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
三一文库()/论文其他/经济管理〔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市场经济指的是市场在资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只是资配置的一种方法,本身并不存在阶级性。
所以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
它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制度。
而财政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也不排斥市场经济。
对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财政的本质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
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
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而“public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
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
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
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一)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一)市场经济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本身并不存在阶级性。
所以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
它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制度。
而财政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也不排斥市场经济。
对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财政的本质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
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
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而“public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
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
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
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
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财政政策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理论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构建在其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理论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构建在其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1.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原理是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理论依据。
“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导言》中的精辟论断;分配和交换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是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
如果社会再生产在分配和交换环节出现问题,继而,或因分配的比例与消费需求难于有效衔接,或因产品适销不对路,不能提供足够货币资金以适应流通扩大的需要,部分社会产品难以顺利进入消费环节,延缓社会总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导致社会简单再生产无法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得不到实现的严重问题。
因此,有效地调节和管理社会产品在分配、流通环节出现的种种矛盾,包括结构性矛盾与总量平衡矛盾,便显得尤为重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分别施用于分配和流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政策调控手段,对克服分配和流通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举足轻重,使社会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作用于社会再生产两个不同环节,仅限于单纯某一政策手段的调节,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所以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加快和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运行是不可缺少。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协调配合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保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公平和效率矛盾方面各有侧重,其配合效应体现在: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6 第六章——公共财政_(6.1.1)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
【1】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财政是行政管理学里一个极为特殊和重要的领域。
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是经济学的范畴,但又充斥着“政治”因素,也是行政管理学的重要范畴。
形成这种特殊地位的原因很简单——任何行政组织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也与经济资源的配置有关。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它是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的宗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按社会公意公益来进行的一种社会集中性分配。
公共财政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其收支必然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一切公共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
我们要理解公共财政的起源,就必须首先理解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人在社会中生存,一方面是作为个人,以独立个体的方式而存在,因此个人权利具有不可剥夺性与天生的正义性。
但另一方面,个人又必须存在于社会和群体中,无法脱离群体而存在如果完全是独立的个人,就没有公共问题。
作为群体一员的个人,则无法摆脱公共问题。
公共问题的解决呼唤国家的出现。
学界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很多,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以下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契约论、掠夺论、暴力潜能分配论和匪帮论。
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霍布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
而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更是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之中。
由于人人乐生惧死,所以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即“自然法则”。
霍布斯主张,为了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人们必须缔结一项契约。
一方面,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一个人或一个议会以构成主权者。
财政学理论基础
财政学理论基础一、理论基础的完整性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科学的独特研究对象,而要准确、有效地探索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规律,必须要坚持理论覆盖面的完整性,首先就要求理论基础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容完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例,其三个组成部分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加以理解。
哲学是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财政经济理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政府等观点,都是一定的哲学思想使用于这些领域得出的结论,它是坚持准确的研究方向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界定财政的概念、性质、运行体系、职能范围等基本理论问题,明确财政作为国家存有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国家的本质联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利于国家职能实现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学说以及经济周期理论等,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调控理论和相对应的财政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个组成部分有机联系,不可分割,如果只以其中的经济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很难全面地理解这种经济学说的哲学渊源、社会实质,也就很难使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了。
二、理论基础的政治性袖们根据对历史实践经验的科学分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如:从社会制度产生和建立的角度,作出:“任何社会制度,只有在一定阶级的财政支持下才会产生”的理论;从国家和政府的存有与职能实现的角度,作出“国家存有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和“废除捐税的背后就是废除国家”以及“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的结论;从国家改革策略任务实现的角度,作出:“如果我们在财政政策上没有成就,我们的一切根本改革就会遭到失败”的结论;从财政与政治关系的角度,作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结论,并把财政工作看作是“最大的政治工作之一”,把政治观点确定为财政工作的首要观点,认为“没有准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中国实际经济情况所形成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认识到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的。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还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反思和批判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所区别,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社会公平等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盲目追求和市场无序自由竞争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批判,提出了通过政府的调控和干预,引导市场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观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应用体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渐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应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应用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保持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
这些成就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
通过适度的市场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高效调动资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推荐下载】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体制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运行体制。
而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
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
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
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
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
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
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
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
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
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
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
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
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导读:本文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市场经济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本身并不存在阶级性。
所以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
它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制度。
而财政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也不排斥市场经济。
对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财政的本质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
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
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而“public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
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
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
试析我国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根基
试析我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底及其根基试析我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底及其根基【摘要】财政学的理论根底是财政学得以建立的根底,而财政理论的理论根底那么是财政学的理论根底体系得以建立的根基。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财政学的理论体系是向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两个方向开展的。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来建设我国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马克思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底的根基。
由此也可以看出,财政学的理论根底的建立与政治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财政学;理论根底;根基引言对财政学的理论根底的研究不同于对财政学的根底理论的研究,也常有学者将这二者混为一滩。
对财政学的理论根底的研究是为了挖掘出财政理论得以建立的根底和根基,是对财政学理论的深层次挖掘,从而得知财政学理论的根本问题。
因此,不同的财政理论根底会产生不同的财政学理论体系、结构以及根本内容。
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开展水平等方面,对我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底及其根基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为我国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一、财政学在我国的传播从本质上来说,财政学是关于人类财政活动的研究科目。
因此,由于人类的财政活动离不开政府的职能定位,就使得财政学的开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联合起来。
西方财政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形成和开展起来的,国民政府时期,西方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到达了较高的水平。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西方财政理论有了较多的吸收,西方财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到了比拟成熟的阶段。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确实立,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为理论根底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因此,我国财政界的学者们开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在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根底上,对我国的财政学理论进行了改造。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完善,国内众多学者从国家职能和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角度,提出了“价值分配论〞等多种财政理论体系的创新理论根底。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下的财政分为四大职能2.供给资金职能。
这是筹集资金功能的延伸和归宿,即把筹集的财政资金按照一定的原则向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和方面供给,以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包括国家自身的需要…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社会的共同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的有益需要…调节私人需要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几乎统包一切社会扣除,实行统收,因而几乎统包一切社会返回,实行统支,财政供给资金缺乏明确的范围和量度限制,负担很重。
实行市场经济,财政打破了统包社会扣除和统收的格局,因而也应该打破统包社会返回和统支的格局,因此,必须明确界定财政供给资金的范围和限度。
财政供给资金的范围,取决于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第一,为满足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以及巩固,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财政必须保证供给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公安司法等经费。
与国家政权职能无关的社会团体所需经费则不应由财政供给,而应由社团自筹。
第二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经费也应由财政供给。
基础设施中,只有那些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益面广、投资大、部份社会成员不应单独承担或无力承担,才需由政府兴办,由财政供给资金,而对于大量的一般性基础建设,则应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各方承担。
事业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性、性和服务性研究三大类,只有前者才属于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应由财政供给资金,而后两类研究成果则可直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通过收费补偿成本,无需财政拨款。
事业具有两重性,即属于社会共同需要(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振兴),又属于企业和家庭的智力投资(劳动力再生产)范畴,所以应由财政、企业和家庭共同承担。
财政主要承担基础和对残疾人进行的特殊教育投资,而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则主要由企业和家庭承担。
文化事业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公益事业,或称高雅文化,如文物古迹整理和保护等;一类是商品劳务经营性事业,如剧团、剧场事业等,或称通俗文化,前者应由财政保障供给,后者则应转向企业化管理,走向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职能在这一体制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并分析其作用和功能。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
它糅合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市场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以公有制为主导保障公共利益。
在这一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尤为重要。
2. 财政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财政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承担着以下几个重要作用:2.1 政府支出的调节和分配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和财政支出来引导和调节资源的分配,保证公共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政府支出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社会民生保障的主要渠道,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政府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2.2 税收的征收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税收的征收和管理,税收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通过税收的调整和管理,财政部门能够调节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同时,税收的征收也能保障公共财政的收入,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
2.3 货币发行和金融监管财政部门负责货币的发行和金融监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调整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部门通过货币政策的控制,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具有以下几个核心功能:3.1 宏观调控功能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财政部门能够引导和调整资源的配置,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2 分配功能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支出的分配,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公平。
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服务投入,财政部门能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加社会福利供给,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
【推荐下载】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分析
[键入文字]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如下文
市场经济体制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运行体制。
而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
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
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
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
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
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
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
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1。
课题研究论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财政研究论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建立符合国家职能要求,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特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
以对国有主权、国家职能的全面理解和对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为基础,我们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界定和概括为:两种属性、四个领域、五种形式的职能。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主权和社会主权,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
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
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
(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1)强制性。
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
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
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
应用文-论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财政
论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财政'在资本主义市场中,公共部门的存在是以“市场失灵”为前提条件的。
通常认为,市场在这些方面是无力的: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外部经济;不公平的分配;宏观经济效率低下,等等。
因此,公共部门必须介入,其目的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矫正不公平的分配格局;通过、支出等来影响物价、就业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正是市场经济赋予政府的职能。
政府财政的职能决定了政府的活动范围:(1)通过税收和支出,提供私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使资源在私人邹门和公共部门之间合理配置,纠正由于“外部经济”和“私人生产成本递减”而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2)通过税收和支出,使收入分配更公平合理;(3)利用政府预算来维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
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这个成果不仅属于资本主义,也属于社会主义。
作为市场经济,它既可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搭配,也可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搭配。
我国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因而夕政府财政的活动范围也就不同。
如果说“市场失灵”是公共部力介入市场的前提的话,那么,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正在发育过程中,其市场“失灵”的领域和程度相比之下就会更大一些,因而公共部门的范围也就比资本主义国家大一些。
更何况在我国:(1)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家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的职能;(2)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增长的任务远比其它任务更为重要。
所以,除了西方国家政府财政活动的一般范围以外,我国政府财政投资将在社会总投资中保持有一定的数量。
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的短缺,由于企业、个人行为在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缺乏规范性,因而,通过政府储蓄进行投资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政府选择的投资领域中,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投资。
促进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而且也·需要发达的交通、电力、通讯和商业服务等。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导读:本文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市场经济体制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运行体制。
而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
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
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
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
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
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
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
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
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
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
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
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
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一、内在稳定器效应所谓“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器”效应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工具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专门采取干预行动。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
1、累进的所得税制累进的所得税制,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生产就要减少,致使税收收入自动降低;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导致预算赤字发生,从而“自动”产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国民生产的继续下降。
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在健全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下,各种社会福利支出,一般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自动减少,这有助于抑制需求的过度膨胀,也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自动增加,这有助于阻止需求的萎缩,从而促使经济趋于稳定。
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很多人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从而使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致过旺。
二、乘数效应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1、投资或公共支出乘数效应它是指投资或政府公共支出变动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
一个部门或企业的投资支出会转化为其他部门的收入,这个部门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储蓄后用于消费或投资,又会转化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运行体制。
而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
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
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
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
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
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
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
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
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
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
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
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
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
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
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
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
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
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
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
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
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
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
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
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
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
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
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
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
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
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
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
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3、财政手段在技术上比界定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更易于操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所应具有的职能。
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调节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在市场机制能够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介入。
只有发生市场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
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财政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它的职能也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有财政来进行供给。
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的问题。
2、收入分配职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
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
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
在这一点上,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强制课税权。
这使得财政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分配,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收入偏高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收入偏低的人们。
3、稳定经济职能。
所谓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就业水平、通货膨胀水平及经济增长的协调。
这一职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识基础上的。
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政府可以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通过压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求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财政又可以通过扩张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求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财政上的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关于财政职能范围的界定,众说纷纭。
通过对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