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
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
外周敏化
外周敏化是指伤害性感受神经 元对传入信号的敏感性增加
• 去甲肾上腺素 • 缓激肽 • 组胺 • 前列腺素 • K+ • 细胞因子 • 5-HT • 神经肽
6.Alban Latremoliere, et al. The Journal of Pain.2009,10(9). 7.Chun-Ying Li, et al. J Neurosci. 2004,24(39):8494-8499. 8.David J. Dooley,et al.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06,(28)2:75-82.
一线药物
3、局部用利多卡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用药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4、钠通道阻断剂
治疗类型
不良反应
用量
三叉神经痛 的一线用药
✓ 较多见,包括镇静、头晕、步态异常、 肝酶增高、低钠血症、骨髓抑制
✓ 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严重时可 发生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感染 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 起始剂量: 200~400mg/d
✓ 可能导致或加重认知障 碍和步态异常
✓ 恶心、口干、出汗、乏 力、焦虑、震颤等
用量 ✓ 首剂应睡前服用,
12.5~25mg/次 ✓ 根据患者反应可逐渐
加量 ✓ 最大剂量150mg/d
✓ 150~225mg/d,qd
✓ 起始剂量:30mg/d ✓ 一周后调整到
60mg/d,qd或bid
七、治疗——1.药物治疗
14.Treede RD, Jensen TS, Campbell JN, et al. Neurology.2008,70(18):1630-1635.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是指交感神经活动过强或过弱,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
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管机体应激状态下的紧急反应,调节心血管、肾上腺、消化、呼吸等多个器官的功能。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出汗增多、手脚冰凉、疼痛缓解不良、胃肠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表现可能会使患者感到焦虑、疲倦、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显示,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以及生活、工作压力过大,都会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此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创伤和手术后的康复期,也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对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要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其次,要调整心态,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如针灸、推拿、理疗等。
治疗的具体方法应由医生根据病情综合考虑,在患者的参与和配合下进行。
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的久坐。
其次,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此外,要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最后,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受凉和感染,定期进行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及时进行治疗和调节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合理的心理调节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措施。
疼痛的生理学机制和调节
疼痛的生理学机制和调节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是身体对潜在或实际伤害的警告信号。
疼痛信号从受伤部位传递到大脑,涉及多个生理学机制和神经途径的调节。
本文将探讨疼痛的生理学机制以及如何调节疼痛感受。
一、疼痛的生理学机制1. 伤害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当组织受损时,伤害区域的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如组织胺、前列腺素和细胞因子等。
这些介质能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信号的传递。
2. 神经末梢传递疼痛信号:疼痛信号主要由Aδ和C纤维传递,Aδ纤维负责传递急性、快速的疼痛,而C纤维负责传递慢性、持续的疼痛。
这些神经末梢与脊髓的感觉神经元相连,将疼痛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3. 脊髓传递:疼痛信号到达脊髓后,会通过突触传递到脊髓背角的第二次感觉神经元。
在脊髓的传递过程中,疼痛信号可以受到抑制或增强,这取决于上行和下行的调节神经元的活动水平。
4. 大脑皮层感知:经过脊髓传递后,疼痛信号到达大脑皮层,被认知和感知为疼痛。
大脑皮层对疼痛刺激的处理是个体化的,受到认知、情绪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疼痛的调节机制1. 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包括脑内啡肽、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
这些神经递质能够通过激活阿片受体、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等途径,产生镇痛效应,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和感知。
2. 古代痛门控理论:疼痛传递可以被其他非疼痛刺激所干扰,这就是古代痛门控理论。
根据该理论,非疼痛刺激(如按摩、热敷)能够通过激活Aβ纤维,降低疼痛刺激的传递,减轻疼痛感受。
3. 大脑皮层调节:大脑皮层对疼痛刺激的感知和情绪反应能够调节疼痛的感受强度。
通过认知、情绪调节和注意力等机制,大脑皮层可以改变个体对疼痛的感知和情绪反应,使疼痛感受得到调节。
三、疼痛的调节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疼痛的常见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疼痛传导或调节神经递质活动,减轻疼痛感受。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导语: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了,尤其是生活一线城市的人们,每天在巨大的压力生存。
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努力的拼搏着。
人们长时间在巨大的
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了,尤其是生活一线城市的人们,每天在巨大的压力生存。
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努力的拼搏着。
人们长时间在巨大的压力下生活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疾病。
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说一下神经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护理吧。
交感神经型症状:
一、头痛、偏头痛、枕项部痛、头沉头晕,而且头痛头晕与颈椎活动无明显关系;
二、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心率表现异常;
三、四肢发冷,发热、喜冷怕热、感觉过敏;血压异常,有的患者表现为高血压,有的表现为低血压或时高时低,血压不稳;
四、在秋末冬初、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极难适应,怕热、怕冷,周身难受。
治疗:
1、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不要没事一个人闷在家中,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羽毛球,游泳等,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调节植物神经,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
2、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要规律,一定要吃早餐,不可暴饮暴食;饮酒要适量,不可贪杯;
3、睡早起,时间要有规律;晚上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不要一坐就是数小时,在看电视过程中,要多做些活动,看完电视要洗脸,早晨不要睡懒觉,要尽量早起,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规律性的生活习惯,
生活常识分享。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普瑞巴林结构和作用与加巴喷丁相似,也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 与加巴喷丁比较,普瑞巴林起始剂量150mg/d,即可起效,服药方便。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有头晕、嗜睡和周围性水肿如脚踝水肿。FDA批准普瑞巴林的适应症有: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辅助治疗成人癫痫部分发作患者、纤维肌痛。2010英国NICE指南中,普瑞巴林为唯一治疗中枢、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效的一线药物。
其它药物
辣椒素(capsicin) 作用机制不详,目前认为是通过抑制一种叫作P物质的已知感受伤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及消耗的方式对传入感觉神经脱敏。辣椒素可缓和慢性骨骼肌或病理性疼痛,但效率较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局部辣椒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国际指南中一般作为三线用药。
局 部 药 物-可乐定
谢 谢!
苯妥英钠(phenytoin) 剂量200-300mg/day。 缺点是其复杂的代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高剂量神经毒作用和对心脏传导作用的影响。 现在已很少使用 。
抗 癫 痫 药 物-非阻滞钠通道的抗癫痫药物
包括: 加巴喷丁(gabapentin) 丙戊酸(valproic acid) 普瑞巴林(Pregabalin)
异常性疼痛(allodynia)和痛觉过敏(Hyperalgesia)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进行物理检查所见的两项重要症状 。 总和(Summation)和感觉后效应(After sensation): 开始时病人可能不能感觉到针刺(感觉缺失),但是在针刺几次后,感觉变得特别疼痛,这种现象成为总和。如果针刺停止后疼痛感觉仍存留几秒钟到几分钟,这种现象称为感觉后。
阿片类药物治疗急性疼痛效果明确 。 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仍有争议,部分原因是缺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解和不清楚其机制 。 长期给予阿片类药物引起耐药性和成瘾性、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也是限制其应用的原因之一。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
患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疾病时,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都可产生和维持疼痛症状。
从概念上讲没有一种机制是疾病特异性的,每 种疾病可能存在与之相关的几种典型机制。 一旦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系统的多个层 面(包括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在 产生和维持疼痛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
概
念
包括糖尿病( Diabetic neuropathy , DN)、 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营养缺乏和化疗以 及格-巴二氏综合征( Guiillain-Barre syndrome,GBS)、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进行性神 经病性肌萎缩( Charcot-Marie-Tooth , CMT )病、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omplex region pain syndrome-Ⅰ,CRPS-Ⅰ)和缺血 性神经病变等。 放疗后神经丛病、神经根病(颈、胸或腰骶)、 压迫性脊髓病、放射后脊髓病
抗癫痫药物—钠通道阻滞药
拉莫三秦(lamotrigine) 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抑制周围神经产生 的异位冲动,减少中枢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和天冬 氨酸的释放。 300-400mg/day,治疗中枢性疼痛以及三叉神经 痛 效果明确。 有研究报道拉莫三秦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枢性疼痛、HIV-相关神经病变有效果。 拉莫三秦的缺点是出疹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和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抗癫痫药物—钠通道阻滞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剂量200-300mg/day。
缺点是其复杂的代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剂量神经毒作用和对心脏传导作用的影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研究进展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研究进展作者:李其虎李卓洲卢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5期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1]。
颈椎病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其中,交感神经型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且治疗时间长,患者在经济上、心理上皆负担较重,因此接受度并不高。
保守治疗有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电疗、针刀、穴位注射、颈椎牵引、推拿等。
经过长期实践,我国传统医学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推拿、中药、综合治疗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并且国内按摩推拿治疗各种证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已被医疗领域学者所证实,可见非药物、无创的治疗方法将是未来治疗颈椎病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文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做如下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种非药物、无副作用、便廉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有很多,例如患者慢性或过劳损伤,引起椎间盘退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使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局部稳定性减少,加上椎间孔变狭窄,关节囊应力增加及骨质增生因素,对周围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刺激,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此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故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科学、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2 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推拿治疗可改变肌肉与韧带的状态,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相应的改善,以促颈椎组织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摇动与旋转能够对突出物与增生物进行调整,以减轻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保证颈椎内外的平衡。
而针灸是对患者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改善,使炎症得到充分吸收后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
针灸治疗交感神经紊乱原理与应用前景展望
针灸治疗交感神经紊乱原理与应用前景展望交感神经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失调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导致多种症状,如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出汗增多等。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已经在交感神经紊乱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介绍针灸治疗交感神经紊乱的原理,并展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和平衡人体内部功能的疗法。
在治疗交感神经紊乱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调节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从而缓解紊乱症状。
具体而言,针刺可以通过多个途径产生作用。
首先,针灸可以激活体内的内源性镇痛系统,使疼痛感受降低。
交感神经紊乱常伴随疼痛症状,针灸疗法能够通过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减轻或消除疼痛感受。
同时,针灸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缓解交感神经紊乱引起的组织缺氧。
其次,针灸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从而改善交感神经紊乱症状。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它们在体内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当交感神经兴奋过度时,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交感神经紊乱症状的出现。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这两个神经分支的平衡关系,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缓解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
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交感神经紊乱症状的出现与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有关,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加。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减轻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
此外,针灸还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交感神经紊乱的发生。
还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调控作用,提高交感神经调节功能。
这些多方面的作用机制使得针灸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交感神经紊乱的疗法。
针灸治疗交感神经紊乱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对中医理论的认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的疗效得到了更多的认识和肯定。
目前,许多临床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了针灸治疗交感神经紊乱的有效性。
神经病理性疼痛1
5.P2X受体 最近的研究证实,伤害性感受与P2X受体有关。
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后,大约有50%的L4、5节段DRG的P2X3 受体亚单位表达减少,胶质细胞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逆转这 种受体下调现象。相反,慢性压迫损伤坐骨神经时,则可增 加中小型DRG神经元阳性P2X3亚单位的数量〔7〕。P2X受 体免疫反应性在脊髓后角同侧也增强,这与脊髓末端初级纤 维的受体上调有关。慢性压迫大鼠下牙槽神经也发现三叉神 经节P2X3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数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在神经 损伤位点,异位嘌呤能神经敏感性增强,导致P2X受体上调 所致。这种作用可被P2受体拮抗剂所阻滞。在神经病理性疼 痛时,交感神经可发新芽与DRG神经元接触,交感神经末梢 释放的ATP可激活DRG胞体P2X受体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ATP能够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共释放,激活DRG感觉神 经元引发疼痛。另外,ATP与GABA共释放也可能与痛觉过 敏和神经病理状态有关。
3.解剖重构 初级感觉神经元外周感受器的功能特性、轴
突大小、有无髓鞘、脊神经节细胞的化学类型及其中枢末 梢在脊髓后角内的分布等是相对高度有序的。正常情况下, 无髓C类传入纤维大多是多觉伤害性感受器,其中枢末梢 终止于脊髓后角浅层(Ⅰ、Ⅱ层);细的有髓Aδ纤维主要 是高阈值机械感受器和机械-热感受器,其末梢分布在脊髓 后角第Ⅰ、Ⅲ和V层。粗大的有髓纤维则分布于Ⅲ~Ⅵ层。 Aβ和Aδ的中枢末梢均达不到第Ⅱ层。研究发现,周围神经 损伤可导致初级传入末梢在脊髓后角分布的改变,从而导 致神经元回路的重组。低阈值的Aβ纤维末梢可异常地进入 脊髓后角第Ⅱ层(胶质区),并与该层神经元建立突触联 系。这些改变是Aβ传入纤维致痛的解剖和化学基础。Aβ纤 维占据C纤维的突触部位和原本与C纤维构成突触的神经元 发生新的突触联系,激活原本仅对高阈值C纤维传入反应 的神经元,从而改变了脊髓后角神经元对感觉信息的传递 和整合,导致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
恢复交感神经的最好方法
恢复交感神经的最好方法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神经系统之一,它负责控制许多自主神经功能,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当交感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和疾病。
因此,了解如何恢复交感神经的功能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恢复交感神经功能的最好方法呢?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恢复交感神经功能的重要一步。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对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应该均衡,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健康脂肪。
此外,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能有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规律的运动也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其次,减轻压力和焦虑也是恢复交感神经功能的关键。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从而损害神经系统的功能。
因此,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放松身体等,对于恢复交感神经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和寻求心理咨询也能帮助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
另外,草药和营养补充剂也可以作为恢复交感神经功能的辅助方法。
一些草药和营养补充剂被认为对神经系统有益,如鱼油、维生素B、镁等。
然而,在使用草药和营养补充剂时,应该谨慎选择,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最后,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也是恢复交感神经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因此,如果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问题,应该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总的来说,恢复交感神经功能的最好方法是综合多种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压力和焦虑、草药和营养补充剂以及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恢复交感神经的功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神经系统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让身体始终保持健康和活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六)其他
❖对于顽固性疼痛患者,也可考虑脊髓电 刺激疗法,或鞘内给药甚至手术治疗。
❖PHN的预防重点在于带状疱疹急性期 的及时和彻底治疗,急性期在抗病毒治 疗的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控制疼痛, 如超激光照射、神经阻滞等,以期阻断 其向慢性期的迁延和降低PHN的发生率。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Ⅱ期(营养障碍期或缺血期) 受伤3 个月后,疼痛加剧,呈弥漫和持续性烧 灼痛,向周围扩散。皮肤发白、干燥, 皮下组织、关节以及肌肉均可出现萎缩, 头发脱落,指(趾)甲变脆和变形。
❖Ⅲ期(萎缩期) 各种治疗对疼痛均无 效,形成恶性循环,临床和X线检查均 提示广泛性肌萎缩和关节挛缩。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一般先肌注弥可保500µg,每日或隔日1 次,1~2个月后改为口服弥可保500µg, 每日3次。不良反应少,偶有皮疹或胃 肠道反应,停药后消失。
❖另外,还可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 (或)氯胺酮。阿片类药物如美沙酮 (methadone)5~10mg在曲马多等无效时 可考虑应用。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定义及分期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的急性 痛(即带状疱疹性疼痛,HP)与带状疱 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 neuralgia, PHN)是依据疼痛持续时间长短来划分 的。Dworkin and Portenoy于1994年提 出将HZ和PHN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二)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是治疗 PHN的有效方法,在给予药物疗法的同 时即应进行病变部位的神经阻滞治疗, 以迅速缓解疼痛。对颜面部、头颈部及 上肢的PHN,可选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胸腰段的PHN可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或同 节段交感神经丛阻滞,但应注意避免损 伤周围重要结构。
神经病理性疼痛ppt课件
• CCR2敲除小鼠部分神经损伤后无痛敏表现。 IL-1β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NGF 使伤害感受器致敏。
精选ppt
29
二、发生机制
• TNFα能够激活伤害感受器,超前镇痛时 抑制TNFα可以阻断NRG细胞MAPK38激酶 的磷酸化。
精选ppt
12
一、病因
• 老年患者中,带状疱疹很容易形成慢性神 经病理性疼痛
• 带状疱疹治疗后神经痛的危险与患者年龄 呈正比,因此,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对 带状疱疹感染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用 抗病毒和疼痛治疗。
精选ppt
13
一、病因
• 多发神经病变可以产生典型的袜套和手套 样疼痛分布。
• 患者起初常常主诉足部烧灼感。多发神经 病变的损伤部位是疼痛通路中产生疼痛的 薄髓或无髓神经纤维。
• 神经损伤后迅速激活小胶质细胞内的ERK 激酶,此过程由多种因素参与,活化的小 胶质细胞生成细胞毒性IL-1、IL-6、TNFα、 氧化亚氮、兴奋性氨基酸及前列腺素等。
精选ppt
30
三、诊断
• 神经病理性疼痛尚无严格的诊断标准。 •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伴随神经异常
(尤其是感觉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病理 性因素。 • 神经损伤病史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 性,询问既往创伤史包括所接受的手术史。
精选ppt
18
NPP的中枢机制
• 1、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化 • 2、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功能下降 • 3、Aβ纤维长芽 • 4、下行异化系统激活 • 5、脑部高位中枢敏化 • 6、胶质细胞的激活
神经痛最快解决方法
神经痛最快解决方法神经痛是一种极其难受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痛苦和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神经痛的最快解决方法是每个患者都极为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快速缓解神经痛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遭受神经痛折磨的朋友们。
首先,神经痛最快解决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的神经痛,可以选择一些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来缓解疼痛。
而对于严重的神经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处方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以达到镇痛和镇静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神经痛,因此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其次,神经痛患者可以尝试一些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
比如,热敷和冷敷可以帮助舒缓神经痛引起的炎症和肿胀,减轻疼痛感。
另外,按摩和针灸也是常见的物理疗法,它们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痛的症状。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物理疗法,如电疗、超声波疗法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痛的症状。
此外,神经痛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来缓解疼痛。
科学的饮食结构和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帮助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功能,减轻神经痛的症状。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促进神经痛的康复。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等,也对缓解神经痛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心理疗法也是缓解神经痛的重要方法之一。
神经痛往往会伴随着情绪低落、焦虑和失眠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加重神经痛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通过心理疗法,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痛苦,从而缓解神经痛的症状。
综上所述,神经痛的最快解决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治疗手段,而是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改变生活习惯和心理疗法等多种手段。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自行尝试。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到正在遭受神经痛折磨的朋友们,早日恢复健康。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西医诊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西医诊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本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是由多种不同疾病和损害诱发的综合征,包含了一百多种临床疾病,一旦发病,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伤,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由于其病理机制复杂,患者因个人机体及其他因素影响发病机理更是复杂,在临床中经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治疗不恰当、不充分等问题,患者不能明确知晓问题产生原因,对治疗依从性较差。
只有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分类、临床表现等有一个基本了解,知晓中西医诊疗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分类及主要症状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症状, 2008国际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提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为3.3%至8.2%,但其发病机制复杂,包含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如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自身免疫异常、肿瘤、营养代谢异常等,不同疾病发病率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性的系统性研究。
按照其病因及病区可知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中较为普遍,一般主要表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三叉神经痛等;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有脑卒中后疼痛、缺血性脊髓病疼痛、幻肢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程较为漫长,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去除病因,疼痛症状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存在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感觉异常等表现,其中,痛觉过敏较为常见,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具体疼痛表现较为多样,包含电击样、烧灼样、针刺样及牵拉样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痛苦。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标准(1)病史显示存在因神经损害导致的感觉异常;(2)疼痛区域在神经解剖分布范围内;(3)至少有一次检查证明疼痛区域符合神经分布;(4)至少存在一项辅助检查证实患者存在神经损害。
以上四种皆包含在内,可确定为该病;包含三种,则说明有可能,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诊断;符合前两种,也说明有可能,需要再次检查和诊断。
人迎穴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相关性中医机制浅析
人迎穴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相关性中医机制浅析
王壮志;林均馨;刘玉江;林基华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7(25)9
【摘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部组织牵拉、挤压、刺激交感神经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
笔者在推拿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发现加针人迎穴或以指代针按揉人迎穴,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页数】2页(P1-2)
【作者】王壮志;林均馨;刘玉江;林基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山东省青岛市骨伤科医院;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中医“动静结合”理论与骨载荷自适应重构机制相关性探讨
4.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和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初探
5.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相关性高血压的分子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感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有效治疗法
交感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有效治疗法引言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改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交感型和神经根型是常见的两种类型。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和头痛等症状,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则包括颈肩放射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本文将就交感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讨论,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
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法非手术治疗1.颈部理疗:采用按摩、牵引、热敷、理疗器械等方法,可有效缓解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
这些方法能够松解颈椎周围的肌肉,改善颈椎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镇痛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疼痛、消除炎症,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但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3.牵引疗法:通过物理力量的作用,使颈椎间隙增大,减轻颈椎神经根的压迫,缓解交感型颈椎病症状。
牵引疗法可以采用手动牵引、机械牵引或水牵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
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严重时,手术治疗是交感型颈椎病的最后选择。
手术治疗的方式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颈椎减压术:通过缩小颈椎管,解除对颈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恢复神经功能,缓解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减压术可以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或微创手术方式进行。
2. 椎间融合术:对于颈椎间盘突出或严重退变的患者,椎间融合术可以通过固定椎骨,稳定颈椎,减少神经根的受压,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于颈椎间盘的病变,可以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替换受损的椎间盘,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和结构。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法非手术治疗1.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轻颈部负担、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指导等。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包括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和镇痛药等。
2.牵引疗法:牵引疗法可以通过拉伸颈椎,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王宏坤教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经验
首见于《 疮疡经验全书》 , “ 里 外臁 疮 , 三里之旁 , 阴 交 之 侧 生 之 者 …… 盖 因湿 热 风 毒 相 搏 而 至 然 也 。 ” 罗才 贵 教授 认 为 下肢 静 脉 曲 张发 病 与静 脉 壁薄 弱 、 静 脉 瓣 缺 陷 以及 肌 肉收 缩 功 能减 退有 密 切 关 系 , 所
国是 人 口大 国 , 患 者 总 数 相 当庞 大 , 临床 值 得 重 视 西 医 治 疗 下 肢 静 脉 曲张 以手 术 为 主 , 但 手 术 切
。
口多 , 创伤 大 , 恢 复 慢 且 留有 明显 的 手术 瘢 痕 犯 , 术
后 复 发 率 高 1 。微 创 手 术 如 授 是 全 国第 二 批 名 老 中 医学 术 经 验 继承 工 作 的指 导 老 师 , 师承 洛 阳平 乐 郭 氏正骨 名 医
手 法” 结合 心 理疏 导 , 临床 实 践效 果 良好 , 现 报 告 如
下。
高云峰 , 从医五十余年 , 善于手法 治疗各种疾病 。
王 老师 治 疗 交感 神 经型 颈 椎病 善 用“ 脊 柱拔 伸 调 曲
还 五 汤 出 自《 医林 改 错 》 , 原 用 于 气 虚 血 瘀 之 中 风
间 站 立 工 作 的 人 群 发 生 下 肢 静 脉 曲张 的可 能 性 较 常人增加 6 0 %, 体形肥胖、 妊娠 、 饮 食 习惯 、 腹 内压
增高、 长 期久 坐 等为 下 肢静 脉 曲张 易患 因素 。我 国 下 肢 静脉 曲张 发病 率 虽低 于 发达 的工 业 国家 , 但 我
1 发病 原 因 王 老师 认 为 交感 神 经 型颈 椎 病 是 由年 龄增 长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规律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规律黄秀颖; 杜良杰; 李建军; 杨明亮; 李军; 刘宏炜; 高峰; 宫慧明; 陈亮【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25)012【总页数】6页(P1474-1479)【关键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临床症状; 规律【作者】黄秀颖; 杜良杰; 李建军; 杨明亮; 李军; 刘宏炜; 高峰; 宫慧明; 陈亮【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 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颈椎病是由于组成颈椎的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及其代偿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重要组织器官出现相应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1]。
随着病情的进展,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可以从颈肩部酸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逐渐向更加严重类型的症状如行走困难,甚至大小便障碍、瘫痪等发展[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和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椎病的病因主要包括慢性劳损、外伤、炎症和先天发育不良或缺陷等多种因素[3-4]。
传统观点认为颈椎病分为颈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SCS)、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6 种类型。
SCS 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发病率约3.8%~17.6%,大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10%~25%[5]。
本研究对110 例SCS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规律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至2019 年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门诊就诊的SCS 患者110例,符合SCS诊断标准[7]。
纳入标准:①经相关科室会诊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头晕,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合,支持SCS诊断,临床确诊为SCS;②年龄15~80岁。
排除标准:①单纯的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以及椎动脉型的颈椎病;②其他疾病引起的头晕,如心源性、耳源性、脑源性、神经症等;③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24 分;④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4 分;⑤并发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全身情况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临床上根据病因及引起疼痛的机理不同,将疼痛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①伤害源性疼痛,与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伤害感受器有关;②神经源性疼痛,与神经损伤或自发性功能障碍有关;③交感神经性疼痛,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介导性,与交感神经的功能障碍、受损有关。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慢性疼痛;虽然绝大多数是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性疼痛,但是根据其主要病因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中,与交感神经介导性密切相关的疼痛,大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它包含了两类典型的交感神经性疼痛疾病,即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efr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和灼性神经痛(causalgia)。
此类疼痛性疾病,尽管病因及机理不同,但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故多命名为损伤后疼痛综合征、灼性神经痛、痛性营养不良、慢性损伤性水肿、损伤后血管运动障碍等等。
2 内脏痛,来源于胸、腹、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疼痛,可通过植物神经向中枢传导,多由肿瘤、缺血或炎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其特点是:部位不明确,疼痛范围广泛,常伴牵涉痛。
而壁层胸、腹膜及肠系膜、膈肌引发的疼痛,则由体神经传导,故一旦病变侵袭,即可出现较为固定而明确的疼痛。
3 周围血管性疼痛性疾病,包括周围血管收缩功能失调、栓塞、硬化等病变引起的疼痛。
这些疾病大多存在着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可通过交感神经阻滞进行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
如雷诺氏病、红瘢性肢痛症、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动静脉栓塞、脉管炎、视网膜病变等。
本文以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的诊断及治疗为重点进行讨论。
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及方法全身或局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判断,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节后神经元的数量远比节前纤维多(其比值约2~30:1),故一个节前神经纤维元的冲动,可引起大量的节后细胞放电。
单个神经即可引起广泛的、定位不精确的症状。
即少量节前神经元可控制相当大范围的外周效应器官。
这种解剖学联系,对外周组织和终末器官的反应起着放大的作用。
上述特点,决定了临床上交感神经性疼痛的复杂性及对各种疗法反应的多变性。
在疼痛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强调充分把握治疗前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必要性。
神经阻滞前:应重视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
对典型的病变诊断及确定治疗方针并不困难。
而有些病变,是否属于植物神经性,或在病变发生过程中植物神经参与的程度如何,并不十分明显,需要在充分把握全身或局部的植物神经功能状况下,方能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
曾有报道行SGB后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例,事后分析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1)。
神经阻滞后: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更显重要。
在判定神经阻滞本身效果的基础上,对鉴定疼痛类型、决定治疗方针、判断预后等起重要的作用。
对神经阻滞后客观效果的判断,有时需做极为精细的检查。
如微量精神发汗法、微小神经电极法等。
生理调节:在生理状况下,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时,通常表现为眼睛发亮、突出、瞳孔扩大,皮肤苍白干燥、有竖毛现象,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呼吸自如、口腔发干、胃液缺乏、胃扩张、无力性便秘、代谢亢进、趋于消瘦;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瞳孔缩小、皮肤湿润发绀、心跳徐缓、血压下降、呼吸迫促(气喘)、流涎、胃酸增高、易发生痉挛性便秘与腹泻交替、代谢降低、趋于肥胖。
一般来讲,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在性成熟期两部分张力均高,而老年人则张力均低。
常用的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方法眼心反射:仰卧闭眼,用手指轻压病人一眼球两侧,压3~4秒后(有轻度疼痛),数1 5秒的脉搏数,计算出1分钟的脉搏数,与检查前的脉搏数相比。
正常人检查后可减少4~12次;减少12次/分以上者为阳性,说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减少18~24次/分以上者,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增高。
此种病人特别容易发生晕厥,操作时有发生心跳骤停的可能。
除脉搏减慢外,常可见脉搏力量减弱,临床上可有眼前发黑、头晕、恶心甚至呕吐。
通常称为迷走神经紧张症。
反之,若压眼球后脉搏不减少,反而增加,称为倒错反应,说明病人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皮肤划纹症:通过观察局部毛细血管对刺激的反应,可初步判断局部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兴奋性。
<1>白色划纹症:用竹签或指甲轻而快地划过皮肤,在8~20秒内出现白色划纹,持续3 ~5分钟。
由于神经性反射引起血管收缩所致。
在下肢表现较为明显。
表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2>红色划纹症:用竹签稍加压力划过皮肤,正常3~5秒出现红色划纹,持续8~30分钟。
若红纹很宽、持续较久时,可能为副交感神经神经兴奋性增高。
严重时划后1~2分出现,持续1~12小时,引起划纹处皮肤隆起、水肿,系血管扩张并有血清渗出所致。
皮肤划纹症在正常人也可出现,只有在持续时间过长、或无论轻重划法均出现一种反应时,才有临床参考意义。
<3> 卧立试验平卧位计数1分钟脉搏,然后起立后再计1分钟脉搏。
由卧位到立位脉搏增加10~20次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由立位到卧位若减少10~20次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4>竖毛反射将冰块或其他寒冷刺激物值于患者颈后或腋窝皮肤上数秒之后,可见竖毛肌收缩,皮肤毛囊处隆起呈鸡皮样外观。
该反射受交感神经节段性支配,根据不同部位的反应可对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位诊断。
如C8~T3支配头面部、颈部,T4~7支配上肢,T8~ 9支配躯干, T10~L2支配下肢。
<5>微量发汗测定法:皮肤的湿度和汗腺功能有关。
温热性出汗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调节人体体温。
神经性发汗主要由植物神经功能控制。
汗腺受胆碱能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通过监测皮肤的神经性微量汗腺分泌,可以及时反应判定机体的交感神经的紧张度。
<6>微小神经电极法:采用硅碳微小神经电极,尖端直径0.1μ,可以插入单个的神经细胞,在铜网屏蔽的环境下,直接引出交感神经的冲动发放。
这是目前判断交感神经功能最直接的方法。
<7>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 选择性阻滞支配病变部位的交感神经,观察阻滞后的效果。
若患者主诉疼痛缓解,病变区域由多汗潮湿发凉转为一种舒适的温暖感,发汗减少。
则表明该痛症的发生与交感神经高度相关。
<8>其他心电图R-R间期法、血中激素浓度测定等。
CRPS的概念一般认为,如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征(refr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灼痛(ca usalgia)等病变,均为交感神经机能异常亢进所致,对交感神经阻滞的反应应该良好。
可是在临床上常可遇到一些病例,即使对其行完善的交感神经阻滞,也不能完全阻止其病痛的发作。
而还有一些疼痛甚至在交感神经阻滞后,反而加重。
这种现象提示:尽管有些病例有着完全相同的临床症状,但因发病机理不尽相同,故对交感神经阻滞的反应各异。
故有人提倡,在这类疾病中,把对交感神经阻滞反应良好的叫做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sympathetically maintained pain SMP),对交感神经阻滞无反应的叫做交感神经无关性疼痛(sympathetica lly independent pain SIP),而对于那些交感神经阻滞后而疼痛加重的叫做ABC综合症(A ngry Backfiring C-nociceptor syndrome ABC综合征)(2,3)。
即使在同一病人,随着病程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可有SMP、SIP、ABC综合征等表现。
为此国际疼痛学会提出了复杂的局部痛综合症(Complex Regional Pain yndrome CRPS)的概念。
即因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病理性疼痛,通常超过了可预想的创伤治愈过程而持续存在,常常引起显著的运动功能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呈进行性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综合征(4)。
当然,在CRPS中,也包括了传统的RSD和灼痛。
通常把CRPS分为2型。
RSD属于C RPSⅠ型,即所谓的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但不能确定究竟是什么神经受损。
而灼痛属于CR PSⅡ型,常有较明显而明确的神经损伤。
CRPS的临床特征:<1>部位多发于上肢或下肢,躯体及头面部也可见到。
CRPSⅠ型受损部位以及其远端有特征性病理变化,损伤部位的中枢端一般正常。
也有部分病人,病理变化从损伤部位向中枢侧发展。
CRPSⅡ型通常仅在神经受损部位产生感觉障碍性的末梢病理变化。
<2>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疼痛是这类疾病的重要症状。
此类疼痛包括自发痛(spont aneous pain)及诱发痛(evoked pain)。
诱发痛又可大致分为异样痛疼(痛觉超敏,allody nia)及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值得注意的是,有为数不少的病人尽管有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剧痛及异样疼痛史,但并没有疼痛以外的其他典型表现。
a、疼痛急性期在损伤后数天或数周有时甚至几个月以后,表现为突发的自发性疼痛,持续时间大约几周。
疼痛性质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都是烧灼样疼痛,也有不少病人无自发痛,而表现为身体活动时疼痛。
常伴有异样疼痛或痛觉过敏,通常大多数病例出现机械性、温热性、精神性、情感性刺激而诱发异样疼痛,也有部分病人常常表现为痛觉过敏。
有的病例在损伤后3~6个月甚至更久,仍可表现顽固性疼痛并向周围扩散。
感觉、痛觉过敏加重,特别是触觉和温度觉。
b、营养障碍在损伤部位及其周围伴随着血管运动神经功能的障碍,出现浮肿。
有时尽管浮肿并不明显,但常常主诉有肿胀感。
皮肤颜色开始伴随着发汗,多表现为湿润、潮红。
皮肤温度可表现为热或冷不定,后期则皮肤温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缺血性变化。
随着疾病的进行性发展,毛发、指甲的生长速度由加快转为减慢,并逐渐出现皮肤菲薄,指甲卷曲失去光泽。
c、运动功能早期即可出现握力下降和精巧运动功能降低。
由于运动范围的减小,肌肉废用性萎缩而致关节变得僵硬。
常在病程6个月或更久以后,出现皮下组织萎缩,使皮肤变薄光亮,受影响的皮肤出汗增加或减少。
伴随着肌筋膜的肥厚,出现关节挛缩、骨质疏松,一般认为是由于血运不良和废用性萎缩所致。
X线检查可有骨质疏松表现。
CRSP诊断标准:①有较久的或近期损伤史,疾病史。
②持续性烧灼样疼痛或异样疼痛或痛觉过敏。
③有血管运动及发汗功能障碍,营养性改变如肌肉萎缩或衰竭,肢体水肿或干枯,对寒冷等刺激过度敏感。
④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试验多为阳性。
CRPS治疗一旦被诊断为CRPS,应尽可能及早寻求减轻疼痛的方法,同时充分积极地开展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