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重庆第一资源

合集下载

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才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渝人发[2007]17号

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才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渝人发[2007]17号

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才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才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渝人发[2007]1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事局,市级各部门人事(干部)处:现将《重庆市人才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才市场“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发展人才市场,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地位,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

根据人事部《关于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国人部发[2004]12号)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人才市场发展的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㈠现实基础“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市场发展围绕“构建西部一流人才市场”战略命题,紧扣“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战略定位,通过创新观念、政策、机制、服务四项战略举措,较好地完成了四项发展战略任务。

1、市场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机构96家,人才网站7个,从业人员800余人,形成了以重庆人才大市场为龙头,区县人才市场(22家)为主导,民营、合资、行业人才中介机构(73家)竞相发展,区域性人才市场与专业性人才市场协调推进,政府宏观调控、中介提供服务、主体双向选择、市场调节供求的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格局。

2、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

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广泛开展人才招聘、人才推荐、人才培训、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引进和就业指导等服务,完善了以市场化人才配置、社会化人才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和专业化人才开发为主的服务功能。

重庆人才市场调研报告

重庆人才市场调研报告

重庆人才市场调研报告重庆市人才市场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重庆市在人才需求和供给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为了全面了解和研究重庆市人才市场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重庆市人才市场的调研,分析市场供需状况,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在人才市场上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重庆市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人才市场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借助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手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人才流动情况。

三、人才供给情况分析1. 教育资源重庆市是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每年都会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而且,重庆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人才流出情况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发展,一部分高素质人才会选择流出重庆市,去向一线城市或者海外发展。

这对于重庆市的人才供给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3. 人才培训重庆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人才培训的投入,通过各种培训机构、培训项目,提高了社会上的人才技能水平,为市场的人才供给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4. 人才队伍结构重庆市的人才队伍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和调整,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互联网行业,大量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涌入,为重庆市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人才需求情况分析1. 重庆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2. 在政府政策扶持下,重庆市对于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例如在工业制造、金融、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3.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追求,重庆市对于文化艺术、旅游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重庆市武隆县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探讨

重庆市武隆县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探讨
( 庆 工 商 大 学 , 庆 4 06 ) 重 重 00 7
摘 要 :旅 游业 成 为 重 庆 市正 在 全 力培 育 和 打 造 的战 略 性 支 柱产 业 和 主导 产 业 ,重 庆 市武 隆县 拥 有 丰 富 的旅 游 资 源 ,这 为武 隆县 旅 游 业 的发 展 提 供 了优 厚 的 条件 。但 是 目 武 隆县 旅 游 人 才 资源 存在 着许 多问 前
中图 分 类 号 : 5 27 F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6 8 3 (0 0 1 — 0 0 0 10 — 9 7 2 1 ) 0 0 8 — 2
旅游 业 成 为重 庆 市正 在 全 力 培 育 和打 造 的 战 略性 支 直 属 的旅 游 景 点 区 以及 支撑 旅游 业 的相 关 行业 。此 次抽 6 其 占1 家 旅 拄产业 和主导 产业 ,09年全市 共接待 游客 1 3亿人 样 调 查共 4 家 单 位 , 中旅 游 饭 『 2 , 游 餐饮 企 业 20 . 2 1家, 7 仙女山农家乐 1 家 , 8 旅游车船公 司 4家 以及旅游 次 , 比增 长 2 . 同时实现旅 游总收入 732 同 1 %, 9 0. 3亿元 , 家 同 比增长 2 . % 加快发 展旅游业有利于刺激 国内消 纪念品商店 2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发现武隆县旅游人 53 2 费 、 加就 业 以及 带动 相 关产 业 的 发展 , 至 低 碳旅 游 是 增 甚 旅游 发 展 的必 然 趋势 , 将会 成 为 低 碳经 济 发 展 中 的亮 点 . . 重庆 市 武 隆县拥 有 相 当丰 富 的旅游 资源 , 从被 誉 为 “ 方 东 瑞 士 ”“ 、山城 夏 宫 ” 南 国第 一 牧 场 ” 和“ 的国 家森 林 公 园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表彰重庆市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表彰重庆市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表彰重庆市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4.01.23•【字号】渝人社〔2024〕45号•【施行日期】2024.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表彰重庆市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渝人社〔2024〕4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科技局,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科创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科创局,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科技局,市级相关部门、中央在渝有关单位干部(人事)处(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市科技局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科技管理系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市科技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涌现出一批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集体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管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决定,对黔江区科技局等50个先进集体、晏东等98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引领和激励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全市科技管理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围绕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唯实争先、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而努力奋斗。

重庆人才发展现状

重庆人才发展现状

重庆人才发展现状
重庆市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

在重庆人才发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

首先,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针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平台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同时,重庆市还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了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重庆市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基地等方式,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研发环境和支持条件。

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此外,重庆市还加强了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引进了一批国际化人才和先进技术。

同时,重庆市也鼓励本地人才到国外学习交流,提高其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然而,重庆市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由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力相对较低,一些高层次人才选择了去其他一线城市或者海外发展。

其次,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方面。

最后,重庆市的人才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并不完全匹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综上所述,重庆市在人才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和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吸引力和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特区建设的多维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人才特区建设的多维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使 用机 制 , 全 以品德 、 健 能力 、 贡献 、 业绩 为导 向 的人
才评价 体 系 ,形成 有利 于人 才创新 创业 的分 配 和激 励 制度 ; 五 , 特 殊 保 障 , 设 服 务 机 构 、 务 窗 第 有 专 服 口、 服务 人员 , 善公 共 技术 平 台 、 息平 台和 生 活 完 信 设 施 , 人 才 生 活 、 留 、 育 、 业 提 供 支 持 和 服 为 居 教 创 务 ; 六 , 特殊氛 围, 第 有 努力 营造 鼓 励 创 新 、 尚竞 崇 争、 开放 包容 、 自由活跃 的文 化 环 境 , 发各 类 人 才 激 创 新创 业激 情 。 相 比之 下 ,北 京与 重庆 发展人 才特 区建设 的主 要 定位 , 北京 发展要 求注 重特 色 , 重庆定 位发 展 内 而
投 入 地 方 财 政 科 技 拨 款 占 一 般 预 算 支 出 比例

人 年/ 万人
88 .
2 . 35 l . 17 86 . 35 .
14 .
平 均水平 。与东部 沿海 的江苏 、 广东 、 山东 和福 建等
省 份相 比,重 庆人 才 当量与 创造GD 的差距 更 是 明 P
容 非常全 面 , 涉及人 才建设 的各 个方 面 , 是相 比北 但
图通 过影 响人 才 特 区建 设 的 障碍 因素 进 行分 析 , 提
出对策 、 建议 , 以供 决策 部 门参 考 。 人才 特 区 的建 设要 凸显 出“ ” 特 。近 年来 , 国 全 各 个 省市先后 建设 人才 特 区 ,并且 积 累了大量 的经 验 , 特 区的特 色定位 是人才 特 区的核心 所在 , 而 也是 胜 败 的关键 ;笔 者认为 重庆 的人才 特 区建设受 困 于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重庆市人事局局长姜平专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重庆市人事局局长姜平专访

员考试 招录工作逐 步规范。公 务员考试录
用制度坚持公开、 平等、竞争 择优的原则,
姜平: 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讲,就是 “
切从人 的需要出发,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满 今年的招考职位取消户 口限制、身份限制 、 足 人的多层次需求 ,尊重人的个性 ,推进 减少专业限制、放宽政 治面貌,为更广泛 的
人的全面发展。 人事 人才工作坚持和体 现 人 员提 供了平等 的报考机会 第三是社会
“ 以人为本” ,首 先要树 立人人能成 才的观 整体就 业形势不容 乐观。随 着我国经济结 念 。人事部1 制定政 策、考虑 问题 、安排 构调整 的步伐不 断加快,劳动 力供大于求 ' 3
0重 庆 市 委组 织 部 副部 长 、 重 庆市 人 事 局 局长 姜 平
方式 用人单位需加试专业知识的必须报 经 出台 了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一系 才强市 战略后,各 美人 才总量有 了 大幅 较 市 人事部门审核 同意。这 些新的举措都 是 列政策措施 如建立重庆市居住证 制度 、专 度的增长。但作为西部惟一的新 兴直辖 市, 为了最大限度 的杜绝人为 因素 使招 录工 家管 理办法 、专 业技术人 员兼职兼薪管理 重庆 的高层 次人 才仍 然相 当缺 乏 这主要
算 得 上 真 正 的人 才
智、才略涌流。
姜平 :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公务
员招录 的基本原则 。重庆 自推行 公务员制 度以来,人事部 '严把公务员进 口关,推行 _
姜平 : 科学的人才观强调,只要具有一 公务员 招录更 加科学、规范、公 正 定的知识和能 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 三个文明建设 作出积极 贡献的,都是人才。 绩为导 向, 以社会 、市 场和群众认 可为标 准,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去衡量,打破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

以社会进 步为 目标 ,以生 态环境 良性循 环为 条件 ,尊
重经济规律和 自然规律 ,按 照 以技 术文 明协 同绿 色文
明为特征 的新 的发展途径 ,选 择有 利于节 约资源 与保 护环境 的产业结构 和消费方 式 ,把生 态建设 与经济发
源” ,必须加 快 开发 ,才 能促进 新 农村 建设 进程 。 [ 关键词]人 力 资源 开发 ;战略 地 位 ;新 农 村 建设
【 中图分 类号 ]F 4 【 20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 —03 2 0 )0 0 4 6 3【0 8 6月 一 8 — 6 01 0 胡锦 涛总书记 指 出 : “ 当今 世界 ,知 识越 来越成
观 .构 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必然 选择 ,也 是符 合 经 济社会 发展 规律 的 必然选择 。新农 村 建 设要 求 具有数 以亿计 高素质 的 劳动 者和 数 以 千万计 的 专 门人 才 ,充分发 挥农村 人 力 资源 的优 势 。 因此 ,农 村人 力资 源是新 农村 建设 的 “ 一战略 资源” 第一动 力 资 源” 第一优 质 资 第 、“ 、“
节劳动力 资源 的数 量 供给 ,提 高劳 动力 资源 的质 量 , 改善劳 动力 资 源 的结 构 ,促 进 劳 动 力资 源 的合 理 流 动 ,完善劳动力资 源的组织 和管理 ,充 分挖 掘劳动者 的体 能 、智能和协 作 能 力 。 在 现代 经 济 中 ,人 力 资
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指 出 : “ 学 发 展 观 ,是 对 党 的 科
论和 “ 三个代表 ”重要 思想 既一脉 相承又 与时俱 进的
科 学 理 论 ,是 我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指 导 方 针 ,是 发 展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必 须 坚 持 和 贯 彻 的 重 大 战 略 思

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出炉(最新数据)

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出炉(最新数据)

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出炉(最新数据)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出炉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长沙(见图表)。

其中京沪深居前三。

分地区看,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东部城市人才持续集聚,共有7座上榜,中部有武汉和长沙上榜,西部仅有成都榜上有名。

2021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强北京人才吸引力拔得头筹。

泽平宏观研究显示,近年来,北京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直至2020年有所回升,2021年继续创新高,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最高而且2021年人才引进政策放宽。

从收入水平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21年我国人均月收入、人均年收入30强城市排行榜》统计数据,北京市表现抢眼,以人均月收入21554元,人均年收入258648元,排名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从人才引进政策看,力度较大。

2021年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在放宽年龄和门槛的情况下,不占引进指标的毕业生范围增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符合一定条件可直接办理落户……”上海人才吸引力位居第二位。

泽平宏观研究显示,上海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重回榜首且创近五年新高,主因上海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落户政策放宽;此外,2021年上海代替天津,成为北京人才流出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

深圳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三位。

近两年深圳人才集聚明显,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创新发展水平高,但是由于人口承载力有限,近年也开始控制人口有序增长。

广州人才吸引力位居第四位。

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人才从广州净流向深圳;广州20XX-2021年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是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排名第五到第十位的是二线城市。

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为了进一步优化重庆市人才队伍结构,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渝发展,重庆市政府制定了一套认定高层次人才的量化标准。

以下是根据相关政策整理出的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一、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级人才计划包括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

入选这些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973”、“863”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担任首席科学家或主持过国家“973”、“863”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三、国家科技奖主要获得者获得过国家科技奖的主要获得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得者,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四、海外高层次人才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1.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并在海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等单位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 国(境)外经济金融、科教文卫知名专家。

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六、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千人计划)人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千人计划)的人选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七、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前三名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前三名获得者,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八、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主持过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的人才,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九、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特聘专家被聘为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或特聘专家的人才,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十、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可被认定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

如何理解人才是第一资源

如何理解人才是第一资源

一.如何理解人才是第一资源
二.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他们是企业、组织和国家发展的
重要基础和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解是指,在现代社会,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竞争优势,是推动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各国都在争夺人才,把人才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因此,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人才培养。

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的
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

2. 加强人才引进。

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回
国发展,同时加强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和留用。

3. 加强人才评价。

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人才的实际贡献和潜力,鼓励人才
创新和创造。

4. 加强人才保障。

要加强对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福利,让人才有更好
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5. 加强人才流动。

要打破行业和地域的壁垒,鼓励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人才的跨界和
跨领域发展。

总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知识竞赛试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知识竞赛试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知识竞赛试题汇编(单项选择题)1、自( C )年起,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范围。

A、2006年B、2007年C、2008年D、2009年2、自( C )年以来,市政府每年在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对高级技师给予倾斜。

A、2003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3、我市在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对高级技师调整最多的一次金额是( D )。

A、80元B、100元C、120元D、140元4、“人才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是哪位领导人的重要论述?( B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5、“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哪位领导人的重要论述?( C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6、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 A )A、2003B、2004C、2005D、20067、技师学院培养预备技师,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每培养一名,我市市级财政补助职业院校( B )元。

A、500B、1000C、1500D、20008、市人力社保局对技师、高级技师培养规模列全市前20名的单位分别给予( C )万元奖励。

A、1B、2C、3D、59、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提取、使用职工培训经费,不对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拒不改正的,由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处以( A )万元以下罚款。

A、1B、2C、3D、510、( B )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

A、职业院校B、企业C、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D、社会培训机构11、取得预备技师资格的毕业生在相应职业岗位工作满( B )年后,经单位认可,可申报参加技师考评。

A、1B、2C、3D、412、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我市给予( B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A、1B、2C、3D、513、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并在渝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每月发放政府岗位津贴( B )元。

A、500B、1000C、1500D、200014、对评为“重庆市杰出技能人才”的,给予( C )元的一次性奖励。

重庆市打造西部人才资源高地的对策

重庆市打造西部人才资源高地的对策

三、 重庆人才资源存在 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 , 发展 较晚 。作 为政 治直 辖市 的北 京 、 业直 辖 工
市 的天津和经济 直辖市 的上 海都 具有 得天 独厚 的优越 地
能为重 庆经 济发展 、 筹城 乡发 展积 极奉 献 、 统 廉洁 的党 政
优秀人 才 ; 第二是 优 秀企业 家 , 提供 给他 们优 越 的待 遇和 优惠的政策 , 就一个 良好 的 市场竞 争 环境 , 引贡献 于 造 吸
第三 , 人才 素质整 体不 高。根据 中国社科 院《中国城
境人手 出对策 , 步形 成 内陆开 放型人 才 高地 , 就培 养 逐 造

大批 忠于 党、 于 国家 、 想崇 高 、 务 人 民 的高 素 质 忠 理 服
通过对人才资 源 的引进 、 激励 、 价 和培 养机 制 的构 评
人才。
单位 : 万人
化和城乡一体化。《 重庆 中长期人才 发展规划纲要 》 出, 提
到 22 0 0年要基本建成 内陆开放 型人 才高地 。要 实现 这些
目标 , 必须 以人 才发 展作 为依 托 , 断发 挥人 才在 经济 发 不
展 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 。


重庆人 才资源 的基本情况
了人 才 的涌 进 。
大力 度建 设长 江上 游 的经 济 中心 、 统筹 城 乡发展 的直辖 市。城市的快速发展让重 庆对人才 渴求不 断增大 , 这也使 得重庆人才有更大的发挥 舞台和施展才华 的空 间。
第二 , 地理位置 弱势 。重庆 市地 处长 江 中上 游 , 西靠
成 都 , 临 武 汉 、 沙 , 西 三 角 地 区很 难 成 为 人 才 的首 选 东 长 在

重庆: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重庆: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 经验谈 ・ 重 】
重庆 : 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自主创新 , 人才 为本 。 创新 型科 技
术 带头人 , 国家技 术发 明奖、 国家科学
才培 养环 节 中的重 要组 成 部分。一 个
人 才是科 技 新 突破 、 展 新 途 径 的引 发 领 者 和 开拓 者 , 是科 技 人 才队伍 的 中 坚力量 。重 庆 市始 终注 重 充分发 挥人 才第 一资 源 作用 , 主动 适 应我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需 要 , 定不移 地 走 人才强 坚 国之路 , 学规划 , 科 深化 改革 , 点突 重 破 , 体推 进 , 整 努力开创人 才辈 出、 人
导学术 自由、 求真理 、 谨求实 、 追 严 勇 技人才创新创业 的激情与动力。
技创新人才和创新 团队 ) 为重点 , 加快
I2 0 年 国家实施 “  ̄ 08 海外高层 次人才 引进计 划 ” 以来 , 重庆 市新 投入 1 0 00
万元实施 海外 高层次人 才创 新 创业基 地 的建设 , 过基 地 吸 引更 多更 广 的 通 海外 高层 次人 才团队来 渝创新 创业 。
尽 其才的新局面。
技 术进步 奖二等奖前三名获得 者、“ 新 地 方 的人 才环境好 , 就容 易出人 才, 反 世 纪 百千 万人才工 程 ”国家 级 人 选等 工程技 术 人才, 每月享受 1 o 元 以上 o o
之, 不仅 本土人才 培养不 出来 , 而且 急
需的人 才难 引, 引进 的人才难留。 根 据人 才队伍 建设 的马太 效应 ,
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充分激发创新科 海外高层次 人才创 新创业 基地 建设 。
创造 良好环境凝聚 人才
新 引导 的科 技 管理 制 度 , 全 有利 于 健

人才资源为什么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为什么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为什么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主要包括人们的智力、技能、经验、创新和创造力等方面。

以下是原因:
1.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企业拥有了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团队,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人才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拥有了一批能力强、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才能持续进行技术改进、业务创新、产品升级等,促使企业在市场中长久立足。

3. 人才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人才是创新的源动力,企业拥有一批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才能开拓新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总之,人才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和留用,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团队。

重庆人才计划

重庆人才计划

重庆人才计划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市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这座美丽的山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首先,重庆市实施的人才计划包括了各种人才引进政策。

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都有相应的引进政策和待遇。

比如,对于高层次人才,可以提供丰厚的科研经费支持和优厚的薪酬待遇;对于急需紧缺人才,可以给予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青年人才,可以提供住房补贴和创业扶持等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发展平台,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前来发展。

其次,重庆市还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投入,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举措不仅为重庆市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也为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重庆市还实施了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对各类人才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

通过评选表彰优秀人才,设立各类奖励,为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厚的回报,使他们在重庆这片热土上有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

总的来说,重庆市的人才计划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这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引进、培养和激励人才,重庆市正在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为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庆将会成为更加繁荣、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石柱县王场镇大坝村村官魏巍论文)时代的进步,淘汰的不仅仅是陈旧的观念,人才资源的交织更替来得更加的猛烈。

有人曾经说过:“在21实际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人才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改变拥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

”新千年伊始,江泽民同志便确立了人才资源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经历了以土地与人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形态,以机器、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形态,到现在人类文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形态。

不同的经济形态对生产力、生产资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农业经济形态依赖的是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者,工业经济形态主要体现在对大型的机器和机器在单位时间内对生产资料的消耗为主。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的:“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

”在知识经济形态中,高技术产业迅速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就业机会倾向于智力密集的群体,经济的分配也主要以对知识的占有量为基础。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今世界,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扩大和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此推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

在自然资源愈益匮乏、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

随着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与其经济、科技的竞争能力紧密相连,而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

渝北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

渝北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

渝北区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渝北委[2006]111号)为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渝北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不断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更好地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渝北施展才华和创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重庆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规定》(渝委[1998]169号)、《重庆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渝府发[1999]61号)等文件规定和市、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参照全国、特别是周边地区引进人才的做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引进人才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努力把我区建设成长江上游的人才聚集高地,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二)引进人才遵循的原则:党管人才原则;以用人单位引进为主,双向选择原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原则;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原则;一人一事,特事特办原则。

二、引进人才的对象及重点(一)引进人才的对象: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为第一层次;上千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第二层次);2、市(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市(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以及市(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4、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5、具有硕士学位或国家重点院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并被授予双学士学位的人员;6、拥有发明专利的人员;7、有特殊专长和技能的高级技师、市(省)级民间艺人以及其它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我区引进的人才,除属于以上人才的范畴外,且必须是我区每年最近一次发布的急需紧缺性人才专业目录的人员。

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

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

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第一篇: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近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强调,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首先要成为人才高地。

所谓人才高地,是指人才资源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好、效益突出的区域,这是由上海最先提出的。

现在,各个省市都在建设自己的人才高地。

而重庆作为一个急剧发展的城市,更有必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才高地。

人才高地是青年人才向往和汇集的地方。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总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盛、科教昌明、交通顺畅的地方生活、工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更好地建设“五个重庆”提供了基础条件。

建设属于重庆的特色人才高地我们需要懂得用好本地人才不闲置,引进外来人才敞开门的原则。

对内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利用现有人才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盘活本地人才资源存量,大力开发培养本土实用人才,激发本土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实施“高枝嫁接”工程。

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对外我们需要创新工作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坚持打造人才引进优势,推动区域人才高地建设,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加强人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建立和完善更加开放、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制订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融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激励等诸项配套措施于一体,确保能引进人,留住人。

但是建设人才高地,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更是基础。

所以我们必须营造发展环境,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实现人才的有效吸引,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

用精神鼓励感召人才。

坚持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社会舆论导向。

物质激励吸引人才。

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客观形式和办法,实行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使人才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得到更加合理回报。

用良好的环境成就人。

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建设,认真做好培养、使用、保护、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张运华;张牛
【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3)004
【摘要】人才是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改革人才的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张运华;张牛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学院,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学院,重庆,4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2
【相关文献】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J], 贾陆英
2.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J], 赵丽琴
3.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J],
4.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发挥好首都新闻出版人才资源优势 [J], 冯俊科
5.图书馆员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 [J], 金正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是重庆第一资源作者:杨庆华冯英凯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08期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济基础薄弱,要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人才资源建设迫在眉睫。

文章对人才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如何选才用才、重庆市人才资源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并提出进一步加强重庆市人才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资源;区域经济;人才队伍建设;重庆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62-0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精神,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一、人才资源的概念和内涵人才资源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其内涵就是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把人才优势作为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

二、发展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才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之争也历来是国家、地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政治格局动荡不安,经济局势也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快人才资源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正进入“十二五”发展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建设急需各类人才的参与和贡献,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尤其是人才[2]。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经验也充分体现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的人才队伍。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

三、如何选才用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要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要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4]、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5-6]。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要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

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

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对人才的选择要突出行业特性,对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行业特性,使人才成为“又红又专”的专业性人才。

“要营造符合人才成长特点的环境。

应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

”我们要重点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

二是激励机制。

善于用伟大的事业来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来鼓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人才,注意用适当的物质待遇来吸引人才。

有个性不代表有能力,有能力不代表没个性,面对人才的不同个性,最好是要因势利导、用人之长,选择合适的人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人才的使用上,要注意使用地区的地域特点,不能让不起眼的习惯拖了后腿。

我们要充分利用人才,发挥人才的应有效用,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立各项适合人才发展的制度,培育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不能盲目地套用同一的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没有永远不变的模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人才的效用最大化。

不同时期,人才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时代特征,不可将过去老的模式用来进行人才的管理而阻碍人才的发展。

因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来说,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只有重视发挥人才资源的集中优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不是梦想。

四、重庆市人才资源发展状况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明显,人才相对匮乏[7]。

要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人才资源建设迫在眉睫。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强国富民的关键。

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在引进人才,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方面都做了大量充实而实用的工作。

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作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任务,把制度创新作为有效开发人才资源的第一措施,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切实加强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推动了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努力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推动了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重庆市为人才资源发展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重庆市历届市委书记及市长都十分关心人才问题,多次强调要以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作为根本衡量标准,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根本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重庆拥有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提出:要完成江泽民总书记交办的“安置三峡移民、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四件大事,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拥有一支优秀人才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

这个思想,后来被高度概括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指导全市各项工作的基本思想。

后来进一步提出了“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的重要观点,使全市上下出现了一派举荐人才、吸纳人才、重用人才的勃勃生机。

重庆市坚持在政治上关心人才,在生活上帮助人才,在工作上支持人才,在使用上信任人才,使他们消除一切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施展才华。

199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名,从社科院300多名已毕业博士和在读博士生中,选派39人组成“博士生服务团”,到重庆挂职锻炼服务。

1999年,中央组织部、团中央再次组织10名已成为学术骨干的青年博士,组成“博士服务团”到重庆挂职锻炼服务。

在两批博士(生)服务团工作届满之际,都有不少同志主动要求留下来,参与重庆的经济建设。

组织部门经过民主、科学、严格的程序,将其中的13名博士正式调入重庆。

重庆对这批新来的同志的确是敢压担子、敢给位子,将这些年轻同志均安排在区县(市)和市级部门任副职。

近年来,重庆引进了各类高层次人才近千名,包括从国外和国内兄弟省市、港澳地区引进的多名高层次人才。

重庆市领导也高度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直辖以来,共选调了317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企业等基层单位任职锻炼,安排使用了30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

重庆市主要围绕对全局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能起到关键作用的两类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即“一把手”的培养和年轻干部的培养。

近年来,重庆先后选派了250多名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等国家级培训机构学习培训,选调了1 200多名县处以上党政干部、18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委党校学习轮训。

重庆培养人才的课堂也摆进了国内外的高校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