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浊化热伤津的表现
5温病常用诊法1-舌诊_--
4、黑苔: 黑苔:
温病过程中的黑苔,大多数由黄苔或灰苔发 温病过程中的黑苔, 展而来,往往是病情危重的标志, 展而来,往往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但根据其所表 现的厚薄润燥不同,所主病证也有虚实寒热之分。 现的厚薄润燥不同,所主病证也有虚实寒热之分。 其常见的黑苔有以下几种: 其常见的黑苔有以下几种:
(3)苔白厚而粘腻 苔白厚而粘腻 多伴见口吐浊厚涎沫,其苔白厚布满全舌, 多伴见口吐浊厚涎沫,其苔白厚布满全舌,垢腻润 其上多有粘涎附着。 泽,其上多有粘涎附着。 为湿热相搏于气分、浊邪上泛的征象, 为湿热相搏于气分、浊邪上泛的征象,多见于湿温 病湿重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 病湿重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
2、黄苔: 黄苔: 温病中的黄苔多数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从白苔转化 温病中的黄苔多数是随着病情的发展, 而来,一般是邪热进入气分、里热已盛的重要标志。 而来,一般是邪热进入气分、里热已盛的重要标志。 在临床上,黄苔也有厚、 燥之分, 在临床上,黄苔也有厚、薄、润、燥之分,同时还 应观察是否兼有白苔,并与舌质情况相结合。 应观察是否兼有白苔,并与舌质情况相结合。 一般来说,苔黄而薄者病势较轻浅, 一般来说,苔黄而薄者病势较轻浅,苔黄而厚者则 病势较深重;苔黄而润泽者津伤不甚,若腻者, 病势较深重;苔黄而润泽者津伤不甚,若腻者,多提示 湿热内蕴,苔黄而干燥者则多为津液已伤。 湿热内蕴,苔黄而干燥者则多为津液已伤。
(1)灰燥苔: 灰燥苔: 多伴有舌苔焦燥起刺, 多伴有舌苔焦燥起刺,为阳明腑实而阴液大 伤之征象。 伤之征象。
(2)灰腻苔: (2)灰腻苔: 灰腻苔 系温病兼夹痰湿内阻的征象,多伴有胸痞脘闷、 系温病兼夹痰湿内阻的征象,多伴有胸痞脘闷、 渴喜热饮,或口吐痰浊涎沫等症状。 渴喜热饮,或口吐痰浊涎沫等症状。
中级主管护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20点【常见考点】
中级主管护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20点【常见考点】1.稽留热:指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多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
2.弛张热: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指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有反复发作。
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
4.不规则热: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
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5.潮式呼吸:即陈-施呼吸。
一种呼吸节律的改变。
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之后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再开始如上的周期呼吸。
潮式呼吸周期长30秒~2分钟,暂停5~30秒,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中毒、巴比妥中毒等。
6.补钾原则:①不宜过早,输液后见尿补钾,当尿量增加到每小时40ml时,应给予补钾;②不宜过浓,静脉滴注液含钾一般不超过0.3%;③不宜过多,成人每日补钾2~3g,严重补钾不超过6~8g,小儿每公斤体重0.1~0.3g。
7.灌肠的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8.洗胃:①适应症:非腐蚀性毒物中毒,如有机磷、安眠药、重金属类、生物碱及食物中毒等;②禁忌症:强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中毒、肝硬化伴食管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胃癌等。
9.隐血试验膳食:试验期为3天,试验期间忌食造成试验假阳性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肉类、动物血、含铁丰富的药物和食物。
可进食牛奶、豆制品、白菜、土豆、冬瓜、粉丝、萝卜、米、面、馒头等食品。
10.特殊口腔护理的适应症:高热、昏迷、危重、禁食、鼻饲、口腔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11.压疮的易发部位: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温病学重点整理
名解:1.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3.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4.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浮,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出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过程中,发生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5.神昏谵语(昏谵):表现神志不清,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与谵语并称,多系闭证,实证。
6.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因为这些病的属性是温热性质,故称为温疫。
7.昏聩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8.神志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
9.日晡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至5时,多由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属气分证热型。
10.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有面色淡黄,足胫冷等症,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11.辛开苦降:湿温病证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治以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夏辛温燥湿。
此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整脾胃功能,故谓之“辛开苦降”12.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多发于冬春两季,13.轻法频下:轻法指苦寒攻下的作用轻;频下指反覆多次运用导滞通便之法。
暑湿夹滞郁结肠道,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道,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此类往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轻法频下”,不宜峻剂猛攻。
温浊化热伤津的表现
温浊化热伤津的表现有的人发现自己的舌苔又厚又干燥,很有可能是得了湿浊化热伤津。
湿浊,即湿气。
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千万不能置之不顾,舌头可以反映一个人很多的健康状况,例如舌苔厚干燥就是得了湿浊化热伤津这一病,要及时诊治。
可以吃点山楂梨汤,的这种病的这种病的人的体质属于寒湿性的体质,建议不要多喝酒和吃肉,并注意免受寒湿环境,多吃熟了的生姜和大葱。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
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
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
可以吃点山楂梨汤。
还有一种中药方法治疗温浊化热伤津,那即是猪苓汤。
此药汤的成分有有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克,熬制成汤,服用一段时间,对于湿浊化热伤津有着明显的疗效。
温浊化热伤津这是中医病理术语,意思是体内有湿气,日久化热,热性耗伤津,出现一系列缺少津液的表现下面来普及一下舌苔重的原因,首先是细菌的感染,肇致急性扁挑腺炎症,大叶肺炎,肺结核,阑尾炎,舌苔都有变得又厚又多的可能。
舌苔和胃肠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急慢性胃炎患友常常诉说舌苔变得很厚,胃口奇差,吃点东西就涨得不能喘气,其他凡能诱发肚子涨的毛病,都叫患友们有厚厚的舌苔,诸如急慢性肠阻塞以及麻痹性肠隔,虽然病因不一,通通都有可能叫患友们肚子涨得受不了,还常常次发舌苔又厚又重。
总之,舌苔多,起因是病机是先湿后热。
对于舌苔厚重的人,很有可能的了湿浊化热伤津,建议病人到医院找专门的医生检查一下病情,确定病因以便对症下药,平时要注意饮食的健康,避免受湿寒的影响,多锻炼身体,定期检查身体,保持身体的健康,祝你健康。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重点难点归纳1、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
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
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温病学-上 篇
上篇01 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主因-外感温邪主症-发热证候特点-热象偏重病机特点-易化燥伤阴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二、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外感受(非内伤)②温热性质(非伤寒)温邪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致病因素,不应把它看作单纯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2.流行性流行性有大小之别。
与病邪本身的性质、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关。
3.季节性温病具有季节性-温邪具有季节性4.地域性某种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或不见。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1.传变特点:有一定的发展趋向和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2.病理变化: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当温邪作用于人体后,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在温病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调为主;病情严重或发展至后期,侵犯营血、下焦,则有明显的实质损害,尤其可引起阴液耗伤,甚则导致阴竭阳脱。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1.发病、传变:“急”、“猛”、“快”、“多”;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吴鞠通:“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4.易内陷生变-病邪较盛,正气不敌,病邪可以内陷而发生各种变证、危证。
邪入营血-热盛动血邪陷厥阴-动风痉厥或闭窍神昏谵语邪陷正脱-气阴外脱、阳气外脱或内闭外脱三、温病的范围温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其发病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而确立的:根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冬温按四时主气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以其临床特点命名-大头瘟、烂喉痧、伏暑四、温病的分类1.按病证性质是否兼湿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类-暑湿、湿温、伏暑、温热疫2.按发病初起是否见里热证分类新感类-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的主气致病特点相一致如风温、秋燥、冬温。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重点难点归纳1、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
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
此外,还有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所致,预后较差。
发热中医辩证论治
发热中医辩证论治发热是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
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
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
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身热不扬、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
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早凉等。
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
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病因病机】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发热。
发热是机体受致热因素作用后引起的体温调节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
其体温调定点较正常为高。
50年代曾有人从炎症渗出物中提取出一些外源性致热原,以此注入动物体内能引起动物发热,后又在多种传染性细菌、真菌和病毒中提取到,当这些外源性致热原进入体内后,就与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枯否氏细胞等发生作用,而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经血流运到下丘脑视前区和前部时,即提高了体温调定点而起发热反应。
目前此种致热原已被提纯,为分子量约14000道尔顿的一种蛋白质。
只以极微量(毫微克)注入动物静脉内即可引起动物发热。
发热初期,常有寒冷感觉甚至寒战,此时体温已升高,皮肤小血管收缩致皮肤温度低,刺激了皮肤的冷觉感受器而引起寒冷感觉。
皮肤小血管收缩,体热发散减少,加上肌肉寒战引起体热产生增加,于是体温迅速上升。
待体温升到最高时,皮肤血管乃行舒张,病人才有发热感觉。
【诊断标准】中医学以往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
临床对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发热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伤寒论》六病辨证纲要,经典总结】
【《伤寒论》六病辨证纲要,经典总结】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病。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 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 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 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 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 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
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 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 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之论述题
1.何谓“金元四大家”?各自的主要学术观点和治疗特点有何本同?答案:金元时期,出现了以刘完素、张从正、李皋、朱丹溪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祛病,以汗、吐、下为攻病去邪的三个主要方法,后世称他为攻下派;李皋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出生”的论点,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他为养阴派。
题型:论述题难度:47.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症,症状,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疾病,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总过程。
三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而证则是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症组成;病也是由症组成,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有不同的证,它是一种病理过程。
题型:论述题难度:42.何谓辨证论治?辩证与论治有何关系?答案: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两者的关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题型:论述题难度:33.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有哪些?答案: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采取“虑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
‘‘虚则补其母”.即是在一脏不足时,可用补其“母”脏的方法以增强其生我的作用。
如肺金不足,可用补脾土的方法。
“实则泻其子”,即是在—脏有余时,可用泻其“子”脏的方法,以减弱其有余!如肝木过旺时.可用消心火的方法。
热盛伤津的名词解释
热盛伤津的名词解释当我们谈及热盛伤津,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身体状况或病理状态。
热盛体现了体内热量的过盛,而伤津则指的是体内津液的受损。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解释热盛伤津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1. 热盛伤津的原因热盛伤津常常是由于外界或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进食辛辣燥烈的食物、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体内热量上升,从而产生热盛现象,同时津液流失加速,引发伤津。
2. 热盛伤津的症状热盛伤津的症状多种多样,常常包括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尿少黄赤、皮肤干燥、面色潮红等。
有些人还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口苦等内脏表现。
症状的轻重程度取决于个体的体质以及环境影响。
3. 热盛伤津的防治方法为了缓解热盛伤津带来的不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调理。
首先,合理的饮食是至关重要的。
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热、油腻等,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腐等。
其次,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在1.5-2升之间,可以经常喝些清热解渴的茶水,如绿茶、菊花茶等。
同时,适度运动、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中医还提供了一些辅助的治疗措施,如中药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黄、玄参、天花粉等,可起到清热降火、滋润肌肤的作用。
然而,在服用中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 热盛伤津的常见误区在防治热盛伤津时,容易出现一些误区。
首先,有些人会过度饮用冷饮,以为可以快速降低体温,并缓解热盛伤津的症状。
然而,过量的冷饮不仅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还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
其次,一些人可能会过度依赖药物治疗,频繁服用中药或西药,以为可以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然而,滥用药物反而可能导致新的问题,如肝肾损伤、药物依赖等。
综上所述,热盛伤津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适。
了解热盛伤津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对我们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津液病辨证详解
(中医)津液病辨证详解津液病辨证,是根据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特点,分析、判断津液代谢异常的病因病机及相关脏腑病变的一种辨证方法。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它具有濡润充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官窍及精血的重要生理功能。
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代谢活动。
津液的代谢过程,是在五脏六腑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其中与肺的通调、脾的运化、肾的气化功能关系密切,尤其是肾脏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失常,是其基本的病理变化。
1.津液亏虚证津液亏虚证,是指体内津液亏虚,脏腑、组织、孔窍失去滋润濡养所致的干燥证候。
津液亏虚,就是水分的丢失,轻者称津亏,重者称液脱。
临床表现:皮肤干燥、皲裂,口燥咽干,毛发干枯,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干咳少痰,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苔黄而干,脉细等称为津亏证。
若肌肤缺乏弹性,甚或干瘪,面色枯槁,目眶深陷,唇焦或裂,骨瘦如柴,两目干涩,啼哭无泪,尿极少或无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宁,舌红绛干瘦,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称为液脱证。
病因病机:由水分摄入不足和津液消耗过多所致。
辨证要点:本证抓住“干、渴、瘦、细”四字为辨证要点。
干,即肌肤、毛发、官窍、大便、舌苔干燥;渴,即口渴喜饮;瘦,即形体消瘦、目眶深陷;细,即脉细或细数。
2.津液内停证津液内停证,是指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停聚体内所表现的证候。
总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使津液内停而变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进而形成痰证、饮证、水停证和内湿证。
(1)痰证“痰”是指津液内停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中,质地稠浊而黏滞者。
其特点是流动性小,不易消散,致病具有多样性和奇异性,故有“怪病多属于痰”之说,且有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之分。
凡由痰邪引起的证候,统称为痰证。
临床表现:有形之痰,多见咳喘咯痰,呕吐痰涎,喉中痰鸣,痰核、瘿瘤、乳癖,大便溏泻,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苔厚腻等症;无形之痰可见眩晕、心悸,胸闷脘痞,肢麻偏瘫,舌强言謇,怔忡惊悸,失眠多梦,梅核气,昏仆,癫,狂,痫,痴,肥胖,白带量多,或不孕,脉滑等症。
温热病传变规律概览
温热病传变规律概览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是温热邪气袭表,首先引起卫分证候,继而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传变,逐步深入发展。
从这四个层次的发展过程来看,体现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的传变规律。
若从病变部位来看,其传变规律一是由上焦手太阴肺顺传于中焦阳明胃、肠,进而或传入上焦手少阴心与手厥阴心包,或深入下焦足厥阴肝与足少阴肾。
一是由上焦手太阴肺逆传于手少阴心与手厥阴心包。
可以说,卫气营血辨证标明了温热邪气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而三焦辨证则标示出温热邪气自上而下脏腑相传的顺传与逆传途径。
因温热病的辨治关键在于判别温热邪气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对人体损伤的不同情况,从而确定不同治法,故卫气营血辨证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
本文即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辅以三焦所属的脏腑部位,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简要归纳、概述如下,以使读者对温热病的发展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外感温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首先侵袭上焦手太阴肺系,《温病条辨》中统称为“太阴温病”,初起一般先见卫分证候,其证候类型主要有两种。
若邪气郁于肺系之表—口、鼻、皮毛而导致卫外失司,则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症,治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以辛凉轻解,疏透风热。
若邪气在肺系之表——手太阴肺经,而导致经气不畅,肺失宣降,则以咳为主症,治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以辛凉轻解,宣肺止咳。
若太阴卫分证不解,邪气由表入里,其发展趋势有两种:一是传入太阴气分;一是逆传营分。
传入气分者,因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激争,故见气分实证,证属肺热炽盛,里热蒸腾,无形热盛,以高热大汗,口渴饮冷,喘急鼻煽,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为主症,治用辛凉重剂白虎汤,以辛寒清气,泄热生津。
在温热邪气由太阴卫分传入太阴气分的过程中,若卫分证未罢而气分证已起,可导致卫气同病,治用银翘白虎汤,以透卫清气,表里双解。
手太阴肺的气分证不解,其发展趋势有两种:一是邪气沿气分深入而顺传于中焦阳明胃、肠,《温病条辨》中统称为“阳明温病”。
伤津的症状
伤津的症状文章目录*一、伤津的症状*二、治疗伤津的中药方*三、伤津与脱液的区别伤津的症状1、伤津的症状1.1、热性病过程中,邪热煎熬津液,或燥邪损伤肺胃津液所致。
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丝,鼻干咽燥,喉干舌绛。
胃津受伤,则见烦躁,渴饮不止,口燥咽干,舌红面赤等症。
1.2、胃津伤。
胃津不足,胃失润降,纳化失职,口干唇燥,知饥而不欲食,食则干涩难咽,干呕,肌肉瘦削,面色萎黄,大便秘结,脉细数。
甚则导致胃阴耗伤。
1.3、大肠津亏。
大肠主液,司传导糟粕,排泄大便。
大肠津液耗伤,肠道失于滋润,传导失常,腑气不畅,症见大便燥结,坚硬难出,咽干燥等。
2、引起伤津原因2.1、外感热邪,灼伤阴液。
2.2、阳气偏亢,内伤真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
2.3、暴怒伤阴,阴血易于耗泄。
2.4、房劳过度亦可耗伤真阴。
3、伤津是什么意思是津液受伤的意思。
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
热性病的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往往容易耗伤肺、胃的津液而出现燥热症状。
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鼻燥咽干,喉痛;胃津受伤则见口燥咽干,烦躁,渴饮不止。
如因误汗、误吐、误下或消渴病等耗伤津液,一时出现小便不利或大便难,《伤寒论》称之为“亡津液”。
治疗伤津的中药方1、甲鱼二母二胡汤【原料】甲鱼1只,贝母、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各5克,生姜丝、味精、食盐各少许。
【制作】甲鱼宰杀,洗净,切块。
贝母、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分别洗净,装入纱布袋内,并扎紧袋口,备用。
将以上原料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没过,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2小时,捞出药袋,加人生姜丝、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2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
【功效】滋补肝肾,养阴退热。
适用于阴液不足、虚火上攻而致头面部红斑骤起、目赤耳鸣、口干咽燥、长期低热不退、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等。
2、辛荑花杏仁鸡蛋汤【原料】辛荑花10克,蜜枣2枚,南杏仁20克,北杏仁15克,鸡蛋1个,冰糖适量。
温热病邪诊断详述
温热病邪诊断详述
*导读:温热病邪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临床检查都有局部充血、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疼痛。
针对风寒之邪而言,温热病邪多兼夹秽浊之气,仍反映在其带有传染性的特点上,很多有传染性的疾病都兼夹有秽浊之气,如兼夹湿浊、痰浊,症状表现上易反映出一些相关的兼夹秽浊之气的症状,秽浊之气容易蒙蔽心窍,温热兼夹秽浊蒙蔽心窍、神志方面的症状也很早就会出现,轻则心烦躁扰、重则窍闭神昏,且兼夹秽浊越重的、神昏也越重。
温热病邪易伤津耗气,发病之始伤肺卫之气津就很明显,温病学派强调治疗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保卫气、存津液,与其相对,伤寒强调的是温阳气、化津液。
温热病邪伤津很快、紧接着就耗气,此为温热病邪与寒邪鉴别上最主要的一点。
风寒之邪侵犯人体最先伤及的是人体的阳气,阳气不足则津液不化。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温热病邪的诊断,温热病邪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温热病邪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温热病四个阶段之欧阳数创编
诊断学名词。
辨证方法之一。
用于温病辨证,清代叶天士所创。
即以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
病变按卫、气、营、血逐步发展至营分血分者为逆传。
其中两分的证候同时出现者称同病。
卫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的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的轻重;病邪深陷营、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的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的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传变及病变程度确立辨证的内容。
中医以卫、气、营、血为纲,根据温病发生、发展及症状变化的特点,对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辨别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判断病机本质、决定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卫、气、营、血在《内经》中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至清代,叶天士根据前人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温热论》中将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用以分析温病病情浅深轻重及其传变规律,把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四类不同证候,并提出相应的诊法和治法,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这一理论体系。
临床表现卫气营血代表温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其相应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证候。
1.卫分证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是温热病邪侵犯肺与皮毛所表现的证候。
因肺能敷布卫气达于周身体表,外与皮毛相合,主一身之表,且肺位最高,与口鼻相通,因而卫分证候属表,病位浅。
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或伴有头痛、身疼、咽干、咳嗽、苔白、脉浮等。
据感邪气性质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卫分证又有多种证型:(1)风热犯卫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水火烫伤中医证型
水火烫伤中医证型1. 简介水火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外伤,严重程度可因烫伤物质、时间和部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医认为,水火烫伤会导致人体气血失调,进而引发不同的证型。
本文将介绍水火烫伤的中医证型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
2. 中医证型分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中医将水火烫伤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证型:2.1 瘀血阻络型瘀血阻络型是水火烫伤后出现的一种常见证型。
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剧烈,并且有明显淤血和青紫色斑块。
治疗上可采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方法,如使用逍遥散、当归活血丸等药物。
2.2 寒湿凝滞型寒湿凝滞型是由于水火烫伤后湿寒之气侵袭而导致的证型。
患者表现为局部冷痛、水肿明显,经常伴有寒战、恶寒等症状。
治疗上可采用温经散寒、祛湿化滞的方法,如使用桂枝汤、葛根汤等药物。
2.3 气血亏虚型气血亏虚型是由于水火烫伤后气血受损而导致的证型。
患者表现为局部红肿不明显,但伴有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上可采用益气养血的方法,如使用八珍汤、四物汤等药物。
2.4 湿热蕴结型湿热蕴结型是由于水火烫伤后湿热之邪滞留不散而导致的证型。
患者表现为局部红肿明显,皮肤温度较高,并且有灼热感和剧痛,常伴有口渴、尿赤等症状。
治疗上可采用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的方法,如使用龙胆泻肝丸、石膏汤等药物。
2.5 血热壅盛型血热壅盛型是由于水火烫伤后血液受热而导致的证型。
患者表现为局部红肿明显,皮肤温度较高,并且有剧痛和灼热感,常伴有口渴、心烦等症状。
治疗上可采用清凉解毒、凉血止血的方法,如使用黄连解毒汤、生地黄饮等药物。
3. 中医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有相应的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常用的药物包括逍遥散、当归活血丸、桂枝汤、葛根汤、八珍汤、四物汤、龙胆泻肝丸、石膏汤、黄连解毒汤和生地黄饮等。
这些药物能够调理气血、活血化淤、祛湿化滞以及清利湿热等,从而达到治愈水火烫伤的目的。
3.2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也是水火烫伤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浊毒证的一般临床表现,中医该如何排毒
浊毒证的一般临床表现,中医该如何排毒浊毒蕴结,郁蒸体内,上蒸于头面,而见面色粗黄,晦浊。
若浊毒为热蒸而外溢于皮肤则见皮肤油腻,浊毒上犯清窍而见咽部红肿,浊毒上犯清窍而见眼胞红肿湿烂、目眵增多,鼻头红肿溃烂、鼻涕多,耳屎多,咳吐黏稠之涎沫患者以黄腻苔多见,但因感浊毒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别。
浊毒轻者舌红,苔腻、薄腻、厚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浊毒重者舌质紫红、红绛,苔黄腻,或中根部黄腻。
因感邪脏腑不同,舌苔反映部位亦异,如浊毒中阻者,舌中部黄腻;浊毒阻于肝胆者,舌两侧黄腻。
苔色、苔质根据病情的新久而变,初感浊毒、津液未伤时见黄滑腻苔;浊毒日久伤津时则为黄燥苔。
浊毒证患者滑数脉常见,尤以右关脉滑数突出。
临床以滑数、弦滑、弦细滑、细滑多见。
病程短,浊毒盛者,可见弦滑、或弦滑数脉。
病程长、阴虚有浊毒者,可见细滑脉、沉细滑脉。
但患者出现沉细脉时多为浊毒阻滞络瘀,而不应仅仅认为是虚或虚寒脉,如《金匮要略方论》中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又说:“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以上说明细脉主湿浊主积而不主虚的明证。
浊毒内蕴,可见大便黏腻不爽,臭秽难闻,小便或浅黄或深黄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
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
浊毒理论以天人合一的中医整体思维方式来探究当代生态环境及人自身饮食、情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浊毒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浊毒作为病因病理机制,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疾病的过程之中,是治疗各科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浊毒理论具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有利于辨证之后的正确诊断、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科的疗效,开发化浊解毒的各类有效药物。
因此,浊毒理论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有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浊毒”作为中医学术用语,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认可,编写团队以“浊毒”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及“十二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胃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温浊化热伤津的表现
导语:有的人发现自己的舌苔又厚又干燥,很有可能是得了湿浊化热伤津。
湿浊,即湿气。
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
舌苔白
有的人发现自己的舌苔又厚又干燥,很有可能是得了湿浊化热伤津。
湿浊,即湿气。
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千万不能置之不顾,舌头可以反映一个人很多的健康状况,例如舌苔厚干燥就是得了湿浊化热伤津这一病,要及时诊治。
可以吃点山楂梨汤,的这种病的这种病的人的体质属于寒湿性的体质,建议不要多喝酒和吃肉,并注意免受寒湿环境,多吃熟了的生姜和大葱。
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
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
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
可以吃点山楂梨汤。
还有一种中药方法治疗温浊化热伤津,那即是猪苓汤。
此药汤的成分有有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克,熬制成汤,服用一段时间,对于湿浊化热伤津有着明显的疗效。
温浊化热伤津这是中医病理术语,意思是体内有湿气,日久化热,热性耗伤津,出现一系列缺少津液的表现
下面来普及一下舌苔重的原因,首先是细菌的感染,肇致急性扁挑腺炎症,大叶肺炎,肺结核,阑尾炎,舌苔都有变得又厚又多的可能。
舌苔和胃肠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急慢性胃炎患友常常诉说舌苔变得很厚,胃口奇差,吃点东西就涨得不能喘气,其他凡能诱发肚子涨的毛病,都叫患友们有厚厚的舌苔,诸如急慢性肠阻塞以及麻痹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