有渔船下水打鱼。
王维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中的景物,将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呈现给读者一幅风趣清新的画面,既像一幅清新隽秀的山水画,又宛如一支甜美动听的乐曲,这正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创作特色的体现。
在这首诗的英译本中,译者使用简洁的语言传递意象,同时保持了诗歌的语言特点。
在译本中,译者除了将众多意象如实翻译外,还增译了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来修饰意象名词,让这些意象具备了动态的特征,显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范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接受美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文艺理论,其核心理念是重视读者的参与与解读。
在这一视角下,翻译过程被看作是译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原作进行解读和再创作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原作的理解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
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对于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1. 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会对其理解和解读原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译者的基本素质,也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关键因素。
译者的语言能力决定了其对于原作的理解程度,而表达能力则决定了其将理解转化为译文的质量。
因此,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 翻译目的与受众翻译目的和受众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受众会对译文产生不同的要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例如,对于商业翻译,译者需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市场效果,而对于文学翻译,则需要更多地关注原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性。
4. 原文的文本类型与风格原文的文本类型与风格也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本类型和风格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和风格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戏剧翻译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戏剧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剧翻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给予戏剧翻译的关注却非常有限。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戏剧文本的“双重性”:一部戏剧作品既可以被看作是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剧本用于舞台演出。
戏剧文本的“双重性”决定了戏剧翻译的特殊性。
译者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受众,一种是纯文学读者,.另一种是剧院的观众。
因此,同一部戏剧作品可能会有几个以不同受众为服务对象的译本,比如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Romeo and Juliet就有四个风格迥异的中译本。
其中最典型的是朱生豪和曹禺的译本,朱译旨在让广大中国读者欣赏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作品,而曹译则是为了舞台演出。
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传统的“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不同,该理论强调,读者和接受是文学欣赏中最重要的一环。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充满着“意义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结构”,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界”。
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界”和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
本文以Romeo and Juliet 两译本为例,试图将接受美学理论中“读者”这一特定概念引入到戏剧翻译研究中,旨在探讨受众的不同对戏剧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认为,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期待视界”,多数纯文学读者旨在了解外国文化,而剧院观众大都是为了娱乐消遣。
因此,译者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Romeo and Juliet的两个中译本,本文得出结论,两者尽管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都满足了各自受众的审美要求,从而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
从运动发展观看豫剧行当英译中的不可译性
从运动发展观看豫剧行当英译中的不可译性
姚旭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5(000)022
【摘要】豫剧行当英译不仅仅是为译语读者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在传递信息的
过程中传播悠久的中原文化以及灿烂的华夏文明。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运动发展观分析豫剧行当及其内涵,提出目前豫剧行当翻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豫剧行当深刻的文化和艺术含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语言之间的障碍将会逐渐缩小,豫剧翻译也将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到更合适的翻译方法,“不可译性”或将在豫剧行当翻译中得到缓解。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姚旭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不可译性在《红楼梦》谐音双关修辞英译中的部分表现
2.论李白诗歌英译中修辞的不可译性及补偿手段
3.从戏曲行当的美学价值及其规律来看当前豫剧的行
当4.从翻译的矛盾性探讨豫剧翻译中的三个不可译性问题5.论李白诗歌英译中修
辞的不可译性及补偿手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综述我国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通过详细阐述相关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次演示旨在促进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的进 一步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引言
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在我国学术界逐渐受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国内 外学术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这种 跨学科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翻译过程和接受美学在其中的 作用。本次演示将回顾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以期为未来研 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我国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成 果
在成果方面,我国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者们从不 同角度探讨了接受美学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例如,一些 学者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译者应优先考虑读者的接 受程度。另外,还有学者到译作与原作的关系问题,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 的审美价值和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我们对翻译过程和接受美学的认识具 有积极意义。
我国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的 不足
然而,尽管我国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 不足。首先,多数现有研究过于理论层面,而忽视了翻译实践的复杂性。未来的 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其次,当前研究尚未充分 挖掘接受美学与翻译理论的多元,如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的 审美观念等问题探讨不够深入。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一领域 的探讨。
翻译研究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翻译进行了深入 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翻译结果评估等方面。近年来, 随着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学的兴起,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探讨翻译在文化传 播和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从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看辛弃疾词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 226-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文一相对达到了接受美学的效果。
3.相同或相近的韵脚相结合。
若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单一,易于理解,译者可采取相同或相近韵脚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保存原文意象,同时也能有效保留原文音韵,使译文读者视野与原文视野易于融合。
例如:“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他们连那。
”这句唱词文化内涵简单直白,因而在翻译时应注重其原文的音韵,尽量保留原文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译文一:shoes and socks ,have clothes It was made all by themselves.译文二:our shoes and socks and dressing ,we support at the army most as we can.译文一中的唱词上下两句结尾的押韵在译文中强调“s ”音,观众可以通过相同的韵律体会原唱词和谐的音韵,使译文受众的期待视野与原文相融合。
而译文二则没有体现出这个特点,因此选用译文一较恰当。
四、结语豫剧唱词的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提高豫剧英译水平有利于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戏曲,更有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接受理论重新定义读者的作用和地位,期待视野、视野融合等概念的提出,把文本中心论的模式改变为读者中心论,对传统翻译观产生了极大冲击。
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以豫剧《花木兰》选段唱词的两种译本分析为例,阐释了接受理论中所要达到的视野融合,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接受程度,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豫剧唱词的音韵美、通俗美和修辞等对其翻译策略做了一定的尝试。
参考文献:[1]杨亚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J].语言研究,2016.[2]石琦.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豫剧唱词的英译——以豫剧《七奶奶》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11.[3]徐晶晶.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戏剧翻译——许渊冲英译《长生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4]郭克俭.豫剧唱词语言艺术特征[J].中国音乐学,2010.[5]侯向群.接受理论与翻译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1994.从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看辛弃疾词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李楠【摘要】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其主体性不容忽视。
接受美学对戏剧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启示
接受美学对戏剧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启示
夏萌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一、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理论接受美学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以“审美接受者”为导向的读者反应理论,其理论先驱是德国“康士坦茨学派”代表人物沃夫尔冈·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姚斯.继两位开创人之后,接受美学理论不断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迄今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衍生出众多分支学派,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夏萌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古赵旅游文本翻译的现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以接受美学为视角 [J], 肖咏梅
2.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语习语翻译中的运用——以杨宪益在《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为例 [J], 王亦琳
3.翻译是一种\"对话与交流\"——接受美学对音乐翻译的启示 [J], 苏思颖
4.杜甫诗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与文化传播
——以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杜诗翻译为例 [J], 张梅;左项金
5.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 [J], 杨亚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隐喻翻译比较探讨
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隐喻翻译比较探讨儿童文学存在于文学领域的边缘地带,在以往的翻译研究中,也没有将儿童文学的翻译作为重点来对待,译者常常在翻译儿童作品时夹杂自身的主观看法,没有将儿童读者作为儿童文学翻译的重点,不利于儿童读者的阅读。
一、接受美学概述接受理论也被叫做接受美学,是在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它具有文艺性,该理论强调从读者的角度入手,研究文学作品。
该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只有得到读者的阅读才有资格被称为文学,所以该理论强调读者比作者还要重要。
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低,使其接受抽象事物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论是写作还是翻译,都要考虑到儿童群体的特殊性,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创作与翻译。
儿童文学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两种角色: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阅读文章,二是在阅读的同时与作者进行沟通。
文学翻译者需要翻译出符合受众审美的文学。
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译者需要灵活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隐喻翻译的比较本文以《夏洛特的网》为例,对三篇译文的隐喻性翻译进行分析。
(一)比较标题的翻译本书中共含标题22个,文中挑选几个标题,比较不同译者笔下创作出的文学。
例如在对“Before Breakfast”进行翻译时,三位译者分别将其翻译为早饭之前、早餐前、早饭前;“Escape”被分别翻译为:逃走、逃跑、逃跑;“A Talk at Home”被三位译者翻译为家里人的谈话、唠家常、在家中的谈话等。
上面的翻译中,第二位译者的标题翻译最为简洁,大部分以两个字为主,如果让成年人来评价这几位译者翻译的文学作品肯定更倾向于第二位作家。
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儿童并没有积累这些词汇经验,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
比如你对儿童讲“唠家常”,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产生疑惑。
综合比较来看,第三位译者的翻译更符合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
他在翻译标题时注意到了以儿童读者为导向,儿童很容易明白标题内容,令儿童在阅读标题时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片段,可以激发儿童阅读全文的兴趣。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第 2期
2 0 1 4年 3月
( P h i l o s . &S o c . S c i . E d i t . ) V o 1 . 3 4 N o . 2 Ma r . 2 0 1 4
语 言学 研究 ・
接 受 美 学 视 角 下 的 电影 字 幕 翻 译
常霜林
( 华 北水 利水 电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5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1 - 。 1 8
基 金项 目 : 河 南省 高等学校 人文社 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2 0 1 2 一 G H- 3 1 9 ) 作 者简 介 : 常霜林 ( 1 9 8 5 一 ) , 女, 河南开封人 , 硕士, 研 究 方向为翻 译理论 与 实践 。
于三 者之 间 的 动态 交 流 , 通 过 读 者 填 补 作 品 中“ 未 定点 ” 和“ 空 白” 而实现 。鉴 于一 部 电影 的成 败 很 大
作是“ 翻译过 的 目的语字幕” , 其实不然。事实上, 电影 字幕 的接受 过 程是 多 层 面的 活 动 , 因为 电影 文
本本身 就是 一种 包 含有 像 可 视 的镜 头 画 面 、 可 闻 的
策略 。
关键词: 字幕翻译 ; 接受美学; 译者; 期待视域 ; 潜在读者
中图分类 号 : H 0 5 9 文 献标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0 9 6 4 ( 2 0 1 4) 0 2 01 - 0 9 05 -
在 中 国改革 开 放 和 经济 全 球 化 的 背景 下 , 中外
一
、
接 受美学框 架下 的 电影 字幕 接受 过程
作 为一 种 新 的文 艺批 评 理论 , 接受 美 学起 源 于
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
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桥梁,历来是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活动不仅承载着语言信息的传递,更涉及到文化、哲学、美学等多重维度的交互与碰撞。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以期深化对翻译活动的理解,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文将概述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指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与解释。
通过对跨文化解释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本文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介入与影响,以及译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进行选择与决策。
本文将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翻译活动的本质与意义。
通过引入诠释学理论,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理解与解释的关系,以及翻译如何实现对原文意义的再创造与重构。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原文的深入解读,还涉及到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本文还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审视翻译活动。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性和文本的开放性,认为翻译应关注读者的接受与反应。
本文将分析翻译在接受美学理论框架下的特点与要求,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平衡原文与读者的需求,以实现翻译作品的最佳接受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三个维度的分析,全面揭示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通过对这些理论框架的探讨,本文期望能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二、翻译与跨文化解释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解释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还需要对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翻译的本质在于寻找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等和契合,使得源语言中的信息、情感和意境能够在目标语言中得以准确、完整地再现。
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解释涉及到对源语言文本的深入解读。
译者需要运用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和理解。
这包括对文本的字面意义、隐含意义、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意图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摘要:接受美学重申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以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同创建的。
而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频频进行对话的两重沟经过程。
翻译活动应关注读者“期望视线” “呼唤性构造”和文学的历史性。
重点词:接受美学期望视线呼唤性构造翻译一、接受美学的理论纲要接受美学的理论源于阐释学文论,盛行于60 年月后期,在 70 年月达到热潮。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 Hans Robert Jauss)、伊塞尔(Wolfgang Iser)。
它是读者反响责备的一个派别和突出代表,确定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美学思想,对“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进行了责备,实现了文艺研究史前一次重要打破,进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势发生了根天性的变化。
接受美学解读的基本特色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以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重申读者“接受”的重要性,正如姚斯所说:“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分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明” 。
“在艺术的历史传统中,一部作品不断持续的生命,不是经过永远的疑问,也不是经过长久的回答,而是经过疑问与回答、问题与解决之间的动向的阐释,才能够激发一种新的理解并同意从头开始过去与此刻的对话。
”姚斯以为“读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充分调换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从作品中能意会出意想不到的意义来”,“只需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一直只好是未达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实质的”。
[1] 读者不不过是鉴赏家、责备家,并且仍是作家,因为责备、鉴赏自己就是一种创建和重生产。
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还不可以称其为作品,而是称之为“文本” ,因为它还不过潜伏的文学作品,而真实的文学作品,则是读者阅读后的文本。
文学作品是为广大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它的社会心义和美学价值只有经过读者的详细化的阅读过程才能表现出来。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范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在翻译学领域,译者主体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译文的质量等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以期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接受美学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因素的考虑以及译文的可读性等方面。
在接受美学的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不仅关系到译文的质量,还影响到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
三、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分析1. 语言因素语言是翻译的基础,因此语言因素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译者的语言能力、语言素养以及语言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例如,对于同一原文,不同的译者可能会因为语言习惯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
2.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因此,译者需要对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此外,译者的文化素养也会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3. 翻译目的与读者需求翻译目的和读者需求是决定译文质量和译者主体性的关键因素。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明确翻译目的,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和期待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
同时,译者还需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期待。
4. 翻译策略与技巧翻译策略与技巧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会产生不同的译文效果。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以传达原文的意义、风格和文化内涵。
目的论视阈下豫剧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探析
XU E SH U TA N TA O学术探讨目的论视阈下豫剧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探析摘要:新世纪以来豫剧电影蓬勃发展,独秀于戏曲电影百花园。
随着豫剧电影的广泛传播,一些国外观众也逐渐开始关注豫剧,关注中原文化,但受到语言差异限制,西方观众在观赏豫剧过程中不能完全领略豫剧艺术的魅力。
在目的论视阈下,对豫剧电影《三哭殿》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推动豫剧艺术和豫剧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豫剧电影;豫剧艺术;字幕翻译;目的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常兴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的典型代表,是河南历史发展下来的活化石。
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要想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走出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致力于豫剧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
豫剧电影,是将豫剧艺术和电影手法融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既保留了豫剧的艺术特色,又融入了颇具现代感的电影艺术元素。
豫剧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形式。
要想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通过豫剧电影领略豫剧乃至中华文化的神韵,字幕翻译尤为重要。
不同于传统翻译的是,字幕翻译通常要受到空间和时间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基于翻译目的论,笔者对豫剧电影《三哭殿》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提高豫剧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兴起并且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四位翻译家相继提出了四种理论,这几种理论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其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卡特琳娜·赖斯的理论研究,第二阶段是汉斯·弗米尔的理论研究,第三阶段是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理论研究。
目的论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行为,翻译活动的目的性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目的决定方法和手段[1]。
接受美学视角下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具体化
接受美学视角下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具体化【摘要】本文通过美学视角对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具体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们首先定义了美学视角下翻译中意义空白的概念,并探讨了美学视角对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影响。
随后,我们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具体化了美学视角下翻译中意义空白的表现形式。
我们讨论了美学视角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我们总结了美学视角对翻译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对于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翻译中的意义空白现象。
【关键词】美学视角、翻译、意义空白、具体化、案例分析、实践应用、启示、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翻译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意义上的空白,即原文中的某些意义无法完全传达到译文中去。
这种意义空白可能来自于语言结构、文化差异、语境等多种因素,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学视角下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具体化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引入美学的概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意义空白问题,并探讨如何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加以具体化和应用。
1.2 目的和意义在翻译领域中,美学视角对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美学的审美观念和感知方式,可以使翻译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进而实现对原文意义的最佳传达。
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学视角下翻译中意义空白的具体化进行研究和探讨,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方法。
美学视角下的翻译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而且可以提升翻译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增加读者的审美享受和情感共鸣。
通过对美学视角在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化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意义空白,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填补和表达。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翻译质量、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林译小说:接受美学视角的解读与启示
在传统 的规定性的翻译研究 中, 纾的翻译是不 林
入流的 , 始终与“ ”“ 忠 实” 系在一 起。林纾 的 讹 、不 联 翻译 , 在傅斯年的眼里 , 是“ 那 最下流 的” ]在茅盾 心 [, 1 中, 那是“ 歪译” ] 。然而 , 就是这样“ 下流” 歪译” 的“ 却
正 中时代 的“ 下怀”一 时“ 阳纸 贵 , , 洛 风行海 内外”赢 ,
中 国矿 业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21 0 0年 第 3 期
J unl f iaUnv ri f nn o ra o n ies yo ig& Teh oo yS c l c n e) Ch t Mi c n lg ( oi i cs aS e 21 0 0年 9月
中图 分 类 号 : 0 6 1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1 5 2 1 ) 30 3 — 1 0 — 0 X( 0 o 0 — 1 64
一
、
引言
文本与读 者“ 视野融合” , 时 就能被很好地接受 ; 反之 ,
则难 。期待 视野是作 为一 种读者 的“ 理解” 前 或理解 的“ 前结构” 而存 在 的, 由诸多个 体与社 会、 是 主观 与
林 译 小 说 : 受 美学 视 角 的解 读 与 启示 接
文 月娥
( 南科 技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南 湘 潭 湖 湖 410) 12 1
摘 要 :接 受 美 学 给翻 译 研 究 带 来 了一 个 新 的研 究视 角—— 译 文 读 者 接 受之 维 。从 接 受 美 学 来 看 , 译 小 林
研究 领 域 兴 起 的一 种 新 的方 法 论 。在 接 受 美 学 中 , 期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直接翻译与逆向翻译——基于《金锁记》与《倾城
基 于《 金锁记》 与《 倾 城之 恋》 英译 本 的 比较
付 迎 雪
( 北京第- - ̄ f - 国语学 院 英语学院 , 北京 1 0 0 0 2 4 )
摘要 : “ 期待 视 野” “ 文本的 召唤 结构 ” “ 隐含 读 者” 是 接 受 关 学应 用 于翻 译研 究领 域 的 主要 概 念 。 由这 三 个概 念 的探 讨 可 以发现 , 接 受 美学并非 只研 究读 者 接 受 , 提 倡 为顺 应读 者 当前 的期待 视 野 采取 归化 策略 ; 它也视 读 者 为有创 造 力 的主体 , 而并不 否认 逆 向翻译 的合 理性 。 因此 , 接 受 美学 不仅 可 以作 为 直接 翻译 的理论 依 据 ,
,N ol 1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i b i n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4年 1 1月
No v e mb e r ,2 01 4
接 受 美学 视 角下 的直 接 翻 译 与 逆 向翻 译
架 。I s e r 的就职 演说 《 不 定性 与读 者反 应》( 1 n d e —
t e r mi n a c y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 s R e s p o n s e i n P r o s e F i c t i o n )
向于直接翻译 。 目前 , 翻译 研究 对逆 向翻译 总 体上 持 消 极态
译译本 的个 案对 比 中, 研究 者往 往 会挑 选有 利 于 该臆断 的案例 , 证 明此先 人为 主的观念 , 而非 系统 性和客观 的对 比。本文 选取 张爱 玲 的两部代表 作 《 金锁记 》 与《 倾 城 之恋》 的英 译本 进行 比较 ( 《 金 锁记》 由张爱玲 翻译 , 为逆 向翻译 , 《 倾 城之 恋》 由 汉 学家 金凯筠 ( K : a r e n S .K i n g s b u r y ) 翻译 , 为 直接 翻译 ) , 从接受美学 的角度探讨直 接翻译与 逆 向翻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获奖科研报告摘要:文章通过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及其与电影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电影的汉译策略,并以迪士尼动画电影Mulan为例,用接受美学的角度寻找电影Mulan字幕翻译中的美学元素及翻译技巧。
关键词:字幕翻译接受美学电影Mulan1.接受美学对电影汉译的影响传统的电影翻译与文学翻译存在一些共通性。
接受美学反对在研究文学时采取片面、孤立或机械的研究方法及态度,它注重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注重观众的接受度及接受能力,从观众及社会的角度评判作品的价值(杨群艳,2011:151-152)。
这就要求译者在字幕翻译时在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在不改变文本意思的前提下,结合电影人物、情境和情节,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要求及接受能力对电影内容进行正确有效的传达。
相比较传统的文本主义,接受美学主张翻译重心应由作品本身及作者向译者和读者转移,强调“第一读者”和“第二读者”的重要性。
“第一读者”即翻译者自身,译者在翻译之前本身就是电影的第一读者,译者在观看电影时首先会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程度对电影进行理解,在了解电影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后,根据电影风格和语言特色,以目标观众为出发点对电影进行翻译。
“第二读者”即观众,观众会根据电影字幕及自身的文化程度、审美要求、个人经历对电影进行理解。
2.从接受美学看Mulan的翻译在Mulan中,译者在对电影进行本土化翻译时,十分注重美学欣赏语原则,即通俗美、修辞美、意境美、个性美、简洁美和谐美等。
在Mulan中,作者将人物身份回归中国古代称呼,例如“YourMajesty”只是一个对帝王的尊称,而当大臣或百姓对皇上回答问题或报告时,译者便将其翻译成“启禀陛下”。
除了贯穿全文的主语中国式翻译外,译者还在翻译时大量使用俗语、短语、成语和谚语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中国色彩,添加中国味道,还给影片内容增添幽默与乐趣。
接受美学主张下的电影翻译最首要的目标是让观众理解和欣赏电影,这是电影对于观众的期待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豫剧翻译研究
作者:李晶晶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9期
【摘要】豫剧作为一门古老的舞台艺术,是世界文学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片。
《花木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其英译在豫剧传播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对豫剧《花木兰》选段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译者在翻译豫剧唱词时需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豫剧翻译接受美学《花木兰》视野融合
一、引言
豫剧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花木兰》的唱段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高度的审美感受,时而少女情怀,时而浑厚刚健,洒脱豪放,显示出阵前将军的威风。
接受理论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豫剧翻译强调舞台的表演效果取决于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其与接受美学有着共通之处。
本文试图将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到豫剧翻译中来,通过对《花木兰》的两种译文分析,力求探讨豫剧翻译中使用接受美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理论背景
1.理论介绍。
接受美学,也叫接受理论,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首先,读者应具有期待视野,即读者阅读之前已经有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也就是对作品意义的期待。
并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去接受并理解文本的意义。
其次,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与期待视野的程度相关。
理解者的视野和被理解对象的视野互相结合,相互交融,达到一种视野融合。
接受理论运用于各个文艺领域,文本和读者的范围也在扩大。
文本不仅创造于文学作品的读者,而且还有艺术的欣赏者,戏曲观众也包含其中。
2.研究现状。
接受美学传入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
而其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接受美学所产生的文学、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是一直为人所关注的。
论文中对豫剧及《花木兰》译本的研究较少,而涉及到接受美学的文章也寥寥无几。
因此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花木兰》选段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别从韵律、修辞等方面分析译文,使译本更好地表达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为更多读者所接受,以达到视野融合的效果。
3.豫剧《花木兰》介绍。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属于板腔体声腔体系,豫剧唱词语言在运用上表现出气势恢宏、说唱结合、句式灵活的的艺术特点。
《花木兰》是豫剧常派的最富有代表
性的剧目之一,其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是豫剧中广为人知的唱段,它的唱腔优美,抒情丰富,音域适中,易说易唱,唱词的性格化特点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气概。
本文选取《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对其两种译本进行分析。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她英勇奋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忠孝节义,为国尽忠。
选段唱词中诸如“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等突出地表现了她耿直开朗、自信自强的性格。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花木兰》两种译本分析
传统戏曲历来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戏剧的重要元素。
豫剧唱词的翻译就是为了让外国观众充分感悟豫剧的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受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包含作品本身和读者的赋予。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该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和接受,使译文受众的期待视野与译文融合,从而实现译文的接受美。
在原作者、译者与译文受众的视野融合,作品与受众距离得以拉近的情况下,作者深入探讨了豫剧唱词的翻译策略。
1.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豫剧能够成为最大的地方剧种且家喻户晓,响彻海外,主要原因就是其通俗的唱词。
翻译中,为了达到受众的接受和视野融合,译者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保留原文特有的通俗性。
例如: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这句唱词通俗易懂,翻译中应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保留其通俗性。
译文一:Liu you saying is,unreasonable
Who said women,do nothing.
译文二:Mr Lin what you’ve said,don’t make sense
Who said women,enjoy idle life.
译文一先直译后意译,译文二先意译后直译,两者各有特色,英译本通俗易懂符合受众的期待视野。
2.省略与修辞相结合。
豫剧唱词的一大亮点就是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期待视野,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中的修辞,或结合省略的方法,达到原作者、译者和译文受众的视野融合,使得文本与受众渐近,从而使受众更易理解和感受豫剧唱词的语言魅力。
例如: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来种地,夜晚来纺棉。
”
这句唱词对仗工整,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译文一:Men fighting in border,women spinning at home.
Farming by day,spinning at night.
译文二:Men join army,fighting in the front,women weave in the homeland.
Cultivating in the day,spinning at night.
译文一巧妙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并采用了省略的方法增强了受众的可接受度。
译文二采用直译的方式用词较为高级,对拉近文本与受众的距离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译文一相对达到了接受美学的效果。
3.相同或相近的韵脚相结合。
若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单一,易于理解,译者可采取相同或相近韵脚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保存原文意象,同时也能有效保留原文音韵,使译文读者视野与原文视野易于融合。
例如: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他们连那。
”
这句唱词文化内涵简单直白,因而在翻译时应注重其原文的音韵,尽量保留原文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译文一:shoes and socks,have clothes
It was made all by themselves.
译文二:our shoes and socks and dressing,
we support at the army most as we can.
译文一中的唱词上下两句结尾的押韵在译文中强调“s”音,观众可以通过相同的韵律体会原唱词和谐的音韵,使译文受众的期待视野与原文相融合。
而译文二则没有体现出这个特点,因此选用译文一较恰当。
四、结语
豫剧唱词的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提高豫剧英译水平有利于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戏曲,更有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接受理论重新定义读者的作用和地位,期待视野、视野融合等概念的提出,把文本中心论的模式改变为读者中心论,对传统翻译观产生了极大冲击。
本文
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以豫剧《花木兰》选段唱词的两种译本分析为例,阐释了接受理论中所要达到的视野融合,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接受程度,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豫剧唱词的音韵美、通俗美和修辞等对其翻译策略做了一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杨亚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J].语言研究,2016.
[2]石琦.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豫剧唱词的英译——以豫剧《七奶奶》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11.
[3]徐晶晶.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戏剧翻译——许渊冲英译《长生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郭克俭.豫剧唱词语言艺术特征[J].中国音乐学,2010.
[5]侯向群.接受理论与翻译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