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I)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I)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
”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
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2020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B2.B3.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 分)4.B5.C6.(1)传统戏曲并未过时(1 分)。
青春版《牡丹亭》2004 年至今演出200 多场(1 分);同时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1 分)。
(2)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传统戏曲并不冲突(1 分)。
青春版《牡丹亭》全新的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1 分),压缩后的演出时长、年轻演员的角色造型(1分),都得到观众认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 分)7.B8.答:(1)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
河水冰冷,他不忍心让有关节炎的父亲再下水。
(2)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愧疚。
多年来他因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家庭,背儿子是一种补偿。
(3)蕴含着敬业与传承的主旨。
儿子背父亲过河,象征着继续完成父亲的事业。
9.答:(1)使结构更加连贯:“狗”贯穿了小说的情节。
(2)衬托人物的形象:“狗”是父子两代人事业的见证者与配合者。
(3)增加了叙述的趣味性:小说以“狗”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生动有趣。
(4)暗示文章主旨:“狗”对儿子态度发生变化,最终追随儿子,暗示两代人之间有着事业的传承。
(5)为读者带来审美的乐趣:“狗”恪尽职守,充满灵性,是一个可亲可爱的形象。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10.B11.A12.B13.(10 分)参考译文:(1)又派遣会缝纫的人替贼人做衣服,用彩色丝线缝在他们衣襟上,他带标志出入市里的,官兵便捕捉住/抓捕他们。
(2)虞诩算准了羌贼会撤退,于是派兵在羌贼逃走的路上设下埋伏。
羌贼果真疯狂奔溃,伏兵趁机袭击他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14.B15.参考答案:①大展雄风,志向远大,特立独行。
②渴望知遇于明主,施展才华谋略,昂扬自信。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16.(1)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17.C18.A19.A20.参考答案:小朋友们好!这个智能冰箱可厉害啦!它能上网处理大数据,认识你放进去的食物,自己调节温度和湿度来保鲜。
2020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棘侯发山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
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但已经被他硬实实地踩出了一条路。
其实,这儿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蓬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几代人的杰作。
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继续往下淌,被淋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
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不是种植就是维护。
经过父辈的实践,老党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
路途越远,老党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来越多。
老党走得气喘吁吁,休息了一下。
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每每想到儿子心里就一沉。
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
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
“爹……”“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说话,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放屁!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儿觉悟都没有。
”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
老伴儿去世前,也是乡干部呢。
“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龟儿,意义比天大。
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
沙棘种到那儿,就说明这还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任何人别想侵占!”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几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
2020年广东深圳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东深圳⾼三⼀模语⽂试卷(答案)⼀、现代⽂阅读1.(1)(2)(3)(1)(2)(3)【解析】BCDA 项,“⻛格是作者个性的⾃然流露”是从个性层⾯来谈的,⽽⾮道德层⾯。
C项,根据原⽂第三段“⽽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不是必然性相关,是或然性相关。
既是或然相关,就有‘⽂如其⼈’的现象,也有⽂、⼈相悖的突出表现”可知,情感表达的真实与否、作者的⼈品好坏,与⽂章是或然性相关,所以有⽂、⼈相悖的突出表现,⽽⾮选项所述,将⽂、⼈相悖视作原因。
D 项,根据原⽂第四段“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随俗为⾔,⽂章中就会出现⾔不由衷、⼝是⼼⾮的现象”可知,不是所有失去⾃由的作者都会俯仰从⼈、随俗为⾔。
故选B 。
“随俗为⾔”与“隐晦表达”在遮蔽真实⼈性这⼀点上是相似的,所以两者并⾮对⽐关系。
故选C 。
⽂学作品⽤隐晦⽅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性,造成了⽂、⼈相悖的结果,但并不⼀定会拉低⽂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许多隐晦的⽂学作品,反⽽成就了作品的魅⼒和价值。
故选D 。
2.(1)(2)(3) A 选项:(1)【解析】DA同:政府制定计划,并给予政策⽀持,投⼊⼤量资⾦修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或“建设社区体育公园”)。
异:美国侧重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的数⽬;中国侧重建设社区体育公园,先试点后推⼴,并在使⽤和管理上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所涉及场地分别是“社区体育馆”,符合材料⼀中的“运⽤公共⾃然环境和全⺠共享的体育设施”,其活动是“家庭⽻⽑球⽐赛”,符合材料⼀种的“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特征”以及材料⼆所列举的“球类活动”。
更多资料请微信搜索“授课神器”获取B 选项:C 选项:D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选项:(2)(3)所涉及场地是“⼩区⼴场”,符合材料⼀中的“辖区⾃然环境和体育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其活动是“练习太极拳”,符合社区体育活动特征,且属于材料⼆中的“武术”项⽬等。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三月线上统一测试语文答案(简版)(一模)【高清版】
优享文档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语文参考答案(简版)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B(3分)2. C(3分)3.D(3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D(3分)5.A (3分)6.(6分)同:政府制定计划,并给予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社区体育公园。
异:美国侧重增加城市社区体育中心的数目;中国侧重建设社区体育公园,先试点后推广,并在使用和管理上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7.B(3分)8.(6分)答:(1)对比写法。
人们对巴克莱家的服从,与“爷爷”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爷爷勇于反抗的品格。
(2)侧面衬托。
格特鲁德的惊奇害怕,突出“爷爷”坚定、勇敢的形象。
(或:人们用歌声来表达不满,反映“爷爷”揭露真相的行为具有感召力。
)(3)场景烘托。
流浪时落魄潦倒的场景,衬托出“爷爷”就算遭遇不幸仍要坚守正义的品性。
(台秤称重的场景,衬托爷爷大胆、机智的特点)(4)言行描写:“爷爷”把格特鲁德的给的糖丢到地上用脚踩,并当众揭穿巴莱克家的阴谋。
9.(6分)答:(1)它是贯穿小说的重要线索(揭开台秤秘密——偷台秤——抢回台秤),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连贯。
(2)它是人们与巴莱克家矛盾冲突的焦点,折射出两类人的形象:台秤主人的虚伪,人们的妥协与反抗。
(2)它象征着当时社会上那些虚伪的“公平正义”,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3分)11.B(3分)12.C(3分)13.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10分)(1)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国书中,(皇帝)不采纳。
(2)人们多认为不好,(朝廷)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C(3分)15.(6分)答:(1)感表深沉,当他梦里醒来,在夜帐中听到边地的羌笛声,情思更加邈远;(2)文才出众,当他登上高楼面对陇地的浮云,诗兴勃然而生。
2020年广东深圳南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选B。
( 4 )1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出奔:出逃;遗:赠送;卒2 方法一:即:于是;权:暂且;自是:从此;蔬食布衣:名词作动词,吃
粗食穿布衣;枯槁:面色憔悴;哀之:为他悲哀,为动用法。
方法二:参考译文∶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县人。祖父殷任,齐朝豫章王行参军。父亲
殷高明,梁朝尚书中兵郎。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毁顿,因
此年少时就知名。持家勤俭节约,住所特别贫寒,有五个弟弟,都年小体
弱,不害既要侍奉老母,又要抚养小弟,勤劳之至,当时士大夫因他行为
( 4 )1 昔日晋文公出逃,农夫赠他一块,他最终返回了晋国,陛下您这个梦,不是正符合此
事吗?
2 (殷不害)于是便在江陵暂且殡殓,自此他只吃粗食穿布衣,面色憔悴极度消瘦,看
到的人无不为他悲哀。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句意是:十七岁那年,做了廷尉
属官。殷不害长于处理政事,兼治儒家学术,名分和法治有轻重不便利之处,
( 3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梁武帝对他处理政务
的能力非常欣赏,简文帝也因此赐予其母亲物品并提拔重用他”错误,依
据”简文又以不害善事亲,赐其母蔡氏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简
文帝又因殷不害孝敬父母,赐给他的母亲蔡氏织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夹衣
也齐备。可知,B项原因分析错误,原因应是简文帝认为殷不害孝敬父母。故
( 2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 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 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 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2020届深圳市光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深圳市光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登桐君山观富春江月下东流①我以为访一处佳胜山水,无须提前做功课。
做过功课,到那里你不知先看哪样后看哪样。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是桐庐,做功课,更容易发生选择性困难。
我把这种选择性困难说给水华,他说,要看桐庐,先看桐君山好了。
②次日晨,我和水华到了桐君山下。
我说这山不算高啊,水华说,若游玩,山不需要太高。
好山高矮适宜,有花有草,设亭列椅,人和山才融为一体。
世人都说“峨眉天下秀”,梁启超称桐君山为“峨眉一角”,康有为则认为“峨眉诸峰不及此奇”。
好山啊,不光山本身的形态要好,山上提供的视角也要好,登上去能看到更好的风光。
③往山上走,清风拂面。
枝叶牵衣。
台阶登几级,便有缓步之地,便于抬起头观望,这是当年修山路者为后人提供的人文关怀。
水华说,清代高鹏年在《桐君山记》里写“扁舟渡横港,登岸,徒步而上。
历三百余级,盘旋曲折,达于巅”。
徒步而上,三百余级台阶的高度刚刚好,太高了,李白、韦庄、白居易、苏轼、李清照上不去的。
高鹏年又说,上桐君山“一路松风成林,苔藓铺地,鸣禽上下,如奏笙簧,有石坊曰古小金山,即桐君山也”。
桐君山上草木葱茏,差不多一棵树边上,长着另一品种的树,高矮参差,各呈姿态。
鸟儿在不高的树上跃上跃下,细密鸣叫,更长音的鸟鸣从树叶茂密的高树里传出,如长啸一般。
此山不过于嶙峋,也不过于平缓。
亭阁花草,树石雾岚均各有位置,未破坏野逸气象。
④登山顶,视野顿开。
江水阔大奔流,对岸建筑的远与小,衬出我们所站的山头很高。
水华手指山下说,这一条是富春江,那一条是分水江,桐君山是两江汇合处。
作家柯灵写过一篇《桐庐行》,“船转到山脚,天目溪从斜刺里迎面而来,富春江是一片绀赭,而它却是溶溶的碧流,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在这里分成两半,形成稀有的奇景”,天目溪就是分水江。
我们脚下站的这个地方是产生过好多诗的。
2020年广东深圳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0年⼴东深圳⾼三⼀模语⽂试卷(36分)1.阅读下⾯的⽂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其⼈”这句话有两层意思,⼀是指⽂章⻛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致,⻛格是道德的外显;⼀是指⽂章⻛格与作者的性格.⽓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
⽴身和为⽂不可分离;⾔为⼼声,⻛格也应是作者个性特征的⾃然流露。
单从个性上看,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的性格特征产⽣的⾏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法完全改变的。
再从主观上说,作品的⻛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特征。
⽂⻛与⼈的性格特征是⼀个⼈⽣活阅历、社会实践同⼀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然可能导致⽂如其⼈的现象,尽管作者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之作⻛,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个⼈既然要为⽂,甚⾄是有些难以使其⽂不如其⼈的。
在这个意义上,“⽂如其⼈”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
但是,“⽂如其⼈”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如其⼈”是⼀个宽泛的命题,既包含了知性、⽓性⽅⾯的问题,也包含了情性、德性⽅⾯的问题。
知性、⽓性与情性、德性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期以来,在“⽂如其⼈”问题上的争论中,混淆了⼈的⽓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层⾯。
知性与⽂法的关系、⽓性与⻛格的关系,属于⼼理学范畴,是⼀种必然的对应,实然的存在,⽽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不是必然性相关,⽽是或然性相关。
既是或然相关,就有“⽂如其⼈”的现象,也有⽂、⼈相悖的突出表现。
此外,⽂、⼈相悖还有⽂、⼈关系中的外⼒牵引因素,作品的形成⼤多出⾃⼈与⼈、⼈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
由他⼈、社会所形成的外⼒⼀并涌⼊,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形的牵引。
政治权⼒的影响在这种外⼒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
任何时代的⽂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政治开明时期,作者的⾃由度相对⼤,没有或者相对较少约束,这种⾃由⾃然可以反映在⽂章的⻛格上。
2020年深圳市荔香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深圳市荔香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面向未来,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领域逐渐构建数字文物体系,并将数字文物概念逐渐覆盖文物数字化保护实践等工作,建立以文物三维可视化数据为基础的所有文物数据。
例如文献、文样、视音频、化学成分分析、病虫害数据等等,通过文物统一身份识别可进行正向追踪、反后潮源、横向展开、纵向对比文物全信息集合体,为文物智能化应用奠定坚实数据资源基础。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将利用分布在故宫各处传感器来实时获取故宫全体、全城数据。
未来通过5G+AR+人工智能+物联网对故宫实施智能化监测、预警、干预。
故宫利用5G+AR+人工智能开展全面、科学、细致的保护工作,从而实现险情可防控、保护可提前的目标。
(《故官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VR相关技术占据数字故官重要一席》,《中国电子报社》20年10月23日)材料二想象一下,用户足不出户,就可在“数字故宫”小程序上“云”体验传统纹样之美,依次欣赏同样纹饰的文物集合,发掘文物间的历史关系;可以通过“相识大考验”趣味答题了解文物知识,分享自己与文物的“缘分”……值此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年之际,这样的感受是不是别有韵味?这就是数字技术助力文物保护的魅力所在,是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生动实践。
不禁想起去年4月也黎圣丹院一场大火,整座建筑严重受损,世人为此揪心不已。
所有文物都需要预防性保护,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插上“数字化”双翼,使预防性保护更加坚实有效。
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助力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意义,而成为文物保护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标配。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确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地位,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为数字化采集应用、资源数据库建设、新文创产品开发等确立规范。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20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B(解析: 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段“在 19 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
作家们⋯⋯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
⋯⋯‘人学' 却出现了分化” 。
文中所列举的作家只是 19世纪代表性作家,并非全部。
且将文学推向人学的是作家,发生分化的是“人学”,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人物形象”。
错误。
B 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第三段。
C项,两者的本质并无很大的差异。
D项来源于原文第四段“在舆论场上,‘文青' ‘文艺腔'则是嘲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选项中前后两个分句的因果关系不符合文意,错误)2. B(解析: A项是对文章整体论证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文章从19 世纪代表作家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人学谈起,分析人学在 20 世纪初的分化,在并列论述了“自我学”“人民学”之后,进而分析了 20 世纪这两大文学遗产在当下被学偏做坏的现状,最后对进入 21 世纪的文学发展进行了思考。
A 项的表述正确。
B 项是对第四段举例论证的分析。
文章第四段中提到“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人学偏做坏。
鲁迅曾批判过‘留声机器' 和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 ;当下‘人民' 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瘪” 。
“鲁迅对‘高调革命文学'的批评”论证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人学偏做坏”这个论点。
选项分析错误。
C项是对第四段论述内容的分析。
原文第四段在分析“自我” 和“人民” 时提到“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与人民经验、情感血肉相联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组成” , 阐述了“自我”和“人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对彼此有正向促进作用。
选项是对这段内容的分析及概括,表述正确。
2020届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比如说潜在的“四季结构”。
西方文学中的长篇虚构叙事,从史诗发展而来,因此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即叙述一个开头、发展、结尾过程俱全的故事。
“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
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往往不是紧紧围绕着小说主人公,包含了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的严密的叙事结构,而是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比如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四季”,或者说“季节的转换”。
以《红楼梦》为例。
“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同时小说虽然以宝黛的情感发展线索重点写了几大事件,但还有一个潜在的结构,便是“季节的转换”。
在此基础上,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
一部《红楼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
而在这“恒常”的底色之上,作者写出世事、命运的“无常”,增加了悲剧感。
“四季”这一潜在的结构方式很少受到当代写作者的重视。
“四季”代表的是“日常”“恒常”,代表一种自然、复沓之美,代表编织其中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
而当下的一些小说,具体的故事情节背后,往往是时代的背景和宏大的思想框架,与“四季”的旨趣相去甚远。
而先锋浪潮中,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学技巧轮番上演,小说的主体不再是故事、人物,有时甚至只是叙事行为,更是与之南辕北辙。
另外,中国小说特别是白话小说中常常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使人物的个性鲜活生动、跃然纸上,对话甚至用来表现故事。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观察到,中国的主流文学,“言”往往重于“事”,“事”常常被“非事”打断。
也就是说,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2020年深圳市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深圳市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如其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
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言为心声,风格也应是作者个性特征的自然流露。
单从个性上看,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
再从主观上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
文风与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生活阅历、社会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
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
在这个意义上,“文如其人”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
但是,“文如其人”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文如其人”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既包含了知性、气性方面的问题,也包含了情性、德性方面的问题。
知性、气性与情性、德性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文如其人”问题上的争论中,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层面。
知性与文法的关系、气性与风格的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种必然的对应,实然的存在。
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而是或然性相关。
既是或然相关,就有“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
此外,文、人相悖还有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因素。
作品的形成大多出自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
由他人、社会所形成的外力一并涌入,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无形的牵引。
政治权力的影响在这种外力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任何时代的文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______ ,______ ”两句对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 ”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_ ”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体貌不凡、豪气焕发的句子是“______ ”,和自己“______ ”形成鲜明对比。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
早发五连驿忆弟曾国藩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的第一句既紧扣题中“早发”二字,又直接写出了奔波中的感受,凌晨出发,天天如此,劳碌疲惫,确是苦不堪言。
B.第四句写万山环绕让诗人感到路途的艰辛,鸡鸣破晓反衬诗人身处环境的空寂,一“苍”字又增添一份悲苦苍凉之意。
C.尾联大壑、高崖与劲风等意象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雄浑阔大的意境,彰显自己能够回到弟弟身边的坚定信念。
D.全诗以情绪的流动起伏贯穿其中,对思念之情、宦路之苦反复咏叹,感情真挚,格调苍凉,收到悠远绵长的艺术效果。
本诗颈联“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广受后世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面对噪音,我们当前仍存在着不少认知误区。
不少人将判断噪音的标准,①______,似乎声音分贝越高,污染才越严重,但现实并非这样。
是否构成噪音,本质②______,只要你不想听的声音,其实都可称之为噪音。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家批评的兴起,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无明确的知识谱系,也少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致力于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却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固有印象。
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
蕴含其中的思想活力和审美经验,有效反映出当前文学批评的话语变革。
如果深入思考这一批评话语的观念缘起,就会发现作家批评在冲击既有的批评格局之外,也暗含作家群体对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
不论在创作、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中。
那时的文学轰动效应,反映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90年代后期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
这种“文学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它借助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文化资本的重新布局等手段,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文学生活”中,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也相互交融。
202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2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2022.2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
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
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
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
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
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
因为地城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
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
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
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
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
2020年深圳市高级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深圳市高级中学初中部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九江印象丰子恺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天气热到九十五度(华氏度),还是可爱。
我们一到招待所,听说上山车子挤,要宿两晚才有车。
我们有了细看九江的机会。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崔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风韵犹存。
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
但这还在其次。
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正。
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
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筐挑着担在街上赶路的女子,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
她们好象都是学校里的女学生。
但这也还在其次。
九江的人态度都很和平,对外来人尤其客气。
这一点最为可贵。
二十年前我逃难经过江西的时候,有一个逃难伴侣告诉我:“江西人好客。
”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感到这句话的正确。
这并非由于萍乡的地主(这地主是本地人的意思)夫妇都是我的学生的原故,也并非由于“到处儿童识姓名”(马一浮先生赠诗中语)的原故。
不管相识不相识,萍乡人一概殷勤招待。
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
我们在九江,大街小巷都跑过,南浔铁路的火车站也到过。
我仔细留意,到处都度着和平的生活,绝不闻相打相骂的声音。
向人问路,他恨不得把你送到了目的地。
我常常惊讶地域区别对风俗人情的影响之巨大。
萍乡和九江,相去很远。
然而同在江西省的区域之内,其风俗人情就有共通之点。
我觉得江西人的“好客”确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表扬,值得学习的。
我说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主要点正在于此。
九江街上瓷器店特别多,除了瓷器店之外还有许多瓷器摊头。
瓷器之中除了日用瓷器之外还有许多瓷器玩具:猫、狗、鸡、鸭、兔、牛、马、儿童人像、妇女人像、骑马人像、罗汉像、寿星像,各种各样都有,而且大都是上彩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2020.2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19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的冒险家、巴尔扎克笔下的暴发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灰姑娘、司汤达笔下的凤凰男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
作家们敏锐广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
但是在20世纪初,“人学”却出现了分化。
其一,“人学”成为“自我学”。
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和“无意识”等,为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弗洛伊德尽管后来在心理医学界光环不再,却在文学领域备受青睐,正如彼德•沃森所言,“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物”。
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不约而同地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窥镜。
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是学院精英们的标配谈资,成为某种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
其二,“人学”成为“人民学”。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使用了“人民性”这一新词,并阐明了三大内涵:表现小人物,吸取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
后来,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亲民文学的旗手,影响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
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动力。
不过,即便是《双城记》《复活》,也因社会性强和下层平民立场被学院精英们无视,这与它们在别处广受推崇的情形,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
“自我学”和“人民学”,构成了20世纪两大文学遗产。
正常情况下,“自我”与“人民”,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释放不同的感受资源和文化积淀。
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与人民经验、情感血肉相联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组成。
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后人学偏做坏。
鲁迅曾批判过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当下“人民”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瘪。
而非理性的独行者们或幽闭自恋、或放浪自大的文字,让文学中的“自我”越发雷同,离真正的个性更远,离复制和流行更近,并诱发都市心理病。
在舆论场上,“文青”“文艺腔”则是吻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更重要的是,时代在变化,文学不能止步于20世纪。
“自我”与“人民”也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扑来,多种视角更应彼此含容统一,重新融铸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
当人的大部分智能被机器接管,人类最后的差异性,恰恰表现于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观和创造力。
换句话说,“自我学”与“人民学”,都进入了新的领域,都需要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活血。
(摘编自韩少功《“自我学”与“人民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19世纪作家通胜动的人物形象,敏锐广博酿现世俗生活,将神学推向了“人学”。
B.学院精英重视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而无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C.“自我”与“人民”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在本质上有很大差异。
D.“文青”“文艺腔”被嘲讽或同情,是因为二者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梳理了“人学”的兴起和流变,既有并列式的论述,又有逻辑上的递进。
B.文章批评“高调革命文学”和“非理性的独行者”以论证“人民”需要“自我”。
C.文章在分析“自我”和“人民”时,强调了二者互相含容和促进的辩证关系。
D.文章末段结合现实,指出“自我学”和“人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与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都说明,深重的人间苦难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滋养。
B.老舍的《骆蛇祥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普希金的某些作品,都具有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人民性”。
C.20世纪“自我学”和“人民学”在屡遭扭曲后仍然持续更新、含容统一,成为了“人学”的一体两面。
D.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与时俱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
这些错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
例如意大利的歌剧、曰本的茶道、美国百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应当古为今用,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材料二: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传统戏曲必须创新,但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来路。
如帮腔形式,可以吸收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此外,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煥发生命力,开展戏曲教育、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
“戏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材料三: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
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曲改编作品。
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
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创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
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效症》,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袖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
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
在这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
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月1装造型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20 材料四: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打造了一个集昆曲、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
新剧演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让人赏心悦目。
该剧目自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奇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获得了新的生命,站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国家淀放异彩。
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
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一一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4.下列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3分)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在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进行创新时,仍要不失原有韵味,坚持民族化。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6.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曲的错误看法。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那山,那人,那狗彭见明天还很暗,鸟儿没醒,鸡儿没叫。
可父亲对儿子说:“到时候了。
”于是,上路了。
那新人迈开了庄严的第一步,那老人开始了告别过去的最后一趟行程。
还有狗。
它对陌生的年轻汉子表示诧异:他怎么挑起主人的邮包?主人的脸色怎么那样难看?这究竟发生了什么?晨雾在散,在飘,最后留下一条丝带、一帕纱巾、一缕轻烟。
这时分,山的模样,屋、田畴、梯田的模样才有眉有眼一一天亮了。
近处有啁啾的小鸟,远处和山塊里回荡着雄鸡悦耳的尚唱。
父亲发现,平川里来的年轻人满脸喜色,眼睛朝田野里乱转。
是啊,对于他,山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父亲想告诉儿子,要留神脚下,但没说。
让他饱览一番吧。
让他爱上山,才能与山过一辈子。
他告诉儿子,这趟邮路有两百多里,中途要歇两个晚上,来去要三天。
第一天要走八十里山路。
翻过天车岭,便是望风坑;走过九斗垅,紧爬寒婆坳;下了猫公嘴,中午饭在薄荷冲;再过摇掌山,夜宿葛藤坪。
这天最累人,最辛苦。
早起走得紧,才不至于摸黑投宿。
狗在前面慢慢走,走的是老人曾经走的速度。
它跟随老人九年,以前老人总和它喃喃地“聊”着。
今天呢,没有!是因为那年轻人吗?狗恶意地看了新来的汉子一眼。
儿子嫌狗走得慢,狗却不理睬年轻人的焦虑。
老人从狗的步子里,知道速度一如往常。
但是,他发觉双腿已经不能适应了。
倘若今天还是自己挑担送邮,倘若支局长不催促自己退休,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思想上放落一身枷,人就变娇了呢?“汪、汪、汪。
”狗站在山顶的岩石上高声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