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及干预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慢性病管理的现状1. 慢性病管理责任不明确: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清晰,导致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使患者获得的服务不够全面和连续。
2. 缺乏全程管理和个体化服务:目前社区慢性病管理主要局限于患者就诊时的诊疗,缺乏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
由于患者自身特点的差异,需要个体化的服务和管理,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未能做到精准管理。
3. 缺乏慢性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目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注重的主要是慢性病的治疗,而忽视了慢性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难以降低。
2. 构建全程管理和个体化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实现患者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开展定期的慢性病随访和管理,提供个体化的服务和健康促进措施。
3. 强化慢性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基础健康管理,包括早期筛查、风险评估和干预等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发挥社区医生和护士的作用:加强社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慢性病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加大对社区医生和护士的激励力度,增加他们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积极性。
5. 加强社区与医院的衔接和转诊:加强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起健全的慢性病转诊机制,实现慢性病的全程管理和无缝衔接。
三、总结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缺乏全程管理、个体化服务和慢性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等问题。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慢性病是指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常难以痊愈或不易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
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等。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资源匮乏,加上农民的生活、饮食和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慢性病在农村地区呈现出一定的流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对策,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来看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现状。
农村地区人口密集,生活和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民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压力大,饮食结构单一,膳食热量过剩,营养不良,劳动密集型的农作业环境往往也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
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农村地区慢性病常常被忽视或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导致病情加重,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对策。
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农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从源头上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慢性病防治机制。
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农民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
推行健康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农民解决治病就医难的问题。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措施,对患有慢性病的农民给予免费治疗或补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现状相对较为严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健康扶贫政策等综合手段,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为农民健康和农村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
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难以痊愈的各种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据统计,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患有慢性病。
本文将对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人民健康。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情况。
根据卫生部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已超过30%,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成为了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慢性病的患病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慢性病不仅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据统计,中国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导致的医疗支出以及因为慢性病引发的伤残、死亡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了全国医疗总支出的50%以上。
尤其是在城市中,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习惯的养成,慢性病的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而且慢性病对劳动力的损失也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浪费。
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的患病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方面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习惯等,这些不良习惯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已成为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尤其是PM2.5等污染物质的过度排放,直接威胁着人民健康。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慢性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治慢性病。
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
引导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
也应完善健康保险制度,为患病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慢性病已成为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一大健康隐患。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民的健康,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南昌市某街道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分析
6 9岁 2 3人 ,0~7 5 7 9岁 17人 ,O~10岁 17人 。 8 8 0 0 12 调 查 的 内 容 . 本 次 调 查 的 内容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 1 南 昌 市 ()
l l 蠢薯 l1 | ll 1 |0 r l毪≮ 。 l l 曩
人 受 到 全 社 会 的尊 重 和 关 怀 , 国 8 我 8年 规 定 每 年 阴 历 九 月 初 儿
人 的 孤 独 感 和 生 活 社 会 化 可 获
是 敬 老 1 作 为 老 年 人 应 该 感 到 幸 福 , 处 理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3, 在 时 应 宽 于待 人 , 与周 围 人 群 平 等 相 处 , 相 帮 助 , 相 尊 重 , 庭 互 互 家 和 睦 , 年人 要 为 小 辈 做 榜 样 , 量 缩 短 与 小 辈 之 间 的差 距 。 老 尽 36 脑 力 劳 动 与 体 力 劳 动 相 结 合 , 代 社 会 知 识 更 新 周 期 缩 短 , . 现
治 、 预与管理 。 干
【 关键词 】 社 区居 民 ; 糖尿病 ; 现状 分析
糖 尿病 是 一种 慢性 病 , 是 由 于 身 体 中 胰 岛 素 分 泌 不 足 或 胰 它 腺功 能 完全 丧 失 以 及 不 能 适 当地 利 用 胰 岛 素 所 致 。 随 着 人 们 生
P < . 1 。详 见 表 1 00 ) 。
【 摘要 】 目的 了解 南 昌市某街道社 区居 民患糖尿 病现状 , 为社 区诊 断提供科 学依据 。方法 采用 问卷调查方法对 15 8 3名社 区
居 民进 行 调 查 , 查 数 据 输 入 S S 3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处 理 分 析 。结 果 调 查 人 口 15 调 P S1. 8 3人 , 中 男性 占 4 .3 、 性 占 5 .7 ; 其 73% 女 26% 糖尿 病 的 患 病 率 高 达 2 6 。 其 中 以 6 .% 0~6 9岁 年 龄 段 糖 尿 病 患 病 率 最 高 , 3 . 1 , 次 7 ~7 岁 为 2 . 3 ,0~5 为 06% 其 0 9 65% 5 9岁 为 2 . I ,0~ 0 0 4 % 8 1 0岁为 1 .4 ,8— 9岁 为 1. 0 。结 论 应 完善 与 加 强 老 年 人 糖 尿 病 服 务 的投 入 与 管 理 , 强 糖 尿 病 的 综 合 防 22% 1 4 02% 加
齐齐哈尔市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现状分析
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加 快 患 者 康 复 ,同 时提 高 患 者 对 疾 病 相
关 知 识 的 知 晓 率 及 护 理 质 量 满 意 度 ,是 一 种 值 得 推 广 的 护
理模 杰 . 层 医 院开 展 局 麻 下 疝 环 无 张 力修 补 术 7 1 基 8例 『] J .中国 乡 村 医 药 ,2 0 0 8,1(O :1 . 51) 7
[] 高兴 华 ,郑 春 宁 ,姜 永 胜 ,等. 股 沟 筘 治 疗 临床 路 径 的 实践 研 2 腹
发 展 的 决 定 》 明 确 提 出 :要 积 极 开 展 对 心 脑 血 管 病 、肿 瘤 中
通 过 查 阅 文 献 、专 家评 价 形 成 调 查 问 卷 ,并且 进 行 预调 查 和 再 次 修 改 问 卷 。采 取 按 比例 分 层 抽 样 的方 法 , 于 2 1 00 年 8 9月 ,对 我 市 7个 区 6 — 5家 社 区卫 生 服 务 机 构 的社 区 护 士 和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管 理 人 员 进 行 调 查 ,共 发 放 社 区 站) 护 士 问 卷 10份 .回 收 15份 ,回 收 率 为 9 . % ,经 整 理 8 7 72 2 后 得 到 有 效 问卷 10份 ,有 效 率 9 .% :发放 社 区 负 责 人 问 7 44 卷 5 5份 ,全 部 回 收 , 有 效 率 10 。调 查 结 果 全 部 数 据 录 0% 入计 算 机 ,并 对 数 据 进 行 核 对 ,采 用 S S 3 P S1. 件 进 行 统 0软
计分 析。
2 结 果
等慢 性 非 传 染 性 疾 病 的 防 治 工 作 l l _ 。本 文从 社 区 护 士 和社 区 管理 人 员 方 面获 得 资 料 ,对 我 市 社 区 慢 病 护 理 干 预现 状 、存 在 的 问题 和解 决 对 策 进 行 探 讨 。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慢性病管理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我国慢性病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将围绕慢性病管理的政策环境、服务体系、技术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论述,力求展现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全景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
二、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和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
当前,我国慢性病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我国还加大了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服务体系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筛查、患者随访等工作,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全程、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推广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在技术应用方面,我国积极推动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等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尽管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不够高,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待提升等。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慢性病是指持续时间较长、进展较为缓慢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负担,影响社会稳定。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规范的管理和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有效的慢性病管理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
加强慢性病管理有助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支持,可以有效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当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然而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有限,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化的慢性病管理团队,导致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管理。
由于医保政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费用负担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患者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存在就医困难的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缺乏全面的慢性病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管理不到位。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慢性病管理效果不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急需加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字数:213】2. 正文2.1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覆盖面不够全面。
由于资源有限和管理不到位,许多社区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对于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和跟踪辅导存在不足。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导致社区慢性病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慢性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健康挑战,它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慢性病管理在过去几十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提供全面照顾和改善患者生活的同时,也引领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改进。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方案也更加有效。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个性化医疗逐渐成为可能。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移动医疗技术的兴起也让患者能够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慢性病管理也在不断强调预防与干预。
传统医疗模式主要注重治疗,而现代慢性病管理更强调预防和干预。
通过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早期筛查,医生可以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进行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进展风险。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改变和运动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未来的慢性病管理趋势将更加注重全球协作和整体管理。
慢性病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方面,不同国家可以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提升各国慢性病管理的水平。
另一方面,跨学科合作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慢性病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只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才能实现患者的全面治疗和关爱。
此外,慢性病管理也将更加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参与。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未来,患者将更多地参与治疗决策和方案的制定,通过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将更加密切,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病管理的发展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预防和干预的重视以及全球协作和患者参与的强调。
未来,慢性病管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整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跨学科合作和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当前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
区医 学杂志 , 0 5 38 :5~3 2 0 , ( )3 7.
首先, 以社区慢病管理为基础, 加强慢病的综合防治。慢病的危 险因素多与不 良行 为生 活方式有关 , 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加 以预防 而这 和控制 , 这为慢病 的防治提 供 了可能性 。 实有效的干预 措施 会为慢 切
调查问卷 。慢病主要调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
瘤等 , 高血 压 的 患 病 情 况 经 询 问 以 及 现 场 测 血 压 值 并 诊断 后获 得, 其他慢性病 的患病情况系经询问获得。 中 , 率 前 5 患病 位依次 为 : 压 、 高血 慢性 胃肠疾病 、 性支 气管炎 、 心病 、 质疏松或 骨折 。 慢 冠 骨 对其 进行 进一步分析发现, 社区慢病当前呈现出一些年龄特点 : ) ( 高血压、 1 慢性
【 献标 识码 】A 文
I 文章编号l 17 -0 4 (0 90 () 0 -0 6 4 7 2 0 )2c一 l 0 l 2 2
有效 实施 。 强宣传 教育 , 员全社 会参 与 , 加 动 充分利 用报刊 、 广播 、 电
以该社区内的机关 、企事业单位为抽样对象 , 采用整群抽样 法 , 取 3 岁以上 社 区居 民 32 人 , 中男性 19 人 , 抽 5 78 其 8 0 女性 13 88
支气管炎、 冠心病 、 肺气肿、 糖尿病、 支气管哮喘、 脑卒中、肺心病 等慢病患病 率均随年龄组递增而 上升 , 且老年的发病率 明显高于 中青
年 。 ) 压患病率 明显 高于其他慢 病 , ( 高血 2 且高血 压 、 支气管炎 、 慢性 冠 心病 、 尿病 患病率随年 龄增长 呈急剧上升 态势 ; 糖 另外 , 气管哮喘 、 支 白内障 、 气肿 、 中 、 肺 脑卒 肺心病 患病率均随 年龄增 长而大 幅度上升 。 但是 , 压 、 高血 冠心病 、糖 尿病 、脑卒 中 、高脂血症 、肥胖症 等发病 低 龄化趋势 明显 。 区慢病主要 危险因素 : 良的饮食和生活 习惯( 社 不 肥 胖、 吸烟 、 饮酒)缺乏职业 性体 力活动和体 育锻炼 。 , 2 社区慢病管理 的措 施
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被慢性病所困扰,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加大了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力度。
本文将就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总体情况慢性病是指长期反复发作,进展缓慢,治愈历时较长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2019)》,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
二、慢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1. 目标缺乏明确性。
当前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并不明确,造成了各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不够有针对性和不够有效。
2. 宣传力度不够。
慢性病防治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多数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预防意识。
3. 缺乏系统性。
慢性病防治工作缺乏系统性,每个部门、单位的工作互相独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4. 预防措施不够完善。
慢性病的防治应当注重预防,但目前的预防措施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制定更明确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目标。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目标,以指导各地的慢性病防治工作。
2.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3. 加强系统化的管理。
各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协作,形成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工作的协调。
4. 完善预防措施。
应当通过全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式,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工作,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慢性病是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可以更好地了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社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常见疾病发病率
社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常见疾病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社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是一项有助于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社区常见疾病发病率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取了某城市的一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该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和医疗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以下数据结果。
一、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我们的分析数据显示,该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达到了30%。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常常伴随着其他健康问题的产生。
针对高血压的问题,我们建议社区相关部门和居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健康饮食,降低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量;2. 增加体育锻炼,保持适度运动;3. 定期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该社区糖尿病患病率为25%。
糖尿病不仅会造成血糖不稳定,还会损害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
为了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我们建议社区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过量摄入;2. 鼓励居民进行定期体检,以及定期测量血糖;3. 加强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三、肥胖发生率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我们的数据调查显示该社区肥胖发病率为20%。
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了控制肥胖症的发生率,我们建议社区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科学饮食,倡导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2. 鼓励居民增加体力活动,如适度的户外运动、健身等;3. 加强肥胖症预防与治疗的宣传,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四、抑郁症发生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我们的数据显示该社区抑郁症患病率为15%。
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我们建议社区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倡居民关注自身心理健康;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3. 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减少社交孤立感。
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慢性疾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疾病等。
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健康挑战之一。
据统计,全球现有慢性病患者达4.3亿,这个数量在未来还会不断增长。
慢性病的管理和预防对于人类健康和医疗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优化措施、技术创新和政府角色等四个方面探讨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一、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1. 慢性疾病的高发性和低优先级慢性病的高发性和长期管理给医保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2亿人患有慢性病,这个数字将会不断增长。
另外,慢性病管理的优先级相对较低,人们常常只关注急性突发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而忽略了长期慢性病的管理。
2. 长期管理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而医疗资源有限,导致医疗资源的竞争加剧。
另外,医生的经验不足和慢性病患者的医疗知识水平不高也是慢性病管理中的困难。
3.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治疗,但是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低,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
二、慢性疾病管理的优化措施为了优化慢性疾病管理,政府和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患者教育、多学科协作、家庭病床医疗、信息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以及预防和控制等措施。
1.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减轻医疗卫生资源的压力。
通过防控知识的普及,让患者充分了解慢性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
2. 多学科协作在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不同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并协调医疗资源,因此建立多学科医疗专家团队,进行全面、系统、协同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3. 家庭病床医疗将医疗服务下沉到家庭,实现家庭医师的健康管理,增强了服务的接近性和可及性。
家庭病床医疗利用信息技术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远程监测、诊断和治疗等服务,降低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
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应对措施
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应对措施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慢性病也在不断增加。
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基层慢性病防控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现状分析慢病防控意识不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慢性病在早年时也许并不为人所知,但现在主流媒体关于慢性病以及慢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已经广泛存在。
然而,由于一些老百姓没有意识到慢性病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基层慢病防控的重要性,导致了防控工作的被动性。
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和人员匮乏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 许多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了大型医院中,导致了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人员的匮乏。
另外, 基层防控工作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员工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控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不能连续开展,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不断人员变动也导致了缺乏比较优良的防控理念和经验传承的问题。
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基层慢病防控工作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如防控体系层级不足、监管不力、防控信息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应对措施采取政策措施提高慢病防控意识相关部门对于老百姓在媒体、新闻等多种渠道进行更深入的全面慢性病防控意识普及,提高老百姓的防控观念。
计划编制完善,保障基层医药服务能力对于公共卫生防控工作来说,计划编制与实施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因此,需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制定完善的计划,提高其医疗技术和防控能力,增强基层防控能力和规模。
加强对技术和医疗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在对基层防控机构招聘人员和推广医疗技术等方面,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包括改善工作条件、提供明确的职业规划、提高福利待遇等等。
加强对防控体系建设的推进积极推进基层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防控体系的规范、统一监管及肯定。
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基层慢病防控的模式,提高防控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9-03-0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们物质⽣活⽔平不断提⾼,我国逐渐步⼊⽼龄化社会,使得我国患有慢性病的⼈群明显增多。
慢性病对⼈们的危害巨⼤,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对社会、经济、群众⽣命等各⽅⾯造成巨⼤的危害。
开展社区卫⽣服务是防治慢性病的最有效途径。
在社区及社区的家庭开展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明显优势,社区与社区内的家庭将成为慢性病防治⼯作的最好平台。
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控⼯作,是⼀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通过社区卫⽣服务,有效地对慢性疾病进⾏防控,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的、全⾯的、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前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社区慢性病防控⼯作开展受到阻碍,本⽂针对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探讨。
⼀、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1、社区内⼈员⾃我保健意识薄弱,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青年、中年⼈,对⾃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对慢性病认识不⾜,导致社区⼤部分⼈员对慢性病将会给⼈们未来健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使得⽇常⾃我保健意识薄弱,社区⼈员⾃我保健意识不⾼,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作开展难以实⾏。
其次社区⽤于慢性病防治资⾦不⾜。
⽬前社区慢性病防控⼯作所需经费完全靠国家、政府,等上级部门拨款维持,⽽每年国家对社区慢性病防控⼯作拨款不⾜,这部分资⾦被⽤于针对⼏种主要慢性病与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资⾦渠道的缺失,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作举步维艰。
同时社区对慢性病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了社区卫⽣服务中⼼⽹络直报信息系统,但对系统使⽤及利⽤率不⾼,这⼀问题也严重制约社区慢性病防控⼯作的顺利开展。
2、⼈员配置不⾜严重制约着慢性病管理⼯作的顺利开展。
基层从事慢病管理的专业⼈员少,且兼职过多⽽承担的⼯作任务繁重。
慢性病管理⼯作的现状多为,“⼀⼈多职,⼀⼈多能”,多数⼯作⼈员兼顾⽼年⼈管理、负责居民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慢病管理、死因监测⼯作等。
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的现状及进展
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的现状及进展联合国规定老年人的定义:在发展中国家,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则为老龄化社会;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9亿,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上升到总人口的20%左右,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为69.2%[1]。
对于大多数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并不都需要住院治疗,而是通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自我保健来进行调理。
社区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家庭病床是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最佳方法[2]。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开展了慢性病健康知识普及及危险因素干预、双向转诊、不间断访视、医疗咨询等服务工作。
鉴此,笔者对目前国内外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开展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提升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
1 国外老年慢性病护理的现状1.1 国外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的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根据需要开展了以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社区干预项目。
他们认为仅仅降低临床上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但如果以全人群为基础,即使是中强度的干预也能得到潜在的巨大的公共卫生效果。
如新加坡于1992年就开展“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计划”,通过6年1次的健康大普查,指导干预方向,效果明显。
还有芬兰北卡项目[3]和意大利以心血管预防为主的项目[4]。
社区干预的目的已从单纯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变成预防生活方式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干预内容也由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限制吸烟发展到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等[5-7]。
1.2 重视社区护理的效果 19世纪末,美国访视护士就已开始在全美各城市为老弱人群提供家居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服务。
据1990年报告显示,美国已有250多家社区护理中心,形式多样,并且面向各类人群[8]。
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1996年流行病学调查,我省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4.63%(全国3.21%),IGT的标化患病率为5.07%,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约有糖尿病病例200万人(50%以上为隐性病例)。
1998年的全省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岁以上居民已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及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8.94%、2.87%、00.93%、1.01%和0.94%。
国内比较处于较高水平。
经体检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31.12%(1/3),有71%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趋势预测:随着我国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预示着我国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2 慢性病所致的危害严重慢性病的预后差,致残率高:慢性病通常病程长,预后差,并伴有严重并发症甚至残疾的发生。
如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致盲率高25倍。
我国现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75%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致残,而且不可逆转,由此造成了人们生命余年的痛苦,加重了疾病的负担。
疾病负担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指标,是指疾病所造成的健康期望寿命的损失情况。
健康期望寿命可以定义为在健康条件下的期望寿命,即个人在良好的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它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信息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当前众多的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中,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可以作为一个反映疾病负担的新指标。
它由早逝造成的损失(寿命损失年YLL)以及残疾造成的损失(残疾生存人年YLD)两部分组成。
慢性病防治的根本任务就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进而预防和控制其发生。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慢性病的患病率上升导致了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增加。
我国城市及县级医院中慢性病住院病人占全部住院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慢性病社区护理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88慢性病社区护理的研究现状及分析彭文亮1,徐文丽1,张柳青1,庞建妮2,龙 春3(1.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2.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2;3.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摘 要:当前阶段,我国的慢性病发生率逐年攀升,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广大民众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
慢性病社区护理的推进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效果,降低慢性病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
因此,深入钻研慢性病社区护理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相关者应加大研究力度,为改进社区慢性病护理提供新的思路,以不断提高社区慢性病护理的水平,夯实我国社区护理基础。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护理;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课题来源: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山区居民慢性疾病居家照护与健康管理SOP数据平台研发应用项目”,合同编号:黔科合支撑[2017]2971。
作者简介:彭文亮,男,生于1986年,瑶族,贵州凯里人,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老年护理、社区护理。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与其他病症相比,慢性病的特点是病情发展缓慢、发病时间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慢性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因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经成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持续上涨,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给政府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最新的临床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慢性病人口已经突破3亿,糖尿病、中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总死亡人数的9成以上。
慢性病控制形势非常严峻,加大慢性病管控刻不容缓[1]。
1 慢性病社区护理的现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的慢性病发生率逐年攀升。
与此同时,慢性病发病呈现出了极强的年轻化发展态势,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慢性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挑战,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尤为突出。
根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以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慢性病是一类在长时间内发展成病、病情进展缓慢的疾病,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单一、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都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卫生知识普及率低,导致很多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居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导致慢性病的防控工作难以落实。
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的现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对策。
加大对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鼓励居民定期进行体检,加强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及时进行健康干预和管理。
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推动健康扶贫工作,让更多贫困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服务。
开展慢性病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管理、信息追踪等制度,实行全程健康管理,打通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水平。
加大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倡导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适度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的健康生活习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加强对慢性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的投入,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的现状尤为严峻,需要我们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控。
慢性病防治工作报告
慢性病防治工作报告一、慢性病防治的背景和意义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3600万人因慢性病而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63%。
在中国,慢性病已经成为人口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二、慢性病防治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卫健委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慢性病患者已经达到4.3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人,糖尿病患者1.1亿人,冠心病患者1.0亿人。
这些数据给我国的卫生健康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在我国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二是慢性病防治工作还停留在单一的医疗水平上,忽视了健康教育、预防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三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不够,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和生活社区的防治能力偏低。
三、慢性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和措施为了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慢性病的监测和调查工作,建立健全慢性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慢性病的发病趋势和变化;二是加强慢性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三是加强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工作,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和管理疾病;四是加强慢性病的科研和创新工作,推动慢性病防治的科学发展;五是加强慢性病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慢性病防治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四、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评估和展望为了评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效果,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来评估工作的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来评估工作的效果。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和工作效率来评估工作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及干预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校所在地的各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进行走访调研了解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现状,在分析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控制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病现状干预措施
慢性病是具有下列1种或1种以上的特征,其中包括患病时间是长期的,会成为残疾,起因于不可恢复的病理状态,根据病情需要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需要长期的医疗指导[1]。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正在逐渐上升。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患慢性病的现状及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了积极的干预措施,旨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如何开展对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湖州市吴兴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2 调查方法
深入社区收集各个社区对慢性病的基本统计数据情况,结合查阅
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2 结果
社区居民总人数为197919人,慢性病患病人数为28368人,患病率为14.3%,其中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为高血压17416人(61.4%),糖尿病3089人(10.9%),冠心病人(6.1%),中风458人(1.6%),恶性肿瘤(1.4%),精神病353人(1.2%),结核130人(0.5%),其他5172人(18.2%)。
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三种慢性病患病率位居前三。
3 讨论
因慢性病近来呈现不断上升的发病率趋势,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还给整个社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给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目前如何控制慢性病的进展,治疗慢性病,并减轻慢性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学者和专家们研究及讨论的重点问题。
3.1 社区防治慢性病过程中的问题
(1)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居民对慢性病认识不足,对慢性病的知晓率、了解度低。
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不够,社区卫生服务单位健康促进活动开展不多,导致居民大都对自己所患疾病具体情况不了解,也不知道所得疾病该如何控制病情及延缓慢性病的发展,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患的是什么病。
(2)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单位的信任度不够,同时也对疾病控制、治愈缺乏信心。
由于对大多数的慢性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缺少有效的药物控制再加上一些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一些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不自信,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而使患者不能完全按医护人员讲解的那样去实施,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使疾病恶化。
(3)患者家庭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关心不够,缺乏鼓励其战胜疾病。
由于慢性病的特殊性在于多为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服用药物,还时常会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的会引起残疾,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也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久而久之,患者会成为家庭的累赘,家人对其的关心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长时间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由于缺少鼓励和支持,也会逐渐失去战胜病魔的信心。
(4)医疗单位的设备不够齐全,医疗人员不足,医护人员医护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慢性病人群不断扩大,病人病情日益恶化,医护人员配备不足。
众多的慢性病人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参与其中,医疗单位也需要更多更齐全更先进的设备来对慢性病进行查、治。
(5)国家在医疗卫生、慢性病治疗等研究的政策,经济支持不足。
目前我国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仍局限在卫生系统,没有良好的利用其他资源,包括社会组织和企业,对国外经验借鉴较少。
这与我国医疗改革的政策有很大关系[2]。
3.2 干预措施
(1)普及健康、疾病知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病治病知识,提高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合理用药的顺从性[3]。
分区分块在各个社区、街道定时进行一些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讲座、板报展示等,普及有病及时就医,向专业医疗工作者咨询疾病知识的意识。
及时发现并改掉生活中可能导致疾病,促使疾病发展的不良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4]。
(2)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健全机构,保障慢性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从地方到中央的慢性病情况的报告制度,让群众和中央领导人了解慢性病的严峻形势。
从中央到地方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制度,系统地、合理地管理慢性病病人,延缓慢性病的发展趋势。
(3)加大对慢性病前期病人、亚健康人群的观察,防患于未然。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加强日常监测,注意留心本社区的有疾病先兆的人群并告知疾病的可能及预防措施,将慢性病遏制在萌芽状态。
定期随访观察慢性病前期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对其进行指导改正。
(4)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医疗水平。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医护水平,完善医疗单位设备,规范各项操作,提高其服务意识,医护过程中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身心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组建慢性病人联合团体,增加交流。
通过了解同等情况下其他人对待疾病的方式,组织慢性病病人统一为其讲述一些对抗疾病的成功案例,自己编写宣传健康知识小册等方式来了解慢性病知识,增加对抗疾病的信心。
(6)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加防治慢性病经费的投入。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甚至可能伴随终生的疾病,病人需要长期监测病情和服用药物,只靠病人自己解决,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重视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推出和执行,制定一套完善的慢性病防治制度,保证慢性病防治经费的供给,保障病人的权益。
防治经费应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7.
[2]庄立辉,刘明亮,郭继亮,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卫生软科学[J].2009,23(1):64-68.
[3]叶众,裴广军,徐建荣.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3):292-293.
[4]王跃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实用预防医学[J].2006,13(5):1365-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