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雪》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雪》鲁迅
6雪鲁迅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优美的词句。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思路,了解写作背景,品析文中所写的暖国的雪与朔方的雪的不同含义,感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导入:自学指导一: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优美的词句,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字:磬(qìng)口嘻(xī)笑褪(tuì)尽博识(shí) 忙碌(lù) 闪烁(shuò)朔(shuò)方灼(zhuó)灼粘(zhān)结旋(xuàn)风旋(xuán)转血(xuè)红龙眼核(hé) 脂(zhī)粉奁(lián)胭(yān)脂(zhi) 凛(lǐn)冽(liè)词语释义博识:学识丰富。
褪尽:全部脱落。
美艳:色彩光泽,鲜明好看。
凛冽:刺骨的寒冷。
升腾:(火焰、气体)向上升起。
消释:(疑虑、嫌怨、痛苦等) 消失; 消散。
2.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分别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落?明确:作者分别写了南北方不同的雪景:第一部分(1--3段):江南雪景第二部分(4--6段):北国雪景自学指导二:听读课文,并思考问题:1.你觉得作者仅仅在写雪吗?其中有没有更深层的意义?2.作者对江南的雪所怀有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分析后):江南的雪景是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南的雪是美的象征。
它的消释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的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
3.如何理解“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朔北的雪蕴含了什么精神?插入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月,当时中国正处于国民大革命前夜,南方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此时的鲁迅正处于理想与现实、前进与彷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中。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雪》知识讲解
《雪》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高清课堂:走进鲁迅的“雪”世界 ppt15】《雪》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写于北京。
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南方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就在鲁迅写这篇作品的半个多月前,1924年的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天气放晴,又刮起了凛冽的北风,满地的雪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在阳光下蓬勃奋飞,旋转升腾。
看到此番自然景象,作者当时就在日记中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七个富有诗意的字,之后思绪在现实和回忆中翻腾,将一腔情思铸成了这篇抒情散文诗《雪》。
《雪》表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知识积累【高清课堂:走进鲁迅的“雪”世界 ppt3】1.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雪》相关知识
《雪》相关知识《野草》简介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
《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
《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本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
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
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本书中《雪》、《风筝》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雪》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雪》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比较难懂,对于背景的把握将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重点要通过反复朗读来加以体会。
【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识记、理解重点字词。
2、反复诵读,领会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注意文章的想象与联想,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品的情感,体悟作者博大胸襟和坚强斗志,培养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领会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注意文章的想象与联想,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二、预习导学1、由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导入:同学们,纷纷扬扬的飞雪不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更催生出一篇篇凝结情思的华彩美文。
1924年12月30日,严冬中的北京下了一场大雪,蓄着八字须、面容消瘦、嘴里叼着一支烟斗的鲁迅先生来到无边的旷野上,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着旋舞地飞雪,陷入沉思……18天后,散文诗《雪》诞生了。
今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
2、作家作品:生自由发言。
3、出示背景。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4、文体介绍:散文诗。
5、字词教学,要求学生将难写的字抄写到《学案》上。
三、个体展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读音,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把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勾画出来。
2、思考,作者写了那两个地方的雪景,从文中找一些词语概括两地雪的特点。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富于生机,绚丽有趣,但却易于消逝;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独立张扬,像一个斗士,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3、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明确。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编写人夏建东使用时间2011年月日6雪鲁迅第一课时班级______小组名_____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关链接:《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
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
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
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
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这是鲁迅的一部集。
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两部小说集《》和《》。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磬()口忙碌()脂粉奁()灼灼()嘻()笑褪()尽朔()方凛冽()3.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凛冽:天宇:精魂:消释:升腾:4.有情感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5.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6.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第单元课时共页第页二、合作探究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三、拓展延伸(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荚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于的皮肤。
②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遂有冷绿的杂草。
③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④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八年级语文雪ppt课件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分析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修 辞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和深层的 含义;
拓展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
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教师采用多 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图片、音乐、视 频等素材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讨论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拓展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雪》ppt课 件
CATALOGUE
目 录
• 背景介绍 • 文章内容 • 人物形象 • 表达技巧 • 文学评价 • 教学建议
01
CATALOGUE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以小说 、散文、随笔等文学形式对 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思 考。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 》、《呐喊》、《阿Q正传 》等。
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细节描写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 ,如“雪花像无数只蝴蝶,漫天 飞舞”,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
境地感受场景。
情感融入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雪的描 述中,如“我似乎听见了欢喜的 笑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语言特色
简练明了
本篇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文字清新流畅,易于理解和接受。
两人都是农村妇女,但柳 妈对祥林嫂的遭遇持幸灾 乐祸态度。
祥林嫂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是他的雇工,但他 对祥林嫂的遭遇持有冷漠 态度。
“我”与祥林嫂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见证者 。
人物塑造手法
细节描写
通过对祥林嫂、柳妈等人 的言行举止进行详细描写 ,塑造出各自独特的性格 特点。
环境描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完整PPT版)
文 章 探 讨
1. 2. 3. 4. 5.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 例句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 “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 的身子” “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文 章 探 讨
冷与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正因为 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 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 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 意地这样写。 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 理解和感受作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 代里,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文 意 探 究
1. 江南的雪的特质是:滋润美艳。 以“暖国的雨”引出对“江南的雪” 的描写: 1. 比喻句; 2. 植物; 3. 动物; 4. 人的活动(塑雪罗汉)。 江南的雪,多彩而蕴含春意,蕴含 生机。
文 意 探 究
1. 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 的欢乐联系在一起,给他们带来快 乐。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 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江 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生机,蕴育着 生命。 2. 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 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但这种美 却不能保持长久。
郭沫若(1892— 1978),原名郭开贞, 四川省乐山县人,我 国著名的文学家、历 史学家。他的著作很 多,文学方面有诗集 《女神》、话剧《屈 原》等。
关 于《 屈 原 》
•《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 •《屈原》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 •《雷电颂》的结构层次 •《雷电颂》的艺术特色 •《雷电颂》的舞台说明
文 章 探 讨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 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 这种人生追求:“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 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地死。” 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 你是通过文中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你如何理解这两篇文章中“冷”“热”并 提的含义? 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 月”的传说?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赏析
《雪》赏析【心灵的探寻(节选)(钱理群)】(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
因此,他一再地表示,他所强调的是“用自力克服一切困难,并非真劝人都到山里去”;他自己更是绝不愿意躲到“鹤唳一声,白云郁然而起”的田园诗中去,他要“活在人间”,即使是遭到人们的孤立,排挤,也仍然不离开“人海”,让生命的“沉钟”永远“深深地在人海的底里寂寞地鸣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宣称,他“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却念念不忘记载着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
鲁迅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
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从这样的审美观点出发,鲁迅喜爱的自然美是“人们和天然苦斗而成的景物”,即从中可以发现社会和人生斗争精神的深沉雄大、壮阔古拙的力的美。
在《野草》里,鲁迅也曾描绘过江南明丽的风光,如《好的故事》,他所着重的依然是从“永是生动,永是展开”的“美的人和美的事”中去捕捉“飞动”的美,从而感到一种生命力的存在。
但总的说来,他对秀丽的江南风景,“并无敏感”,他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不爱江南。
秀气是秀气的,但小气”。
他批评杭州的风景“显得小家子气,气派不大”,以为“北方风景,是伟大的,倘不至于日见其荒凉,实较适于居住”。
在《野草·雪》里,“与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相比较,他显然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也是人的精魂,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
《雪》语文教学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 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 那记忆是美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 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 的家,美好的生活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江南的春—赞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 们上前去。
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 赞歌。
朔方的雪
描写方法:形神兼备
孤独坚毅 抗争到底
描写方法:形神兼备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形神描写与刻画:
1、外形:头发——像泡沫 眉毛——树柴
鼻子——朝天的狮子鼻
耳朵——难看的招风耳 2、内神:眼睛——金钢刀击中要害、猎鹰看穿伪装、 匕首刺中心窝、枪弹穿透甲胄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那是孤独的雪 雪神: 是雨的精魂
北 方 雪 景 图
冰冷的、坚硬的、 灿烂的、孤独的 形:如粉如沙不粘连 蓬勃奋飞 神:旋风里______ 日光里_______ 灿灿发光 天宇下_______ 旋转升腾
借景抒情:战斗到底 直至牺牲
写景散文诗的基本方法 一、江南的雪
2、虚实结合: 第二段中哪句话是虚写?《春》和
《济南的冬天》中哪句话写法一样,表达效果是相似的?
(1)、“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 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2)、“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朱自清《春》) (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 肤。”——老舍:《济南的冬天》 (4)、“那些高粱、玉米、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她们 已不是在微风细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 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梁衡《夏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雪(共28张PPT)资料
品味语言 揣摩意蕴
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 灿烂的雪花。
分析:
三个修饰语,从温度、硬度和颜色三个 不同角度写出了雪花“冷” 、 “硬” 和“白”的特点,显示了雪花不向严 寒屈服的品格.。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 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 皮肤。
“隐约着”说明在春天没有到的 季节里,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 息;“极健壮”都是最富有生命力 的状态,充满着活力。
中 偷 得 胭 脂 来 涂 在 嘴 唇 上
。
眼 珠 , 又 从 谁 的 母 亲 的 脂 粉 奁
生 光 。 孩 子 们 用 龙 眼 核 给 他 做
的 滋 润 相 粘 结 , 整 个 地 闪 闪 地
然 而 很 洁 白 , 很 明 艳 , 以 自 身
花 ; 雪 下 面 还 有 冷 绿 的 杂 草
单 瓣 梅 花 , 深 黄 的 磬 口 的 蜡 梅
旋(xuàn)风 旋(xuán)转 血(xuè)红
龙眼核(hé)
阿(ā)罗汉
脂(zhī)粉奁(lián) 胭(yān)脂(zhi)
凛(lǐn)冽(liè)
朗读课文 整体感受
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 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分别主要体现 在文中的哪些段落? 文中写到的这些地方的雪整体上有 什么不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 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 一 种雪景, 为什么?
2.对于江南的雪作者有没有遗憾?从文中那 句话可以看出来?这为什么是遗憾?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 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江南的雪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 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 个遗憾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全套)》部编版精品PPT完美版课件
文改写所依据的原文。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iān
翩然
sù
簌簌
yàn
农谚
huái
刺槐
shuāi
shū
衰草连天 悬殊
hòu
物候
qiáo
连翘
nì
销声匿迹
zài
载途
yùn
孕育
yīnɡ
草长莺飞
预习检查 多音字
jù 占据 据
jū 拮据
qiáo 连翘
翘 qiào 翘起
预习检查 形近字
翩 piān 翩然 篇 piān 篇章 犏 piān 犏牛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地的意思。
预习检查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例句:虽然你没有青松的英姿,没有垂柳的婀娜,没有桃李 的绚烂,但你仍然这样周而复始、不屈不挠地生长着。 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循环往复”“终而复始”等。
【草长莺飞】 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例句:春天来了,百花齐放,草长莺飞,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整体感知 “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整体感知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分类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雪》教学反思哈130中学李晓迁参加这次创优杯赛课之前,我的同事们都不赞同我选鲁迅的《雪》这一课,原因是对于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太难理解,担心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但对我而言,我把它当作是一次挑战和展示的机会,所以我仍然选了这节课,为此我研读教材,教参,细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学校进行了三次试讲,试讲的效果令我也有一些小小的振奋,可以说在参加比赛之前,我自己认为还算是准备的比较充分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却上了一节失败的公开课。
失败点之一:在上课前五分钟,学生已经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就开始进行学情调查。
在调查中我发现学生没有学过这一课,而且没有预习,甚至是课文都没有读过。
面对着这种情况,我当时确实有些发蒙了,竟然仍然按照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
学生在没有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在思想上与作者和老师出现交流和互动,怎么会出现令人惊喜的课堂生成。
现在回想起来,课堂的一声“上课”就已经成为了我这堂课失败的开始。
这说明了我在上课之前只是关注到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而忽略了备课中的备学生的这一环节。
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
失败点之二:面对着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却依然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是必然,更重要的是让这节课流于形式,没有让学生有所收获。
正确做法应该是改变教学策略,把这节课由课文分析课变为第一课时的起始课,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让学生交流并总结预习收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导入,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文内容的分析等,这样一来,可能我仅仅是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在这节课上他们会有更有价值的收获。
讲不完的内容可以留给他们的老师继续讲解。
所以说,通过这节课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课堂的教育机智不够多,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也是导致这节课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是我最懊悔的事情,一个老师讲不完课又能怎么样,难道非得用学生稀里糊涂上了一堂课做代价吗?真是后悔死了。
)失败点之三:由于课堂上有些慌乱,导致了我在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一的时候没有把教学课件和探讨内容联系到一起,这让我精心制作的课件和费劲心思找的图片都没有光鲜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实在是失败透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雪》知识讲解
《雪》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高清课堂:走进鲁迅的“雪”世界 ppt15】《雪》这篇散文,1925年1月18日写于北京。
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南方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就在鲁迅写这篇作品的半个多月前,1924年的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天气放晴,又刮起了凛冽的北风,满地的雪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在阳光下蓬勃奋飞,旋转升腾。
看到此番自然景象,作者当时就在日记中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七个富有诗意的字,之后思绪在现实和回忆中翻腾,将一腔情思铸成了这篇抒情散文诗《雪》。
《雪》表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知识积累【高清课堂:走进鲁迅的“雪”世界 ppt3】1.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雪》(3) 新人教版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用来象征某种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
比如:火炬象征光明
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北方的雪象征: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 执著抗争精神,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 贯穿着鲁迅什么愿望?
江南的雪是一种温润、宁静的美,但还需要 北方的雪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精神。用 战斗来创造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请同学们交流带“雪”的古诗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梅》)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的掉独 精的的 魂雨雪
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
北方雪景图
冰冷的、坚硬的、 孤独的、灿烂的
形:如粉如沙不粘连
神:旋风里蓬勃奋飞 曰光里灿灿发光 天宇下旋转升腾
写江南的雪,着笔在“积雪”,主旨表现其“美”, 表现在积雪中蕴藏着的生命活力和青春温馨。而朔方的雪, 着笔在“飞雪”,主旨在显示其“力”。显示在盈空的飞 雪中郁积着旋转乾坤的力。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旋(xuàn)风 旋(xuán)转 血(xuè)红
龙眼核(hé)
阿(ā)罗汉
脂(zhī)粉奁(lían) 胭(yān)脂(zhi)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学案内容预览:6、《雪》鲁迅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2、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3、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一、导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由各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等,畅谈对雪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立志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诗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三、检测预习:字词四、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思考:(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2)师引导生分层,了解内容与结构:按照“南方的雪”、“北方的雪”两大对比内容,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
第二部分(4-6)如粉如沙的北方的雪。
五、美读课文,揣摩感情阅读指导:江南的雪,要读出柔和的美,表达欣赏、喜悦的情感;北方的雪要读出壮丽的美,体现的是赞美、敬佩的情感。
六、细读课文,合作探究(一)、江南的雪1、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雪》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雪》说课稿导读: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雪》,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散文诗。
下面我将从五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明朗的抒情篇章之一。
文章篇幅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与“朔方雪”两幅雪景图,在雪花纷飞与凝思的幻想中,为人们谱出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编者把它放在这个单元第一课,主要是因为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含蓄,寓意深邃,体现出散文诗的突出特点。
自然万物,风花雪月,在作家的笔下,化成了一行行充满感情的文字,最能打动读者的心。
这单元的文章都是由作者在寻常事物中激起的心灵之声。
《雪》既是一篇即景抒情的诗篇,又是一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
在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象征和寄托了更为深远的情思。
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不少,但都没有让我们从立体上去真正了解鲁迅这个人,这篇文章恰是让学生去了解鲁迅思想感情,性格品行的好契机,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2)了解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3)品味语言,理解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
(3)通过启示、点拨和讨论等方式,理解语言中的寓意,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八年级学生阅历较浅,心理不够成熟,理解感悟能力偏低。
再加上鲁迅先生内蕴深刻,生涩难懂的作品风格,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文章深邃寓意的理解和把握。
所以,情境导入,反复诵读,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分解、弱化难点是教学的一大关键。
基于这点考虑,再结合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反复诵读,了解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江南的雪作者有没有遗憾?从文中那 句话可以看出来?这为什么是遗憾?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 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பைடு நூலகம்
江南的雪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 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 个遗憾 。
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
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江南和北国的雪 的细致描绘,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 北方雪的赞美,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直 面惨淡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拓展延伸
《野草》题辞
鲁迅
鲁迅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 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 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 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 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 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江南的雪
北方的雪
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 南雪景图。 两幅画面: 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 美艳之至 柔和宁静 血红的宝珠山茶 江南雪景图: 富于生机 孕育生命 易于消逝 白中隐青的梅花 深黄磬口的腊梅 冷绿杂草在雪下 确乎没有胡蝶 蜜蜂嗡嗡闹着
拓展延伸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 扫开一块雪,露 出地面,用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 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 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 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 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 着, 游戏 ? 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 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 写想像作文。 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
便罩住了。
重点词语
博识: 学识丰富。 美艳: 美丽鲜艳. 消释: 朔方: 凛冽: 耶: yé
处子:chŭ
脂粉奁: lián
磬:qì ng
脱去全部。 指冰雪融化. 褪尽: tuì Shuò 北方。
lǐn liè刺骨地寒风,北风凛冽 n 黏合在一起。 粘结: niá
粘连:zhān 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 在一起。
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 代抒情文学样式.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 从形式上看,它和诗不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语言比较自由。因为不受形式的限制,可以更加 便于抒发感情。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中成就最高、影 响最大者。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 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 争,也表现了他以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 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 月在北京所作. 《雪》、《风筝》、《希望》、《好的故事》被称为 是鲁迅先生“寻找那逝去的青春”的青春组诗。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 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江南的雪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 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 个遗憾 。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用来象征某种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 比如:火炬象征光明 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北方的雪象征: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 著抗争精神。 江南的雪是一种温润、宁静的美,但还需要北 方的雪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精神。
《雪》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25 年 1 月 18 日,写作 本文的时候,正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 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祖 国的南方已成为革命的中心。北方, 尽管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还相当猖獗 但在南方革命形势的鼓舞下,广大人 民群众也对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展开了 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者当时生活在北 京,他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了北方 人民的斗争行列。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 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 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 变幻和翻腾。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 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 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 。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 往和追求。 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 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 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 》中描写的绝妙的江南、江北雪景图。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提问:这三个形容词哪个是指北方的雪?这句话是什么含义
“灿烂”是指“北方的雪”,暖国的雪缺乏“冰冷和坚硬”,是 单调,是一种不幸。强调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 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对于江南的雪作者有没有遗憾?从文中那 句话可以看出来?这为什么是遗憾?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野草》的象征艺术
象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 它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它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 其一 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 体都是抽象的;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 是具体的; 其二,象征着眼于全文的构思,是文章技法, 它着眼于篇章;而比喻则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 存在。象征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们可以 通过象征体去理解抽象的意义。
1.你所知道的文雪作品中有哪些是借描写雪来抒发情感的?
《湖心亭看雪》
《江 雪》
《沁园春.雪〉
2.自己尝试通过描写一种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 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片断。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 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 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 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 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 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冰冷的、坚硬的、 孤独的、灿烂的 形:如粉如沙不粘连 北方雪景图
景:屋上地上枯草上
神:旋风里蓬勃奋飞 曰光里灿灿发光 天宇下旋转升腾
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 南雪景图。 两幅画面:
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北国雪景图。
作者用传神之笔,形象地赋予江南、朔方的雪以不同的神 韵,使之各具特色地飘扬于读者眼前。细读课文,完成下 列表格。 描写对象 特点 文中联想 表达的感情 美丽而充满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 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 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 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 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 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 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 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 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 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 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整体感知
滋 润 美 处子的皮肤; 艳 江南的雪
山 茶 ; 梅 花 ; 生机与活力 杂草;蜜蜂; (追求美好理想)
晴天消释雪罗 汉的肌肤。
冰 冷 坚 如 粉 , 如 沙 , 孤独的雪 硬 决不粘连; 死掉的雨
随 旋 风 蓬 勃 奋 雨的精魂 飞; (充满斗争精神)
朔方的雪
在日光中,如 包藏火焰的大 雾,旋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