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第十六讲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8第八章 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1、办抗大式训练班。 2、解放区原有的大学进一步正规化。 3、创办新大学。
第三节 现代教育家的 教育活动与理论
一、杨贤江的二)论教育本质 1、教育具有历史性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三)论教育功能 (四)“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
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 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 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三)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1939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重庆召开了第 三次全国教育会议,蒋介石作了《今后教育的 基本方针》的讲话,认为国家的生命力由教育、 经济、军事三因素组成,教育是基本,是经济 和军事的总枢纽,在进行抗日战争的同时,要 致力于民族的改造和国家的复兴,战后国家的 建设需要无数专家学者、技工技师。
思考题
1.国民政府教育宗旨的演变。 2.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历史经验。 3.述评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 4.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苏区工农兵代表 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三 条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 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 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 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 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 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
三、革命根据地的普通学校教育
(一)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普通教育 苏区的普通教育以小学为主,中学教育则多与
干部教育结合。 教育方针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
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共产主 义的建设者”。
民国时期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教育教育乃千秋之大业,"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无论是在军阀割据,还是战乱时期,都十分重视教育。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等等。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
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
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
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
《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
"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
教育学原理简明中国教育史
年代
幼稚园数(所) 幼稚生数(人)
1926
21
800
1936
1283
8万
2、义务教育(初等教育)
▪ 《厉行国民义务教育与成人补习教育》(1930年) ▪ 《小学法》 (1932年) ▪ 《小学规程》(1933年) ▪ 分期普及义务教育的办法及细则(1935年)
义务教育的配套措施: ▪ 市县区划分小学区办法(1936年) ▪ 实施二部制办法( 1937年) ▪ 实施巡回教学办法 (1937年) ▪ 改良私塾办法(1937年)
六、创造教育思想
1、创造教育的内涵: ▪ 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或认知能力; ▪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言能行、掌握各种工具的技能
和处事的能力。
2、创造教育的方法: ▪ 实施“手脑并用”的教育 ▪ 创造的环境与环境的创造 ▪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3、创造教育思想的特点: ▪ 治学与治事能力并重 ▪ 发挥创造力与社会政治理想的结合
▪ 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 水平,打破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
▪ 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 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 文教建设的总任务: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发展广 泛的社会教育,努力扫除文盲,创造大批领导斗争 的高级干部。
2、苏区教育体系
(1)干部教育 ▪ 红军学校 ▪ 苏维埃大学 ▪ 技术学校(如中央农业学校、红色医务学校等) ▪ 文化艺术学校(如高尔基戏剧学校等)。 (2)扫盲教育
存Hale Waihona Puke 混合型)(混合型)36所大学附设教育学 院或教育学系
师范学院11所 师范大学4所 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学 系28个 师范专科学校13所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
壬戌学制——开创教育新格局上海市徐汇中学姚虹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划时代的巨变,无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讲到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了革除“旧染污俗”的社会改革,提到民国新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但限于篇幅,教材省略了对民国教育改革的叙述。
其实,民国的教育改革也是辛亥革命后社会变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把前清学部改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先生与教育界的志士仁人一起,在保持和发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广泛采纳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使追求民主、崇尚科学、强调实用、求知于世界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在理性思考和实践活动两个层面得以凸现。
辛亥革命后三十多年教育变革和发展,从大的方面可以概括为:1、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制度的探索;2、中西教育的对接、碰撞和重建;3、教育观念的诸多根本性转变;4、学校,尤其是中学和大学的全方位建设;5、教育理论的引入和建设;6、教育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今天就选择一个切入口,即壬戌学制,来初步了解民国的教育变革。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
作为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教育里程碑的壬戌学制,是在民国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新文化运动的第八年、五四爱国运动后的第四年,即1922年颁布的,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一个学制。
在壬戌学制之前,中国已颁布过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
前两者是清末颁布的,几乎完全抄自日本;民国建立后,蔡元培主持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体现了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如废止读经,废止奖励出身等,但依然留有日本教育的影子。
由于旧学制的诸多缺陷,从1915年始修改学制就迫在眉睫。
1922年新学制的出台前后历时7年之久,全国上下掀起了研究学制的高潮。
民国初期(1912-1927年)之教育模式
民国初期(1912- 1927 年)之教育模式摘要:民国初期(1912—1927年),军阀混战,中国实际上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这给了大学以相对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变迁大致沿着学习、借鉴日本—德国—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轨迹运行,对中国高等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国百年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民国初期高等教育教育模式德日模式美国模式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制不是中国传统或古代高等教育体制自然演变的结果,中国历史上没有现成的、完备的模式,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在当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机时期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建立起来的。
1912—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大致沿着学习、借鉴日本—德国—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轨迹运行。
1912—1927年是我国军阀混战的时期。
在这一期间内,北洋军阀凭借着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长期把持着中央政权,故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但是从整个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来看,对北洋军阀政权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而对北洋政府的文化发展的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研究更少。
事实上,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发展以其独有的特色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研究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难以摆脱的日本影响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高等教育模式变革完全模仿日本相比较而言,民国初年的教育模式变革在取向上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形。
就理论层面而言,表现出力图摆脱单一的来自日本方面的影响,而以欧美,特别是以德法两国的教育为取向的倾向,但在学制、课程上却仍以取法日本的教育模式为基本特征。
民国初年制定的《壬癸学制》与清末颁布的《壬寅学制》,在指导思想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在接受日本教育制度影响这一点上只是程度的不同罢了。
17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国民文教政策与教育制度第二节 乡村教育运动与教学改革第三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一节国民文教政策与教育制度●一. 国民党统治区的文教政策●二、教育行政制度与学校系统●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措施●四、抗战胜利后的教育政策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文教政策●(一)“中华民国教育宗旨”●1929年3月公布“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
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社会大同。
”●(二)教育封建化和法西斯主义化●1930年加强对学生灌输封建思想,鼓吹要恢复“四维八德”。
“四维”是指礼、义、廉、耻;“八德”是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二)学校系统●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措施1937年8月27日,提出四条措施:战争发生时各地要尽力维持课务,安全区域内学校要尽力收容战区学生,学校教育要尽力适应国防需要,学校组织后方服务团等。
将一批高等学校迁入后方:●昆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成立西南联合大学)●陕西固城(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一部,成立西北联合大学)●重庆(南京中央大学)●四川三台(东北大学)●遵义(浙江大学)等地。
“新县制”●“新县制”就是实施“政教合一”、“三位一体”,是由一人兼任乡镇长、中心小学校长、壮丁队队长等数职,以加强基层政权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实施“政教合一”的县政建设。
●国民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两个部分。
第二节 乡村教育运动与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实验的兴起●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农村改进试验区教育的基本目的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教育课程也完全围绕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切实需要加以设置的。
大职业教育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
论民国时期的教育
论民国时期的教育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
对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施密德特说:“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
”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施密德特也深感担忧。
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还有民国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边疆教育等都很有特色。
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
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
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
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
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
民国前期中国是极其纷乱动荡的,而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却异军突起,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近代大学教育是独立于封建教育体系之外的新式教育,其教育理念与封建教育理念迥然不同,相去甚远。
其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高的指导原则。
一个教育组织一旦明确了教育理念,教育既有了方向感、目标性,也有了准绳与标杆。
反之,教育就如无舵之舟,无弦之弓。
民国前期,蔡元培、马相伯、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张学良等人,既是教育家,又是大学校长,广采博收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经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形成了近代大学教育共同的理念。
2016考研中国教育史必背之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2016考研中国教育史必背之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1)党化教育:1926年7月,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阐述了“党化教育”的涵义,所谓“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之下,求得教育的“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社会化”;(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会议决定用“三民主义教育”来替代“党化教育”;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
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来“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包括①“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②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训练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③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即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建设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2.教育制度改革(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1927年6月,国民党教育行政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和《大学区组织条例》;(2)“戊辰学制”的颁行: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以1922年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
“戊辰学制”分组织和系统两部分,提出了根据本国国情;适应民生需要;增高教育效率;提高学科标准;谋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等七项原则;3.学校教育发展(1)初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①1927-1937年是初等教育的稳定和发展时期,教育建设实行法制化②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发展③抗战胜利后,受到扼杀;(2)中等教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在统治的最初十年里,通过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的颁布,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2抗战时期由于采取“抗战救国”方针,中学数量增长较快3抗战胜利后,全国中学的数量达到最高点;(3)高等教育:①前十年可以说是稳步发展,逐步定型②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般时期里开始下挫③到抗战胜利后,大学学校和学生数量都达到最高点;(4)抗战时期的学校西迁: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沿海地区不少著名大学西迁,到1938年底共有55所高校西迁;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1)训育制度:是国民党政府在学校里进行常规政治思想教育、进行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中等高等学校中均设有训导处或训育处,由训导长或训导主任一人负责,他们必须是国民党员,在训育员的帮助下领导各年级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童子军是一种使儿童少年接受军事化教育训练的组织形式,于民国初年传入我国,1928年5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总章》,规定凡12-18岁之青少年皆须入伍受童子军训练。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一、民国初期的教育发展概况民国初期是指1912年至1928年的中国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清朝灭亡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开始进行国家建设,其中包括教育改革。
面对民国初期混乱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经历了很多变革,从传统的官办教育制度向近代的新教育制度转变,同时也受到西方列强教育体系的影响。
民国初期的教育管理制度主要通过颁布法令、制定教育法规、设立教育机构等方式来执行,其目的是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规范和管理教育,包括颁布教育法规、建立教育机构、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选拔培养教师等。
同时,教育管理制度也受到国内外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二、民国初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1. 传统的官办教育体制在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沿袭着清朝的传统官办教育模式,即由政府直接管理和负责教育事业。
在这一体制下,教育资源主要由政府统一配置,学校的设置和运行完全由政府控制。
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制度沿袭,中国的教育体制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 西方列强的教育体系影响在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和美国的教育体系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国民教育制度和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曾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参考对象。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传统的官办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积极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 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民国初期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
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教育法规、设立新的教育机构、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材,培养选拔新的教师等。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教育经费保障、学生资助、教育督导等政策,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国民政府时期素质教育考述
国民政府时期素质教育考述作者:李志前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李志前(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摘要:国民政府时期,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提出了提高儿童创新能力、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理论,鲜明地体现出素质教育思想。
国民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措施,改革学制和课程内容,促进素质教育开展。
一批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站在自身的阶级立场.在开展素质教育上也进行了艰辛有益的探索:上述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国家战乱不已,教育经费无法保障,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国民政府时期推行素质教育还是以失败告终,为今天的教育发展留下许多经验教训、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素质教育;考察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叭2)05-0248-02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人人心,初步形成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素质教育的概念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但是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就已经在素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当时一些教育家从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出发,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素质教育思想,国民政府在学制、课程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民间的教育机构也在乡村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虽然国民政府时期的素质教育活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是这些探索和实践也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陶行知的素质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儿童创新能力、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理论,鲜明地体现出素质教育思想,他指出,儿童先天具有一种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但文化上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人的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呆头呆脑”病,这两种“病”是指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呆板无活力,缺乏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实施的特点及启示
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实施的特点及启示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之一,特殊教育在这个时期也开始逐渐成形。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患有智力障碍、身体残疾、视力听力障碍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群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实施尽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特点,这些特点为今天的特殊教育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一、重视普及教育观念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开始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普及教育观念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当时的特殊教育倡导者认为,特殊儿童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应该接受与普通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
他们提倡建设特殊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这一观念对于今天的特殊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尽管今天的特殊教育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教育体系,但仍然存在特殊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我们应该继续重视普及教育观念,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公平、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注重教育个体差异在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实施注重了教育个体差异,尽量适应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当时的特殊教育教师通过观察、研究和实践,结合特殊儿童的身体条件和智力水平,探索出了一些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
这一经验对于今天的特殊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特殊儿童具有不同的残疾类型和程度,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学习支持。
我们应该注重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
三、倡导社会融合教育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实施者提倡社会融合教育,鼓励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和社会生活。
他们认为,特殊儿童应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这一倡议对于今天的特殊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社会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我们应该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融合教育机会,尽可能让他们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
节 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节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一、“三民主义”教育方针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次年,教育部拟定《教育方针草案》十四条具体纲领,在教育实施方面提倡积极推行“党化教育”,就是要使教育贯彻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政策,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到了1927年5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改变了广州国民政府制定的“党化教育”的目的,而要以国民党的纪律约束学生,服从他的指挥。
1928年次全国教育会议讨论,以“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代替“党化教育”,1929年3月正式提出“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是年4月,由国民政府公布施行。
在这个宗旨的实施方针中指出:“要使教育融会贯通,陶融儿童青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可见这时所谓的“三民主义”教育,已经背离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原意。
1932年第1页共3页2月,蒋介石又提倡“新生活运动”,要求学生“明礼义、知廉耻”、“尽忠孝、行仁义”、“重仁爱、尚和平”。
1934年的一次国民党中常会上,甚至通过了“尊孔祀圣”的决定,要各级学校在孔子诞辰举行纪念活动。
如此等等,可以看出,国民党的教育方针,与袁世凯时代毫无差异,所谓“新生活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恢复旧道德运动”,要求学生安分守己,俯首贴耳,听从国民党政权的安排而巳。
二、修订教育制度1927年4月,蔡元培等建议,改变教育行政制度,设立大学院作为全国的学术行政机构。
他们认为,成立大学院,可以使它具有统一实施教育改革的学术权力,纠正教育行政纯属簿书工作机关的缺陷。
蔡元培被任命为任大学院院长,并先在江苏浙江两省试行大学区制,但由于在试行中派系纷争,这项制度难以实现。
至1928年7月,决定废除大学院制,恢复教育部,教育部对1922年提出的新学制作了适当修改,公布施行。
在中等教育方面,认为过去提出的综合中学制度,弊多利少,因为将中等学校分为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和职业中学三类,分科过多,头绪纷繁,影响和削弱了中学主要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后备人才的任务,故决定取消综合中学制,对于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也出于同样的理由而决定取消。
16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教育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1912年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 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 这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 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教育摆脱教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进步的,学术文化的发展总是一代胜 过一代,教育内容在不断更新,而教会是保守 的,一遇到《圣经》的训条,便绝对不许批评。 ②教育是共同的,而教会之间有宗派之争。各 国宪法教规定 “信仰自由”,若由教会掌握教育 权,就不能绝对自由。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四.封建教育的回潮
1、恢复尊孔、读经 2、复活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
–
“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 戒躁进”
3、实行双轨制的国民教育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
(一)工人教育
– – –
1920年,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邓中夏 1921年,沪西小沙渡劳动补习学校,刘少奇 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刘少奇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三.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
(一)报定宗旨、改变校风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原则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改革学科和教学体制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四、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 –
教育科学系 陈秀珍
在主体系之外的各类学校主要有师范类和实业教 育类。
第14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一、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1.“党化教育”的实施和废止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并模仿苏俄“以党治国”模式,强调政治上一切举措都以党纲为依据,教育也不例外。
“党化教育”的概念由此推衍而出。
1926年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提出“党化教育”口号。
“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五四”运动纪念大会上也提出要实行“党化教育”,同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通过《国民政府教育方针草案》,阐述了“党化教育”的涵义:所谓“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之下,求得教育的“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社会化”,即把教育方针建立在国民党的根本政策之下,按国民党的“党义”和政策的精神重新改组学校课程,不仅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尤其要使学生走出学校后都能做党的工作。
由于国民党所提倡的“党化教育”目的在强化国民党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出台后立即受到进步人士的抨击,国民党内部对“党化教育”的解释也存在分歧,后以“三民主义教育”代之。
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提出《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认为应当确立全国统一的教育方针和实施原则,并指出“中华民国今后之教育,应为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
经大会议决的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于4月26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定。
至此,“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最终形成。
(2)“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为了落实和强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年6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研究
摘要1927年到1949年是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短短的22年的时间里,国民政府通过一系列教育法令、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中学教育趋于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我国现代中学教育的基础。
国民政府在继续调整和完善正规化中学教育的同时,不断对中学教育进行频繁的修订和调整,并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对中学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试验,实现了我国中学教育的中国化。
本论文即以这段历史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为主线,在全面搜集资料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学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梳理和总结,对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作了纵向的描述,并对每一时期的中学教育政策、中学学制、课程、师资、经费等作了重点介绍,对每个时期中学教育发展的利弊得失都作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对这个时期的中学教育有更深刻和全面地认识。
关键词:国民政府;中学教育;中国化AbstractIt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econdary education from 1927 to 1949s. In the only 22 years, National Government pass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educ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which enabled our secondary education tends to the laws and the regulations,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adjust and consummate the standardized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o carry on frequent revision and the adjustment unceasingly to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 combining with the education reality, carrying on the bold reform and the experiments, which made secondary education realiz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uccession and failure will hold in our mind forever.With the c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and on the basic of collect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roundly ,this dissertation is namely to systematically hackle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of this period ,do the longitudinal description o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ath, make the key introduction to secondary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policy, the curriculum, the teachers, and the funds of secondary education of each time, generalize the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 and try to gain more profound and a comprehensive achievement of the general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is section of time.Key words: National government ; Secondary education ; Chinese characteristic目录前 言 (1)第1章 抗战前十年的中学教育 (5)1.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内容 (5)1.2抗战前中学学制的调整 (6)1.2.1“戊辰学制”中关于中学学制的规定 (6)1.2.2综合中学的废止及中学教育目标的确定 (7)1.3抗战前中学学制的讨论 (8)1.3.1蒋梦麟等的提案——《修正中小学教育制度案》 (9)1.3.2教育部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计划 (10)1.3.3孙科等提缩短学年案 (11)1.4抗战前国民政府对中学的管理 (11)1.4.1中学会考的力行 (12)1.4.2普通中学升学与职业指导的开展 (15)1.5抗战前课程的订定和中学教科书的编写 (23)1.5.1中学课程的历次订定 (23)1.5.2中学教科书的编审 (26)第2章 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 (28)2.1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政策 (28)2.2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制度 (30)2.2.1五年与六年一贯制中学的试验 (30)2.2.2广西国民中学的创立 (34)2.2.3中学修业年限的回顾与启示 (36)2.2.4中学分区制的施行 (39)2.2.5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建制 (41)2.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中学的管理 (43)2.3.1抗战时期对中学生的管理 (43)2.3.2中学教师的待遇及进修 (44)2.4抗战时期的中学课程与教科书 (46)2.4.1抗战时期的中学课程 (46)2.4.2抗战时期的中学教科书 (47)2.5贷金与奖学金制度 (50)第3章 战后的中学教育 (53)3.1战后教育的紧急处理 (53)3.2战后的中学教育政策 (54)3.2.1国立中等学校的复员 (54)3.3战后对中学的管理 (55)3.3.1教职员的聘任与待遇 (55)3.3.2对收复区的学生进行甄审 (56)3.4战后中学课程的修订 (56)3.5中学教育经费的变化 (57)参考文献 (60)前 言一、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中学教育和中等教育是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国民政府时期幼儿教育论文(全文)
国民政府时期幼儿教育论文一、政府确立与实施幼儿教育方针政策(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对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一套幼儿教育制度。
首先确定了幼儿教育在新学制中的地位,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召集全国教育会议对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进行了修改,之后形成了1928年的“壬辰学制”,幼儿教育沿袭旧制没有过多改动。
1929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稚嫩园规程》中规定:“稚嫩园收受四足岁以上至六足岁以下稚嫩儿童,予以一年或两年之保育。
但必要时,得呈准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收受未满三足岁之婴儿,予以三年或四年之保育。
”①这些规定使幼儿教育在学制中得到了独立地位。
其次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政策,1931年9月,国民XX第三届ZY执行委员会第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第一章就有关于稚嫩园的相关规定。
规定如下:“一、使儿童整个身心融于三民主义教育中。
二、使儿童个性、群性在三民主义教育指导下平均进展。
三、使儿童于三民主义教导下,具有适合实际生活之初步智能。
”②除了这些根本教育方针外,国民XX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幼儿教育政策。
如在《XX治下新教育之计划—训政时期施政大纲》中对幼儿教育做了规定:“一、于全国实验小学或师范附小设立稚嫩园。
二、研究稚嫩园各种设施,适合本国国情。
三、编写稚嫩园教材。
四、于各省师范学校内,酌设稚嫩师范科。
”国民政府还制定了稚嫩园课程标准,1929年8月29教育部颁布了《暂行稚嫩园课程标准》,包括稚嫩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及教学方法。
政府不仅重视幼儿教育的进展,而且重视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
国民政府时期前期这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并促进了“中华民国”幼儿教育的进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的修订及补充国民政府后期,政府受到教育界人士和其他关怀教育的热心人士的影响,对幼儿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修订与补充,使其充实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育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方针与政策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机构及学校教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管理制度 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国民政府时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一、“党化教育”宗旨的实施
1924年提出“党化教育”概念,1926年提出“党化教育” 口号,1927年实施“党化教育” 即按国民党党义来重新改 组课程。1928年5月大学院决定废止“党化教育” 。
第四节 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一、沦陷区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浩劫
1、文化教育事业惨遭破坏 2、对文物古迹和图书典籍的毁坏
二、奴化教育体系的确立
1、实施奴化教育方针 2、颁布奴化学制
三、沦陷区人民的反奴化教育运动
第五节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一、杨贤江的“全人生”教育思想 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三、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四、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五、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
1928年宣布实施;1929年确立“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 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 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三、“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 采用了应急措施:高校内迁、中学国立、安置与培训流亡 青年、实施战区教育。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管理制度
四、教科书审查制度
1929年教育部公布《教科书审查规程》,提出政治标 准、内容标准、组织形式标准、语言文字标准和印刷 装帧标准。
五、毕业会考制度
1932年开始对中学生实施毕业会考制,规定各科成绩 合格者始得毕业;一科或两科不及格者可复试一次; 复试仍不及格者,可补习一年再参加该科考试一次; 会考三科以上不及格者,应令其留级。1934年各级师 范会考;1940年实行专科以上学生毕业总考制,规定 除考最后一学期所学的课程4种以上外,还须考以前各 年所学科目3种,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教育管理制度
一、训育制度
1929年开始实施训育制度,设训育主任及训育人员,专 门负责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
二、导师制
1938年对中学以上学生实施导师制,导师对学生的思想、 行为、学业和身体均应作详细记录。
三、童子军训练与军训
1928年开始实行童子军训练制度,对初中和高小生进 行军事化管理。1934年成立童子军总会,蒋介石任会长。 高中以上进行军事训练。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教育机构及学校教育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及废止
大学院——相当于教育部 大学区——省教育厅
二、“戊辰学制”的颁行
1928年5月颁布,“戊辰学制”是在六三三学制的基础上 进行了修改,重视义务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普及,使占人 口80%的文盲受到了教育。
三、各级学校教育的发展
1928年共有小学212385所、中学1339所、大学74所, 小学生8882077人、中增至320080所、 3264所、108所,学生分别 为18364956人、627246人、419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