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轮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构建知识体系】【细化考纲预测】【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01.(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注意题干中“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爽”,可见分封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而且贵族世袭特权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分封制的认识,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0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D【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名师点睛】本题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山东临沂卧龙学校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学案:一第一单元

山东临沂卧龙学校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学案:一第一单元

山东临沂卧龙学校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学案: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编制人:审核人:使用时间:2018.10.17〔一〕复习目标考试大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直击高考1、〔2018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8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3、〔2018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4、〔2018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三〕考点搜索,问题再现1.①夏商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②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特点和瓦解③宗法制的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的内容、②秦朝中央政治体制的设置及特点③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背景、特点和作用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3.①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②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③由汉到元选官制度的变化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4.①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及特点②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及影响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四〕复习探究——【问题探讨】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析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案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线索一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二君主专制的逐渐强化秦始皇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了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行政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四选官制度的完善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降的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题点:宗法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

这说明()A.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B.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C.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D.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解析据题干“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可知,族人必须在经过宗族裁判后,再向官府投诉,所以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故A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宗族审判,“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可知,宗族司法需在国家地方司法的领导下存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族的审判效率,故D项排除。

答案 A2.(题点:分封制的深远影响)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

2018年高三下学期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讲练测导学案(含解析)

2018年高三下学期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讲练测导学案(含解析)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二轮复习讲练测导学案讲考点考点一宗法制和分封制例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变式探究】《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答案】B【举一反三】《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

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

【答案】A考点二君主专制的逐渐强化例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变式探究】“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解析】A项与题干材料中“去公卿甚远”不符,错误;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全部信息,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有尚书省、中书省的信息,没有门下省的信息,故D项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并未体现出“曲折” ,D项错误;从“去公卿甚远”到“居真宰相之任”,说明其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第1讲 古代中国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第1讲 古代中国的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宏观框架][知识主线]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宗法制与分封制1.宗法制(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

(5)瓦解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考向1从历史概念的角度考查宗法制的内涵及影响(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审题方向宗法制审题关键否定式选择题、宗法制内涵及影响辨析选项考向2从“礼制”角度考查分封制的特点(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考试必备)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古代史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考试必备)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史►阶段一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其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秦汉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此时期的文化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造成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旧秩序交替的过程推动了思想的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出现的各家学说为以后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阶段二魏晋、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推行完善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强盛稳定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辉煌。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理学形成,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总之,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动荡,隋唐和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阶段三明、清前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明清文化异彩纷呈。

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总之,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反叛性都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中国处于近代的前夜。

古代希腊、罗马史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史部分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史部分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线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主线二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一、分封制1.对象及内容: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土地和人口。

2.权利与义务:分封者与受封者之间是权利与义务关系。

3.影响: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周朝势力范围扩大;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二、宗法制1.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宗族内的嫡庶关系,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2.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宗法关系即大宗和小宗依身份等级,在各自范围内,对直系和旁系亲属族人进行统治管辖。

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力继承问题上的纷争,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但易于形成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1.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1)分封制的特点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分封制的影响①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中国古代政治史二轮复习讲学案

中国古代政治史二轮复习讲学案

中国古代政治史二轮复习讲学案(2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例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考纲规定】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命题规律】1、命题范围主要是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如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科举制、内阁、军机处等。

注重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以及通过具体历史事实总结出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规律。

2、命题思路上注重考查学生从图片、古文献、艺术作品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整合】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2、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出台的目的、内容、特点、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宗法制与今天“认祖归宗”“尊祖敬宗”的联系。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统一的时间、条件、意义。

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

3、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影响。

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二、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西汉、唐朝、元朝中央官制的新变化。

2、西汉设立内朝的背景、目的、影响3、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职权划分、特点、影响。

4、宋朝中央官制设置的特点、影响5、从汉到元中央官制演变中呈现的特点、影响。

6、秦朝、西汉、唐朝、宋朝、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7、西汉出现郡国二制并存的原因、影响。

8、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变化呈现的特点、影响。

9、察举制出台的时间、目的、特点、影响。

10、九品中正制出台的时间、特点、影响、走向衰弱的原因。

2018届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复习导学案

2018届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复习导学案

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要点】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商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我国从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商朝建立后,也采用世袭制,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两种世袭方式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商朝时期。

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事的师等。

3.内服和外服制度:管理内服〔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商族以外的方国〕的制度。

特点: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二〕秦汉时期1.皇帝制度的建立(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上古“五帝〞中取一个“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2〕皇帝制度的内容:第一,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这些规定,意在强调皇帝与众不同,以增强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

第二,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有皇帝任免(3〕皇帝制度的特点: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中外朝制度:西汉丞相集决策、司法、执行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4.扩大尚书台权力:东汉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大权那么由皇帝总揽〔三〕隋唐三省六部制1.形成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精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最新】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b)(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得到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2.宗法制——(b)(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史实:祭祀活动和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分封制的特点及发展历程(1)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可以再层层分封。

②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多分布于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君臣联系: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周王的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诸侯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分封制的时空历程①创制:确立于西周时期。

②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趋于瓦解。

③废除: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④延续:汉初又兼采之。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诸侯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部分王朝也曾实行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是为专制集权制度服务的。

(3)唯物史观认识瓦解原因①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②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2020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案

2020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1.王位世袭制(1)确立:从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高统治者以“天下为家”,以个人意志取代众人的意志。

(2)影响: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随之建立起来;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2.分封制(1)目的: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

(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3)评价:该制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3.宗法制(1)内容: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作用: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4.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5.突出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独立性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一语点拨]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

二、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制度,加强皇权。

2019-2020年高二历史精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二历史精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二历史精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中国出现早期。

2. 用取代禅让制。

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

3.夏商时已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和有直接影响。

例: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C、不利于社会进步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为了,西周实行分封制2.周王把和分封给、和的后代(主要对象是 )3.诸侯的义务有:、、、、。

同时,层层分封形成统治阶级的森严等级“”4.衰落: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同时的衰微,分封制逐渐衰落。

到战国时期,分封制完全瓦解。

例:(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和继承上的矛盾,实行由维系的制。

2.内容:①最大特点(或核心内容)是②实行大宗、小宗制度。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关系3.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

4. 作用:例:(1)观察下表,按照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2)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在王位、爵位的继承上实行②在地方管理上实行③在王族内部实行以为主要特点的。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作为核心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④神权和王权相结合⑤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秦统一的条件:【根本原因】发展,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原因】使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秦国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实力2. 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07-2-27)一、专题主干知识整合1、中央官制夏商: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2、地方官制西周:秦朝:汉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二、难点知识点拨1、古代地方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制度取代了制度。

②形成了从到的行政管理制度③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④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古代的监察制度①开始于秦朝,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是。

②发展于汉:西汉时,汉武帝设监察。

东汉,又增加的权力有。

③明朝:4、全面分析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2)发展历程:(3)演变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5)该制度产生的原因:①②③④⑤该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是该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因素②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该制度长期存在的理论因素③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地理因素④封建统治者对生产关系(统治政策)的调整,是政治因素。

(6)如何评价和认识这一制度?进步作用: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经济: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文化: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人们的思想③经济方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束缚了生产力的进步,危害尤为严重。

(7)特点①皇权至上原则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等独断权力⑤宣扬君权神授⑥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三、典型题目: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影响。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上篇板块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上篇板块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d)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政治文明的建设,制度创新。

今后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也会成为关注的重点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b);②清朝军机处(c);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④清朝的边疆政策(c)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诸侯权利: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3)诸侯义务: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初期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渊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3)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4)核心:嫡长子继承制.(5)影响①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②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1.分封制(1)主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

(2)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蕃屏周.(3)主要特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式等级秩序;周王与邦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与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4)历史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但也埋下了诸侯割据混战的隐患。

2.宗法制(1)主要目的: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2)核心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3)主要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关系,其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历史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复习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复习版)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1、______建立夏朝,禅让制被______取代,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

2、商代贵族以_______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3、神权与_______的紧密结合。

二、西周政治制度:(一)分封制:A、定义:周天子将_____和_____分封于各地,建立_____国。

权利:可以_____自己所在区域,在自己的诸侯国内有财政、军事、行政等一系列权利。

义务:要_____周天子,并向周天子定期_____,要派人服力役,要派兵为周天子_____。

C、评价:积极:有利于_____周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_____秩序,使周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消极:地方权力过_____,容易造成地方_____,是春秋战国各国纷争的根源。

(二)宗法制A、定义:是按照_____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法。

B、核心:_____继承制。

C、影响: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有利于维护_____,是分封制的_____。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

(一)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秦统一六国后,秦王采用_____称号,自称_____,确立了皇帝_____的地位。

皇帝集_____权、_____权和_____权于一身,皇权带有_____和_____特点。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2.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相互_____。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今天的_____级行政区。

)(2)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3)郡县长官都由_____任命。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背会)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

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二轮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命题方向中华文明早期,呈现出多元一体和中央权力不断扩张的鲜明特征。

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周代的宗法制、分封制,实现了从荒蛮无序到文明有序的转型。

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制度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

战国后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有效地遏制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它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保障上传下达,政令畅通,提升了管理水平与办事效率,同时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与维护,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交融的纽带。

可以说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连绵不断的国家,离不开中央集权制度的“凝聚”作用。

命题视角(一)中枢机构——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1.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①从中国早期的“公共权力”到西周的“天下共主”再到秦朝的“个人独裁专权”趋势。

②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从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思想控制。

(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代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并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多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史部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 古代史部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周秦时期的政治文明1.先秦时期(1)主要政治制度①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②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③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2)主要特点①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②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③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2.秦朝时期(1)中央体制①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2)地方体制①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重点深化]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演变(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免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

(2017·江苏卷,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抓题眼商周时期用作祭祀的被视为“政治的权力”青铜器具。

找错点商周时期,青铜器比较珍贵,较少用于农具、食具、货币,况此类器具不具有政治权力的象征。

答案 B1.春秋战国时期,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

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血缘宗法制度的破坏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政治伦理观念的变化D.诸侯国各种矛盾的缓和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由“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血缘关系的成分在逐渐减弱,体现了血缘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城一中高三年级二轮复习历史学科学案(001)专题:古代中西方的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第一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寄语:编写:姚秀娟审核:王桂阳使用时间:2013-3、11清单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周王的地位、分封对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等)、作用。

2、宗法制:目的、含义、核心内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作用。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商朝:主要政治制度是______和______制度;神权和______紧密结合。

2、西周:(1)分封制①分封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法制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核心内容是_______;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大小宗关系具有_______性;大小宗既是家族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_隶属关系。

③特点:_________是核心;族权与____、财权的结合;以____关系为纽带来维护政治关系。

④影响: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

保障各级贵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3)礼乐制度周礼是表示_______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是维护_____________的工具。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________相结合;(2)族权与________相结合;(3)以___________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5)以宗法制为核心,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1)经济:——————————————————————————————。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的集权体制以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和国家统一。

(3)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客观: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2、内容(1)皇帝制度:特征:①_________至上,大权独揽;②“______________”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三公九卿。

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

_______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____________执掌律令、图籍,兼监察百官;________负责管理军事。

中央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并互相________,相互_______,保证皇权至高无上。

(3)地方:推行_______制,地方长官由_________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4)颁布_________、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_______的制度。

3、影响(1)积极: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________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国家统一的巩固、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①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秦朝短暂而亡。

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考点三、汉到元、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写出下列朝代的措施及影响)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规律总结:2、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要求同上)汉朝:宋朝:元朝:行省制规律总结:3、选官制度的演变⑴战国时期用________代替西周以来的____________制度,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⑵汉武帝时实行______和_______。

⑶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实行______________。

⑷科举制于____朝创立,到____朝日臻完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制度。

其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明清时期,科举制日益僵化,采取_________的方式,成为强化君主专制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4、监察与谏议制度写出下列各朝代具有监察、谏议职能的机构或官职。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明清:【学习目标】1.把握一条基本线索: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为特点的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贯穿于专题知识的始终。

2.掌握重要概念的比较: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隋唐与明科举制的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制衡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等3.要抓住两对基本矛盾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属于中央集权制度范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属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

上述矛盾典型地体现在秦汉、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时期【自主学习】1.请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两个制度的不同2.历代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割据,加强地方管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巩固练习】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2.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4.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5.(2011·广东文综)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6.(2011·广东文综)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7.(2011·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8. (2011·山东文综)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9. (2011·江苏文综)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0. (2011·上海文综)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11. (10年上海历史卷)皇权与相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

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专题自测】1.春秋战国时有一盟约内容如下:(1).不准把水患引向别国;(2).不准因别国有灾荒而不卖粮食;(3).不准更换太子;(4).不准以妾代妻;(5).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对以上盟约解读不正确的是A.“不准把水患引向别国”的内涵符合我国的睦邻友好政策B.“不准更换太子”有稳定当时的政治的考虑[来源:Z§xx§]C.盟约的内容典型地体现了男权社会的特征D.在挽救当前经济危机中应该实行“不准因别国有灾荒而不卖粮食”2.(10年安徽卷)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3.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4.著名学者柏杨认为,“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其中“权威性的规范”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度B.分封制度C.行省制度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10年山东卷)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