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

作者:李丹丹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05期

摘要:欧洲剧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欧盟为追求与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就必须借助能够对亚洲经济、政治和安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由于中国和欧盟彼此间并没有重大的利益冲突,再加上双方寻求多边主义,故在双方长期的合作中,已经建立起多极共识。双方皆希望透过多边机制的合作,寻求并创造一个有利的政治和安全环境,而这个环境是建立在对话、妥协、信任、国际法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基础之上,以达到共同安全和繁荣。以中欧关系为视角来看欧洲剧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分别从中国对欧盟的总体战略、欧盟对中国的总体战略、中国与欧盟的政治交流、中国与欧盟的经济互动四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欧洲剧变;中欧关系;战略

中圖分类号:F74 ;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05.025

0 引言

欧洲在历经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乱纷扰后,萧条残破的欧洲国家已经不同以往富有、强大,当时美苏两强互为敌对,欧洲国家在两极体系下,采取资源统合、共同立场与联合行动等模式,成为欧洲国家再次复苏的最佳战略选择。欧盟在整合的进程中,已经逐渐从贸易共同体转变为经济与政治联盟。冷战结束导致国际格局剧烈变动,在这个形塑国际新秩序的阶段,欧盟认为多边主义是促进全球作用的理性选择,为使多边主义这个新战略可以获得成功,就必须寻找其他伙伴来共同实行与努力。另外,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后数十年间,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强国,其巨大的规模、快速的经济成长使其整体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渐增,中国对外关系也寻求多边主义,故中国与欧盟是双方最佳的伙伴选择,然而中欧彼此间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大相径庭,双方如何维护自身的立场与利益而与对方合作,成为本文欲探讨的议题,亦为本文的研究动机。

1 中国对欧盟的总体战略

中国国家发展总战略为和平、发展、合作,意指对内保持政治稳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达到国内的和谐发展,对外则透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他国互动往来,改善与已发展国的关系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并替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显见中国欲重返大国地位,实现大国崛起的总体目标。中国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为求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欧盟的资金、技术与经验,尤其是欧盟在2004年东扩后,更是中国产品外销

的重要市场之一;在政治方面,中国与欧盟皆寻求多边主义与多极化,故中国致力于构筑中欧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

冷战结束后,此种伙伴外交更常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始于1994年,其依据自身冷战后的外交战略目标,即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各个国家或组织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不同地位而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意味着在合作的领域、程度和方式上之差异。中国发表的《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揭示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从2003年后5年的合作领域与相关措施,合作领域涉及政治、经贸、教、科、文、卫、社会、司法、行政与军事领域。

全面伙伴关系表明中国欲加强与欧盟全方位的合作。中国采取的策略为:加强高层交往与政治对话、恪守一个中国原则、鼓励港澳与欧盟合作、推动欧盟了解西藏、继续开展人权对话、加强国际合作、增进中欧立法机构间的相互了解、增加中欧政党往来。

2 欧盟对中国的总体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与总体国力之上升,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密切发展对中国的外交关系,并将欧中关系提升至欧美与欧俄相同重要的层次。欧盟对中国的总体战略是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之中,让中国依循国际规范与制度,降低崛起的中国可能造成的威胁与负面冲击,并致力于让中国接受欧盟等西方国家遵循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使中国成为亲西方阵营的一员;在经济领域方面,欧盟也需要中国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中国经济发展造就庞大的中产阶级,有利于欧盟产品出口,故欧盟多次发表对中国的政策文件,以建构长期的发展框架。

欧盟在对外关系方面,不论是政治、经济或文化等的互动往来,亦或是提供发展协助,都非常重视建交国国内的政治制度与人权状况,主要是因为西欧国家在历经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党的残害后,致力于对人权及基本权利之维护与推广,并将相关理念透过国际人权公约等较具规范性、约束性的法律形式,予以法治化与普遍化,亦在《罗马条约》《马斯垂克条约》与《阿姆斯特丹条约》前言中,一再重申人权精神为欧盟之宗旨;另一方面,依据现实主义理论之观点,强势国家会将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向外推展,亦即扩张同类价值体系国家集团之版图,借以强化自身存在的正当性,同时亦可借推展价值观之名来追逐国家利益。因此欧盟在处理对外关系或与第三国签订各种贸易与合作协定时,都将民主、法治、人权标准等作为双边关系之前提。意即若建交国不符合欧盟所重视的价值观,欧盟将会大力倡导并要求建交国可以尽快改善或修改国内制度。对此,欧盟表明将思考如何有效协助中国改革开放,并再次强调人权、开放的社会和负责任的政府是有益于中国及稳定的经济成长,未来将继续鼓励中国尊重基本权和自由权。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双方在一些领域上的互补性极大,若能兼顾彼此的利益并加强对话与合作机制,将可共同创造双赢局面。欧盟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中,特别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磋商与协调,尤其是非洲、中东与东亚地区。

动力,有利于欧盟经济增长,故积极发展中欧关系为欧盟重要的外交战略,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总体目标。

3 展望

中欧从1975年建立外交关系开始,双边关系逐年增温,并建立全面性战略伙伴关系,合作领域涉及政治、经贸、教、科、文、卫、社会、司法、行政与军事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总体国力的上升,以及欧盟一体化进程日趋成熟,双方国际影响力日增,亦成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体,再加上中欧对外关系也追求多边主义,故加强合作符合彼此共同利益,欧盟在对外关系方面,不论是政治、经济或文化等的互动往来,亦或是提供发展协助,都非常重视建交国国内的政治制度与人权状况,其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中,亦非常重视人权问题,即便欧盟对中国民主与人权等议题上存在着诸多的批评,但是近年来欧盟已不如往常一样大肆地公开批评中国,而转向一个较低调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中国仍坚定地表明不希望他国干预中国内政。另外则是中国快速的经济成长与实力的累积迫使欧盟减少对这些议题的批评,以维护欧盟在中国的投资贸易利益。虽然如此,向中国推广西方价值观仍是欧盟重要战略之一,因为若中国接受西方国家推崇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将成为亲西方阵营之一员,符合欧盟整体利益,故其与中国在人权议题方面已建立许多正式与非正式的政治对话,并期望中国可以尽可能转型为一个依法行政的开放社会。

中国为维护自身的统一与边界的稳定,不断地呼吁欧盟在外交上能够减少与中国台湾、西藏的政治接触,并反对两地区的独立运动,欧盟虽与中国台湾有密切的经贸关系,但比起与中国整个的贸易则显得微不足道,故为避免破坏与中国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欧盟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而与中国台湾实行政经分离政策,并期望双方能推动建设性对话,以维持两岸的和平发展,如此才能保障欧盟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及整个东亚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此外,鉴于中欧关系的重要性,在经济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之階段,需要国外的投资、技术与市场,欧盟则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与中国广大的市场,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即便中欧贸易遇到一些困境与阻碍,使欧盟相对于中国处于较不利的地位,但是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仍是欧盟的既定政策,因为中国不仅是欧盟商品的重要市场,更是欧盟公司的投资场所。

再者,虽然欧盟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从2000年以来逐步拉大,但是对中国的出口也是逐年呈现上升趋势,若纯粹从贸易数据来观察中欧关系,将会导致判断与分析的失准。中欧贸易表现在数据上虽是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但是欧盟在2006年发布对中国的贸易与投资政策报告中亦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欧盟从亚洲的进口仍然维持在20%-25%之间,亦即欧盟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相当程度地掩盖一个事实,即部分亚洲国家对欧盟的出口量转移到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量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