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的“五重视”

合集下载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摘要: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训练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熟练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游戏式学习法和强调趣味教学等等,每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技巧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教师应当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一、训练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文言文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教师要训练学生辨析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分析文言文的名词、动词等成分,把课文中的历史背景、文学主题、文字特点等内容理解、归纳、总结出来。

二、熟练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是文言文的基石,教师要特别重视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句法、时态、格式、语义、关联词等语法知识。

三、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文言文的规范,恰当地运用文言文中的关联词和句式,让文章更加精练、简洁,使文章更加流畅。

四、运用游戏式学习法游戏式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文言文的关联词和句式,编织故事或者作文,用现代文表达文言文的内容,利用文言文进行对话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强调趣味教学文言文有其独特的历史色彩,教师要利用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有趣味。

比如:可以让学生讲述古人的故事,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文言文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言文。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训练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熟练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游戏式学习法和强调趣味教学等等,每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浅谈文言文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中明确指出:“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

”选文文质兼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加强读背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言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熟读成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非读无以解”,说的就是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要学好文言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多读自能成诵。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言文,犹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并为背诵、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从中品味语言美,构思美,情景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我觉得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朗读和背诵)。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

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诵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所谓诵读,应做到目中有文,耳中有音,心中悟情,意会其理,是从字、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义;从表层到深层含义的全面感知。

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只有如己之出,读出感情与气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言”,更好地把握“文”。

如《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就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骈句整齐、琅琅上口的特点,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

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

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

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2024年《文言文》语文教学反思1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学的时候也害怕,到考试的时候更害怕,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不拖学生整体提高的后腿,经过复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一、复习文言文,首先要弄清楚考试的方向。

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已经取消了,我们复习必须以课本为主,当然学习好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他在课外延伸学习,但在课堂我们要照顾多数学生。

二、复习文言文,教师要十分熟悉文言文考试的知识点。

根据近两年中考出现题型由原文填空、解释词语(实词、虚词)、翻译句子、划分节奏、还有根据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等题型组成,各个知识点的考核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而且在词语解释上还降低了难度,可以选择答题。

三、复习文言文,根据考试题型。

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复习:首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目的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其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名句,检查上课时候每节两句古诗词听写巩固的情况;再次听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意义词语、一词多义词等;再次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及划分节奏训练,在翻译上不提倡学生按注释原样翻译,只要求大体意思一致,但句子中缺少的成分要求补上,需调整的语序必须调整;在朗读节奏划分上,让学生多读多练,从而明白不管字词多少表达一个意思时才能停顿;最后,根据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方面和现代文阅读基本一致,先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围绕作者思想再来回答问题。

四、复习文言文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在复习文言文词语时不能满足记住本课书中的意思就行,同时必须记住在整个初中阶段课本中的意思,例如,"肉食者鄙"中的"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而"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是身份低微的意思,这样的词语在词类活用、一词多用方面比较突出,同时文言虚词里边也有体现,只要注重了这些,复习其它文言文时学生也很好掌握,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

例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
就 会充 满 生机 。 二、 文言
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对文言 文教学的一个要求是 :阅读浅易 “ 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解词句含义 , 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 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 词、 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 注重
在 阅读 实践 中举 一反 三 。 叶圣 陶 ”
涟漪. 获得对真 、 美的把握和领 善、 悟, 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 传的美好心灵、 美好隋操的特殊感 受。这要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 靠 感情对感情的激发, 靠智慧对智慧
学生成为读书人 , 而不能成为习题 : 国人的 日常习惯吧! 人, 把书本还给学生 , 让阅读名著 : ( 者单 位 : 兴县 湖塘 中学 ) 作 绍
到 举一 反三 、 类旁 通 的效果 。 触 三、 文章 读懂文言文是文言文阅读的
开始 , 但不是终止。 文言文是作者 所处那个时代 的美 的创造物 , 也 是那个时代美的标志。这些文章
祖 国 , 畏强暴 , 不 有勇有谋 , 能言 善辩 。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 , 我们可 以总结出一些写作技巧 ,例如刻 画人 物形 象如 何才 能达 到最 大 化 的效 果 。文言文 教学 中进行 文学 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 平 ,还可 以寓 写作 教学 与 阅读教 学 之 中 , 学 生的思 维 。 拓展
的启迪 , 决不是靠一味分析课文所 : 奏响语文新课堂的“ 和谐乐章” 。 能替代的。阅读仿佛是一点火种 , : “ 趟过文学长河 , 撷一捧浪花 即使只是一点 ,只要时机适当, - 带 回家 。”学 生 畅游在 书 海 的同 也 足 以点亮 学生 心中的那一 盏明灯 。 : 时 , 也会熏染着 自己的家庭 , 使整 它把—个 世界在 学生面前 打开 , : 个家庭都能时不时地去文学长河 引 领他们去体会、 去感受 , 使他们在 : 里游 览一 番 。 最是 书香 能致远 ” “ , 长大后拥有一颗颗丰富细腻的心 灵。 学生如果没有在文学海洋里邀 游, 其心灵是会干枯 的, 文学素养 的缺乏会造成学生人生与社会经 验的缺乏 , 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 职业都难以弥补这个缺憾。 应该让 ・ 作为语文教师 ,让书香充满校园 : 是我们的使命 ,让书香一直飘逸 : 在学生漫长的人生路上 ,飘逸在 : 每个家庭每个城市里 ,飘逸在整 - 个 民族魂里 , 更是我们 的目标。 我 : 深情地呼唤 : 让名著阅读成为中

五步文言文教学法

五步文言文教学法

五步文言文教学法作者:闫子琪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06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存在着“重背诵,轻运用;重结果,轻获取;重知识,轻特点”的倾向。

先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再找出重点的字词进行一翻解释,最后再要求学生进行背诵。

整个教学过程在“灌输”中完成,学生在沉闷的课堂中被动的接受着学习内容,学习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式的知识,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则没有得到丝毫的提升。

虽然文言文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但只要我们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还是可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

一、重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虽然我们在开课时都在想尽办法来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但要注意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所以在开课时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让他们喜欢上文言文。

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自己预习一下学习内容,然后通过一个故事来引用其中的一句话,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也给了学生一种暗示,让他们觉得,文言文的理解并不是很难。

也可以将整篇文章串编成一个故事,学生通过欣赏故事,就了解了故事内容,这样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时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产生亲近感。

还可以将文章当中所描述的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手段向学生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了解,学生也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

二、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理清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语文课堂中提倡“以读代讲”,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朗读,体悟文本内容。

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当让学生去朗读,当然朗读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式地去重复,而是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去读,可以先让学生将文章读通顺,然后再让学生将每一句都划分节奏之后再去读,通过节奏的划分,让学生弄明白句子当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如使动用法、被动用法等。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助学 生理 解作 者 的思想 感情 。学 习 文言 文 不仅 是学 古 人
的 语 言 ,还 要 学 习 古 人 的 思 想 ,吸 取 那 些 至 今 仍 有 巨 大
价值 的思 想养 料 。教师 要用 今 天 的文 化背 景 、精神 环 境 和学 生 的求知 情绪 ,尽 力挖 掘 文章 中一 切 与学 生 已有 知
识 和 生 活 背 景 相 通 的 因 素 。让 学 生 在 诵 读 中 理 解 。在 诵
1 重视预习准 备。我们都 知道 ,凡事预 则立 ,不 预 . 要
则 废 , 学 习 文 言 文 也 是 如 此 。 在 上 课 之 前 ,教 师 要 指 导 学 生 搞 好 预 习 。预 习 是 学 生 直 接 接 触 课 文 的 开 始 ,可 重 点 围 绕 三 方 面 进 行 :一 是 查 阅 有 关 资 料 , 了 解 文 章 的题
好 基 础 是 关 键 。 学 习 文 言 文 也 是 一 样 ,打 不 好 基 础 ,其
加 努力地 去读 ,直至成 为一种 生命 的需 要。 4要重视 审美 鉴赏 。著 名特 级教 师钱 梦龙 先 生说 过 : . “ 经过 千百 年时 间的淘洗 而流传 下来 的一些脍 炙人 口的文 言文 ( 包括 古诗 歌 )是诗 文 中的极 品 ,是 中华 民族 文化 遗 产 的精华 … …这些 作 品千锤 百 炼 的语 言 ,斐然 可 观 的 文采 ,匠心经 营 的章法 ,足 以垂范后 世 。 因此 ,引导学 ”
较 大的词语 和句式上 。 正 是 有 了课 堂 上 大 量 的 文 言 知 识 积 累 ,学 生 才 能 掌
很高 ,就 是能够 “ 阅读浅 易文 言 文 ,能借 助 注释 和工 具
书理解基 本 内容 ” 。这就要求 语文 老师要 深入学 习 和领会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课文的默写和注释,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减退。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故事讲解、课外阅读、诗歌赏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文言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语境教学文言文作为古代语言,往往会使学生感到陌生。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语境教学,即通过创设各种语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剧本表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文言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注重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文言文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文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观赏古代戏曲、参观古代建筑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古代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文言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信心。

在短短的几千字里,我们只是简单地谈及了一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想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相信在这样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必将朝着更加高效、生动和有趣的方向迈进。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一、重视朗读,培养语感朗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念经式的喃喃自语,它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字字响亮”、自然流畅、忠于文本,对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思想上的共鸣与再创造。

朗读指导贯穿文言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在开始教学时宜以教师范读和领读为主,之后可以逐渐进行诵读指导。

文言文因其本身的特点,在朗读时要注意生僻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断句要正确,语气词的长短音控制要适宜。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句,“要”通“邀”,意为邀请,读四声。

二、释词解句,抓牢基础文言文中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也很常见,实词、虚词在句子结构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特殊句式也俯首皆是,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看懂文言文。

三、“文”“言”并重,共同提高做到“文言并举”,寓“文”于“言”。

“文”是指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评价、思想感情等;“言”指的是构成文章的字词和语句。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既要注重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也可以自己疏通文意,又要注重对文本的分析鉴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水平,达到美文美教的目的。

四、建立知识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文言知识积累与整合积累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时候,学生们具备了一个个的文言知识点,缺少的恰恰是一条将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的线索,以致于学生文言文知识看起来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积累方法,给学生们牵一条知识“线”索,做到“温故知新”、“以旧带新”。

【对策、方法】1以情动人,消除隔阂学生认为文言文难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源在于文言文年代久远、古奥难懂、教学枯燥,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源于文言,我们的语言系统中还保留有文言的一些习惯,如“所见所闻”、“此时此刻”、“无可奈何”等。

文言文学习的现代意义要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就向他们阐明。

文言文教学之“古文学法五步走”

文言文教学之“古文学法五步走”

文言文教学之“古文学法五步走”语文学习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

虽然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

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就成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了“古文学法五步走”:第一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把握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情感。

第二步,读通: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文言文教学中,更要重视朗诵,要一读贯之。

第三步,读懂:掌握重点字词意思,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学会文章写法。

这是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最难走且最重要的一步,既要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读不懂的地方读懂,把读得浅的地方读得深刻,让学生模糊的地方变得清晰。

第四步,悟情:领悟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走好前面的三步,这一步就水到渠成。

如果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原有经验积累进行相关拓展延伸或升华会更好。

第五步,背默:背准才能默对,默对才叫真正会。

重点文言文的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必要的。

落实背默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

”“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的能力。

”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古文学法五步走”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助于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生命力。

文言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文言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文言文的学习逐渐成为了一项挑战。

作为一名文言文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激发兴趣,培养情感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名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离骚》时,可以结合屈原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融入生活,感受文化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感受文化魅力。

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可以让学生实地参观岳阳楼,了解楼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注重基础,夯实功底1. 重视字词教学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在于对字词的掌握。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字词,理解其含义、用法和词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2. 强化语法知识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状语、定语等。

通过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

三、注重阅读,提升能力1. 阅读经典,积累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经典著作,如《诗经》、《楚辞》、《史记》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2. 限时阅读,培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限时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同时,通过讲解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注重实践,提高应用1. 模拟写作,锻炼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如仿写、改写、续写等。

通过模拟写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2. 课堂互动,激发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例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

例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

例谈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五个层次作者:张正平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7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由此我们可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

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教学方法模式化,使本应内容丰富、摇曳多姿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成为一潭沉闷得令人窒息的死水。

高中文言文教学到底该教些什么呢?一、文气揣摩文气,首先要重视朗读。

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各种技艺都有各自特殊的筋骨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筋骨的技巧,诵读也是这样,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

”(《谈美书简二种》)曾国藩也曾写道:“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

”(《曾国藩家书家训》)可见诵读的重要性。

书读得多了,熟了,即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读不好文言文。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准确与否的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章会读了,读好了,文章基本上也就理解了。

而这篇文章诵读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话的诵读。

文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诵读时要特别注意说话的口吻和层次,口气不可太强以显得咄咄逼人,也不可太绵以显得软弱无力,而且层次之间的停顿要分明,每一层的诵读语气也应该根据内容有变化。

这段对话的第一层主要诵读的语气应该比较平稳,第二层诵读得要有点亲切温和,第三层诵读可以适当高亢显出诚恳,第四层则要读得慷慨激昂而有力度。

文言文教学中思维课堂推进的方法探寻

文言文教学中思维课堂推进的方法探寻

文言文教学中思维课堂推进的方法探寻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推动学生的思维课堂。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推进思维课堂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情境化学习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介绍历史人物和事件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从而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领悟。

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思维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演绎思维的训练。

在阅读一篇文言文文章后,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线索,通过归纳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想象能力。

三、提倡合作学习,促进思维碰撞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

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促进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还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五、关注个性化需求,促进思维多元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思维的多元发展。

可以通过不同的任务和活动,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可以通过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能力提升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能力。

在文章阅读和理解中,可以通过多种思维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思维的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升。

七、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素养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

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教学方法一、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1. 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

预习时注意找到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对于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我们要善于总结,活学活用。

2. 遵守“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 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每种又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加强诵读1. 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度任务。

粗度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是感知课文,在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

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度时要划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的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要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

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 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

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

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三、语意推断法。

学习文言文,理清文章的大意,扫除文字障碍是关键,同学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培养自己的推断能力。

1.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推断语意。

文言文因汉字特有规律及行文习惯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养成结合语境来推断语意的习惯,有助于提高翻译文言文能力。

2.联系旧知识来推断语意。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善于联系旧知识,进行综合、比较、归类。

《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文言文可以这样教

《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文言文可以这样教

《⽂⾔⽂教学教什么》:⽂⾔⽂可以这样教⽂⾔⽂教学教什么?周末难得清闲,天⼜下⾬,躲在家中读完上海师范⼤学教授王荣⽣主持编写的《⽂⾔⽂教学教什么》。

⽂中观点未必句句正确,但为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个⽐较清晰的思路。

部分内容很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书中内容分为三块:专家讲座、集体备课案例、课堂教学实录。

本⽂只摘抄整理王荣⽣和褚树荣两位专家讲座内容。

这是第4篇读书笔记⽂⾔⽂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王荣⽣01⽂⾔⽂的⼀体四⾯⽂⾔⽂的⼀体四⾯包括:⽂⾔、⽂章、⽂化、⽂学。

四个⽅⾯相辅相成。

⽂⾔: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与⽂⾔⽂的特点,⾸先体现在“⽂⾔”上,学习⽂⾔⽂,前提是学习⽂⾔。

⽂章:指⽂⾔⽂的功能。

有些⽂章有明确的实⽤功能,如《陈情表》《出师表》等;有些⽂章有“载道”功能,如《劝学》《师说》等;有些⽂章有“⾔志”功能,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等。

⽂学:是指⽂⾔⽂的表现形式。

主要体现在语⾔的锤炼和⽂章的考究两个⽅⾯。

⽂⾔⽂是⽂章与⽂学的统⼀。

⽂化:在⽂⾔⽂中是多层⾯体现。

⽂⾔本⾝就是传统⽂化的体现;⽂⾔⽂体现传统思维,如《劝学》重⽐喻论证,《师说》重类⽐论证,都体现偏于感性的民族思维⽅式;⽂⾔⽂记载着典章制度、天⽂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化内容;⽂⾔⽂传达中国古代仁⼈贤⼠的情意与思想,即所⾔志所载道。

学习⽂⾔⽂,最终的落点是⽂化的传承与反思。

02⽂⾔⽂阅读教学的要领(⼀)着⼒于⽂⾔⽂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

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

⽐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宴游记》中的“恒惴栗”,“恒”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常常”,⽂章的背景是王叔⽂变法失败,当年被拿下,次年被处死,⽽柳宗元也是⼀贬再贬,所以柳宗元的“惴栗”,不是⼀般的恐惧害怕,⽽是“每时每刻都在害怕”,⼀个“恒”字点出了柳宗元当时的⼼境。

(⼆)处理⽂⾔⽂字词的原则。

放过。

有些词句不必处理,包括两种情况。

⼀是古今⼀致或学⽣理解不困难的,⽐如“孔⼦⽈”,就不必处理。

新课标文言文教学要求

新课标文言文教学要求

新课标文言文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基本文字、语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2.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熟悉文言文基本文字和词语;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句式结构;3.阅读经典文言文文章,如《史记》、《左传》等;4.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文言文的基本文字和词语的认读和理解;2.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和句式结构的掌握;3.经典文言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4.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阅读法:通过让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3.对话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五、教学手段1.教材:选取优秀的教材,如《文言文学》、《文言文阅读教程》等;2.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言文的相关文物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扩展对文言文的了解。

六、评价方式1.书面作业:包括课后习题、作文等;2.口头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考试评测:定期组织文言文考试,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要求1.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文字和词语的认读和理解;2.学生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句式结构;3.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经典文言文文章,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文化内涵;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和应用。

八、教学参考1.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文字和词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文言文的语法知识;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写作和翻译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3.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经典文言文文章,了解古代文化背景。

通过以上的教学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言词的教学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言词的教学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言词的教学【摘要】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字音确读、断句、熟读)——练说文言文(用自己的理解性语言翻译)——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体会文言文的人文性)——品读文言文(体会语言美)”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

其中,“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文言词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教学“瓶颈”。

我们如何才能很切入、到位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对于这一难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背诵下了即可;有的则说,文言文教学应在文意理解上下功夫;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翻译,必须通篇翻译。

对于以上观点,我不完全赞同。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练说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

其中,“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通过近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活动,我曾不断地勇于创新和尝试,深深地领悟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

所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词的教学。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实现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同时,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瓶颈”问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文言词的积累,应分门别类,切入文意,立于语境作以理解和积累。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通假类。

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通假类型。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强”通“僵”)(七年级上册《童趣》)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七年级下册《木兰诗》)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文言文教学中的两重视和两舍弃

文言文教学中的两重视和两舍弃
划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但 是 由 于 各 种 各 样 的原 因 ,文 言 文教 学 已成 为语 文 教 学 的 一 大 难 点 , 文 章 从 如 何 攻
克 这 个 难 点 进 行 阐述 。
关 键 词 : 文 言 文教 学 ;难 点 ;重 视 ;舍 弃
中图 分 类 号 :G 3 . 文 献标 识 码 :A 6 33 文章 编 号 :1 7 - 5 8( 0 1 3 — 1 2 0 6 1 0 6 2 1 ) 1 0 1— 2
彩 谭 柱
E f { { } 疆 R C 磁 箍 戴 驰f { j A S ;
文 言 文 教 学 中 的两 重 视 和 两 舍 弃
韩 晶
( 黑龙 江省大庆铁 人 中学 ,黑龙江 大 庆 1 3 1 ) 64 1
摘 要 : 文 言 文 教 学 不 论 是 在 高 考 的 考 卷 上 还 是 在 高 中 的教 学 大 纲 中 , 都 占据 着较 大 的 篇 幅 , 成 为 教 学计
二 、 文 言 文教 学 的 本 质 分 析
首 先 , 文 言 文 教 学 的 思 想 内 容 从 整 体 上 分 析 并 不 是 学
生 难 于接 受 的 部 分 ,都 是 按 照 学 生 接 受 能 力 进 行 选 择 的 , 文 言 文 教 学 的 难 点 主 要 是 与 现 代 文 的 本 质 区别 ,主 要 是 语
( )诵 读 教 学 的重 视 。 在 高 中课 本 的 第 一 册 中 有 对 朗 1
读 和 积 累 的 介 绍 ,学 生 只 要 按 照 其 方 法 去 学 习 文 言 文 ,收
效 就 会 很 好 , 当然 教 师 的 引 导 也 相 当 的 重 要 。 古 人 曾教 导 我 们 “ 读 百 遍 ,其 义 白见 ” ,这 是 经 验 书

文言文教学设计应特别重视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设计应特别重视的问题

根 本 原 因 是 我 们 没 有让 这个 “ 人” 的脚 实 实 在在 的 踏在 他 的那 个年 代 里 。 因为 不 理 解 他们教 学 千法 ,朗读 为 本 。叶 圣 陶
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 , 曾经说 过 : “ 学 习文 言 ,必须 熟 读 若 干 篇 ,勉 强记 住 不算 熟 ,要 能 自 然成诵才行 。 ” 文 言 文 字 词 组 合 与 现 代 汉语 的差 异 ,决 定 了反 复诵 读 是 培 养语 感 ,初 步 把握 文 意最 有 效 的途 径 。所 以在 文 言文 教 学 时 ,教 师 应 给 学 生 反 复 诵 读 的 时 间 和 机 会 ,还 应 开 动 脑 筋 ,变 换 读 的 方 式 ,传授 诵读 的方 法 和技 巧 。 钱 虹 老师 《 岳 阳楼 记》 的教 学 设 计 中 ,很好 地 运 用 了创 设情 境 读
在。
现 在 ,在 学 生 中 “ 一 怕 文 言 文 ,二 怕 周 树 人 ” 的 现 象 很 普 遍 , 如 何让 学 生爱 上 文 言文 呢 ?我 认 为 首要 的是 还这 些 古 老 的文 字 以鲜 活
的豁 达 情 怀 。我 想 苏 轼 这 个 “ 人”

定会 在 学生 心 中鲜 活地 立起 来 。 三. 适 当教 ,教得 明 白 、实 在 、
话 文 翻译 为文 言 文一 一我 在 澳 门教
( 两 小 儿 辩 日) 》,也 将教 学 的触 角 探 向了 “ 语 言教 学 ”这一 崭 新 的文 言文课 程 内容 。执教 者 紧扣 “ 古 代
汉 语 多 单 音 词 ,现 代 汉 语 多 双 音
著 名 教育 家 钱 梦龙 说 ,文 言文 首先是 “ 文” ,而 不 是 文 言 词 语 的 堆 砌 。所 以我认 为 文言 文 的教 学 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教学的“五重视”
摘要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强调“字字落实,句句到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文言文的教学索然寡味,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力图从教学上研究对策,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实现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上的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重导入重诵读重复述重讨论
近些年来,文言文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在中考和高考中的份量举足轻重。

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文言文着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它远离学生生活,高深莫测,让学生望而生畏。

笔者认为,教师不妨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可望改变文言教学中的被动局面。

一、营造氛围、重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

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手段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文言文的学习上来,从而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

如学习《与朱元思书》、《三峡》时,可在导入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富春江和三峡的美景,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直观享受;教《五柳先生传》时,可先在黑板上写上“不求甚解”这个成语,让学生“不求甚解”在今天是什么意思?接着,让学生查字典,然后引导
学生:在古代是意思与今天的意思有变化吗?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来学习与这个成语相关的一篇人物传记……如此,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从而拉近了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反复吟咏,重诵读
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初中课文中选入的文言文,大多妙语连珠,琅琅上口,易于成诵。

反复吟咏,能培养语感、激发潜力、引发兴趣、获得快乐。

首先,熟读有利于培养语感。

如对《关雎》《蒹葭》这两首诗的教学,学生通过反复读,不断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长期训练,语感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

其次,有利于感受作品的意境。

例如,《与朱元思书》一文,要求学生仔细读,要集中精力,读准字音,注意强调停顿和重音,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使之有鲜明的层次感,同时启发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美丽景象。

第三,有利于把握文章主题。

如《十则》、《二章》、《马说》等篇幅较短小、韵律感很强的文章,学生反复朗读,其理不言自明。

第四,有利于培养深厚的文学功底。

古人讲:厚积才能薄发。

今天,当我们慨叹学生语言贫乏,感情苍白时,我们就应该从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中去汲取营养。

一些如《爱莲说》《陋室铭》等寓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本身就有助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重视对古代优秀诗文的背诵,特别是对文言名句的积累,将有助于培养深厚的文学功底,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技能。

三、理清线索,重复述
些结构清晰,情节明了的文言文,要训练学生理清线索,并抓住主要情节复述大意的能力,让学生纲举目张,很快抓住要领。

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等关键句子复述出来,再抓住三问三答,第一部分的脉络就清楚了。

又如《口技》一文,学生通过复述,把口技人所摹拟这样一家四口由睡转醒,又由入睡突醒、继而救火的画面传递给大家,让学生由衷感叹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总之,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听、说、读的综合能力。

四、能力提高,重讨论
首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和讨论,训练学生通过感性材料,自己动脑、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去归纳,让他们将琐碎的、杂乱的知识条理化,清晰化。

要引导学生关注文言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实词的特殊用法;总结辨析“而”、“之”、“为”、“以”等虚词的常见用法;找出文言中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句式中和现代汉语差别;分析古代礼俗名物、人物典故、名号称谓、历法时节、历史地理、职官科举等化常识与现代的异同、演变和由来。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牢固地掌握文言文知识,而且也将使学生获得对个人能力的认同感。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

许多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
堪称是德育的典范之作。

如《爱莲说》、《陋室铭》等句句堪称至理名言。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思索,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们提供健康的人生价值导向。

第三,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比如,《陈涉世家》作者着重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就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当抓住其首创精神进行讨论,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的作用,提出个人见解和看法,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

五、课外拓展,重迁移
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由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如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引导学生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中的另外几篇作品;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同时学《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小故事;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引导学生学习《黄生借书说》……通过课拓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目的,文言文的阅读也不再变得高深莫测,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也随之而变得灵动、飞扬起来。

总之,如果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了新知,培养了情感,拓宽了视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
定会轻松起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
[2]《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3]《四川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