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_毛向军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
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流动儿童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动儿童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也存在不足和空白之处。
本文将从流动儿童的概念、现状、教育、健康和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
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他们常常需要随父母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
研究流动儿童问题对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如教育公平、社会融入等。
本文将综述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文献综述1、流动儿童的概念与现状流动儿童是指因父母工作原因而在城市暂居或流动的儿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约为2.4亿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约1800万人。
这些儿童大多来自农村地区,跟随父母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他们面临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挑战。
2、流动儿童的教育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
研究显示,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入学率较高,但他们在城市的就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流动儿童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
3、流动儿童的健康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由于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流动儿童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流动儿童的营养不良和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而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加强健康教育、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等。
4、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社会融入是流动儿童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可能会受到歧视和排斥。
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往往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现状与启示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现状与启示流动儿童是指因家庭迁移、务工、务农等原因而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频繁流动的儿童群体。
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教育资源的不稳定、社交环境的变化、情感分离等,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者从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心理韧性的特点和表现。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困难。
他们相对于非流动儿童更加独立、自信、自主,拥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特点与他们长期面对变化环境的经历密切相关。
研究者从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积极的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家庭氛围的稳定和支持,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韧性的发展。
社会支持也是提高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
学校、社区、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能够增强流动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
研究者从干预措施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提高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有效途径。
目前,一些干预项目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如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社会技能培训等。
这些干预措施旨在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韧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流动生活。
研究显示,这些干预项目能够显著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韧性,提高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
以上研究的现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我们需要重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他们的权益。
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干预措施的研究与实践同样重要,我们需要探索出更加有效和可行的干预方式,以帮助流动儿童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适应流动生活。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范文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流动儿童是指因家庭经济、工作等原因而跟随父母在城市间或城乡间流动的儿童。
在这个过程中,流动儿童常常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歧视知觉问题。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因自身所属的群体特征而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和对待。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歧视知觉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往往更容易受到歧视。
这种歧视可能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
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甚至可能导致行为问题。
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歧视知觉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数据。
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歧视知觉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三个部分。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四、研究结果1.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知觉。
其中,学校是流动儿童感知歧视最为明显的场所。
2.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
具体而言,歧视知觉越强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这表现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自卑、孤独等心理状态上。
3. 心理机制探讨本研究认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受到多种心理机制的影响。
首先,歧视知觉可能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无助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其次,学校和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学校中的歧视行为和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可能加剧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_毛向军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毛向军1**王中会2***(1.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北京,100094;2.中华女子学院心理系,北京,100101)摘要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
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韧性 亲子依恋分类号 B8491 问题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流动人口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他们不再以/单身外出0形式流动,而是以/举家迁徙0的形式外出。
这种/农民流动家庭化0现象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造就了/流动儿童0这一新的城市弱势群体[1]。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达到1834万人[2]。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性质一般以体力劳动、服务性工作或个体经营为主,收入偏低,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同时,也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很多城市对流动儿童设定了不同高度的/门槛0,阻碍了他们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处境不利群体[3-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一定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压))压力)适应不良0的直线模型[5]。
然而后来Anthony 等人(1974)的研究发现:尽管一些人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但发展却十分完好,甚至还非常优秀。
《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及教育对策研究》
《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
接着提出,如何通过教育对策来改善亲子关系,进而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
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引言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问题行为的高发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变化,青少年问题行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亲子依恋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及教育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1. 亲子依恋的概念及重要性亲子依恋是指儿童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
这种依恋关系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信任感和安全感,为未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2.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当亲子依恋关系不良时,青少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导致攻击性行为、逃学、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
而良好的亲子依恋则能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情感调节能力,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三、教育对策研究1. 增强亲子沟通与互动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互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变化,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特点,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应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正面管教、情感教育等。
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责任感。
3.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营造和谐、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管教。
青少年亲子依恋、心理韧性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亲子依恋、心理韧性与问题行为的关系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成为社会、家长、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亲子依恋是家庭系统中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发展的特殊时期,以自我意识和社会标准意识的快速发展为特征,我们不禁好奇在青少年个体的问题行为形成过程里,亲子依恋发挥着什么作用?在家校联系与沟通的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发现不少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在家庭方面或者父母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有些学生虽然在父母关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却并未出现预料中的问题行为,那么心理韧性是否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研究就以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亲子依恋、心理韧性和问题行为三者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本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一所普通中学307名学生为被试,以Armsden 和Greenberg编制的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的父母依恋分量表、胡月琴等人在2008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Achenbach-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为测量工具,运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处理,探讨亲子依恋、心理韧性和问题行为三者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亲子依恋和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得出以下结论:⑴青少年在亲子依恋方面,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均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在母亲沟通维度上存在性别主效应,女生与母亲的沟通程度显著高于男生。
在父亲疏离维度上存在年级主效应,且存在年级与性别上的交互作用。
心理韧性方面心理韧性总分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在人际协助维度上存在性别主效应。
在情绪控制维度上存在年级主效应。
青少年问题行为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退缩维度上存在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
⑵亲子依恋对心理韧性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依恋对内外化问题行为有反向预测作用。
心理韧性对内外化问题行为有反向预测作用,且良好的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及人际协助有助于减少青少年行为问题。
⑶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在亲子依恋和问题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新闻标题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
新闻标题: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新闻出处:济宁华扬盛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闻内容: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儿童心理测试仪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即“民工潮”( P.2)。
上亿农村务工人员由于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户籍制度,只能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往返流动,也因此产生了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
1998 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少年,是指 6 至 14 岁( 或 7 至 15 岁) 随父母或随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
现在通常指的则是父母外出打工而随父母离开家乡到城市生活的孩子。
马润生( 2010) 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 6 ~14 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
这一群体是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而出现的,但切实受到关注是在2004 年以后,受到新闻媒体、学术团体、政府机关等广泛的关注,使流动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
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国家、社区、学校等的关注,国家通过制定相应政策,试图改善流动儿童的各方面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文献进行研究,指出流动儿童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1. 总体水平。
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要差于城市当地儿童。
例如,朱丽娜( 2008) 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调查显示,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整体上低于城市少年儿童。
蔺秀云等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韩煊等关于深圳市流动儿童的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常住儿童。
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文化适应: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二 十世 纪八 十 年代 以前 ,研究 者 普遍认 为处 境
不 利一 定会 导致 发展 不利 。处境不 利儿 童 1 3后 的成 就 水 平 、适 应 能 力 必 定 低 于 正 常 儿 童 。 然 而 后 来
报告》 显示 , 截至 2 0 1 0年 , 我国0 ~ 1 7岁 农 村 留守 儿
公 正 待 遇 . 这 就 意 味着 流 动 儿 童 在 城 市 生 活 面 临
新 的 文 化适 应 任 务 [ 引 。研 究 表 明 , 主 流 文 化 背 景 下 的少 数 民族 或 弱 势 群 体 的 文化 适 应 和 文 化 认 同 问
题尤为 突出[ 4 3 。 国外 关 于 流 动 儿 童 ( 即 移 民儿 童 ,
心 理研究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 7 ( 2 ) : 9 1 — 9 6
9l
流动儿童的家庭 功能与文化适应 : 心理韧性 的中介作用
张丽敏 田 浩
(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 , 北京 1 0 0 0 8 3 )
理 咨询 或 治疗 关 系 及 作用 机 制 [ 5 ] 。文 化适 应 与 主 观 幸福感相关 , 同时 社 会 联 系 、 歧 视 知 觉 和 社 会 地 位 对 其有 中介 作用 ] 。国 内研 究 者 主要 侧 重对 流 动 儿
童 文化 适 应 过程 和 结 果进 行 研 究 , 分 析 了流 动 儿 童
积 极成 长 的一种 特 征 [ 1 2 ] 。 另 一方 面 , 心 理韧性 不仅 仅 是 一种 个人 特质 ,也包括 儿 童成 长的社 会环 境 中的
童 中就 有 3个是 流 动儿童 。
流动儿童的歧视归因倾向及其对情感的影响
【 关键词 】 流动 儿童 ; 歧视 归因倾 向 ;积极 和消极情感 ;个人控制感 ;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 类号 :B 4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2 (0 9 0 0 9 0 8 1 00— 79 2 0 )0 8— 5 9— 5
d i 0 3 6/.sn 10 o :1.9 9 ji .0 0—62 . 0 90 . 1 s 7 9 20 . 80 4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 0 09年
第2卷 第8 3 期
5 9 9
・
儿童 少年 心理 卫生 ・
流 动儿 童 的歧 视 归 因倾 向及 其对 情 感 的影 响
刘霞 申继亮@
( 北京师范大 学发 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 7 @ 通信 作者 E i j hn n .d .n 0 85 ma : l e @b u eu c ) l s
【 bt c】 b c etn s v A s at O j t e o xmn h c r ti c o ar uoso s i i i d te c o p i e r ei e e e h a es tbi i i r ao a s f o t i
b t n i r nt n oiv n ea v etsa dpre e o t l cl R sl:( ) gat hl u o s odsi a o 。p s eadn gt ea cs cl a eci dc n o ae eut 1 Mi n - i t c mi i i t i f en v r s . r c i r n ti t nt d ci a o s hr n t t f b c l n[( .7± . 8 v. 2 4 ±10 ) de gar u o sr n t nwa ge a a o ra i e tb i oi mi i i h h t h u n hd r 25 09 ) s 【 . . 3 。P<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研究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青少年与社会发展第39卷(0第207期)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研究■周晓春侯欣王渭巍(中央团校社会工作系,北京100089)!摘要】流动儿童人数众多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大量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心理层面上存在诸多不足,抗逆力对流动儿童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引入生态资产概念,对北京市499位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生态资产因素和流动儿童抗逆的正相关,其中“家长支持”“老师关系”和"寻求心理亲近"可以显著地预测抗逆力。
应该在政策层面重视建设流动儿童的资产,在社区层面爱儿童的社区氛围,在学校层面提升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在家庭层面注重亲职教育,家长对子女的社会支持。
生态系统整合发力,提升抗逆力,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抗逆力生态资产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我国人口规模,国家卫康委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人口为2.44,未一二十年,我国人口将继跃,而且现人口的居留稳定性强、人口在流入的的特征[1]%意味着,随着在的在%根国妇联统计,全国模已3851万[2]o些的、难.受的公共服务的能否健康成长,成为不同领域学者关心的问题。
研究流动儿,除研究其教况、健康状况、入况,也逐渐深化到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处于不利成长环境中的的抗逆力研究,正是研究逐渐深化的表现。
(一)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与的用视角研究不同,国近期出现了一积极视角探抗力的研究。
抗力(Resilience)是个人所具备的某类当处在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能让人发展出健康应对策略⑷的特质或能力,又被翻译原力、心理弹性、力和心理韧性等,在流动儿收稿日期:2019-12-10作者简介:周晓春,中央团校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央团校社会工作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央团校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留学归国人才科研支持计划项目“北京展成长向导服务研究’(课题编号: 182020358)、民政部项目“北京社会融合状况”(课题:5022208)的部分研究成果%童研究领域亦沿用这种翻译。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2 0 0 4 ; T s u t s u m i &l s h i t a k e , 2 0 0 1 ) 。近年来 随着付 出
一
的居住地和户籍地不 同, 使他们不能在教育资源较 好 的学校就读 。由于各地 区使用的教 材不一样 , 教
力是在根据工作压力研究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付 2 0 1 5 ) 。来 自 家庭支持 ( G l o z a h& P e v a l i n , 2 0 1 4 ) 、 朋
・ 通讯作者 : 5 E建平 , E—mml : w j p h h @b n u . e d u . c n 。
相关 ( K h a n& Ha md a n , 2 0 1 5 ; Z h o n g , 2 0 0 9 ) , 而且 社 会支持是 学业 压力 的一个 重要 预测 变 量 ( Ma U a ,
型, 认为压力是有机体对 打破其平衡或超 出其应对 能力 的刺激事件的反应模式 ( K o s t , 1 9 9 0 ) 。学业压
回馈失衡理论的研究不 断深入 , 学者们将该理论
引入 到 教育 学领 域 , 并 认 为 中学 生需 要 完 成 学 校 的
规定 、 教师及家长期望而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 , 并接
受来 自老师 和 同学 的反馈 以及 学 习本身 所带 来 的 回
报, 同时也对学习存在着过度投入 , 因此将该理论应
用 到测 量学 生学 业压 力 ( 楚 克群 , 宋 国萍 , 2 0 1 1 ) 。
为 了减轻 学 生 的学 业 压 力 , 学 者 探 讨 了学 业 压
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城市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2、增加亲子互动:父母应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时间,参与孩子的学习 和生活,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3、培养心理韧性:父母和孩子都应学会面对压力和挑战,提高心理韧性, 帮助彼此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成为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他们 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和成长,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自我控制、心理韧性和社 会适应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次演示着重探讨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与其社会适应能 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二、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一种个体自觉地抑制自身冲动和行为,以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的能力。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他们生活在陌生 的环境,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 适应。
三、心理韧性在自我控制和社会 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调整自 身情绪和行为,最终成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流动儿童中,心理韧性高的个体可 能更有能力处理各种压力和不确定性,通过自我控制来积极应对和适应新的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心理健康对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受到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为了提 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我们建议:
1、家庭层面:父母应尽可能减少外出工作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建立 紧密的亲子关系。
2、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对留守童的,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 他们增强心理素质。
3、社会层面: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 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六、结论
总的来说,本次演示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心理韧性和社 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在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之间起着重要的 中介作用。这不仅为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提高他们的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实用的理论依据。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建议进 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干预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韧性,以促进他们 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亲子陪伴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
亲子陪伴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许多家庭中的亲子互动不可避免地减少了。
而正是这种亲子陪伴的减少,对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备受关注。
一、亲子陪伴的意义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多年的研究表明,丰富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并学会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亲子陪伴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1. 建立安全感亲子陪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有父母陪伴的支持,他们会感到安心和放心。
通过亲子共同体验的时间,家长不仅可以传达给孩子“有你陪伴我,我不会害怕”的信息,也可以告诉孩子“我理解你,我会一直支持你”。
2. 情绪认知与表达在亲子陪伴的交流过程中,孩子会学习到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方式。
父母可以借助不同的活动和故事,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理解它们的产生原因,并教导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亲子互动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儿童的情绪智力,也培养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3. 情绪调节策略亲子陪伴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情绪调节策略的机会。
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孩子面对各种情绪困扰的方式,教导他们良好的情绪调节习惯。
无论是通过运动、绘画、听音乐,还是饮食调节和沟通交流等,父母的陪伴和指导都能够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情绪调节方式。
三、互动游戏的重要性亲子陪伴不仅要有时间,更需要有方式。
在培养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过程中,互动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扮演不同的情境角色,让他们模拟体验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
这样的游戏不仅能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了解,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亲子陪伴的有效实践方式1. 设立固定的亲子时间家长应该为亲子活动设立固定的时间,以确保每天都有专属的互动时光。
这可以是早晨的早餐时间,晚上的故事时间,或者是周末的户外活动。
移情的亲子关系情感转移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影响
移情的亲子关系情感转移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影响移情的亲子关系:情感转移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影响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基础和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转移是这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情感转移是指父母将自己的情感、情绪以及期望转移到子女身上的现象。
这种转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感转移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影响。
一、积极的情感转移情感转移可以帮助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
当父母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子女身上时,他们对子女的关注和关爱会更加深入。
这种转移会激发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父母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转移给子女,可以让子女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情感,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
二、负面的情感转移然而,情感转移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当父母过度依赖子女满足自身情感需求时,就会给子女施加过重的责任和压力。
这种情况下,子女可能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失望。
同时,如果父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子女身上,将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子女的情绪失控。
三、应对情感转移的方法为了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正确应对情感转移。
首先,父母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情感转移行为,并保持情绪的稳定。
他们可以通过寻求帮助和自我调整的方法来减少情感转移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其次,父母应该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保持合理的期望和要求,避免将过多的情感压力转移到他们身上。
最后,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情感的交流与理解。
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互动除了情感转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互动也至关重要。
亲子关系中的情感互动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例如,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和倾听来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
子女也可以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父母分享内心的感受。
这种情感互动不仅有助于构建亲密关系,还能促进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五、结语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而情感转移是这种关系中常见的现象。
适度的情感转移可以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
亲子关系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
亲子关系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亲子关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讨论亲子关系如何影响儿童情绪调节,并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父母情绪的传递父母是儿童最直接的情绪传递者。
他们的情绪状态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起着重要的影响。
当父母情绪积极稳定时,他们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给予儿童正面情感支持。
这种积极情绪传递有助于儿童情绪的积极调节。
然而,当父母情绪消极或不稳定时,他们可能会对儿童表达出沮丧、愤怒或焦虑等负面情绪,给予儿童情感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状态,为儿童创造积极的情绪环境。
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亲子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父母了解并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儿童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应该倾听并尊重儿童的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
当儿童遇到情绪困扰或压力时,父母应该主动与他们交流,提供情绪安慰和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调节情绪。
此外,父母应该用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他们进行积极情绪表达,培养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建立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关系对儿童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稳定和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建立自信、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
父母应该和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系,提供有爱的关怀和温暖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爱。
在孩子面临情感困扰时,父母应该积极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并重建情感平衡。
四、培养儿童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除了父母的影响,儿童自身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情绪认知和情绪调控策略,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情绪。
儿童应该学会分辨和理解不同的情绪,掌握适合的情绪调节方式。
父母可以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如何通过积极的方式应对负面情绪,如运动、音乐、绘画、阅读等来调节情绪。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绪训练游戏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干预研究的现状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干预研究的现状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留守儿童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通常指与父母分离,留在农村或小城市中的儿童。
父母常常离开家乡去城市工作,留守儿童因此要面临缺乏亲情关爱、教育资源不足、自我价值感缺乏等多种困境。
这些因素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留守儿童面临的普遍问题。
心理韧性是指人们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产生适应性反应和保护自身的能力,是人类面对环境压力、创伤和焦虑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中,培养心理韧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下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干预研究进行探讨。
一、心理韧性干预的目的与方法心理韧性干预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行为认知疗法、动力学疗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通过引导留守儿童降低负面情绪、改变不利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
二、现有研究进展及成果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干预研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例如,一项研究试图通过情境模拟实验、个人培训等手段来提高单亲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发现在心理韧性培训后,这些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Liu, Shi, & Li, 2018);另外一项研究则采用心理健康干预、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对46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干预,结果显示,在干预后的评估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Xie et al., 2017)。
此外,也有一些针对外部因素的研究,例如家庭环境改善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每年进行一次走访,发现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提高、劳务输出等社会政策的实施,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到了显著提高(Yan, Liu, & Qiu, 2019)。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尽管在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干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张樱樱;姜涛;叶子青;王礼申;叶一舵【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24(32)3【摘要】目的:为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动态关系。
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85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调查。
采用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对前、后两次4个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
结果:控制年龄和性别作用后显示:①流动儿童前测社会排斥可以预测其后测抑郁水平(β=0.12,P<0.01);②流动儿童前测自尊在社会排斥对抑郁的即时和延时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11和0.03;③流动儿童前测亲子依恋在其前测社会排斥影响后测抑郁的中介路径前半段中起延时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值为-0.12。
结论:①社会排斥可以预测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②自尊在社会排斥和流动儿童抑郁中起即时和延时中介作用;③亲子依恋能够延时调节流动儿童社会排斥与自尊的关系。
【总页数】6页(P475-480)【作者】张樱樱;姜涛;叶子青;王礼申;叶一舵【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台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9;B844.1【相关文献】1.亲子依恋与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希望的多重中介作用2.流动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与内化问题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3.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4.亲子依恋与儿童抑郁症状的关系: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的作用及父母差异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不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问题间的纵向中介作用:一项追踪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
曾守锤
【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11()1
【摘要】通过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和干预的综述,指出该领域存在的三个问题:心理弹性的操作性定义比较模糊;研究贡献的定位不清晰;干预中存在消极视角和个体水平的局限。
因此,应在积极儿童发展观的指导下,重视流动儿童的积极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以全体儿童的积极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改革。
【总页数】6页(P62-67)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积极发展;环境;反思
【作者】曾守锤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2.3
【相关文献】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研究 [J], 李洋
2.父母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及积极行为支持干预方案初探 [J], 张广林;江伟钱;马宝宝;梁燕;李旭
3.绘画心理辅导对流动儿童攻击性干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 [J], 周正怀;李科生
4.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J], 潘奕辰
5.阅读干预: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J], 张莉;周兢;田怡楠;梁入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毛向军1**王中会2***(1.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北京,100094;2.中华女子学院心理系,北京,100101)摘要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
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韧性 亲子依恋分类号 B8491 问题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流动人口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他们不再以/单身外出0形式流动,而是以/举家迁徙0的形式外出。
这种/农民流动家庭化0现象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造就了/流动儿童0这一新的城市弱势群体[1]。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达到1834万人[2]。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性质一般以体力劳动、服务性工作或个体经营为主,收入偏低,家庭教育环境不佳,同时,也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很多城市对流动儿童设定了不同高度的/门槛0,阻碍了他们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处境不利群体[3-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一定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压))压力)适应不良0的直线模型[5]。
然而后来Anthony 等人(1974)的研究发现:尽管一些人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但发展却十分完好,甚至还非常优秀。
这种逆境适应中的个体差异现象促使研究者们提出了/心理韧性0的概念[6]。
心理韧性的研究结果同样出现在流动儿童的研究中。
尽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流行率很高,但大多数流动儿童并未被筛查出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韧性使遭受创伤的儿童在形成性格时具有了保护性作用。
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
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中,在家庭方面,研究者们普遍关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7]和亲子依恋[8]两个方面。
本文研究的是家庭因素中的亲子依恋,从而更好地了解依恋是如何影响流动儿童心理韧性。
鲍尔比把依恋定义为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能为个体提供安全与安慰[9]。
Bartholome w 和Horo wittz 把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与积极和消极两种属性结合,将依恋分为安全型、专注型、忽视型和恐惧型四种类型[10]。
同时,他们把/焦虑0分为两大类,焦虑水平高的为专注型和恐惧型,焦虑水平低的为安全型和忽视型;把/回避0区分两大类,回避水平低的为安全型和专注型,回避水平高的为忽视型和恐惧型。
安全型个体对自己或他人都持有积极模型,他们相信自己是可爱和有价值的,他人是可以信任的,他们对亲密关系感到舒适自在,并愿意在需要时依靠他人。
忽视型个体对自己的看法较积极,而对他人的看法较消极,他们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自在,并倾向于过度的自我依靠。
专注型个体持有消极的自我模型和积极的他人模型,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又非常警惕和敏感于被拒绝或抛弃,因此他们不断地沉浸在*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现状、成因及培养0课题(项目编号10YJCZH170)的资助。
**毛向军,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流动儿童教育。
E-mail:shangz huangxuequ@ 。
***通讯作者:王中会,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E-mail:zhu-i w678@ 。
5中国特殊教育62013年第3期(总第153期)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thly)3rd Issue,2013(Serial No.153)和纠缠于人际关系之中。
恐惧型的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消极,他们内心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恐惧感又使他们回避亲密关系[10]。
有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安全型依恋风格人数最多,独生子女安全型人数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
初中生的依恋风格主要以安全型为主,而且不同依恋风格的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且在性别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父母外出相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12]。
流动儿童是现在社会关注的群体,尽管他们易出现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但是大部分流动儿童却发展良好,其中的原因是心理韧性能够解释清楚的。
而影响心理韧性的变量有很多,本研究选择的是亲子依恋,我们认为流动儿童年龄还小,接触社会与学校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依恋是一个长期且比较稳定的因素。
同时,依恋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具有较好的塑造性。
所以依恋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变量,研究二者的关系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在北京市大兴区1所打工子弟小学,抽取流动儿童162人。
在海淀区选取1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小学,抽取流动儿童163人。
在海淀区选取1所招收流动儿童的中学,抽取100人,共调查流动儿童425人,平均年龄11.19岁,其中男生216人,女生209人;来北京的时间平均7.74年;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191人,3000元以上的234人。
流动儿童的年级分布为3年级70人、4年级81人、5年级101人、6年级74人、7年级21人、8年级42人、9年级36人。
2.2研究工具2.2.1青少年依恋量表青少年依恋量表是唐玲研制的适用于我国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工具。
青少年依恋问卷共有36道题:父母模型有三个维度,共13个项目,3个维度分别是敏感性、信任度和关怀度;自我模型有10个项目,共3个因子,分别是自我能力感、自我价值感和社交度。
父母模型与自我模型形成了亲子依恋,问卷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92。
该量表既可以测量各维度分数的高低,又可以将个体划分为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父母模型和自我模型分数均高于均值)、专注型(父母模型分数高于均值而自我模型分数低于均值)、忽视型(父母模型分数低于均值而自我模型分数高于均值)和恐惧型(父母模型和自我模型分数均低于均值)[13]。
本研究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高于0.81。
为了验证依恋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模型与数据(模型包括两个因子即父母模型和自我模型,父母模型包括3个因子即敏感性、信任度和关怀度,自我模型包括三个因子即自我能力感、自我价值感和社交度)拟合良好:V2P df=2.13,NNFI=0.92,CFI=0.91, GFI=0.90,AGFI=0.90,R MSEA=0.03。
其他的竞争模型各项拟合指数都没有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证明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适用于流动儿童。
2.2.2心理韧性量表胡月琴和甘怡群以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为基础通过访谈法开发出适合我国青少年群体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在编制的过程中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量表共有27个题目,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因子。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复测信度是0.83。
该量表与两个外在效标另一个心理韧性量表和中学生生存质量的相关分别为0.53和0.49[14]。
本研究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高于0.82。
为了验证心理韧性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模型与数据(模型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因子)拟合良好: V2P df=1.67,NNFI=0.93,CFI=0.90,GFI=0.91,AGFI =0.92,R MSEA=0.05。
另外,其他的竞争模型各项拟合指数都没有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因此证明心理韧性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适应于流动儿童。
3研究结果3.1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和心理韧性的特点表1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六个维度在其个人因素性别、家庭因素家庭收入、学校因素公办和打工子弟学校上存在不同的差异。
亲子依恋中的关怀度、价值感和社会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亲子依恋中的社会度在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收入3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的社会度显著高于家庭收入3000元以下的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中的价值感和社会度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
#51#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P毛向军王中会表1亲子依恋各维度在学校类型、性别、家庭收入方面的差异检验(N=425)敏感性信任度关怀度能力感价值感社会度n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打工学校162 2.860.66 2.980.60 2.810.64 2.660.54 2.950.75 3.010.58公办学校263 2.930.76 2.930.73 2.890.72 2.620.51 3.130.78 3.190.55 t-0.97-0.842-1.166-1.727-2.307*-3.277***男216 2.880.71 2.890.64 2.740.65 2.660.52 2.910.79 3.030.56女209 2.920.69 3.010.71 2.990.71 2.610.53 3.210.73 3.210.57 t-0.621-1.862-3.858*** 1.039-3.98***-3.281*** 3000元上234 2.960.78 2.930.73 2.890.69 2.640.50 3.120.77 3.190.57 3000元下191 2.820.66 2.980.62 2.860.68 2.600.51 3.020.78 3.050.55 t 1.869-0.7500.3480.678 1.364 3.136*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以下均同。
表2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在学校类型、性别、家庭收入方面的差异检验(N=425)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n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打工学校162 3.500.64 3.350.65 3.080.78 3.220.80 3.140.66公办学校263 3.860.74 3.390.79 3.44 1.03 3.38 1.11 3.220.77 t-5.179***-0.562-4.143***-1.727-1.165男216 3.620.74 3.290.72 3.310.97 3.230.93 3.010.66女209 3.820.69 3.460.74 3.290.95 3.40 1.05 3.370.76 t-2.85**-2.394*-0.219-1.732-5.071*** 3000元上234 3.830.77 3.460.76 3.37 1.05 3.210.77 3.37 1.01 3000元下191 3.590.66 3.280.71 3.260.91 3.140.69 3.220.89 t 3.408*** 2.475* 1.14 1.011 1.507表2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在其个人因素性别、家庭因素家庭收入、学校因素公办和打工子弟学校上存在不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