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明清 1007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通史主干知识梳理:明清时期

高中历史通史主干知识梳理:明清时期

高中历史通史主干知识梳理:明清时期【阶段特征】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工业文明在欧洲兴起,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发展与迟滞并存。

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

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封建政府执行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丧失了工业化的契机,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文化上:程朱理学处于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地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传统科学技术继续发展,虽然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但是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

对外关系上: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常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1)中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后发展为内阁,拥有票拟权。

(2)地方:明太祖废除地方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

(3)选官制度:科举制僵化,八股取士。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康熙帝平定内乱,统一台湾,尊重儒学,团结蒙古族、藏族,抗击侵略,开创了康乾盛世。

二、农耕经济的发展与迟滞1.农业生产(1)农耕技术:作物种植形成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不 同 职权 对皇权 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过程
坐着的大臣
站着的大臣
跪着的大臣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 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唐初的裴监甚至和高祖 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还有坐处。 到宋朝,从太祖以后,大臣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 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论政。到明清,大臣得跪 着奏事了,清朝大臣上朝得穿特制的护膝。 请思考:君臣关系变化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材料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 丞相始也。‛——黄宗羲 材料2:‚君权和相权合二为一,最终 变成独裁的权力。有好处也有很大的问题, 好处是防止权臣专政,巩固了统治;问题 是君主专制独裁,加大了社会的风险 性。‛——《政治文明历程》 结合材料,从丞相的职能和作用角度 评价明太祖的废相举动?
Y(程度)
Y(程度)
0

明清
x( t )
0

x (t) 明清
图1:中国封建社会君 图2:中国封建社会 发展趋势 主专制发展趋势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影响
1、君主专制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2、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3、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4、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 污腐化 5、皇权的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 的重要因素 6、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 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2017/9/3 2
17-18世纪东西方社会状况比较?
政治 经济 西 方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工场手工业时期,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8世纪中后期开始 工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殖民 扩张 文艺复兴、启蒙运 动,思想解放 中 国
“海禁”“闭关锁国 对外关系 ” 闭目塞听,盲目自大 思想文化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2017/9/3
28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阶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黑暗腐败,社会 动荡。 思想文化: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
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 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政治环境 宽松
重商主义政策,鼓励 经济政策 工商业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积极 对外政策 对外贸易,对外殖民 扩张
闭关政策,禁止或 限制海外贸易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思想条件 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了精神枷锁
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 农民购买力低地主投 24 经济方式 资土地不扩大再生产
三.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概况

新的生产力发展
因 主要 表现
B、工场主和商人将赚来的 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 业的扩大再生产(资本) A、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 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 业生产规模;(政策) B、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 发展(国际市场)
封建政府实行重 农抑商政策,约 束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
产部门; ②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发展缓慢,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 2017/9/3 21 段,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封建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古代史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古代史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B )
(2014·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 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B)
(2014·上海单科·33)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 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 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A )
(2014·福建文综·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 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 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 率六部百司; 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 原因: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 致政治日益黑暗。(8分)
二、经济 必修二专题一 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2014·广东文综·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 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 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 D)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 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 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 和典制沿革; 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 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 领六部。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1)中央
2、清朝
①清初: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
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②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皇权加强。
③雍正: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票拟: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
明 (内阁权力的变化) 大
代 内
赫权
阁 制 度
参与
票 拟
然 为

归 真
宰 相


侍从

顾问
机密
事务 权
决策
内 阁
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 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 为“票拟”。 批红:内阁大臣 “票拟”后, 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明代往往 由宦官代行。明初内臣不许读 书识字。宣宗以后,渐通文墨, 凡每日奏章文书,除皇帝亲批
(2)督抚制出现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 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 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 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 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 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 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 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 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2)地方:
①督抚制成为定制。
②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1)军机处设立
在军机处产生以后,清朝决策机构更加明朗化,内阁行政职能更加明确,在为政 方式上,朝廷对日常政务与机密重务的处理有了原则区别,即所谓“本章归内阁,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这可以说是军机处对清朝行政体制的一大完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军机处和内阁在权力分配上并不对立,它的出现并不影 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 杂的行政事务(在军机处设立以后,需要票拟的题本一度大量增加),而这是军 机处所不能也无法取代的。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

17241.(25分)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 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183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
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
表2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181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 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 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172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 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 “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 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 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 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 并简析其意义。(10分)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一)明清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一)明清

明清时期的政治一、明朝的建立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2、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并分封子侄到各地做藩王,以拱卫皇帝。

3、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文(朱元璋长孙),鉴于藩王权利过大,下令削藩。

4、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庶子),因建文帝削藩而起兵反对建文帝,并攻占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登基称帝,史称“靖难之役”。

迁都北京。

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1)政治:在中央,废中书省、废丞相,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管军政、民政、刑狱。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明成祖设东厂。

(2)思想:八股取士。

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允许有个人见解,考试文体分为八个部分。

二、满清的建立1、明朝管辖下的东北女真人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国家,国号金,史称后金,迁都盛京(沈阳)。

2、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国号改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3、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1)政治上,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大大强化了君主专制。

(2)思想上,搞“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一、明朝对外交往与冲突1、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派遣):(1)条件:一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二是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

(2)内容:先后七次,先后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

(3)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坚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戚继光抗倭:明朝倭患严重,戚继光在台州七战七捷,迅速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3、明朝时期,葡萄牙殖民者攫(jue)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二、清朝的对外交往与冲突1、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3.资本主义萌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背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丝织等手工业部门; 特征:商品生产和雇佣劳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状态:长期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地位: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影响:冲击自然经济;出现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缓慢发展原因:
(二)清朝地方行政制度
1、密折制度 雍正创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地方管理:设督抚制 总督专兵制;巡抚专吏治 3、边疆治理
1、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2、理藩院: (1)性质: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2)管辖地区:蒙古、西藏、新疆
3、清朝实行 “改土归流”的区域和作用 (1)实施地区:西南地区(雍正时大规模实行,乾隆
地租重,农民贫,无力购买工业品。 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征重租,制规章,商人地主置田庄。 闭关锁国政策 行闭关,禁外贸,资本发展很渺茫。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资金
国际 市场
土地买卖制度 和高额地租吸 引商业资本买 田置地,影响 了资本的积累。
国内 市场
劳动力
国家 政策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农民被局限在 土地上,缺乏 自由劳动力
国家重农抑商和 闭关锁国政策
3.资本主义萌芽:
① 背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② 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丝织等手工业部门; ③ 特征:商品生产和雇佣劳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 状态:长期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⑤ 地位: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⑥ 影响:冲击自然经济;出现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⑦ 缓慢发展原因: 政治上:君主专制,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使其在资金、 市场和劳动力上先天不足; 文化上:儒家传统重义轻利观念和歧视商人的文化心理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

通史复习明清(整合课件)

通史复习明清(整合课件)
市镇、货币、商帮、抑商政策;
(3)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书法:个性化,世俗化,平民化(四大才子) 政治: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 思想:理学、早期民主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绘画:写实(民间风情画 ——插图年画); 经济:工商皆本; 思想 文艺:文学、书法、绘画、戏曲; 文化 写意(不拘成法的“八大山人”) 思想:批判程朱理学,主要学以致用;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科技:《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 戏曲:昆曲京剧等
• 军机处没有决定权。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亲信 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 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 权力也没有。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 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 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 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 赵冀《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 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 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 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体现 的“军机处”的特点是 • A、行政效率高 • B、机构健全 • C、人员复杂 D、制约皇权
阶段特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制度 走向没落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并缓慢发展 思想: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进步思想;文 艺大众化、世俗化;传统科技步入总结,西学 东渐开始
• 【基本特征】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 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 务的决策 有“票拟”权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 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 拟逐渐成为制度。 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闻朝 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关白”的 限制。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

《明清时期的通史专题复习》

《明清时期的通史专题复习》
专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 交相辉映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先秦秦汉时期 (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成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三)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 (四)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明清时期
古代明清时期:1368—1840年(或 14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期,包括整个 明朝和清朝前期),即中华封建帝国的 最后阶段。
1.明朝 (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
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 是为 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
(1)康熙帝: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 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情感提升
[命题视野在哪里]
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
视野(一)
既是教材主干又是历史学科主干知识 ——这是命题人的首选
(一)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 1.(2014· 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 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 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 倾一时。这表明 ( ) • A.皇权渐趋衰弱 • B.君主集权加强 • C.内阁取代六部 • D.首辅权力失控
传统科技 进入总结阶段(代表:《农政全书》等) ①_________ ②西学东渐开始 小说 成为主流(代表:《三国演义》、 ________ 《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文人 画成就突出(如《墨兰图》等)。 ①_______ 昆曲 ;_____ 京剧 形成(“国粹”) ②“百戏之祖”_____
科技 文学 艺术
强化主干知识:明清时期 二、明清经济

人民版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中国通史复习(明清史)

人民版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中国通史复习(明清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宋、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 历程。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 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 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 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 失基本人格。(4分) (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 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内朝或中朝等, 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 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 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6分)本质: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 极端。(1分)
D
7.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 《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 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8.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 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明清时期主要考点
政治: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 现;清军机处的设置 经济:“海禁”与“闭关锁国” ;商帮 思想: 王阳明心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 思想的发展 文艺:明清小说、京剧 文人画
明清时期 一、时代特征: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 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 衰落。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经济上: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江南地区出现 了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 展;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 生;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对外关系:对外逐渐由开放走向保守;中国逐渐落后于 西方。 二、朝代:明(1368-1644)―――清(1636-1840- 19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编写人:任春平审核人:杨诗梅时间:2014.10.08【考点导图】主题一明清时期(1368~1840年以前)的时段特征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1.政治上:明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且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曲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

解题思路第(1)问,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第(2)问,回答黄宗羲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其原因可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综合分析。

答案(1)理由: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2)观点:君主制度导致社会动乱、矛盾激化。

(或反对君主专制)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儒学的新发展(或理学、心学走向极端)。

主题二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调整中央机构。

如秦设三公九卿制;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立内阁;清设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郡县制;北宋知州通判;元朝行省制;明朝废中书省,设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注重官吏的选拔。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贵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

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请回答:依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解题思路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主题三结合明清时代背景,综合分析导致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的因素明朝中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是直到鸦片战争前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其原因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分析。

1.明末清初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未动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限制了商品经济的流通。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为本,抑制商业发展,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运用政治手段压制工商业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统治者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措施限制手工业规模,征收重税,压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4.封建传统理学占统治地位。

儒学的轻利思想和专制强化压抑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陈旧,社会上抑商和歧视商人的现象根深蒂固,古代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5.明清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从此,中国经济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请回答:(1)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2)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指出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

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

解题思路本题的难点是对材料中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理解。

把握亚当·斯密的观点:法律和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

(2)同意;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轻视技术等。

不同意;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

主题四儒学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它在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孔子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修己安人为价值取向。

孟子、荀子在与诸子百家的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秦朝推崇法家,使儒家文化受到政权力量的重创。

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取得了“独尊”的社会文化地位,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

魏晋以来儒、法、道融合,使儒家思想得到新的更新,宋明理学形成,丰富了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

为挽救政治危机,王阳明创立了心学;同时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对理学弊端和封建制度的批判反思中复归了儒家经世致用的宗旨。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材料二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

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一说明其“新”在何处。

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解题思路第(1)问据材料分析“新”的含义;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可结合教材明代晚期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回答。

第(2)问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把握明清之际时代特征以及黄宗羲等人思想的共同点即可。

答案(1)“新”的表现: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

(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社会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

(2)变化: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开始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如答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亦可)。

1.《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2.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3.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4.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图7 5.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6.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 )A .《红楼梦》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西游记》 7.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