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汉朝汉:代编以户纳制钱度。代不更同役种的类赋,税政府。把男农子民年编二入户十籍三,至实五行十按 编六户,按征收规租定赋轮和番征戍收徭边役服、兵兵役役,的称制为度更。。标不志着能我行国者古,代得完出整钱 的入赋官税,徭雇役役制以度代正。式形成。特点:田租轻而人口税和更赋重。 魏晋: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布均田令,授 田农民按户征收粮和绢帛,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由地方官吏察访,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选官权在地方。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含义、背景、颁行、特点、标准、影响 “上品
无3.寒隋门唐,—下清品末无:势科族举〞制〔唐朝鼎盛〕自由报名、分 科考试、差额录取的选拔人才方式,选官权在中央。
一、选官制度
〔一〕开展历程
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愿知识与您相伴 让我们共同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②③④相集三中权思省(决分广六书散益部策省,,制)彼减确此少实制决立约策和,失完尚(削误备执书弱,行相是省权中) ,国加官强制皇史权上门的(审重下大议省变)革。
历朝根本沿袭。
吏户礼兵刑工
唐太宗:宰相会议〔政事堂〕
中书门下〔三省一体化趋势〕
二、中枢政务机构
〔一〕开展历程
秦:三公九卿制度
独 相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文课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文课件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5.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D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隋 唐
选官 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公平开放

度 的 变
中央 官制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 科学规范
——王定保《然唐科摭技言的·散进序步进。士》
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说明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形式)
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
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
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
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选拔标准:由注重门第家世到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严格执行考试选拔,而不是中正品评 选拔形式:更为制度化、公平、公正
1.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评价:这一政治制度一方面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另一方面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1.旧制 魏晋:均田制
基础
租调制
租:粮食(粟)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影响?想一想科举制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举荐,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 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打 书破人况世相。家对大公族平对竞仕争途的的机垄会断。,给中下层读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0张PPT)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0张PPT)

二 三省六部制
秦-三公九卿



央 机
隋唐-三省六部制




汉-内外朝
开始于魏晋,确立于隋,完善于唐 特点:相权三分、职权分工
节制君权、加强专制 意义:1、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2、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4、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
①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思想; ②以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①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 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 客观。 ②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地方评议 演变为考试。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 ③选拔形式: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 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范围日益扩大。
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 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的流变
统一税额取消、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各地税负轻重不均
材料:臣出使经行,力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其
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需五家摊税。
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
材料: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 升降不实,乃盗起兵兴,财用益绌,而租庸调税法,乃陷于败坏。
--《新唐书》
背景:唐代中后期 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均田制瓦解,贫富两级分化加剧 ②安史之乱等各种因素相互叠加 ③唐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租庸调制不再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两税法应运而生。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精品教学课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精品教学课件
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一般情况下,土地只允许使用不
允(许3买)卖魏,晋实南际北上朝是一:种租封调建制土,地按国有户制征。收粮和绢帛。“租”“调”即为“田 赋”和“户调”。 露田(口同分时田,)租:调男十制五也岁是以北上魏给孝四十文亩帝,改女革二时十亩期,和奴均婢田也制可配以有套露的田税,收死法后令把田。 地规还定给:官受府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 桑男田还(要永负业田担)一:定给的男徭人役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
方式变化:由世袭、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体现: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二、三省六部制
【情景再现】假如当时皇帝得 知有群众反映景区女厕不足的 情况,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 制下将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最近有群众反 映,景点女厕 皇帝 不够啊!
男厕太 多,增 加女厕!
没毛病 开干!
小结: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选官标准
朝代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西周
世卿世禄制
血缘
战国至汉初
军功爵制
军功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魏晋
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才能
隋至清末
科举制
才学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上面这些选官制度的标准及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选官原则上来 看体现了什么? 标准变化:从血缘到军功;从德才到门第,再到考试方式选取德才兼备
(1)演变: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唐太宗: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④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PPT)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PPT)

容 地税:按田亩多寡缴纳
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2)特点:征收对象 人丁 和 财产 并重
(3)两税法的影响:
租庸调→ 户税、地税
自耕农→商人、官僚、 奴婢
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 收入。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 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以人丁为主→人丁和财产并重
国有 土地
人丁
国有 土地
1、魏晋:租庸调制
(2)内容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 1、交纳粟二石,称做租。 2、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 五尺、麻三斤,称做调。 3、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 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交一 定数额绢或者布以代役,这称做庸。
(4)作用 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第 七 课
课标要求: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1、比较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不同,认识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2、整理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运行机制,认识中枢机构 的不断完善
3、了解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认识制度创新的社会效益,并体 会以民为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选官制度
先秦时期
世卿世禄制
标准:血缘关系
2、科举制
演变: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 地位。
影响: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②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兵刑工
中书门下(三省一体化趋势)
政事堂 中书门下

第7课 随堂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1张ppt)

第7课 随堂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1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
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李世民
唐德宗李适
本课 主题
主题:制度发展与创新
1、选官制度的创新 2、中枢政务机构的创新
3、赋税制度的创新
【学习目标】 (1)知道从汉朝到唐朝时期选官制度、中枢机构和赋税制度的基本 念,唯物史观)。 (2)运用史料对比学习掌握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创新
九品中正制
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举荐和评级的选拔方式 相对随意,科学性较差
容易被世家豪族把控, 社会分化明显,不利 于社会稳定
标准落实 选拔方式 社会稳定

较好的保 选官客观
公平、客观 性降低;科 拔人才;利
社会各阶 打破原有 素质的提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中国古代选官制
①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 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开、公平、客观。 ②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 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 严密科学。 ③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 公开、客观的原则。
——宫崎市定《九
曹魏时中央任命一些“贤有 正官,派他们分赴各地,由中 查表,按家世、才能、道德, 为九等。分别品第,并加评语 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
造成了士族、大家势力的膨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选官制度之——科举制 按照提示:你能理清科举制度制度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
材料2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无冬春……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官缯吏帛盘如剥山积,丝絮似云屯,
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精品课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精品课件
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统一→盛世→动荡
京杭大运河的 重要意义?
唐朝灭亡的时间?
谁在位期间将唐朝 推向全盛时期?
安史之乱是 什么转折点?
唐朝通过什么方式处理与吐蕃的关系?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 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 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制度 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文帝改革
租庸调制
政府
永业田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
时间,政府的赋税收男丁入也有了保户障。
口分田
(成年男子)
(一夫一妇)

(田租)

(代役税)

(土产品)
两税法
至唐朝承平日久,人口渐增,贵族官僚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 多占土地,口分田实际还官者又很少,政府所掌握土地已不敷授 受。……由于均田制的破坏,按丁缴纳的租庸调制也无法保证, 两种附加税——按户等每户征收的户税和按地亩征收的地税在国 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压倒租庸调。
一律纳税
一次
夏、秋两季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增加了收税次数
制 度 选官制度 的 变 中央官制 化 与 创 赋税制度 新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更加公开公平 代 政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皇权大大加强



从租调制到两税制
以财产来征税
断 完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

课件8: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8: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 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 了武举和殿试
4.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 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社会的统治基础,; 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促使选官制度逐渐成熟; ④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⑤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⑥促进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⑦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消极: 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特点 • 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
作用 • 简化手续,扩大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 • 确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 本”,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1.历代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血缘关系
军功
先秦时人们依靠牢固 在战场立功便可授与
的血缘联系,分封制 爵位。军功爵制度出
和宗法制的保障,形 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成家国一体的统治模 商鞅变法之后,大行
③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并征徭役、赋税,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均田制内容:按照户口登记的人数授给田地,分为 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 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辨] (1)时空观念:东汉毕岚作翻车,曹魏马钧进行改制;唐代,出现筒 车;宋代,出现高转筒车;明代,出现风力水车。这些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 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家国情怀:动力由人力到水力、风力;技术日益进步精湛,展示了古代 工匠创新的匠人精神。
(3)经济格局:分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体现了南方农业的进步与经济重心 南移。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隋炀帝设进士科,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科举制前后历经一千三百余年。 其开设原因主要有:①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地位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②历史 上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且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和封建国家的稳定。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补] 三省六部制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课程标准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时空定位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前篇 自主学习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课堂篇 合作学习 素养篇 合作学习 课后篇 巩固练习
课时作业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步步削 弱、君权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 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 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 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共20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共20张PPT)

制度
原因
两税 内容 法
影响
唐:两税法
背景: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 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 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土地 税收 平均 平均
土地 税收 兼并 平均
780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 议,颁行“两税法”
唐:两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
中央定出的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一选官制度朝代选官制度选官标准西周战国至秦朝汉朝魏晋隋唐血缘军功爵制军功才能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赋税制度九品中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起草政令执行政务封驳审议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宰相政事堂中书门下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以户为基础的财产税,即户税(调)
国家
人民
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
-财政支出:养兵、赈灾、工程、官 吏工资···
租庸调制
人丁
私有 土地
北魏孝文帝:均田令
人流丁民
战乱
其他流民
人丁
国有
土无荒地主地
国有 土地
土地
租庸调制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 1、交纳粟二石,称做租。 2、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 五尺、麻三斤,称做调。 3、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 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交一 定数额绢或者布以代役,这称做庸。
九品中 选官 正制 制度
科举制
隋 唐 制 三省六 度 部制 的 变 化 与 创 新 赋税
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皇帝
宰相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政令)(封驳审议)(执行 政务)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5张PPT).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5张PPT).ppt

三公 九卿
中朝
三公 尚书台 三公 中 尚 门
九卿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书 书下 省 省省
中尚 门 书书 下 省省 省
中朝掌决策,
外朝掌执行
吏户礼兵 刑 工
二、三省六部制
内容 运作方式: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署办公, 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
二、三省六部制
思考:三省六部制度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 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 “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 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 级机关所承认。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 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 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 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 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 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 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 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 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导入新课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 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课标 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 晋南北朝政权更 迭的历史脉络, 隋唐时期封建社 会的高度繁荣, 认识三国两晋南 北朝至隋唐时期 的制度变化与创 新的新成就。
选官制度

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20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20ppt

政事堂之设立
唐代宰相议政的地方称为政事堂……唐王朝之所以要设 立这样一个决策机构,是因为中书、门下分掌出令和封驳, 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容易造成各持己见,争执不休,或者 互相依违,知错不改,都会对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 唐初开始,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首脑,就在一起议政决策, 形成了政事堂决策会议。
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资治通鉴》卷226
影响: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概括租租 庸调交粮制食的特点调,并交评布价帛其影庸响。纳绢代役
特点: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 、税额固定
影响: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高中历史
减轻了政府对 农民的人身控
无侥利 。……其租庸调、杂徭 简化税收名 制。
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高中历史
←《大唐六典》书影 《大唐六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行政法典。
高中历史
↑敦煌《唐律疏议》残卷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以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为代表的 一批政治家开明豁达,充满自信,既善于从历代兴亡 中总结出治国安邦的政治经验,又锐于制度的建设与 创新,开创了唐前期一百多年持续繁荣的局面……成 为以后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2.科举制的特点
朝代
制度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官吏推荐 朝廷授予
家世、道德和 才能→家世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朝廷考核
才学
高中历史
据表,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怎样的特点? 选拔方式更加公开 、选拔标准更加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了解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认识制度创新的社会效益,并体 会以民为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九品中 选官 正制 制度
隋 唐 制 三省六 度 部制 的 变 化 与 创 新 赋税
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中央 任命
中正官 (士族)
评定人 才等级
任命 官职
初创时重视家世、 道德和才能并重
主要看重家世
九品中 选官 正制 制度
特点:征收对 象以人为主
九品中 选官 正制 制度
科举制

唐 制 度 的
三省六 部制
①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时间 魏晋——隋唐
化 与 创 新
赋税
租庸 调制
内容 作用
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制度
原因
两税 内容 法
影响
唐:两税法
背景: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 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 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土地 税收 平均 平均
土地 税收 兼并 平均
780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 议,颁行“两税法”
唐: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征收
中央定出的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九品中 选官 正制 制度
科举制

唐 制 度 的
三省六 部制
①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时间 魏晋——隋唐
化 与
租庸 内容 调制

新 赋税
制度
两税 法
赋税制度
+财政收入:赋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
国家 人民 以户为基础的财产税,即户税(调)
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
-财政支出:养兵、赈灾、工程、官吏工资···
租庸调制
北魏孝文帝:均田令
人丁
私有 土地
人流丁民
战乱
土无荒地主地
其他流民
国有 土地
人丁
国有 土地
租庸调制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 1、交纳粟二石,称做租。 2、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 五尺、麻三斤,称做调。 3、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 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交一 定数额绢或者布以代役,这称做庸。
第7课隋唐隋制唐度制的度变的化变与化创与新创(新课(件课共件共 202张0张 PP TPP)T) 第7课隋唐隋制唐度制的度变的化变与化创与新创(新课(件课共件共 202张0张 PP TPP)T)
课标要求: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1、比较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不同,认识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2、整理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运行机制,认识中枢机构 的不断完善
科举制
隋 唐 制 三省六 度 部制 的 变 化 与 创 新 赋税
制度
科举制
演变: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 地位。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政治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 魏晋:租庸调制
唐:两税法
影响: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②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选官制度
趋势:选官标准越来越客观、公正、科学
朝代 西周 战国至秦朝 汉朝 魏晋 隋唐
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标准 血缘
军功 品行 家世、道德、才能 才能
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多寡缴纳
地税:按田亩多寡缴纳
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特点:征收对象 人丁和财产并重
唐:两税法
影响:
租庸调→ 户税、地税
自耕农→商人、官僚、 奴婢
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 收入。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 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以人丁为主→人丁和财产并重
九品中 选官 正制 制度
科举制
隋 唐 制 三省六 度 部制 的 变 化 与 创 新 赋税
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皇帝
宰相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封驳审议)(执行 政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 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