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特征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公认其为危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57个国家中死于脑血管病者占11.3%,其中40个国家脑血管病列死因前三位。近20年来由于加强了对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脑血管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尤其是日本,据日本厚生省1987年“人口动态统计”,从1960, 1970,1980至1985年脑卒中死亡顺序从第1位降为第3位。但东欧、西欧、亚洲某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形势依然严重,根据卫生部1990-1991年及1993一1995年全国城乡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脑血管病占第2位(1990, 1991, 1993)和第1位(1994,1995),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986年美国估计约有50万人发病,14.78万人死亡,而存活患者需要医疗照顾达202万人。平均每个脑梗死患者的医疗费为8000一16500美元,这些尚不包括卒中后遗症的额外花费(如护理等)。据资料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0万一180/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150万人,脑卒中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死亡率80/10万-120/10万人),由此,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约120万。如此的脑死亡率以及其医疗费相当惊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无资料证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总患病率有下降趋势,而且,随着人类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地位渐呈上升趋势。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从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防治心脑血管病应大力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一级预防。

一、发病率

脑血管的发病率,是卒中人群分布特征和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因调查方法、诊断标准或资料来源各异而相互之间可比性很差。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WHO)经反复论证,指定了一项为期10年的科研方案,简称“Monica方案”,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可比性。

从世界各国社区人群调查材料看,70年代以前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约为200/10万,以后逐渐下降到目前的100/10万,特别是致死性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最近,Thorvaldsen 等发表了WHO一Monica方案监测的最新结果,脑卒中年龄标化后的发病率依次为:俄罗斯1982一1987年388/10万;芬兰1985一1990年351/10万;中国19851990年247/10万;南联盟1985一1990年228/10万;瑞典1985-1990年207/10万;波兰1985一1990年198/10万;丹麦1985-1990年173/10万;德国1985一1990年151/10万;意大利1985一1990年124/10万。以上可看出,脑血管病发病率总的趋势是东方高于西方,东欧高于西欧。世界卫生组织的11个中心对第1次发生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随访,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陡直上升。

脑卒中的世界平均发病率变为150-200/(10万人口。年),日本发病率最高为287/(一劝万人口•年),由于保健及饮食习惯的改善,近年也有明显的下降。

我国1982年6城市调查脑卒中发病率为219/ (10万人口•年),1984年22省(市)调查为185/ (10万人口•年)。据一组对29万人的监测结果,男性发病率为287/ (10万人口•年),女性为192/ (10万人口•年),1986年29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为115.87/ (10万人口•年),农村发病率为83/ (10万人口•年),城市为182/ (10万人口•年)。目前我国标化的发病率为(120-180) (10万人口•年),平均150/ (10万人口•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1一1.5:1,平均为1. 33: 1,男性多发与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嗜酒、生活无规律、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有关。脑血管病发病率具有如下特点:城市高于农村,工人高于农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沿海地区高于内地,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北方高于南方。

由于对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目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大约5%的速度下降。

与发病率相关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年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50岁以下发病率低,50岁以上每大10岁,发病率

提高1倍。55 -64岁为200 -5001 (10万人口•年),65 -74岁为500 -1000/ (10万人口•年),大于75岁为1000 - 2000/ (10万人口•年)。脑梗死好发于60岁以上者,脑出血则提前10年,但从目前统计资料看,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栓塞性脑梗死发病年龄小,以中青年多见。

2.职业通过标化的发病率分析,工人及脑力劳动者分别高于农民和体力劳动者。但目前由于城乡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缩小,发病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3.人种分布黑人高于白人,亚洲人高于欧洲人,国内资料汉族高于少数民族。

4.环境因素日本、南欧的希腊发病率高,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及北欧四国发病率低,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及太平洋岛屿上的居民脑血管病发病率低。国内资料也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

5.季节特点季节不同,发病率亦不相同。不同的湿度、气温、气压导致发病率差异,低气温、高气压、高湿度时发病率高。每年的7, 8, 9月份及次年的1,2月份为高发季节,7, 8, 9月份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而12月及次年1, 2月份以出血性脑卒中居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月末,而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生在月圆时,并且具有3 -6时及8一11时两个高发时段,机制尚不清楚。

二,患病率

脑卒中平均患病率为((500-600)/(10万人口·年)。按50亿人口计算,全世界应有2500万一3000万。我国6城市调查结果脑卒中患病率为620/ (10万人口·年),1984年22省(区)调查为429/ (10万人口·年)。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患病农村272/ (10万人口·年),城市为620/ (10万人口·年}。全国的患病人数大约500万一600万。

患病率与发病率具有相同的特点:男多于女,城市多于乡村,高龄、脑力劳动者、黑人及亚洲人、季节变化时发病率高。

三、死亡率

脑卒中平均死亡率为100/ (10万人口·年)。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27个成员国调查结果,标化死亡率为日本229/(10万人。年),美国、加拿大、波兰、瑞典、丹麦在80/ (10万人口·年)以下。1974一1979年我国13个城市调查最高为南京(178-241)/(10万人口·年),最低为桂林、广州、沈阳、湛江(63一76)/(10万人口·年)。1984年22省份调查为142/ (10万人口·年)。致死占城市总死亡人数的20.98%,农村占15.57% 。1986年日本的死亡率已降至106.9/ (10万人口•年)。脑卒中的直接死亡率脑出血为38%-43%,蛛网膜下腔出血为22%一64%,脑栓塞为30%,脑血栓为15%一28%,死亡率高与高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差、高发病人群有关。

四、复发率

约1/4一3/4的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在1一5年内复发,据统计1年内复发47.3%,5年以上80%。一组362例脑梗死,随访5年以上,结果30%复发,其中1年内复发者30%, 1一3年复发者25% ; 3一5年为60%,5年以上29%。脑栓塞为20%一30%,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率为18%一38%,脑出血为5%一20% 。

复发是致残的重要因素,促使复发的因素与发病因素大致相同,但复发后由于难以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加上梗死面积逐渐累积,复发次数越多,后遗症状就越重,往往多次复发后造成严重的语言、运动和(或)智能损害,患者形同废人,生活不能自理,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人、财浪费,防止复发是降低致残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致残率

60%一80%的脑血管疾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语言、智能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下降。15%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不能自理。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良好者也有60%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致残程度与病变性质、部位、范围有直接关系,反复发作者更容易致残。与脑出血相比,脑梗死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