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
郁达夫艺术特点赏析题
郁达夫艺术特点赏析题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以下是关于郁达夫艺术特点的赏析:
郁达夫的作品主题主要围绕着自我、感伤和自然。
他的小说中,主人公常常是孤独的、苦闷的,他们面对社会的压力和人生的困境,寻找着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自我。
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和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色彩。
感伤是郁达夫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他的作品常常以悲伤、忧郁的笔调来描绘人生的苦痛和无奈。
这种感伤情绪的抒发,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表现,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通过感伤的描写,他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自然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热爱大自然,认为自然是美好的、和谐的,与丑恶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的作品中经常描绘自然景色,通过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来反衬社会的丑恶和人生的苦痛。
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反映了他的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
此外,郁达夫的作品还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他的语言风格独特,用词简练明快,文笔流畅自然。
他的作品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他的写作风格鲜明,充满了个性化的色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风景线。
总之,郁达夫的艺术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感伤情感、自然描绘和个性化写作等方面。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生和社会现实,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论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张晴 中国传媒大学摘 要: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郁达夫的作品更多的是感伤抒情情调。
五四时期是郁达夫开始创作小说的时期,从第一部作品《银灰色的死》到后面的作品《沉沦》,这些都蕴含着浓浓的感伤。
他的小说有的人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忧郁,有的借助某一情景来表达一个现代新青年对国家对自身的悲哀,在时代背景的压力之下郁达夫的内心极度渴望美、追求爱,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揭示社会的黑暗。
其作品中所报告的浓郁情感也正是其小说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感伤;抒情;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68-02郁达夫的作品代表着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的发展方向,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其作品拥有很鲜明的特性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因此属于一种比较特别的小说流派,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很大的意义。
郁达夫的小说通常以短篇为主,它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读,并深入描写了处于那一时期的青年人的心理活动,拥有很明显的叛逆思想,郁达夫的文风比较凄惨,很容易打动读者,因此对当时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1、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情调1.1郁达夫小说的感伤因素1.1.1“零余者”形象“零余者”的含义为一种“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与人无损”的边缘人群体,郁达夫作品之中所描绘的“零余者”很多都有着自己的影子,这些人在不同情景中表示不同的身份,成为了一类风格相似的形象。
比如:“他”“伊人”“Y君”等这些代名词。
这些人的共同之处为:他们都是黑暗社会中的失败者,也是在贫困边缘极度挣扎的文化人,他们比较多愁善感,比较苦闷忧郁,互相之间能够同病相怜。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他们的思想有所觉醒,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他们同样也找不到方向,因此他们更加悲伤更加苦恼。
作品多以这类人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讲述相关的故事,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因此这些故事的格调一定是比较悲惨的,这种类型的情绪一定是比较感伤的。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小说的特色主要有: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
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
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
郁达夫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成就与地位: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自我的写真。
“自叙传”的色彩。
1、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
2、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这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
3、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二、感伤的抒情。
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人的理想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只能是空想。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和生存危机之际,争取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和人政治权利是当时人最主要的愿望,它远远超过了发展民主工业的理想。
从《沉沦》等作品看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从《沉沦》等作品看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杨 海 英内容摘要 郁达夫的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主人公身世与思想情感的坦露、宣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叙。
忧郁、苦闷、自卑、颓丧是其作品中主人公的通病。
他们希望祖国强大,珍视民族尊严,有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对纯真爱情的强烈追求,却又对祖国的前途感到迷茫,陷在伤感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作者将现实人生贯穿在浪漫的氛围中,塑造了一系列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的零余者的形象。
其小说内容是主人公复杂心理的直白表现,内容随主人公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结构上有着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郁达夫的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小说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的坦露与渲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叙,主人公的忧郁、苦闷、自悲、颓丧是那个时期存在于知识关键词 感伤 病态 忧郁 浪漫 现实 抒情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他那自传式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作品至今仍不断引起人民的兴趣。
尤其是1921年《沉沦》的问世,在当时雾气沉沉的中国文坛上激起了千层波澜,评论界对之毁誉参半。
人们在承认他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的同时,又随即指出,他的影响有很多消极的成分。
本文从文学角度,就以下几方面对郁达夫《沉沦》等早期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进行一下剖析。
一、 “零余者”的自白 银灰色的感伤郁达夫的作品具有自叙传的特点,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先生在谈论文学创作时,曾坦诚地说道:“至于我对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
”[1] 夏志清博士也在他的《中国文学史略》称《沉沦》是郁达夫“露骨的自传小说。
”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一部开先河自叙传式的小说的作品《沉沦》的主人公的悲苦身世与作者是十分相似的。
小说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的坦露与渲泄,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叙,是作者灵魂奥秘的自白。
他常以自己的经历、遭遇、感受乃至身边琐事作为他小说的素材。
单调地执着于自我,构成了郁达夫小说题材的显著特色。
浅谈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创作个性
浅谈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创作个性郁达夫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有人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自我写真的小说新体式,称其作为较成功的“私小说”;有一部分人却称他为“颓废派”作家,对他的作品采取了贬斥的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大胆坦率的自我暴露、伤感忧郁的抒情格调、“零余者”典型形象的塑造、“自叙传”的形式构成了郁达夫小说区别于他人的独特魅力。
1、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郁达夫曾这样理解小说,说“人感到痛苦,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那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这种小说观念,当然对传统小说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因此,作者对故事的叙述,不是以主人公的眼睛去看,而是以主人公的心灵“体验”来推进的,消弥了作者、叙事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叙事距离”,变成了高度统一的东西。
在郁达夫40多篇小说中,往往伴随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小说中大量的激愤、诅咒、痛恨、自怜自叹等情绪,常常借助日记或是人物大段的独白来表现。
在《沉沦》中,主人公发出心灵的呐喊:“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够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
”郁达夫以沉重的心情,通过“我”的自白,剖析了悲剧的原因,他酷爱自由的生活,却受着社会的严重压抑;他希望祖国的强盛,而看到的却是祖国的日渐“陆沉”。
《沉沦》就是以切肤之痛喊出了青年的苦闷,并通过强烈的主观抒情,把这沉重的苦闷与民族的灾难联系起来。
无可否认,这是使这篇小说在当时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的重要因素。
另外,《迟桂花》中以迟开的桂花香气烘托人物迟暮的心情。
郁达夫不少作品都创造出了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情中有景,景中寓情,有的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甚至像是一首抒情诗,而这种描写又绝妙地表现出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状态,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2、大胆坦率的自我暴露有人对郁作中体现的感伤,自觉或不自觉地与“颓废”联系在一起,而实际却不尽然。
郁达夫感伤小说的创作特点_管龙娟
交出来,与你换一个有血有肉的拥抱。
啊!恋爱呀,我恨你是不能糊涂了事的。
我恨你是不能以资格地位名誉来换的。
我要灭这一层烦恼,我只有自杀……③类似这样的独白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大量出现。
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是过于敏感,迫不及待地要表白心迹。
一些极细碎极普通的琐事杂感便会引起他的情绪波动,触发他的长篇感叹。
尽管一些心理细节缺乏重大社会意义,其格调也不甚高,但读者所感兴趣的,是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情愫,一种夹杂着苦闷、饱含着忧郁、儿童般率真的情愫。
(二)景色渲染如果说,宣泄式独白是在情绪冲动中显露人的心境,那么,景色渲染则是在情绪的相对静态中表现人的心境。
按照罗丹的说法,这是“因为艺术家感情丰富,不能想象一件东西不像他自己那样真有感情。
在整个自然中他认为有一种伟大的意识和自己的意识相适应。
没有一个活的有机体,没有一件静物,没有一团天上的云,没有一棵园地上的绿芽,不向他倾吐秘密,蕴藏在一切事物下的无穷的秘密。
”④这种对自然的深情灌注与对心境的微妙探究,在郁达夫某些篇章里几乎是臻于统一的。
他自己曾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郁达夫小说的景色渲染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基调:第一是大自然的清丽纯真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净化。
比如《迟桂花》中一方面赞颂迟桂花的遗世、超然、纯朴的精神,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翁妹“莲”这个人物形象、性格的描绘将迟桂花精神具体人格化,表达郁达夫皈依自然的心态,生动地将自然、社会、人生紧密地揉合为一体。
郁达夫抒情文笔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山水纯真的向往和迷恋恰好曲折地隐露了作品的感伤之情。
第二是着意渲染悲凉凄切的氛围,与人物孤独苦闷的情绪相映衬。
郁达夫常以阴冷的情调描写这种环境,从而使人物眼中、心中的大自然具有忧伤的美。
如《银灰色的死》的末尾,主人公借酒浇愁后独自走在日光下,“他觉得自家一个人孤冷得很,好像因遇着另外风浪后的船夫,一个人在北极的雪世界里漂泊着的样子。
”作者为了凸现人物的无家可归感,铺陈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茫茫“雪世界”,通过自己对于这种生存环境的深刻体验,向一颗绝望的灵魂寄托了同情,抒发了沦落在异国他乡、孤立无援的悲哀,揭露了那个充满冷酷和隔膜的现实社会。
试论郁达夫小说的忧郁沉沦精神特质
一、动乱苦难的时代成长起忧郁、感伤的郁达夫
郁达夫成长的道路充满了凄苦与悲伤。他虽然出身一个 知识分子家庭 , 然而却生不逢时 , 甲午 中日战争后, 中国战 败 , 祖国遭受了日本的掠夺 , 连年的战 争不断, 社会已经千 疮百孔。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后 , 所有田 地都典质了, 家庭也 败落了。一家人只得靠母亲的缝缝洗洗 度日, 而姐姐也过早 的当起了童养媳 , 失去了男性顶梁柱的 家庭, 受街坊四邻的 欺侮是很正常的 事情。之 后郁 达夫 外出 求学 嘉兴、杭 州等 地 , 少小离家 , 缺少了家的温暖 , 同时还要遭受那些整日锦 衣玉食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的歧视 , 这使得他很忧伤、很苦 闷。精神上的苦闷与 孤单造就 了他 人生中 忧郁 感伤的 精神 特质 , 并体现在了他 的作品 当中 , 这也使 我们 在作品 中所 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 一个模糊的忧伤的郁达夫。 在作者的 沉沦 南 迁 等早 期作品 当中 , 自 我感 情的渗透表现较为突 出。小说中 的主人公 他 是 一名留 日学生 , 围绕 他 在旅 日期 间 的 事情 展 开。 20 世纪 20 年代 , 中日关系紧张 , 在日本 留学 的学生 常常 会感受 到排 斥 , 来自真切的物质 生活以 及虚 耗的 精神生 活 , 包括 对自 己精神与肉体的渴 望和对 祖国释 放的 情怀。他 们渴望 解放 自我 , 期望 祖国 强大 起来 , 他们 可 以自 豪做 人。 1921 年 , 郁达夫以塑造了留日 学生为题 材的 沉 沦 诞生 , 这部小 说标志着作者开始走 向艰难的 沉沦式 的创作 旅途。小 说主人公 他 在 五四 运动及西方先进 思想的 影响下 逐渐觉醒 , 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 大 胆地追求 所爱。 但是 , 身处异国他 乡 , 他的追 求都只 能成为 镜中花 水中 月 。热切的心灵火焰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 , 发生 了矛盾。对祖国 的热 忱 , 却 无 法挽 救 祖 国受 欺 侮的 命 运 ; 072
郁达夫小说《沉沦》
• 郁达夫的个人生 活也非常浪漫。 郁达夫与王映霞 的爱情纠葛,在 90 年 代 被 炒 得 火 热。
• 郁达夫写‚穷‛也很出色。有人概括他的作品是写‚穷‛与‚色‛。 写色很大胆,写穷也很独特。都是写知识分子在社会中那种穷困潦倒 的心境。无法获得生存的权利的痛苦、悲哀。比如,《茑萝行》、 《还乡记》、《还乡后记》等都是比较出色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在 困窘的生活中的那种心理挖掘很独特。《茑萝行》中的主人公,日本 留学归来,找不到工作,无法谋生,就要自杀,认为只有自杀才是解 决生计的最好办法。但是,又有很独特的心理: ‚但我若自杀,我必须先弄几个钱来,痛饮饱吃一场,大醉之后,用 了我无用的武器,至少也要击杀一个二个世间的人类 ——若他是比我 富裕的时候,我就算替社会锄了一个恶,若他是和我一样或比我更苦 的时候,我就算解决了他的困难,就了他的灵魂——然后从容就死。‛
•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 胆的暴露。 20 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 的作家,是郁达夫。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
欲望叙述的作家。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
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
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比如,作品先后
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
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 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这种心
回家的时候,不敢白天走进家门,怕遇到人,晚上天黑以后偷偷回去。 得到一点钱,把钱放在鞋里,认为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满足自 己的对金钱的憎恨的感情;一是安全,不被小偷偷去。这种很独特的 感觉,正是郁达夫的文学才华所在。
• 但是,这种穷,显然是夸张的。只郁 达夫愤世嫉俗的感情的表达。其实郁 达夫并不穷,和现在的知识分子比, 要算最富裕的了。
郁达夫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郁达夫散文的特点是什么郁达夫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坛上各占一席重要之地。
那么郁达夫散文特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郁达夫散文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郁达夫散文特点有人曾对郁达夫散文作出如此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
”曾经学过郁达夫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整篇文章流露出的伤感悲秋之情,让人不禁感叹韶华易逝,万事骤变的沧桑感。
从《故都的秋》便可分析出郁达夫散文特点,以加深读者对郁达夫散文的认知。
首先,郁达夫的散文非常讲究词语的选用和修饰,从言词表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色彩。
比如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全文大约1500度字,但郁达夫用了42个“秋”字展现了故都秋天萧瑟、悲凉之景,全文透过“秋”字,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消极的人生状态。
在《《闽游滴沥之二》中,郁达夫用“绿”、“曲”和“静”三字,描写了闽江秀丽、壮阔的景象,进而将闽江无与伦比的美丽展示给了读者。
除此之外,郁达夫散文特点还有善用落错等手段,使文章产生一种和谐流畅的节奏感。
在《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一文中,郁达夫用长短句相错的形式,使文章产生舒缓而又跌宕的节奏。
当读到这篇文章时,不自然地会被文章的美感所吸引,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郁达夫散文特点还具有忧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其中主要体现在颓废和憎恨上。
在郁达夫看来,生活充满了无味和死板,自己生活在乱世之中,根本既然无法实现伟大地抱负,那么就干脆自我放纵。
郁达夫与鲁迅关系郁达夫和鲁迅都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俩人在文坛上各占一席重要之地。
除此之外,郁达夫和鲁迅还是一对好朋友,从很多事情中都可看出俩人的友情岁月。
郁达夫和鲁迅从1923年开始相知相交,直到鲁迅去世时,俩人友情相交长达十三年之久。
1927年,郁达夫和鲁迅共同在上海生活,俩人也从朋友升级到了挚友。
对鲁迅来说,郁达夫是他所有朋友中,最为知心的一位,也是最为了解自己的一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与世长辞,10月24日时,郁达夫在上海写了一篇文章,即《怀鲁迅》。
简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特色
简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特色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自叙传小说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TX心理。
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它的主要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抒胸臆,表现个人情绪和心理变化郁达夫《沉沦》里通过人物的日记披露内心的痛苦和企求。
自叙传小说不追求曲折的情节和周致的构思,而是努力写出自己个人的情绪流动和心理的变化,用直抒胸臆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于事件的叙述中做坦率的自我解剖,甚至是用长篇独白的形式去直接拨动读者的心弦。
(2)塑造“零余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郁达夫的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现代工厂的女工以及已沦为都市流浪汉的“我”都是此类形象的代表。
在自叙传小说中,作者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零余者”的形象,他们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往往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3)感伤美、病T美的艺术表现小说《沉沦》的主人公本来是个“心思太活”的人,因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专制弊风,被学校开除,又为社会所不容,结果酿成“忧郁症”。
作者竭力抒发他主人公的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T的心理言行,从中揭示出一种“时代病”,这在“五四”运动G潮过去之后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
(4)注重人的情Y表达在《沉沦》中,主人公因自身情欲不满足表现出了生理和心理的畸形。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受西方人道主义特别是卢梭的“返归自然”,及日本“私小说”的思想影响,注意人的情Y在表达人的内在世界的重要性,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Y问题。
(5)富于情绪的感染力《迟桂花》全篇抒写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谐的诗的意境,不仅完满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
郁达夫的简介及作品特点
郁达夫以写“穷”与“色”而著称,《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
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
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
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
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
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
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
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
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
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
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
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
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
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
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
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
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
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
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
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
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
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作品特点分析
郁达夫作品分析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
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
笔者试就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性特征展开讨论,并努力寻找郁达夫小说中抒情性特征的艺术思想渊源。
一、在主观描述中与作者的情绪互为表里,感情“被激动的灵魂的呼吁”着郁达夫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而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郁达夫小说抒情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首先可以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来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特征。
在郁达夫小说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描写自然景物非常精细,而描写人物的行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反倒相当粗疏。
这就是他不太注重在人物的行动中刻画典型性格的缘故。
他描写人物的行动十分粗疏,而注重表现人物的情绪、感情与心理,再配之以富有诗情画意的精细的景物描写,这就有助于形成其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单纯的抒情风格。
在《马缨花开的时候》的开头部分这样描写窗外的自然景象:窗外面是二十边的还不十分大缺的下弦月夜,园里的树梢上,隙地上,白色线样的柏油步道上,都洒满了银粉似的月光,在和半透明的黑影互相掩映。
周围只是沉寂、清幽,正象是梦里的世界。
首夏的节季,按理是应该有点热了,但从毛绒睡衣的织缝眼里侵袭进来的室中空气,尖淋淋还有些儿凉冷的春意。
这一段景物描写,精细之极,有目共睹。
以“二十边”、“还不十分大缺”来形容“下弦月夜”,数量与形状的概念都十分明确。
接着描写园里的月光,在有些作家,恐怕只一句“园里洒满银粉似的月光”,也就够了,然而,郁达夫却非要一一写出“树梢上”、“隙地上”、“白色线样的柏油步道上”不可,这样的细致描写,更给人以遍地月光的形象化感觉,加重了月夜的氛围。
下面的描写就更精细。
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
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作者:王洪生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奠基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始于“五四”初期,从他的第一篇小说《银灰色的死》问世,到后来的《沉沦》等,无不都属于这方面的题材。
这些小说或直抒胸臆,抒发内心孤独、忧郁的感情,或借助某个背景痛快淋漓地抒发一个现代青年对国家对自身的悲哀,在沉重的压抑之下他渴望美、渴求爱,同时无情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浓郁的抒情色彩,饱满的感伤情怀是他的小说比较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感伤;抒情;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1010503郁达夫的小说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创作个性鲜明,艺术风格也相当独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流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郁达夫的小说许多是短篇小说,除了《二诗人》讽刺色彩比较强烈外,其他的作品大都以主人公抒发伤感情怀作为内容,揭示了身处社会转型期的青年那种独特的心理世界,有着显著的叛逆倾向,作品文风凄切,极为感人,对当时的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情怀郁达夫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除《二诗人》颇具讽刺色彩外,在他的40余篇小说中,其余各篇大都以抒发主人公的伤感情怀为内容,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率真,揭示了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独特的内心世界。
文字凄切、哀婉,有明显的叛逆倾向。
1主人公多以忧郁、哀婉进行角色设置从《沉沦》时期的“他”、伊人,到《过去》中的李时白,《烟影》里的“我”,我们不难看出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不少都是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又经济困窘的知识分子。
这些忧郁的主人公大都性格孤傲、怀才不遇,他们热爱大自然,渴望美好的爱情,然而由于频频不能得志,只有向内心退守,借助于田园风光,以养病为由在安静的处所打发时光。
长时间的焦躁苦闷、失眠,以至于最终落得身体瘦弱、精神孤独,情感发生异常,或以死作结。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
一、郁达夫的作品特点郁达夫倡导自述式的创作,他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都在作品中很鲜明的表现出来,同时作为一个爱国青年,郁达夫的作品有着很强的时代气息,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境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特色。
二、郁达夫作品的写作风格1、“自叙传”色彩郁达夫主张的是“自叙传”创作,因此,自述式的创作是一个特色。
在郁达夫的40余篇小说中,除了少数几篇小说外,其他的都是自述式的创作。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人物塑造和身世经历上边都是比对着自己来写的,婚姻的不幸、怀才不遇、孤独又清高、敏感且自卑,不甘沉沦却无路可走,进而厌世颓废,玩世不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影子。
2、坦率大胆的自我剖析我们说郁达夫写的是自己,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自我暴露,他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内心深处一刹那的猥亵念头,也都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无论是前期的《沉沦》还是后期现实性较强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中,都有着大胆的自我剖析。
3、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郁达夫的小说感情色彩鲜明,他往往借助日记或者大段的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激愤、痛恨和自怜自叹等情绪。
在《沉沦》中,主人公热爱自由却被压抑着,看到祖国满目苍夷却无能为力,通过“我”的自白,以切肤之痛喊出心中的苦闷,有时候为了表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他会在作品中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达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引人入胜!4、病态的人物描写郁达夫小说一个显著特征是对人物的病态描写,比如他的第一篇小说《银灰色的死》,他从希望到失望,到最后的绝望,以及《沉沦》里边主人公的“抑郁”和变态的性爱追求最后跳海而亡都让主人公在现实的压迫下,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病态的心理导致病态的追求,这是那个时代病态社会的一个展现。
三、郁达夫作品艺术风格形成原因郁达夫讲究的是自述,因此他的作品可以看做是他对自己的刻画,而影响他的写作风格的因素主要用生活经历、传统文学的熏陶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1、生活经历造就的个性气质郁达夫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因此7岁就入私塾,9岁就能赋诗,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古典文学,对旧体诗和韵文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但是童年的郁达夫是孤独的,三岁丧父使他过早的就丧失了父母之爱。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忧郁感伤情怀
郁 达 夫 在 自己 的 小 说 中 赋 予
了浪 漫 主 义幻 想 ,并 通 过 这 种 幻 想 来 展 示 主 人 公 内 心 的忧 郁 和 感
伤 , 示 主 人 公 太 沉 郁 、 自卑 的 揭 太 性 格 。我 们 直 接 触 及 的 就 是 作 品 中 的 忧 郁 感 伤 的 情 怀 。 它 同主 人 公 的 呼 吸 一 样 ,都 好 像 充 满 了凝
世 界 。他 笔 下 的 人 物 无 论 是 对 爱 情的追求 , 是 为生活而奔波 , 还 总 是 负 荷 着 忧 郁 和 感 伤 的 情 怀 徘 徊 在 人 生 的 十 字 路 口 。我 们 不 能 忽 视 通 过 恋 爱 和 性 的 苦 闷 而 表 现 出
是以“ ” 我 的灵与 肉的冲突和 “ ” 我 的忧郁感伤 为最 基பைடு நூலகம் 的矛盾和 线
毽 霆 圜
来 的忧 郁 和 感 伤 。
一
景 下 的 留 日青 年 。 “ ” “ 四 ” 他 在 五 运 动 和 西 方 新 思 潮 的 感 召 下 业 已 觉 醒 ,热 切 地 渴 望 恢 复 刚 刚 意 识
学 教育
同 情 而 来 的 爱 情 ! ” 而 , 个 贫 然 一 弱 国家 的 留学 生 ,他 那 卑 贱 的地 位 ,在 军 同 主 义 日渐 高 涨 的 日本 是 求 不 到 的 。作 为 一 个 小 资 产 阶
一
静 儿 的 爱情 。他 在 饱 受 “ 与 肉的 灵 冲 突 ” 的 痛 苦 中 失 去 了 所 有 的 希 望 、 想, 理 最终 孤 独 地 走 向死 亡 。 郁 达 夫 这 篇 小 说 里 着 意 选 用 了抒 情 式 的 、 写 式 的 表 现 手 法 , 描 侧 莺 展 示 了主 人 公 的 内心 情 感 活 动 。整 部 小 说 虽 然 也 有 写 实 性 的 段 落 ,但 始 终 是 以 主 人 公 的 内 心 活 动 为 主 轴 来 展 开 的 ,字 里 行 间 充 满 了主 人 公 的 内 心 情 感 、 望 , 欲 这 些 都 是 通 过 表 现 “ 觉 ” 展 示 幻 来
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对现 代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被誉 为“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
对当代读者的启示与思考
情感表达:通过 细腻的情感描写, 引发读者共鸣
人物塑造:通过 独特的人物塑造, 展现人性的复杂 性
社会背景:通过 描绘社会背景, 反映社会现实
文化传承:通过 展现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感谢观看
感伤的叙事风格
采用第一人称叙 述,增强真实感
运用细腻的心理 描写,展现人物 内心世界
运用象征和隐喻 ,增强作品的艺 术感染力
运用对比手法, 突出人物内心的 矛盾和冲突
独特的语言艺术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情感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含蓄地表达内心世界 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人物内心情感 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如简洁、明快、富有诗意等,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社会背景:反映社会变革时期, 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情感表达:通过人物内心独白, 表达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艺术手法:运用象征、隐喻等手 法,深化主题思想,增强艺术感 染力
04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 价值
THEME TEMPLATE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 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和矛盾
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
郁达夫的小说中 充满了对社会现 实的不满和批判
他通过描写人物 的痛苦和挣扎, 表达了对社会现 实的忧愤深广
他的小说中充满 了对现实社会的 不满和批判,以 及对未来的担忧 和期待
他的小说中充满 了对社会现实的 批判和对未来的 期待,以及对人 性的深刻理解和 反思
对人性的深入剖析与感慨
感伤浪漫主义中的郁达夫
感伤浪漫主义中的郁达夫感伤浪漫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主张文学不仅要有艺术性还要有思想性。
在这个时期,郁达夫成为了感伤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优美、唯美、悲唱性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郁达夫在感伤浪漫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郁达夫的文学背景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出生在清朝末期的台湾,受到了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日本文化的影响,这样的文化背景深刻影响着他的写作风格。
在早期的作品中,郁达夫就表现出了浓郁的浪漫色彩,他的文学偏向于自然、热爱、梦幻和追求,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有着较大的区别。
二、郁达夫的作品特点感伤浪漫主义认为文学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这种文学风格重视对人类存在的关注。
郁达夫的作品也有这样的特点,他的小说倾向于叙述感情、探索心灵和表现人类的复杂情感。
《如梦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种唯美的风格,表达了他对爱情、自然、心灵的热爱。
他的短篇小说中也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和儒家文化符号,深刻探索人性和意识形态问题,抒发对内心深处的情感的表达。
三、郁达夫的意义和影响郁达夫在20世纪初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他在感伤浪漫主义中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有了新的面貌和特色。
其次,他在思想上也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他的作品反映出他对自由、平等和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此外,他还是先锋文化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和革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之,郁达夫作为感伤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创作不仅留下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品质,也体现了他在思想意识和社会现实上的关注和探索。
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的时代性教材
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探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代文学巨匠。
“五四” 新文学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那时新文学社团相继成立,人才辈出。
他们发出了各种声音,组成了一台大合唱,振荡着中国大地。
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锋直逼吃人的礼教;郭沫若则以其高亢激昂的情调高呼个性的自由;唯独郁达夫却独树一帜,以凄婉的笔触揭露自己病创的灵魂,发出的是一个哀哀而泣、幽幽而说的“零余者”的真言。
正是基于此,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走在最前列,并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小说流派,在当时社会上拥有广泛的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正是基于此,人们对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却始终褒贬不一。
他的第一篇小说《沉沦》刚一问世,便受到旧势力的攻击,骂他“诲淫”,指责为不道德的小说;新派也有一些人把他看成是“颓废”作家。
虽然了解他的人自始至终认为他是“模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
”但也无法否认感伤是他大部分小说的一个主调。
在郁达夫五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散文、政论文、游记等。
小说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
他从1921 年发表他的第一篇小说《沉沦》到1935 年的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小说创作断断续续十余年,作品总共不到五十篇。
但小说几乎掩盖了他的一切文学成就,成为人们评论他的主要根据,为什么呢?就因为人们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了他的“感伤”,看到了他的“颓废”。
马克思曾引用法国古典作家布封的名言说“风格就是人”。
我国古代也有“文如其人”之说。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小说中的感伤情调,实质不仅反映了他那曲折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反映了他爱国不能的失望,而且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他个人性格。
个人气质和他内在精神禀赋所决定的创作个性及他所追求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感伤是郁达夫几乎所有小说贯穿的一个主调。
为什么他有那么多感伤呢?它究竟来源于何处?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2016-09-20
作者简介 :王洪生 (1975一 ),男 ,河南汝南人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从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
105 ----——
造 出不同性格的人物 ,把蕴藏在 内心世界 的冲突 、不 安 、动 荡 生动地展示 出来 。这也是郁 达夫作 品能 深入人 物 内在 的心 理层次 的重要因素 。
除 了 自伤 自悼 的主人 公外 ,在 郁达夫 的作 品里 ,还有 不 少作为背景运用 的人 物 ,主要 是强 化感 伤色 调。《薄奠 》一 文里的车夫 ,因为身处社会底层 ,生活十分艰辛 ,加上整 日劳 累 ,使得他显得特别苍 老 ,看上 去远 比实 际年龄 大。为 了攒 钱给 自己买一辆车 ,他连件像样 的夏衣都舍不 得做 。这样 的 文字铺 垫 ,使读者顿时产生 出无 限感 慨。在《秋柳 》里 ,由于 海棠的姿色并不出众 ,一点娇态 都没 有 ,自然客 人就少 得可 怜 。海 棠的孩子只有七 八个 月大 ,平 时放在 里屋 睡觉 ,孩子 的父亲就在 屋外 听差。这 一情节 的安排 ,更加增添 了主人公 人生的悲凉。这样 的人物 在郁 达夫 的作 品中还有很多 ,这些 人 物形象看上去并不 丰满 ,在作 家简单 数笔 的 白描 中 ,他 们 与忧郁 的主人公一起 构成 了郁达夫 的小说 作品 中感伤人 物 系 列 。
郁达夫 自始 至终都是 一个颇具主观性的作家 ,他从 不掩 饰 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他创作 的 40余篇小说 中 ,描 写的俱是 身边琐 事 、醇酒妇人 ,字里行 间无 不流 露 出感 伤 的情 绪 。郁 达夫 的创作 方法和文 风虽然在 1927年的《过去》之后有所发 展 ,文风也有一定的转变 ,但感 伤抒情 的风 格却一 直没有 改 变 ,始终如一 。从 他后来创作的《茫茫夜》及 续篇《秋柳》,再 到《采石矶》,所描写 的或 是醇 酒妇 人 ,或是 落 魄文人 ,无 一 例外都流露 出主人公不可遏制 的伤感情怀 ,及 心里 的种 种悲 感 。
1.主人公多以忧郁 、哀婉进行 角色设置 从 《沉沦》时期 的“他”、伊 人 ,到《过去》中的李时 白,《烟 影 》里的“我 ”,我们不 难看 出郁 达夫小 说 中的主 人公 ,不 少 都是体 弱多病 、多愁善感又经济 困窘 的知识 分子 。这些忧郁 的 主人 公 大 都 性 格 孤傲 、怀 才 不 遇 ,他们 热 爱 大 自然 ,渴 望 美 好 的爱情 ,然而 由于频频不能得志 ,只有向内心退守 ,借助 于 田园风光 ,以养病为 由在安静 的处所打发 时光。长时 间的焦 躁苦 闷、失眠 ,以至于最 终落 得身体 瘦弱 、精 神孤 独 ,情 感发 生异常 ,或以死作结 。可以说 ,在郁 达夫 的作 品 中,大多数 主 人公都是感情纤 细敏感 ,甚至会 有很 明显 的神经 质 ,加 之 内 心的苦 闷无处宣泄 ,以悲剧结束人生也就是再 自然 不过的结 局 …。读郁 达夫的作品常常会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感 伤落 泪 。
2017年 1月 第 36卷 第 1期
黑龙江教育 学院 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1.035
Jan.2017 Vo1.36 No.1
郁 达 夫 小说 的感 伤抒 情 特 色
2.以特 定 环 境 衬 托 感 情 色 彩 郁达夫非常善于对人生及 自然景物情绪 的描 写 ,且 描写 得相 当 细致。他刻 画人 物 ,不 只是 简单描 摹表 情 、动 作 、姿 态 、服饰 、对话等 ,以此表 现人 物 的音 容笑 貌 ,展 示他 们 的神 情气韵 ,并且对人物 心理 的描 写还非 常 注重 ,善于通 过细腻 微妙 的感情线索 ,更 多地 采用了 “自白”的艺 术表现手 法 ,塑
王 洪 生
(江 门职业技术学 院,广 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 :郁达夫是 中国现代抒情 小说 的奠基人 ,郁达夫 的小说创作 始于“五四 ”初期 ,从他 的第一篇 小说《银灰 色的死》问世 ,到后来 的《沉沦》等 ,无 不都属 于这方 面的题 材。这 些小说或 直抒胸臆 ,抒发 内心孤 独、忧郁的 感情, 或借助 某个 背景痛快淋 漓地抒发一 个现代青年 对 国家对 自身的悲哀 ,在 沉重的压抑之 下他渴 望美、渴 求爱,同时无 情地暴露 了社会 的黑暗与腐朽 。浓郁 的抒情 色彩 ,饱满的感伤情怀是他 的小说 比较 突出的特点 。
关键词 :郁 达夫 ;小说 ;感伤 ;抒情 ;特 色 中 图 分 类 号 :I206.7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836(2017)01-0105-03
郁达夫 的小说 对 “五 四”以来 的新 文学 的发展 ,曾经 产 生过非 常大的影响 ,他 的作 品不仅创 作个 性鲜 明 ,艺 术风 格 也相 当独 特 ,形成 了别 具一格 的小说 流派 ,在 中 国现代文 学 史上 占有 重要地 位 。郁 达 夫 的小说 许 多是 短篇 小 说 ,除 了 《二诗人 》讽刺 色彩 比较强 烈外 ,其 他 的作 品大都 以主人公 抒发伤感情怀作为 内容 ,揭示 了身处社会转型期 的青年那种 独特 的心理世界 ,有着显著 的叛逆倾 向,作 品文风凄 切 ,极 为 感人 ,对 当时的读 者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 。
一 、 郁 达 夫 小 说 的感 伤 情 怀
郁达夫的作品 以短 篇小 说为 主 ,除《二 诗人 》颇具讽 刺 色彩外 ,在他 的 40余篇小说 中,其余各篇 大都 以抒发 主人公 的伤感情怀为 内容 ,作家 以前所未 有 的率真 ,揭示 了处 在社 会 转型期的青年独特 的 内心 世界 。文 字凄 切 、哀 婉 ,有 明显 的 叛 逆 倾 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