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周古文经本亟待建立刍议——从费氏易不传古文经谈起
周易600字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 1《周易》被古人认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其理由在于,《周易》最鲜明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
近人徐复观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周易》之为大道之源的理由。
他认为,文王为忧患意识所诱发而作《易》,而此忧患意识之所以发生,是殷周之际整个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活动的结果,创制《周易》的周初正处于中华文明从原始宗教向人文精神发展的转换期,而忧患意识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心理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每当中国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或陷于自身困境的时候,《周易》经传总能发挥大道之源的功用。
魏晋玄学之兴起,《周易》经传的作用显而易见。
佛家文化从印度传入之后,宋明理学也利用《周易》经传打开与之对话的局面,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程氏易传》和朱熹的《周易本义》都体现了这一点。
西学东渐以来,《周易》经传再次发挥作用。
新儒家借助《易传》建立新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体系,证成超越与内在的贯通及天人合德的意义。
《易传》在现代仍应得到重视,这是因为与西方哲学相比,其核心的形而上学思维格外引人注目。
已有学者从《易传》着手建立属于中国文化的形而上学,如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体系。
《易传》确有类似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思维,所谓“形而上学”,其本义是“在物理学之后”,表达了希望探求现象背后真理的愿望,而《易传》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正表达了在器物之上还有更重要的“道”。
《易传》成就了两个理论系统,其阴阳观念把神或神明客观化为阴阳二气,用以说明宇宙创生的过程,成就了宇宙论的系统;其性命观念打通了天人之间的联系,成就了道德形上学系统。
如《说卦传》中所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即明确地表达了上述两层意思。
《周易》读后感 2《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
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
郑玄做出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郑玄做出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本文导读:郑玄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至今保存完整的,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称《三礼注》,还有《毛诗传笺》。
失传后,经后人辑佚而部分保存下来的,有《周易注》、《古文尚书注》、《孝经注》、《论语注》。
此外,他还曾注《春秋左氏传》,未成,送予学者服虔,遂有《春秋服氏注》。
事实上,郑玄遍注群经,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列举了主要部分。
据清儒郑珍考证统计,郑玄的著述共约有60种之多。
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中说,他致力于经学,是为了“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
即是说,他的目的在于阐述儒家思想,使之发扬光大。
历史地看,郑玄注经的成就是相当高的,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的经学成就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这一评价是符合毕实际的。
注释三礼郑玄最大的功绩是编辑、注释了“三礼”。
汉代《礼经》只凭师授而无注解,马融也只注了《丧服》经、传,“三礼”这个名称虽然是马融、卢植提出来的,但却是从郑玄分别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礼记》49篇的选辑本得以独立成书,也始自郑玄。
“三礼”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渊薮,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献,但其中很多记载我们是很难直接从原文弄清楚的,所以郑注是不可或缺的。
郑注在帮助我们弄明白“三礼”的内容方面,以及在订正经文的错谬方面,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而且郑玄在解释经文时,又补充了许多经文之外的材料,大大丰富了文献的内容。
这些材料在当时肯定是有文献或师说依据的,而今已大多亡佚,有赖郑注而得保存其若干,这也是郑注的一件大功劳。
又由于郑玄作注博综古今,广洽精详,兼采异说,若能详加条分缕析,弄清其源流,对于后人研究汉代的学术史,亦将大有裨益。
郑玄对礼义的阐发,也有助于今人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史。
另外如研究古代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等,都离不开郑注。
汉代今古文经学争论概述
汉代今古文经学争论概述金鑫【摘要】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古代官方学说.当时由于古文版儒家经典的出现,有些儒者开始对今文经典以及今文经学家的治经方式产生质疑,今、古文经学家的争论由此而始.西汉末年,今古文经学家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给予《左氏传》官学地位.这一阶段的论战虽然以古文经学的失败而告终,但《左氏传》的地位得以提高.东汉初期,光武帝设立《左氏传》博士,《左氏传》的地位得到官方承认.东汉中后期,古文经学家郑玄遍注群经,取得了这场论战的胜利.【期刊名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2)003【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儒学;春秋【作者】金鑫【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62“经”原指纺织物上的纵线,与“纬”相对。
“经”字后来引申为揭示根本正道的书籍,成为上古时代典籍的统称。
“纬”字也引申为对于经加以阐发和解释的一种文体。
作为“五经”的上古典籍,在孔子之前已经存在,经过孔子的整理、修正,五经逐渐成为儒家专门研习的经典并且传承至今。
在儒家传承诸经的过程中,对于诸经之间的地位、关系、注疏、以及解释等诸多问题都曾发生过争论。
总体来说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是儒学的内部纷争。
汉代是将儒学确立为官方学说的第一个大一统朝代,对儒学经典的解释在那个时代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以今古文经学争论的发生、发展至终结为脉络梳理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整个过程。
一、汉代今古文经学争论之背景诸子争鸣之后,儒学在汉代武帝时期被尊为官方思想。
汉武帝为进一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改革了以前的博士制度,设立专门讲授《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五经博士成为当时政府所设立的学官,“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历代名家对《易经》的研究word版
历代名家对《易经》的研究《易经》也称《周易》,或简称《易》。
汉代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确立,但“六经”仅存五种,此“五经”自此便成为中国学术的正宗。
《周易》所包含的哲理,也就在中国思想界占领导地位。
从汉代开始,《易经》被正式确立为儒家经典之首。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知识界的重视,几乎所有知名学者都对《易经》作过深入研究,留下大量作品。
义理派的《易经》注疏,一部分是阐述《易经》中包含的深刻哲理,但更多是作者利用《易经》的现有体系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这甚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象数派《易》学家的注疏多从占卜角度出发,对《易经》的现有体系加以引申,以方便占卜,因此,注疏中加入很多《易经》中原本没有的东西,他们其实是借助《易经》的影响力,来推广自己的占卜术。
现存和已散佚的《易经》注疏约有二千种。
义理派注疏最有名的作品,当数王弼的《周易略例》和李光地的《周易折中》;象数派注疏作品,则以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影响较大。
最有影响力的《易经》注疏应是朱熹的《周易本义》,该书调和义理派与象数派的理论。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著有《周易注》九卷,至唐代以后,该书仅存《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四篇,合为一卷,其他部分散佚。
此四篇其后也佚失不存,幸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曾大量引用,才得以保存部分内容。
宋代王应麟有三卷的辑佚本。
清人还有五种不同的辑本。
从现存辑本来看,古人评价郑玄的《易》,深受其师马融的影响。
本书是三国时期,《易》学义理派名家王弼的代表作,对《易》学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该书彻底批判象数派的穿凿附会。
其二,该书对孔子开创的《易》学研究有所发展,并且明确地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等著名论断,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义理派的理论体系,对后学者影响极大。
《周易本义》是朱熹的《易》学代表作。
朱熹把《周易》看成是卜筮之书,《周易本义》就是要从这个意义上还《周易》以本来面目。
关于经学的历史演变与分类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
(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
不过一致的方向是同意孔子主导了编辑地位,原始文本则非孔子原作。
)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
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
汉代起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
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王弼《周易注》底本浅析
王弼《周易注》底本浅析作者:陈磊来源:《神州》2012年第11期摘要:《周易》原本只有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后经孔子做《易传》,乃加入“十翼”。
王弼《周易注》底本源自费氏易,其只为六十四卦做注,之后有晋韩康伯为系辞以下做注,合为流传至今的《周易注》。
关键词:王弼周易注底本一、王弼注《周易》底本来源《隋志》云:“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
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
玄做《易注》,荀爽又作《易传》。
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1]。
”另有赵汝楳云:“陈元郑众皆传费氏学,马融郑玄荀爽王弼皆为之注,今易乃费氏经也[2]。
”马国翰云:“王弼用费经注疏,今存,其易亡而不亡也[3]。
”根据上述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推论出王弼《易注》本是为费氏《易》作注,而他所用《易经》底本也应是费氏易学所用之本。
《隋志》云:“汉初又有东莱费直传《易》,其本皆古字,号《古文易》[4]”。
《汉志》亦云:“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或脱去无咎、悔亡。
唯费氏《易》与古文同[5]。
”由此可知,费氏《易》所传《易经》之本乃是古文《易经》。
两汉易学在版本上有今文《易》和古文《易》之分。
历史上出现过赫赫有名的“今古文之争”便是指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所代表的两个派别之间的政治及学术斗争。
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是相对于正在流行的今文而言,主要是指秦朝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前的大篆籀文和六国文字。
古文《易》是相对于已经立为博士的《易》学而言。
两汉时期,设立五经博士,今文《易》列于学官,而古文《易》始终未立于学官,只在民间流传。
今文《易》学主张阴阳灾异说,偏重吉凶复活预测,并且长期拘泥于象数,章句十分繁琐。
而古文《易》学则注重对于《易经》文本的疏通理解,以经解经,以传解经,致力于恢复经典的本义。
另外,《易经》六十四卦被分为上经和下经,原本只有经的部分。
至孔子“十翼”为《易》作传,《周易》遂发展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关于中国经学史中的学派问题——中国经学史论之二
关于中国经学史中的学派问题——中国经学史论之二周予同①中国经学史中的“学派”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作为封建文化主体的“经学”,有着各种不同的学派。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孺术,采用董仲舒等用阴阳五行说和《公羊传》相牵合的今文学说用以保护皇权之后,西汉“今文学派”在学术上遂占有优势。
西汉末年,王莽又利用刘歆提倡的古文经《周礼》作为“改制”依据,提高了古文经学的地位。
东汉时,立于学官的今文经学只讲一经,拘守家法,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作为“私学”的“古文经学派”,却能博通群经,融会贯通,于是古文经学就逐渐压倒了今文经学。
两汉的经学,在黄巾起义后没落了。
在这“大混乱”的时代,融合今文、古文为一体,即不谈政治、又不谈思想的,正是一种烦琐的训诂学的“郑学”(东汉末郑玄之学),正适合儒家“明哲保身”的传统习惯,因此流传很广。
魏晋时,王肃利用政治势力(他是司马昭的妻父),把所注《尚书》、《诗》、《三礼》、《左传》以及其父王郎所作《易传》,在晋立为博士。
并伪造《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书,作为所撰《圣证论》的论据,企图夺取“郑玄学派”的地位,称为“王学”。
西晋时,依靠皇室的支持,“王学”居于重要地位。
南北朝时,北方大地主阶级流亡南方,南朝盛行门阀制度,于是专讲区别尊卑亲疏的《三礼》学,最适合士族的需要,南朝经师曾采用郑玄的《三礼》注。
但南朝沿受魏晋“玄学”的风尚,讲经兼采众说,也采取玄学,随意发挥;并受佛教的影响,把讲经记录编为讲疏或讲义,编写出比“注”更详细的“义疏”;同时从《礼记》中抽出《中庸》篇来高谈儒家的“性命之学”,成为“南学”。
至于北朝,则因留居北方的中小汉族地主阶级,在其他民族的统治之下,不敢大胆发挥,经义比较拘泥保守,《易》、《书》、《诗》、《三礼》、《论语》、《孝经》用郑玄注,《左传》用服虔注,《公羊传》用何休注,墨守东汉旧说,不能别出新义,称为“北学”。
隋唐统一南、北以后,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折衷于南学、北学,政治上的统一促使了学术上的统一。
易经(周易)论丛【大全集】之九
结果按相关度排序|按时间排序《周易》浅谈10-12-23jinruyi《周易》浅谈。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周易》与我平时跟研究生上课太不一样了,也许讲台下有的人研究《周易》已到了很深的程度,而有的人恐怕连《周易》"ABC"都不知道。
《周易》不再叫《周易》,而叫《易经》,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如泰卦卦辞说:"小往大来";评赵彦春《杨振宁——使人昏昏?使人昭昭?》10-12-28RockyField杨振宁也在6年前写过一篇《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认为《易经》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近代科学无法在中国产生。
杨振宁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向国人传道授业,涉及科学、文化、文字诸多方面。
杨振宁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推演法,并以《易经》之"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来概括归纳法的来源,认为这就是贯穿《易经》的精神,是向上求整体"象"的方法。
卦名是单音的。
易经杂说211-01-10找然错卦与综卦是什么意思?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决右)、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再上去第四囗变,为山雷颐卦囗,名为肌肉卦,再上去第五爻变,为风雷益卦囗,名为骸骨卦,再下飞又是第四爻开始变,为天雷无妄囗,名为棺椁卦。
京房卦变与人生。
易经杂说711-01-10找然易经杂说7.卦情。
" 解释乾卦的精神,在时间上如六条龙一样,一天分六个时辰,驾御天体,就是他的功能,而风、云、雷、雨等等,云行雨施,使天下安定,这目的在解释乾卦的本体,等于基督教说的上帝,佛教的佛,道家的道。
谈《易》录(八)
谈《易》录(八)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作者/京都静源教授/文学博士学术地位《易》之为学,每言为六经之首。
实此言失之考据。
汉以前诸书以《易》为经之首者,如下:《淮南子·泰族篇》、《史记·太史公自序》、《法言·寡凶篇》、《汉书·艺文志》、《白虎通义·五经篇》、《说文解字叙》、《后汉书·儒林传》及《郑玄传》。
为六经之第五位者,如下:《庄子·天运篇》及《天下篇》、《春秋繁露·玉怀篇》、《史记·滑稽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
另有居第三位、四位、六位者,故不得徒言为六经之首耳。
由简而繁易简乃三义之一。
然说《易》者常以繁取胜。
盖图书之学,本至简。
后儒分为先后天之说,遂衍至繁。
若中天,若先天阴八卦、先天阳八卦、后天阴八卦、后天阳八卦等,夫阴阳之学,万物之圭臬耳。
故若此劬经,则日见其广大。
此为造《易》,不为原《易》。
往往劝经有年者,自造其理,以为独发其密,皆空泛之论。
图书之弊,与象数之极者同。
羝羊触藩应之与否,此说甚久。
然以应解之,多有奇中。
故余尝以为作卦爻辞者必见此而悟玄机也。
《大壮卦·九三》应上六故皆有“羝羊触藩”之象。
本卦实以丰决吉凶也。
此亦上三代之通例也。
《后汉书》:“獬豸,神羊,能别曲直。
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
”汉人王充《论衡》:“觥觲者,一角之丰羊也。
性知有罪。
臬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
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汉人许慎《说文解字》:“荐,鹿兽也,似羊,一角。
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故可知獬豸、鲑鯱、荐,一物而三名也。
丁山先生《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宗周之世,既常见冯字,当时必已盛传羊触不直的故事……可见春秋之世,尚有神羊决狱的事实。
”则羝羊触藩者,亦神羊触不直之遗风也。
抑或为此神话之源头,二者之相关若此。
才子易学王辅嗣之学,才子易学也。
程伊川之学,夫子易学也。
盖同宗义理,其别甚殊。
元人黄泽《易学滥觞》:“说《易》者自汉儒至虞翻,是欲明象,去圣已远。
《周易》非《易经》考论易律夫撰
《周易》非《易经》考论易律夫撰《周易》非《易经》考论易律夫撰现通行本《易经》非《周易》,不能用《周易》称谓今通行本《易经》,《易经》与《周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周易》原是卜筮书,早已失传。
但《周易》以卜筮迷信愚蠢的方式出现,死灰复燃,混淆了典经《易经》,改变了古《易经》正确的科学发展方向。
其目的就是借此混淆中国典经的作用,搅乱中国古文化文明,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
(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就有作为观察自然界天象变化的“易”行为,以及作为这种实践行为规律总结的古《易经》。
“易”、《易经》的历史是久悠的,并承传到今。
战国阴阳家儒家《易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更说明《易经》具有世界本体论思想。
“易”的最初生成是与自然天象有关的,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总结。
“易”字就字义上讲,总的是不变中的变化。
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汉虞翻注《参同契》云“易,字从日下月。
”清陈梦雷《周易浅述》云“易之为字,从日从月,阴阳具矣。
”这是就自然界天象言的。
故今有学者将古《易经》内容进行了电脑程序揺感分析,发现古《易经》呈一年中的四季变化,386爻即386天,是古周历闰年天数,推断出古《易经》即今通行本《易经》是西周史官的官场“日记”(实际是商代)。
又有人认为通行本《易经》是古代文字结集即《字典》,这表明古《易经》与中国古文字产生的渊源。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包牺氏知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此说把汉字的起源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包牺氏观象成易;二是神农结绳记事;三是黄帝之史仓颉观象而造书契。
所以,我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源自八卦的。
《易經》的語言形式與著作年代(周錫)
《易經》的語言形式與著作年代(周錫)《易經》的語言形式與著作年代——兼論西周禮樂文化對中國韻文藝術發展的影響內容提要:周初有古本《周易》,乃參照商之《歸藏》編纂而成,到西周末,因變得艱澀難讀,不便實占的應用,遂由史巫以新興之韻文形式增損改寫,而成為今傳本《易經》。
中國的韻文藝術自西周中後期起,能獲得迅速的流行、發展,很大程度上乃拜禮樂文化彬彬大盛所賜;四言體詩歌之成熟是一例,今傳本《易經》之撰作也是一例。
關鍵詞:《易經》/二重證據法/禮樂文化/韻文藝術一、另一種“二重證據法”王國維在其“最後的講義”——《古史新證》中,提出了著名的以“地下之新材料”印證“紙上之材料”(指傳世文獻)的“二重證據法”,對中國現、當代的學術研究產生了人所共見的重大影響。
但和此相關,尚有另一種“二重證據法”似亦不容忽視,那便是:對“紙上材料”之斷代(或辨偽),除應重視其內涵意蘊(可稱為語料)外,語言形式(可稱為語體)也是非常重要——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文本內容(包括史實、傳說、風俗遺存以至天文、曆象記錄等等)可借用先世的材料,有時會今古難辨,但“語言形式”則較易“泄漏天機”,顯出其特定的時代性。
所以,最穩妥的方法就是,以文本之“語體”印證其“語料”,如兩者的時代特徵相合,始可作出認定,而成為強有力的“本證”;否則,對有關“紙上材料”的可靠性也尚須存疑。
所謂“語言形式”,主要指語法、修辭(包括某些虛、實詞的運用)、音韻等方面。
這種“二重證據法”的重要性,近數十年其實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並在具體研究中加以運用。
比如《詩》中三《頌》,過去有學者以為《商頌》最古,但現在普遍認為《周頌》最古,而不是《商頌》,便主要由語體形式判定。
《大雅》中有些歷述早周創業過程的詩篇(如《生民》、《公劉》、《棉》等),儘管直呼“古公亶父”而不稱“太王”(周朝建立后,古公亶父被追尊為“太王”),但我們也不會認為那是先周或周初所作(指寫定),其根據也多在“形式”而非內容。
周易的传承发展介绍
周易的传承发展介绍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著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
但自诏、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
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
同时把《系列》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
等于我们现在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
现在对于研究《周易》来计,这点应当注意及之。
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
商瞿授鲁桥庇子庸。
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
子弓授燕子家。
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
子乘授齐田何子庄。
此其一。
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
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没有太准确的资料。
唯所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辩,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
此其二。
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
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杨何,字元敬。
无敬传京房。
房传梁丘贺。
贺传子临。
临传王骏、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传张禹,禹传彭宣。
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
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
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孟喜。
喜再传焦赣,字延寿。
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
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甲”之门。
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
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
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
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
汉书·志·艺文志
汉书·志·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今删其要,以备篇辑。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传·周氏》二篇。
字王孙也。
《服氏》二篇。
《杨氏》二篇。
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蔡公》二篇。
卫人,事周王孙。
《韩氏》二篇。
名婴。
《王氏》二篇。
名同。
《丁氏》八篇。
名宽,字子襄,梁人也。
《古五字》十八篇。
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
《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
《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说》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汉兴,田何传之。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
论两汉今古文之争内容摘要: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经今古文之争,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术方面的原因但最终在一批批经学大师的努力下,双方开始趋向融合。
这不仅仅是汉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贯穿着之后近两千年的学术史之中。
关键词:今古文含义斗争原因过程影响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武帝之时。
汉初,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博士”,这时候的经已经初步具备了法定经典之意。
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每经下设置一名或几名法定博士,各自以家法传授给弟子,研究儒家经典,贯通古今。
为了激励士人专心儒学,武帝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
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天下学士靡然风从,鹜求补列博士弟子、受业习经。
因此,传经、注经和解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这便是两汉至明清被神学化了的官方哲学——经学。
武帝之后,经学被推尊为了统一天下的思想的官方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学术的总源。
但是,由于经学内部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延续千年的经今文和经古文之争。
西汉初年,重修文治,开始对古籍进行发掘与整理。
然而秦朝时期的焚书使得前秦的古书典籍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已无旧本,有的仅是战国秦代以来的老儒家们凭借记忆背诵,口耳相授,由弟子们以当时所使用的文字——隶书抄写并整理而成,这部分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派为什么由互相间对于经书、经学的说法发生了那么多的不同?第一个原因在于无意间的立异。
各家的老师在讲解经书时难免有不一样的各家之言,或是在听、记时也难免弄错的。
接着就一代代的往下传,错误也就随着一代代的传授下去。
错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就是无意之间形成的分歧所发生的变异。
第二个原因是故意的分歧。
因为要争着当“博士”,就故意立异。
于是对于经书越讲越错,而经书本身也就越来变化越多,甚至于故意将经文写错。
这就是汉朝经书的变异情况。
由于今文学派既读不通书又权势过大,以致经学混乱。
《易经》的起源及周和先周文化探密
《易经》的起源及周和先周文化探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戊、未、申、酉、戌、亥,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神秘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天干地支配合的六十花甲不但用于天文历法中纪年,并在《古文尚书》中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周代已经用于记日,而天干之数,在殷商之时也已经用于记年了,这在甲骨文和商代帝王干系表中就有表现。
然而,通过对《易经》的度数原理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易经》与天干地支和六十花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本可以断定,《易经》和天干地支用于度数,可能从远古的黄帝时代就开始了,并且初步可以推测,所谓的三皇五帝的传说并非神话,那是一个远古真实的历史事实。
在本书有关《易经》的天文篇和度数篇中都分析过“节”卦,读者可以参照其中的内容来阅读本篇,可以肯定的说,节卦将366和一年的天数联系起来,说明《易经》是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客观正确的认识总结。
在《古文尚书》中的《尧典》中有“帝曰:咨!汝羲暨和。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表明《易经》的“节”卦和尚书的记载相互是符合的,讲的是同样一个事实,“节”卦所表示的一年的天数至少在唐尧时期就已经被中国人的远古祖先掌握,这种天文知识是否还可以往更古老的年代向上推定,看来也并非不可能。
同时也可以引出一个假设,就是《周易》至少在唐尧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易经》是出自三皇五帝的《三坟》《五典》。
为了探询这个史实,我们可以去分析《尚书》中的一些片段。
《尧典》中有:“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通过《周易》的标准度数方法,从“乾”起卦,顺时针数一圈后再数到巽卦,其数正好是70,可见帝尧不但说了当时其在位的年数,还使用了《易经》的方位图,指出了七十在六十四卦上的度数位臵。
更为奇特的是,我们使用365.65这个数乘以70 就等于25595.5,64乘399再加上60,其数为: 365.65X70=64X399+60=25596,这两个数所代表的天数是几乎一样的。
黄道周诗文用《易》摭谈
黄道周诗⽂⽤《易》摭谈黄道周诗⽂⽤《易》摭谈郑晨寅——《闽台⽂化交流》2012年第3期《周易》作为群经之⾸,乃古⼈习诵之书,通观《易经》、《易传》,其⽂辞或凝炼隽永,或⽂采斐然,对后世⽂⼈学者的诗⽂创作影响⼗分深远。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的《易》学⼤师,其《易象正》、《三易洞玑》在象数《易》学史上占有⼀席之地;其诗⽂中则多处可见对《周易》的引⽤、发挥。
以其奏疏为例,笔者曾对《黄漳浦集》中卷⼀⾄卷六奏疏部份作过统计,67篇奏疏中明确引⽤到《易经》、《易传》的多达30疏、63处,涉及到《周易》64卦中的31卦(可参见拙作《史官意识与智谏范式——黄道周奏疏⽤〈易〉论析》,《集美⼤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
本⽂则拟以其诗⽂数则为例,对其⽤《易》情况作⼀些浅析,以略窥其中之奥义。
⼀、《明诚堂启⼟祝⽂》崇祯⼗六年(1643),黄道周获释还乡后,在漳浦修建明诚堂以供讲学之⽤。
明诚堂动⼟当天,他作《明诚堂启⼟祝⽂》(《黄漳浦集》卷⼆⼗⼋),在这篇短短两三百字的祝⽂当中,有多处引⽤到《周易》(加下划线的⽂字即为与《周易》有关的内容):维崇祯⼗有六年三⽉三⽇丙申,浦中诸贤达、孝廉、茂才咸⼴德⼼,⽤图丽泽。
以东郊草庐⼭川明淑,旧当蠖伏,为潜确不拔之区;今值朋来,为讲习丽泽之⽤。
爰谋⾰故,以就⿍新。
周于此地,盘桓屯始,既三⼗余年;幸藉英灵,持载谦终,亦⼆⼗余载。
蓬蒿未剪,茨暨弗胜,顾兹籬舍,能⽆厚颜?今以贤达孝秀之请,焕为奎璧联聚之祥,德果不孤,道成多助,千⾥之内,备有贤⼈;⼗步之余,未乏芳草,所以酬我圭峰,开兹泰运,信神明之功,亦朋友之⼒也。
谨以是⽇告于司⼟,⾔将版筑,以就柱梁。
祝⽈:天回道兴,时⾄义起。
明两之从,丽泽以理。
敬则有终,和则有始。
⼀室之⾔,其应千⾥。
凡百明神,佑我君⼦,咸宅厥⼼,敬⽽听之!此祝⽂⽤《易》情况⼤致如下:1、丽泽:出⾃《兑》卦《⼤象传》:“丽泽,兑,君⼦以朋友讲习。
”王弼注⽈:“丽犹连也。
王肃易学刍议
王肃易学刍议摘要:本文以王肃易学为中心,概述了魏晋之际经学大师王肃的易学之来源、性质、内容、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认为王肃易学是郑玄易学和王弼易学的中间环节,对于义理派经学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王肃; 易学; 义理A textual research on WANG Shu's I Ching learningAbstract: WANG Shu w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studying I Ching(the Book of Change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is paperillustrated the origin, quality, contents, and influence of WANGShu's I Ching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 of his learning'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ointing out that WANG Shu's I Ching learning was a key link between ZHENG Xuan's image-number I Ching learning and WANG Bi's I Ching learning directly implicated with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and influenced a lo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latter.��Key words: WANG Shu; I Ching learning;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汉晋之际的学术变化是非常剧烈的。
《易经》书名辨析
《易经》书名辨析《易经》最初书名为《易》,而非《周易》。
后人将古籍文献中的“周易”二字添加上书名号所带来的误解,导致易学界长期以来将《易经》、易经、《周易》、周易四个概念混淆使用,造成概念混乱。
很多学者使用《周易》(带书名号)来表述古经《易》这本书,甚至常常将不同的概念混同使用:一会儿称《周易》,一会儿称周易;一会儿称《易经》,一会儿称易经。
从概念上讲,常常让人弄不清其准确定义。
对此,有学者认为,《周易》与《易经》是古经《易》的不同称谓,说的是同一本书。
[1]另有学者则持反对的意见,认为《周易》与《易经》两个概念截然不同,但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周易》概念的外延大于《易经》,因为除了《易经》外,还包括《易传》,是《易经》和《易传》的统称;[2]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易经》概念的外延大于《周易》,因为《易经》包括三部分,其中一部是《周易》,另外两部是《连山》和《归藏》。
[3]究竟孰是孰非,始终没有定论。
这样一种概念混乱、莫衷一是的情况并非个别,在有关易学的著作、论文中可以说比比皆是,而易学界对此并没在意,长期以来一直模棱两可地混沌至今,可在稍微懂得逻辑学知识的人看来,则是贻笑大方。
因为如果连最起码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划分清楚,作为概念的科研基础还处于混乱状态,那还有什么学术研究可言呢?甚而至于,由此带来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的误区―― 一些人误将算命先生当成是“《易经》”,把研究《易经》的学术成果错当成是“美化巫术”,使得具有完美的哲学思想、朴素的数理科学和中国式的逻辑思维特点的《易经》,与占筮、算命等术数为主要内容的周易预测混淆在一起,黑白难辨,从而使《易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科学价值被贬低。
笔者经研究后认为,学者及者在著作及论文中使用《周易》这一带有书名号的概念属于误解。
仅仅多了个书名号,看似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实际上其中却蕴含着很深的历史辨析及认知问题,可谓大是大非。
故而试对此问题作一辨析,与专家学者们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