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健康教育在血小板减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血小板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的血细胞,它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血小板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人们对血小板功能和相关疾病的认识,以便预防和管理与血小板有关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小板的功能、相关疾病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血小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的细胞片段,它们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数量通常在正常范围内维持稳定。

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聚集物,同时释放出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这些物质促进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和伤口愈合,从而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

二、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1.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

常见的原因包括骨髓功能障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

血小板减少症使得患者易于出血,可能导致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补充血小板、调整药物治疗和寻找潜在的病因。

2. 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数量高于正常范围的疾病。

常见的原因包括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使得患者易于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血栓栓塞症状,如心肌梗死和中风。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血和骨髓移植等。

三、预防和管理血小板相关疾病的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管理血小板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烟草和酒精等有害物质的摄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这些措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从而降低患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风险。

2. 定期体检和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是预防和管理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查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建议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血小板相关疾病的人,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3. 合理用药对于已经被诊断出血小板相关疾病的患者,合理用药是管理疾病的关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教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教育

3 小 结通过对以上病例的健康教育,笔者体会到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治愈了疾病,增强了医学科普知识及自我护理的能力,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治疗状态,从而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传播,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护士可以更多地发挥工作的主动性,体现护理工作的独立职能[1]。

更多地接触患者并与之交谈,不仅对患者本身是一种促进,是一种心理支持和鼓励,而且也促进护士认真研究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也使患者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尊重护士的职业,从而也满足了护士自我实践和自尊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1] 张国华.在病房开展宣传教育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9,26(4):249[收稿日期] 2007-01-0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教育申 慧,崔志兰,武金旦(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吕梁033000)[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 R055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449-0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 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 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为特征,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如何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2a来我科对医护合作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2004年3月—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ITP患者共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4~15岁。

合并肾炎9例,合并胃肠炎15例,合并鼻窦炎6例。

2 治疗方法211 评估收集资料 患者入院后,通过询问、看患者所带资料、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家庭状况、个体特征、文化程度、健康行为、ITP有关知识等,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

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

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

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护理的基础。

首先,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尤其是口腔、鼻腔、牙龈等容易出血的部位。

其次,要观察患者的大小便颜色,是否有黑便、血尿等情况。

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无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

二、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一)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受到摩擦和刺激。

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和化妆品。

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二)口腔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如有口腔溃疡,可给予局部涂抹药物治疗。

(三)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和挖鼻。

如鼻腔干燥,可使用滴鼻液或油剂滴鼻。

如果出现鼻出血,应立即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用手指按压鼻翼两侧 10-15 分钟,同时可用冷毛巾敷额头或鼻部。

(四)消化道护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

如有消化道出血,应暂时禁食,并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五)颅内出血的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三、休息与活动血小板减少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四、饮食护理(一)营养均衡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以免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造成血小板数量过低的疾病,也被称为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帮助止血和防止出血。

当血小板数量不足时,人体容易出现瘀伤、过度出血或难以停止的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感染、药物副作用、骨髓疾病等。

症状包括易出现瘀斑、皮肤出血、口腔出血、鼻血、月经过多等。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导致内脏出血,威胁生命。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骨髓穿刺和其他血液检查。

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通常包括药物治疗、输血和手术治疗等。

此外,患者也需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充足休息和合理饮食。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建议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定期进行复查和遵循医嘱,可以帮助控制疾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小板减少的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的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的健康教育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许多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增加对该疾病的了解,提高健康意识。

一、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是一种介于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的细胞,主要功能是在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中发挥作用。

血小板减少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血小板,使其减少。

2. 感染:某些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

3.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降压药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在服用药物时要注意医嘱。

4. 暴饮暴食:长期暴饮暴食可能导致一些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

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轻者可能只表现为皮肤淤斑,严重者则可能发生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症状包括:1. 皮肤淤斑:皮肤出现紫癜、瘀斑等出血现象。

2. 鼻子出血:频繁且不易止血的鼻衄。

3. 牙龈出血:刷牙、进食时牙龈出血。

4. 黑便:消化道出血会导致大便呈现黑色。

5. 其他:月经过多、外伤后持续出血等。

三、预防血小板减少的措施预防胜于治疗,对于血小板减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 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的食物,增加血小板的生成。

2.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3. 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自我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注意。

4. 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预防外伤导致的出血现象。

5. 定期检查血小板数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治疗措施。

四、在生活中注意血小板减少的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预防血小板减少:1. 阳光运动: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加维生素D的生成,提高免疫力。

2. 良好的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3. 避免烟酒:烟草和酒精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该怎么护理?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该怎么护理?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该怎么护理?生活中患者通常易由于身体病症、药物副作用、生活环境影响、不合理生活方式等各种原因促使其血小板减少,此现象可促使患者产生各种出血症状,其包含皮肤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视网膜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产生贫血、白血病等相关病症,对其不良影响明显加剧。

对此需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促使其血小板减少症状及时有效改善。

1、护理方案制定护理人员及时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血液检查并了解其身体基础病症、日常用药、饮食、卫生状况等,同时根据医生诊断对患者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导致其血小板减少具体因素,根据医生治疗方案及患者心理状态、身体相关指标水平、年龄、身体素质等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及时引导患者参与其中并向其解释相关护理措施重要性与必要性,询问患者感受及意见并进行护理方案相应调整,对患者不断鼓励,促使其护理信心明显增强。

2、心理护理由于血小板减少主要症状表现为身体出血,进而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影响,甚至部分患者认为自己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对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状态并与之沟通,引导患者及时情绪宣泄并对其情绪状态与内心想法等表示充分理解,促使患者内心可获得些许慰藉,其后向患者讲述导致其产生血小板减少具体因素并分析其中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针对此病症采取护理措施、对促进病症改善作用性、负面情绪对自身及周围人员不良影响等,促使患者可及时调整自身情绪状态,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对其陪伴与沟通力度、满足其兴趣爱好、引导其调节心境等促使患者情绪状态可高效改善。

3、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及时根据导致患者产生血小板减少具体因素、治疗措施实施对应护理,若患者因药物副作用促使其血小板水平减少时,护理人员需谨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调整,其后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水平监测、病症改善效果观察、询问患者感受等并以此进行线性分析、及时反馈;若患者因病症因素促使血小板减少时,护理人员同样需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水平监测、病症改善状况观察并及时分析、反馈。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血小板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的血液成份,它们起着止血的关键作用。

血小板健康教育旨在向公众传达关于血小板的基本知识、维护血小板健康的方法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血小板健康教育文本,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血小板是什么?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细小血细胞,它们主要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血小板具有粘附和凝结的功能,能够在血管受损时迅速会萃在一起,形成血栓,从而阻挠出血。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数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以确保正常的止血功能。

如何维护血小板健康?1.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坚果和鱼类。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血小板的健康功能。

2. 适量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血小板的正常生产和功能。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和数量,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维护血小板的健康。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会对血小板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保持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5. 控制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抗凝血药物,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

如果正在使用这些药物,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控制和监测。

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预防血小板减少症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通常包括补充血小板、治疗潜在病因和提高血小板生成的药物治疗。

2. 血小板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障碍是指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功能的情况。

预防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关键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治疗血小板功能障碍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血浆置换等方法。

3. 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数量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预防血小板增多症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增多的药物。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常规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常规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出血的发生部位、发展或消退情况,及时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做出判断。

2.观察皮肤瘀点瘀斑,口腔牙龈鼻出血、咯血呕血、血尿黑便、会阴部出血等。

3.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状态、有无突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双侧瞳孔大小、休克等。

4.关注患者的辅助检查指标。

【护理措施】1.心里护理: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使患者保持镇静,避免情绪紧张而激发或加重出血。

2.休息与活动:告知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多运动。

3.饮食调护: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为主。

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先禁食,待消化道出血停止以后,改为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

4. 症状护理:(1)皮肤粘膜出血者,每日观察,若发现新瘀点、新瘀斑则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记录其部位、大小、数量和时间。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更衣,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尽量穿棉织宽松衣物,避免皮肤受刺激引起出血。

(2)鼻衄者保持病室安静、清洁、舒适, 空气新鲜。

忌干燥、污浊不清或刺激性气味。

同时保持鼻腔湿润,防止干裂加重出血,并嘱患者不要用手挖鼻。

(3)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者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

忌用牙签剔牙,以防牙龈损伤。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漱口。

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避免口腔异味而影响食欲和心情。

4、用药指导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告知必须按医嘱、按时、按剂量、按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以免加重病情。

为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应饭后服药,必要时可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制酸剂;注意预防各种感染,定期复查血象、以了解血小板数目的变化、指导疗效的判断和治疗方案调整。

【健康教育】1. 保持室内的清洁、空气新鲜及温度、湿度的适宜。

2. 告知患者避免受寒、感冒的发生,以免加重病情。

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勤洗澡、换洗衣物,也要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引起一些细菌的感染。

血小板低护理措施

血小板低护理措施

血小板低护理措施概述血小板低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这可能导致出血问题。

因此,对于血小板低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保护他们免受出血的风险。

护理措施1. 提供安全的环境•为患者提供清洁、整洁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减少细菌的感染风险。

•避免使用坚硬的垫子和尖锐的物品,以防止患者因外力而引起皮肤破损和出血。

•尽量避免给予患者注射或浅表静脉穿刺,以防止刺激血管和出血。

•在患者周围放置警示标志,提醒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注意患者的出血风险。

2. 保持病人的卧位和安静•血小板低的患者需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减少出血的风险。

•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情绪变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3. 提供合适的饮食•血小板低的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建议患者增加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

•避免给予患者摄入富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食物和饮品,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出血风险增加。

4. 定期监测血小板数值•对于血小板低的患者,定期监测其血小板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果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持续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增加血小板生产的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外红细胞生成素等。

同时,也可能会开具一些控制出血的药物,如止血药物等。

•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同时注意不要过量或停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适或其他健康问题。

总结血小板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护理中应重视患者的出血风险。

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持休息、提供合适的饮食、定期监测血小板数值和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并降低其出血风险。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血小板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向公众传递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血小板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促进血小板功能的正常运作,预防和管理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从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以及血小板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聚集体,通过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二、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管理1.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容易导致出血倾向。

预防和管理血小板减少症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饮食方面,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2、叶酸和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绿叶蔬菜等,以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

2. 血小板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障碍是指血小板在聚集和释放激活因子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预防和管理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关键是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和管理血小板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

三、血小板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1. 饮食方面保持均衡的饮食是维护血小板健康的重要因素。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和绿叶蔬菜等,以增强血小板的抗氧化能力和功能。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和亚麻籽油等,有助于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

2. 生活习惯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护血小板健康的关键。

建议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此外,戒烟限酒也是保持血小板健康的重要措施,因为烟草和酒精会对血小板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血小板健康教育是提高公众对血小板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重要举措。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血小板数量过少,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易出现出血现象。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引起的。

面对这一疾病,了解病情、避免诱发因素、正确治疗十分重要。

首先,了解疾病的症状和诱发因素非常重要。

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包括皮肤出血点、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这些出血症状一旦出现,就需要立即就医确诊。

此外,一些诱发因素也需要引起重视,如长期用药、感染、饮食不当等都可能诱发这一疾病。

其次,预防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避免长期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增加维生素摄入,注意个人卫生等都能降低罹患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最后,针对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症,就需要积极接受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输血治疗等,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预防疾病发生、及时进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这一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护理中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护理中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43期V ol.4, No.43, 201919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护理中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张志红,刘永华(安徽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 230022)【摘要】目的 研究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采取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文计算分析对象即为本院收住的4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016年9月~2017年9月为采集时间),参考随机法区分为两组,每组即为22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人性化健康教育,计算关注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与参照组有关数据对比,实验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遵医依从性、活动性出血发生率更具优势,P <0.05,指标数据显示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人性化健康教育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使用获得显著作用。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性化;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3.193.0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1-2],发病之后呈现出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致残、致死等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而适宜的生活指导会大大降低患者致残致死风险。

临床护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存在较高要求,因此,予以有效护理措施十分重要[3]。

本文报道人性化健康教育使用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4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诊治的4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收入项目分析资料,依据随机法实施分组,参照组收入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取值范围处于20~80岁之间,中位年龄数值(40.25±3.54)岁;实验组收入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取值范围处于21~81岁之间,中位年龄数值(41.51±4.21)岁。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血小板健康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人们对血小板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的教育活动。

血小板是一种在血液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胞片段,它们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血小板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血小板的功能、正常范围以及如何维护血小板健康。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受损时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都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或功能异常,就会导致出血问题,如易出血、瘀斑、鼻出血等。

因此,了解血小板健康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血小板健康教育的重要信息:1. 血小板功能和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在每升150-450亿个之间。

血小板功能的评估通常通过血小板聚集功能测试来进行。

正常的血小板功能意味着它们能够在血管受损时迅速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

2. 血小板健康的重要性: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至关重要。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或功能异常,就会导致出血问题。

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药物使用、酗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3. 维护血小板健康的方法: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维护血小板的健康。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

此外,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也是维护血小板健康的重要步骤。

4. 血小板相关疾病:一些疾病和病症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例如,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

而血小板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小板不能正常聚集,从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凝固。

5. 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一些血小板相关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或其他治疗方法。

在预防方面,定期进行体检和血液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可能影响血小板健康的因素都是关键。

总结起来,血小板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血小板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

血小板健康教育血小板是人体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

血小板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血小板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的认识,帮助人们了解如何保持血小板健康以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一、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概述血小板功能障碍是指血小板数量正常,但功能异常导致凝血过程受阻或过度活化。

常见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包括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缺陷和血小板增多症。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二、血小板健康的重要性1. 维持血液凝固平衡:健康的血小板功能可以帮助人体在出血时迅速形成血栓,防止大量出血。

2. 保护血管内皮:血小板能够黏附在受损的血管内壁上,形成血小板栓,防止血管破裂和出血。

3. 促进伤口愈合: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三、保持血小板健康的方法1. 健康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和铁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鱼类和红肉,有助于维持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2. 适度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小板的功能。

3. 控制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避免损伤: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以减少血小板的损伤和破坏。

5. 管理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适当的放松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对血小板健康很重要。

四、血小板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及时发现和监测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变化。

2. 避免损伤:避免剧烈运动、碰撞和外伤,减少血小板的受损和破坏。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以改善血小板功能障碍。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血小板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术或骨髓移植。

总结:血小板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血小板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的认识,帮助人们了解如何保持血小板健康以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通过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控制药物使用、避免损伤和管理压力等方法,可以维持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血小板功能不全的健康宣教

血小板功能不全的健康宣教

血小板功能不全的健康宣教血小板功能不全是一种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指的是血小板数量过少或者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机体无法正常凝血。

它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引起的。

对于患有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了解该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因此,下面将对血小板功能不全做一些健康宣教。

首先,患有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外伤和出血。

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剧烈运动或者激烈活动,避免碰撞或摔倒。

在进行家务劳动或者工作时,一定要小心操作,避免被尖锐物品划伤,特别是在接触锐器、刀具等危险物品时一定要注意使用防护措施。

其次,患有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日常饮食的调理。

均衡饮食是提高免疫力的基本要求,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要充足、多样的营养。

建议多吃些新鲜蔬果,富含维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猕猴桃等,维C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韧度,减少出血的风险。

同时,绿叶蔬菜、鸡蛋、肉类等富含维K的食物也是血小板功能不全患者的良好选择,维K可以增强凝血功能,促进血小板的形成。

另外,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定期就医,接受定期的检查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补充血小板和药物治疗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还应避免使用一些有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会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患病期间,务必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避免用药不当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患有血小板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出血。

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对提升免疫力和血小板功能有帮助,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读书、听音乐、散步等,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总结起来,血小板功能不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患者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注意预防外伤和出血,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健康教育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健康教育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健康教育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常见于感染性
疾病和病毒感染后。

疾病会导致体内血小板数量下降,血液凝固能力
降低,容易出现出血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
健康教育内容:
1. 密切关注体温变化。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通常表现为高烧,应及时测量体温,如超过38℃应该及时就医。

2. 避免感染。

本病大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因此要注意个人
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或被感染物品。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

本病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血小板生产量。

4. 避免服用预防性阿司匹林。

预防性地服用阿司匹林是常见的防
治血小板减少的方法,但对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服用容易引
起出血。

5. 严格遵守医嘱。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口服药
物或输液治疗,严格遵守治疗方案,不自行更改。

综上所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是一种稍有危险的疾病,需
要引起足够重视。

患者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避免感染,保持良好饮
食习惯,避免预防性阿司匹林,严格遵守医嘱,如有疑问及时就医。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

临床分析与探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7月第07期— 704 —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重要性马 飞 李淑芳(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妇产科 455000)【摘 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促进作用。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60例,其中自愿参加孕妇健康教育学习180名产妇为实验组,未接受孕妇健康教育的18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自然分娩;促进作用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前国际上围产技术的潮流是回归自然的“人性化分娩”,在我国,由于孕妇对妊娠生理、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认识不足,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大大提高[1-2]。

近年来,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实验组年龄23~39岁,平均(26.7±4.2) 岁;孕37~41周,平均(39.82±1.12)周;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51例,高中75例,大学42例。

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5.9±5.3)岁; 孕37~41周,平均(39.21±1.53)周;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57例,高中60例,大学57例。

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孕妇均照常规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并做常规孕前宣教。

对实验组进行有关分娩的产前健康教育:讲解全面系统的分娩知识,让孕妇了解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用科学的头脑取代恐惧的心理,鼓励导乐陪伴分娩、无痛分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研究人性化健康教育在血小板减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桑圣梅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400【摘要】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总结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我科8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满意度分别进行统计。

结果:1)两组患者的遵医 依从性比较:经过人性化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合理性、对药物的知晓率、按时复查、积极心理状 态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在血小板减少患者护理中满足了各种层次患者对疾病知识的 需求,预防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遵医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健康教育;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A A、MDS、MA、骨髓纤维化等;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 ITP、SLE、恶性淋巴、DIC等;放射治疗和化疗;血小板分 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

临床上血小板减少患者常表现为 自发性出血或者轻微受伤后出血不止,可为全身各个部位 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出血最为常见,女性患 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其余可无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颅内 出血而死亡。

因此在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防 颅内出血是重中之重;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成为我们护理人员关注的 重要内容。

我科通过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人性化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从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 例;疾病种类:急性白血病22例,AA4例,MDS8例,原发 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年龄在2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8. 2±4. 1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8例,大专及以 上2例。

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疾病种类:急性白 血病21例,AA 5例,MDS 7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7 例;年龄在2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 7 ±3. 5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7例,大专及以上3例。

两组患者 在性别、疾病种类、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患者按血液科患者常规入院宣教、相关疾病常规护理、出院指导等。

1.2.2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到出院后的各个横截面与纵截面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多方式的、有 的放矢的、全面主动的人性化健康教育。

包括入院护理(入院宣教、一般情况评估等)、住院期间护理(疾病护理、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晨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 理、心理支持等)、出院护理(出院指导、电话回访等)。

1. 3护理1.3.1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第一次接触:护士 仪表仪容端庄大方、服务态度主动热情、专业知识扎实、操 作技术娴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善于换 位思考及沟通。

注重给患者及家属的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取得其信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

护 士在患者入院时5秒钟内热情站立微笑迎接患者及其家属,将患者送至床单元,主动自我介绍,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置、病房病友、病区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等。

与患者沟通时注意用语规范、文明礼貌,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职务等恰当称呼患者,如称 呼患者“阿姨”“老师”“经理”等。

注意有爱伤观念,保护患 者的隐私。

1.3.2病情评估全面细致,护理计划切实可行:耐心 倾听、细致观察了解患者的需求。

通过观察、交谈、体格检 查、查阅资料来对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对自身疾病的 了解、遵医依从性、身心需要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获得 的资料作出护理诊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然后依 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给予多方式的有的放矢的有预见性 的人性化健康教育。

1.3. 3教育方式多元化,对象广泛化:健康教育方式 有一对一的口头讲解、书面教育(血小板减少健康处方等)、健康教育专栏、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座谈、微 信交流群、电话回访等,能满足各种层次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要。

还可以邀请治疗效果好的和遵医行为较高的患100护理研究者共同参与、现身说教,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树立患者战 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对象包括患者、患者家属、患者 朋友、护工等,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学习技巧及能力、知识缺乏程度等影响因素,采取因人而 异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反复进行,不厌其烦,以取得较好 的效果及最大化的家庭、社会支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4注意把握好时机,妥善利用每一次接触:可根 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压力的应对能力等方面综合考 虑,进行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有的放矢的、有选择性的、循 序渐进的健康教育,把握好时机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因患者一时承受不了而发生意外。

责任护士每天与 患者及家属交流不少于30分钟,妥善利用好与患者的每 一次接触,把健康教育渗透到患者的吃喝、拉撒、睡眠、心 理、家庭社会支持等各个层面,贯穿到整个护理过程中。

操作前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如厕,主动搀扶患者如厕, 指导患者注意穿防滑的鞋子及保持大便通畅的措施等;利 用晨间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洗漱等,同时了解患者 的夜间睡眠、自我感觉、进食、心理状态等情况,观察患者 皮肤黏膜、口腔、牙龈等有无出血点或出血增多现象。

观 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告知患者如何自我监测病情,包括 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神志、瞳孔、皮肤粘膜、大便、小便 等,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出血先兆(剧烈头痛、颈部抵抗感、 呕吐呈喷射状),以便及时发现并立即处理[1]。

1.3.5注重细节,兼顾惊喜服务与服务失误:细节决 定成败,在护理过程中要让患者体验到惊喜服务,想患者 之未想,健康教育尽量口语化、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可以举 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如解释血小板的作用时可以说当受 伤时血小板会成群结队奋不顾身地在数秒钟内扑向伤口 以止血,使患者易于理解,提高教育效果。

在患者入院时 主动为患者备好第一瓶开水,告知患者放在指定位置,防 止烫伤;为患者剪短指甲,告知患者勿抓挠皮肤、挖鼻孔, 以免损伤出血;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各 种穿刺尽量一次成功;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一般2Q 〜30 分钟,直至抬起棉签无出血为止。

服务失误如静脉穿刺失 败后及时向患者致歉,以取得患者的谅解。

1.3.6追踪评价效果,及时动态调整:评价分为同步 性评价和回顾性评价。

评价可采用对比法(相互对比、自 身对比)、调查法(座谈、问卷、访谈等)、观察法(实地观察, 分析比较)、统计分析法。

在健康教育时可询问患者对教 育的内容是否知晓、是否理解,让患者复述一遍,不足之处 及时给予补充。

通过自制问卷定期或随机调查患者在疾 病知识、饮食、药物、心理状态等方面接受健康教育的成 效,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动态调整健康教育方式,以便采取 更为高效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

1. 3. 7健康教育内容全面,有预见性: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遵循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

健康教育内 容包括:1)解释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何观察评估有无出血先兆、如何预防。

2)目前治疗护理的措施及配合注意事 项。

3)告知患者及家属出血的早期症状(如牙龈出血、皮 肤瘀点瘀斑、腹部不适或疼痛、肠鸣音活跃、呕血、血便、血 尿、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以便及时发现立即处 理。

4)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让其加强必 要的防护,防止因创伤而引发出血,使用软毛牙刷,穿些柔 软、宽松的衣物,避免皮肤紫癜的加重。

当血小板低于50X 10V L 时存在皮肤、黏膜出血的危险性,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

血小板低于20X 10V L 时 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2],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绝对 卧床的重要性;为患者拉上床栏、挂好警示标识、签好高危 风险告知书;嘱患者头部禁止剧烈转动;改变体位时动作 宜慢。

5)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 或半流质,禁止食用过硬、带刺、粗糙的食物,多食新鲜、富 纤维素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6)避免咳嗽、便秘等 不利现象出现。

7)在了解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患者 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做好心理疏导,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告知患者家属给予其心理支持。

如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 病程长,预后差,患者可有焦虑、恐惧、悲哀等负性心理,对 治疗缺乏信心,悲观、失望甚至有自伤行为,护理人员要主 动关心患者,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心 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压力,防止意外发生。

对于患者角色 缺如的患者,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使患者意识到疾病 的严重性,达到让其积极配合的目的。

8)告知患者常用药 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9)化疗期间要动态观察患 者的血常规,告知患者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可能发 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3.8出院指导个体化,把好康复第一关:把出院指导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中。

患者入院后即可适时地 进行出院指导。

可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 (疾病知识、用药指导、病情监测、休息活动、复查时间、科 室健康热线电话等),告知患者出院手续如何办理及出院 流程,发放爱心联系卡,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出院当天护送患者至电梯口。

注重电话回访,出院后第一 次电话回访一般在出院后3〜4天进行。

安排专人回访、回访前准备充分、时间安排合理、内容体现个性化、记录认真,及时回访追踪反馈。

1.4评价指标采用自制问卷式调查的方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遵医 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统计。

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评定:通过 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是否合理、对药物的知晓率、 是否按时复查、心理状态等方面评定,得分越高说明患者 遵医依从性就越高。

患者满意度:1非常满意、2满意、3 一般、4不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为大于等于80分、满意为 60〜80分、一般为40〜60分、不满意为0〜40分。

1.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Q . Q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101护理研究意义(P <〇.〇5')。

2结果2.1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比较:经过人性化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合理性、对药物的知 晓率、按时复查、积极心理状态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Q5),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