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__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doc

合集下载

认识论证思维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解读与教学:论证思维框架:

认识论证思维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解读与教学:论证思维框架:

而 后 来 这 次 喝 水 的故 事 ,矛 盾 是 一 只 大 铁
这 里 所 谈 的 “ 证 思 维 框 架 ” 其 实 就 是 第 桶 , 有 小 半 桶 水 。 于 大 铁 桶 的直 径 与 小 罐 罐 论 , 只 由
2期 所 谈 《 江 论 证 系 谱 图 》 纯 从 论 证 思 维 轨 相 去 甚 远 , 铁 桶 的水 面 每 升 高 一 点 点 , 要 放 徐 单 大 就
迹 角 度 所 作 的通 俗 化 概 括 , 它 们 在 本 质 上 是 相 不 少 小 石 块 。 乌 鸦 忽 视 了 小 罐 罐 与 大 铁 桶 直 径
通 的。
和高度 的 巨大差 异 , 件 的构 成元 素 变 了 , 运 事 还 白 费 了半 天 气 力 , 目的 还 是 没 有 达 到 。乌 鸦 的 “ ” 法 解 决 “目 的 ” “ 式 ” 间 的 矛 盾 , 力 无 与 方 之 即
解 读 的一 种 模 式 。
物 本 质 的 认 识 , 思 想 , 主 是 是
张。
给 以解 决 的 办 法 … … 使 大 家
学 会 … …提 出 问 题 、分 析 问
题 和解 决 问题 。”
“ 什么” 为 ,是 论 者 持 论 的理 由、 据 。用 毛 泽 东《 根 反 对 党 八 股 》 的 话 来 说 , 是 中 就 分 析 “ 物 的矛 盾 ” “ 露事 事 ,暴
“ 什 么 一 为什 么 一 怎 么 办 ” 样 一 个 论 证 思 维 办 法 。在 一 这 意 义 上 说 , 又 是 高 一 层 次 的 “ 是 这 它 是 公 式 : 出 “ 什 么 ” 问 题 , 后 分 析 “ 什 么 ” 什 么 ”也 就 是 对 事 物 进 行 构 建 的 主 张 。 提 是 的 然 为 ,

我看徐江的语文教学批判

我看徐江的语文教学批判

者以文本中所描述事物 的 ‘ 现’为 表
线索,追问其 ‘ 表现性’”徐江认为 。 这是 ・ 有 “ 种具 普遍性 ”的 阅读方 法,在讲析这种解读原则前 .徐先生
还特别对 “ 表现”及 “ 表现性 ”两个 关键词作 l说明,前 者是指客 观事物 七
所谓 “ ” 理性 ,其实 只是他 自己 “ 想
理解才是唯…正确 ,因而是唯 一 “ 有 效 ”的 , 其他人 的理解( 包括教参的观 点) 则是错误 的 ,因而是 “ 无效 ”的! 徐 先生 在文 章 中 也承认 , “ 然 说 虽 ‘ 表现性 ’ 事物 固有的性 质 ,但它 是 是人发现 的,因而有 自然就 涉及观 察 者 ‘ 现实存 在 ’对 事物 ‘ 表现 ’的 ‘ 表现性 ’ 发现之影 响。 ‘ 现性 ’是 表 由观察者 ‘ 现实存 在’和事物 ‘ 表现’ 两者 ‘ ’出来 的” 合生 。徐先生这通话
文) ,详细讲述他的授课基本内容及设 汁理由。徐先生存文章中指 ,他到
几所 中学示 范 讲 《 褒禅 【 》 游 J ,贯 I
彻 的 是 “ 字 ”指 导 思 想——“ 六 理

徐江先生所 谓的语文 “ 有效
教学”
徐 江 不仪 指责 当今 语文 教 学 是 “ 无效”的 , “ 水 ”上课 ,向我们 还 F
具有指 导 义 , 意 没有 ‘ 理性 ’ ‘ ’ , 我
展示他自己的 “ 有效教学” ,勇气是
可嘉的 ,但他那样 上课实在有 问题 。
没有把王安石写 《 游褒禅 山记》 作 ‘ 表现’去探求” ,所 以他们 的教学是
“ 无教”的。然而 , 有哪位中学语文老
他上的是 《 游褒禅山记 》一 ,主要 课 使用 三种方法 ,即 “表现性 ’追 问 ‘

对《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的批判

对《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的批判
学” 的批 判 > 批 判 》 文 章 。 日 , 在 《 民 教 育 》 的 的 近 又 人
自 己都 说 不 清 楚 , 又 能 证 明 什 么 呢 ? 次 ,低 到 文 本 那 其 “
解 读 水 准 线 以 下 ” 本 身就 是 个病 旬 。 为说 “ 于 文 本 , 因 低 解 读 水 准 线 ”那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 如 果 说 “ 到 文 本 解 , 但 低 读 水 准 线 以下 ”那 就 无 法 说 清 是 多 少 了 。 ,

三 是夸 大其 词 。 徐江 同志 的 文 章 中 , 在 有许 多夸 大 其 词 的 话 , 有 一 点 危 言 耸 听 的意 味 。 括 起 来 , 是 很 概 就
说 话 无时 不走 极 端 , 词 无 处 不 用 其 极 。 有 些 事 情 , 用 而

是 前 提 错 误 。 因 为徐 江 同志 的文 章 ,不 论 是 标
判 , 见拙 作《 ( 详 对 中学 语文 “ 琵效 教学 ” 的批判 > 的批
判 》 发 表于《 ( 中学 语文)0 5年 1 )这 里 , 20 1期 。 就不 再
赘述 。
二是 阐 述 有 误 。 江 同志 在 批 判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时 , 徐 阐述 了“ 无效 教 学 ” 的原 因 。 格 地 说 , 的 阐述 都 有 些 严 他 错误 。 认 为 : 他 中学 语 文 教 学 之所 以 出现 “ 无效 ” 者 说 或 “ 效 ” 至 是 “ 效 ” 象 , 一 个 原 因 就 是 语 文 老 师 低 甚 负 现 第
就 他 所 提 的主 张 而 言 , 重要 的有 三 点 : 第一 是 文 不对 题 。 目是 “ 造 解 读 思 维 ”但 他 在 题 改 ,

高中作文短视教学及矫治策论文

高中作文短视教学及矫治策论文

浅谈高中作文的短视教学及矫治策略摘要:当今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短视行为只重视学生应试知识、应试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研究能力的提高;只重视教学模式,忽视教学创新;只重视学生眼前的利益,忽视学生长远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改的推进,知识的除旧纳新迫切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建设。

这种短视教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却很有市场,应该高度重视并加以矫治。

关键词:高中作文短视教学矫治笛卡儿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我国的古代先贤也有类似的训诫:一日三省吾身。

思考可说是对于人的存在价值的另一种表述。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天开始,我们的前辈就慎重地告诫,先要想办法融入教学这个“流”当中,进而漫漫体会,漫漫摸索,从真正意义上认识语文教学,热爱语文教学。

然而,面对频繁的教改、课改思潮,繁重的教学任务,及社会各界长篇累牍的倒戈之音。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忘记了对于语文教学本原的思考,我们的担忧、困惑,让我们的思维更多的关注于对教材编撰者意图的揣摩,对高考试题型得分的猜度,对各种机会的“赛课”中教材内容、教学样式的“炮制”,还有很重要的——对于论坛上种种批判、诟病之声,惴惴不安的“撇清”。

而当今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短视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种短视行为突出地表现为:只重视学生应试知识、应试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研究能力的提高;只重视教学模式,忽视教学创新;只重视学生眼前的利益,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此种短视教学,其危害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短视教学非常普遍:作文教学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体系,许多教师的指导和讲评,都注重于作文形式,他们给作文规定了许多所谓的“模式”,忽视作文的内容。

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设定了许多的”模式”,美其曰:快速构思法。

其中有引申型的作文模式是:引—点—析—联—结;结构型的作文模式:点—正--反---深--联--总:阐述型的作文模式是:是什么—为什么—结论;关系型的作文模式是:提出命题—阐释概念—证明命题—得出结论。

关于几个语文热点 Word 文档

关于几个语文热点  Word 文档

一、关于几个语文热点(一)语文教育新思维特定语文现象的生成性研究徐江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对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作了人木三分的批评,认为它是一种目标错位的“无效的教学”。

徐江在分析了种种“无效教学”现象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探究过程的案例:一、探究话语的内在构造模式。

二、探究论证的思维过程。

三、探究事相从“表现”到“表现性”的生成关系。

四、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

该文的价值在于对如何进行生成性语文教学作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例说,对语文教学“教什么”作出了他独特的阐释(《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第9期)。

“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韩军在《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应回归五四“新文化”的精神和五四前民族语文教育的传统,分别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的“人文”之真。

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

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

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

五、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

六、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

强调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要强化语文教师的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

该文是作者对自己以往“新语文教育”思想的一种阶段性梳理和归纳(《中国教育报》6月22日)。

(二)关于语文意识语文意识问题的核心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针对2003年王尚文提出的语文意识问题,李维鼎发表两篇文章提出质疑。

他认为,在言语作品的生成和吸收中,突出“言语形式”的“语文意识”同“非语文”一样,是另一种矫枉过正。

语文教学的确要始终扣住言语的物质层面,但其目的不在于言语形式本身,而是为了“窥透”言语内容.也就是“一定的言语内容渐次要求相适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渐次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语文意识”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5期;《母语教育病沉重处方投药需辨清——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意识(一、二)》,《中学语文》第7、8期)。

记叙性文本解读要从摹状词开始——《伟大的悲剧》解读与教学——摹状词是切入文本的“鳃口”

记叙性文本解读要从摹状词开始——《伟大的悲剧》解读与教学——摹状词是切入文本的“鳃口”

在 “ 痛 ” 批 判 的 同 时 , 也 着 力 建 构 新 的教 学 理 念 。2 0 思 性 他 0 9年 6月 , 上
海 教 育 出版 社 出 版 了《 课 程 议 论 文 写 作 实 验 教 本 》 这 是 他 与 安 徽 桐 城 及 新 , 厦 门 集 美 等 中 学 的语 文 教 师 合 作 的 研 究 成 果 。 该 书 提 出 了关 于 议 论 文 的 全 新 理 念 , 新 的 角 度 指 导 学 生 的 议 论 文 写 作 。 目前 , 正 在 与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从 他 附 中等 中 学 的 教 师 合 作 攻 关 , 行 “ 叙 性 文 本 新 思 维 解 读 框 架 系 统 ” 题 进 记 课
内 涵 人 手 , 认 识 摹 状 词 内 涵 的 在 前 提 下 ,认 识 事 物 的摹 状 性 质 , 从 而 进 一 步 解 读 文 本 的 深 层 意
蕴 。

的 性 质 。 比 如 说 ,他 很 瘦Nr C∞3一一 “ , 根 像 1
芦 柴 棒 ” “ ”就 是对 他 的 “ ,瘦 摹
人们 认识 事物 是从 摹状 开 始 的 ,并 剧 在长
足 如 此 这 般 的条 件 或 具 有 如 此 这 般 的 性 质 的事 期 的 实 践 中 积 累 了 丰 富 的摹 状 词 。 人 们 使 用 长
物 ” ( 当代 英 国 哲 学 地 图》 欧 阳康 主 编 , 民 期积 累下 的摹 状词 进一 步 观察 事物 ,在 观 察 的 。 《 , 人 出版 社 ,0 . 出版 , 第 5 2 页 )摹 状 事 物 的 实 践 中 还 会 产 生 新 的 摹 状 词 。 于 是 人 们 使 用 自 20 5年 2 “ 状 词 ” 揭示 的事 物 存 在 “ 态 ” 就 是 事物 己对事 物摹 状 观察 时积 累下 的摹 状 词去 记 录 自 摹 所 状 ,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也评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也评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注释:
【】石 邦宏 、石 中英 : 《 信 教 育 的价 值 与 方 法 》 l 诚 , 《 民教 育 》20 年第 2 期 。 人 03 4
【】鲁 洁 著 : 《 越 与 创 新 》 2 超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2 o 年 版 ,第2 9 。 o1 7页


徐 先生 也许 会 说 ,我还 提 出 “ 出模 拟练 习 示 给 范 ” 呀 其 实 ,中 学语 言 运 用 训 练 中早 就 有
“ 写 训 练 一 r,仿 写 的范 围远远 超 过 了 《 仿 批
判 》 一文 所提 到 的那三 种 ,只是 没有 运用 “ 同 指连 用 ”之类 的 术语 罢 了。看来 , 《 批判 》 一 文 的隐性 观点 是 只培 养实践 能 力 ,少讲 几个 术 语 就 不 是 “ 效 ”教 学 。其实该 文 用 的那 些 术 有 语并 未在 语 文界 取得 广泛 的共 识 .把 没取 得 广
孤啊圈胁暖嬲圈圈囡圜昀瞳疆 翰瞳
・4 ・ 1
维普资讯
个新理 念—— 应 该注 重 ‘ 过程 性探 究 … ,其 实大 约二 十年 前 中学语 文界 就提 出了要重 视 过 程 ,不要 只是 给结 论 。这里 的 “ 过程 ”就 包 含 了作 者 的思维 过程 、学 生 的思维 过程 、教学 的 逻辑 过程 ,怎 么 “ 过程 性探 究 ”会成 了徐先 生 自己的 “ ”理念 了?再说 ,在 中学 语 文教 学 新 中具 有 “ ” 的功能 的语 文教 学大纲 、语 文课 法 程 标 准 中也 早 就 提 出 了 “ 究性 的学 习方 式 ” 探 “ 养探 究 能 力 ” “ 究 性学 习” “ 究 性 阅 培 研 探

从“文本位”到“人本位”

从“文本位”到“人本位”

从“文本位”到“人本位”为什么中学写作教学会成为一个难题?为什么诸多写作教学改革成效不大?为什么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无法被广泛推行?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课标的缺陷,教材的空洞,急功近利的应试取向,边缘化的课程地位,写作价值的偏颇,写作评价的误导,学生写作动机的缺损,写作思维的束缚,等等。

但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考察,我们看到,最大的问题都表现在写作教学的内容上。

正是教学内容的缺失与混乱,使我们的写作教学长期陷于无效或低效状态。

据我们对现状的判断,中学写作教学内容的反思与开发已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综述从30多年来的诸多改革成就可以看出,过去我们对中学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在各种“写作模式”间兜圈。

往往以一种“我认为好”的方法取代“不好”的方法,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几十年的事实证明,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做文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写作教学的困境和难题。

目前的新课程实施,重心又大都集中在《课标》的解读和理念的更新方面,但所谓新目标新理念实际上必须由教学新内容来支撑来体现。

我国语文课程的写作教学内容开发近于阙如,语文教材(写作教材)对写作教学内容的呈现问题重重。

这给语文教师带来极大的负担,也造成了写作教学中的严重问题。

徐江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中认为:“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1]。

”一语中的,可谓尖锐而深刻。

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出发,建立了语文教育反思与研究的全新框架。

他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专著中梳理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有关概念,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教什么”的确是个大问题[2]。

写作教学方面,他特别从我国作文教学大规模施行的5类“文章体式”入手,反思了我国当代中学写作教学的取向和内容状况,给人极大的启示。

作为一种整体思潮,近年来,李海林、刘大为、徐江等也先后对语文教学的知识状况提出问题。

徐江关于语文教学的错误观点举隅

徐江关于语文教学的错误观点举隅

‘ 无效的中学语文”。这比之 《 ’ 巾学语文 “ 无效教学”批判》…文
来说 , 毕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为此 , 笔者必须祝贺徐先生。
然而 ,徐江终归是徐江 ,他终归不肯放弃 他粗暴地 强加给q 1
学语文教学 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缺失的罪名——一 “ 无效教学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 中是否存在 “ 无效教学”这 一问题,闩破 芳老师的文 章已经作 了回答 ,明确告诉徐汀 志 “ 中学语文教学
假如徐江先生的逻辑思维还 比较清晰的 ,断然不 会将 “ " 人”的 “ 帽子”就 自己 “ 戴上”了。这难道不是在强辞 夺 “ , 理” 指鹿为马么?
当然 , 徐江先生的 《 改造解读思维 :从尤效到有效 》 义终 一 于比他的 《 中学语文 “ 无效教学”批判 》-文显 得理智 了些 ,住 ・ 叫屈之后终 于来了一句 “ 的是 中学语文 ‘ 我批 无效教学 ’ ,而不是
所 向风靡的徐氏 “ ”么? 哲学
徐江在其 “ 反思错误 的解读”的 论述 中说 : “ 中学语 文教学之所 以出
了, 视中学语文教学 的主要成绩 如空 气 ,容不下中学语文教学 中必然会存 在 的种种缺失 ( 这也好 比徐江从 读小 学到 中学 ,从读 中学到 大学 ,从读大 学 到当大学写作课教师这 一漫长 过程
没有这样和那样 的 “ 问题”么?但如果对这些 “ 题 ”采取 和善 I 训 的态度 帮助的态度 ,而不是呵斥的态度 、 夸大 其辞 的态度 ,部
在 “ 教书育人”的中学教师们 , 有谁会不接受呢?
早在 17 年 ,吕叔湘 ,生 就曾批评 过 中学语 文教学 “ 98 尢 少 慢 、 、费” 差 ,那不 能不说是严厉 的,但 H老他 的态 度多么和善

要研讨一个好问题——《说“屏”》解读与教学——文本解读研讨问题的问题

要研讨一个好问题——《说“屏”》解读与教学——文本解读研讨问题的问题

关 于 《 念 刘 和 珍 君 》 : 文 章 叙 述 了刘 和 纪 问 “
间 必 须 要 有 可 比 性 这 一 根 本 的 比较 基 础 , 样 的 这 打 开 语 文 教 科 书 ,不 管 是 初 中 还 是 高 中 , 这 教 学 研 讨 要 么 使 学 生 无 从 比较 , 么 使 学 生 按 照 样 的 提 问 比 比 皆 是 。 要
“ 章” 样 的错 误 作 出更 为 错 误 的 回答 。
学 语 文 无 效 教 学 批 判 》 篇 介 入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 了许 多批 判 性 的 文 章 。 开 写 在“ 痛 ” 批判 的 同时 , 也着 力建 构新 的教 学理 念。20 思 性 他 0 9年 6月 , 上 海 教 育 出版 社 出版 了《 课 程 议 论 文 写 作 实 验 教 本 》, 是 他 与 安 徽 桐 城 及 新 这 厦 门 集 美 等 中 学 的语 文 教 师 合 作 的 研 究 成 果 。 该 书 提 出 了关 于 议 论 文 的 全 新 理 念 , 新 的 角 度 指 导 学 生 的 议 论 文 写 作 。 目前 , 正 在 与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从 他 附 中 等 中 学 的 教 师 合 作 攻 关 , 行 “ 叙 性 文 本 新 思 维 解 读 框 架 系 统 ” 题 进 记 课
本版 主持 ・佩

E malp@y dc r.n — i l wt.o c : n
专 题 特 约 撰 稿 人 徐 江 。 开 大 学 文 学 院 写 作 课 教 师 , 已退 休 。 南 现
徐 江 老 师 热 爱 语 文 教 育 , 极 关 注 中学 语 文 教 学 的 发 展 。 他 以论 文 《 积 中
第 一 个 问 题 是 “ 要 研 讨 荒 唐 的 问题 ” 不 。

中学语文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语文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学语文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学语文论文选题参考1、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分析2、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3、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童庆炳教授访谈录5、论中学语文听说教学的现状及改革趋势6、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7、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8、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研究9、浅谈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10、中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11、中学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2、关于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聂珍钊教授访谈录13、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温儒敏教授访谈录14、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15、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16、试析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问题17、现代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18、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19、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教学20、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二、中学语文论文题目大全1、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2、人教1990版与2001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的定量比较分析3、修辞学和中学语文教学4、近20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选材概况5、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6、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7、对读图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8、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学语文新课标9、对中学语文教材写作训练方案的跨文化比较与思考10、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与对策11、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12、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13、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研究14、试论中学语文戏剧教学15、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16、中学语文教材建设与观念更新17、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18、论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修养19、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探究20、简论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三、热门中学语文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当代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研究2、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3、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4、生命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5、如何利用中学语文教材,激发学生创造思维6、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8、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案例研究9、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0、聋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衔接的思考11、中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探究12、建国后的中学语文教材述评13、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调查的几点启示14、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15、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16、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节录)17、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18、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缺失与审美回归19、运用多媒体手段改进中学语文教学20、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四、关于中学语文毕业论文题目1、“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兼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2、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3、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4、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分布与教学问题5、关于中学语文教改的若干思考6、试论中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与结构7、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8、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9、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10、“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下)11、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选材和编排体系研究12、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专家研讨会综述13、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14、外国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沿革及影响初探15、现代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形态分析16、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17、大学语文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同18、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19、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20、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五、比较好写的中学语文论文题目1、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述评2、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3、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4、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5、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益尝试6、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策略初探7、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8、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研究9、中学语文作业的研究10、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11、中学语文卓越教师的培养与课程设计12、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精神的贯注13、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14、论中学语文的现代诗歌教学15、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对策研究16、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17、中学语文性别差异教学研究18、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思考19、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处境与归趋20、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育亟待改进。

面向文本事情本身是一切解读原则的原则——《囚绿记》解读与教学—“表现”与“表现性”

面向文本事情本身是一切解读原则的原则——《囚绿记》解读与教学—“表现”与“表现性”

种 “ 现 性 ” 都 是 人 的 某 种 特 定 “ 现 ” 内 表 , 表 的
涵 。 的 物 理 行 为 与 其 内在 的 精 神 状 态 , 就 是 人 也
德 国哲 学 家 鲁 道 夫 ・ 尔 那 普 说 : 从 一 个 说 他 的 “ 现 ” 其 “ 现 性 ” 着 紧 密 的 “ 现 卡 “ 表 与 表 有 表
个 人 那 活 泼 的 、挺 直 的 和 朝 气 蓬 勃 的 动 作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但 是 , 是 为 观 察 者 、 状 者 所 它 摹
无 所 谓 “ 现 陛”, 管 它 客 观 地 存 在 着 。 表 尽 “ 现 性 ” “ 现 ” “ 现 性 ” 者 有 着 紧 密 的 表 。 表 与 表 两 “ 现 关 系 ” 表 。
事 物 的 表 现 : 台 打 字 机 暗 淡 的 光 泽 , 外 玩 耍 社 会 研 究 的 唯 一 途 径 。 ” 《 院 辩 证 法 》 同 前 , 这 室 (经 ,
的 这 几 个 男 孩 子 , 弹 纷 飞 的 呼 啸 , 尔 多 鼻 烟 第 2 7页 ) 学 家 在 这 里 所 提 到 的 “ 性 和 社 会 枪 波 7 哲 理
人 的 声 音 、面 部 表 情 和 其 他 动 作 我 们 可 以 知 道 关 系 ” 。 ‘ 他 心 中发 生 了 ’ 么 , 此 我 们 可 以从 物 理 在 什 因
事 实 上 ,不 仅 那 些 有 意 识 的 有 机 体 具 有 表 “
的 过 程 推 出 关 于 心 理 过 程 的 结 果 。 ( 世 界 的逻 现 性 ,就 是 那 些 不 具 意 识 的 事 物 — — 块 陡 峭 ”《
厦 门 集 美 等 中 学 的 语 文 教 师 合 作 的 研 究 成 果 。 该 书提 出 了关 于一 议论 文 的 全 新 理 念 , 新 的 角 度 指 导 学 生 的 议 论 文 写 作 。 目前 , 正 在 与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从 他 附 中 等 中 学 的 教 师合 作 攻 关 , 行 “ 叙 性 文 本 新 思 维 解 读 框 架 系 统 ” 题 进 记 课

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综述

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综述


中学语文 “ 无效教学”问题
有 了 ,但 语文 界基 本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论准备 不 足。‘ ”他以议论文的教法为例 , 出中 指
学 生花 6 年时问学了不少议 论文 , 但
来观察而不是监察 .用理性 的思考来
徐江先生曾在 《 民教育 》发表 人 长文 《 中学语文 “ 尤效教学”批判 》 , 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搞不上去归根结底 是语文界对 自己的教学缺乏理性 以识,
文教师代表上 台与徐江先生展开论战 , 论战的焦点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圾理沦” 。存报告 《 新课改必备的理论 前提》中 , 徐江先生称 “ 有理论 ,才 有能力 ,才能搞课改” 。而目前语文界 所缺少的就是科学的理论。 “ 语文教
育的现状是新 ‘ 课标 ’有 了,新敦材
的三大批判。指出应 “ 用批判的眼光
多种凼素的影响,徐江先生光靠议论
文和记叙文的解读就判断 中学语文教
师索质低下、 教学无效是偏颇的。
二、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 徐 江先生认为大部分中学语文教 师素质不合格 ,他们在大学所学的理 论知识多半是要被淘汰和无用的 “ 垃
本 次批判会上 ,共有二十来位语
学作文教学。吴老 师认为过分强调理
切实地推进 中学语文教学 的发展 。遵
循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华 中 师范大学 《 语文教学与研究 》杂志社 干 20 年 l 月 2 I至 2 06 O 1; 2日在武汉召 I 开了别开生 面的 “ 徐江语文教学批判 会”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 、 中 华 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 、 华中师 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谭根稳先生 、 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 、副院长陈建 宪教授、 《 语文教学 与研究 》杂志社 主编晓苏、副主编剑男、石在 中、左 晓光及来 自 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师、 全 语文教研员和部分大学教师 、学生家 长近千人参加了会议。

从“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从“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整 , 比如 把 "赂 秦" 的 财物 作为 招募 抗秦 队伍的资本 , 与 秦死战, 这就 向非存 在注 入了存在性 , 把 非存在变 成了 "可能 的存 在" , 这就 是一种可贵 的创造思 维� 通过 改变或 排除事 物中的 某个因素 而去 预想事物运 动的趋 向或结 果,事物 的 运动 轨迹 就会 呈现 " 树" 形 结构 样式 , 那 里面 会有 很多 可能 性供 作 者去 选择 � 当代 的认知研究 表明: 智商的一 个重要 成分 是进行反事 实推断 ,更宽泛 一点儿 说, 就是 对可能性的 各种想象� 在这种思 维 过程 中, 一 定要 突破 " 唯一 " 的 "线 性" 思考 模式,即事 物被确 定沿着某 一方向 单线 前进�即便 最终的 因果关 系可能是 一致 的,但由因 到果的 过程并不 是规定 好了 的�打个比 方说, 正被牧 人追赶的 羊, 最终的结果 一定要 回到牧民 设定的 羊圈 ,然而某些 羊却可 能短时间 离开羊 群, 或在 路边啃几口 小树的嫩 叶, 或在小 河边 喝几口水 � 规律性 就是这样, 事物将 依照 事物各种因 素的关系 前进� 运动 , 但 前 进过 程的 路线 并不 是被 规 定死 了的 � 有了 这种思维意 识,你 就会根据 自己的 生活 积累去编织 各种可 能的故 事,在比 较中 去思索已经 成为现实 的事实� 记者 : "反事 实假设 论证法 "和一般 的 "假如 " 性的 假设想象 有何区 别?为什 么把 它作为一种 论证方法 提出来呢? 徐江 : "反事 实假设 推论" 是假设推 论思 维中的一个 特殊的 种类� 论证方法 是多 种多样的, 在写作 的书中是 阐述不 尽的 , 在 课堂上是讲 不完的, 我们 必须要 作为 一种论证方 法,而 且与培养 学生的 "生 存智 慧" 联 系起 来, 其 突出 的目 的就 是引 导学生关注 现实已 经发生的 各种问 题� 对这些已 然的情况, 从相 反的情况思 考一 下, 看还有其他 什么样的 "可 能" , 在 这样 的比较中提 高认识 以及处理 问题的 后记 :徐江 对于广 大的中 学语文教 师而 言并不陌生 , 几 年前写了 �中学语文 无 效教 学批 判� � �评语 文 "课 标" 的缺 陷� � �论语 文教育的 哲学盲 点� � �从"述 而不 作" 到 "述 而能作" � � �也对 中学作文 作一 点儿文化观 察� 和 �克服中 学语文教 学的 "愚化倾向 " � 等批判性 的文章 , 对 认为 徐江先生的 观点太 偏颇, 对中学语 文的 具体情况不 了解, 是 "站着 说话不腰 疼" � 此后, 徐江先生的锋芒并 没有减弱, 依然 将矛头直指 中学语 文,但 发生了一 些变化� 发 表了很多富于建设 性的文章� 仅 2007 年 , 就 发表 了 �叙 述 意识 重 构� � 篇 文章, 2009 年 6 月 , 他 主编 的 �新 课程 议论 文写作实验 教本� 出版, 标 志着徐江 先 生初 步完 成 "论 证" 方 面的 系统 阐述 , 为了 将理论付诸 于实践 ,徐江 先生身体 力行 , 多方 奔走, 和中学 语文教 师一道付 诸实 践,多次深 入课堂 ,亲自 给学生上 �论 说的根 本目的 是把个 人的发现 社会 化, 把 个性的命 题公众 化�所以 , 论 证 不一 定要 " 证明 " 或 "证 实" 论 点, 只要 论者 的目标读者 或听众 能够接 受他的意 见也 就可以了 �因为论 点本身 的"真 理 性" 与论证 论点的 "真理性 " 是 两回事 , 没 有 "证明" 或 "证实" 真理 性的论 点并不意 味着论点 不具有真理性� �关 于议论文 写作, 一讲 " 论证" , 大 家就 会说 "用论据证 明论点 " �其 实, "论 证" 绝不是 "用 论据证明 论点" � "用论 据 证 明 论 点" 是 " 论证 " 的一种, 或者说是 作, " 用论 据证 明论 点" 显 然是 用 "部 分" 的 论证 取代 了 "整 体" 的 " 论证 " , 这就压 缩了 学生的论证 思维, 因而导 致学生论 证视域的 狭隘� 能力 �而且这种 思考从 方法本 身就规定 了着 眼于生活中 的现实 问题, 从而减少 作文 教学中的空 谈习气 �而且 这种辩证 思维 习惯的养成 直接关 系到学 生在现实 生活 中面对问题 时会有 多种的 思考与选 择, 这就是 生存智慧 � " 反事实 假设论 证法" 的基 本特点是 对 已经 发生 的事 件作 出反 事 实假 设, 这 是 它不 同于 一般 的假 设性 思 维的 地方 � 有许 多人认识不 到这一 点,比 如德国总 理默 克尔在中国 访问时 ,把掉 在地上的 面包 片捡起来吃 掉了, 新闻媒 体报道了 这件 事� 有人 写评论 �假如捡 起面包的不 是默 克尔� , 意 在说这就 不是新 闻了�有 人 把 这 篇 文章 作 为 反 事 实 假 设 论 证例 文�不 是的, 从反事 实角度评 论就是 �假 如默 克尔不捡起 那片面包� , 这 才是反事 实假 设论证� � 打个通俗 的比喻 ,证伪 法好比中 学生 选班长�大 家经过 初步协 商后推举 三个同学 作候选人� 在投票前 , 同学们会 对三 个人进行深 入的比 较思考 ,我把票 投给 谁呢?有的 人会着 重对他 们的缺点 一一 分析,最后 淘汰那 两位缺 点较大的 同学 ,而选择相 对来说 负面因 素较少的 同学担任 班长� 这种选择思维 就是 "证 伪 论证法 " � �彻 底改 革 旧的 论证 话 语体 系, 扩 展的 是学生的思 维视域 ,改善 的是学生 的思维质 量� 链接: 徐江对 "论证" 的一些观点: 课,这 种精神和 做法是 十分可 贵和可敬 的� 同时, 徐江先生 的文章和做法也使越 来越 多的教师开 始重新 审视中 学语文教 学并 开始行动起 来,这 应该是 我们都愿 意看到的 结果�

对语文界几个流行观点的再批判——徐江教授访谈录

对语文界几个流行观点的再批判——徐江教授访谈录

学生学阅读”的前提下来认 l 语 高 人士 做 相 9 作 应该在 “ l 文界 端 却 着 反O 。 T .
校里接 受阅读教育 , 参与阅读教学 活 动 ,是为了跟老师学 x有关阅读这一 j
l 肉 他 有 的 衔, 教 l 为 们 炫目 头 什么 授、
_ 0……。 6
“ ”而 “ 学 生”的意思 ,这是 一个为
徐江 : 谈什 么问题?
韩振 :我不作 问题预设 ,谈您最
关切的问题。
徐江 :比如 ,有论者说: “ 无论 是在 阅读教学之前 、之中或之后 ,对

篇课文的理解 、感受 ,始终都是学 这位论者认为语 文教师必须明确 这一
徐江 : 我本来不是研究语文问题 的 ,退休前 是大 学写 作课教 师 。所
考的同时,他 与厦门集美中学、安徽桐城中学等多所 国内重 点中学积极进 行议论文写作教学重构实验研究和 阅读 教学解
读新思维实验研 究 ,其研究成果收集于 < 新课程议论 文写作 实验教本》 ,曾为多家语文刊物撰写专栏文章。
对 语 文 界 几 个 流 行 观 点 的再 批 判
— —
徐 江 教 授 访 谈 录
识 ,来改进 。学生以学 为主,教师以
要 以其 为手段 获取 其他的生存 资本 , 使 自己的生存更完善。 “ 阅读”与 在 “ 学阅读”是基于阅读 是重要 的存在 方式而发生的两种不 同行 为。学生 ,
作为尚未独立生活的社会成员 ,在学
释 ,很需要语文界的高端人士从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传道、授业、解惑, 以推动语文教学 的改进。但是 , 某些
阅读 ,本身是人 的一种重要的存
在方式。在这样的存在方式中,人还
很重 , 学术视野不宽 , 理论素养也不

“是什么”是什么:解释论点作为论证——《不求甚解》解读与教学——解释论点作为论证

“是什么”是什么:解释论点作为论证——《不求甚解》解读与教学——解释论点作为论证

告 诉 人 们 这 类 人 对 待 革 命 的 态 度 , 当 然 从 这 样 官 。 ” 马 ” “ ” , 是 “ ” 。 “ 左 卢 右 乃 驴 字
么 样 的 政 策 和 策 略 ,要 认 识 到 与 他 们 进 行 斗 争 问 题 有 时 也 用 得 上 。
比 如 论 《 造 我 们 的 语 文 学 习 》, 这 个 题 改 写
本版主持 ・佩

E mal l w dc r.n — ip@y t . n c : o
专题 特约撰 稿 人 徐 江 , 开 大 学 文 学 院 写 作谦 教 师 , 已退 休 。 南 现
徐 江 老 师 热 爱 语 文 教 育 , 极 关 注 中学 语 文 教 学 的 发 展 。 他 以论 文 《中 积 学 语 文 无 效 教 学 批 判 》 篇 介 入 中 学语 文 教 学 , 了许 多 批 判 性 的 文 章 。 开 写
“ ” ? 说 文 》 四 面 闭 塞 而 永 固 的 意 思 , 用 东 阳说 : 您 擅 长 相 面 , 您 给 我 看 看 。 ” 东 阳 固 呢 《 指 引 “ 请 李
为 坚 硬 结 实 。 顽 固 分 子 就 是 死 硬 地 坚 持 自 己 的 看 了半 天 说 : 您 的 脸 , 边 一 半 像 马 尚 书 , 边 “ 左 右
以 便 于 读 者 理 解 。特 别 是 论 点 中 某 些 有 特 殊 含 ‘ 进 ’ ? … ・ 就 是 有 些 人 , 们 不 进 , 着 不 促 呢 一 他 躺
义 的关 键 词 , 应 作 出 界 定 性 解 释 人 叫顽 固分 子 … … 所 以 不 … ・ 这
括 性 较强 的理 性话 语 清楚 地
这 样 做 会 大 大 提 高 论 证 力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_1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_1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导读:读了徐江先生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载《人民教育》2005年第23期,以下简称《批判》)一文,感到该文涉及中学语文教学的许多根本性问题,但笔者对该文大多数观点不敢苟同,信手摘取一二.发表点不同意见。

应当说《批判》一文,在文德、文质、思维品质方面均有难以服人之处,而这些又几乎成了该文的主要现象。

一、缺失理性之一——缺失应有的文德《批判》—文开宗明义指出“今日的语文教学……无论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少,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小块’”。

支持这一结论的原因分析则进一步断定是中学语文教师“没有勇气从自身的弱点进行反思”,是语文教学“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应负责任推卸掉了”。

对这种分析的理性缺失无需作什么解剖,只要看看数以百计的报刊上所刊发的反思中学语文的文章就行了,这些文章的作者绝大多数是中学语文教师。

《批判》的作者无论是没有看到还是看到了不愿意承认,都是缺失理性的表现。

又如《批判》一文说“我在这里明确提出一个新理念—应该注重‘过程性探究’”,其实大约二十年前中学语文界就提出了要重视过程,不要只是给结论。

这里的“过程”就包含了作者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的逻辑过程,怎么“过程性探究”会成了徐先生自己的“新”理念了?再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法”的功能的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早就提出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探究能力”“研究性学习”“探究性阅读”等等概念,这里的“探究”“研究”并没有规定不允许探究所谓“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

绝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都是力求守“法”的,并没有违“法”。

由此,我想到,讨论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效率的路子、首先应当考虑持什么态度,抱什么动机的问题,否则,怎样讨论也难出现“有效”的结果。

二、缺失理性之二——远离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中学教育,无论是初中、高中,早已被明确定位于“基础教育”,语文作为中学文化教育的一个学科,自然也应被定位于基础教育这—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我们到底该教些什么?——由《三块钱国币》教学引发的思考

我们到底该教些什么?——由《三块钱国币》教学引发的思考

我们到底该教些什么?——由《三块钱国币》教学引发的思

程永超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 南开大学徐江先生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少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徐语一出,中语界一片哗然,跺足痛斥者有之,冷眼相观者有之.我想,若真有拍手叫好者,恐怕也少有是咱们这些被批对象(中学语文教师)--谁愿意被
指责为"不能进行理性教学"!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程永超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二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三块钱国币》教学实录 [J], 高珍
2.讽刺剧《三块钱国币》到底讽刺了谁? [J], 韩阔
3.教出生命的原色——以《三块钱国币》为例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提升 [J], 韦凤葵
4.《三块钱国币》的两个问题——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 [J], 梅其涛
5.对《三块钱国币》中“花瓶”的冷思考——兼与卫建云先生商榷 [J], 王桂芹;韩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5年第9期徐江[《人民教育》编者按]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是最活跃的,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但今天的语文教育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涌起求知的喜悦的语文课仍然不多。

据说京城某著名中学文科实验班的学生,高考时竟无一人报考中文系。

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的魅力在哪里?有人认为是语文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有人认为是课文的选择需要改进,有人认为是评价考试制度妨碍了语文活力的焕发。

这些观点都不乏深刻之处。

但是,我们见过太多的课堂,老师的教学技巧出神入化,课文的选择也很精当,可是,学生的语文学习仍不得其门而入。

这或许只能有一个解释:我们的语文课教了太多的无效知识。

比如,语文新课程提倡整体感悟,老师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一遍又一遍读课文,读重点段落,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而后就是讨论和分享各自的体验。

教师都很民主,学生的个人体验一般都会得到尊重。

在这样的课上,学生是自由了,但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有多少帮助呢?比如一篇课文很好,好在哪里?有些语言很优美,优美在哪里?这些都不是仅仅讨论、感悟就能解决的。

于是有些人呼吁回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之路。

但经验证明了,如果我们对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样的知识还处于迷茫状态时,不管以何种名义进行改革,语文教学效益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观。

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智慧头脑去踏踏实实地研究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如何有效教给学生知识。

徐江老师的这篇文章,不过是个开始。

谁都知道今日的语文教学正如“煤的形成”,无论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少,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小块”。

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境,人们却没有勇气从自身的弱点进行反思。

大家把原因归咎于考试体制,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卸掉了。

笔者此文恰恰是要揭开这层迷惑人的幕帘。

我要明确地说不是考试体制造成今日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语文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少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

我这样的评价,是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所论“理性”行为的标准而断的,他告诫人们,任何理性行为在其行动中,面对所研究的对象都不容许认识其存在的根据时留有过大的“空的空间”,尤其是不容许“给‘为何’留余地”。

这些话通俗地解释一下,就是指某一事物存在,研究时一定要将其“为何”存在的根据搞清楚,在“为何”的思维中不能留下空白。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面对特定的语文现象恰恰在“为何”的思维空间中没有引导学生用有效的东西去“填充”。

许多教师往往是将自己的结论,甚至不是自己的结论——而是不动脑筋从教参中抄来的东西讲给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学是“独断式”或“学舌式”教学,尽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采取了各式各样的师生互动方式。

一般的语文教师面对特定的语文现象,他们从理性上不知道怎样在“为何”的思维空间遨游,因而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在其中徜徉。

正是基于这个问题的现实存在,我在这里明确提出一个新理念——应该注重“过程性探究”。

我之所谓“过程性探究”,明确说是指特定语文现象的生成性研究,它能很好地填充特定语文现象“为何”存在的思维空间。

科学的过程哲学告诉人们: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形成各种实际存在物。

任何事物都与过程有关,尤其是在过程中构成事物有机体的各个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动构成了这个世界。

所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明确宣布: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

作为这个世界组成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语文教学——我们所教的就是一篇一篇具体的课文,探究它们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物可能的生成过程和可能生成什么的过程。

为啥说是“可能的生成过程和可能生成什么的过程”呢?因为我们是从文本阅读开始的探究,这种理解肯定不会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是理解的一种。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到这样的“过程性探究”,也就是说探究特定的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即它的诞生性生成和衍生性生成,那么这种探究性教学必将是有意义的美好的教学过程。

很显然,是“过程性探究”的教学内容规定了教学的过程。

探究话语的内在构造模式——《改造我们的学习》语言分析尼采在《我为什么这样聪明》一文中这样说过:“为什么我知道的比他人多,我究竟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我从未浪费过我的精力。

”①而语文教学效果为啥这样差:学生从小学到高中12年里,为学语文仅课堂时间大约就用了2800多课时,到头来文章写不通顺者还是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恐怕与教师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成问题教有很大关系。

我们的语文教了太多太多没有用的东西,浪费了孩子宝贵的时光。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来分析某教师如何讲解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语言特点:语言的生动性……表现在作者很善于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风趣。

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等成语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都很形象、深刻,同时也很简练。

(见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很显然,这些话语的结构是:先提出“特点”(“生动性”)——再指出其“表现”(口语、成语)——最后给予“例释”(“瞎子摸鱼”等)。

解读者是论述文章的语言特点而不是如何从这些有特点的语言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能,直接对话的对象是文章、是作者,而且讨论的内容——作品语言的“生动性”——对作品泛化的肯定仅仅是说它具有某种美质,而没有讲这种美质是怎样生成的,没有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

这对于学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善于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这些所谓的“方法”不具有操作性。

这种教学模式是蹩脚的文学批评,而不是上语文课。

我主张在课时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减少乃至放弃那些常见的语言运用规律的分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此文独特的有操作意义的句式结构的探讨及练习上。

我不讲那些虚浮而无意义的特征评价,而是从语言实践出发,“求”出其语言运用之“是”——概括出方法,作出定义界定,分析其价值,给出模拟练习示范,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具有致用意义的语言解读改革模式,这也是我所谓语言分析应该从独特语句的话语生成方式中抽绎出语言运作方法的有效境界,让学生在品味有某种特性的语言中认识生成这种特性的语言运用规律。

为此,我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选择三个典型例句,分析它们的“生成”形态,或者说是这些句子各元素的构成关系,认识语言运用的方法。

第一则语言运用规律——反义词共用。

例句: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我们常常说“相反相成”。

反义词共用,可在语言运用中实现这个目的。

所谓“相反”,是说两个矛盾方面互相排斥或斗争;所谓“相成”,是说两个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互相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

“错误”与“正确”是对立和排斥的,是相反的,但如果正确认识犯错误的教训,错误就可能会转化为促进成功的因素,“吃一堑,长一智”。

所谓“反义词共用”,就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统一在一个句子的生成方式,互彰互显,有韵味。

模仿练习:小聪明常常表现出大愚蠢。

沉溺成功的喜悦往往会酿造失败的痛苦。

请看,我模仿毛泽东反义词共用的造句格式造的这些句子不是也很有味道吗?[/color]第二则语言运用规律——谓语叠用。

例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谓“谓语叠用”,就是指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一个谓语词,前后叠用一个谓语词构成的谓宾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

比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充分说明了“调查”是获得“发言权”的前因条件,而后边的“没有”是前边的“没有”的结果。

这种重复使用一个谓语词的生成方式,不但具有强调作用,而且使文句紧凑有力,具有节奏感。

模仿练习:有调查就有发言权。

失掉理想就失掉了前进的目标。

第三则语言运用规律——同指连用。

例句:“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所谓“同指连用”,是把指称同一对象的语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或短语连续使用,从而使这些词语的同一性形成一个聚焦点,突出语义,强化语势。

如上面例句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和“一知半解”都具有“盲目性”的意思,在这种排发、连用性生成方式中,生动而集中地突现了这种作风的恶劣点,使文章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模仿练习:搞花架子,作秀,中看不中用,这是语文界教学观摩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在我们的队伍里不认真撞钟的和尚还是大有人在的。

以上就是我对当前语文界课文语言艺术解读所谓的“超越”。

德国哲学大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告诉我们:“我的理性的全部旨趣(既有思辨的旨趣,也有实践的旨趣)汇合为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②如果按照这种理性去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比如说前边我否定的那种语言分析,就没有充分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给学生在“能够知道什么”的“能”字方面以满足,因而学生在学习了这样的语言分析之后仍不知道“应当做什么”,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期待”——“希望什么”!这样的语文学习还有什么意义?探究论证的思维过程——《六国论》辩证思维解析任何一位有文言文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先辈写文章是不用标点也不分段的。

今天课本上的标点和段落的划分标示,都是后人“加工”而成的。

虽然后人在这种“加工”过程中有基本的判断规则和标准,但毕竟是后人的行为。

原作者在天之灵未必认可,我们后人对这种“加工”也不一定完全认同。

所以说,这种“加工”本身就存在着“含混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它本身就是一种“大体”的、“大略”的划分而已。

由此我提出文言文“结构”分析不要搞什么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层一层作“中药铺”式多格排列。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结构划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无用功。

因为这种所谓文章外在“结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下面让我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大家阅读下面的《六国论》:六国论苏洵原著徐江改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苹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实已判矣。

故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不在战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故曰:“弊在赂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