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论文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摘要: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学生不仅要拥有文化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健全的人格。

而普通教育里开设的各门学科中,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语文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此,语文教学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担。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人格教育黑格尔说:“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文明教育是相对人一生的终极目标。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

新课程改革也是以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的。

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因此,人格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呢?一、用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传”,语文教师要有健全良好的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育者,一要有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谓之身正;二要有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就是学高。

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对于教师来说,人格健康的价值更大,它直接影响着其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效。

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之前,必须先强调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甚至于把教师的好恶都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

所以,教师的人格心理,对青少年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教师人格健全,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健全的人格;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要能自觉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初探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双重任务。

尤其是作为可塑性最强的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呢?一、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能让他的学生铭记一生。

何以如此呢?其关键就是教师的人格修养。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

语文教师如果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开放的大语文观、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扎实的语文功底等学习品质,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人格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格教育的丰富内涵教材是学生形成人格、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依据和来源之一。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

教师应自觉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形成健康的人格。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把握课文题目中的人格教育因素。

许多课文的题目就包含了对人格的思考、塑造。

教授这类课文时教师不必急于打开“题目”这扇门,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探究状态。

2、展开作者的人格教育因素。

讲课时,可适时拓展、介绍体现作者人格方面的事例,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

3、重视文章中的人格因素。

很多课文中富含人格教育的资源,如《我爱这土地》中艾青那份真挚、炙热的爱国情感。

让学生在动情中悟理,在启智中育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的人格教育。

三、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也是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设 的各 门学科 中 ,语 文学 科 与人 的发 展 关 系是最 为 密切 的场所 ” 。
的 ,它和学生人格 的形成从一开始就紧紧连在一起 。

三 、语 文 教 育 与人 格 培 养 的 回 归与 发 展

传统语文教育与人格的培养
语 文 教 育 应 当 “ 展 健 康 的 个 性 ,形 成 健 全 的人 发
的 性 情 , 顺 应 学 生 的 习 性 , 正 是 培 养 健 全 人 格 的 重 要 因 性 感 受 , 充 分 激 活 本 来 凝 固 的 语 言 ,充 分 施 展 个 性 , 使 情 素 。 我 国传 统 语 文 教 育 中对 健 全 人 格 的 认 同 与 发 展 , 虽 然 感交融 ,造成一种痴 迷如醉 、回肠荡气 的人化情境 ”,从
为何 早在 1 9 年就 提倡 白话 文时说 : “ 88 先生注重 蒙学, 以 观 ,有利于 促进学生 更好更多地 掌握知识 ,有 利于学 生人 为此 乃教育 基本工作 。故提倡 白话改革文 言 ,亦欲使 童子 格的发展 。韩军先 生说过 : “ 学的引导方 法能让师 生共 科 声入 心通 ,易领会 易进 步 ,勿窒塞其性 灵耳 。”符合 学生 处于一种植 根于语文 人文精神 的人伦情怀 、人生体验 、人

Hale Waihona Puke 论语文教 学中的人格教 育
0魏建忠
新课 程 标准 指 出 ,语 文课 程应 重 视 提高 学 生 的品德 要 性 。 修养和审 美情趣 ,使 他们逐步 形成 良好 的个 性和健全 的人 格 ,促进 德、智 、体 、美 的和 谐发展 。人格是人全面 发展
是 素 质教 育 的主 要 目的 之一 。
书 不 能 成 人 。 ’ ” “ 书 ”是 为 了 “ 人 ” 。 在 白话 文运 格 的 。 读 成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摘要:在近些年的教育发展中,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这一黄金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健全学生的人格,积极开展健全人格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格教育;健全培养引言:语文学科与学生的思想教育联系相对密切,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培育引导学生思维的教育重任。

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寻找语文学科和人格教育之间的联系点,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后,切实开展高质量的语文学科教学。

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价值观念的提升,真正实现学生人格的培育与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的内涵人格教育是近些年新提出的一项教育名词,相关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和培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想发展尚未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

所以小学教师应该把握小学阶段的教育关键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人格教育的内涵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能够从思想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获取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由被动的学习转化成主动的学习。

而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还应该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人格。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准确的把握和分析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要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变化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再向姐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

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价值观,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健全的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和健全人跟教育的理论内容结合在一起,小学生在接受语文学科教育的同时,能够实现人格的提升与升华。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人格,《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有三:1、”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

显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是指《现代汉语词典》上述释义中的第一、二项。

今天的语文教学,已不仅是语言和文学的基础课和工具课意义上的知识传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学、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培养健全的人格。

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传承人类的文明,急需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群体。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须担起人格教育的重任。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人格教育呢?1.以优秀的文学形象,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德国诗人约翰尼斯·贝希尔说:”如果你描写的只是炸猪排的滋味如何的话,这时要求的是吃过炸猪排。

可是,如果要描写的是猪排在油锅里煎炸的’感觉’的话。

那么,就得至少诗人的’灵魂’曾经跟猪排在油锅里一起躺过了。

”(《艺苑趣谈》)可见,真切的感觉,想像性的、设身处地的体验,是及其重要的。

它能诱发直觉思维,它能加快与文学形象同感共鸣的速度。

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具体可感的形象能较容易的感染心灵。

直观的人物形象,人物故事,可以启发学生学会思考,自觉接受某种人生信条,从而自觉学会好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变得高尚起来。

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哈尔威船长”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人物形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选用了这篇小说。

阅读该文后,燥动的心沉静下来,栩栩如生的哈尔威形象,让心里涌起了一份感动,我急于把这份感动传递给学生,酝酿着把它作为初一学生人生思考的起点。

我利用多媒体欣赏了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这一情节,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海难体验,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产生了探讨这一人物价值的激情。

我隐隐感到他们眼中有一种强烈的气韵在流动着,沉静的外表无法掩饰他们内心的涌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二是抓住作业;三是注重课外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早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好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作为国学的语文博大精深,囊括古今中外,述名人,谈人生,讲科学,摆真理,说故事,抒真情,可谓内容广、立意深。

因此,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二载,深知这四个字的分量。

做到授业解惑并不难,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人格,是我长期以来思索和探寻的一个问题。

在此,我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我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习文都是编者们精心筛选的美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挖掘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歌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在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诗人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学习此文可让学生回首祖国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感知眼前生活的幸福美好,让他们通过对比学会珍惜,并发奋图强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处的人。

又如,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是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淡而有味、平中见奇。

读这篇文章如同品一杯清茶,入口可能非常的朴素平实,可是回味起来就会发现它是那样的香甜可口、沁人心脾。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通读全文一幅天然纯真、自然和谐、宁静中带有一点忙碌和喧闹的风俗画面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受到传统风俗带来的悠然趣味,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风俗的点缀和充实,我们的日子才有滋有味,人生才丰富多彩。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 学践 教实 ◆
000 ) 5 8 0
顾” 文天祥的“ ; 正气之歌 ” 等等 , 哪一个不洋溢着 为崇高理想而 斗争的精神之美呢?这是 民族 和革命 的英雄 主义。在语文教学 中, 教师通过情感 的激发 , 学生 插上联想和想象 的翅膀 , 给 让学 生充分体 验 , 引起强烈共 鸣 , 命英雄 主义 的精 神也 就潜移默 革 化地影响学生 的心灵 。 3用普通劳动 者的 品质美进 行道德情操 教育 , . 塑造健康 人 格 。勤劳善 良的劳动人 民为人类创造 了最甜最美 的生活 , 他们 不怕牺 牲 , 英勇奋斗 , 爱憎分 明 , 助人为乐 , 成 了源 远流长 的 形 传统美 , 现了鲜明 的时代精神 。老愚公顽强不屈 、 体 挖石移 山 ; 雷 锋出差 一千里 , 好事 做 了一火车 ; 稼先 忘我 工作 , 邓 献身 科 学 ;小桔灯》 《 中小姑娘面对家庭 的不幸所表现 出的镇定 、 勇敢 、 乐 观精神和坚定 的信 念……课 文中有许许 多多这 样 的劳 动者 形象 , 他们 的优 秀品质给人 以美 的享受 、 的启迪 、 的熏 陶 , 美 美 对学 生的意志行 为起到优化作用 。 4用悲喜剧效应培养学生鲜 明的爱憎感情 , . 塑造健 康人 格。 什么是真善美 ? 什么是假恶丑 ? 对于培养 人来 说 , 这是首先需要 解决的问题 。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 中那些具有鲜 明个性的人
学 1 7 羁0年 期 2 第 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孙永 辉 ( 河北 省正 定县 第三 中学
人格 是生命个体 的思想 、 道德 、 性格 、 气质 、 追求 、 行为准则 等要 素的总和。 传统应试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重智能教育而轻 人 格培养 , 刘海洋 、 马加 爵事件充 分暴 露了人 格教育的缺陷。 著 名教育 家 陶行 知说 : 千教万 教 , “ 教人 求真 ; 学万 学 , 做真 千 学 人。” 这种人格教育观在 当今社会依然重要 。 正如爱 因斯 坦所说 :智力 上 的成 就在很 大程度 上依赖 于 “ 人格的伟 大。” 适应未来社会 需要 的人才 , 不仅 要有健康 的体 魄、 扎实 的科学 文化 知识 、 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 高 而且要有 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高 尚、 健全 的人格 。优 良的人 格包含个体积极 的 人生态度 、 不断进 取的奋斗精神 、 勇于创新的求知 精神 、 踏实 的 工作作 风 、 稳重坚定 的行 为习惯 、 于 自我调 控 的意 志品格 和 善 善待他人 、 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 。 良人格 的建塑和养成 , 优 是 个 长期 、 系统 的复杂工程 , 需要学校 、 家长 、 社会 和个体 的多 方配合 、 共同努力。特级教师 于漪 曾指 出 :语文教师应树立 鲜 “ 明的 ‘ 人 ’ 育 目标 , 离开 ‘ ’ 人 的培养去讲 ‘ ’ 文 的教 学 , 就失去 了 教师工作 的制高 点 , 也就失去教学 的真正价值 。” 语文学科是人文 社会科学 中的基础 学科 , 它所具 备的人文

《语文教学与人格的培养》师德演讲稿

《语文教学与人格的培养》师德演讲稿

《语文教学与人格的培养》师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语文教学与人格的培养的话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水平的重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
培养学生的人格。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品质方面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文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语文教学,我们不仅可以教授学生正确
的言辞、表达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只有有着正确的道
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学生, 才能成为社会上真正的栋梁之才。

其次,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
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还包括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语文
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审
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

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举止,做学生的楷模,让学生能够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学习到正确的人生道理。

只有
自身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更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真正做到让语文教育造就道德兼备的人
格完整人。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能够以真心、耐心和爱心去教育学生,让语文教学成
为学生成长的基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人格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地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

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呢?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格教育因素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

但语文教学不同于专门的人格教育,在语文教材中,用以粘合一篇篇,一组组课文的,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和序列,其丰富的人格教育内容是零星地潜隐在一篇篇具体课文之中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教师就必须先将这些零星的,隐藏着的人格教育内容挖掘整理出来,并融会于心。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内容要有透彻的理解。

如老舍的《我的母亲》(职业教育基础模块上册)对学生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感染力量,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母亲形象,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伟大的劳动妇女的颂歌,作品中淡淡的记叙,朴实的话语、深情的思念,朴实无华、崔人泪下,那声声激情感人的倾吐,无不感染着学生。

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辛劳,仿佛听到母亲那慈祥的教导。

有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母亲病了,照样早起做饭,照样最后一个上床休息,照样叮咛孩子多穿衣服。

母亲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不孝敬父母,怎么会关心别人;不孝敬父母,怎么去报效祖国。

如若在讲解语文知识的同时把这位母亲的高尚人格挖掘出来,就会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中受到一次深刻的人格洗礼。

二、要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讲究方式方法语文毕竟不是专门的人格教育课,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而一味进行。

语文中渗透人格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把教学活动中的无声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另一方面塑造学生的灵魂,完成“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列宁语)的历史使命。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

而语文科的特性具有育人的功能,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格教育是一门科学,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首先,必须对人格教育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我国心理界一般认为: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具体说人格大致包括政治思想,观念意识,道德品质,个性心里,文化知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我认为健康人格应具备以下素质: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争强好胜的竞争精神;发挥潜能的自觉意识;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惜时如金的效率观念;善于合作的行为习惯。

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设计中应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

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格教育因素是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前提条件。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

但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专门的人格教育。

用以粘合一篇篇,一组组课文的,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和序列,其丰富的人格教育内容是零星的潜隐在一篇篇具体课文之中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教师就必须首先将这些零星的潜隐着的人格教育的内容挖掘整理出来,并融会于心。

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内容有透彻的理解。

创造民主的教育氛围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必要环节。

健康的个性,是现代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民主化的教学气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失去了这个条件,个性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要创造民主化的教学气氛,首先要求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实还学生以教学主体的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是诱导者而不是命令者,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独揽真理的知识权威。

一句话,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其次,要尊重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教师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塑造学生,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造就人才,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求在学习活动中将“自身的自然沉睡着的潜能发挥出来”不要强求一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作者:李洪艳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6期黑格尔说:“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

”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担。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呢?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由于语文与自然、社会、人生、文化、思想意识等内容密切相关,所以,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思想教育的因素而孤立存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格教育资源,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1.善于利用教材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其中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文内容等有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例如,学习严有春的《敬畏自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课文能让学生赏心悦目,激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胡适的《我的母亲》等课文,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美好品格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关注社会、体验亲情、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2.善于情感熏陶阅读文本的过程,是增进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陶冶心灵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学生只有拥有了健康的情感体验,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理性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情”是作者的一种情感态度的体现,这种态度越隐蔽越好,越隐蔽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越多。

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捕捉作者所传达出的“情意”,从而全面地分析和把握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文学作品,从与文本的对话中体悟作者的态度,对作品有更新的认识。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谈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教育
化情感为 内驱力 , 产生与作者的心灵 共振 , 不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官 , 充分接受信息 , 而且达到读中 明理 、 读中见 情 、 读 中养性的 目的。
3 . 开展有益活动 , 陶冶情操 以应 试为 目的的语 文教学 , 学生 的学 习负担加重 , 厌学 情
能力。 从心理特性上看 , 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 、 批判
性、 条理性和创造性 。 2 腈 感 目标
写作 可以丰富学生 的情感体验 , 加深学生对生活 的理解 和
对社 会的认识 , 达到心与心 的交流 。教师可 以从写作 中敏锐地 捕捉到学 生的心理状态 和心理品质 , 有针对性地 施教 , 避免学 生心理 障碍扩 大化 , 适时采取积极 有效 的措施 , 指 导学生写好
2 0 1 3年 3月
总 第2 7 4 期
素质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教育
马 亚青
( 大城县王文 中学 , 河北 廊坊 0 6 5 9 0 0 )
教育部《 关 于加强 中小学 心理健 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出 :
“ 在学科教 学中 , 注意对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 这是心理健康教 育 的主要途径 。 ” 以学科 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充分发挥学 科教学 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 是每位教师应认真探究 的课题 。
载体 , 是进 一步学习和参 与社会生 活 、 参加社会 工作 的基础 , 是 培养学生 良好 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语文教材本身 就是 由一篇篇生动 、 形象 、 富含哲理与情感 的文 章构成 , 学生通 过 阅读认识世界 , 了解人生 , 体味生活。 数百篇课 文不仅可 以对 学生进 行认知心理 的教育 ,也 渗透着心理健 康教育 的其他 内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科的重心也逐渐朝向多元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人格教育逐渐成为教育论坛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语文是每所学校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格教育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什么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可以理解为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培养他们的个性、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格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提示学生要有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等多个方面,因此,人格教育作为一种涵盖广泛的教育方式,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格教育呢?1.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前提下,更好地使用语言沟通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有爱心、有责任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

2.注重阅读与思考的培养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掌握世界、理解生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

阅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格品质,同时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人生哲学。

3.注重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育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针对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论证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辨别、理性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新信息和观点进行主动思考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发展个性和才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正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广,然而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重视知识、能力、智力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性、人格、人品的培养。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明理、成性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当口,而在中学阶段,每一学科都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又特别是在母语的教学更为重要,所以语文的教学很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明白语文的作用。

语文学科教学承担着给学生文化知识和语文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文知识和能力,更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品行和伟大的人格。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紧密抓牢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刻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品行培养,要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优良人格,让学生成为品德兼优的社会有用人才。

而当今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的工具性提得越来越响亮,贯彻的越来越扎实,众多教师都围绕着考试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变成了枯燥繁琐的文字课,语法课,成了以题为本,只重视知识的技艺训练。

在现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发生转变,韩军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价值所在。

”的确,语文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成人。

不能再让别人大声呐喊“误尽苍生是语文”了。

其次,语文人格教育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我国古代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伦教化的道德教育,比如传统蒙学中的《三字经》就讲了如何教育儿童和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增广贤文》其中心也是讲的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传统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再次,现在的青年一代在人格上有不利于民族发展的因素。

“在学生中不少人存在着无边的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聂中义教授在《精神成长和大学》中提到的现象。

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

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一、什么是语文人格教育人格,是以个体内的先天遗传特点为生理条件,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人的行为相对稳定的倾向性,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自我”,是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由此派生的气质、风度、性格、精神、修养、创造性、人际关系、世界观诸方面的总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

”所谓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

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健康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

确立强化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参与阅读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意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要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必须明确语文人格教育的目标。

语文人格教育目标是语文人格教育的方向和灵魂,它是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

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

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首先在于它与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内在一致的。

自由是崇高和美好的,成为自由的人或获得自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

只有实现了真善美三个尺度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的主体才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中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偶然与必然、现实与理想、占有与享受、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充分运用语文教学开展人格教育

充分运用语文教学开展人格教育

充分运用语文教学开展人格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学生的参与。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时时流露出自私、孤傲、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如果任由这种思想意识泛滥,其结果势必会造成一批有才无德的社会渣滓。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实践活动等过程实施人格培养。

为新世纪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1.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高贵品质,树立人生理想初中教材中,有不少篇目反映仁人志士、先进人物的高尚品质,他们的事迹、精彩的论述折射出人性的光芒,最适合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理想教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遭遇困境时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音乐巨人贝多芬面对不幸用他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不屈的精神弹奏出生命的绝唱……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课文中的人性光芒发掘出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我们人格教育的目的。

2.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体悟做人的道理“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途径。

经过研究,让学生们从善与恶,忠与奸的人物的身上区别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的喜与悲,成与败的命运中去明白人的意义,体会文章的道德评判。

在探讨课文《杨修之死》中杨修致死的主要原因时,学生一致认为其“恃才放旷”,耍小聪明,不拘小节,无视他人的存在。

我紧接着就问: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有!”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有学生说我们班就有这种人。

那么我们应从杨修之死中明白什么道理呢?学生经过讨论,然后总结:一个人应有健全的人格,要有正常人的心理,不能唯我独尊,自私冷漠,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润物无声——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润物无声——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味尊崇所谓 的标; 隹答案 , 而无视语文教育在陶冶情操、 塑造 人
格 、 承 文 化 、 悟 人 生 、 设 精 神 家 园 等 方 面 的 作 用 , 是 就 传 感 建 于 出现 了有 些 学 生 不 惜 让 自 己 的 父亲 或母 亲 一 次 次 “ 死 ” 自 惨 于
己笔 下 的 可 悲现 象。
的 发展 ,是 指 学 生在 原有 基础 上 可 持续 的终 身 发 展 而 不 是 只
局 限于在学校的 当前发展。
其 次 ,语 文 学 科 的性 质 和 任 务 规 定 了人 格 教 育 应 成 为 语 文 教 育 的一 项 重 要 任 务 。 新 “ 文 教 学 大 纲 ” 语 文学 科 的 性 语 对 质 和 任 务 作 了 明确 的界 定 。语 文学 科 是 “ 重 要 的 交 际 工 具 , 最 是 人 类 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体 现 了 “ 具 性 ” “ 文 性 ” , 工 和 人 并 重 的 精神 。语 文 的 基 本 特 点 是 “ 具 性 与人 文性 的 统 一 ”所 以 工 , 语 文 教 学 一 方 面 着 眼 于 语 文 课 程 培 养 学 生 语 文 运 用 能 力 的 实 用 功 能 和 课 程 的 实 践 性 特 点 ,另 一 方 面 着 眼 于 语 文 课 程 对 于 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 对于 学 生 思 想情 感 熏 陶感 染 的功 能 。
教 学艺术 i
润物无声一
谈语文教 学中的人格教育 。
四川 省 渠 县 中学 张沽 敏 正 如 教育 的终 极 目标 是 人 的 教育 , 文 也 不 例 外 , 文 教 育 关 语 语
应 试 教 育 的 大 行 其 道 ,使 教 育 者 和 受 教 育 者 丧 失 了 自主 意 识 ,沦 为 考 试 的奴 隶 ,属 人 的教 育 变 成 了人 属 的教 育 ” 教 “ , 育 的人 文 意 义严 重丧 失 。在 语 文 学科 领 域 , 文教 育 也 放 松 了 语 对 人 文 精 神 的追 求 , 了 应试 升 学 , 文 教 育 陷入 了支 离 破 碎 为 语 的 分 析 和 题 海 之 中 , 尽 全 力 去 挖 掘 文 中 所谓 的 微 言 大 义 , 倾 一

语文人格教育

语文人格教育

语文人格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形成。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语文人格教育,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

语文人格教育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人文情怀的文本,如《荷塘月色》、《草房子》等,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中展现出来的深刻人性,厚重情感,引导学生从阅读中体会人文关怀。

同时,注重启发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意识,讲解相应的文化知识及道德情操,例如《聊斋志异》中的“匡庐神”、《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人物,引导学生自觉承担自身责任。

另外,在语文教师的日常语言使用中,应当注重自身语言修养,讲究言辞用语,严格遵循敬语、礼貌用语等言语规范,才能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同时,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举止也需要符合社会公德标准,例如文明交通、保持公共卫生等方面,这也是语文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课外拓展方面,语文活动可以丰富多彩,如开展作文比赛、阅读活动等,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加强人文关怀意识。

例如,开展“我爱我的家乡”主题作文比赛,引导学生关注当地民俗、自然风光等特色,激发家乡情感、民族情怀。

再如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关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与传统美德,善于从读书中寻找文化答案,培养爱国、尊崇的价值观。

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例如通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信、锻炼协作能力等。

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情景演绎等交流形式,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提高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语文人格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以语文教育为主体,以人格教育为根本,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认真实施阳光、科学、严谨、符合发展规律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
语文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修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呢?
一、加强教师人格修养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能让他的学生铭记一生。何以如此呢?其关键就是教师的人格修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语文教师如果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开放的大语文观、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扎实的语文功底等学习品质,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人格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中养成人格
把健康人格的养成有机地融合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教学中养成学生的健康人格。①倡导个性阅读、整体感悟的阅读教学法,即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思维的主动性。②倡导生活作文教学法。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生命需求之中,在作文教学中致力于学生观察、感受、内化生活的能力培养,重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发展思维与作文应试的关系、自主作文与独立人格发展的关系。③重视听说教学。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听说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二、挖掘教材中蕴涵人格教育的内容
教材是学生形成人格、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依据和来源之一。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教师应自觉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形成健康的人格。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把握课文题目中的人格教育因素。许多课文的题目就包含了对人格的思考、塑造。教授这类课文时教师不必急于打开“题目”这扇门,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探究状态。②展开作者的人格教育因素。讲课时,可适时拓展、介绍体现作者人格方面的事例,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③重视文章中的人格因素。很多课文中富含人格教育的资源,如《我爱这土地》中艾青那份真挚、炙热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动情中悟理,在启智中育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的人格教育。

三、探索语言人格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也是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①创设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课堂。②重视“合作教学”,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教互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③优化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学习先进经验,力求创新。④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如采用辩论、演课本剧、朗诵大赛、背功大比拼、课前五分钟讲话等教学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四、改进语文课外活动人格教育方式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不能停留于课堂。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外采用课外阅读、写阅读随笔、指导影视观赏等方式对学生予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