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学案的误区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洋务运动与师生的思考【内容提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

不同的情景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教法产生不同的效果,自主合作探究要始终把教学和学生、教材、现实相联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案例背景】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

如何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会知识,又要提升他们的水平,还要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所以感觉到很难。

但最近的一次上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在这部分知识里,涉及面很广,特别是涉及到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地主阶级中的两大派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两大工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两大性质的企业封建性官僚企业和具有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有对洋务派学习西方所产生影响的两大评价等等。

所以内容很多,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块比较难处理的部分。

论赛: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么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错了呢?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假如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朝官员,为了达到自救目的,你将会怎样做?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来到教室,我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开始讲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个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比较复杂,经济术语多,专业性强,大家先大致浏览全文,找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哪些表现,进一步思考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有哪些,变动对中国产生了那些影响等。

生:开始认真的看书,归纳学生的思维也在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序的运转着。

前两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到最后谈到影响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高,争先恐后的谈着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时,我建议学生分组实行讨论。

师:实行归纳总结课堂气氛很活跃在总结时,我说:“不错,归纳的很好。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啊。

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注意的误区

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注意的误区

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注意的误区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中心环节,特别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们大力开展有效教学的同时,我们就不能不重视40分钟的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主要阵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这一实践活动的设计者、指挥者,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时下历史课堂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历史教学定位的错误化。

历史学科就其属性来看,应当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这毋庸置疑,重要的是学习历史对学生有何用?作为历史教师是不是就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传授一些历史知识呢?从这次比赛的课堂看,大多数教师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而已,这固然重要,但我坚信,在历史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社会以及自身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谈得上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灵魂——精神陶冶和人格培养。

二、教学目标片面化。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个维度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是分开表述的,但在教学实践中,这三个方面是无法也是不应该截然分开的,可以说,“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是认识历史和探索问题的依托与凭借;“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所必备的途径与手段;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我们历史教育所承载的带有终极意义的母的所在。

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对教学目标落实片面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过分强调人文性。

有的参赛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看看背背;有的不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将“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教学内容没有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认识活动,其结论也就难以被学生真正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形成。

谈高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应用

谈高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应用

图片资料 、 提取信息 、 分析综合 、 论从史出 、 史论结合
来 突 出新 航 路 开 辟 的背 景 、 影 响这 两 个 重 点 , 通 过 引 用史料 、讨论 和问题探究等方法来突破新航路开辟 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的重大意义这一难 点。⑤经典
体验—— 选择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经典试题 ( 高考 、 模 拟等试题 ) 2 3 道, 让 学生感知 、 体验 , 逐 步形成 良好
的解 题 思 路 。
2 . 高 中历 史课 堂 学案 导 学教 学 的基 本 流 程
二、 为 什 么提 倡 高 中 历 史 课 堂 学 案导 学教 学
高 中 历 史 课 堂 学 案 导 学 教 学 法 一 方 面 满 足 了 高 中学 生历 史 思 维发 展 的 需要 ,另 一 方 面又 能满 足 高 中学 生个 性 发 展 的需 要 ,对 学生 的 自我发 展 和 自我 价值 的体 现有 十分 积极 的作用 。 在这种教学模式 中, 教师不仅 仅是知识 的传 授者 ,更 重要 的任务是 培养 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 自主学习习惯 , 教会他们 怎样 学习、 怎样思考 , 提高学 生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 不仅 能使 学生 高效获得知识 与技 能, 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 、 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评价 的基本思 路是“ 以学论 教 ” —— 以学 生 的“ 学” 来 评 价 老 师 的 “ 教” , 以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呈现 的状态为参照 , 评价 课堂教学效益 。
教海探 索

课堂学 案导学 教学
■ 马 卫 军
摘 要: 随着新课改 的逐 步推行 , 为贯彻 “ 以学 生为主体 , 以教 师为主导 ” 的教学原则 , 落 实新课 改 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理念 , 所 以把传统 的“ 满堂灌 ” 教 案 教 学 模 式 转 化 为 指 导 学 生 自主学 习 、 自主探 究 的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运用高 中历史课 堂学案导学教 学方法 , 提高历史课堂质量和效率 。 关键词 : 学案 ; 导学 ; 教学法 ; 教学效果 新课 程标准 的核心理念是 以“ 学生为本 ” , 转变 学生 的学 习方式 , 强调“ 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 识转变 为体现 引导学生学会学 习 、 学会生存 、 学会做 人” 。新课程三维 目标重视过程与方法 , 倡导学生 主 动学 习 , 在多样化 、 开放式 的学 习环境 中 , 充 分发挥 教 师主导性 , 学生 的主体性 、 积极性 与参 与性 , 培养 学生 的 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 习能力 ,自主探究历史 问 题 的能力和高 尚的人文 品质 ,增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 感和使命感 , 提高学生创新 意识 和实践能力。 我校不 久 承 接 了学 案 导 学 教 学 法 这 一 课 题 ,为 此 我 结 合 高 中历史课教学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应用 ,以供参 考, 并 能起 到 抛砖 引 玉 的 目的 。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7-14T16:00:04.29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作者:倪长平张晶晶[导读]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素养如何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贯彻实施与落地倪长平张晶晶河南省许昌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461000摘要: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素养如何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贯彻实施与落地,成为许多历史教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史料教学”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及和实践。

史料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历史学科知识,更要传递给学生一种获得相关史实的大致方法和审慎态度,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面目,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对历史知识的来源——史料,具有初步的搜集、整理、解读、辨析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史料实证素养真正的落地,走出史料教学的误区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史料实证统编版新教材根据教育部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随着新高考与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实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素养如何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贯彻实施与落地,成为许多历史教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史料教学”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及和实践。

史料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历史学科知识,更要传递给学生一种获得相关史实的大致方法和审慎态度,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面目,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对历史知识的来源——史料,具有初步的搜集、整理、解读、辨析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史料实证素养真正的落地,走出史料教学的误区。

一、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1.在史料的选取上随意拼凑史料而不加以甄别与判断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师往往在现实史料教学中,由于缺乏历史学科应有的审慎态度,会出现为了证明某个历史观点而随意拼凑史料、而对于史料的来源出处与史料价值不加审视与判断的现象。

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浅析

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浅析

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浅析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思路,以唐代历史为依托,首先阐述了以典故导入课堂,继而以图片欣赏揭发学生趣味,建立历史的时间坐标以及要求学生编写人物传记的方法来实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希望本文能够给予老师与学生以启发。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间坐标人物传记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可能是学生觉得最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科目,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课下花时间背背就好,从而忽视课堂的作用。

如果教师仍是按照课本编排将课本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只会更引起学生的反感,课堂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如何才能让历史课堂摆脱沉闷,提高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历史,提高历史成绩?要想历史课堂轻松有趣,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以唐朝为依托,具体探讨。

第一,通过典故和传说导入。

学生往往对历史传说和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唐朝为例,讲贞观之治时可以用李世民评魏征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来表现唐太宗的任贤使能,善于纳谏。

讲的唐朝衰落,教师可以以白居易的经典之作《长恨歌》导入,讲述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由此来引入安史之乱,将学生的兴趣提起来后,再根据历史和课本来详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还可以举学生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唐僧西天取经的例子,根据简略讲述经他十七年,行程五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的背景、路线和贡献,来导入唐朝当时的对外交通、交流和佛教发展状况等内容。

学生往往对故事传说有浓厚兴趣,让学生先听故事,引起其兴趣是课堂的第一步,不会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因为对历史的想法和错误的判断就对历史课堂失去兴趣。

第二,通过图片来维持学生课堂的兴趣。

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字不仅难以记忆而且会让课堂显得枯燥。

如果老师能用幻灯片找到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图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视觉和思考相结合,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浅析对中国古代史学习的新思考

浅析对中国古代史学习的新思考

浅析对中国古代史学习的新思考摘要:中国古代史作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也占据一定的考核比重,对于我们升学具有较大影响,学习中国古代史,不仅对于我们的历史成绩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发展演进具有促进作用,中国古代史中包含的内容也是对我们知识的拓展。

本文分析了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我们高中学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中国古代史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学习;新思考1.中国古代史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中国古代史,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史学习,我们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状况,了解祖先的生存智慧和结晶,掌握时代更替和文明的演进,对于我们博古通今,高效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史中,介绍了很多的远古文化、发明创造、历史名人、著名事件等等,学习这些知识,对于丰富我们的历史见识、拓展文化眼界、实现文化积淀等也都具有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当前我们的高中历史学习而言,还是从文化的继承发展而言,还是纵观我们整体知识储备和素养的提升,学习中国古代史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2.现阶段我们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即远古的历史学习对于我们现阶段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为什么还要费尽心力去学习中国古代史呢?出现这种疑问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于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看清古代史的巨大价值,因而在学习中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是排斥的心理。

这种心理导致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难以真正介绍和投入,学习成效很难提升。

2.2学习方法缺乏创新,学习碎片化现象严重目前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教材,我们认真做笔记,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以便后面进行背诵记忆,再通过题海战术进行习题练习,巩固记忆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学习的常见误区分析

高中历史学习的常见误区分析

高中历史学习的常见误区分析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妨碍了对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误区,并从中寻找改进的办法,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首先,许多学生把历史学习简单地看作是记忆大量的事件和日期。

他们通常会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而忽视了对历史背景和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解。

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记住一些事实,但却容易导致对历史的整体把握模糊。

真正的历史学习应当注重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结果,这样才能把握历史的脉络和发展趋势,而不仅仅是孤立的事件。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过于依赖课本和老师的讲解,而缺乏对历史资料的自主探索。

虽然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是学习的基础,但历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课本和老师讲解的层面,就会错失许多对历史事件深入理解的机会。

积极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研究文章以及关注最新的历史学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许多学生还常常将历史理解成简单的时间线和事件串联,而忽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深受其时代背景、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例如,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不仅需要知道具体的朝代和皇帝,还需要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特点。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此外,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常常容易产生“历史决定论”的误区,即认为历史的发展完全是由某些决定性的事件或人物推动的。

这种观点忽略了历史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多元的互动。

例如,某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变革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简单地将历史归结为某个事件或人物的作用,往往无法准确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一个误区是忽视不同历史观和史学解释的多样性。

在学习历史时,学生应该认识到,历史研究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基于不同史学观点的解释。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解读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解读
随 着 高 中历 史教 学 的不 断 深入推 进 ,学案 教 学越 来 越得 到 教 师们 的青 睐 在 教 师们编 写教 案 的时候 , 他们 常 常会 结合教 学 内容 、 教学 目 标 编 写一份 学 案来指 导 学 生学 习。 但是, 在 学 案编 写 中还 存在 着一 些不尽 人 意 的地 方 , 有待 进 一步 改进 。 高 中历 史 学案 的常见 误 区 1 . 学案 的审 l 定过 于以教 师为 中心 , 忽略 了学生的 自主 性 在 高 中历 史 学案的 制 定过 程 中 ,教 师一般 都 把 学案 看 作是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1 1 — 0 0 4 0 — 0 2
众所 周知 。 学案 有其 固定 的编 写模 式 。基本 上 大 多数 学案都 是 分 成 了教 学 目标 、 重 点 分析 、 课 前预 习、 知 识 点 回顾 、 提 出问题 等几 大部 分 。教 师 通过 对这 几方 面进行 简要 分 析 , 引导 学 生形成 历 史学 习的 思路 . 同时促 使 学 生进 行 自主研 究 , 对 知识 进 行 更加 深刻 的理 解 。同样 以英 国资 产阶级 革命 为例 . 在 学案 设 计上 除 了 按 照 以往 模 式 明确 学 习 目标 , 强调 课 程 重 点 。 强化 已有 知 识 框 架 外还 应该 注 意一 些 问题 。 首先 , 要 注 意对 新知 识 点进行 专 项训 练 , 使 知 识 掌握 的更 加 牢 固 ; 其次 , 要 注 意 学案 题 目设 置 一 定要 有针 对性 . 不 能像 教 辅材 料 一样 以题 量和 覆 盖 面取 胜 . 一 定要 充 分抓 住 学生 的特 点 ,编 制合 适的 学案 ,有 效指 导 学生的 学 习活 动 ; 最 后, 学案 的编 写不是 随心所欲 的 艺术创 作 , 它要 有一 定 的章 法 , 但 又 不能过 于教 条 、 沉 闷, 这就要 求教 师在 学案编 写过 程 中, 把 握 好 这 个度 , 精 益 求精 。 编写 出最 能调 动 学生 自主 学 习积 极性 的 学案 。 二、 对 于这 些误 区的解 决方 案

浅析高中历史新编教材

浅析高中历史新编教材
课 外 阅读
浅 析 高 中历 史 新 编 教 材
牛 文和
( 洋县智果 中学,陕西
依 据 教 育 部 《 通 高 中课 程 方 案 ( 验 )》和 《 通 高 中 普 试 普 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精神 。新课程改革正在有条小紊地进 行 。新 的教 育 理 论 、课 程 体 系 、教 学 内容 、学 习 方 式 、评 价 形 式慢慢 的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肯定 。在改革实践 中课程观念 、内 容体系 、知识选择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上 ,都有革新 ,并且 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但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 中存 一个方 面 :一是 实施新课程 的准备工作不 足 ,许 多教 师对新编 高中课 程 标 准 ,教学 要 求 把 握 不 住 ;二 是 新 编 教 材 的体 例 结 构 新 、知 识 容 量 大 、要 求 高 ,增 加 了教 师 工 作 量 和 难 度 ;=是 学 生 历 史 三 基础 知识 储 备 严 重 不 足 ,初 、高 中 阶段 教 学 衔 接 不 上 。这 些 在 教 师 心 中 留下 了许 多 迷 茫 和 困 惑 ,怎 样 改 变 这 种 现 状 ,解 决 好 这 些 问题 ,是 高 中历 史 教 师 面 临 的 一 个 难 题 。本 文 就 高 t 史 { 历 新教材从利 弊两个方面加 以阐述。 关 于新 编历史教 材的几 点变化 。第一 点变化 ,是 突显 了 整体史观 ,淡化了阶段史 观。新教材在各册 的编 上不分古代 卜 i 和近现代史 :空间上小再 分中国史和世 界史 ,而是按 政治 、经 济 、思想文化分 册 ,分 别为必修 一 、二 、 册 。这种体 系明 确 的 体 现 了 整体 史 观 ,向学 生 表 明 人类 的 文化 发 展是 相 互 联 系 和 古今 传 承 的 ;告 诉 学 生 不 要 孤 立 的看 待 一 个 历 史 事 物 ,世 界 是个统一体 ,人类历史也是统一体 。每个历史事件 的发生 、发 展 总是一脉相承 的;某 国的历史进程总是与世界相关联的 ,所 以我 们 不 能 人 为 的把 这 种 联 系 割 裂 ,而 应 让 学 生 对 每 个 历 史 事 件和国家的发展有一个总体 的认识 。 第 二 点 变 化 ,是 新 教 材 中对 史 实 的描 述 性 的 语言 增 强 ,主 观 结 论 性 的 语 言 相对 减少 。历 史 学 习就 是把 客 观 完 整 的史 实呈 现到学生面前 ,至于学生从中领悟到什么 ,领悟多深 ,那 应该 是 “ 者见 仁 ,智 者 见 智 ” ; 当然 因为 我 们 的对 象 大 多是 未 成 仁 年人 ,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尚未定 型,对历史 的认识可能 有所偏差 ,所 以教材为学生提供 了部分史论性材料 ,教师在课 堂 上适 当 引导 学 生 深 入 学 习 ,这 样 构 成 完 整 的知 识 体 系 、接 受 正确 的历史观点 ,即提高 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 了学生学习历史 的兴趣 ,不 是 更好 吗 ? 第 点变化 ,是新教材的编写强调学 习的探索性 。注意探 索 性 学 习 和 接受 性 学 习 的 平衡 。 接受 性 学 习 ,是 指 教 师 或 教 材 呈 现 现 成 的 知识 给学 生 让 他 们 学 习 的~ 种 方 式 ;探 索 性 学 习 , 是 教 师 或教 材 引导 学 生 独 立 自主 的认 识 、思 考 和 解 决 问题 ,促 进学生 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的一种学 习方式 。强调培养 学 生探 究 学 习 的 习惯 ,是 本 次 新 课 程 改 革 的重 要 理 念 。新 教 材 除 了设 置 专 门的 探 究 活 动 课 以外 ,存 课 本 中 还 设 置 r丰 富 多 样 的材 料 ,同时 还 提 出富 有 启 发 性 的 问题 , 以促 材设计存 在着新 的繁 、难 、偏 的情 况 ,脱离学生实 际的水平 ;用模块 专题 的方式编 写教材 ,本意 是使教学 内容精练 ,突出重点 主题 ,但是知识横 向联 系跨度太

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使用与评价

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使用与评价

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使用与评价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导学案的运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付诸实践。

本文将从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设计高中历史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教学任务则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有助于在导学案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教学核心,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好的课程导入方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设计适当的课程导入方案,如问题导入、情境导入等。

导学案学习单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达标检测等环节。

其中,自主预习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主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探讨一些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教师点拨环节则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达标检测环节则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上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备好课程导入方案和导学案学习单。

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课堂上,教师引导同学认真阅读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按照导学案学习单的步骤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组讨论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试对高中历史新教材鸡蛋里挑骨头

试对高中历史新教材鸡蛋里挑骨头
三、 部分标题过于艰涩
应该说, 新教材的部分标题确实令人耳目 一新, 起到“ 画 龙点睛” 的作用, 而且文字表述流畅优美, 文学色彩浓郁。 如历 史( I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个 中, 子目“ 美苏争峰” 包括“ 同盟的裂痕”“山姆大叔’ 、‘ 欲霸全球” ; 第三个子目“ 走向多极化” 包括 : “ 别了, 雅尔塔”“ 的政治变局” “ 中,议一议” 的题 目是: “ 有人 认为, 只有历史上的农民的阶级斗争、 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 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有人认为, 农民战争并不能改变 中国古代传统政治体制的专制主义性质, 推进历史发展的, 是 生产方式的进步。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你的理由, 也可 以提出自己新的观点。 众所周知, ” 历史发展的动力, 是多种因 素的合力。这样的问题恐怕是大大高估了高一学生的能力水 平, 既繁琐又偏难, 还会造成误导, 即历史唯物主义关于“ 人民 创造历史” 的论断是否正确。 此外, 新教材设有“ 学习与探究” , 课 包括“ 活动准备”“ 、活 动过程”“ 、评价过程 ”等 。但是每学期的实际教学时间只有 30- 32节课时,如果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繁琐的教学评价环 节, 教师根本就无法完成。 二、 对学生与教师的综合能力估计不足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 而在实际上, 初中历史教学大都开展得较薄弱, 不甚理想, 学生们的历史素养
序渐进的过程 , 也是一种知识积累和不断实践的过程。 在教学 实践中, 我们应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方法 、 新路子 , 总 结出适合具体学生和具体教学目 标的方法, 促进英语写作教 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
①复述:连贯性“ 的训练, 说” 完整地重复别人的话 , 进行 语言模仿; ② 自由表达:用学到的语言知识重新组合, 表达自己的思 想。( 自由谈话、 讨论都是很好的形式) 。 5) 写:把 自己所说的话准确地用文字记录下来。

学案先行,快步走,多回头——高中历史优质教学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学案先行,快步走,多回头——高中历史优质教学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方法 , 积 极 探 索 高 中 历 史 优 质教 学 常 态 化 案里 面 的 基 础 知 识 点 填 空 的 答 案 。 然 后 与 的有效途径, 认 真 落 实 好 每 一 个教 学 环 节 , 学生 一起分析完 成学案里的例题 , 之 后课 认 真 引 导 学 生 理解 和 巩 固基 础 知 识 和基 本 堂的 大 部 分 时 间 都 留 给 学 生 。 技能, 最 终 形 成 了“ 学案先行 , 快步走, 多回 头” 的教 学模式 , 在这 种 教学模 式的指 引 3 多 回头 下 , 我 所 任 教 班 级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和 学 习 3 . 1 利用课 后训 练题 “ 回头” 要想学好 历史, 多 做 题 是非 常 必 要 的 。 成 绩 都 有 了 明 显 的进 步 。 每一节新课后 , 我 都 会 在 学 生 初 步 掌 握 本 课本单元的知 识及考点后 , 给 学 生 配 以 一 1学案先行 我通 常会在讲 授新 课 内容前一周 , 根 定 的 基 础 题 及 中 等 题 巩 固练 习 。 这 些 试题 据 新课的重点难点 , 结 合 学 生 实 际情 况 自 都经过我 自己的精心挑选 , 所 选 的 题 目既 己编好学案 。 在 编 学 案 时 我 都 会 着 重注 意 可 以 达 到 巩 固 知 识 的 效 果 , 而 难 度 上 又 符 思考 三 点 : ( 1 ) 本节 内 容 的 重 点 如何 处理 , 难 合 我 的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 而 在 以 后 每 隔 三 点 如何 突 破 , 关 键点 如 何 引导 , 疑 惑 点如 何 五 天 , 我都 会 让 学 生 做 一 份有 关 前 面 章 节 澄清等 ; ( 2 ) 本 节 内 容 可 以 采 用 哪 些 典 型例 的 综 合 训 练 , 这 些 训 练 题 目包 括 了 前 面 章 题 和习题; ( 3 ) 近 几 年 高 考 试 题 对 本 节 内容 节 的 各 个 考 点 ( 每 次 出 题 考 查 了 哪 些 考 点 的考查情况 。 当考 虑 完 这 三 点 以 后 就 会着 我 都 有 记 录 , 以 达 到全 面 考 查 的 目的 ) 。 几 手 编 写学 案 , 我 的学 案 模 式通 常为 三部 分 : 年来, 我 一 直 坚 持 着 这样 做 , 这 样 对于 我 的 ( 1 ) 本 节基 础 知 识及 考 点 ( 抽 取 课 本 重 点 难 学 生 来 说 , 他 们 每 天 都 在 学 习新 知 识 , 而每 点内容 , 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 ) ; ( 2 ) 一 道 例 天 也 都 在巩 固 着 旧知 识 。 一学 期 以 来 , 同学 每一 个 考 点 , 都被 题( 有时是选 用课本 , 有 时 是 自编 的 例 题 , 们 所 学 的每 一 个知 识 点 , 并 留 出 足够 空 间让 学 生 动 手 解 答 ) ; ( 3 ) 巩 固 他 们 练 习过 了 十 几 遍 1 训练题( 选择题 、 填空 题 、 材料解析题共 l 0 3. 2 利用上 课 时 间“ 回头 ” 每节新 课前 , 我 一般会拿几分 钟时 间 道) ; ( 4 ) 学 生 的疑 问( 由学 生 自己写上 自己有 来让学 生默写上 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习 疑 惑 的 问题 ) 。 学案做 好以后 , 我 在 课 前 一 天 的 课 问 历 史 虽 然 反 对 死 记硬 背 , 但 不记 不 背 终 归 发给学生, 布 置学 生 自 己预 习 课 本 , 自主完 是 一 场 空 , 事实 上 , 现在 的高 考 , 有至 少 9 0 % 成学案 , 严 禁抄 袭 , 并 在 发 放 当 天晚 自习后 的 内 容 是 与 学 生 的 对 历 史 记 忆 有 关 。 高中 学 生 只 有 把 每 节 ( 2 2 : O 0 ) 上交, 我 会 在 办 公 室 等 待 历 史科 代 历 史 需 要 背 的 内 容 很 多 , 表 送 交 学案 , 收齐后马上抽查批阅, 以便了 课 的基础知识 掌握了才能进一步地做题 。 解 学 生 的预 习情 况 , 收 集 学 生 的学 习难 点 , 而默 写能引起 他们的重视 , 我 觉 得 这 是 一 更利 干 第 二 天 上课 时 对 症 下 药 。 种 比 较 有 效 的 强 迫 他们 去 复 习的 方 法 。 每 节新课 讲完后 , 我 都 要 拿 两 三 分 钟 2 快 步 走 把 本 节 课 所 讲 的 内容 小 结 一 下 。 一 节 课 下 高 中 历 史学科 教 学 任 务 重 , 课 时相 当 紧 来, 学 生 头 脑 里 涌 进 了大 量 的零 碎 信 息 , 这 张, 高 一每 周 只有两 节 课 , 高二文 科班是 4 节 些 知 识 往往 是 不 稳 定 的 , 不牢 固 的 , 特 别是 产 生理 不 顺 的 现 课。 教 学时 间 紧措 , 要 求 教学 环节 环环 相扣 。 新 旧知 识之 间 容 易混 淆 , 所 以通 过 小 结 可 以 帮 助学 生 对 此 进 行 我 采取 的是 快 步走 的方 式 , 确保 每节 课上 完 象 。 理 清知 识 的 内在 联 系 , 形成系 节新 课 , 碰 到 不是 高考 重 点 的章 节如 “ 中 简 单 的 梳理 ,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 同时 , 国 古 代文 艺 长 廊 、 l 9 世 纪 以 来 的世 界文 化 、 统 的 知 识 网络 , 随 着 下 课 时 间 的临 现 代世 界的 科 技与 文化 ” 等 单元 则加快教 学 当 老 师 讲 授 完 新 课 后 , 学 生 的注 意 力 由高 度 集 中到 逐 渐 分 散 , 进度, 尽 量每 节课 完成 2 课 时 的学 习内容 。 为 近 , 下一步的“ 多 回头 ” 提 供 时 间保 证 。 渐渐变得心不 在焉 , 为 此 我 们适 时 运 用 课 £ U1 0 lFra bibliotek u I £

高中历史导学案编写误区之我见

高中历史导学案编写误区之我见

高中历史导学案编写误区之我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把传统的教案向导学案转化,就能倡导新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

标签:导学案教案的使命角色扮演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映教学内容的纸质文案。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

通过导学案这一方法,能够充分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然而,在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由于师资培养、硬软设备、教学时间、应试效果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及导学案在制作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这样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推行中出现了许多的误区。

很多的导学案借助网络一夜之间神速完成,内容设计传统化、巩固习题陈旧化、教案学案等同化、还要求学生把它神圣化。

对此,我愚以为在目前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中应注意防范以下几个误区:一、混淆基本概念,“教案”与“学案”不分近来我从网络上随机下载了几十篇“导学案”,发现很多都是将以前的教案改头换面就变成了新课改下的“导学案”。

混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基本概念,将“学习方法”等同于“教学方法”,换汤不换药,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假导学案”、“伪导学案”。

导学案应该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成为唯一指向,它不能承载教案的使命。

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课为例,教师在教案中应当具备以下准备:①培养学生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②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的区别;③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历史学案的几个误区

历史学案的几个误区

历史学案的几个误区历史学案是指历史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能够帮助学生实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

随着历史学案在历史课堂使用的不断扩大,我们不能不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得不审视历史学案设计和使用中的新误区。

历史学案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一:历史学案成为教案的翻版学案与教案不过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教案的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具有单向性和封闭性;教案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教案的表述相对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教案是教师用的,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为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所设计的教的程序。

这种程序容易导致教师自以为是地向学生倾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学习只能服从教案,被动接受知识。

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具有双向性和开放性;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学案的表述亲切,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教案的设计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由教师完成,学案的设计由教师预设,最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和完成。

教师要注意将自己还原为“学生”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即首先想一想假设自己是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是怎样认识这些学习内容的,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教师的哪些指点;然后思考、设计学生怎样学,怎样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思考怎样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结果设计成相应的学案。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

学案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即“以学生为本”。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学习方案,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更不是其翻版。

我对高中历史教学几点看法和做法论文

我对高中历史教学几点看法和做法论文

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做法摘要: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不断涌现一些心得,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深深感觉到要想做好一个老师,还有太多的专业知识需要来补充,太多的教学经验要学习。

教学经历逼迫自己思考,不断思考就会让自己偶尔获得一些体会,这些都应该是一个历史教学者的基本心得,笔者由此提出几点看法和做法,以求得同仁的指正。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看法;激情;架设;兴趣作为一名年轻的高一历史教师,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同学们的接触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1.高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标志着学生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学习的方法上,学习的认识上,学习的深度上与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完全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讲,很多学生将高一中国近现史当作是炒初中历史的“冷饭”,普遍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自认为已经学习过了,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地完成历史课程学习,上课也好,作业也好,时常不认真对待,马虎应付,主动性差。

2.对学生来讲,初中历史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

到了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难以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很多学生对我讲,平时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背,记历史知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见长进,不知道为什么?显得很苦恼,学习的兴趣一天天被消磨掉了。

3.从学校角度讲,历史学科在高一年级向来被认为是一门辅助课程,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各班班主任都抱着一种轻视的态度应付了事,是极为不对的。

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一、激情教学,营造氛围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全情投入。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体会:如果在课上,我们始终以同一种平和的语调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一会儿,班上的同学就“倒下一大片”了。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误区与培育路径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误区与培育路径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误区与培育路径翻开文本图片集新公布的《普通高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为核心素养之一。

于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但是,从笔者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调研情况来看,发现局部历史教师对“史料实证”素养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如“只见史料,不见证据”,“‘唯史料化’的史料教学倾向”,“无视与专业史学研究活动的区别”,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亟须进行理论廓清,并在此根底上选择正确的培育路径。

根据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定义,“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要对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需要弄清楚史料、证据、史料教学、史学研究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防止走进以下一些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只见史料,不见证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用史料是常见的教学活动。

于是,多数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史料”这一概念,而与史料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证据”那么很少被人提及,甚至将史料与证据混为一谈,这就是所谓“只见史料,不见证据”的现象。

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证据”概念,厘清“史料”与“证据”两者的关系,是理解“史料实证”素养的前提。

误区二:“唯史料化”的史料教学倾向误区三:无视与专业史学研究活动的区别“史料实证”顾名思义就是对史料的可靠性、真伪进行实证研究。

于是,有教师认为,“史料实证”就是要加强学生对史料的“可信度”和“偏见”的评判,像专业史学研究一样开展教学活动。

但事实上,对于中学生来说,真正史学研究意义上的“史料实证”是很难做到的,也不符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目的。

英国历史教育学者赫斯本德曾指出:“历史学家书房里的证据运用并不能照搬进中学历史课堂,因为两者的本质并不相同,假设老师在课堂中将学生视为‘如同历史学家’,绝对是过于天真的作法”,③“历史课堂中历史证据的作用与历史学家进行历史研究的作用是不同的。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研究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研究

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研究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研究一、高中历史学案的常见误区1.知识体系不够清晰学案的编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方便学生预习、自学,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工具。

可是一些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罗列出大量的内容,混乱庞杂,使学生常常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历史学案基本与历史教辅无异,根本无法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学案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辅书籍的不足之处,帮助梳理知识网络,尽管学案有类似于教辅书籍的讲解教学目标,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把学案与教辅资料等同起来。

学案应当对教辅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无法取代教辅,学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比起教辅没有那么全面,但却有教辅无法实现的针对性。

我们不能说学案与教辅材料孰优孰劣,因为它们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我们要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性,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查缺补漏,牢固掌握知识。

例如,学习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我们就要在学案中补充与之有关的知识,如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等问题。

2.学案结构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众所周知,学案有其固定的编写模式。

基本上大多数学案都是分成了教学目标、重点分析、课前预习、知识点回顾、提出问题等几大部分。

教师通过对这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思路,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

同样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在学案设计上除了按照以往模式明确学习目标,强调课程重点,强化已有知识框架外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注意对新知识点进行专项训练,使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其次,要注意学案题目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像教辅材料一样以题量和覆盖面取胜,一定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编制合适的学案,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学案的编写不是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它要有一定的章法,但又不能过于教条、沉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把握好这个度,精益求精,编写出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学案。

历史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历史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历史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一、多媒体教学技术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优点1.多媒体技术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将促使历史的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看到悦目、听到悦心、想到舒心的良好学习情境,打破和穿越了时空阻隔和界限,为学生再现每一个历史画卷和场景,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2.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大大方便了师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

过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进入历史教学课堂后,使得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图文俱全、声音与图像俱佳、动静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投入到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理解,节省了很多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到历史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课件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展开思维的翅膀,促使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力、观察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空间无限拓展,这大大方便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和操作。

4.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方便师生设计和创造育目标。

高中历史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德育是其素质教育的三大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尤其是在历史政治的这种学科教育中,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三观的树立和建构。

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局限于空洞、无聊的说教,没有具体的、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载体和介体,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学生情感教育非常不成功。

自从多媒体教育手段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后,其特殊的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等教学功能可以为学生学习历史制造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场景,反复再现当时的历史场面,大大增强学生对各种历史图像的真实感觉,让学生切实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到历史时代和历史场景发生历程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和认同其中蕴含的各种真理性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 要教师 在知 识与 方法 上加 以引 导 : 需 其三 , 课堂教 学相 对紧 张节 奏偏 快, 学 生课 堂预 习思 考的 时间 有限, 需要 他们 主动 超 前学 习 。 从某种 意义 上 讲学案 是 种 教学 资源 的有 效 整合 与提 升, 然而 在 学案使 用 过 程中难 免 会 出现一 些 问 题, 甚至 不 由 自主 地进 入 学案 认知 与操 作 的误 区 。为此 特 从 以下方 面 加 以分 析, 以供 同行借 鉴 。 误 区之 一 : 本类 似教 案 基 学案 , 是教师 指导学 生学 习的方案 , 是教师教 案 的浓缩, 不 是教师 依据学 生 的认知 水平 、知识 经验 、为 指导 学生进 行 主动 知识 建构 而设 计编制 的 学习方 案 。运用 “ 案导 学 ”教学法 , 学 能培 养学 生 的学 习能力 与创 新能 力, 时减轻 同 学 生 的课 业 负担 , 高学 习效率 。 提 历史 学案 明显不 同于历 史 教案, 主要差 异 在于 : 一, 其 编写 的 目的不 同, 学 案 以引导 学生 自学培 养 学习 能力 为 目标 , 学 生预 习教材 使用 : 供 教案是 教师 课 堂教 学的指 南, 教师授 课时 参考 : 供 其二, 编写重 点不 同, 学案侧重 于学法 指导 , 设法 让学 生会 学, 案侧 重于教 法设 计与 教学 程序 安排 。前者 以学 生为 主体 , 教 后者 以教 师为 主体 。故此 , 二者切 不 可混 为一谈 , 必须 严格 区分 正确 使用 。例 如 :北美大 陆新 体制 ’ “ ’ 一课学 案强 调北 美大 陆新 体制 形成 的背 景特 点作用 等 : 教案 则突 出启 发式 与案 例分 析法 的运 用 及重 难 点突破 。 误 区之 二 :完全 等 同 “ 辅 ” 教 很 多人 习惯 于把历 史学案 等同 于相应 的历史教 辅资 料, 其实 这是一 种错误 的认 识。 想如 果学 案与 教辅 之 间可 以画等 号, 试 在教 辅 资料满 天 飞的今 天倡 导 精心编 写学案 不是多此 一举 吗?客 观地评 价二 者有联 系也 有区别 , 其共性 表现 在 均安排 有课标 要求与 教材 解析及 巩 固练 习等 内容 : 学案更 注重根 据学 生学 但 情 突 出如何弥 补 教辅资 料 的不足 与学 法指 导, 充 内容部 分具有 不 可替代 性 : 补 教 辅 资料重视 考 点知识 按 部就班 地解 析, 供师 生 共 同使 用 。故此 , 们必 须取 我 长 补短 正确选 择 有效整 合, 在学案 编 写时突 出教 辅 的不足 合理 补充 相关 知识 , 坚 决杜 绝不必 要 的重 复劳动 。例 如 : 授新课 “ 讲 北美 大陆 新体 制 ”一课 “ 确立 的背景 ”时学 案 中有必要 补 充 “ 论来 源 : 理 孟德 斯鸠 的三 权分 立思 想 ” “ 、 历史 借 鉴 : 8 纪 英国君 主立 宪制 的完 善 ( 能性 ) 对 1 8 年 宪 法评价 ”有必 1世 可 ’“ 77 要补 充 : 界上 第一 部 比较 完整 的 资产阶 级成 文宪 法 。规 定 了美 国的政 体是 世 总统 制 民主共 和制 , 立 了三权 分立 原则 和资产 阶 级共和 制, 确 具有 一定 的 民主 性 。以三权 分立 为突 出特 征的联 邦制 政府 , 既避 免 了邦联 制 的松 散 , 防 止了 又 中央 权力 的过 于集 中。 ”等知 识, 最后 总结 归纳 时有 必要补 充 :在近 代 民主 在 “ 思想 与实 践发 展过程 中, 由于 国情的 差异 , 生 了不 同形式 的 民主制 度 。例 如 产 资产 阶级 民主制 度在 形式 上就 分为 以英 国为 代表 的君 主立宪 制 和 以美 国 为代 表 的共和制 , 在本 质上 , 为三权 分立 的近 代 国家政 体 ” 但 均 。 误 区之 三 : 式一 成不 变 模 教 案编 写 有一 定 的格 式 。一般 包 括 : 习 目标 、 重点难 点、课 前 准备 、 学 温 故知 新 、创设 意境 、提 出问题 ( 实验 课还要 作 出假设 、 设计实 验) 、分 组探 究、评 价反思 、反馈 测练 等程 序 。 管如 此我 认为 模式 不宜 死板 , 尽 除部分 必 备
教育时空
●I
浅析 高 中历史学案 的误 区
范铁 铮
( 阳市 第 四高 中 辽宁 朝 朝 阳 1 2 0 ) 200
中图分 类号 :9 6பைடு நூலகம்K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99 4 (0 0 2— 19 O 10 — 1X2 1 )9 04 一 1
所谓 “ 案 ” 学 ,是 指 教 师 在充 分 学 习课 标 、研 究教 材 、 了解 学 生 的基 础 上, 根据教材 的特 点和教 学要求, 从学 生的 角度 出发 精心 设计, 能指 导其进行 自主学 习 的导学材 料 。科学 运用 学案 可 以帮助 学生 在课 前 明确 目标 、形成清 晰的思维 导 向, 启发学 生质疑 解难, 引导 学生构 建知识 网络, 培养 学生 良好的 自 学 习惯和 科 学的学 习方 法, 并为 将来 持续 学 习提供 品质 和方 法上 的保 障 。 实 从 用 的角度 分析 目前我 们提 倡大 力使 用学 案主 要基 于 具体学 情 : 一, 其 没有完 全 适合 自己 的教辅 资料 , 关知识 点 的突 破 需要补 充 : 相 其二 , 生预 习存 在盲 目 学
要 素之 外 ( : 习 目标 、重 点难 点、 学习 策略 、过 关测 练) 相 关栏 目应 根 如 学 , 据 教学 内容的 需 要灵 活设 计 。不 同授 课类 型 应 该有 不 同的 学案 设计 , 例如 : ~ 北 美 大 陆 新 体 制 ”一 课 ” ,作为 新 授 课 主 要 包 括 :学 习 目标 、 重点 难 点 、 问题解 析 、学 法指 导、 巩 固测 练 等 环节 。复 习课 则 可 另行 设 计 方案 , 尝试 采 取 “ 点一 例一 练 ”的模 式 , 一 即每复 习 一个考 点, 就选用 相 应 的典型 例题去 解析 以达到巩 固迁移 知识 的 目的, 正引 导学生进行 针对性 较强 的有效 真 复 习 。学案 编 写 应 强调 在 知 识 拓展 以及 学法 指 导 上 多 做文 章 。 诚 然, 学案 的 编写 我们 反 对教 条 与僵 化, 绝对 不主 张 “ 心所 欲 ”毫 但 随 无章法 。 实践证 明任 何极端 的做 法都 是错误 的 。有人认 为 学案反 正是给 学生 预习参 考 的资料 相对 比较容 易应 付, 其编 写可 以信手 拈来, 这种 想法 明显有 违 事 实真 相 。当今 学生 学习任 务重 、时 间紧 、要求 高 、能力有 限, 尤其 是应试 压 力往 往让 他们喘不 过气来 , 为此 我们更应 抱着对 学生 负责 的态 度在 学案编写 上 精 益求 精 , 重 实效 宁 缺毋 滥 。 注 误 区之 四: 作绝 对 自由 操 学案 是 引导学生预 习的参考 资料之 一, 部分 教师认 为它远不 如教辅 资 料重 要 。师 生在 运 用时 可 以 自由处 理 。具 体表 现 在两 个 方面 : 一, 第 资料 发 放不 及 时, 不能 于课前 按 时发放 。从常规 来看 学案 主要用 于课 前预 习, 老师 应 该课 前把 学案发 给 学生, 让学 生在 先预 习的基 础上 进行 课堂 教学, 让学 生在整 个教 学过 程,自己去 学 习 、去探 索 、去 实践, 教师 则 真正 起 到课 堂教 学 的 而 组织 者 、 引导 者 、参 与者 的作 用 。这 样 充分 调 动 了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性 , 养 成了 良好 的学习 习惯 ( 先预 习再 听课) 同 时, , 还节省 了学 生记 录课堂 笔记 的时 间, 学生 的注意 力集 中到 对 问题 的深入 理解 上, 大 了课堂信 息量, 将 增 使学 生在 课 堂 上就 可 以把 知 识充 分 “ 消化 吸 收 最 大 限度 提高 学 生学 习 的效 率 。第 二, 放之后 放任 自流让学 生 自行 处理, 发 很少跟 踪检查 , 际效果如何 也不得 而 实 知 。这 样对 自觉 性不 高 的学 生而 言学 案就会 流 于形 式, 达不 到预 期 目标 。在 我们 身边 的实际教 学 中却有部 分老师违 反操 作程序 , 后发放 学案且 没有跟踪 课 检 查, 或者 虽然按 时发 放但 上课 时置 之不理 让学 案与 教学脱 节, 纯粹 为应付 学 校 检查 。笔 者认 为对 学生 学 案的处 理应 该抱 严 肃认真 的态度 , 意案 例操 作 注 节 奏, 准时 发放及 时检 查 找出 问题 。否 则就会 使学 案效 果大 打折 扣, 这是我 们 务 必 警 醒 的 问题 。 到底怎样才 能编 写好学 案呢 ?不 妨从 以下几方 面思考 : 充分了解 学生各学 生, 深入理 解 教材备 教 材, 真设 计 学法备 方 法, 认 同时广泛 摄 取各种 资 料的长 处, 去粗 取精 去伪 存真 , 据实 践性指 导性 问题 化方 法化 原则对 学案 内容精 心 根 筛选 , 切不 可利 用现 代 网络随 意下 载相 关 资料随 意应 付 。 “ 学案 ”是从 学 习者 角度 编 写 的指 导学 生 自学 的材 料 , 对知 识 和 问题 是 情 境 的创造 性设 计 。高水平 “ 学案 ”需要 教师端 正态 度 明确 目的, 精心 策划合 作完成, 科学 安排 正确使用 , 让我 们共 同为学生 创设更好 的学 习情景, 进而 开发 其 潜 能实现 由 “ 会 ”到 “ 学 ”的飞 跃 。 学 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