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一六《论语》九则

合集下载

初中论语的教案

初中论语的教案

教案:初中语文《论语》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论语》选段,使学生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论语》的内涵,学会品味古文的语言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修养。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论语》选段。

2. 掌握《论语》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论语》选段中的古文表达。

2. 深入领会孔子及其思想的核心内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论语》选段及相关资料。

2. 学生预习《论语》选段,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孔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论语》选段,理解文意,体会孔子思想。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论语》选段,分析孔子思想,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选取《论语》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孔子思想。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子思想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论语》选段,做好笔记,深入思考孔子思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修养。

初中上册论语教案

初中上册论语教案

初中上册论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论语》六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儒家思想的精髓。

2.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学会欣赏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1.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句子的翻译和朗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论语》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2.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注音,对课文进行初步理解。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则讲解,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如“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等。

2. 对课文句子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3. 分析课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忠诚”、“诚信”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巩固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2.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注音,提高朗读水平。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则讲解,深入分析课文思想内容。

2. 通过对课文句子的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2022-01-14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1、孔子及《论语》资料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论语》十则初中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初中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初中语文教案【导言】《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本教案以《论语》为基础,选取了其中的十则进行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儒家文化和思想,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背景;2.理解《论语》中的几则主要观点;3.分析思考《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4.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论语》中的观点,分析其背后的道德观念;2.了解《论语》对人生哲学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与预习(10分钟)1.教师通过谈论学生对《论语》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3.让学生阅读《论语》的前五章进行预习,了解基本观点和内容。

二、主体活动(30分钟)1.教师讲述《论语》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并解释其中的观点。

2.学生小组讨论: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3.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进行深入思考和互动交流。

4.教师展示一些精彩回答,并进行点评。

三、主体活动(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论语》第四则:“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生就这句话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如何看待忠诚和信任?以及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思考,互相交流,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

4.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讨论结果,并进行点评。

四、主体活动(30分钟)1.教师讲解《论语》第七则:“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学生根据这句话展开讨论:如何理解孝、弟、诚实、爱众、亲仁等观念?3.学生就讨论结果撰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体现在生活中的实践。

4.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归纳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八年级语文论语九则

八年级语文论语九则

第16课《论语》九则教学目标1.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行孝与立德的相关问题,继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伪存真、重义轻利、推己及人等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教学难点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一年前,我们曾有幸结识孔子,体验了学而时习、学而思之的学习境界和谋事而忠、交友而信的人格品性。

今天,我们将再次捧读《论语》,继续聆听圣贤的教诲。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

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放声读。

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

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

5.师生齐读。

让教室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

三、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

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四、讲解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

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

要求学生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清除词句理解障碍。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

(1)前四则谈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是孝道。

同样问孝,孔子给孟武伯和子游的回答为何各有不同?孔子对弟子提问的回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状态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诲,正所谓因材施教。

孟武伯是鲁国世家孟孙氏的子弟,其父孟懿子曾按照其祖父的临终嘱托向孔子学礼,但有始无终。

所以其父孟懿子在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是“无违”,暗指他不应违背父亲的嘱托。

初中课文论语教案

初中课文论语教案

教案:初中语文《论语》教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论语》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等;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能够阅读和理解《论语》中的语录;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学会朗读和背诵《论语》中的经典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语》的基本知识,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能够阅读和理解《论语》中的语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学会朗读和背诵《论语》中的经典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掌握《论语》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论语》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论语》中的语录,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 课堂讲解:讲解《论语》中的经典句子,深入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朗读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论语》中的经典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应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付诸实践。

第三课时:1. 总结收获:让学生谈谈学习《论语》的收获,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论语》的著作,进一步加深对《论语》的理解。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论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论语》教案模板

初中《论语》教案模板

初中《论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并能熟读至背诵。

3.能够根据大意对内容进行分类和理解,领会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够熟读至背诵。

2.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大意对内容进行分类和理解。

三、教学资源1.教学PPT2.《论语》读本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对孔子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文学常识了解:简要介绍孔子和《论语》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论语》的基本认识。

3.初读课文:教师范读,强调特别注意的字词,学生跟读、自读,扫除语言障碍。

4.释其大意: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共同完成大意疏通,补充和解决学生的疑难,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内容。

5.内容分类:学生合作探究,根据大意对内容进行分类,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整体上从学习和修养上把握内容。

6.朗读与背诵:组织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7.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论语》中的智慧和启示,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拓展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背景知识是否有所了解。

2.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并能熟读至背诵。

3.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大意对内容进行分类和理解,是否能够领会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六、课后作业1.熟读《论语》相关章节,直至能够背诵。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论语》中的智慧和启示,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通过以上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实现对初中生《论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的覆盖。

大学语文论语9则教案

大学语文论语9则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

2. 理解《论语》第九则的内容,领会其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论语》第九则的内容。

2. 《论语》第九则的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论语》第九则中的文言文。

2. 联系实际,领会《论语》第九则的意义。

教学准备:1. 《论语》教材。

2. 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文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论语》第九则。

2.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阐述对《论语》第九则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论语》第九则的意义。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论语》第九则的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文解读1. 教师详细解读《论语》第九则,讲解文言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学生跟读并理解。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论语》第九则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论语》第九则的教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2. 思考《论语》第九则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第九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长春初中语文八上《《论语》九则》 (一)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长春初中语文八上《《论语》九则》 (一)

一六《论语》九则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教师的朗读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感情充沛,让学生领悟文言篇章的诵读技巧。

)2.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的自由朗读,除读准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语速、节奏。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诵读。

4.学生个人朗读。

5.男女生分别读其中的几则,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来读,其余由女生来读。

6.全体齐读。

三、结合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着重理解前四则的内容。

1.要求学生在理解前四则内容时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学生及时标注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之处,提醒自己在交流时重点记忆。

四、精讲前四则的内容。

初二语文教案古文阅读论语选读

初二语文教案古文阅读论语选读

初二语文教案古文阅读论语选读教案名称:初二语文教案-古文阅读《论语》选读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借助《论语》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论语》中的观点,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内容:1. 课文精读:选取《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2. 活动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3. 练习与评价:针对《论语》中的问题和观点,进行练习和讨论,并通过评价考察学生对古文阅读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论语》的封面和相关的背景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论语》有了解吗?它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二、课文精读(15分钟)1. 选择《论语》中的一段经典语录,解读其中的含义和思想;2. 解读时,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结构、词语的含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个人观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

三、小组合作与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段《论语》中的经典句子;2. 小组内部合作,讨论所给句子的含义和思想,尽量找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3.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表观点,并与其他小组展开讨论和交流。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提问:根据刚刚学习的内容,你们觉得《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帮助学生完善答案;3. 提供多个与《论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和讨论。

五、拓展活动(20分钟)1. 让学生自选一段《论语》的句子,并写下自己对其含义和理解的观点;2. 学生互相交换观点,展开讨论和辩论,并汇报自己的观点;3. 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运用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2. 教师总结讲解《论语》选读的教学要点和方法;3. 提醒学生进行学习笔记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论语》九则教案

《论语》九则教案




理解、背诵、整体感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内容。
课型:预习课课时:2
预习
目标
了把握孔子生平,继续了解《论语》,理解、背诵、积累名句。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
预习
一、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二、理解文意
1、注意重点词语:
是谓能养:不远游:游必有方巧言令色
德不孤必有邻君子喻于义戚戚
2、理解每一则的字面意义
展示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
知识
回顾
背诵课文
展示
目标
解读每一则。
展示
内容
第一展示任务:
第二展示任务:
第三展示任务:
第四展示任务:展示总结学生从学习中受到感染,学会了感恩,行孝。
反馈
检测
(1)解释重点词语
(2)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游必有方巧言令色德不孤必有邻君子喻于义戚戚2理解每一则的字面意义三内容探究1课文所选九则内容可分两部分每部分侧重谈什么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
3
序号
NO
教学内容
一六《论语》九则




1、知识与技能:把握孔子生平,继续了解《论语》,理解、背诵、积累名句。
2、过程与方法:自主作文,组内交流探究、归纳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加强个人修养,学会感恩、及时尽孝。
三、内容探究
1、课文所选九则,内容可分两部分,每部分侧重谈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谈每一则的含义。
3、孔子对“行孝”做了哪些方面的论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论语》九则学案 长春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论语》九则学案 长春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16《论语》九则学案长春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16《论语》九则学案长春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16《论语》九则学案长春版的全部内容。

17。

《论语》九则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共20 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谈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两者有什么关系?2、从前四则来看,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应该做到哪几点?3、综合后五则来看,说说“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孔子认为应该做哪些才能称为真正的君子。

4、“孟武伯”和“子游"同样问孝,为什么孔子的回答不一样?这体现了孔子一贯主张的哪种教育原则?5、“父母唯其疾之忧”言外之意是什么?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7、孔子提出的“父母在,不远游”这一观点与当代青年远游闯天下的志愿是否矛盾?谈谈你的见解。

8、“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这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9、为什么君子会“坦荡荡”,而小人会“长戚戚”呢?10、你怎样理解“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11、孔子所说的“义”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有何区别?12、你认为如果立志做21世纪的君子,应该继承什么,发扬什么?1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长春初中语文八上《《论语》九则》PPT课件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长春初中语文八上《《论语》九则》PPT课件

守候的意义在于及时行孝,知年的意义则在于用 心行孝。身为人子,会因何而喜?因何而惧?
知道父母的年纪,寿高康宁,子女得以成欢膝 下,是乃人生喜事,足以摆酒相贺,此为“喜”。 但也要念及父母年纪增高,人生苦短,来日不多, 时有不测之忧,因此而“惧”,所以身为人子更应 珍惜光阴,尽心侍奉。
2、知晓父母年龄的意义是什么?
《论语》九则
(第二课时文本分析)
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段 话的理解?
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 让父母担忧也是没办法。除了这些人力不 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心, 这样就是孝,而且是比较高层次的孝。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则内容的理解。
内有恭敬之心,外行恭敬之礼 , 方能言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敬,何以别乎?”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 意思?
(1)对比;(2)作为子女,不能只是奉养 父母就可以了,更应该注重在精神上关心父 母,细致周到,急父母之所急,想父母之所 想。
“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 望子女如何行孝?
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 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 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 能及时行孝。
孔子提出的“父母在,不远游”这一观点与“好男儿志 在四方”是否矛盾?谈谈你的见解。
(1)“父母在,不远游”谈的是孝心,“好男儿志 在四方”谈的是理想,两者是在两个范畴提出的观点。 (2)如果在现实中出现了表达孝心和实现理想的矛 盾,孔子也提出了折中的方案:“游必有方”。出门 远游,方向要明确,这样父母才能安心,好男儿可以 为理想打拼,父母也会支持。 (3)问题的关键在于子女是否心中有孝,有所牵挂。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

论语八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论语》的内容和特点;•掌握《论语》中的八则经典课文;•理解《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论语》中的八则经典课文;•掌握《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难点•将《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论语》原文及翻译资料;•电子设备或黑板;•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的重要地位。

教师提问示例:•你们听过《论语》吗?它的作者是谁?•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你们对他了解多少?2. 概述《论语》(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强调它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传达了儒家的道德教育理念。

3. 学习八则经典课文(3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八则经典课文的内容和背景,然后逐句解读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这句话对应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场景?经典课文示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者不憾,为善做尽不被人恶。

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提问示例:•你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则经典课文,写出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八则经典课文•总结与拓展•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八则经典课文,使学生对孔子的思想、儒家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有了初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六《论语》九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
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教师的朗读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感情充沛,让学生领悟文言篇章的诵读技巧。


2.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的自由朗读,除读准字音外,也
要把握好语速、节奏。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诵读。

4.学生个人朗读。

5.男女生分别读其中的几则,如第一、三、五、七、九由
男生来读,其余由女生来读。

6.全体齐读。

三、结合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着重理解前四则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