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掌握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力较弱的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笔、教材、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笔、纸、书本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 课前预习(20分钟)让学生预习教材P31-32和练习册P29-30,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并能简单说明表面积的概念。

2. 导入新课(10分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分别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摸索,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和特点,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它们的表面积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立体图形表面积的概念。

3. 教学讲解(25分钟)1.长方体表面积:将长方体展开成六个矩形,分别计算矩形面积之和,得到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S=2×(ab+ac+bc)。

2.正方体表面积:将正方体展开成六个正方形,分别计算正方形面积之和,得到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S=6a²。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计算表面积。

4. 小组合作探究(25分钟)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发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拼图,让学生自主组装,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构成,确认各个面的名称和边长。

3.让学生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问题,并互相交流、探究并回答问题。

4.每组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让其他组与教师提问答疑。

5. 课堂练习(20分钟)1.发放练习册P30页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全班讲解与讨论,教师对不理解的学生进行帮助和解答。

6. 课后作业(2分钟)布置练习册P31-32的作业。

五、教学评估1.课堂回答问题、活动合作、交流表现等评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提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中获取更多情感,同时学会欣赏他人;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 , 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

三、教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四、教学用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展开图、彩笔。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口答填空)1、导入语: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你们能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课件出示一个标有数据的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呢?(课件出示填空)如果我想知道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各是多少,你认为要算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二)、实物引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结识的朋友——长方体,它要去做客,请大家帮它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你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1、理解表面积含义过渡语言:如果要将这个长方体的表面全部涂上颜色,要涂多大?你们怎样理解“长方体的表面?”2、探究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小组尝试(1)这个长方体到底要涂多大?请试着解决。

如果有问题可找同桌或小组内成员商量,待会儿说说你们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案执教者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P23、24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面积的概念2、经历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5、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复习导入】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1)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2)长方体一般是由几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3)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4)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5)正方体是由6个围成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分组操作。

(1)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面与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以及右面与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2)在展开后的图形中,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六个面。

(3)你有什么发现?生的发现如果不在点上,师可提示思考:A、这六个面与原来的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关系?B、这个平铺的面的总面积与原来长方体的什么有关系?(4)在生独立操作思考之后,可以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注意: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你的同学说的哪些与你不一样。

[如果生有不同的剪法,老师的做法:展示同学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展开图。

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展开的图形不同,但是都是六个面。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资源: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2)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展开图是这样的,(课件出法展开图),和你想的一们吗?(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但在计算三维图形的表面积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灵活运用表面积公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演示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改正,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精品教案
板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宽)×2 +(长×高)×2 +(宽×高)×2
出示例1、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师: 我们学会了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你能想象一下正方体展开后会发现什么呢?
学生:(答略)
师: 演示正方体展开图。
师: 我们怎样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师:如果知道正方体的数据,你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吗?
(2)粉刷教室的内壁和天花板。
(3)要给长方体的游泳池里面贴瓷砖。
(4)两盒磁带,有下面三种包装方式,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哪种包装方式省包装纸?说明理由。
(5)一个长方形木块,被切成两块后,它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从理解知识到具体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次飞跃。本节课所设计的练习题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求六个、五个、四个面的面积,并结合教材题目进行,灵活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解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世界,去认识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数学本来面目。】
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 抹水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相互修改,小组长记录下问题,集体交流,解决全班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设计了部分自主检测题,学生通过自主检测发现自己在做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能尝到成功的快乐,给自己这一部分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六第一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学会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

•工具:教学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通过问题启动学生思维,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有多大,应该怎么计算呢?”第二步: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提出如下问题:1.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2.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第三步:学习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介绍长方体的概念。

2.利用模型演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讲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第四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介绍正方体的概念。

2.利用模型演示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讲解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学生自主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教师抽查部分学生回答,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六步: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强调重点难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拓展思维:除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哪些几何体的表面积你能计算出来?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1、内容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

2、内容解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其它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要想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必须理解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计算中出现错误。

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操做、观察活动中,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表面积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两部分知识。

结合学生特点,我先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再重点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将由学生自学完成。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确定本课教学方法:操作感知、观察发现、引导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和提高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通过耐心讲解和反复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相信学生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我选择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系统地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

其次,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优劣,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研究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我将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将布置一个课后项目,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模型,并计算其表面积。

学生需要自主查找资料、合作完成项目,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观察其表面积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兴趣。

(2)讲授新课: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总第12 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第24页例1、例2,以及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答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相对的面的( )相等;(2)正方体有( )个面,它们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 )相等;(3)这是一个( ),它的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4)这是一个( ),它的校长是(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同学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对角线、体积等。这为学习本节课的表面积计算打下了基础。
在知识层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它们的特点。他们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这为计算表面积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础。
(2)讨论法: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心得。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实验法: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切割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观察和记录表面积的计算过程。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案)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对角线、体积等。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下面将详细梳理这些知识点: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长方体是一个有六个矩形面的立体图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相邻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正方体是一个有六个正方形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三、认识长方体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四个方面展开。
1. 数学抽象:通过观察和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表面积的概念,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应用表面积公式的能力较弱,需要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3. 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多的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三)改进措施
1. 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导过程。
③ 设计有趣的图片或图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卡通形象,增加趣味性。
④ 利用板书进行互动,如提问、解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⑤ 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记忆。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情况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剪刀、彩纸、胶带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步骤图,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实验操作流程。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此外,还可以利用黑板、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展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教学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学习解题技巧。

四、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过程(一) 学习新知识1.导入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比如盒子、箱子、餐桌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概念讲解长方体是由三组相互垂直的矩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

正方体是由六个相等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计算方法(1)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6a²(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4.例题演练(1)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米,宽为2米,高为3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解:根据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2(4×2+4×3+2×3)=2(8+12+6)=52平方米。

(2)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解:根据公式,正方体的表面积=6a²=6×5²=150平方厘米。

(二) 思考拓展1.探究请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并思考:长方体面积算式中为什么要×2?为什么正方体的六个面积相等?2.拓展请你找到周围的物品,看看这些物品有没有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这些形状的物品,感性认识它们的外观形状和特征,以及它们的大小和用途。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学生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33~3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自己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准备:
长、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交流:
通过预习,你都了解了哪些?汇报预习情况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拿出长方体教具,观察:
①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面?
②我们把它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
③如果要使六个面全看到,有什么办法?(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2)拿出各自的长方体纸盒,教师指导学生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面与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以及右面与上面、前面、后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

让学生将剪开的纸盒展平、合上,再展平,观察原来长方体的各个面展平后各在什么位置,并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教师注意订正。

(3)学生在展开图上指出原长方体的各个面。

(4)学生和剪长方体的方法一样剪开正方体,并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原正方体的6个面,教师注意订正。

(5)选一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然后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面积相等的面?每个面的边长是原正方体的什么?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观察展开过程,出示下列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有几组相等的面?上、下、前、后、左、右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什么?
(2)小组讨论并汇报
(引导学生答出: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宽和高。

)
(3)空间想象
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立体的长方体形象;
(4)练习六第l、2题。

(第一幅图让学生说出前面的长和宽,再答出前面的面积,后两幅图直接答出前面的面积,每一幅图前面面积算出后,追问:后面的面积是多少?要求前、后面的总面积怎么列式?)3.自学例1:
自学例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要求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用多少厘米硬纸板就是要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⑵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⑶每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⑷学生小组讨论并试作:如何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5]把过程写在书上,写出两种解题方法
⑹比较两种方法
⑺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关键的事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

(三)课堂反馈练习设计:
1.书P34 做一做
2.分别计算下面各长方体的表面积:
(1)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2)长1.2分米,宽5厘米,高5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