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2)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册生物第5单元第15章第2节(第2课时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
A.肌腹
B.肌腱
C.血管
D.肌细胞
知识点三 躯体运动的形成
7.屈肘和伸肘运动的形成 (1)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 收缩 ,使肘关节弯曲,前臂上 提,此时肱三头肌呈 舒张 状态;
(2)伸肘运动时肱三头肌 收缩
,使肘关节伸直,前臂下
垂,此时肱二头呈 舒张 状态。这两组肌肉协调伸缩,牵
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臂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运动。
(1)图1是运动员利用低位拉力器锻炼上肢肌肉的示意图。此 时,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舒张 状态。
(2)运动员掷冰壶时,身体下蹲,以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 冰壶从本垒圆心推壶向前,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滑向营 垒中心(如图2)。上述动作的完成,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 骨受到牵引,②骨绕着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 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③④①② (选填序号)。
A.图乙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 白色的部分是①肌腱 B.甲图中示意产生伸肘动作,此时肱三头肌处收缩状态 C.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D.屈肘和伸肘都是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D
22.(2018 东城区期末)(读图理解题)2018 年 11 月 18 日,北京市 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 19 支球队、 91 名青少年选手参加。冰壶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需要在日常练习中锻炼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和机体协调能力。
20.(2019广州模拟)游泳是锻炼身体的很好方式。在下列相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游泳时,只有神经调节起作用 B.游泳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C.游泳过程中是由消化系统直接提供能量的 D.人一旦学会游泳就会终生不忘,可见游泳是人的一种本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2、能够说出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
3、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有序的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提高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对骨骼部分的自学及对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对骨骼肌结构图、屈肘伸肘模型的观察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的学习,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加强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分析运动的形成依赖各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认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
二、重难点
1、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运动的形成。
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以人体为例学习了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我们知道,运动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结构参与,每一个结构都有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请大家回去完成本章作业,尝试把本章知识做以梳理总结。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骨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2、知道骨连接的几种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设计骨的成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得出结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骨的成分的学习,自觉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及关注老年人走路乘车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1、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
2、体验关节的活动范围。
三、教学过程骨的结构决定着骨既坚固又轻便,骨的成分决定着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这些都是与运动相适应的。
我们全身的骨又借助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关节在运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第15章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人体关节、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能力目标:运用生活中常见材料,尝试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
情感目标: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躯体运动的形成。
难点: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推理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观察分析法等。
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等。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由一组动物生活行为的视频引入动物的运动。
【提问】1.视频中有哪些动物?2.它们在进行怎样的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从视频影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回答后得出视频中的动物和动物运动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请全体学生起立活动筋骨,探究思考“哪些结构参与了动作的完成?”。
学生结合预习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然后请学生坐下。
2.骨连结的三种形式:【展示】人体骨骼结构图介绍人体的骨骼,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举例说明骨连结的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活动的连结)。
【活动】【学生活动】1.学生说出: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学生回答:不活动的骨连结,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活动的骨连结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
3.学生参与活动并思考和回答问题。
(1)观察抚摸:颅骨连结的紧密性,体会其作用;(2)体验思考:进行深吸气和深呼气,体会胸骨和肋骨的活动情况,并思考其意义。
(3)知识拓展:活动一下全身的关节,回想一下足球运动员容易损伤的是那个关节?体会这些关节中哪个是最灵活的,活动范围最广的?【提问】“关节为什么具有灵活性”,引出关节的结构。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
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辨认长骨的主要结构;解释骨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说明骨的特性与骨成分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识图、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和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关注骨健康,预防骨疾病。
【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讨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学习生物上积极性很高,但理解及归纳能力较弱。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实验视频及生活实例吸引学生保持高积极性,在问题设置上多细化,引导、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考虑和组织回答语言。
学生日常在生活中常见猪骨,但人体骨骼没见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图片和视频,利于学生理解。
由于归纳能力差,所以先用问题形式请学生总结,如果效果不佳就改为教师用归纳性语言引导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总结。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动物们分别用什么方式运动?2.在水中,鱼、鸭子和虾分别用身体的什么结构来运动?从以上的回忆我们发现,动物在运动时,都有特有的身体结构来完成运动过程,那么这些结构是如何完成运动过程的呢?今天,我们以人的运动为例,来了解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
新课讲授: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运动系统(讨论)1.提问:(1)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2)人和动物之所以能运动与自身的什么系统密切相关?(3)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人体在运动时,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骨、骨连结与肌肉的相互作用完成运动动作的。
因此,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板书)1.骨的分类人体骨根据形态不同,其名称也不同。
(出示不同骨若干,请学生辨其形态)例如人的头部颅骨一般宽而扁,称为扁骨;人体上肢骨和下肢骨多为长形,称为长骨;人的手掌处骨一般短小,称为短骨;人的盆骨处骨型不规则,称不规则骨。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教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一、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本节教学中,以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交流和讨论以为主,以教师适时的启发和点拨为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在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骨骼、骨骼肌组成的。
人体的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
教材中以长骨为例阐述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适应性。
通过实验探究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物质组成的,这两大类物质的比例决定着骨的硬度和韧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1)观察辨认长骨的主要结构(2)解释骨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3)说明骨的特性与骨成分之间的关系2.能力(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和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2)关注骨健康,预防骨疾病四、教学重点1.长骨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五、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活动六、教学准备1.准备新鲜的羊长骨、鱼肋骨、鸡的下肢骨以及其他形状的骨。
2.准备实验中可能用到的药品和器材。
七、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学生观察、探究、交流和讨论与教师的启发点拨相结合2.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前瞻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作为组织者,教师应该有效地创设丰富的问题串,引发学生的质疑,进而进行主动的思考;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寻求实验的结果,而是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九、教学过程十、问题探讨1.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骼呈现中空疏松、脆弱易骨折等。
骨质疏松是一个缓慢而持续多年的过程,大夫或患者本人对它尚未察觉时,可能发生意外的骨折。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15章)教案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认识到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利用媒体资料的方法。
2、通过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勃勃生机,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难点:1、如何理解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正确区分行走、奔跑、跳跃这些不同的运动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学习方法“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启发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教师《动物世界》视频、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互联网或查阅图书资料或实地观察等手段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并将信息整理准备上课时使用。
学生学校情况: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
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3.选择一位你熟悉的运动员,了解他的运动项目及运动表现,分析其身体结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报告。
3.教师以青蛙跳跃为例,详细讲解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包括肌肉收缩、关节活动、能量转换等,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产生的基本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你观察过哪些动物的运动?它们有什么特点?
b.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会有差异?
c.动物运动对它们的生存有何意义?
3.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动物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如骨骼、肌肉、关节等,并阐述它们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
2.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骨骼、肌肉、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动物运动原理的理解。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a.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保护、关爱动物等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b.通过对动物运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对个体和种群生存的重要性,增强生命观念。
7.课后拓展,巩固知识:
a.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b.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物运动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运动
3.骨骼
(三)、骨骼肌
1、结构: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
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2、特性:遇到刺激产生收缩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
课题
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序号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目标
1.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2.知道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3.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骼的基本组成
4.体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
能力目标
1.通过有序第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提高观察及分析能力
出示关节示意图,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汇至版图,整理完善板书。
讨论:哪些特点使关节牢固?哪些特点使关节灵活?
关节的牢固性是由关节头、关节窝的结合,关节囊的坚韧性是由关节周围的一些韧带决定的。它的灵活性是由关节面上光滑的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关节囊和一些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决定的。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一些知识,学生可以随时补充。如: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什么是关节炎?怎样保护关节,预防关节炎;什么是脱臼?若发生脱臼后怎样急救?等等。引导学生关于运动中对关节的保护,加强锻炼,强健关节。
2.通过对骨骼部分的自学及对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的学习,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加强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
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关节的结构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学生看视频
学生分组自学、交流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
(一).骨
1.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长骨的结构
骨膜
结缔组织膜(保护)
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营养、接受刺激)有成骨细胞(长粗、再生)
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
骨松质:疏松,排列有规律骨髓红骨髓:造血
黄骨髓:贮存营养
***既轻便又坚固,适于完成运动
3.骨的成分与特性
无机物(2/3)——使骨脆硬
有机物(1/3)——使骨柔韧
(二).骨连结
1.骨连结的类型
不活动的骨连结
半活动的骨连结。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生物:第15章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3、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躯体运动的形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阅读板书设计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骨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二、骨连结——关节活动“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三、骨骼1、中轴骨2、四肢骨四、骨骼肌五、躯体运动的形成学生学校情况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没办法每个人拥有一套,只能几人共用,这正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学生来自农村,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多,特别是对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
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主,认识骨的成分。
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
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
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
标题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10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来源:]1、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来源:][来源:]三部分。
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来源:]2、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
标题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11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讨论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在批改作业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检查学生对动物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观念。
b.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出改进意见。
c.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和观察。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动物运动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动物运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运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动物运动案例进行分析。
5.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6.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7.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8.提高信息素养,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生物学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和探究。
9.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动物运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4.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
5.动物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捕食、逃避敌害、繁殖等。
在板书设计中,注意将重点知识点、关键词、词组和句式表达清晰、简洁地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使用生动的图片、图示和颜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通过有趣的案例和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 教案设计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科生物教者王丽学校抚顺市望花区雷锋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探究,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信息交流,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搜集处理信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亲身体验以及小组成员的讨论交流,认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探究质疑—合作深化—总结交流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教学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鸡的关节、关节模式图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引言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骨骼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肌肉关节面关节头组成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作用:支点师:播放多媒体生:观看大屏幕思考: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师:引导学生做探究实验;播放多媒体。
生:做探究实验;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并掌握;师:引导学生观察鸡的关节,并引导学生对照关节模式图分析。
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
了解关节的组成及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用已有知识探求新知识。
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1.关节既坚固又灵活,与此功能特点无关的是( D ) A.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光滑软骨 B. 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 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 D. 关节囊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
2. 有人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额不能合拢,这是由 于( C ) 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B.关节腔内可能积液 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D.关节软骨产生病变
骨膜:在骨表面的一层 致密结缔组织。长骨的 表面覆盖有骨膜,骨膜 内有神经、血管和成骨 细胞。
骨膜下有成骨细胞, 与骨长粗和骨折后的 修复有关。
骨骺两端的软骨 层有软骨层细胞, 与骨的长长有关。
骨密质: 骨干外周 部的致密 骨组织
骨松质: 骨干内侧 和骨骺端 的骨组织 呈蜂窝状
骨髓:长骨骨干中央的空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的物质
4.识图 ①是 肱二头肌 ,② 是 肱三头肌 。
①
②
(1)当①( 收缩 ),②( 舒张 )时,引起( 屈肘 )动作;
(2)当①( 舒张 ), ②(收缩 )时,引起( 伸肘 )动作;
1.从玉树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
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C )
A.肘关节脱臼
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
2.垂手提一桶水上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D.舒张,舒张
( A)
3.骨骼肌受到( 神经 )传来的刺激收缩,会牵动骨绕 ( 关节 )活动。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运 动不仅靠( 运动系统 )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 ( 协调 )和( 控制 ),需要( 能量 )的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教学重点
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
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方法
探索、讨论、阅读
教学过程
一、认识骨骼
通过课本图示15-15、挂图、实物标本,了解人体骨骼数量、组成和作用。
1、数量:206块
2、组成:中轴骨、附肢骨
3、作用:支持、保护
二、认识骨骼肌
通过课本图示15-17、挂图,了解人体骨骼肌数量、组成、分类和作用。
1、数量:600多块
2、组成:肌腱和肌腹
3、分类: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4、作用:参与运动、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
达情感、维持体温
三、躯体运动的形成
1、形成: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
2、控制:神经调节
3、原理: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4、能量: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活动:
做伸肘和屈肘运动
参照图例和挂图,了解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一起做伸肘和屈肘运动。
思考:在伸肘和屈肘的运动形成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而肱三头肌收缩;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
思考与演示:教师示范原地踏步运动,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这一运动有哪些骨骼肌参与了?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大肌、斜方肌
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腹直肌、臀大肌
本节课小结
布置作业
课本第20页“思考与练习”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