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二)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地壳(伍光和)
3、矿物
定义: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 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或地壳的 基本单元。
4、侵入接触 指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体边缘有捕虏体,接触带界面不规则,
围岩有变质现象,表明围岩形成在先,岩浆活动或构造运动在后, 即围岩老而侵入体新。
5、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指后期沉积岩覆于前期侵入体所形成的剥蚀面之上的接触关系。表明侵 入体形成后曾因构造上升而遭受剥蚀,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上覆地层年轻而侵入体老。
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
2、地台型建造 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均
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 3、过渡型建造 兼有地槽型与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与泻湖相
沉积分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面下部。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分为整合、假整合与不整合三类。 1、整合: 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表明
斑杂构造
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三 沉积岩
1,定义:由堆积于海洋或陆地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
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2, 特征:
①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②具有碎屑结构 ③岩层波状起伏 3,沉积岩主要类型: ①碎屑岩类;②粘土岩类;③生物化学岩类。
4,沉积物类型:
碎屑沉积物—砾,砂,粉砂,粘土。 化学沉积物—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卤 化物。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精选-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主要河流地貌类型
河口三角洲 Delta
河口可按潮差大小划分为三类 ➢ 强潮河口,潮差大于4米,如钱塘江口; ➢ 中等强度潮汐河口,潮差2~4米,如长江口; ➢ 弱潮河口,潮差不足2米,如珠江口。
潮差对沉积环境的发育有很大影响 ➢ 弱潮河口,三角洲和滨外沙坝发育较好; ➢ 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往往出现潮成三角洲和潮流通道; ➢ 强潮河口有利于形成潮成沙体、潮滩和滨海盐沼。
➢ 河漫滩在河流中下游最发育,极宽广的河漫滩称为冲积平原
33
印度阿格拉市郊的亚穆纳河
Yamuna River in Agra, India
34
Live with water —— Make room for water
35
河漫滩发育过程
• 在河流侧向侵蚀作用下,凹岸被侵 蚀,岸坡后退,在凸岸沉积逐渐形成 小边滩 • 随着边滩的加大,横向环流作用加 强,凸岸的边滩宽度和高度迅速增大, 成为大边滩(雏形河漫滩)。 • 随着河曲的发展,河床继续展宽, 洪水期水流在大边滩上的流速很小, 仅将较细的物质带至其上沉积下来, 使大边滩原河床相沉积较粗的物质上 沉积覆盖了一薄层细粒物质(河漫滩相 沉积物),这时大边滩演变成为河漫滩。
36
河漫滩的结构特征 • 二元结构,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较细 的河漫滩沉积
37
滦河
张褚河
38
河流阶地 Terrace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 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这种地形称为阶地。
➢ 每一级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两部分组成
39
40
成因
➢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岩石物理风化强烈,同时植被稀少,因 此提供了大量的碎屑物质。
➢ 降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洪水流量很大。 ➢ 当洪水流出山口后,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流速降低,水流呈
自然地理学原理
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露点温度: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空气的冷却,使空气样品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比湿:水汽质量(mw)与同一容积中空气的总质量(mw +md)的比值,单位是g·kg-1。
大气的分层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
气压的垂直变化随着高度的上升,空气柱的厚度和重量减少,大气压力在低空减少的速度大于高空,按指数规律递减。
气压的单位:
1Pa=1N•m-2
100Pa=1hPa=1mbar
标准大气压:
在标准重力加速度、气温为0℃的条件下,单位面积(cm2)上承受101325Pa的压强。
最低观测值是870hPa,最高观测值是1084hPa。
4.太阳大气
光球层:肉眼看到的发光体,6000K,,太阳光能几乎全部来自此层,黑子、光斑;
色球层:日全食发生时可见的红色太阳大气圈,数万K,日珥、耀斑;
日冕层:稀薄的太阳大气,100万K,带电微粒子流。
太阳黑子
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色气体漩涡,成为太阳黑子。
人们通常用太阳黑子的多少老表示太阳活动的强弱,度量方法之一是像对黑子数(W),其公式为W=k(10m+n)。
例外:
臭氧在20~30km范围内的聚集;
水汽和污染物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含量较高。
主要组分
氮:78.1%;氧:20.9%;氩:0.93%;二氧化碳:0.036%等。
均质层的分层:
(1)中间层
范围:距地面50~80km
性质:温度随高度而降低,顶部-90℃;
气压很低,仅1~0.01hPa;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名词解释
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锁经过的驱离为1光年。
2.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0万km,用于测定太阳系天体的距离3.行星:指位于围绕太阳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以及清空了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
4.矮行星:指位于围绕太阳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还没有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以及不是一颗卫星的天体。
5.太阳系小天体:其余所有围绕太阳运转又不是卫星的天体。
6.柯伊伯带:沿黄道带平面的一个带状天区内,存在10亿至100亿颗以冰态为主要成分的小天体绕太阳公转。
是众多小行星和彗星的发源地。
是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留下的遗物,是太阳系的“化石”。
7.食分:一是表明日、月被掩食的程度,即食分愈大,被遮掩的面积愈大;二是表明日、月食过程的时间长短,即食分愈大,日、月食过程的时间愈长。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或春分点)与地心连接的时间间隔。
2.太阳日: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3.时区: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区域。
4.区时: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平时,作为区内使用的标准时。
5.恒星年:地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2564日。
也是地球公转的正周期。
6.黄道:地球的轨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圈。
是地球日心天球投影,与天赤道有23°26′的交角。
7.春分点:黄道与天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太阳向西向东作用年视运动时,从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的交点。
第三节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大地水准面:全球静止海面,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将其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粉笔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第二章地壳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1.矿床:包括成矿作用和经济技术开发因素的变化,其范围随科技的进步不断扩大。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地壳
断层: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称为断层。
简述断层分类并描绘简图。
答:断层由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等要素组成。断层面是岩层 和岩体发生断裂时的破裂面,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断层面两 侧的岩块称为断层盘,其中位于倾斜断面之上者为上盘,位于倾斜断面 之下的为下盘。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是断距。按照两盘相对位移的特点 分类,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是逆断层。其中 断面倾角大于40°的为冲断层,小于25°为逆掩断层。沿断层走向即在水 平方向上发生位移的是平移断层。两盘沿断面某一点发生旋转的是捩转 断层或枢纽断层。
②海底扩张说:海底考察发现,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几乎根本不存 在时代早于侏罗纪的地层,海底沉积物很薄,火山也很少。这表明海底年龄仅为数 亿年。狄茨和赫斯各自提出了海底扩展假说。其要点为1)年速度为1cm至数厘米的 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动力。2)对流发生在岩石圈下厚达数百千米、强 度很小的软流圈之内,对流产生的拽力并不作用于地壳底部,而是作用于70-100km 深的岩石层底部。3)海底为对流循环顶端。对流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并在数千千米 外汇聚流入地下。4)对流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结构而与大陆的位置无关。5)海底 及其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区下沉,一部分受挤压变质而与大陆熔接,另一部分则沉入 软流层。6)海底年龄仅有2*10^8 ———3* 10^8,整个海底3* 10^8--4* 10^8 年即可更 新一次。7)地球体积基本恒定,海洋盆地面积也基本不变。
(#2018年)③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把海底扩张、大陆 漂移、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 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申。板块学说 的立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 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即板块构成。几大板块的相互 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各板块间的结合部则是活动
自然地理学试题二
自然地理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1、引潮力2、生境3、土地结构4、莫霍洛维奇面5、矿床6、气旋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波浪按成因分类可分为()、和()。
2、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流,在南半球则呈()流。
3、生物各种分界意见虽各有依据,并未取得公认,在生态研究中更普遍的是把生物分成()、()和()三大群。
4、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和(),生物有机体因获取能量的方式与所起作用不同而划分为的()、()和()三个类群。
5、地球表层由()、()、()、和()四部分组成。
6、火山喷发类型分为()和()两种类型。
7、岩层产状用岩层的()、()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
8、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反之等压线愈(),水平气压梯度就愈小。
9、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故海洋是热源,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故海洋是冷源。
三、选择题(多选或单选)(共12 分,每小题1分,错选或少选无分)1、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半球南北温度差大于夏季;B、夏季北半球陆地上等温线凸向低纬;C、北半球夏季最低温度在极地附近;D、南半球冬季最低温度在极地附近。
2、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环流;B、南半球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环流;C、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环流;D、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环流。
3、在同一气温下,气压值愈大的地方:()A、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B、气压垂直梯度愈大;C、单位高度气压差愈小;D、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小。
4、下列属于河谷地貌的是( )A、河床B、河漫滩C、冲沟D、河流阶地5、下列关于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海区盐度最大,向两极递减;B、盐度大小决定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C、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盐度大于西岸;D、北半球西北海域盐度梯度较大。
6、流水拓宽河床或河谷的作用是( )A、向源侵蚀B、沿程侵蚀C、侧蚀D、下切侵蚀7、下列属于岩浆岩的是( )A、玄武岩B、花岗岩C、闪长岩D、页岩8、挤压型板块边界的类型是( )A.地缝合线B.大洋中隆C.海沟D.转换断层9、下列属于沉积岩的是()A、石灰岩B、辉长岩C、片麻岩D、砾岩10、下列属于矿物的是()A、方解石B、石英C、角闪石D、萤石11、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半球南北温度差大于夏季;B、夏季北半球陆地上等温线凸向低纬;C、北半球夏季最低温度在极地附近;D、南半球冬季最低温度在极地附近。
自然地理学(二)19春在线作业1-0004.4FA1B765-6390-4E3
自然地理学(二)19春在线作业1-0004
植物有厚的木栓层是对()的适应。
A:高温
B:低温
C:湿润
D:干旱
答案:A
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是()。
A:温度高则密度大
B:温度低则密度小
C:盐度高则密度大
D:盐度低则密度大
答案:C
暗棕壤地带内,在母质粘重的平坦台地上可以形成( )。
A:草甸土
B:沼泽土
C:白浆土
D:暗棕壤
答案:C
热带的大花草是()植物。
A:寄生
B:附生
C:共生
D:绞杀
答案:A
在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并且有最大盖度的种是()。
A:伴生种
B:优势种
C:建群种
D:稀有种
答案:B
温带半湿润羊草草原地带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 )。
A:黑土
B:黑钙土
C:栗钙土
D:棕钙土
答案:B
厚层黑钙土,在我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中是( )一级的土壤名称。
A:亚类
B:土属
C:土种
D:变种
答案:C
荒漠地区的爬行动物,以尿酸盐的形式排尿,使体内水分损失达到最小限度,是()适应。
A:行为适应
B:形态适应
C:生理适应。
《自然地理学》第二章:地质
第二章地壳一、名词解释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地壳厚度差异很大。
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地壳是指地球表面的刚性外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
地壳的组成可以从元素、矿物、岩石三方面来说明。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各种元素丰度不一。
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断进行化合,形成各种矿物。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单质少,化合物多,呈晶质固体,理化性质随环境而改变。
矿物的特征:形态、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及条痕。
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等。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所以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
2.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
自然地理学 一、二章
地球的形状
北极俯瞰图
3. 地球的形状的地理意义
(1)日地平均距离为14 960×104km,这样,就可 以将投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 光线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 度角将各不相同。 (2)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表热状况相 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方向
地球的公转轨道
4.黄赤交角: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黄道 所在的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黄 道面与 赤道面的交角即为黄赤交角,为23o27`。 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 点。 地轴的倾斜方向固定不变,因此,太阳光只 能直 射地球上南纬23o27`和北纬23o27`之间的 地方。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使太阳光线直 射范围在 23o27` N和23o27` S之间作周期性变动, 从而形 成了四季的更替。 5.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
地理坐标
一 纬线与纬度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 和地表相交而成 的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 相互平行,赤道 是最大的纬圈。纬度:一地的 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 的夹角。
二
经线与经度
经线圈: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 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 包 含两条相差180o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 是一个 半圆弧。
太阳高度角和辐射强度
地轴的倾斜
阳光与地轴
冬至与夏至
三 岁差,章动和极移
1.岁差: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 西移, 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 过春分点,这 就是岁差。如下图所示- -地轴的旋进
2.章动:月球,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不 断变 动的,因而引力方向也不断变化。太阳每 年两次, 月球则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 就在地轴旋 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 摆动,使地球 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 叶边形的锥面, 而非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 上的这种短周期摆 动叫做章动。 3.极移: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真正的极 点位 置经常发生变化,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 旋转, 这种现象就是极移。极移实际上就是地 球的自由 章动。
杨达源《自然地理学》(第2版)复习笔记 第7部分 地貌·地貌发育·地貌体系【圣才出品】
雨-滑坡泥石流-扇形堆积体等,或风暴潮-海啸-河口三角洲岸线的重大变化等。
3.影响因素 影响地貌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岩石的岩性和产状、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营力作用的强 度与持续时间的长短等。
图 22-1 戴维斯提出的“侵蚀旋回”示意图 A.最初阶段,地形起伏和缓,排水不畅;B.幼年早期,沟谷狭窄,高地宽 阔平坦;C 幼年晚期,仍有沟间平坦高地;D 壮年期,地形破碎,谷坡与狭窄 的分水岭极发育;E.壮年晚期,地形起伏较缓,谷底宽展;F.再次构造抬
2.外营力 (1)来源 外营力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产生风化作用、大气与水的运动和各种各样与生 物有关的作用等。引起地表固体物质的颗粒运动、块体运动及复杂的集块运动。 (2)作用 外营力可致地貌形体产生缓慢细微的变化,也可致地貌形体产生快速剧烈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 / 58
圣才电子书
2.剥蚀速率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概念
剥蚀速率指某一地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发生的移走松散物质的总量,常用单
位为 t/(km2·a)(每年每平方千米被移离多少吨物质)。
(2)计算
在计算剥蚀速率时,常用的办法为选择一个流域,根据该流域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泥沙与
3.褶曲构造地貌 (1)背斜
6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背斜是岩层褶曲变形,向上拱起的部分。 (2)向斜 向斜是岩层褶曲变形,向下坳陷的部分。 (3)背斜山 背斜山是与背斜构造隆起相一致的山丘。 (4)向斜谷 向斜谷是与向斜构造坳陷相一致的凹地。
二、剥蚀速率 1.剥蚀作用分类 按外动力的性质特征可分为: (1)风的剥蚀作用(风蚀)。 (2)流水的侵蚀作用还有称冲蚀或掏蚀。 (3)波浪的侵蚀作用称浪蚀。 (4)冰川的侵蚀作用称冰蚀,或者刨蚀、刮蚀。 (5)发生在地面以下的潜蚀,使可溶物质溶解的溶蚀以及所谓的海蚀、湖蚀、雪蚀。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自然地理学(二)20秋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A.海水
B.河水
C.湖泊
D.冰川
正确答案:D
6.动物区系最古老、最原始的陆地生物区是()。
A.非洲热带区
B.新热带区
C.东洋区
D.澳大利亚区
正确答案:D
7.在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段发生的群落演替称为()。
A.快速演替
B.长期演替
C.原生演替
D.次生演替
正确答案:C
A.分布习性
B.镶嵌性
C.对环境的选择
D.成层现象
E.种间相互关系的作用
正确答案:ACE
8.北方草甸土表层春季升温缓慢的原因之一是( )。
A.导热率小
B.热容量大
C.热容量小
D.导温率大
正确答案:BD
9.水库一般包括三部分()
A.拦河坝
B.输水建筑物
C.溢洪道
D.库容
正确答案:ABC
10.大多数淡水动物和几乎全部海洋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2.渗出型水分是低平地上形成的一种土壤水量平衡类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3.蓄满产流主要决定于降雨量的大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红壤土体的SiO2/R2O3自表层向下逐渐增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5.荒漠地区的爬行动物以尿酸盐的形式排尿,使体内水分损失达到最小限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同一生物群一般南坡比北坡分布的海拔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硝化作用在氧化条件和还原条件下都能发生。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大陆外形格局
返回
世界地形
世界地震震中分布
返回上页
1.4.2 (全)大陆和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
大陆和大洋的
垂直地带性
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
大洋的地域分异规律 大洋底层自然区域
第二节 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
2.1 纬度地带性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大陆的东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带) 极圈地区
苔原气候-苔原带
冰原气候-冰原带
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典型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典型土壤 砖红壤 砖红壤性红壤 燥红土 荒漠土
1.6
11.2
2.2
22.6
4.5
28.9
5.7
39.9
7.8
37.0
7.3
0.8
0.1
海洋 (深度:m)
0-200 2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 6000以上
148.9
29.2
各级深度所占面积
×106km2
占地表面积 (%)
塔克拉玛干沙漠 青藏高原
北极熊 热带丛林
A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产生,这些
差异反映出什么样的地理规律B 呢?
D
C
赫特纳(德国人,1859~1941 ):从 远古到现在,地理学的明确的主题 乃是认识地理区域之相互差异。
水文地貌
《自然地理学Ⅱ——水文、地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文——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
2、水分循环——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不断蒸发和蒸腾,化为水汽,上升至空中,冷却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
降落于地表的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
水的这种不断地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运动过程。
3、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4、河流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5、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6、河网密度——是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7、地下水——就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地下水包括气体状态、固体状态、液体状态等形态。
而液体状态的地下水又可分为润湿状态、薄膜状态、毛细管状态和自由重力状态等。
各种状态的地下水是彼此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8、地下水的蓄水构造——地下水的蓄水构造,是指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
9、矿化度——一升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的总量,就叫总矿化度,简称矿化度。
以g/L表示。
10、胶结作用——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在颗粒之间的空隙内沉淀下来,把松散堆积物胶结成致密的坚4固岩石,这种作用称为胶结作用。
11、潮汐——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是地球自转及日月引力所致。
一般一个太阴日有两次涨落,白天的称潮,晚上的称汐,合称潮汐。
12、引潮力——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13、密度流——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14、赤道潮——潮汐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以赤道为对称,故称为赤道潮(或分点潮)。
15、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自然地理学(二)19春在线作业2-0002.6AC883C3-C65A-483
自然地理学(二)19春在线作业2-0002
毛管水属于地下水中的是()。
A:饱和带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包气带水
答案:D
影响动物毛色季节性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地形
答案:B
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物群是()。
A:草原
B:苔原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答案:D
生物种类最丰富的陆地生物区是()。
A:新热带区
B:东洋区
C:古热带区
D:全北区
答案:A
荒漠地区的爬行动物,以尿酸盐的形式排尿,使体内水分损失达到最小限度,是()适应。
A:行为适应
B:形态适应
C:生理适应
D:趋同适应
答案:C
寒冷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四肢、尾和耳廓明显趋于缩短是对()的适应。
A:低温
B:高温
C:光质
D:光强
答案:A
暗棕壤地带内,在母质粘重的平坦台地上可以形成( )。
A:草甸土
B:沼泽土
C:白浆土
D:暗棕壤
答案:C
我国川、鄂交界处的水杉分布区属于()分布区。
A:扩展分布区
B:残遗分布区
C:替代分布区。
自然地理学(二)(东北师范大学2021)
考前练兵-试题详解•单选题(65)•多选题(77)•判断题(162)(1)被土壤固体颗粒表面的分子引力所吸持的水分称为( )。
••••正确答案:C(2)以水分为主导,将陆生植物划分的生态类型是()。
••••正确答案:B(3)海绵以软体动物为掩蔽所,二者的关系属于()。
•••正确答案:C(4)灰化土中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主要是( )。
••••正确答案:B(5)毛管水属于地下水中的是()。
••••正确答案:D(6)土壤中发生硝化作用的条件是( )。
•••正确答案:B(7)砂质土温度易变的原因之一是()。
••••正确答案:C(8)植物对光照长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其他生态条件适应,在不同长短的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称为()日照植物。
••••正确答案:C(9)植物有厚的木栓层是对()的适应。
••••正确答案:A(10)在裸地上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D••••••••共65条/共7页考前练兵-试题详解•单选题(65)•多选题(77)•判断题(162)(11)Ah–ABms-BC-C是( )的土体构型。
••••正确答案:A(12)壤质厚层黑钙土,在我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中是( )一级的土壤名称。
••••正确答案:D(13)土体中含有锈斑的土壤是( )。
••••正确答案:D(14)由阳离子交换作用所实现的成土过程是( )。
••••正确答案:B(15)AH–Eq-BSh–Ck是( )的土体构型。
••••正确答案:A(16)()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
••••正确答案:C(17)在次生裸地上开始进行的演替称为()。
••••正确答案:D(18)热带雨林生活型特征是以()植物占绝对优势。
••••正确答案:B(19)腐殖质在土壤剖面表聚是( )土壤的共性。
••••正确答案:A(20)吸湿水属于地下水中的()。
•••正确答案:D•••••••••共65条/共7页考前练兵-试题详解•单选题(65)•多选题(77)•判断题(162)(21)暗棕壤地带内,在母质粘重的平坦台地上可以形成( )。
《自然地理学(二)实验》教学大纲.doc
《自然地理学(二)实验》教学大纲(2012 年 9 月)实验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二)实验课程编号:00910106课程性质:非独立设置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75;课程总学分:4;实验课总学时:8二、适用专业与开课学期: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第三学期三、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自然地理学实验》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地学专业本科的重要专业基础技能课之一,应该充分体现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必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方法。
2、使学生学会识别植物和制作植物标本。
四、课程内容与具体要求实验一土壤剖面的挖掘、描述与土壤物理性质测定(4学时)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剖面挖掘描述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仪器:铁锹、剖面刀、土壤标本盒、分析天平、比重瓶、烧杯实验内容:(1)挖掘土壤剖面并描述。
(2)采集土壤样本。
(3)土壤样本物理性质分析,了解土壤主要容重、比重、孔隙度等主要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实验二植物观察与标本采集(4学时)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的鉴别(2)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主要仪器:植物标本夹、采集杖、枝剪、刀片、镣子、标签、吸水纸、针线绳、塑料袋。
实验内容:(1)初步了解植物学中枝、茎、叶的常用形态术语。
(2)通过对植物枝、茎、叶的观察,学会描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
(3)采集植物样本。
(4)对样本进行编号和标本压制。
订制标本标签。
五、考核考核依据:采取综合考查方式。
根据实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实操的表现、考勤、实验报告等情况评分,与课程平时成绩记分标准一致,并记入该课程平时成绩。
考核成绩确定比例:平时成绩(含实验50%),总评成绩的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自然地理学(二)》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径流模数是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
单位立方米/秒*平方千米。
在所有计算径流
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消除了流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特征。
通常用径流模数对不同流域的径流进行比较。
2湖泊是指终年蓄积了水,又不直接与海洋相连的天然洼地,湖泊是湖盆加湖水的总称,故其首先要有湖盆,如果淤平、不能蓄水了就不成其为湖泊了。
湖泊在陆地上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湖泊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由于湖泊在大陆上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湖泊的样式、大小、深浅均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湖底由凹凸变平坦,湖岸由弯曲变平直。
2、成土因素又叫土壤形成因素,是指影响和决定土壤形成方向、发育程度和特征特性的自然因素及人
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人为因素指垦殖、耕作、施肥、灌排等。
在不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
如在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高温多雨条件下,形成强酸性的、富含铁、铝的砖红壤等;在温带半干旱地区,丛生禾本科植物为主的草原植被下,形成中性至碱性的栗钙土等;在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可以改变自然因素作用的成土方向,形成
3、潜在酸度潜:在酸度又称分子分子酸度或后备酸度。
是在天然水中是指包含在弱酸分子中的未电离的
H+ 的数量以及由强酸弱碱未水解部分够成的酸度,常用mmol/100L 表示;在土壤中是指胶体所吸附的H+ 和Al3+引起的酸度,常用mmol/100g土表示
4、建群种: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优种群落".如果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
群种,就称为"共优种群落"或"共建种群落".
5、群落演替: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
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试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答: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大洋环流;
(2)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4) 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对比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特征。
答: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的水质与地表水基本相同。
潜水含水层通过包气带直接与大气圈、水圈相通.因此其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承压水地质条件不同于潜水,其受水文、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小.含水层的厚度不受季节变化的支配,水质不易受人为活动污染。
地下水的总体特征是:
①流动较慢.水质参数变化慢,一旦污染很难恢复;
②埋藏深度不同,温度变化规律也不同;
③取出后水质状况容易发生改变;
④由于采水器的吸附或沾污及某些组分的损失,水样的真实性将受到影响。
地表水的特征是:
①除海洋含盐量极高以外.其他地表水的含盐量低;
②与地下水相比,硬度较低;
③与地下水相比.地表水中污染物质含量很高。
2、黑土易遭侵蚀的原因。
答降水集中,土壤粘重,地形微起伏,植被破坏。
3、自然植被下棕壤表层盐基饱和之原因。
4、植物对低温有哪些适应特征?
6、为什么岛屿生物灭绝速度比大陆快?
三、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黑土与北方草甸土的生物累积特点的本质差别?
2、试述中国陆地生物群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