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 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专题3 身边的化学物质  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提升演练1.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室新购进的活性炭,应将它存放在()A.①B.②C.③D.④解析:活性炭属于非金属单质。

四个药品橱中,①橱是酸,②橱是碱,③橱是非金属单质,④橱是金属单质,故活性炭应该放于③橱中。

答案:C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解析:为使反应充分,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混合均匀,故A正确;酒精灯网罩的作用是提高温度,故B正确;木炭粉末与CuO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木炭粉末与CuO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当木炭粉末过量时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故D不正确。

答案:D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金刚石做玻璃刀石墨做电池电极不锈钢做水壶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金刚石硬度大石墨很软不锈钢有导热性钛合金抗腐蚀性强解析:石墨做电池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B错误。

答案:B4.(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答案:B5.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成分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变质,故①正确;向样品固体中,加入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确定有碳酸钠,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红色,由于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②错误;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g固体,由碳酸钡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纯度,故③正确;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溶液中有新杂质氯化钠,故④错误。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因此空气是混合物。

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达尔文,C.拉瓦锡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见图1-3-1):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冒白烟,产生黄色火焰,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图1-3-1(2)实验完毕后,发现某同学所做实验的广口瓶中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没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某同学所做实验的广口瓶中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点着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点燃红磷前没有夹好弹簧夹。

(3)通过该实验可推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

(4)此实验中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此实验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碳、硫燃烧后会生成新的气体。

(5)此实验中,瓶底预先放水的作用是吸收热量和白烟。

(6)此实验中选用红磷做可燃物的原因是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红磷燃烧后的产物是固态;红磷不能与氮气反应。

4.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5.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6.氧气用途: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等助燃性:物质燃烧时作助燃剂、气割、气焊等。

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降温条件下,会变为固体,称作“干冰”。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单元【要点精析】一、空气的组成1.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78%,21%,稀有气体(氦、氖、氩等)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1.氧气是一种色、无气味的气体2.氧气密度空气3.氧气溶于水三、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小结: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1.氧气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供给和支持。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1.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一般采用分离的方法获得。

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组实验2.收集氧气常用的方法是和。

3.氧气的检验方法是。

4.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七、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1.二氧化碳是一种色、无气味的气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2.二氧化碳密度空气3.二氧化碳溶于水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序号化学性质有关化学方程式1与石灰水反应2与水反应3不可燃也不助燃4不供给呼吸九、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

4.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十、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2.二氧化碳因不可燃也不助燃,常用于3.干冰常用于十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正极产生,负极产生,它们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以上两个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十二、水的净化1.区分硬、软水可用2.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实验室用 ;生活中用。

3.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方法叫4.过滤的仪器有5.有些净水器就是利用活性炭的作用达到净水的目的。

【典例剖析】例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身边的化学物质》说课稿

《身边的化学物质》说课稿

《身边的化学物质》说课稿第二届“一师一优课”的主题是课型赛讲、有效整合、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全员“优课”展示阶段(xx年10月26日—xx年元月22日)昨天举行了镇内赛讲下面是我的说课稿:一、认真研读分析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题是《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起到重要作用!本课知识是关于溶液的初步认识其中涉及溶液的形成乳化现象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等溶液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都喝过糖水打过点滴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用洗洁精等洗涤剂来清洗餐具等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2、立足课标确定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使学生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③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体会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立足目标明确重、难点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二、深入学生了解学情1、知识储备: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2、能力素养: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初步具备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预设困难:①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应有所准备如:均一、稳定的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透明的液体是无色的有色的液体是不透明的②自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三、依据学情确定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模式结合情景教学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的过程宏观化对于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法可以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手实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分析归纳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四、合作交流设计过程:1.整体设计思路:教材中以海水引入课题而溶液形成中的微观过程较难理解所以我以一粒小小“水分子”的自述形式连接整个课题通过初识人间五味感知溶液的形成过程通过方知人间生疏理解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的关系通过明辨人间真假区分乳浊液和溶液通过感知人间冷暖学习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用途来体悟人生真谛2.根据我校的“一线五环”教学模式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我采用“导—学—探—练”的模式教学流程如下:【情境导入】(音频)水分子的自述:我是一粒小小的水分子我和我的同伴们构成了无色无味、澄清透明的水我们经过河流、湖泊汇入大海初次识得人间五味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番【自主学习】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使学生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学生活动】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本26到28页:1.什么是溶液溶质和溶剂2.常见的溶剂有些3.酒精能溶于水4.思考:水里面可以溶解多种物质【实验探究一】初识人间五味:感知溶液的形成过程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半药匙蔗糖和食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2.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微观动画)水分子旁白:水分子和足堂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蔗糖溶液所以我们也变甜了水分子和钠离子氯离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食盐溶液所以我们是咸的(2)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3)建立溶液的概念【转折】水分子旁白:因为我们水能溶解许多溶质所以我们水就是溶剂了但是我们居然遇到了人生难以攻克的“家伙”——方知人间生疏【实验探究二】探究溶解能力大小与些因素有关:1.学生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小粒高锰酸钾和碘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震荡观察现象2.教师演示: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小粒高锰酸钾和碘分别加入少量汽油震荡观察现象【归纳小结】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所以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与溶剂和溶质有关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作溶剂【实验视频】学生观看视频:酒精与水能无限制的混溶【归纳小结】溶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液体与液体也可以形成溶液: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情景转折】生活小实验:小南在帮妈妈做家务时将植物油滴到了衣服上你能帮他清洗用我们水来洗用洗衣粉洗用洗涤剂洗用汽油洗你觉得些方法适用呢【小组合作】预习课本30页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合适的方法并说明原因【点拨指导】洗涤剂也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而洗衣粉和洗涤剂都具有乳化功能所以能洗掉油污但同时汽油也能溶解油污你记住了水分子旁白:原来乳浊液并不是溶液我们要明辨人间真假【分组实验】预习29页实验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根据所用的实验器材确定实验装置然后分三大组进行实验:一二组:氯化钠和水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三四组:硝酸氨和水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五六组:氢氧化钠和水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实验指导】在烧杯中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测量初始温度然后分别加入一小药匙氯化钠硝酸氨或氢氧化钠搅拌溶解然后再一次测量温度比较温度变化情况水分子旁白: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原来人生有冷暖【课堂小结】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分子旁白:我们身边的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用途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体验我们终悟人生真谛【堂清检测】【板书设计】多媒体教学贯穿了我的整个课堂所以我给板书设计制定的原则是:简洁直观突出重点溶液的形成一、溶液:定义特征:组成二、乳浊液乳化现象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五、反思评价本节课我根据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完成教学设计以水分子的自述连接“三个活动探究一个生活小难题”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力求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但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分工要明确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尽量避免任务的缺失在课前要有具体的小组评价办法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避免学生的无目的性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应紧抓知识的落实情况避免有的学生滥竽充数这三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设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到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 其固态物俗称 干冰 。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性质及氧化性)
(1)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H2O ═ H2CO3
(2)CO2+C ═ 2CO (氧化性) (3) CO2+2Mg ═ 2MgO+C (氧化性) (4)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 ═ CaCO3↓+H2O (5)吸收二氧化碳或氢氧化钠变质: CO2+2NaOH ═ Na2CO3+H2O
肥皂水
区分。
4、水污染源:工业的废水、废渣、农业中农药、化肥的滥用,
生活污水、垃圾的任意排放水
溶液
1、溶液是 均一 的、 稳定 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初中溶液的溶剂为 水 。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与液体形成的要分层的混合物。 乳浊液:由小液滴与液体形成的要分层的混合物。 汽油——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 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随水流去。 + NH 4 含 的化合物溶于水会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浓H2SO4、固体NaOH、CaO 溶解时会放热, 使溶液温度升高。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溶质质量分数,即: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w)= ×100% 溶液质量 8、溶液稀释、混合计算
①、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即:m×a%=n×b%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
多彩的反应现象

制作烟花的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当 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发出白炽的强光。发色剂是 一些金属化合物。 钠Na 锂 Li 铷Rb 铯Cs 钙Ca 锶Sr 铜Cu 钡Ba


黄 紫红 浅紫 紫 紫红 砖红色 洋红绿 黄绿
与氧气有关的反应
缓慢氧化
与氧气反应 现象(空气中、氧气中) 化学方程式



铁 镁 铁
铜 汞
氢气 一氧化碳
甲烷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燃放烟花造成空气污染

重金属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烟尘



污染及其防治
对空气的认识

组成(纯净物与混合物)

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步骤 Nhomakorabea

误差分析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身边的化学物质(正式稿)

身边的化学物质(正式稿)

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1 我们周围的空气主要内容空气 空气的成份: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它杂质和气体占0.03%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保护空气不受污染污染防治的方法: 加强环保意识,使用低污染、节能型燃料代替强污染材料,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环境污染:(1)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等。

(2)酸雨导致土壤河流的酸性增强,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3)焚烧垃圾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所以对假冒香烟、光盘等进行碾碎后再加利用的绿色销毁方式(4)臭氧层被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加强,使人易患皮肤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有氟利昂、四氯化碳等。

单元二 碳及碳的化合物氧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液态和固态时为淡蓝色C + O 2 点燃CO 2 S + O 2点燃SO 23Fe+2O 2点燃Fe 3O 4 4Al+3O 2点燃2Al 2O 3C 2H 5OH+3O 2 点燃2CO 2+3H 2O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性质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 与金属反应与有机物反应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原理:2H 2O 2 2O+O 2↑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2KMnO 4△2MnO 4+MnO 2+O 2↑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步骤:检、装、定、点、收、拿、灭 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MnO 2 工业制法制法实验室制法单元3 水与常见的溶液 实验室制法 组成 碳可燃性存在形式:金刚石、石墨、C 6O 物理性质:金刚石坚硬;石墨质软,滑,能导电稳定性不完全燃烧:2C+O 2 点燃2COC+O 2 点燃CO 2 还原性 C+2CuO 高温2Cu+CO 2↑ C+CO 2 高温 2CO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可燃性:2CO+O 2点燃2CO 2 化学性质 还原性:CO+CuO △Cu+CO 2 毒 性 用途:燃料、还原剂宏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与H 2O 反应生成碳酸:H 2O+CO 2=H 2CO 3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 3 2+Ca(OH)2=CaCO 3↓+H 2O用途: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化工原料原理: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若火焰熄灭说明集满 不稳定性:H 2CO 3=H 2O+CO 2↑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性质 化学性质碳酸( H 2CO 3)碳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水与人类的关系水的组成水的净化: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硬水软化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工业三废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再排放水单元4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质量分数= ×100%溶液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曲线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升高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不指明溶剂一般是指水)扩散过程吸热大于水合放热,温度降低(如NH 4NO 3)扩散过程吸热小于水合放热,温度升高(如NaOH 、浓H 2SO 4) 扩散过程吸热等于水合放热,温度不变(如NaCl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特殊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适用于Ca(OH)2等)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常温20℃)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可以查得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可查得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曲线相交表示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的任何一点都不是饱和溶液。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1.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脱氧剂(以活性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有效控制细菌、霉菌的生长,以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张山等同学用“嫦娥”牌月饼的脱氧剂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表是张山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20 20 20回答:(1)脱氧剂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氧化亚铁(铁为+2价),请你填写该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中吸入到150ml的广口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瓶中氧气与铁反应,压强减小B.水被蒸发到空气中(3)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_________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10B.15C.20(5)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分钟,结果发现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张山同学的三分之一,请你帮小虎同学找出造成实验失误的可能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容易变质.今年以来,化工原料市场供不应求,各种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扬.某化工厂为了增加效益,计划将一批库存的氢氧化钠投入市场.如果你是质检员,请你按以下方案抽取样品对该批氢氧化钠进行检验,看是否变质.【实验方案】【推断和结论】(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2)为了进一步探究该产品变质的程度,再取少量样品,加入的A是过量的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证明该批产品_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完全”)变质.【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会排放出SO2和NO2,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二氧化硫与空气中水份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其中亚硫酸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在盛有N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块活性炭,过一会儿,瓶内红棕色变淡甚至消失,活性炭具有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③对于SO2和NO2,小余同学归纳出了如下一些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都为+2价C.每个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D.常温常压下都是有颜色的气体(2)五.一节放假结束后,小王来到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敞放着,这引起了她的研究欲望.【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若发生变质,其程度如何?【查阅资料】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钙水溶液显中性.【进行试验】Ⅰ.取样品少许,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Ⅱ.取样品少许,加水溶解后,滴入酚酞显红色;Ⅲ.按如图所示过程,进一步实验:请你与小王同学一道完成下列问题的分析解答:①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完成步骤a、b实验,都要使用的两件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步骤b中,不能用Ca(OH)2代替CaCl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若测定w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还须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A.测定沉淀A 的质量B.溶液B蒸发溶剂,测定残留固体的质量C.溶液B与稀硫酸中和,测定消耗H2SO4的质量.4. 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也有同学认为:只要从瓶中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就可能确定能使溶液呈碱性的就是NaOH,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5. 小雨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雨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她首先猜想: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小雨通过查资料知Na2CO3溶液呈碱性.她根据首先的猜想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NaOH.(1)小雨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善实验方案后,她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她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雨是个爱思考的学生,她又有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NaOH了吗?她又作了探究:(3)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验证:(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上述探究,小雨明白: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____________保存.6. 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小明和小华来到实验室,他们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束后,在整理仪器时小明发现,原来氢氧化钠溶液是放在敞口容器中.于是他们对刚刚完成的实验产生了疑问:[提出问题]①氢氧化钠是否变质;②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儿经变质,“变质”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查找资料]部分铜盐的溶解性表(20℃)阳离子\阴离子SO42- N03- PO43- Cl- C032-Cu2+ 溶溶不溶不(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解释与分析]①假如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小刚、小明、小红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瓶盖破损的NaOH白色粉末,不知道是否已经变质,出于好奇心和对化学的热爱,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_专题三_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四节_金属和金属材料_同步练习(有答案)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_专题三_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四节_金属和金属材料_同步练习(有答案)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第四节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上电流过大时,使其中的金属线(或片)产生高温而熔断,以保护电路免于受到伤害.所以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外,还一定要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硬度C.较低的熔点D.较高的熔点2. 年月,美国“深度撞击”飞行器成功炮轰坦普尔号彗星,其撞击器采用的是一种含铍(一种金属)的铜合金.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也是“金属材料”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D.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3. 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体为钢结构,钢属于()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4.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银的导电性能好,常用来做导线D.铂金光泽好,耐磨,易加工,常用来做金饰品5. 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对铝控制使用的是()①制电线②制餐饮具③制银色漆的原料④包装糖果和小食品⑤制铝合金门窗⑥用铝合金制高压锅⑦用铝合金制造飞机⑧制装饮料的易拉罐.A.只有②B.②④C.②④⑥⑧D.全部控制6. 电路中的导线多数是用铜制做的,这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中的()A.导热性B.导电性C.有金属光泽D.熔点较高7.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B.单质:金刚石、氦气、水银C.氧化物:水、氧化铁、氧气D.混合物:空气、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8. 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在下列场合使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①制电缆②制易拉罐③制铝锭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及小苏打做食物的膨化剂⑧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⑨制防锈漆⑩制桌椅.A.①②④⑤⑧⑩B.②④⑤⑥⑦⑧C.②⑤⑥⑦⑧⑩D.③④⑤⑥⑦⑧⑨9.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1.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一般是由无机元素组成,比如金属、非金属元素。

有机物则是由碳和氢元素主要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本书中介绍了常见化学物质如水、盐、酸、碱、气体等的性质。

比如,水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无臭、密度大、沸点高等;盐的性质包括晶体结构、溶解性、导电性等。

了解这些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的特点。

3.化学物质的用途:不同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的用途。

比如,水广泛应用于饮用、洗涤、工业生产等领域;盐被用于调味、食品加工、农业生产等;酸和碱常用于家庭清洁、环境调节等。

了解化学物质的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们,提高生活质量。

4.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本书中还介绍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会对水质产生严重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等。

了解这些环境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5.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

本书中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影响。

比如,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烟草成瘾;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本书《身边的化学物质》介绍了化学物质的分类、性质、用途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化学物质,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身边的化学

身边的化学

隔 水 透 气 薄 膜 鸟 笼
照片中,一只漂 亮的金丝雀生活 在鱼缸的鱼群之 中,这是怎么回 事呢?原来这是 聚硅氧烷创造的 奇迹。把用聚硅 氧烷薄膜制成的 鸟笼浸在鱼缸中, 氧气能透过鸟笼, 维持金丝雀的生 命。
F-117A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身性能,突破敌 火力网,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 、重要工业目标,还可执行侦察任务,具有一定空战能力。 F-117A主要以铝合金制造,在机身表面涂有雷达吸收材料(RAM ),其基本的外形上具扁平的表面,即一般人所知的多面体 (faceting)技术,它可影响狭窄波束下的雷达能量,而能达到驱 散能量的效果,使雷达无法捕捉此机。
耐 热 的 透 明 陶 瓷
利用聚硅氧烷 (牌号为RTV615) 制成的隔热板,能阻 隔2200 ℃的高温,使 这只小猫受到保护, 能安然无恙地站在上 面。这种材料是一种 透明橡胶,具有隔绝 强热功能。类似的聚 硅氧烷已经用于太空 船的隔热屏,它能耐 太空船重返大气层时 所产生的830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 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考古工 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 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 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 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 厘米,剑格宽5厘米。
制衣业:化学合成纤维 (2)建筑业: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3)交通工具:材料和燃料 (4)防治疾病和保护环境:制品和方法 (5)国防建设:钢铁、炸药和特殊材 料
化学的发展
1.古代化学(化学的表象阶段)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 存条件。 (2)人类逐步利用化学技术制造出陶瓷、 铁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类 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1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1

身边的化学物质讲学稿一、地球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物,空气中主要含有的气体为和,另外还有等气体。

可燃物之所以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有的存在,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含量的增多而导致的。

2、O2的化学性质①O2可以和很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C、S、P、Fe、Al、CO、H2、CH4、C2H5OH等物质的燃烧都是由于它们和O2反应的结果,记住它们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请写出其中三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象上述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反应,在上面几个反应中,O2都是剂,具有性。

②由于许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显现不同的现象:在军事上可以利用的燃烧来制照明弹,利用的燃烧来制烟幕弹,做铝与氧气反应时,要在集气瓶瓶底放点水或者沙子,目的是,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是用在空气中燃烧实现的,点燃前需要验纯的是,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是可再生的能源,将它加入汽油中,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③如何检验CO、H2、CH4三种气体?二、水的组成、净化和保护1、回忆电解水的实验,填写下面空格(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现象:①②(3)实验结论:①②2、按照单一操作过滤、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蒸馏四种净化水的效果由低到高的顺序为3、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叫水,含有较少或者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叫水,我们可以用来区别它们,现象是。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获取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三、碳和碳的化合物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许多种,如、和就是碳的单质。

不同的碳单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所以有不同的用途:金刚石由于,所以可以用来切割玻璃;石墨由于,所以可以用在干电池中作为电极,活性炭由于具有性,所以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不同,是由于两者导致的。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②在点燃或者高温条件下,碳具有性和性,请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中成分研究1.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来分大约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为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1)实验原理:密闭容器中消耗氧气,不生成新气体,导致压强变小。

(2)实验现象: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的白烟,瓶壁发热;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锥形瓶中,体积大约占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大约占体积的1/5。

(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红磷必须过量 ③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 ④等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3.空气中其他气体的性质及用途(1)氮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通常我们使用氮气做保护气,制取化肥,液氮也用于医疗手术。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作保护气。

氦气由于密度很小,不容易发生爆炸,可以用来做氢气球;作霓虹灯。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与元素种类数无关) 二、氧气的有关内容 1.氧气在自然界的循环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消耗: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缓慢氧化作用 2.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2)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助燃性;氧化性)A .氧气与单质反应(碳、硫、磷、氢气)(铜、铁、镁、铝)现象、化学方程式。

B .氧气与化合物反应(一氧化碳)现象、化学方程式C .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腐蚀、食物的腐败、肥料的腐熟等。

3.氧气的用途:①支持燃烧(助燃剂)②提供呼吸 4.氧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法: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H 2O 2 2H 2O + O 2↑ 三、二氧化碳的有关内容 1.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

身边的的物质

身边的的物质

专题一化学造福人类(1)从衣、食、住、行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自火的使用,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

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化学科学在合成各种化学药物,消灭传染病、治疗疾病、人体保健和延长寿命诸多方面都已经或即将作出应有的贡献。

例如:青霉素的发现、合成和应用拯救了垂危的病人。

燃烧某些石油产品,为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生产的洗涤剂、化妆品、化纤衣料和各种建筑材料,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化肥工业的发展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带来了希望。

(2)从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科技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各种催化剂的开发改进了工业的流程;新型农药的开发与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人工器官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及骨骼都可实现人工制造了;化学在军事武器中也广泛应用:武器的灵魂——火药;恐怖的云海——烟幕弹;致命的火神——燃烧弹;战场上的魔影——化学武器。

在科技方面,如:一氧化氮具有神奇功能,能治疗如高血压、血凝失常、免疫功能损伤、神经化学失衡、性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痛苦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疾病,甚至对抑制癌症有重要作用。

(3)从能源、材料、环保等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西气东输”工程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提高了天燃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对于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而海底深处的“可燃冰”和海水的综合利用,核能、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效防止了能源的枯竭。

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现代纳米、导电塑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使我们步入新型材料时代。

如被人们称为未来的钢铁、21世纪的金属材料“钛”及其化合物,除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导弹、舰艇等方面,在医学上也有独特的用途,可代替损坏的骨头等。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元素化合物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支撑化学科学的重要本体内容,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主题呈现。

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既是完成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更承载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开展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功能。

初中化学课程精选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物质,较系统地研究了这些经典物质的存在、组成、性质、制法和用途,引领学生从化学科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旨,新课程中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上,而要让学生体验从生活经验或相关学科学习中的已有认识出发,通过科学探究走进化学科学认识物质的世界,然后再利用获得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生动过程,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已有认识,利用丰富的素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要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化学实验、文献研究、研讨交流、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科学方法;要选择联系实际的情景转化为适宜的问题,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解决。

此外,要重视挖掘和充分发挥元素化合物教学的载体作用,第一要注意发挥科学探究在研究身边物质中的核心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第二要有意识地渗透化学基本观念——元素观、反应观、分类观的构建,培养学生用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物质;第三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元素化合物教学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点。

多年来,北京市初中化学教研进行了大量元素化合物课例研究,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课,并在全国、市级多种教学评比中获得优秀成绩。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 进一步熟悉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水与溶液、金属、生活中的化合物等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取。

2. 进一步让同学理解并形成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的概念,进一步建构燃烧、氧化、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学问。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复习,关心同学进一步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巨大贡献。

2. 通过复习,让同学理解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关心同学从化学的视角熟悉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让同学熟悉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同学体验化学美,使同学熟悉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分析]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全册教材。

这些内容既为同学学习化学核心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供应了感性基础,也为同学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进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亲密关系供应丰富的素材。

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的内容,也为同学进行试验探究供应了课题。

本主题的内容广泛结合起来同学的生活阅历,供应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了好玩的探究活动,因而有助于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对于培育同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是非常有益的。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部分学问,不能仅从元素学问的角度来看待,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学问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学问的同时,让同学初步了解讨论物质组成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讨论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进展的重要意义。

详细标准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分布范围如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四周的空气其次单元,第三单元的1、3、4课题,第六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十、十一单元,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悬浮液”和“物质的分类” 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教学策略分析]本主题内容比较繁琐,在复习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现状,不能单纯讲解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等学问,而应强调从真实生活情景和自然现象、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动身复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学问,使教学过程成为同学从化学视角熟悉、端详自然现象和社会进展的过程。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设计意图]灵活运用教材,是学生须要掌握的一种学习化学的能力。

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要让学生知道同样一个题目、同样一个实验题换一下角度考虑就有了新意,这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同时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科学探究的步骤: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等。

[活动8]考考你!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共同探究。

⑴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

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方法(填选项编号)立即确认。

A.讨论B、调查C、实验D、上网⑵粗略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

同学们依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在小烧杯中加入1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第二步,向上述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第三步,向10毫升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至一定刻度第四步,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里的盐酸,逐滴滴入上述烧杯中,……一直到溶液由红色刚刚变成无色为止。

第五步,记录实验数据第六步,计算,确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①完全中和1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理论上需要HCl的质量为g。

②本实验为什么要用批示剂酚酞?,③第三步中间量筒注入盐酸,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A与B、B与C刻度之间均相差1毫升,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盐酸的体积是毫升。

④第五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⑶测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原理和方法还有多种,为此大家继续进行研究。

有人提出用KOH等碱类试剂代替上述NaOH 与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测定耗去盐酸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盐酸中HCl的含量,这和上述实验属于同种方法。

你能够写出三种其他可行的方法吗?若能,请写在下面(用文字简述所依据的原理和要测定的数据,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方法1:方法2:方法3:[设计意图]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它把酸碱盐的性质、计算、设计实验方案等有机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学生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易错题整理)
一:选择题
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

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

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化学变化
B.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D.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HCl和水蒸气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硫酸(无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

对该混合气体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
B. 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
C. 一定有H2、CO2、HCl
D. 可能有CO2和水蒸气
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

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

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2生成
4、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5、(10佛山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

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 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 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1
2 6、(2011.无锡市)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
二、填空题
双氧水(H 2O 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
(1)小明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用于制取O2.若配制5%的双氧水600g ,需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
(2)为了操作方便,改称量液体的质量为量取液体的体积.若配制5%的双氧水,应取30%的双氧水(密度1.1g/cm3)与水的体积比为:
三、推断题
(2011•葫芦岛)右图中A ~F 分别表示一种常见化合物,A 、B 都是氧化物,A 通常为气态,F 常用于实验室制取A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F 的化学式为:
(2)B→D反应的现象是:
(3)写出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A ~F 中还能相互反应的两种物质是(用字母表示)
四、实验探究题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
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
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 和NaOH 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
HCl 在水中会解离出H +和Cl -,NaOH 在水中会解离出Na +和OH -,以此
图26-1
图26-2
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
...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经测
定,该溶液显酸性。

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