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应是陶冶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教育应是陶冶的,但这种陶冶应在真实的此在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大全的陶冶境地获得大全的陶冶,使人成为人,成为此在的人。
而大全的陶冶不应是在全盘控制的教育计划中进行,因为“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集,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p24)。
陶冶在实践中是一种交流,在一种敞开、自由的状态中交流。
这使教育不同于“训练”,因为它与训练动物相似;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纪律”;陶冶应是一种“存在之交流”。
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
陶冶强调的是彼此心灵的敞开,而“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陶冶的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就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教育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保持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中敞开,保持一种精神生活,其教学是苏格拉底式的教学。
“因为人的原始求知欲,以及由上帝所赏赐并且和上帝相连的独立性,只有在自由之中才体验得到(167)。
”
二、知识并非都是可教的
雅斯贝尔斯讲到“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知识的内容与熟练的技巧都可以以简单的、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但是,关涉人的存在本源和根本处境的哲学却无法传递”。
雅氏将知识分为两类,即“现行知识与原初知识”。
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可教性”与“传递性”。
可教的知识可以理解为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狭义的科学知识,而有关人之安身立命的终极性知识没有绝对的价值可言,它应是在敞开的交往中的自我体悟。
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终极知识的价值,对这一“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
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当然,这样的活动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教育就是要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而非现成的、技术性的知识,大学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少数具有能力的精神贵族。
三、哲学及哲学学习
哲学思考是绝对自由的,是对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哲学是用来理解那些用自然科学无法理解的对象。
同克尔凯郭尔一样,雅斯贝尔斯也主张哲学的任务既不是去说明客观世界的意义,也不是去说明一般的意识或精神的意义,而是要描述人的生存的意义。
他反对当时因经院哲学导致的“哲学荒芜”,这种哲学是表面化的、远离人们的生活的死的哲学。
哲学应为人的自由而呼吁,应当注重人的生存,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
学习哲学是必须的,这是历史传承的必经步骤。
就哲学知识而言,其价值在于给我们以“哲学式的准备”,“哲学是不能教的,只能靠自身的悟性去参悟人生与世界,但哲学的思想以为我们的顿悟做好准备。
哲学之思开启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之眼。
”“哲学式的准备”通过阅读历代哲学大家的经典著作可以获得,但是“只有内心带着火花的人,才会被传承的真理点燃”,因此,必须要把真实性和原初性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哲学思考。
哲学是从经常出现的迷失之中寻回自己的途径,哲学具有个人独特性,是个体原初性的自由、自我思考。
四、历史之于教育和人的意义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没有历史,我们将失去精神的空气,如果我们掩饰历史,那么在我们不知道是何原因的情况下,我们将遭到历史出其不意的袭击”(p.136)。
这也是其推崇阅读经典著作的理论依据,在他看来,历史上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就是与历史对话、与大家交流,在一种敞开的当下存在下,体悟的自身的存在与意义。
历史的价值也是通过陶冶实现的,陶冶是通过发展自身固有的天性而获得“历史性”。
陶冶就要借助历史要素,“以伟大人物的形象、图片的深刻直观来充盈人的灵魂,”继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补:存在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创于德国,在二战期间传播到法国,二战后开始在美国即日本及亚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传播。
存在主义的兴起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人性的摧残与遗忘,资本主义导致了人性的异化,而两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带来了惨重的灾难,这使得以人本主义为根基的存在主义得以传播开来。
存在主义主张,哲学的本质问题应是人的存在问题,应探讨个人的生存问题,哲学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而非本质先于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语)是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知识是通过人的直觉而得到的,真理不是发现的,而是个人选择的产物。
理性主义强调“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而存在主义则强调“我在故我思”。
(参见黄济教授:《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265页。
)
强调存在,探究人生是存在主义共同的观点,但是就人生与存在的理解他们的意见并非一致。
海德格尔批判人生。
是为了否定人生,散布悲观主义;而萨特批判人生则是为了肯定人生,人要勇于承担个人的道德责任,是一种乐观主义。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是上帝的造物,并不一定如海德格尔描绘的人总是处于孤寂、苦闷、焦虑之中,甚至总是面临危险。
他认为人虽是孤独的,但可以彼此交往,可以相亲相爱。
参见王克千:《存在主义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
雅斯贝尔斯所拥有的绝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和情感,他认为哲学是当下的、是跟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息息相关的。
而海德格尔的思想高度,决定了他的哲学的高度是无条件的孤独和不可交流的。
萨特认为“他人是我的地狱”,而马塞尔则认为不应把他人视为异己的、敌对的,而应当作精神上的亲近的“你”(上帝是绝对的“你”)。
通过与人交往才能上升到个人与上帝的交往,此时也即进入了“天堂”。
“存在先与本质”就人的看法是,人是不能下定义的,因为人起初什么也不是,没有一个先在的人的本质或概念存在那里,人自己把他自己创造成其所要成为的样子。
先有人的存在、出场、露面,然后才有人的定义。
“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萨特的“存在”就是人的“自我精神”、“自我意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也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
其存在是不可捉摸的,是非理性的存在,人的存在不需要理由,人就是绝对的。
只有自由选择,人
才能获得人生的价值。
因此,存在主义强调选择的自由,人生是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
(萨特:《存在主义》,纽约哲学图书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18页。
)
存在主义就是要回到自己,面对当下、面对此在。
《什么是教育》交流与文化;教育中的自由、敞开、爱;人与人性的危机;教育的方式:经院式的、师徒式的、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就是使你成为你自己,自己是你自己的选择,自己是自己负责自己的人;古典教育造就古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