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黄疸共53页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黄疸

中医内科学课件-黄疸

中医内科学
本方清热利湿退黄。临证可酌加解毒药如黄芩、连翘、大青叶、虎 杖等以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猪苓、泽泻、滑石等以渗利湿邪, 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 疏肝理气止痛;恶心呕吐,可加橘皮、竹茹、半夏等和胃降逆止呕。
(2)湿重于热不扬,头重身困,嗜卧乏力, 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口黏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 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病机:湿热阻遏,湿重于热,胆汁 外溢。治法:运脾除湿,清热除黄。
中医内科学
知识链接 黄疸按发生的机理及特点分为:①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增加,
胆红素生成过多。总胆红素升高、非结合胆红素升高。②肝细胞性 黄疸:肝细胞病变,胆红素代谢失常。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 升高、非结合胆红素升高。③梗阻性黄疸: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机 械性梗阻,胆红素排泄受阻。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


【学习目标】
1.掌握黄疸的概念、诊断与病证鉴别、 辨证论治。
2.熟悉黄疸的病因病机。 3.了解黄疸的中医适宜技术、预防调
护、转归预后。
黄疸是指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中 尤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黄疸病名首见于《内经》,古籍中又称为“黄痺”“胆 黄”。历代医家对黄疸有不同的分类,目前常分为阳黄、 阴黄、急黄。阳黄临床最为多见,属实热证;阴黄较少见, 属寒湿为患;急黄来势急暴,为感受湿热疫毒而致,常可 危及生命,因其有传染性,又称为“瘟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中医内科学
前方利湿退黄;后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临证可酌加调气药如木 香、枳壳之品。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者,可加厚朴、苍术; 纳呆或无食欲者,可加炒麦芽、鸡内金以醒脾消食。

中医内科学-黄疸(本科十三五教材)

中医内科学-黄疸(本科十三五教材)

(二)鉴别诊断
萎黄萎黄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均不黄,常伴头昏倦怠,眩晕耳鸣, 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辨证论治】
(一)急黄
疫毒炽盛
临床表现: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 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 脉弦滑或数。
急黄若救治得当,亦可转危为安。若阳黄误治失治,迁延日久,脾阳损伤,湿从 寒化,则可转为阴黄。阴黄复感外邪,湿郁化热,又可呈阳黄表现。倘若湿浊瘀 阻肝胆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可伤及肝脾,有酿成癥积、鼓胀之可能。
图8-2黄疸病因病机演变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3.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积、鼓胀等病史。 4.相关血液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黄疸以速退为顺,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黄疸之病,当以十 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从色泽而言,黄疸色泽鲜明,神清 气爽,为顺证,病轻;颜色晦滞,烦躁不宁,为逆证,病重。若色泽逐渐加深, 提示病势加重;色泽逐渐变浅淡,表明病情好转。
一般说来,阳黄病程较短,消退较易;阴黄病程缠绵,收效较慢。阳黄、急黄、 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若阳黄治疗不当,病状急剧加重,侵犯营血, 内蒙心窍,发为急黄。
黄 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 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本病证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 相同,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 血性黄疸。
临床常见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 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以及蚕豆病、钩 端螺旋体病、消化系统肿瘤等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黄疸中医内科学

黄疸中医内科学

中成药
选择具有祛黄、护肝作用的中成药 ,如甘草酸制剂、茵栀黄制剂等。
西药
根据黄疸的病因,选用相应的西药 治疗,如病毒性肝炎可选用抗病毒 药物。
针灸推拿
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可改善黄 疸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辨病与辨证结合
病情监测与评估
在中医辨证的同时,需辨明病名、病因、病 机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黄疸的中医辨证
阳黄
以湿热为主,伴有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情况,可分为肝胆湿热型、脾胃湿 热型、热迫大肠型和热入营血型。
阴黄
以脾虚寒湿为主,可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脾虚型和气滞血瘀型。
黄疸的中医治疗原则
1 2
清热解毒
针对阳黄,以清除湿热为主,可用茵陈蒿汤、 龙胆泻肝汤等方剂。
健脾和胃
2023
黄疸中医内科学
目 录
• 概述 •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 • 病例分享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黄疸定义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中,目黄即眼睛巩膜呈现黄色;身黄即皮肤黏膜呈现黄色 ;小便黄即尿液呈现黄色。
黄疸分类
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以湿热内蕴、胆汁外溢为多见, 可由湿邪内蕴、脾虚肝郁、瘀血阻滞等因素引起;阴黄以脾 虚寒湿、瘀血阻滞为多见,可由脾胃虚寒、肝气郁结等因素 引起。
总结:中药治疗急性黄疸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黄疸
01
02
总结词: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对于重症黄疸患者,采用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 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 不同的中药方剂,如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利湿退黄等,以达到改善肝功 能、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同时配合 西医的保肝、退黄、抗病毒等治疗措 施,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黄疸_《中医内科学》课件

黄疸_《中医内科学》课件

黄疸诊断思路
黄疸病因待素为主黄疸
未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
溶血性黄疸实验
Gilbert综合征
溶血性贫血
黄疸诊断思路
超声检查
胆管扩张
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
结合胆红素为主黄疸
无胆管扩张
ERCP
病因不明
ERCP及其 他检查
查明病因
肝穿 治疗实验
炎症
结石
肿瘤


定义--症状特点
1、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其证候特征,其中尤 以白睛发黄最为突出。 2、 发黄的程度、明亮度、病程,可反映邪正之 盛衰。 3、 三黄特征 (1)阳黄:黄色鲜明如橘,伴发热、口渴、苔腻。 (2)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神疲、畏寒、苔白腻 (3)急黄:黄疸急重,其色如金,伴高热烦渴,神昏 谵语,衄血尿血发斑。
西医学黄疸分类
按黄疸发生的机理
第四部分:黄疸西医回顾
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病变,胆红素代谢失常) 梗阻性黄疸(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机械性梗阻,影
响胆红素的排泄)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有关酶的先天性缺乏, 不能完成正常代谢)
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和非溶血性) 肝性黄疸(肝细胞性和肝内瘀胆性) 肝后性黄疸(肝外梗阻)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黄疸分证论治-阳黄
方药: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滑石:清利湿热; 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 黄芩:清热解毒燥湿; 藿香、石菖蒲、豆蔻、薄荷:芳香化浊, 醒气悦脾; 射干、知母:利咽,降肺气; 木通、连翘:利湿清热。
第五部分:辨证论治
黄疸分证论治-阳黄
临床应用
头身困重,表湿明显——藿香、菖蒲以解表化湿 脘腹痞闷——白蔻仁、木香、砂仁以芳香化浊,醒 脾开胃; 呕恶便溏——陈皮、黄连、竹茹; 湿浊偏重,便溏尿少——厚朴、苍术、车前草 以化湿利尿 纳呆食少——麦芽、鸡内金。

中医内科学 黄疸

中医内科学 黄疸
归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归芍
3.气滞血瘀证 胁下结块,隐痛、刺痛不适,胸胁胀闷,面颈部见有赤丝红 纹,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代表方:逍遥散合鱉甲煎丸。 常用药:柴胡、枳売、香附疏肝理气;当归、赤芍、 丹参、桃仁、莪术活血化瘀。并服鳖甲煎丸,以软坚消积 方歌:逍遥散中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荷协。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疫毒此方施。
3.胆腑郁热证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 数
证机概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本方有疏肝利胆,通腑泄热的作用,适 用于肝胆失和,胃腑结热之证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本方温化寒湿,用于寒湿阻滞之阴 常用药:附子、白术、干姜,温中健脾化湿;菌陈、茯苓、泽泻 、猪苓,利湿退黄。 方歌:茵陈朮附寒湿伤,乃是四逆巧梳妆;
肉桂加之热更壮,此治阴黄是好方。
2.脾虚湿滞证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 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苔腻, 脉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留恋,余邪未清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茵陈四苓散加减。 常用药:茵陈、黄芩、黄柏清热化湿;茯苓、泽泻、车前草淡 渗分利;苍术、苏梗、陈皮化湿行气宽中 组成:五苓散-桂枝+茵陈
2.肝脾不调证 脘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饮食欠香,大便不调,舌苔薄白 ,脉来细弦。

《黄疸中医内科学》课件

《黄疸中医内科学》课件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5
黄疸的现代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标准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黄疸的诊 断标准逐渐明确,包括血清胆红 素水平、肝功能检查等。
治疗方法
除了传统的中医疗法,现代医学 还引入了光疗、药物治疗等手段 ,针入研究黄疸的发病机制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深入挖掘黄疸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治疗方法
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探索黄疸治疗的创新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黄疸研究的进步,为全球患者 带来福音。
THANKS
疸。
病机
湿热内蕴
湿热邪气侵犯脾胃,导致运化 功能失常,湿热内蕴,胆汁外
溢。
气血瘀滞
湿热邪气侵犯脉络,导致气血 瘀滞,影响胆汁正常排泄。
正气虚弱
正气虚弱,无力抗邪,湿热邪 气侵犯,引发黄疸。
肝脾失调
肝脾功能失调,影响胆汁正常 排泄,形成黄疸。
诊断标准
尿黄
尿液颜色加深,呈 现黄色或深黄色。
肝功能异常
感谢观看
避免感染
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以降低黄疸的发病风险。注意个人卫 生,加强免疫力,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黄疸症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 ,如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更应加 强体检频次。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以降低黄疸的发病风险。
用药指导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 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中医内科学-黄疸

中医内科学-黄疸
清热解毒 凉血开窍
茵陈蒿汤 加减
茵陈五苓 散合甘露 消毒丹加 减 大柴胡汤 加减
犀角散加 味
加减法
胁痛较甚加金铃子、元胡素、郁金 热毒内甚加黄连、龙胆草 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竹茹 胸满胀闷加厚朴、苍术、藿香 砂石阻滞加金钱草、海金砂、芒硝 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血证加侧柏炭、地榆炭、茜草炭
主症舌脉
舌有紫斑 疏肝理气 消遥散合 或紫点 活血化瘀 鳖甲煎丸 脉涩
预防 调摄
饮食有节:勿嗜辛热甘肥,忌酒, 防止传染:注意隔离与消毒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应四时 服药预防:单验方
注意休息:早期卧床,迁延时适量运动 心情舒畅:肝气调达 进食营养:忌食辛热油腻酒类 密切观察:注意病情变化
体质好,病和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 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 身体日渐羸瘦,正气日衰者难治。 若黄疸暴急,如不及时抢救则危殆立至。
治疗总则
化湿邪 利小便
芳香化湿 淡渗利湿 苦寒(温)燥湿 行气利水, 活血利水
主症舌脉
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佐 以泄下。
方药,茵陈蒿汤加



主症舌脉
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 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合甘露消毒丹
黄疸特点 兼症
舌脉
治则
方药
一、 阳

湿重 身目俱黄, 胸腑胀闷 于热 黄色鲜明 口苦呕恶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概念
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 症的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 要特征。是多种肝胆疾病的常症状。
教学点: 病位 病症
源流
《黄帝内经》提出黄疸的病名和主要症状。 汉代张仲景对黄疸已有明确的分类,了较为 全面《诸病源候论》《圣剂总录》对黄疸有 更详尽的分类和提出急黄,阴黄。 宋元医家系统论述阳黄和阴黄的辨证施治。 《景岳全书》认识到黄疸与胆液外泄有关,清 代医家认识到某些黄疸的传染性及严重性。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二节黄疸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二节黄疸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二节黄疸黄疸【概说】一、概念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

二、沿革(一)《内经》提出黄疸病名与主症,但未进行分类。

(二)《金匮》分立“五疸”,对病机、症状进行探讨,并创制茵陈蒿汤等方剂治疗。

(三)《伤寒微旨论》详述了阴黄证治,《卫生宝鉴》将阳黄与阴黄辨证施治系统化。

三、名词解释:阳黄、阴黄、急黄、胆黄、瘟黄。

四、讨论范围本病证与现代医学“黄疸”含义相同。

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感湿热、疫毒湿热——内蕴中焦,壅塞肝胆外感疫毒——热毒炽盛,内及营血(二)内伤饮食、劳倦酒热甘肥饮食不洁饥饱生冷劳倦太过脾阳受损,寒湿内生病后伤正(三)病后续发胁痛、症积或其它疾病二、病机(一)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为主。

(二)病位重要在脾胃肝胆,亦可充斥三焦,内蒙心窍。

(三)主要病机为湿邪(湿热为主)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

(四)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

(五)病理转化:阳黄、急黄、阴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病因病机示意图疫毒侵入营血,内陷心肝—————————急黄外感湿热——酒热甘肥湿热熏蒸阳黄饮食不洁困遏脾胃,壅塞肝胆内伤饥饱生冷胆汁外泄,泛溢肌肤劳倦太过寒湿内阻阴黄病后伤正【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一)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二)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三)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积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一)黄疸与萎黄黄疸与萎黄都有皮肤发黄的表现,但二者病因病机与症状特点不一。

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症状以目睛黄染为特点,小便色黄。

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黄疸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黄疸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黄疸【定义】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

本病证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临床常见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以及蚕豆病、钩端螺旋体病、消化系统肿瘤等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黄疸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病后有关,内外病因又互有关联。

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病机关键是湿。

【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3.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积、鼓胀等病史。

4.相关血液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萎黄萎黄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均不黄,常伴头昏倦怠,眩晕耳鸣,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辨证论治】(一)急黄疫毒炽盛临床表现: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代表方:犀角散。

(二)阳黄1.热重于湿临床表现: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临床表现: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阳黄初起见邪郁肌表,寒热头痛之表证者,宜疏表清热,宣散外邪,利湿退黄,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如热留未退,乃湿热未得透泄,宜增强泄热利湿之功,可加栀子柏皮汤。

黄疸中医内科学

黄疸中医内科学
黄疸。
03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黄疸色泽
观察黄疸的颜色、深浅程度,以判断黄疸的 轻重。
黄疸部位
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 恶心、呕吐等,以辅助诊断。
伴随症状
观察黄疸出现的部位,如全身性黄疸、局部 性黄疸等,有助于判断黄疸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
通过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可进一步确诊黄疸。
02
03
04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湿邪内生 ,胆汁外溢,形成黄疸。
病机
湿热内蕴
湿热邪气内蕴脾胃,影 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 胆汁外溢肌肤,形成黄
疸。
气血瘀滞
湿热邪气影响气血运行, 导致气血瘀滞,胆汁外
溢肌肤,形成黄疸。
肝胆疏泄失职
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 溢肌肤,形成黄疸。
脾虚湿困
脾胃虚弱,湿邪困阻中 焦,影响气血运行,导 致胆汁外溢肌肤,形成
06
黄疸的现代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标准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诊断标准不断 更新和完善,通过肝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提高了黄疸 的早期发现率。
治疗方法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现代医 学还引入了光疗、换血疗法等手 段,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采取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评估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治疗效果评估 更加科学和客观,通过对比治疗 前后肝功能指标、黄疸指数等指 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研究展望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生物学、化学等,从 多角度深入研究黄疸的病因机制和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进一步探索黄疸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