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_林震
探讨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价值与路径
探讨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价值与路径摘要: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是一支新兴的力量,它是来自社会的力量,比政府和企业更了解社会,能更有效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社会服务。
因此,它的价值是政府和企业无法替代的。
非营利组织本身也是一个新兴的资源,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发与发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与社会;价值非营利组织是指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的组织。
它在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和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国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的价值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源于我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1978年以后,我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改革。
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与调整。
原有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被打破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逐渐转变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类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
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经济与完善社会上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
它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非营利组织的价值主要源自于它特殊的角色定位。
这是相对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
与政府相比,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非政治性的民间组织,实行自我管理;与企业相比,它不是以盈利为目标,它是将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用于普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
这种特殊性使得非营利组织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可以说,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和企业的不足之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价值。
①非营利组织价值的形成来自于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②非营利组织在某些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对于政府和企业,非营利组织更容易获得社会成员的信任。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方常双随着社会公共事物日益复杂和繁重 ,随着新的政府治理理论的出现和新一轮的政府行政改革的进行,政府的职能定位必然发生变更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 ,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管理主体体系的构成和格局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进程中 ,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突显 ,它成为公共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非营利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 ,因此非营利组织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有着特殊意义。
正如著名学者王绍光所言“忽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将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但是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强大政府和愈加繁荣的企业相比 ,非营利组织仍然显得那么无力与弱小。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述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在我国统称为“社团”。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将社会组织归纳为第一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第二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企业)和第三部门(相对独立于第一、第二部门的社会领域,即非营利组织)。
由此可见 ,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缺乏一致性 ,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其内涵都是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社会机构 ,只是对这些机构所涵盖的范围不同而已。
我们一般认为 ,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 ,承担政府与私企“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事务的公共服务组织。
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社会团体、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和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治性社区组织都符合这些条件。
(一)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由于研究方法及定义上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解。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强调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的机关,目的是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
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归纳 ,认为非营利组织有五大特征 :一是组织性 ,即组织应当具有内部规章制度 ,有负责人 ,有经常性正规活动 ;二是民间性 ,即体制上独立 ,不是政府的一部分 ,也不受制于政府 ;三是非营利性 ,即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法律上禁止将利润分配给所有者和管理者 ;四是自治性。
从社会环境看非营利组织在当代中国对的发展路径
从社会环境看非营利组织在当代中国对的发展路径班级:行管一班姓名:刘柯梦学号:2012127010012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发展,非盈利组织在中国逐渐兴起,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环境方面入手,理清现今的发展障碍以及应对策略,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会环境、发展路径非营利组织起源于西方,逐渐传播发展至我国,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障碍,发展速度十分的缓慢。
一.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问题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的非营利组织“合法性”问题。
大量非营利组织处于“法外”的生存困境,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组织还不到实际存在组织的十分之一。
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登记审批制度,即在法律体系上,只有经过民政部门审核批准,登记注册的组织才具有以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的资格。
未经批准开展活动,都将被视为非法组织。
这样的管理方式将一些非营利组织推向“法外”甚至“非法”的境地,不便于管理。
,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当前的一种以政治为导向的管理思想。
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排除在政府管理体制之外,游离于社会之中,其实更降低了法制的有限性。
2.非盈利组织筹资困难。
私有企业由所有者或股东提供资本和运营资金,所以他们对企业的财产和利润具备所有权。
而非盈利组织没有所有者,其资本和运营资金必须靠捐赠。
因此筹集资金是许多非盈利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
非盈利性组织要正常运转,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而经费不足是我国非盈利性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非盈利性组织由于经费太少,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有些非盈利性组织为了凑集资金从事与其宗旨不符的活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盈利性组织由于依托政府,有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其生存不成问题。
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例如妇女、 儿童、 残疾人、 穷人的保护等等。 而这些人的 利益又是最需要关切的。 另一方面, 市场不仅在提供公 共物品上存在着失灵, 在提供私人物品时, 市场也有一 些功能缺陷。 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所导 致的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所有这些, 决定了另一种制度 安排, 即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成为必要和必需。 然而, 作为 一种制度安排, 非营利组织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它自身 的失灵。 其失灵主要表现在实际运作之中: 志愿失灵” 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 ! 非营利组织存在“ 在非营利活动所需的开支与非营利组织能募集到的 资 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萨拉蒙称之为慈善 不 在 足。 在美国, 私人志愿捐款只占资源总量的不到 0 2 3 ; 瑞典, 非营利组织近 4 2 5 的经费来自政府, 而荷兰则高达 另外, 志愿失灵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一是慈善活动 678 。 的狭隘性, 即人们志愿活动的对象往往是特定的社会群 体, 组织的能力也有强有弱, 难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平等; 二是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掌握组织经济命脉的人有很 大的发言权, 富人偏好的服务往往优先得到考虑; 三是 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志愿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
!"
的数量急剧上升, 社会团体由 !"#$ 年前的 %&&& 多个猛增 到 !""$ 年底的 !%’( 万, 民办非企业单位则从零发展到 #& 万个。 然而, 据调查, 有 )!’)* 的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缺 乏资金的问题。 一些组织甚至由于经费太少, 组织已到
+), 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虽然经费问题是各国非营利组织
/51 情更是屡见不鲜。
非营利组织是与政府机构、 市场机制相平行的一种 制度安排。 作为制度安排, 政府与市场都存在失灵。 即政 府存在提供私人物品上的职能失灵, 而市场则存在供应 公共物品上的失灵。 于是公益靠政府, 私益靠市场便成 了一般共识。 这种意义上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恰好能 够互为解决、 相互弥补缺陷。 同时, 政府与市场又存在另 外一种失灵。 即一方面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私人物品 的生产中存在失灵, 在公共事务方面, 政府也存在“ 失 灵” 。 政府的社会政策往往体现大多数公众的利益, 而不 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中那些最弱势群体以及其他特殊群 体的需要。 因此,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往往有许多空缺,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公共事业管理2009162班学号:20092839 姓名:严薇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由私人为实现自己的某种非经济性愿望或目标而发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或组织。
相比一些超级大国,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规模较小,而且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够稳定。
首当其冲的困难我认为是资金的匮乏,它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或是个人的社会捐助,但是政府的拨款毕竟有限,而社会捐赠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有能力捐资给非营利组织,因而资金的筹集不容乐观。
再者,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引起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有相当多的非营利组织即使是作了年度财务报告也没有能够进行严格的审计,这导致非营利组织的会员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的信度降低。
其次,在人员管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非营利组织应该是使命感、责任感最强的组织,可是在中国现阶段,组织起非营利组织的高层,积极性并不高。
再次,非营利组织产生的激励不够有效,一般情况下,当使其形成一定的公众效应,回馈给它的会员一定的好处时才能提高会员缴纳会费的积极性和额外捐献的程度。
最后,中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不够明确也不系统,并且具有优惠政策的各类税收的范围也比较小,尤其缺乏对民间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的优惠措施。
但是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也有很多。
首先,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试着提高自创性收入,整合资本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重视多种投资方式的应用,不断地创新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服务方案规划,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拓展更多的业务,赢得更多的资源。
第二,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行政支出的管理应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尽可能控制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所获得的利润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或员工,建立非营利组织独立的财务和审计制度。
其三是要进一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内部体制,提高整体人员素质,充分运用民主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枕。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3)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公益服务。
然而,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财务可持续性1. 背景分析非营利组织依赖于捐款、资助和补贴等外部资源来运作。
然而,这种依赖性往往导致财务不稳定,使得非营利组织难以长期开展工作。
2. 解决方案为了提高财务可持续性,非营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多元化筹款方式:开展各类募捐活动,如线上众筹、实体筹款活动等,扩大筹款渠道。
(2)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政府机构、企业或其他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更稳定的赞助和资金支持。
(3)发展自有项目:通过开展收费项目或商业化运作某些服务,增加自身收入来源。
三、组织管理与领导力1. 背景分析非营利组织通常由一支志愿团队或专业人士构成,然而在组织管理和领导力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领导力将影响组织运作效率和效果。
2.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组织管理和提升领导力,非营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并确保沟通顺畅,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2)培训与发展:提供相关管理培训,帮助组织成员提升管理技能和领导力水平。
(3)引入专业人才:吸纳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关键职位,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四、公信力与透明度1. 背景分析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获取社会信任、吸引资源的重要因素。
但在实践过程中,缺乏透明度或存在不当行为可能损害组织的公信力。
2. 解决方案为了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非营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透明的财务报告机制:公开组织的年度财务报告,确保捐款和资助款项的使用情况清晰可见。
(2)加强社会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回应关注和质疑。
(3)引入独立监察机构:设立独立监督委员会或雇佣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审计,确保组织运作符合规范,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我国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问题和对策作者:叶韵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16期摘要:本文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应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99-020 引言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加强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和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获得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相关研究以及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支持都不断增加,但仍然面临政府规制、市场挤压,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失灵的考验。
1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1 法律制度不健全非营利组织的创办和运作或是无法可依,或是只有原则性规定而无具体界定标准和实施细则,或是与其他法律法规相矛盾。
目前规范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法律只有《基金会管理办法》、《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
[1]1.2 外部行政环境不完善我国政府通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管理机关”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双重管理体制来严格规范和监管非营利组织。
然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审核和监管或是控制过严,或是采取放任,监管效率低下。
1.3 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是阻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
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依赖政府财政支持,然而政府的资助有限,支持的重点也随时可能转移,来自企业和私人捐助的经费偏少,通过有偿提供产品和服务所得收入比例太低,这使得非营利组织财务预算被动,难以稳定地进行运作周期较长的较大项目。
1.4 组织内部管理混乱志愿公益性的特点,使得非营利组织责任界定模糊。
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组织定位、制订战略、监督管理、自我评估与调整的难度。
此外,我国将近40%的非营利组织没有正式的决策机构,组织的决策由少数负责人决定。
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随之迅猛起来,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发挥的调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成为了第三部门,致力于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公益事业之间。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却逐渐凸显出许多问题,如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财务的开销渠道还不够公开透明,发布信息质量还有待于提高,信息渠道不够完善等,非营利组织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形象,使其社会公信力下降。
本文对于非营利组织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免费图书馆为例,非营利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民大众对文化层次的需求增高,刺激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发展的更大潜能。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The harmonic rol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t has become the third sector and is committed to social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public welfare.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NPO in China has been speeded up obviously. However, many problems have been developed gradually. For example,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still not open and transparent to the financial cost channels,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has yet to be improved and the information channels are not perfect. The problems exposed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ill affect it. The image of the society reduces the credibility of its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taking the free library as an example, the role of the non-profit Library in social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people's demand for the cultural level is increasing and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s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Greater potential.Keywords:Non profit organizations,govern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1.2 研究方法 2第2章非营利组织的内涵 9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22.1.1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22.1.2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0第3章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困境 113.1 以非营利图书馆为例 113.1.1 非营利图书馆的概念 113.1.2 非营利图书馆的供给分析 113.1.3 非营利图书馆多个主体供给的必要性 123.1.4 非营利图书馆供给三大主体 133.2 三个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153.2.1 政府的主体缺陷 153.2.2 市场的主体缺陷 163.3 主体之间的问题 173.3.1 三大主体职责不明确 183.3.2 主体之间存在的内部问题 19第4章非营利组织问题的解决措施 204.1 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 204.1.1 区域发展水平 204.2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 204.2.1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决策监督机制 204.2.2 非营利组织内部重塑 214.3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 214.3.1 媒体治理 214.3.2 政府治理 224.3.3市场治理 22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7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致谢- II -- III -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中国的新观念新体制也在不断发展,治理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国家的社会政治观念中来,在多元治理结构中,非营利组织正在变成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
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从雇员到资金来源都有很深的官方背景。
近年来,许多和西方非营利组织近似的社会组织数量呈不断增多之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些组织在到政府部门注册时,要么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成为同青联、妇联一样的半官方组织,要么注册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
许多国外的跨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它们中国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很多国外非营利组织选择注册为营利性公司,还有一些干脆选择不进行注册。
中国非赢利性组织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均拥有量不足。
非赢利性组织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是公众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工具。
据统计,我国每万人拥有的非赢利性组织的数量为1.45家,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为51.79家,法国则高达110.45家),而且低于印度和巴西这两个发展中国家,非赢利性组织数量的不同,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买卖双方,还需要大量中介组织对市场交易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还制约了社会集体福利水平的提供,非赢利组织的主要功能在于为社会提供集体的福利。
例如,社区服务、养老等。
由于这些集体物品的消费规模较小,如果政府直接提供,那么组织成本将非常高,因此,政府一般不会直接介入这类集体物品的供给,而是通过非赢利性组织来提供一定的集体物品。
(2)经费不足。
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非赢利组织,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根据2000年对非赢利组织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41.4%的非赢利性组织将它面临的主要是经费不足。
(3)能力不足。
非赢利性组织的能力主要是指非赢性组织动员多种社会资源,如社会资源等来实现自己的宗旨,其不足主要表现在非赢利性组织年度总支出规模太小。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探析作者:王媛媛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11期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迅猛,学术界也掀起了相应的研究热潮。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不断地将原先承担的具体的社会事务交还给社会自身去管理,政府的退出留下了巨大的空白,特别是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由非营利组织弥补政府的空缺。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数量、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28-02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非营利组织(NPO)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广泛采用的概念,与其类似的词汇有“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等。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五个特征的组织为非营利组织。
在我国,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治理局改为民间组织治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
所谓非营利组织或非牟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是为组织所有者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落差的任务。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社会性团体,即在社会文化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如各种学会、协会、志愿者团体等。
第二类是经济性团体,即在经济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工会、各种职业团体等。
第三类是基金会,即在各个领域里开展各种资助活动或资金运作活动的非会员制组织,如项目型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联合劝募组织等。
2024年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2024年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建议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致力于提供教育、环保、慈善等多元化服务,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然而,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其财务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现状概述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服务领域也日益拓宽。
然而,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财务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许多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资金筹措困难、内部控制失效、预算管理不足以及财务透明度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也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二、资金筹措困境非营利组织在资金筹措方面面临着重重困难。
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非营利组织往往需要依靠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以及会费等方式筹集资金。
然而,政府资助有限,社会捐赠不稳定,会费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这使得非营利组织在资金筹措上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非营利组织在筹集资金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营销手段,难以吸引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三、内部控制问题非营利组织在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非营利组织在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等方面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这容易导致资金滥用、项目执行不力等问题,严重损害了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和声誉。
同时,非营利组织在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四、预算管理不足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非营利组织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由于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有效的预算执行机制,非营利组织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运营成本。
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项目延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财务透明度问题财务透明度是衡量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现实中许多非营利组织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透明、不规范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策略
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策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们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己任,成为社会发展的补充和支撑力量。
然而,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的治理。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策略。
一、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资金问题。
相对于商业企业来说,非营利组织更加依赖于政府补贴和捐助资金,这种依赖让非营利组织在资金供给方面较为薄弱。
为此,非营利组织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确保财务可持续发展。
首先,非营利组织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在依赖政府补贴和捐赠资金的同时,可以尝试通过组织自主筹款、开发公益项目等方式获取资金。
此外,在组织筹款活动时需要注意规范合法,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这不仅有利于增加筹款的成功率,更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在日常运营中,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国家的财务制度要求,全面规范其财务运作,建立详细的财务报表和监管机制,确保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合理、透明、公开,同时增强月结、年终结算、审计监督和信息公开的披露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为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营利组织需要注重机构的效率和专业性,保持其服务品质的稳定和优质。
这需要非营利组织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非营利组织应当培养专业性人才,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提高组织协调性与业务水平,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
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策略治理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层次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信息畅通,协调运作。
此外,非营利组织也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职责和规划,明确管理的层级和赋权,使各级负责人在制定决策时更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
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非营利组织,简称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的总称;美国学者塞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应具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共性6个要素;目前在我国国内,对非营利组织的还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存在“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种称呼;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兴起于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小政府、大社会”行政改革的提出,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非营利组织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各种社团、事业单位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他们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他们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促进我国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的不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更是刚刚起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不足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收费、公共部门的拨款、社会慈善捐赠等;其中收费包括会员费、服务收费、投资和出售产品、服务的所得;公共部门的拨款主要是指来自于政府部门和准政府机构的资金支持和补助;社会慈善捐赠主要包括个人捐赠、私人基金会、企业等的捐赠;但是政府迫于财政压力,不愿在经费上给予非营利组织较大的支持,同时非营利组织本身不思进取,他们努力的方向在于争取更多的公共部门的拨款,而不是主动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的产品和服务,导致组织收入减少;同时社会捐赠数量的有限对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发展所需资金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各种因素交织导致了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些非营利组织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其已经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2.综合能力不足通常我们衡量一个组织的发展前景通常从组织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考察;我国虽然存在一些大规模的非营利组织,但总体说来规模都比较小,外部筹资能力较弱,调动各种社会既有资源的能力也就较弱,再加上组织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决策不民主,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使得它们获得的广泛认同感低、公信力不足,就使得组织的总体能力较弱;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薪酬和福利相对于企业较低,很难吸引真正的人才加入组织,从而也就使得组织缺乏创新能力的领导层,最终导致非营利组织的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3.发展不平衡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很不平衡主,主要体现表现在:1、行业领域分布不平衡;非营利组织在那些相对说来政策宽松、易于得到资源而进入门槛较低的领域较为集中,但那些存在大量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公民参与的领域,却因种种原因极少有非营利组织进入;2、城乡不平衡;在城市地区,非营利组织数量较多、发展较快、开展的活动为集中,其被认知度和公信力也较高,但是在中小城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除了扶贫开发的少数外来的非营利组织之外,真正当地的非营利组织很少,社会对这些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也很少;3、东西发展不平衡;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使得非营利组织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同时活动量活动范围较广;而在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各种资源较为缺乏,所以在这一区域,非营利组织的数量较少,且发展较慢;4.法律缺失目前我国现行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规主要有基金会管理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等;而现行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条例等都属于程序性的行政法规,还未上升到国家立法的层次,这就导致了立法权威的缺失;同时,现行法规中的许多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它们所带有的控制、限制的基调和繁琐的手续规定及其制度性框架,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因素;5.缺乏自主权在我国,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其本身相是从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或者是由政府机构直接建立的,它们无论在观念上、组织上、职能上还是在活动方式上和管理上等各个方面,都严重依赖于政府,其实质是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干部任免中,有%主要干部有组织负责人提名并经主管部门任命;%的主要干部由主管部门派遣和任命;%的主要干部根据组织章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组织任命上缺乏独立任免权,组织运营以政府意志为主,产品和服务销售上依赖政府的引导而非以市场为导向;同时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各级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着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从其源起还是发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或多或少充斥着政府的影子,使得他们严重缺乏自治性;对非营利组织的问题的对策建议1、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组织创收能力在上文中,我们提到非营利组织的经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收费、公共部门的拨款、社会慈善捐赠;由于财政压力等多种因素,使得非营利组织获取更多的公共部门拨款已经是不切实际的事情,所以非营利组织就必须摆脱对政府部门的过度依赖,从自己本身出发,拓宽筹资渠道,提高创收能力;提高非营利组织创收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组织的宣传力度,唤起社会的爱心,增加他们的捐赠总额,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努力寻找国外资金来源;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组织本身产品、服务的质量,力争以更优的质量,更贴心的服务来提高产品、服务的市场占有量,提高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额,增加组织收入,提高组织“造血能力”;3、非营利组织可以和社会营利组织携手合作,获取营利企业的资金支持,目前已经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联盟实现双赢交易的典型实例;众所周知的“希望工程”和农夫山泉集团的合作,“每喝一瓶农夫山泉,您就给希望工程捐一分钱”的广告口号几乎家喻户晓;通过合作,一方面农夫山泉集团借助“希望工程”提高了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市场,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青少年基金会也由此获得了更多对“希望工程”的捐款,实现了自身目的;国内其他非营利机构可效仿这样成功的合作,从营利组织获得所需的资金;2、引进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组织的综合能力当今社会的竟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也不能例外,其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人才,所以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引进和培养人才;对于其组织成员来说,除了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要有一颗为他人与社会无私奉献的心;对于其领导者来说,不仅要有奉献的精神,还要精于经营、善于管理,有真知灼见,善于把非营利组织推向市场,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时,对于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提高组织的各项能力;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组织公信力和社会认同感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信息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被公众所认同,也就直接造成了公信力不足;鉴于此,非营利组织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在简报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只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非营利组织才能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感,有利于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提升;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对非营利组织的舆论监督功能,而公众也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4、完善法律机制,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司法机关在制定有关民间组织的基本法律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要完善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专项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基金会、行业协会等经济团体、海外民间组织和有关公益慈善团体、公共筹款机构等团体的登记管理方面的专项法规,保证这些社会团体的规范运行;同时要完善有关成员的保障法律解决非营利组织员工就业和相关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非营利组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相关的制度规范,并将之纳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的人事、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对非营利组织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退休养老、劳动、失业等保险金的缴纳方面,制定非营利组织相应的标准等;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础;5、政社分开,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权很显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源起和现行的管理机制,导致许多社团与政府有着太多的联系;目前看来,这种联系已经阻碍了部分社团的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加剧;因为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非营利组织无论是在观念、组织、职能还是在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严重的依赖于政府,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而政府的一举一动对社团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当务之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政社分开;政府应当充分放权,不过度干涉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管理和人事任用,给与组织更多的自主权,让组织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战略;。
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引言非营利组织是以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为宗旨的组织,它与商业企业和政府不同。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非营利组织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帮助解决社会难题,创造社会价值。
然而,非盈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探讨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问题资金不足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资金一直是个大问题。
很多非盈利组织在创办之初就已经出现了筹款难的情况,而一旦成立后,组织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社会信任问题非营利组织在这个时代中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但它们在社会中也面临着信任问题。
有些非盈利组织的活动目的和效果并不是很透明,有时候还需要通过平台筹集资金,这会给公众带来一定的不信任感。
战略和组织管理非盈利组织的战略和组织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非盈利组织与商业企业在运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不同的目标和运营模式会导致管理困难。
解决措施增加筹款的渠道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增加筹款的渠道。
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例如向政府申请拨款、利用互联网进行众筹等等。
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可以寻求与企业合作,接受捐赠,以及开展众多赞助活动。
透明和诚信非盈利组织需要更加注重透明和诚信,强调组织的目标、价值和效果。
公开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使用情况,以此来树立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接受监督并不断改进。
有效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需要更加注重战略和组织管理。
合理规划机构的目标,更好的管理机构,高效的执行营运计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管理效率。
结论非营利组织在促进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它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新的筹款渠道,加强组织透明度和诚信,以及更加有效的组织管理。
这样,非盈利组织才能更好地履行其使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问题及相关对策1. 引言1.1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间公益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涌现出来,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组织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教育、环保、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为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些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部分。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积极支持这些组织的发展,希望它们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其不断壮大和壮大的规模为社会公共事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是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方式,财务管理往往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影响着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一方面,一些组织的财务透明度不足,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和完整,缺乏有效监督和公开透明的机制。
这就给了组织内部一些人员以及外部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可能导致财务挪用、浪费或其他不当行为。
资金使用和监管方面存在着一些漏洞,一些组织的资金流向不明确,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易造成腐败和浪费的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人才匮乏,财务规范化建设滞后,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薄弱和混乱。
加强内部控制成为了关键,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2. 正文2.1 财务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中,财务透明度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探讨
理。 从社 团的类型结构来看 , 在 我 国 目前 所 拥 有 的 1 6 7 3
活 动 。中 国现 行 的 人 事 制 度上 的壁 垒 限制 了优 秀 人 才进
使 得 非 营 利组 织织 人 均 拥 有 量 不 足 ,结 构 不 合 入 非 营 利 组 织 ,
非 营 利 组 织 筹 资 在 很 大 程 度 管 理 和政府 职能 重叠 等现象 。例 如 , 我 国 立 法 规 定 非 和 政 府 拨 款 来 开 展 活 动 。 上 依 赖 民 众 的 自愿 捐 助 和 国家 当 前 的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营 利组 织 的成立必 须 以找 到一个 政府 部 门为 “ 业 务 主
使 用 的专 业 人 多 非 营利组 织 的营利 性活动 处在 地下 状态 , 资 金 的 收 利 组 织 专 职 人 员 的规 模 一 般 都 不 是 很 大 , 而 且 很 多 人 的业 务 能 力也 不 强 , 并 且很 多 非 营利 支 情况 从不 向外公 布 , 上 级 部 门 及 社 会 公 众 无 法 进 行 员 较少 , 很 多 非 营 利组 监 督 和管理 。 而《 社 会 团体 登 记 管 理 条 例 》 规定 , “ 同 一 组 织 面 临 着 难 以 吸 引 或 留住 人 才 的 问题 。 基 本 的工 作 人 员几 乎 都 来 自政 府 机 构 , 其 中有 许 多 行 政 区 域 内 已有 业 务 范 围相 同 或 相 似 的 社 会 团 体 , 没 织 中 ,
我 国 非 雷 利 组 织 发 展 中 的 问题 与 对 策 建 议 探 讨
冯淑 珍
( 中共 天 水 市委 党 校 甘 肃 ・天 水 )
摘
要: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各 种 非 营利 组 织 渐 趋 活 跃 , 数 量 也 日益 增 多 , 非 营 利 组 织 之 间 的 沟 通 与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王冠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02期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非营利组织自身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econdly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and operable measures from itself.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和谐社会;公共事务Key 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public affairs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318-020引言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1]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政府的治理模式以及包括社会保障、教育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都面临着结构性调整。
中国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政府机构的规模日趋小型化,政府作用的范围逐步收缩。
在这种制度背景下,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便应用而生,成为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服务的替代性提供者。
因此,非营利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过程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障碍。
造成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宏观的、外部环境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由于自身的这样那样的原因引起。
本文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微观层面上,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策建议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策建议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
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
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汇还有“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
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
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
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
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
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
10952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生存对策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生存对策引言非营利组织是以社会公益为己任,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设立的组织形式。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在发展和生存上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
笔者将就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生存对策进行探讨。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定位策略运营非营利组织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组织目标并确定组织定位,即确定组织在公共利益的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
社会化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和理念通常蕴含一种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组织间的社会联系也日趋紧密。
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承担社会化效应,勇于探索和创新,并在内部和外部积极传递价值。
人性化管理组织是人力资本的集合。
根据“人性化理论”,非营利组织应该尊重并从员工和志愿者角度考虑问题,关注如何激发他们的动机和潜力,建立“亲和力”和“默契”等人际情感,进而塑造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组织文化。
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对策非营利组织在生存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多元化筹资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往往有局限性,单一的筹款会使他们常年相对困难。
非营利组织应当积极寻求多种筹款方式,如赞助、物资捐赠、募捐活动等,避免完全依仗一种渠道。
实现自给自足自给自足是非营利组织走向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非营利组织可以积极寻求各种公共资源,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创新、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实现自给自足。
国际化合作随着国际的联系不断加深,非营利组织也应该拓展自身的发展性,加强与海外组织的联系,寻找外部的支持和合作,推动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
结论非营利组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组织形式,它们的存在旨在推进社会公益,满足社会对某些公共服务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承担公益使命,非营利组织必须注重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对策,不断创新、扩大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本文观点,读者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或者独特经验,欢迎留言交流。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对此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现状,对于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一步进行了研究。
首先,分析了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概念,社会作用;其次,就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管理较为混乱,政府政策环境不完善,民众参与意识差。
最后,结合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策略。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营利性组织;发展问题;对策目录摘要 (Ⅰ)1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概述 (1)1.1 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 (1)1.2 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 (1)1.3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 (1)2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管理较为混乱 (2)2.2 非营利性组织外部发展环境较差 (2)2.2.1 政府政策环境不完善 (2)2.2.2 民众参与意识差 (2)3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完善对策 (2)3.1 强化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管理水平 (3)3.2 加强非营利性组织外部环境建设 (3)3.2.1 完善政府政策环境 (3)3.2.2 提高民众参与意识 (3)结语 (3)参考文献 (3)1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概述1.1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非营利性组织,英文名称为Non-Profit Organiz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不一营利为目的一种社会公众组织。
所以,非营利性组织具有典型的公益性、民间性、志愿性与社会性特征。
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Salamon等人通过广泛的研究后提出。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非营利性组织是一种由民间组织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具有一定志愿性与组织性的社会公益组织。
欧美国家的很多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界定都比较认可,但也有部分国家的学者认为这样的定义有些刻板,认为对于非营利性组织的定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理论内涵,还应该考虑其实际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11-12[作者简介]林震(1972-),男,福建福清人,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林 震(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北京100871)[摘 要]非营利组织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它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得到迅猛发展。
我国的民间组织在改革开放后也有长足的发展。
如何应对这股潮流,对于我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政策问题。
本文主要就国内外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作用、存在的问题等做一简单比较,然后就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社团;对策[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02)01-0039-05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所谓非营利组织(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它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在20世纪后半期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政治现象,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指向。
美国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M.Salamon)教授指出,非营利组织有六个最关键的特征:1、组织性(正规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来主导;3、非营利性,即不是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非营利组织可以盈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形成有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人员;6、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1]学者们在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当中也发现,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非政府组织0、/慈善组织0、/志愿者组织0、/第三部门0、/公民社会0等等。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非政府组织(NGO,non -governmen tal organization)。
世界银行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而萨拉蒙则把非政府组织看作是非营利组织的一部分,他在上述非营利组织的六个特征之外另加两个特征:非宗教性(活动不是为了吸引新信徒)和非政治性(不卷入推举公职候选人)。
[2]尽管这样,人们还是经常把这两个概念互换使用。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了。
调查表明,上个世纪后半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数目都有了成倍的增长。
因此,有人惊呼我们已经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0之中, /它也许终将证明,它对20世纪晚期的意义,如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19世纪晚期的意义一样重大0。
[3]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将可能永久地改变国家和公民的关系。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社团革命呢?萨拉蒙把它归因于四次危机和两次革命性的变化,即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发展危机、环境危机和社会主义危机,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通讯革命和全球经济增长及其带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4]萨拉蒙所列的是非营利组织兴起的外部条件,我认为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还在于它所具有的一些内在功能。
受亨德森(Keith M.Henderson)的启发,[5]本文把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功能概括为聚、立、推、拉四个方面:/聚0是指非营利组织不仅能集聚一批热心公益的志愿人员,而且它还能发挥利益聚合的政治功能,把人民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多元利益表达出来,同时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积聚影响政府的力量;欧美国家的很多非营利组织,如美国的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等,就一直作为利益集团在进行活动。
/立0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自身的行动支持社会的多元格局,维护人们的多元利益,培养民众的民主作风,养成民主生活的习惯,同时树立良好的社会公益道德,弘扬以人为本的社会正义,保障普通百姓的基本人权。
托克维尔100多年前在美国的发现如今正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普遍生长。
所谓/推0是指非营利组织能够推动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那些因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遗留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它们调整议程和改变优先次序,从而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比如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数以万计的环保组织。
/拉0则是指非营利组织有可能受资助者的影响,被资金这只看得见的手拉着去开展体现资助者价值观的活动或达成他们的目的。
最明显的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们发现在二战结束后给有关国家公共部门的援助很少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它们开始把钱投向民间组织,以期实现它们的政治目的。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也和其他组织形式一样,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失败的风险。
首先,非营利组织可能面临/志愿失灵0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非营利活动所需的开支与非营利组织能募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萨拉蒙称之为慈善不足。
在美国,私人志愿捐款只占资源总量的不到1/5;在瑞典,非营利组织近2/3的经费来自政府,而荷兰则高达90%。
另外,志愿失灵还表现在其他三个方面:一是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即人们志愿活动的对象往往是特定的社会群体,组织的能力也有强有弱,难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平等;二是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掌握组织经济命脉的人有很大的发言权,富人偏好的服务往往得到优先考虑;三是慈善组织的业余性,志愿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培训,从而影响了其活动的效率。
[6]其次,非营利组织受到责任和腐败问题的困扰。
作为志愿组织应该负哪些责任?对谁负责?如何负责?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但人们已经注意到非营利组织存在缺乏公共责任的问题,组织的决策过程可能不够民主化,也可能缺少公开性,这也为组织的经营管理人员的渎职腐败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大、时间较长、资金较多的组织。
比如,美国的一些全国性的慈善机构在募捐和管理上花费太多,而只将收入中不足50%的部分用于为公众服务;此外,组织负责人奢侈消费、中饱私囊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7]第三,非营利组织存在独立性的危机。
非营利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公益,尽管这些公益的范围有大有小;然而随着组织的发展,其结构和人员往往难以逃脱官僚化的倾向,导致目标置换,即将原来的手段)))争取资金作为目的,组织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淡忘或脱离了它们本应关注和帮助的对象,甚至成为某个主要捐助者的代理人,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
同时,组织对政府的财政依赖也削弱了其批评和监督政府的力量,甚至最终成为准政府的机构。
二、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一)NPO的界定及其发展的原因如何界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国内还存在较多的争论。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包括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传统的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变成依赖于国家拨款的准政府组织。
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即使是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恐怕也难以完全符合上述六大特征。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正式注册的非营利组织都要有业务主管单位,这就谈不上/民间性0和/自治性0;而那些真正具有/民间性0和/自治性0的组织,很可能又不满足/正规性0的要求,它们或是未经注册,或是没有法人资格,或是以企业身份存在。
这种状况是与我国目前还处于转型时期密切相关的。
有人把这一转型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改革之前的中国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
这是中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初始条件。
第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导致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留下了广阔的管理和服务真空,这种真空对非营利组织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第三,政治控制的放松和市场化带来的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产生了政府控制之外的资源,使非营利组织有可能不依赖政府而独立地生存和发展。
第四,改革以来在政府-社会权力对比格局中,政府始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就是所谓的政府主导型改革。
[8]因此,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民政部门统计,到2000年末全国实有社团130768个,其中全国及跨省域活动的社团1528个,省级及省内跨地(市)域活动的社团20756个,地级及县以上活动的社团53791个。
民办非企业单位经过复查登记实有22654个,分布在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业。
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权能依然过于强大,极大地制约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使其在整体上处于发育不良状态,还没有能力自主选择和开辟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说基本上还处于/拾遗补缺0的地位。
(二)NPO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1分担职能,填补因政府能力不足而存在的/公益真空0。
政府的职能转变,就是要使政府由/全能型0向/治理型0转变,精简后的政府无法承担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市场也无法解决哈丁所谓的/公地的悲剧0问题,由此产生的/公益真空0为非营利组织的填充补位提供了条件。
比如/自然之友0等环保组织对原始森林、长江源等的保护,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开展的/希望工程0和/保护母亲河0等活动。
21服务基层,代表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
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深入社会基层、贴近贫穷民众。
它们能够接近社会当中易受损害的群体,帮助这些社会成员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决策和资源分配。
很多非营利组织的立足点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它们的关注点在/天高皇帝远0的老少边穷地区。
那些志愿者们凭着他们满腔的热情和崇高的追求关心着穷困的人们,保护着日益恶化的环境,同时也如实地反映民众和社区的需要,为他们争取应得的利益。
31化零为整,把闲散资金用于公益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非营利组织大都追求公益,不谋求私利,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因此比起政府和企业来更有利于接受私人的捐赠,从而广泛吸纳闲散的社会资金来用于公益事业,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41维护多元,保护和促进生态、文化的多样性。
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存在本身就是社会多元化的一种反映,因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和社会上的文化多样性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发展,社会日益出现多元的需求,而生态的多样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方面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也已做出不小的努力。
只要我们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三、发展NPO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要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政府首先要做到:11转变观念、返还职能。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只能做两类事情:一是政府想做,但暂时还来不及做的事情,或是没有精力做的事情;二是政府虽然没有想到要做,但只要非营利组织先做了,它也绝不会反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