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分析
我国图书实物出口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图书实物出口的现状及分析作者:张亮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15期在2013年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九次工作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出版物实物出口金额首次超过1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38%。
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中国出版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图书实物出口也存在众多问题,情况不容乐观。
本文将从我国出版物出口现状、海外发行渠道、图书出口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我国出版物出口现状1. 出口规模。
图书实物出口无论是金额还是数量,在国内外总销售中所占的比例都很小。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书刊出口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海外对中国图书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各有关出版社、图书进出口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图书实物出口的数量逐年稳步提高,发行渠道不断扩大,出口贸易、版权贸易的逆差在逐步缩小,然而,中国出版物“走出去”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出口规模、渠道建设、营销手段、图书品种等都与出版大国有不小的差距,图书出口的规模与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地位、文化传统、出版能力相比很不相称。
2. 出口市场分布和读者特征。
中国图书的读者从广义上讲遍布世界,我们的发行渠道覆盖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使在遥远的南美也有中文书店,但就市场而言,我国图书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场是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中文专业书店是销售的主渠道;各类图书馆、研究机构是主要的团体最终用户;零售和书展是主要销售形式;华人、汉学家、学者和学习中文的人是主要读者群。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版物的需求存在差异。
如日本、韩国市场以古典、文史哲等方面出版物为主,许多大部头的古籍类图书,日本市场的需求量甚至超过国内,其中的原因,除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联系源远流长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有许多安于坐冷板凳的汉学家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本文期望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化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one of the essential core competencies for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university librari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deep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reveal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improvement strategies. 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duct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y libraries.本文将对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2005年―2014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
2005年―2014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定量分析;文献计量学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时限为2005―2014年的有关图书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对目前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7-0083-04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起源于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文献整理活动。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际,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范围的图书馆事业出现了重新起步、重新设计、重新构筑的热潮,未来的知识经济、数字信息、网络条件为图书馆学营造了全新的社会背景和技术环境[1]。
图书馆学研究不再只是关注组织排架、图书分类等传统内容,出现了如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新兴的研究领域。
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2005年―2014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对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笔者以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HJ2.0mm]G25查询范围情况下,根据具体的分类号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的有关图书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高级检索,然后用Excel201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及现状分析2.1 总体研究现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将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5)划分为10类,分别为: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读者工作、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文献标引与编目、各种文献工作、文献学、目录学、各类型图书馆、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2]。
按此分类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2005年―2014年各种类型的研究文献数量分布(见表1)。
2.1.1 图书馆学研究文献的数量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经过快速增长后进入稳定期。
笔者对表1中各类型文献数量的总数按年代分布进行统计,并以散点图的形式呈现,然后对散点图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趋势线(见图1)。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
服务辐射半径通常 标准为 4公里 ” 的 国际标准相 距甚远 , 差距太大 。另一方面 , 公共 图书馆地理分布极 不均 衡。我 国公共 图书馆发展 的重点主要集 中于大 、 中型 图书馆 , 越
是经济发达地 区和 大中城 市 , 公共 图书馆就越 集 中, 而对
前, 占全 国公 共 图书 馆 的 4 0 . 8 %, 市、 县 级 图书馆 分 别
( 二) 公共图书馆设施状况相对落 后。
近 年以 来 , 我 国公 共 图 书 馆设 施 状 况 虽 有较 大 程 表1
年 份 2 0 0 5
合会 的标 准相 差 至少 3倍 ( 见表 2 ) 。
2 0 0 5— 2 0 1 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情 况
2 o o 6 2 o o 7 2 0 0 8 2 0 0 9 2 O l 0
“ 八五 期间要努 力做 到县县 有图书馆 ” 的奋 斗 目标 , 但 直 至 目前为止 , 全国仍有许多县没有 图书馆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联 、 联 合 国教 科文 组织 2 0 0 2年 修订 的《 公共 图书 馆
服 务发展 指 南》中规 定 , 公 共 图 书馆 人 均 藏 书 量 应 达 到 1 . 5—2 . 5册 。 而 2 0 l 0年 年 底 我 国 总 馆 藏 量 为 6 1 7 2 6 . 1万册 , 人均 藏 量仅 有 0 . 4 6册 , 与 国际 图 书联
有4 2 . 7 %和 4 1 . 1 % 的图书 馆 建 于 1 9 9 0年 以 前 , 大 多
不符合 现 代图 书馆 技术 要 求 和建 设标 准 , 甚 至 不具 备
基 本 的安 全保 卫 条件 。最 后 , 人 均 藏 书量 偏 低 。国 际
中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中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面对新的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图书环境将逐渐由单一性、封闭性走向多元化、开放化。
面对目前中国图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竞争程度低。
专业人才匾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21世纪的中国图书市场任重而道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出版社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产业化的思路都要经历依次的变革,国内出版资本(包括民营和其他行业)以及国际出版资本对国营出版社的冲击,入世后出版资源的横向流动和重新配置,最终势必形成优胜劣汰的高效的出版市场机制和一个充满活力、逐鹿群雄的图书市场。
目前的中国图书市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
一、面临的挑战1.图书供给市场迅速膨胀,但有效需求不足改革开放20年是中国出版业迅速成长壮大的20年。
全国的出版社数量较20年前增长5倍以上,出书种类猛增,总印数也在飚升,报刊的种类、期刊的数量增加了近10倍(这里仅指由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单位和出版物,其它名目繁多的出版品尚未计入)。
一方面图书供给市场迅速膨胀,另一方面,图书有效需求不足。
1997年我国图书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1. 97,美国为 1. 45,这表明图书消费受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人水平的影响很大。
众所周知,图书的替代品和消费的替代形式很多,人们想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时途径很多,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某一特定的出版物。
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消费自然要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
尤其是一般图书,作为一种必需品,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近几年来,由于企业效益下滑,下岗职工的增多,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医疗保险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居民的预期收入减少。
储蓄倾向加强,图书市场需求不旺,但其迅速膨胀的规模超过了市场本身的消化能力。
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整个宏观经济有所好转,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环境的影响,图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有所改变。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馆藏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一、馆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馆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收集馆藏数据:1、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收集每本图书的借阅情况、归还情况、预约情况等数据;2、通过图书馆网站收集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数据;3、通过读者调查收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和意见等数据。
在收集到馆藏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整理后的数据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每种图书的借阅次数、归还次数、预约次数等数据;2、每种图书的时间、作者、社等数据;3、每个读者的借阅情况、阅读习惯等数据。
二、馆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收集和整理完馆藏数据后,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1、描述性统计:通过对馆藏数据的数量、频率、均值等指标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例如,通过对借阅次数的统计,可以了解哪些图书最受欢迎;通过对借阅时间的统计,可以了解读者的阅读时间段和阅读时长。
2、分类分析:通过对馆藏数据进行分类,将相似的数据归为一类,从而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例如,将文学类图书归为一类,将科技类图书归为一类,等等。
3、关联分析:通过对馆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了解哪些图书之间有相关性,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例如,通过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很多读者在借阅某一本科技类图书的同时,也会借阅与之相关的其他科技类图书。
4、可视化分析:通过将馆藏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更直观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例如,通过折线图可以展示某一本图书的借阅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三、馆藏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的应用通过对馆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结论。
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分析
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办共图书馆的现状与问题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一是数量少,全国尚有2 5个县未建有图书馆;二是质量差,全国公共图书馆每年收藏图书以10 0万册的速度在递减,一些馆只有牌子,没有馆舍、人员及经费;三是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发展快,内陆地区发展慢。
总之,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比发达国家水平落后20一3 0年,其存在的问题让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社会地位得不到,视,与应扮演的角色不相称图书馆是知识与精神食粮的宝库.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缺少活力,与火热的社会经济生活格格不入,几乎变成了社会的边沿机构。
造成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地开发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致使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难以体现出来,公共图书馆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同时也得不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2。
经班姐缺,文献资派入口且锐减尽管本馆会创收,也可能获得社会捐赠,但公共图书事业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的拨款。
事业经费短缺已成为全国公共图书馆最普遍问题。
当前,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太少。
远远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正常发展的需要。
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图书馆购买与入藏新书减少,有的馆甚至多年无钱购买一本新书,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吸引力因此锐减,读者减少.3.工作人员思想现念陈旧,不思进取事业经费短缺。
公共图书馆无钱购进先进、工作效率高的设备,工作过程很大程度由人工完成,单调重复,乏味无新意。
不少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者,在政府投入少的情况下,奉行“政府给多钱我就办多事,政府给少钱,我就少办事,政府不给钱我就不办事”的工作原则.严重影响了单位士气.因此,不少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思想值化、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一、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情况图书出版行业属于文化传媒领域当中一个发展较为平稳成熟的子行业,2010-2019年以来我国的图书零售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市场码洋规模由2010年的36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22.7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08%,码洋规模为970.8亿元。
国内的图书出版类企业按照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可以分为国家级国有、地方性国有以及民营三种类型,基本主要以一般图书和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业务为主,部分公司包含一些新媒体、游戏以及图书出版物资等业务。
在地区性的国有图书出版公司中,教材教辅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民营企业则主要从事图书发行和图书策划业务,由于受到政策性限制无法直接从事出版业务。
进入新媒体时代,少儿成长服务和教育服务、知识服务、娱乐创意等都是图书出版行业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目前也确有图书出版业内的企业正在不断地探索这些方向。
二、销售渠道分析从销售渠道来看2020年疫情影响加速了线上渠道的转型趋势,尤其是随着当当网、淘宝、京东以及新华文轩等多方势力的进入,线上折扣图书销售成为常态。
但是电动渠道频繁的价格战也给出版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营收压力,电商通过折扣抢占市场客观上也进一步提升了渠道话语权,出版社的总体发货折扣加大,出版社为确保自身利润水平不断提高图书定价,使得图书行业陷入“高定价、高折扣”的恶性循环。
2012-2019 年网店渠道销售码洋的CAGR 达到27.58%,2016 年后网店渠道销售码洋超越实体书店,业已成为图书销售的主要渠道。
2020年疫情给线下渠道带来巨大打击的同时线上图书市场却实现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销售额767亿元。
三、不同题材书籍销售情况分题材来看,由于少儿对于眼睛保护等健康要求较高,同时亲子阅读场景也更倾向于纸质图书,因此少儿图书对纸质阅读存在明显的依赖。
另外就是目前家庭对于少儿教育的依赖和青少年升学考试的刚性需求使得少儿类、教辅类图书长期处于市场份额第一位。
2022年我国数字图书现状分析
数字图书市场使用群体逐渐扩大
1. 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图书的用户规模已达到XX万人, 较上年同期增长了XX%。 2. 预计到2022年底,数字图书的用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XX万人,预 计增长率为XX%。 3. 这说明数字图书正在逐渐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认可,不仅仅局限于特 定群体,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获取知识、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
1. 数字图书用户使用趋势:
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图书用户达到1.2亿人,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1.5亿人,增长率达到25%。 使用时长不断延长:研究发现,2021年我国数字图书用户平均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较2019年增长了30分钟左右,预计到 2022年将进一步增至1小时20分钟。 数字图书APP成为主要阅读工具: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数字图书用户使用APP阅读比例达到80%,超过传统纸质书籍和电 子书阅读器的使用比例,这一趋势在2022年有望继续上升。
TEAM
数字图书使用趋势分析
"数字图书使用趋势分析:理解读者需求与市场变革的关键。"
分享人-Alan 2023/9/8
目录
数字图书在我国发展现状 数字图书行业发展趋势 2023年数字图书应用前景
01
数字图书在我国发展现状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Books in China
数字图书应用需求
1.数字图书借阅量25%增长,预计2022年持续发展
数 字 图 书 使 用 的 增 长 趋 势 : 根 据 数 据 统 计 , 2021 年 我 国 数 字 图 书 借 阅 量 比 上 一 年 度 增 长 了 25% 。 预 计 2022年,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和数字阅读的普及,数字图书的使用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摘要】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是图书馆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趋势。
在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深度化,涉及到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则更加关注信息科技的应用和国际合作。
未来,图书馆管理研究应该继续关注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展望未来,有必要深化理论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以促进图书馆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国内、国外、热点问题、趋势、总结、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仓库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管理研究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创新、用户需求变化、信息共享与开放等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图书馆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了图书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管理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研究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图书馆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图书馆运作和服务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为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的概述,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现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环境分析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一、图书出版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1.政治与法律因素一个依法治国的社会,需要一份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范。
在图书出版行业,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去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颁布了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著作权法以及有关出版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相关转型规定等涉及行业各个方面诸多法律法规,束行业经济活动,保障图书出版行业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02年入世以后,中国逐步落实入世的承诺,先后向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开放图书零售业务、图书发行批发业务等。
越来越多的外资出版企业进入中国:德国贝塔斯曼、美国卓越亚马逊等世界著名出版业巨头纷纷落户中国,或独资或合资,抢占市场。
2.经济环境因素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8%,超过5万亿美元,人均GDP也超过3000美元,国家整体宏观环境较好,这为出版行业的改造、发展、壮大的巨大融资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也为出版行业创造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再加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发展也是一片大好。
3.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随着国民收入增加,民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开始从低层次物质需求向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质的变化。
这一转变刺激了我们出版行业的的高速增长,据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全国出版行业增加值统计,2003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939.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7% 。
2005年,全行业出版图书超过22.5万种,印发64亿册。
然而,对中国这个拥有近十亿消费者的日益庞大的图书出版消费市场来说,这些犹如九牛一毛。
所以,在未来的十数年,中国的图书出版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中国的图书出版行业还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4.技术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新型的出版技术,诸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涌现,这既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严峻挑战,也为传统出版行业的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小学图书情况汇报
小学图书情况汇报
我校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阅读,
我们对图书情况进行了汇报和总结。
首先,我们对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进行了统计。
目前,我校小学图书馆共收藏图
书近10000册,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内容。
其中,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占据了相当比例,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
其次,我们对图书馆的借阅情况进行了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学生们对图
书馆的借阅热情较高,平均每周借阅量达到了近200册。
学生们喜欢借阅的图书类型主要包括科幻小说、动漫图书、历史故事等,这些图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和阅读兴趣。
另外,我们对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和服务情况也进行了评估。
图书馆的阅览环境
整洁明亮,氛围安静,学生们在这里可以静心阅读。
同时,图书馆也开设了阅读指导和读书分享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机会和交流平台。
最后,我们还对图书馆的图书更新和采购情况进行了检查。
根据统计,图书馆
每年都会增加新书,更新老旧图书,确保馆藏图书的新鲜度和多样性。
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采购一些新的畅销图书,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总的来说,我校小学图书馆的图书情况良好,藏书齐全,借阅热情高,阅览环
境优美,服务周到,图书更新及时。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学生们打造更好的阅读环境,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同时,也欢迎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书市场现状分析
图书市场现状电子图书阅读渗透率将从2013年的少于总人口的10%增加至2020年的25%。
除了看纸书,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电子书、听书等方式满足阅读需求,数字阅读已成主流阅读方式。
以下对图书市场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数基本维持在20万种以上,其中2018年新书品种数为20.3万种,图书商情报告指出,2019上半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数为9.09万种,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6.22%。
2012-2019年H1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数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广大百姓的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图书市场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人们对图书样式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和新颖。
近年来,以网络为首的现代化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图书的出现给我国的图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现从三大市场状况来分析图书市场现状。
2013-2018年,中国教材教辅零售额整体呈增长趋势,占图书零售总额的比重近四年也逐渐提升。
2018年,中国教材教辅图书零售总额为609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图书零售总额的65.0%。
图书市场现状分析,2019年上半年,教辅教材在实体店中的码洋率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为31.5%。
图书市场现状从码洋比重来看,实体书店中,占比最大的是教辅材料,占比26.97%;其次为社科和少儿类,分别占比25.28%和18.17%;占比最少的是综合图书,仅占0.06%。
网络书店中,少儿类占比最大,达到28.44%,其次为社科类,占比24.37%。
从不同渠道细分类占比的不同可以看出,与孩子的教育直接相关的教辅材料书籍,大多数家庭倾向于去线下亲自挑选、对比;而较休闲娱乐的少儿书籍,网络选购则更为方便,快捷。
图书市场现状从市场价值前景来看,全球图书市场价值自2014年以来增长了7.1%,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3300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1.4%。
同期预测,欧洲自2014年以来下降了0.3%,到2019年预计将达到1162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均变化率为-0.1%;而亚洲自2014年以来增长了19.8%,到2019年预计将达到1197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3.7%。
2022-2024年图书出版行业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
政策文件3
政策文件2
《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放宽发行、印刷企业准 入条件,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 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加强出版业对外交流合 作。
政策文件4
《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新增“中小学教科书发行资质”相关内容,取 消了“出版物总发行”、“出版物连锁经营” 审批和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全国性出版物 批发、零售单位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由审批改 为备案。中国政府连续颁布国家政策保障图书 出版业平稳发展,形成了全面规范的法律体系, 为图书出版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业链上游
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的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包括内容提供商、纸质印刷商、 物资供应商。(1)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通常为产业链中游的图书出版 社提供文字、插画等内容服务,通常由作者、译者、插画家、编辑等组成, 议价能力较高,占行业整体利润的12%左右。多数出版社会与知名作者建 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例如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莫言、大江健三郎、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著名作家贾平凹、 安妮宝贝、麦家、苏童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作者将作品签约授权出版, 出版社支付相应的稿费。(2)纸质印刷商纸质印刷行业利润率整体处于 低位,纸质印刷商的利润空间受其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在中 国鼓励绿色环保的政策环境下,纸质印刷企业面临着纸质印刷设备及纸质 印刷材料的更新升级要求,并且由于纸质印刷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 环境激烈,因此难以对产业链中游主体形成较高的议价能力。此外,数字 出版等技术的逐渐渗透严重挤压了纸质印刷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包装印刷 行业龙头企业合兴包装为例,在原材料成本压力及供应链业务毛利低等因 素的影响下,其综合毛利率由2014年的20.7%下降至2018年的15%。(3) 物资供应商图书出版业中的物资供应商主要负责为中游图书出版社提供纸 张、油墨等原材料,其中纸张价格的波动对图书出版业利润水平的影响较 为显著。中国造纸行业竞争激烈,近年造纸行业受环保政策影响较大,尤 其在2018年中国环保部门的严格管控下,引发大量纸厂关停现象,多数纸 企为争取客户资源被迫降低价格带动纸张价格指数整体略有下滑,加之 “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纸浆、废纸等原料供给方面不断受限,多数 纸企生产成本相对出现增长,短期内将为中游图书出版商带来一定成本压 力。
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
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的新兴发展方向,正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智慧图书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近年来,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发展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研究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
1.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点智慧图书馆作为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其概念与特点体现了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
智慧图书馆,简而言之,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的新型图书馆模式。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集合,更是一个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在智慧图书馆中,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图书馆员也可以借助智能系统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更高效的工作流程。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自助借还书系统、智能推荐系统等,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智慧图书馆注重读者体验的个性化。
借助大数据分析,图书馆可以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
智慧图书馆还具有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将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来源和学习资源。
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概念与特点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深度融合。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慧图书馆将在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图书的情况汇报
关于图书的情况汇报
最近我们图书馆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来为大家做一下汇报。
首先,我们图书馆的藏书量有了一定的增加。
在最近的一次采购中,我们购入
了大量的新书,覆盖了各个领域和类别。
这些新书不仅包括了最新的学术著作,还有一些畅销小说和文学作品,以及一些儿童读物,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这些新书的到来,丰富了我们的馆藏,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我们图书馆的阅览环境也有所改善。
我们增加了一些舒适的阅览座椅,
调整了灯光和空调温度,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舒适。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图书馆内部的清洁和整理工作,保持了一个整洁、安静的阅览环境。
另外,我们还增加了一些读者服务项目。
比如,我们增设了一些主题阅读活动,邀请一些知名作家或学者来图书馆进行讲座和书签名活动,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参与。
我们还开设了一些阅读推广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来。
这些服务项目的增加,也让我们的图书馆更加活跃起来。
最后,我们图书馆的借阅流程也有所优化。
我们增加了自助借还书机,方便读
者在任何时间进行借阅和归还。
同时,我们还增加了一些电子书籍的借阅渠道,让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总的来说,我们图书馆的情况正在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将会继续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更丰富的阅读资源。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欢迎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的图书馆变得更加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分析作者:何峻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第03期摘要:对我国图书评价研究现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提出了构建科学图书评价体系的一些建议,为图书出版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相关参考信息。
关键词:图书出版图书评价文献计量学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10年,我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8.9万种),发行总量达71.7亿册,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1倍和68倍。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量均已居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出版大国。
尽管我国出版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总体实力却仍然不强,和世界出版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全面完善的图书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图书的学术质量、使用情况、发展趋势等,对提高我国图书出版的整体品质,促进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图书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图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图书文献的内在质量、使用规律、发展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为了揭示图书文献整体或某一具有特征部分的内在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社会功用。
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期刊评价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基础,而对于图书评价的研究,由于其出版数量巨大,相关数据统计困难等原因,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一直相对薄弱和滞后。
但是,任何行业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图书评价体系是促进图书出版业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它一方面可以为出版监管和主管部门有效地加强图书出版的管理和监督,正确引导图书出版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新闻出版行业准确把握图书出版发行动向和趋势,提高图书出版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等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图书情报机构科学评估馆藏质量,优化馆藏资源建设,提高馆藏利用率提供帮助;以及为读者选择阅读所需文献,培养正确阅读理念提供指导等。
因此,加强图书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全面完善、科学公正的图书综合评价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及其局限性由于图书自身存在的诸多特性,相对目前较为成熟的期刊评价体系而言,我国图书评价的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定性分析层面。
这种方法,虽然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但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定量化的精度和力度。
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我国的图书评价,也开始了一些定量方面的研究分析,但因缺少充分的数据基础支持,仅有零星的探讨和摸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模。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图书评价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形式。
2.1图书评奖活动图书评奖活动是当前我国图书评价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纵观我国历年来的各项评奖活动,如果以奖项级别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性奖项和地方性奖项两个层次;从奖项的学科涵盖范围来分,则可分为综合奖和专业奖两大类。
综合奖有: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以及“五个一工程”奖中的一本好书奖,而比较著名的专业性的图书奖则有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国家辞书奖、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
一般来说,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所主持的图书评奖活动,其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图书的出版,通过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加强新闻管理,评价标准包括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编辑质量、社会影响力、代表性等各个方面,通常流程为基层申报,各地、各部门推荐,逐级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最终审定,主要特点是定性为主,全面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获奖比例一般较小。
这些精心评选的获奖图书无疑代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物的最高水平,堪称精品中的精品,对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但是,也正因为此,对于图书整体评价来说,图书评奖活动就不能充分满足需求,这一点,从历届几大国家奖获奖图书占图书总出版数量的比率,就可略见一斑(详见表1)。
2.2图书评论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图书评论是对图书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评论并就图书对读者的意义进行研究的一种社会评论活动,简称书评。
书评反映了读者对一本书的质量的主观性见解和价值判断,对于图书宣传促销、引导读者阅读,提高图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当前图书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书评工作一直受到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
1951年3月,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联名发出《关于全国报纸刊物均应建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又发出《关于加强报纸杂志上的图书评论工作的指示》。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强调“了解出书情况和加强图书评论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式。
”“在全国要办好几种以不同读者为对象的图书评论杂志,其他报刊也要重视这项工作。
”1985年5月,中宣部出版局召开了首次全国图书评论工作座谈会,更是大大地推动了我国书评工作的发展。
建立了全国和地方各个层次的书评协会,《读书》、《博览群书》、《中国图书评论》、《文汇读书周报》等图书评论刊物、报纸相继创刊,书评规模逐步扩大,书评质量显著提高,载体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书评纷纷涌现,成为书评业中新亮点。
例如国内著名的网上书店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都设有在线书评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读者在网上留言,写下自己对所购图书的见解和评价。
此外,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也都辟有读书频道,用户可以自由地发表图书评论。
与传统书评相比,网络书评更贴近大众读者,交流方便,互动性更强。
尽管我国的书评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各种书评鱼龙混杂,真正优秀、有质量的书评为数不多。
2.3文献计量评价方法文献计量统计研究证明,文献的许多特征是有规律的。
文献的使用特征存在集中和分散的规律,即少数文献集中了大量的使用量,而其他大多数文献只具有少量的使用量,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文献计量统计的方法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出少数被使用量大的核心文献。
由于期刊具有出版周期固定、总体数量相对较少、计量统计相对容易等特点,对期刊进行大规模定量评价的研究工作不断开展,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期刊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都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
而图书定量评价,则由于出版数量巨大,数据统计困难等原因,鲜见相关研究成果。
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手段和能力大为改善,数据的获得和利用更为容易,这些都为图书定量评价创造了条件,并出现了不少积极的尝试研究。
2.3.1单指标评价方法(一)发行量法发行量法主要是统计各种图书的发行数据,通过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类图书的用户需求状况、市场认可程度来对图书进行评价,以帮助出版业界人士了解当前出版发展状况及趋势,帮助读者选取阅读资源,主要表现形式为各类图书排行榜。
我国对图书排行榜的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当时的《中国图书评论》就曾设立了“畅销书情况一览表”,其统计数据主要依据单体新华书店的销售情况。
90年代中期,《中国图书商报》也开辟专门版面发布“畅销书排行榜”。
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图书排行榜的种类、形式和内容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目前,依据图书排行榜统计数据的来源进行分类,可分为实体书店图书排行榜,网络书店图书排行榜和综合性来源图书排行榜三类。
本文将分别选取其中几种较具权威性和公认性的加以介绍和分析。
(1)实体书店图书排行榜《中国图书商报》的商报·东方数据每月畅销榜,主要依据上海东方出版交易中心开发的“中国出版物流通监测系统”提供的图书市场实际监控数据,范围涵盖北京、上海等28个省、直辖市1000多家门店的零售信息。
排行榜以月为单位定期发布,除了有整体市场总榜前100名之外,还有科技、社科、文学、艺术、生活、教育、少儿7个类别的前30名畅销榜等等。
榜单图书均提供了书号、书名、定价、版别、监测销量、覆盖率。
开卷图书排行榜的数据来自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涉及北京、天津、上海等700多个大中城市1800多家书店门市加盟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按虚构类、非虚构类、少儿类提供各类排行榜。
以上两种图书排行榜数据均来源于自己的图书销售监控系统,覆盖面较为广泛,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目前图书的销售情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遍性,相对客观和公正。
(2)网络书店图书排行榜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的应用开始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由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
网络不仅改变了中国出版的生产模式,由传统出版逐渐转变为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而且也改变了图书的发行、购买和阅读模式,网络书店和网络阅读逐渐盛行,网络型图书排行榜也随之诞生。
如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的图书排行榜。
当当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所推出的图书排行榜,也是网络书店图书排行榜中最系统和完善的一种。
当当网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分为图书畅销榜、新书热卖榜和图书飙升榜三类。
和实体书店一样,当当网图书排行榜的数据也是来源于实际监控的销售数据。
当当网的图书畅销榜,除了总榜之外,还有较为细致的分学科排行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学科图书的不同销售特性;同时,当当网图书畅销榜,具备多样时间周期,不仅有年畅销榜、当年各月畅销榜,当月各周畅销榜,甚至还有近24小时畅销榜,充分体现了网络数据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除此之外,当当网的图书销售排行榜还包括新书热卖榜和图书飙升榜,分别公布近期出版的销量最好的图书以及销售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图书。
相比之下,同为中国最大网上书店之一的卓越亚马逊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则简单得多,仅有一个简单的总销售排行榜和各学科分类排行榜,统计数据年限不甚清晰。
(3)综合性来源图书排行榜包括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数据来源广泛。
如《新京报》的图书排行榜。
该排行榜是其副刊《书评周刊》下的一个栏目,数据由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万圣书园、风人松书店、卓越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北发图书网、光合作用书店等提供,包括“总榜”、“小说”、“非小说”、“学术”、“经管”、“生活”、“儿童”七大类,每榜包含10本上榜图书,以周为单位更新。
总体而言,《新京报》图书排行榜特色鲜明,一度以“统计分类的多样性”和“发布周期的时效性”而备受关注。
(二)阅读量法图书的阅读量也是衡量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被较多用于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评价。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献学家特鲁斯威就曾对图书馆馆藏借阅量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馆藏,就可以满足80%的流通需求,这说明图书的使用情况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核心效应,他据此提出了文献计量学中的80/20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