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拉莫三嗪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拉莫三嗪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拉莫三嗪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在精神科临床领域,拉莫三嗪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调节剂,拉莫三嗪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癫痫等精神疾病。

然而,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拉莫三嗪的药理作用,缺乏深入的临床应用研究。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拉莫三嗪在精神科临床应用领域的发展。

同时,针对拉莫三嗪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癫痫等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也亟需开展深入研究,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拉莫三嗪在精神科临床应用进展的研究,梳理拉莫三嗪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注意事项,分析拉莫三嗪在治疗精神障碍和其它相关疾病中的疗效、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医学界和广大病患提供科学而实用的参考。

【关键词】精神科;拉莫三嗪;神经递质调节剂;双相情感障碍;癫痫;临床应用拉莫三嗪是抗癫痫药物,其主要用于12岁以上患有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发作的青少年和成人的单药治疗,或用于2岁以上儿童各型癫痫的添加辅助治疗。

拉莫三嗪于2005年在中国上市,其不仅纳入我国医保用药,还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此外,因其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通常作为情感稳定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

有研究表明,拉莫三嗪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精神性疾病。

1. 拉莫三嗪的作用1.1 抗抑郁作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2019-2022)》显示,我国有3000万名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受到各种情绪、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我国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38.92%的13-18岁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情绪低落、言语活动减少、认知功能减退等症状。

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高达15%,给家庭、社会、医疗带来极大的负担。

因此寻找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是必要的。

拉莫三嗪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它是一种电压门控式钠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抑制病理性释放谷氨酸,达到抑制谷氨酸诱导的动作电位爆发,从而发挥稳定神经细胞的作用,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调节情绪。

托吡酯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托吡酯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ol . P h s a s o cii ra n f cie e sf r n i d fe i p y o h lh o n d l o d, u i l n e l y ra t n。 n a e t I T M a o  ̄ l c t t g e e t n s o e , n ei v ma y k n s o pl s f i o d a d a ut o b tl t u h at e ci a d p t ns e c d h te h o i a e p o e t lrt t r rn o t ea e i o .
卢 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3) 002
[ 摘要 ]托吡 酯是 一种新型 的抗癫痫 药物 , 具有 多重抗癫痫作 用机制 。托吡 酯吸收迅速 完全 , 呈线性药物 动力学特征 , 生物利 用度 高。血浆 , , 日服 药 2次 。托 吡酯与其他抗癫痫 药物相 互作 用 小, 2 每 长 可作为 单药或 作为添加 药 , 儿童 、 对 成年 人的 多种 类 型癫 痫具有 良好 临床 治疗效果 , 良反 应较 小, 不 病人 易于耐 受。 [ 关键词 ] 托吡 酯; 癫痫 ; 童 儿 [ 中图分类 号] l 6 聊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0 9 84 20 )3 00— 3 10 —6 8 (0 20 —0 1 0
Cln c lsu s a ppi d p o r s ft pia a e i ia t d nd a le r g e s o o r m t
L in( hl e ’ o ilfF dnU v sy 咖 UJ a C irn 5 s t ua m e / , d H pa o rt
20 3 00 2)
[ lt c]T p a t T M)i anwt eateies eii ,hc a ut l ate ipym cai T M clb bobdqi l A ̄r t oima a r e(P s e p n — l pym dc e w i hsm lpe n—p es ehn m.P a easre u k y ipe n h i i l s l cy

托吡酯的精神科应用进展

托吡酯的精神科应用进展
天数 及 每天 的饮 酒 量 ) 饮酒 渴 望 及血 清 转 氨 酶 及
2) 3 。提示托 吡酯治疗 社交 恐惧 症有效 。
Tioe i nnJ等… 对 2 h 6例 其 他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 氯氮平、 奥兰扎平 、 利培酮、 奎硫平 ) 疗效差 的难
治性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 用 托 吡 酯 ( 量 渐增 至 加 剂 30 / ) 安慰 剂各 进 行 l 0 mgd 或 2周双 盲 交叉 对 照 研 究 , 果 显 示 托 吡 酯 对 阳 性 与 阴 性 症 状 量 表 结 (A S ) P N S 的一般精 神病 理症状 的疗 效 明显 优于 安
例) 进行 1 0周对照治疗 , 应用症状 自评量表 、 健康
状况 问卷 ( F一 6 及人 际关 系 问卷 进行 评 定 , S 3) 每
周测量一次体重 , r r 分析显示 , r 托吡酯组症状 自
评量表 的躯体 化、 际关 系敏感、 虑、 人 焦 敌对 、 恐 怖 、 虑 因 子分 较 疗 前 均 显 著 下 降 ( 焦 P<0 0 1 , .0 ) 而强迫、 抑郁、 偏执及精 神病性因子分无显著改
5 1 酒依赖 酒精能提高皮质 一中脑 一 . 边缘多 巴胺能 , 引起酒依赖 , 托吡酯通过拟 G B A A能和抗 谷氨 酸 能而 控 制 多 巴胺 能 , 疗 酒 依 赖 。Jh sn 治 ono 等 对酒依赖病人用托吡酯( = 5例 , n 7 剂量渐增
至 2 30 / ) 5— 0 mgd 或安 慰 剂 ( 7 n= 5例 ) 进行 1 2周 双盲 、 照治 疗 , 果 显示 , 吡酯 比安慰 剂 明显 对 结 托 改善 了总幸福 感 ( R=2 1 )戒 酒 或不 寻 找酒 精 O .7 、 ( R= .3 及 生 活 总满 意 度 ( R=2 2 ) e- O 26) O .8 。Fr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一、综述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当前抗癫痫药物研究的现状和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在抗癫痫药物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药物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主要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如拉莫三嗪、帕金森、托吡酯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癫痫方面各有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此外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低、副作用大等特点,使得许多患者难以耐受。

因此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新型抗癫痫药物通常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少的副作用以及更好的疗效,这使得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除了关注药物的选择和副作用外,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其作用机制。

目前研究表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增强神经元膜稳定性、改变离子通道活性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作用机制,可以为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抗癫痫药物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药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抗癫痫药物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他们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

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你正在享受着一个美好的时刻,突然间你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些奇怪的画面,然后你开始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手脚不听使唤地抽搐,甚至口吐白沫。

这种状况不仅让你痛苦不堪,还会让你的家人和朋友担忧不已。

因此研究抗癫痫药物,帮助这些患者摆脱病痛,重返正常生活,是我们科学家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国内上市的抗癫痫新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国内上市的抗癫痫新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苯 妥 英 钠 、 马 西 平 、 戊 酸 及 苯 二 氮 革 类 。 正 规 而 且 合 理 卡 丙
地应 用 一 线 抗 癫 痫 药 可 使 8 % 的 癫 痫 病 人 发 作 得 以 控 制 , 0
仍有 2 % 的 病 人 需 寻 求 其 他 药 物 或 治 疗 方 法 。 此 外 , 线 0 一
抗 癫 痫 药 的 不 良反 应 均 较 明 显 , 且 有 些 是 非 常 严 重 的 。寻 而
性 部 分 发 作 减 少 的 百 分 数 中位 值 为 3 % ;enxG s u 综 合 3 Lno, at t a
征 是 癫 痫 中 治 疗 最 困 难 的 , 线 抗 癫 痫 药 几 乎 无 效 , 用 托 一 加 吡 酯 后 7 %达 到 有 效 的标 准 ( 作 减 少 ≥5 % ) 5 发 0 。 国内对托吡 酯 的临 床 研 究也 取 得 了令 人鼓 舞 的效 果 。
维普资讯
中华 神经科杂志 20 年 1 02 0且星 鲞笙 塑
e ! ! u 堂 塑
! ! : ! !

继 续 教 育 园 : t - t g.
国 内上 市 的抗 癫 痫 新 药 的疗 效 及 临床 应 用
吴 逊
癫 痫 是 常 见 的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 国 约 有 60万 癫 痫 病 我 0 人 。 癫 痫 的 治 疗 以 药 物 控 制 发 作 为 主 , 论 现 代 药 物 还 是 传 不
少 的 百 分 数 中位 值 在 单 纯 部 分 性 发 作 为 5 % , 杂 部 分 性 7 复
发 作 为 4 % , 发 性 全 身 发 作 为 5 % ; 疗 效 而 言 : 吡 酯 3 继 8 就 托 4 0及 6 0m / 组 分 别 有 4 % 及 4 % 达 到 有 效 的 标 准 ( 作 0 0 g d 7 6 发 减 少 ≥5 % ) 发 作 完 全 控 制 者 均 为 4 , 发 性 全 身 发 作 0 , % 继 7 %达 到 有 效 的 标 准 ,6 完 全 控 制 发 作 。这 个 结 果 对 难 治 9 3% 性 癫 痫 来说 , 令 人 鼓 舞 的 。 是 在此 基 础 上 扩 大 托 吡 酯 的应 用 范 围 , 原 发 性 强 直 阵 挛 对 发 作 的 发 作 频 率 减 少 百 分 数 中 位 值 为 5 % , 阵 挛 发 作 为 7 肌 3 % , 直 发 作 为 4 % , 对 失 神 发 作 效 果 不 明显 ; 童 难 治 9 强 9 仅 儿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和持续的异常放电。

目前,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是两种常见的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的治疗中。

单独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联合使用进行治疗。

本文将对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是两种抗癫痫药物,它们分别属于苯二氮啉类和脱氨核苷类药物。

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强离子通道的稳定性来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而拉莫三嗪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和较长的半衰期,能够有效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两者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分别作用于神经元的不同部位,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增强抗癫痫的效果,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联合使用可以减少药物的相互影响和药物浓度的波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可以减少药物的频繁性使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

而单独使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可能需要多次用药,增加患者的用药负担。

联合使用可以减少药物的频繁性使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治疗的难度。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药物的种类和用药剂量,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的用药量,延长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优点。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效果的监测,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学界对劳拉西泮的研究进展

医学界对劳拉西泮的研究进展

医学界对劳拉西泮的研究进展劳拉西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

它具有镇静、抗焦虑、抗癫痫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癫痫等疾病。

随着对劳拉西泮的研究不断深入,医学界对其研究进展也越来越多。

首先,劳拉西泮在焦虑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紧张、害怕、不安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劳拉西泮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以减轻焦虑症患者的症状。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劳拉西泮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研究发现,劳拉西泮在焦虑症治疗中的疗效与副作用密切相关。

一方面,劳拉西泮可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劳拉西泮可能导致耐药性和依赖性的产生,甚至出现戒断症状。

因此,医学界对劳拉西泮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其次,劳拉西泮在失眠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常常难以入睡、易醒或睡眠质量差。

劳拉西泮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可以帮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然而,长期使用劳拉西泮可能导致睡眠质量的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反效果。

因此,医学界对劳拉西泮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找到最佳的用药策略。

最后,劳拉西泮在抗癫痫治疗方面的研究也不容忽视。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劳拉西泮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然而,长期使用劳拉西泮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甚至出现副作用。

因此,医学界对劳拉西泮在抗癫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找到最佳的治疗策略。

总之,劳拉西泮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医学界对劳拉西泮的研究进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不仅在焦虑症、失眠和抗癫痫治疗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评估。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其特征是一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

癫痫发作表现为运动、意识、感觉、精神行为和自主神经等功能异常。

抗癫痫治疗以完全控制惊厥,无或仅有轻微不良反应,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为目标。

自1993年以后问世的药物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并在我们国内注册上市使用的有:奥卡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和加巴喷丁。

现分别就这几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发挥作用的癫痫类型,药代动力学参数,用法用量,主要和常见的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做如下综述。

为其更好的用于抗癫痫治疗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依旧。

标签:新型抗癫痫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副作用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1978年以前上市的为传统抗癫痫药物,主要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但也存在着非线性药代动力学,治疗范围窄,全身毒性作用,致畸作用等缺点。

自1993年以后问世的药物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并在我们国内注册上市使用的有:奥卡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

现就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应用发面的进展做如下综述。

1奥卡西平1.1 药理作用及应用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是卡马西平10-酮基结构类似物,为新型抗癫痫药。

本品主要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10-单羟基代谢物(MHD,monohydroxy deriative)发挥作用。

本品和MHD能阻滞电压敏感性钠通道,稳定过度兴奋性神经细胞膜,抑制神经元重复放电,减少突触冲动传递,这些作用对防止癫痫发作在整个大脑的扩散非常重要[1]。

口服单剂量600mg时,4~6h可以达血药浓度高峰,半衰期8~10h,在治疗癫痫时,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的适应症相同,已经逐渐替代卡马西平成为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而且相对其他抗癫痫药物,对继发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效果较好,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疗效也较好,可以显著改善癫痫患者的认障碍和精神状态[2]。

《托吡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托吡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托毗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关键词】托毗酯托毗酯的商品为名妥泰,是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

该药结构上不同于其他药物,是一种带有OSO2NH2基团的单糖衍生物,通过对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控制癫痫发作,对多种癫痫发作有效。

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循环成分为原形,大部分经尿排出。

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为19〜23h,且也与服用剂量有关。

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进行了托毗酯的药物定量脑电图研究。

每位患儿可出现一种或数种不良反应,但多数只出现一种且并不严重。

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依次为:恶心、呕吐、厌食、食欲减退、纳差、消瘦、体重下降或不增、嗜睡、夏季无汗、少汗、低热、类暑热症,注意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变慢、反应迟钝、发呆、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头痛、头晕、兴奋多动、心情烦躁、焦虑、脾气变坏、行为改变;语言减少、说话缓慢、讲话不流利、措词困难,排尿障碍、肾结石、乏力、周身不适、入睡困难、写字变形,脱发,皮疹等[6]。

有关托毗酯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主要与患儿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与投药剂量关系不大;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给药剂量偏大或联合用药有关,小剂量单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少[6, 14, 15]。

总之,能够让人们放心的是,目前已有的大量报道表明,托毗酯治疗大多数小儿癫痫发作类型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没有致死性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唯一不足之处为托毗酯目前国内仅西安杨森独家生产,售价较高。

参考文献1李建川,王薇薇,吴逊.托毗酯的定量脑电图研究.第六届全国脑电图暨神经电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27.2任榕娜,罗聪,胡渝华,等.抗癫痫药妥泰对大鼠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47.3罗聪,任榕娜,胡渝华,等.抗癫痫药妥泰对大鼠胚胎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48.4黄志,陈琼.妥泰预防热性惊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16.5李海波,胡晓兰,梁东,等.托毗酯对发育期大鼠癫痫模型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11.6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67.7卞广波,邱银萍.妥泰治疗小儿癫痫111 例临床观察.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02.8李保敏,孙若鹏,胡瑞梅,等.托毗酯单中心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05. 9陈芷若,朱晓临,廖卫平,等.关于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增加剂量方法的探讨.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 37:94.10曹丽华,庞保东,吴家骅,等.妥泰治疗中央颗区棘波的小儿癫痫50例临床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06.11吴保敏.首选托毗酯单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09.12梁志学,贾飞勇.妥泰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疗效观察.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10.13邹丽萍,秦桂先,常秀华,等.托毗酯治疗婴儿痉挛54例疗效和随访分析.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18.14赵凤临,魏玲.妥泰单药治疗儿童癫痫67 例临床分析.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17.15王学禹,孙文秀,温兆春,等.三种剂量托毗酯单药治疗儿童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脑电图变化的研究.2003年全国小儿癫痫暨第十届小儿神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113.。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摘要】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性癫痫发作类型,常见于发热时期。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中。

研究显示,左乙拉西坦能有效控制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相比,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时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结论显示,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小儿热性惊厥治疗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药物选择。

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热性惊厥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但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左乙拉西坦、治疗、临床效果、作用机制、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研究成果、比较研究、注意事项、有效性、安全性、应用前景。

1. 引言1.1 小儿热性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小儿热性惊厥是指在发热的情况下,儿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健全和外界刺激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发病率在6个月到6岁之间的小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更容易发生。

临床上,小儿热性惊厥的表现多样化,主要特征包括突然发生的发作性抽搐,抽搐时间通常在数分钟内,全身抽动或局部抽动均可出现。

部分患儿在抽搐期间会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整个发作过程结束后,患儿会出现短暂的嗜睡状态。

有些患儿在发作后可能呈现行为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大多数病程良性,不会留下后遗症。

1.2 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热性惊厥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它通过调整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来发挥治疗作用。

在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中,左乙拉西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作用机制产生效果:1.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抑制神经元兴奋性。

左乙拉西坦能够增强GABA的作用,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降低热性惊厥的发作频率。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利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癫痫疾病是现今最为重要的方式,卡马西平作为治疗癫痫疾病的首选药物,具有广泛深厚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对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的来源与合成、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以及其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性研究,希望可以为医师在临床提供指导帮助,增强癫痫病人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卡马西平;抗癫痫药;来源与合成;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癫痫发作是神经系统方面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疾病,它是由脑中部分病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并且朝四周的神经元扩散而造成的一种大脑功能性障碍[1],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方面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现在的临床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癫痫发作突然发作时,抗癫痫药物发挥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给予患者正确的抗癫痫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1.卡马西平的来源与合成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属于二苯并氮杂䓬类药物,又名酰胺咪嗪等,其化学名为:5H-二苯并[b,f]氮杂䓬-5-甲酰胺(5H-dibenzo[b,f]azepine-5-carboxamide)。

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抗癫痫类药物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人们治疗癫痫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草药以及化学物质。

1857年,溴化钾被洛克爵士研究出其具有抗惊厥和镇静的作用,并应用于治疗病人。

随着药物研究的一步步发展,各式各样的抗癫痫药物被发掘出,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二苯并氮杂䓬类等等。

最早于1953年卡马西平被Walter Schindler发现,1974年被美国FDA所批准,它是二苯并氮杂䓬类药物中第一个被FDA所批准的药物,主要用于其他抗癫痫药物无效时的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及神经运动型癫痫等。

卡马西平的结构特点为(1)两个苯环与氮杂环骈合形成的二苯并氮杂䓬类化合物;(2)两个苯环通过烯键相连而成共轭体系;(3)其具有尿素结构。

吡仑帕奈在癫痫共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吡仑帕奈在癫痫共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摘要睡眠障碍、偏头痛、认知与行为障碍和焦虑抑郁等都是常见的癫痫共病,癫痫患者的共病率是一般人群的8倍,影响癫痫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吡仑帕奈(perampanel ,PER )作为第三代抗癫痫药物,临床研究及应用已经显示出在癫痫共病治疗中的前景。

PER 可以改善癫痫共病睡眠障碍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PER 在减少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的癫痫发作和偏头痛发作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同时,PER 对总体认知特征的影响是中性的,没有系统性的认知恶化或改善,但行为改变是最常见的PER 相关不良事件之一。

对癫痫共病焦虑和抑郁的患者,PER 不会加重癫痫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并且有一部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严重程度会有所改善。

本文将从PER 对癫痫共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吡仑帕奈;癫痫共病;睡眠障碍;偏头痛;认知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12-0354-07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3.015全球癫痫患病人数约达7000万,我国癫痫患者多达1000万,并且每年以40万人数递增[1-2]。

随着对癫痫的不断了解,癫痫共病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广义的癫痫共病是指癫痫病程中发生的其他疾病,大约50%的活动性癫痫成人患者至少有一种共病[3]。

几项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报告了各种共病,其中69.9%的癫痫患者有一种或多种共病,18.6%有4种或4种以上,癫痫患者的共病率是一般人群的8倍[3-5]。

共病会影响癫痫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例如,睡眠障碍、偏头痛和精神病共病与癫痫发作频率有关,而抑郁症与生活质量下降相关[6-8]。

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但有关筛查共病的有效方法和干预措施对预后的影响的数据却很少。

吡仑帕奈(perampanel ,PER )是首个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AMPA )受体拮抗剂,抑制AMPA 诱导的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并选择性阻断AMPA 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从而使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神经传递减弱,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9]。

拉考沙胺单药治疗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拉考沙胺单药治疗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拉考沙胺单药治疗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拉考沙胺单药治疗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癫痫是一种由于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脑部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有5000万人患有癫痫,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则高达950万人。

癫痫的药物治疗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拉考沙胺是一种第三代抗癫痫药物,很多研究表明它单药治疗癫痫发作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拉考沙胺的概述、其治疗癫痫发作的机制以及该药物在单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拉考沙胺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其化学结构属于嘌呤类。

与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相比,拉考沙胺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

它通过抑制钠通道的恢复和调节钾离子通道的活化来发挥药效,从而抑制神经元放电。

拉考沙胺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的作用,因此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在单药治疗癫痫发作方面,拉考沙胺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研究进展。

一项针对318名癫痫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单独应用拉考沙胺能够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治愈率高达75%,有效率达到93.1%。

另外,该药物还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拉考沙胺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嗜睡和肌力降低,但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并且这些不良反应在治疗初期逐渐减轻。

虽然拉考沙胺在单药治疗癫痫发作方面取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某些具有多源性癫痫发作的患者,单药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

其次,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即在长期用药后,药物对癫痫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

此外,由于拉考沙胺的相对新颖性,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验证。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拉考沙胺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会提高疗效。

例如,与卡马西平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控制部分性发作。

此外,基因组学和个体化药物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有望进一步完善拉考沙胺的治疗效果。

总之,拉考沙胺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在单药治疗癫痫发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研究进展。

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对癫痫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对癫痫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对癫痫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一、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异常,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目前,针对癫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药物治疗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中,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组合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对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在癫痫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二、左乙拉西坦的药物特点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具有较广泛的抗癫痫谱效应。

其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谷氨酸的释放,从而减少癫痫发作的发生。

与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相比,左乙拉西坦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效能,能够有效地控制大多数类型的癫痫发作。

此外,该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三、维生素E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作为一种营养素,维生素E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维生素E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神经元的功能。

同时,维生素E还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癫痫病灶的修复。

因此,将维生素E 与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的临床研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治疗癫痫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药物。

一项对118例癫痫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组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有效率提高。

另一项对比试验中,左乙拉西坦与维生素E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五、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的临床应用在临床上,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多次发作的癫痫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药物剂量,缩短发作间隔,降低发作频率。

对于患有青春期癫痫的患者来说,左乙拉西坦联合维生素E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脑发育。

癫痫持续状态二线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癫痫持续状态二线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癫痫持续状态二线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癫痫持续状态二线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脑电异常及相关临床症状。

虽然大多数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实现病情控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难以控制的癫痫持续状态,对二线治疗药物的需求日益迫切。

本文旨在概述癫痫持续状态二线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在面对该患者群体时提供参考。

一、传统二线治疗药物1. 苯妥英钠:作为第一代抗癫痫药物之一,苯妥英钠已被广泛使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但该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存在肝脏和骨骼系统等方面的副作用。

2. 丙戊酸钠:作为第二代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已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然而,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仍受到局限,因其有些患者会出现肝脏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二、新型二线治疗药物1. 利维吉尼:近年来,利维吉尼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线治疗药物在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利维吉尼通过增加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效应,减少神经细胞兴奋性,并抑制癫痫发作。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利维吉尼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并且在副作用方面相对较少。

2. 布加马曲普坦:布加马曲普坦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线治疗药物,近年来也逐渐被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该药物通过特异性地抑制神经元突触前骨骼蛋白的解聚,从而减少异常神经元突触的传递和发火。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布加马曲普坦不仅在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还在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

三、个体化治疗与多药联合治疗除了传统和新型二线治疗药物外,个体化治疗和多药联合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以个体化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多药联合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策略,通过同时应用具有不同药理机制的药物,以增加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加巴喷丁的临床应用进展

加巴喷丁的临床应用进展

加巴喷丁具有显著的抗惊厥作用,但详细的药理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动物实验提示发现,加巴喷丁和其他抗惊厥药作用机制基本相似,且加巴喷丁可以抑制癫痫发作,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

并且,近几年加巴喷丁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被广泛使用于临床治疗中,其可以用于癫痫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等。

这是由于加巴喷丁药物具有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以及拮抗钙离子通道等作用,实现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可有效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围术期疼痛临床治疗也具有较好作用。

但是,加巴喷丁药物也具有部分不良反应,现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加巴喷丁具有的药理作用加巴喷丁与r-氨基丁酸的结构十分相似,但当前对于加巴喷丁所具有的作用机制尚不够详细。

王艳等[2]通过研究认为加巴喷丁作为一种临床治疗带状性疱疹疾病的有效止痛药物,该药物可以通过拮抗N-甲基-D 天冬氨基受体,抑制r-氨基丁酸受体进入人体通路,并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实现镇痛作用。

并且,加巴喷丁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并产生GABA样的抑制作用,促使人体内的GABA 合成增多,并减少GABA发生的降解情况。

并且,加巴喷丁作用于人体还可以抑制突触后膜的钙离子通道,并阻断发生病变的神经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

因此,加巴喷丁通过对周围的神经或者人体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可以调整人体的异常感觉信息,并在人体脊髓中进行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充分发挥出加巴喷丁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显著帮助临床患者缓解疾病症状,缓解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疼痛感。

并且,随着对加巴喷丁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医生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191加巴喷丁的临床应用进展彭桂芳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广西崇左532200[摘要]加巴喷丁的构成和r-氨基丁酸(GABA)的构成相似,其属于一种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药物。

2022年抗癫痫药物市场:新产品在努力

2022年抗癫痫药物市场:新产品在努力

抗癫痫药物市场:新产品在努力癫痫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特别放电所导致,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

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癫痫患者约有5000万人,其中80%在进展中国家。

每年还消失200万新癫痫患者。

发达国家、经济转轨国家、进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癫痫患病率分别为5.0‰、6.1‰、7.2‰、11.2‰。

世界银行《卫生投入》报告中指出,1990年癫痫几乎占世界疾病负担的1%。

据东一信达医药市场讨论中心供应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癫痫患病率为7‰,与WHO报告的进展中国家7.2‰的发病率接近。

而上世纪80年月初的一项调查显示,1983年我国癫痫患病率仅为4.4‰,比发达国家还要低。

短短20年时间,我国癫痫患者人数已升至900万之多,且每年有将近40万的新发病人。

在这些癫痫患者中,儿童和青少年仍是癫痫高发人群,0~9岁患者占38.5%,10~29岁患者占近40%,其中40%多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35%的患者接受的是非正规治疗。

东一信达总经理侯胜田认为:"我国癫痫人群就医率普遍较低,这使得将来抗癫痫用药市场上升空间较大。

"市场升温新产品欲扩张圈地目前国际市场上抗癫痫药物的进展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效、低风险和低副作用上。

近几年,国外上市了不少新的抗癫痫药物,如非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和氨己烯酸等,其中非氨酯因不良反应较大已停止使用。

这些新药和以前的传统药物相比,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价格也大幅上涨,通常是传统药物单位价格的10~15倍。

随着这些昂贵药物进入市场,2000年国际医药市场上抗癫痫药物的销售额达到6.369亿美元。

与国外抗癫痫药物讨论开发活跃、市场增长迅猛相比,国内市场进展平淡。

在整个神经系统药物中,抗癫痫药物仅占到 3.8%的市场份额,由于整个神经系统药物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也不是许多,因此,抗癫痫药物的销售总额不很高,全年销售额约为1.87亿元左右。

从联合用药原则看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进展

从联合用药原则看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进展

• 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1603例中国门诊癫痫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显示,局灶性发作患者49.4%进行联合治疗,全面性发作患者36.8%进行联合治疗
患者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0%
49.4% 50.6% 局灶性发作
36.8% 63.2% 全面性发作
联合治疗 单药治疗
令人担忧的现状:初始AED单药治疗无发作率一直不理想
2000年Kwan P等人的研究
470例癫痫初治患者用药后的癫痫无发作率
初始单药治疗获 得的无发作率
47%
2018年Chen Z等人的研究
1795例新诊断癫痫患者用药后的癫痫无发作率
初始单药治疗获 得的无发作率
45.7%
Kwan P, Brodie MJ.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refractory epilepsy. N Engl J Med. 2000;342(5):314-9. Chen Z, Brodie MJ, Liew D,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 Treated With Established and New Antiepileptic Drugs: A 30-Year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AMA Neurol. 2018 Mar 1;75(3):279-286.
吡仑帕奈 是FDA批准的首个且唯一非竞争性AMPA受体拮抗剂
吡仑帕奈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非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谷氨酸诱导的过度神经 传递,发挥抗癫痫作用。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李保敏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1期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发作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理想的抗癫痫药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患者药代动力学易变性低,不在体内代谢而无活性代谢产物,不和血浆蛋白结合、无肝酶诱导或抑制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半衰期长,由肾排泄,长期应用无慢性不良反应,无致畸变作用等。

现对目前应用于我国临床,接近上述标准的抗癫痫新药介绍如下。

托吡酯(TPM)
作用机制:①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从而减少痫样放电的持续时间和每次放电产生的动作电位数目;②在某些r-氨基丁酸(GABA)受体上增强GABA活性,可能作用在苯二氮蕈类不敏感受体上;③阻滞海人草酸/AuPA亚型谷氨酸受体;④/PM还有弱的碳酸酐酶抑制作用,这与其某些不良反应有关。

TPM的适应证为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性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Lennox-Gastaut综合征、West综合征及全面性发作的添加治疗。

单药治疗可取得很好疗效。

为减少不良反应;应用TPM时宜逐步加量。

2岁以上儿童:第l周剂量为0.5~
1mg/(ks·d),每晚1次,以后每周增加0.5~1ms/(kg·d),分2次服用,有效剂量为4~
8mg/(kg·d),成人:初始剂量50ms/d,每周增加50ms/d,平均维持量为200mg/d,一般可达600mg/d,少数患者用到1600mg/d,分2次服用。

不良反应包括:①中枢神经系统:眩晕、感觉异常、失语、嗜睡、思维异常、抑郁、意识模糊等;②胃肠道: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

单药治疗时少见。

少数患者出现体重减轻、肾结石。

拉莫三嗪(LTG)
作用机制为抑制电压依赖钠通道,稳定神经元突触前膜,并可减低兴奋性神经递质门冬氨酸及谷氨酸的释放,从而抑制发作。

作为一种广谱抗癫痫药,拉莫三嗪对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发作、原发全面强直性阵挛(GTCS)发作、失神发作、强直性发作以及Lennox-Gastaut综合征等均有效。

口服吸收好,3小时达峰值。

儿童开始剂量为2mg/(kg·d),分2次服用,第3~4周增
为5mg/(ks·d),第5周起每周增加2.5mg/(ks·d),最大量不超过15mg/(ks·d)。

如与丙戊酸钠(VPA)合用,开始0.2mg/(kg·d),晚间服用,第3~4周每晚服0.5mg/kg,第5周每晚服
1mg/kg,必要时每周增加1mg/(kg·d),最大量不超过,5mg/(kg·d),每日1次或分2次服用。

成人及>12岁儿童,若与VPA合用则从每次25mg开始,隔日1次,第3~4周25mg/d,以后每1~2周加量50mg/d,至100mg/d,最大量200mg/d。

如与苯妥英钠(PHT)或卡马西平(CBZ)合用,则剂量加倍。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嗜睡、共济失调及复视,还可见恶心、呕吐、弱视。

3%~10%可出现变态反应性皮疹,与VPA合用时危险性更高。

奥卡西平(OXC)
OXC是卡马西平(CBZ)的一种10-酮衍化物。

作用机制与CBZ相同,临床适应证与CBZ 相似。

其优点为仅稍有肝酶诱导作用,没有药物代谢的自身诱导作用,极少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此外,OXC在体内不转化成CBZ或CBZ环氧化物,对CBZ有变态反应的患者中2/3能耐受奥卡西平。

以奥卡西平取代CBZ可使发作频率减少及精神症状减轻,并能改善警觉状态及认知。

当以奥卡西平取代CBZ时可立即替换,但用量要增加50%。

口服剂量为300mg,相当于CBZ200mg。

成人初始剂量为300mg,晚上服用,然后增加到每日2次,以后每日增加300mg。

单药治疗平均每日剂量为600~1200mg。

在较大剂量时每日分3次服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眩晕、构音障碍、复视、疲乏、嗜睡、恶心、呕吐、头痛、震颤等,变态反应性皮疹罕见。

左乙拉西坦
目前,该药主要用于成人部分性发作的添加治疗。

它在光敏性癫痫患者中能消除光阵发性脑电图反应;在安慰剂对照添加试验中,它能明显减少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的频率,有8%~16.5%完全消失,疗效与剂量有关。

该药应用于儿童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口服剂量为13~30mg(kg·d),分2次服用,左乙拉西坦是一种耐受性很好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于用药初4周,常见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为嗜睡、疲倦、乏力、头痛及上呼吸道感染,少见抑郁、头晕、恶心、血白细胞减低等。

加巴喷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