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_与苏力先生商榷

合集下载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悲剧作品。

该剧主要讲述窦娥因受害而寻求复仇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悲情和惨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窦娥的悲剧呢?本文将从窦娥的性格、世态炎凉以及社会制度等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窦娥的性格入手,她是一个极其善良而又无畏的女子。

她的善良体现在她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身边的人。

在不幸遭受侮辱后,她并不是一个被动等待命运的人。

相反,她寻求着复仇的机会,同时也不忘帮助其他人,包括给穷人分发钱财、安慰受难者等等。

然而,她的无畏性格也导致了她的悲剧。

她对权威人物的言行没有顾忌,甚至因此得罪了旁人。

而在当时,尊卑等级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普通人如果得罪了权威人物,就很容易受到报复。

因此,窦娥的善良和无畏,构成了她悲剧的第一原因。

其次,从世态炎凉的角度来看,也能够解释窦娥的悲剧。

窦娥所处的是一个暴虐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责任感淡薄,结果是民生疾苦,民不聊生。

窦娥以及其他普通百姓,就没有得到视线之内的机会。

他们的命运像草芥一般,在权力的洪流中四处漂泊,直到消逝在深渊之中。

窦娥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妇女,没有财产,没有亲属,连一个庇护之所都没有。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渺小和无助,更不用说一个被冤枉的妇女了。

这是窦娥悲剧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影响也导致了窦娥的悲剧。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无权无势,只能做一个闲散的陪衬。

更何况,窦娥又因为身世的原因,没有一个可以庇护的亲人。

在这种境况下,她很容易成为社会虐待和歧视的对象。

她遭受各种不公正待遇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公道。

更令人痛心的是,她最终被指控为妖怪,居然被绞死在市场上。

窦娥悲惨的命运是封建制度的产物,而她的悲剧也为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待遇敲响了警钟。

综上所述,窦娥的悲剧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她的善良、无畏、社会状况以及封建制度等因素,都共同合力导致了她的悲剧。

窦娥的读后感

窦娥的读后感

窦娥的读后感《窦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优秀传统戏曲,它以唐代女诗人窦娥的故事为题材,通过对窦娥的生活遭遇和情感纠葛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和坚强意志。

这部戏曲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读完《窦娥》,我深受感动,对窦娥的命运和她的坚韧不屈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窦娥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女子。

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经历了家庭的不幸和磨难。

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又重病缠身,家中的生计全靠她一个人来维持。

窦娥是一个聪明伶俐、善良贤淑的女子,但是她却被逼着嫁给了一个丑恶凶暴的丈夫。

在这种不幸的婚姻中,她遭受了种种虐待和折磨,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她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坚强的意志,最终在悲剧的结局中,她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

窦娥的命运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但她的遭遇却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

在那个时代,女性没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她们的命运往往被家庭和社会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她们没有选择自己的命运的权利。

窦娥的悲剧命运,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让我对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但是,窦娥的故事也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坚强意志的赞美。

尽管窦娥的命运非常不幸,但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她用自己的坚韧不屈和不屈的意志,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她在痛苦和折磨中,依然保持着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的坚强和勇敢,让人深受感动和敬佩,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通过阅读《窦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平等和尊严的追求。

窦娥的故事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社会给予女性的自由和平等,也更加关注和关心那些在不公正社会中受到压迫的人们。

同时,窦娥的坚韧和勇敢也给了我对生活的勇气和对幸福的追求。

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磨难,我们都应该像窦娥一样,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它的悲剧力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道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悲剧人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其次,悲剧人物的结局总是毁灭,或者是理想和精神的毁灭。

悲剧根源: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冲突。

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乃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

”但用意志或性格解释悲剧是唯心主义的。

悲剧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根源。

《窦娥冤》表现了窦娥悲剧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窦a娥对生活不敢奢求,三岁丧母,十七岁丧夫,她原打算驯顺地侍姑守寡,默默地忍受煎熬,让古老而野蛮的封建习俗慢慢地把她销蚀净尽。

可是元代封建社会连这样卑微的生活要求也容纳不下,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啊!关汉卿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暗无天日的元代封建社会图景:豺狼当道,虎豹横行,黑暗势力丝连线结。

在这样的社会图景里生活的窦娥连起码做人的权利都无法保障,所追求的正义和光明就无法实现,就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窦娥要被活生生地吞噬。

正是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注定了窦娥的毁灭。

悲剧性格:悲苦命运和高尚品格构成窦娥悲剧性格的特征。

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平民弱女子。

她善良、仁爱、有自我牺牲精神。

窦娥同蔡婆在孀居生活中相依为命,在遭受迫害时患难相扶,她对蔡婆充满了怜孤尊老的体恤和友爱。

在昏官桃杌的公堂上,身受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她一口咬定“委得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决不屈招;但看到血淋淋的刑棍要向蔡婆打去时,她屈认了毒杀张老头之罪,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把年迈的蔡婆从刑杖下解救出来。

接着要求刽子手绕道从后街走,担心走前街被蔡婆看见“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的惨状。

直到鬼魂托梦去见窦天章时,她还不忘请求父亲收养照顾蔡婆。

她是压迫和屠戮的反抗者,光明和正义的追求者,她抗拒地痞恶棍的威胁,她不屈服于封建衙门的吊拷绷扒,即使死到临头,她也要“争到头,竟到底”。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_与苏力先生商榷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_与苏力先生商榷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与苏力先生商榷康保成本文对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提出商榷,主要观点是: 1.在元杂剧《窦娥冤》中,桃杌把窦娥判斩并不如苏文所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出”的“基本合乎情理的判决”; 2.在法庭上,原告张驴儿的陈诉并不比被告窦娥的申辩更可信; 3.即使在古代,窦娥在刑讯逼供下承认“药死公公”也不能称为“证据之王”; 4.窦娥的冤案不是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造成的。

文章提出,在进行“法律与文学”的研究时,务必要注意二者的区别,切勿步入误区。

关键词 窦娥 桃杌 冤案 证据 有罪推定 无罪推定 法律与文学作者康保成,1952年生,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 510275)。

最近三十年,在北美与英国,“法律与文学”渐渐成为受法学家关注的一块新的交叉学科领域。

我国学者也有把文学作品引入法学研究的,其中苏力先生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以下简称“苏文”)就是这样一篇论文。

该文从司法的角度解读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窦娥冤》,为人们认识这出古典悲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又从窦娥的冤案联系到我国法制史及司法理论中的相关问题,亦颇有心得。

然而,笔者既不同意苏文对《窦娥冤》及作者关汉卿思想倾向的基本判断,也不同意苏文对我国法制史及相关司法理论的认识。

本文拟首先对苏文提出的主要观点逐一进行商榷,然后对如何开展文学与法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一、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窦娥的冤案并不复杂:强行闯进蔡婆家的地痞流氓张驴儿想毒死蔡婆,以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没想到放有毒药的羊肚汤被他老子喝下,一命呜呼。

张驴儿胁迫窦娥“私休”不成,便到官府诬告窦娥药死其父,无辜的窦娥被太守桃杌问成死罪判斩。

苏文指出:以往的研究者强调窦娥的悲剧“是官吏贪污腐败、刑讯逼供和昏庸无能造成的”,“然而这种概括未必是关汉卿的看法”。

因为“戏剧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甚或细节暗示判定窦娥死罪是因为桃杌收受了张驴儿的钱财”,桃杌虽然“能耐不大”,但也并非“昏庸无能”,“仅就证据而言”,即便是“廉洁、刚正的官员”窦天章,“也会做出与桃杌相类似的判决”。

精品文档 (139)《窦娥冤》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精品文档 (139)《窦娥冤》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问题探究《窦娥冤》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剧中的窦娥是一个有着鲜明性格的戏剧形象。

有人说,剧作塑造窦娥的形象在于“对传统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窦娥的形象是反封建的英雄形象,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彻底否定。

有人说,窦娥反对的、否定的只是封建官吏中的贪官酷吏,并非整个的封建制度,窦娥的反抗精神是有时代局限的。

你认为,对窦娥的反抗精神应当怎样评价较为妥当?第二个问题:《窦娥冤》是一出悲剧。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窦娥“有价值的东西”表现在哪里?剧作塑造这个悲剧,其意义是什么?探究思路: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既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悲剧的特征。

第一个问题,窦娥有没有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精神,毫无疑问,这是有的。

当窦娥为自己的生存拼尽全力进行合理合法的抗争却被官府判为死刑之后,窦娥把斗争的矛头由张驴儿转向了封建的官吏和封建的制度,特别是那曲《端正好》,矛头直指象征着封建最高统治者的天与地,这种大胆的反叛精神,在我国古代的戏曲中是少有的。

但是还不能因此说窦娥是反封建的英雄,更不能说剧本塑造窦娥的形象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彻底否定。

第一、窦娥虽然在押赴刑场之时指天斥地,控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但是,在刑场立下三桩誓愿,又把伸冤的希望寄托于天:“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这说明在她心目中整个社会秩序还是合理的。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她仍相信正义在天,公理在天,她寄希望于头上的“湛湛青天”。

这些都说明作者的思想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

第二、窦娥在刑场的三桩誓原,头两桩是为了证明自己“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第三桩则是为了惩罚贪官污吏:“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浅析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浅析

《窦娥冤》⼈物悲剧命运浅析《窦娥冤》⼈物悲剧命运浅析中学语⽂论⽂《窦娥冤》⼈物悲剧命运浅析林雪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地悲剧,有着“中国悲剧第⼀丰碑”之美称.⼈教版必修四戏剧单元选录了其中地第⼀、⼆、三折.在教学过程中,本⼈与学⽣⼀起探讨研究,逐渐发现主⼈公窦娥必然会⾛向悲剧这条不归之路.⼀、戏剧⽭盾冲突地设置导致窦娥必然⾛向悲剧我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是戏剧⽂学地⼀般规律.剧作有没有“戏”中地“戏”指地就是⽭盾冲突.戏剧⽂学中,没有⽭盾冲突,戏剧就没有表现⼒,当然也就没有鲜明地⼈物个性,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故事情节引⼈⼈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窦娥冤》剧作地主⼈公窦娥是处在⽭盾中⼼地.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窦娥和婆婆、张驴⼉以及官府之间地⽭盾冲突.地痞⽆赖张驴⼉见窦娥是⼀个⼿⽆缚鸡之⼒地弱⼥⼦,便想要⾃⼰⽗⼦俩娶窦娥婆媳俩,⾯对张⽒⽗⼦地逼迫威胁,蔡婆婆屈服于外部势⼒,弃置礼教,甚⾄还反过来劝说窦娥要屈服;⽽窦娥则坚守⾃⼰地⽴场,甚⾄还严厉地批评婆婆“可悲可耻”,甚⾄把批判地对象进⼀步扩⼤到所有忘却旧恩寻找新欢不守贞节地妇⼥,说“妇⼈家直恁地⽆仁义,多淫奔,少志⽓;亏杀前⼈在那⾥,更休说本性难移”.由此可见,窦娥与张驴⼉、婆婆之间地⽭盾冲突实际上就是是否要守护妇⼥贞节,是否要严格维护封建礼教地⽭盾.窦娥地态度是⾮常明显地,她严格按当时社会对⼥性地要求来规范⾃⼰地⾏为,但是⿊恶势⼒⼜可以对这些礼教任意践踏,对这个弱⼥⼦进⾏威胁逼迫,在这两组⽭盾冲突中,蔡婆婆地选择显然是错误地,张驴⼉⽗⼦地⾏为显然也是天理不容地.所以,窦娥批评婆婆,反抗张驴⼉地勇⽓来⾃于内⼼深处对封建礼教地维护.张驴⼉⾃⼰误把⽗亲毒死,却诬陷清⽩地窦娥;窦娥想依靠衙门洗清⾃⼰地冤枉,因为她相信官府肯定会为⾃⼰洗清冤屈,伸张正义.此时戏剧将⽭盾冲突推向了另⼀个层次——窦娥和官府之间地⽭盾.官府本来是公道地象征,是为百姓伸张正义地地⽅.⽽滁州太守桃杌不但⽆意于维护正义,反⽽凭借⾃⼰地权⼒,对窦娥进⾏严刑逼供,欲屈打成招.在这样地情况下,本性善良地她害怕婆婆会和她⼀样遭到毒打、为了保护婆婆不受到伤害,她只好“负罪”.⽽窦娥地屈服是在⽤⾃⼰地⽣命表达中国封建礼教地另⼀个重要内容——孝道.窦娥最终被判死罪.从《窦娥冤》中地各种⽭盾冲突地设置可以看出,这些⽭盾冲突表⾯上是窦娥与婆婆、张驴⼉、桃杌太守之间地⽭盾,实际上是以窦娥与整个⿊暗社会之间地⽭盾——这个⿊暗社会中,恶霸以强欺弱、以恶欺善;官府昏聩腐败,贪赃枉法;社会制定各种各样地封建礼教要求⾃⼰遵守,⽽那些⽆赖们可以不遵守,甚⾄还要对⾃⼰加以威胁迫害.为什么守节守孝地⼈受到迫害,连个伸张正义地地⽅都没有?由此可见,窦娥对婆婆越不认同,对张驴⼉反抗得越激烈,就是对这种荒谬地封建礼教维护得越紧,其悲剧性也体现得越强!⽽弱⼩地窦娥,是⽆法和整个⿊暗社会抗衡.窦娥也必然⾛向悲剧命运!⼆、⼈物⾃⾝地⽭盾,也决定了窦娥必然⾛向悲剧课⽂节选地[端正好]和[滚绣球]唱词中,窦娥把天地作为⾃⼰满腔怨恨倾泻地对象,埋怨天地地糊涂,指责天地“错勘贤愚”.很多论者习惯引⽤此唱段,论述窦娥从⼀个严守妇道地善良地普通妇⼥,发展成为具有强烈地反抗精神,敢于反抗官府、控诉天地甚⾄⼤胆否定官府否定天地权威地⼥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就提出了这样地疑问,既然窦娥这样指天斥地,可她为何还是将所有地希望寄托在天地神灵地⾝上,为何要靠天地来实现⾃⼰地三桩誓⾔?为何靠天地显灵来惩罚这些贪官污吏?这样不⽭盾吗?同学们在激烈地辩论中发现了⼀个惊⼈地事实:这样不但不⽭盾,反⽽是作者独具匠⼼地艺术魁⼒所在!传统观念中天地⿁神在古代是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地最⾼秩序地象征,⼈们相信“青天⼤⽼爷”能主持公道.可是窦娥在⾃⼰地遭遇过程中,逐步看清了在这样⼀个恶⼈横⾏地社会中,所谓地天地也清浊不辨,善恶不分.她由相信到怀疑再到否定地精神历程,把⽭头直指⼈民⼼中最⾼秩序地象征——天地,这⼀声呐喊,是对天地⿁神地全⾯质问,是对⽣死善恶地根本怀疑,是对现有秩序地猛烈声讨,是对⿊暗时代地整体否定.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地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起地.窦娥⼀开始对⾃⼰地现存状态和社会地现存秩序是有认同感地,是因为这个政治秩序不能够保证⾃⼰地正常⽣活,甚⾄还要成为摧毁⾃⼰正常⽣活地罪魁祸⾸,她便⾃然地对这个社会产⽣了失望乃⾄绝望.作为⼀个弱⼥⼦,⽽她⼜不能找到⼀个更好地办法来洗雪⾃⼰地冤屈,所以她⼀⽅⾯指天斥地,⼀⽅⾯⼜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冤情,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窦娥⾝上思想地局限性.她斥责当时地⿊暗现实,却⽆法从根本上动摇当时地封建统治阶级,她表达了⾃⼰变⾰现实地美好愿望,⼜找不到从根本上跳出⽕海地办法,她骂天地,⼜只能依赖天地,由此可见,现实中地窦娥们遇到这样地冤情,是找不到出路地,也就只能⾛向灭亡.当然,正如鲁迅笔下祥林嫂对有没有灵魂地怀疑,⼀个普通地百姓,能对⾃⼰地现存⽣存状态和现存社会秩序产⽣怀疑,这本⾝就难得可贵!窦娥由对现实彻底失望⽽表现出来地反抗精神,⼜何尝不是⼀种伟⼤地历史进步!这种思想地光辉,尽管微弱,也必将永远照耀着历史地时空!三、浪漫主义地艺术⼿法地折射出窦娥必然⾛向悲剧窦娥临刑前发了三桩誓⾔,⾎溅⽩练、六⽉飞雪、亢旱三年.想以此来昭⽰⾃⼰地清⽩,洗清⾃⼰地冤情.作者是运⽤积极浪漫主义⼿法,超越现实地想象和夸张地⼿法塑造⼈物形象.我们来分析⼀下三桩誓愿地特点:⼀是所⽤地典故有苌弘、望帝、邹衍、东海孝妇等⼈地故事,⽽这些典故本⾝就具有浪漫主义地⾊彩,主⼈公都是忠贞正直善良之⼈,却都“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恰恰是这些美德,却最终成了置他们于死地地“罪魁”.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窦娥所蒙受地冤情之深,窦娥内⼼怨⽓之烈;我们更从中看到了当时“官吏每⽆⼼正法,使百姓有⼝难⾔”地严酷现实.⼆是这些愿望地实现也不符合现实⽣活地逻辑:鲜⾎如何能溅上⽩练?三伏天怎么可能会下雪?⼤旱三年也未必就惩罚了官吏,受苦地还是⽼百姓.三是即使这些愿望符合⽣活逻辑,能不能实现还是⼀个巨⼤地未知数.我们思考⼀下,若⽼天有眼,为何不在窦娥⽣前为她洗清冤情?那么,即使她付出⽣命地代价,天地神灵也不会帮她实现誓愿.综合各⽅考虑,我们⼏乎可以断定,窦娥愿望在现实⽣活中实现地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三桩誓愿从侧⾯反映出⼈们对现实⼈世地彻底绝望,⽽被迫寄希望于虚幻地天地神灵地事实.也恰恰说明普通百姓在现实⽣活中有这样地冤情也只能是冤死到头,⾯对地只能是不可逃脱地悲剧命运.作者通过这样奇特地构思,借助丰富地想象,运⽤典故⽐较映衬,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民蒙受奇冤⽽⼜呼告⽆门地真实情况,让天地震惊,⼈神共怒.三桩奇愿虽为⼈情所求,但“与事理不和”,只能体现⼈民伸张⼈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地美好意志与愿望⽽已.它为刻画窦娥地⼈物形象添上了最着⼒地⼀笔,使⼈物地悲剧性更浓烈,具有震撼⼈⼼地艺术⼒量.四、⼤团圆结局反衬了窦娥必然⾛向悲剧窦娥发三桩奇愿,最终皇天也真地“从⼈愿”,三桩誓愿先后应验,使得窦娥地冤情得以昭告于世⼈.现实⽣活中其实是不可能地.戏剧地第四折结局部分,窦天章替⼥伸冤,使恶⼈得到了应有地惩罚.尽管窦娥已死,但毕竟还是洗清了冤屈,若是窦娥地下有知,悲伤地同时,内⼼也还是会有些许安慰地.观众看完之后,也会带着轻松地⼼情⼼满意⾜地回家.但我们再仔细想想,若是在现实⽣活中,窦天章⼀定能中举吗?即使中了举,⼀定能官⾄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吗?即使担了⾼官,就⼀定会有机会为⼥⼉伸冤吗?所以,在那样⼀个⿊暗地现实⽣活中,窦娥之冤地形成地概率是很⼤地,⽽能被洗清地概率却是微乎其微地.由此可见,这个中国戏曲中惯⽤地喜剧式结局只不过是狗尾续貂,基本上没有任何地实际作⽤,这种“喜”充其量也只是隔靴搔痒罢了.这种⼤团圆式地结局恰好⼜反衬了窦娥悲剧性地深刻性!《窦娥冤》就是以这样独特地艺术魅⼒,成为我国戏艺术史上璀璨地明珠.悲剧主⼈公窦娥没有对命运地不公安排逆来顺受,⽽是勇于反抗.然⽽,也正是这种反抗造成了她地巨⼤不幸:正义不得伸张,良知遭到损毁,公理被谬论所掩埋.这正体现了窦娥作为⼀个⼈地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在这个意义上说,窦娥地冤屈让⼈感觉到美被毁灭,被摧残,催⼈泪下.这种不幸地原因是与普通⼈有某种相似之处,这就令观众产⽣了设⾝处地地惊惧与恐怖.所以,这种悲剧地风格是崇⾼、壮美地.余秋⾬先⽣说过:⼀种⽆法消除地⽭盾,永远做不出⼀个最佳⽅案,⽆法找到简单结论地结构,即潜隐在作品背后地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这样地结构给作品带来了伟⼤地永恒地艺术魅⼒,使作品产⽣⼀种宏⼤地悲剧美,让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反复咀嚼,留下⽆限地想象空间.我想,这正是《窦娥冤》这部戏剧具有如此⼤地艺术魅⼒地原因所在吧!林雪冰,教师,现居湖南浏阳.。

浅谈对窦娥悲剧的认识

浅谈对窦娥悲剧的认识

浅谈对窦娥悲剧的认识摘要:《窦娥冤》着力于书写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血肉丰满的下层妇女形象,为我国文学人物长廊塑造了一个不朽的悲剧人物形象。

就窦娥的悲剧,笔者认为:第一,《窦娥冤》是一出心灵悲剧,是窦娥的心灵家园在那个特定时代幻灭的心灵悲剧;第二,《窦娥冤》是一出亲情悲剧,她的死是由自己的亲生父亲所导演的人生悲剧;第三:《窦娥冤》更是一出社会悲剧,它深刻揭露元代社会民不聊生的现实,真实地反映出元代社会的黑暗混乱。

窦娥善良而又倔强的性格注定了她在那个时代悲剧的命运,使我们感动,使我们反思。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事实心灵悲剧亲情悲剧社会悲剧前言元代是我国杂剧的黄金时代。

在群星灿烂的元杂剧作家中,关汉卿成就最高。

他晚年的作品《窦娥冤》,则是他出色的代表作, 秦克祥曾称赞其“堪称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1]”。

主人公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历史上元朝社会的黑暗。

七百多年来,这部著名悲剧仍以其“感天动地”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感染、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欣赏者。

那么,为什么说它是悲剧的典范呢?窦娥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血肉丰满的下层妇女形象又是如何来感染我们,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的呢?作为“80后”的我们,又是如何来看待窦娥之冤之悲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窦娥身上的悲剧事实。

一、悲剧事实窦娥一生命运多舛,厄运连生:她三岁丧母,七岁被负高利债又缺盘缠赶考的父亲作为价值四十两银子的财物抵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其命运如何可想而知。

更为悲惨的是,窦娥十七岁结婚,她的婚姻生活只持续了两年,丈夫便死了。

无论她的丈夫如何,其去世对窦娥都是一种打击。

至此,“窦娥作为一个青春、健康的正常女性,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将面对丧夫后的空寂与凄惶”[3]。

按当时正常的生活轨迹和生活准则,她从此便是空房独守,在漫漫长夜里终其一生咀嚼她的痛苦与无奈了。

这便是她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悲惨境地:既要面对社会的伦理舆论,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与道德戒律的矛盾与冲突。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订《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

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

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论《窦娥冤》悲剧性

论《窦娥冤》悲剧性

论《窦娥冤》的悲剧性周梦杭10汉语言文学(6)班20100141024分析《窦娥冤》中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窦娥作为一个集孝顺和抗争于一体的善良但又命途坎坷的人,她本身就值得我们怜悯,加之附加在她身上的巨石般的冤情,更是让我们为之叹息。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极其低下,窦娥就是当中的一份子。

当她为人女时,她毫无人身自由权可言,而是处处受制于封建家长的管束。

窦天章为了抵债,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梦,将窦娥出卖给了蔡婆婆,让她成为了童养媳,而小窦娥对自己的命运却无力改变,这使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年幼的窦娥在心里深埋下了对命运不公的火种。

蔡婆婆去讨要债务,不想被赛卢医加害,张驴儿父子在危难之际救了蔡婆婆,听说蔡婆婆家有媳妇,起了逼良为娼的邪念,欲将蔡婆婆和窦娥占为己有。

蔡婆婆天生逆来顺受的软弱性,加上她的自私,导致张驴儿父子有机可乘,她经不住他们父子的威胁就将自己的儿媳出卖了,直接的引发了悲剧的发生。

回到家的蔡婆婆将前因后果告知窦娥,谁知窦娥打死不从,一步步的将张驴儿的邪心逼出,最后阴错阳差害死自己父亲并嫁祸于窦娥,他用金钱收买了太守桃杌,最后有了桃杌造就的千古奇案。

窦娥已经具备了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她的忠孝和贞操观极强,她认为为人子就应该无条件的孝顺家人;为人妻,就应该三从四德,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该再嫁。

她在一天天,一年年的生活成长中固守着心中那早该荒芜清除的杂草,而且这份固守越来越坚定,是她固守的信念杀死了她。

一生清白的窦娥一直坚信上天自有公道,冤情能通过官府查个水落石出,为自己讨回真理。

不想在当时的社会已是黑暗腐败到了极点,恶势力占了极大的上风,坏人有官吏撑腰,衙门也成了罪犯逍遥法外的场所。

窦娥进入公堂,就受到了官吏的严刑逼供。

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定案,不再复勘,说明当时的法律是非常野蛮、不合理的。

窦娥的无辜受戳,更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

我看“朱康之争”

我看“朱康之争”

我看“朱康之争”摘要:老师在上课时提到了朱苏力教授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并加以否定:角度是新颖的,但是存在“硬伤”;同时举例康保成教授的《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与苏力先生商榷》一文并加以赞同。

学生深入分析了这两篇文本,并结合其他论文资料,对这二位的观点进行一番简要的论述并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跨学科解读的方法。

关键词:文学与法律窦娥冤解读证据无罪推定正文:学界一般认为文学与法律是两条道上跑的车,因为文学以情为本,反映着人性的莫测,法律是行为的规范,追求着规则的明确与稳定;文学寻求个性的张扬,讲究推陈出新、别出心裁,法律则是体现普遍的公意,强调既定规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文学重感性,多形象思维,法律重理性,多抽象思维1。

但其实,看似“水火不容”的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借用苏力教授的话来说,它们称得上是“孪生兄弟”2,其关联主要有二:其一,同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文学与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它们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必不可免会相互影响,恩格斯早就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其二,文学与法律还会互相渗透,正是这种相互渗透导致两者边界的模糊甚至泯灭。

具体来说,这种渗透一是法律文本的文学化和司法过程的戏剧化。

正因为二者的这种特殊关系,从文学(广义的,但主要指叙事文学)来研究法律并不是一个新鲜事。

在中国,至少自90年代以来,法学界已经有一些法律学者已经以不同的进路和方式触及到法律与文学的领域。

如贺卫方的论文《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风格与精神-宋代为基本依据兼与英国比较》,文章就涉及了古代官吏“司法”中判决书写作的文学色彩,特别是那种有明显文学追求甚或有“玩文学”之嫌疑的“花判”;梁治平的《法意与人情》,主要以古代文人的笔记、小品、故事为材料,比较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简单提出和阐发一些法律的问题3。

但是在这个跨学科的问题上,法学和文学二者的冲突依然不可忽视。

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

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

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第一篇: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悲剧是如何发生的?要一领净席, 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 挂在旗枪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 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 都飞在白练上者。

⋯⋯如今是三伏天道, 若窦娥委实冤枉, 身死之后, 天降三尺瑞雪, 遮盖了窦娥尸首。

⋯⋯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 从今以后, 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①面对着行刑的刽子手, 满腔冤愤无处可申的窦娥发出这种令天地、百姓战栗的誓愿。

苦命的窦娥, 三岁母亡, 七岁时父亲将她卖给蔡家作童养媳;长大成亲两年后丈夫身亡, 窦娥本一心伺候婆婆, 谁料大祸天降, 无赖张驴儿父子威逼她婆媳同他们父子成亲。

窦娥坚决不从。

张驴儿本想毒死蔡婆婆, 不料毒死自己的父亲。

张驴儿以“公休”要胁窦娥“私休” ———顺了他的淫欲, 窦娥不愿。

到官府衙门, 张驴儿恶人先告状。

为保护蔡婆婆不受刑讯, 窦娥委屈地承认是自己毒死张驴儿之父, 被判死刑。

面对死亡, 坚贞的窦娥发下了这三桩誓愿。

此后, 竟一一实现。

两年后, 做了大官的窦娥之父窦天章, 巡视楚地, 窦娥冤魂告状, 冤案得以昭雪。

这个催人泪下的悲惨故事, 引发了历代观众、读者的诸多同情。

现代以来, 许多《窦娥冤》研究都利用剧中一些细节(例如, 审理此案的太守桃杌收取了“诉讼费”)强调窦娥或窦娥之类的冤屈是官吏贪污腐败、刑讯逼供和昏庸无能造成的。

① 窦娥在剧中似乎也有类似的概括: 在全剧结束前, 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 将滥官污吏都杀坏, 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1517 页)。

通过这种概括, 窦娥的形象因此被阐释为一种反抗的形象。

然而, 这种概括未必是关汉卿的看法, 而更多是现代语境中学者有意无意的创造。

我们必须足够精细, 将剧中(哪怕是作者偏爱的)主要人物的观点同作者本人的观点区分开来。

窦娥冤事件的启示和教训1500字

窦娥冤事件的启示和教训1500字

窦娥冤事件的启示和教训1500字我国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写的是一个弱小无助的寡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而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至今读来对人们仍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

元代穷苦书生窦天章要进京赶考,因欠下蔡婆的高利贷,被迫将7岁的小女窦娥抵给蔡家做童养媳。

窦娥在蔡家长大成人,成婚两年后就成了寡妇,窦娥认了这不幸的命运,愿意恪守封建道德,与婆婆相依为命,度过自己寡居的一生。

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连这一低下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流氓张驴儿父子俩要霸占她婆媳俩为妻窦娥遵守妇德,坚决不从。

张驴儿想用毒药毒死婆婆,留下她一人好下手。

不料毒药被张驴儿的父亲误食而死,接着张驴儿嫁祸窦娥,并告到官府。

官府接到此案,理应详加审理,然而他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毒打窦娥。

窦娥怕连累婆婆,违心成招,被判成死罪。

窦娥痛斥官府,指天发誓,最终被无辜杀害。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临刑前窦娥呼天抢地,发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呼喊。

窦娥性格中既有温柔贤慧的一面,又有刚烈坚毅的一面。

贤慧媳妇的苦难令人回肠荡气,悲从中来;刚烈性格的抗争,叫人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窦娥的刚烈性格满足了悲剧在这方面的要求,从而使《窦娥冤》的悲剧冲突具有不可调和的尖锐性。

窦娥在临死前,怨天责地,并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飞溅悬挂在旗枪上的丈二白练上;二要在三伏天,降下三尺瑞雪,以证其冤;三要楚州亢旱三年,窦娥死后,这三个誓言都应验了,死后窦娥千方百计寻找父亲申冤等等这些情节都反映了她对命运的抗争。

在窦娥身上,既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又有反抗性格的影子,这种既任命又不任命的矛盾性格,才使窦娥这个人物形象更真实可信。

这桩案子实际上并不复杂,是很容易查清楚的。

官府只要稍有一点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性,对弱者表示一点同情,稍微用脑子想一想事情的原委,并做一点简单的调查,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

你如何看待窦娥的反抗作文

你如何看待窦娥的反抗作文

你如何看待窦娥的反抗作文说起窦娥,那可真是个让人又怜又敬的女子。

她的反抗,在我看来,那真叫一个壮烈,又带着无尽的无奈和悲愤。

窦娥这姑娘,身世悲惨。

年纪轻轻就没了母亲,跟着父亲相依为命。

后来父亲为了赶考,又把她卖给了蔡婆婆做童养媳。

你想想,一个小姑娘,本该在父母的疼爱下无忧无虑地长大,可她却早早地经历了生活的磨难。

嫁过去之后,窦娥也没过几天好日子。

没过几年,丈夫就去世了,她就这么年纪轻轻守了寡。

这蔡婆婆也是个软弱的,放着高利贷,结果惹上了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

这张驴儿父子那是坏到骨子里了,见窦娥婆媳俩无依无靠,竟然想强占她们。

窦娥怎么可能答应啊!这时候她的反抗就开始了。

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那态度是相当的坚决。

她心里清楚,这是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她的骨子里有着一份倔强和正直。

她对着张驴儿就是一顿痛斥,那话说得是铿锵有力:“你这不知羞耻的东西,休想打我的主意!”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厌恶,就好像面前站着的不是人,而是两只恶心的臭虫。

可这张驴儿哪肯善罢甘休啊,他心生歹计,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霸占窦娥。

结果阴差阳错,他自己的老子喝了那有毒的汤,一命呜呼了。

这下可好,张驴儿反咬一口,把窦娥告到了官府。

这官府也是黑暗得很呐!那当官的不问青红皂白,只知道严刑拷打窦娥。

窦娥那瘦弱的身子,哪经得起这般折磨。

可她就是不认这莫须有的罪名,咬着牙,忍着痛,一声声地喊着冤枉。

那声音,凄惨又坚定,听得人心里直发酸。

窦娥心里明白,这世道不公,可她就是不认命。

在公堂上,她据理力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

她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说:“我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你们休想冤枉我!”可那当官的根本不听,一心只想早点结案,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最后,窦娥实在是没办法了,被屈打成招。

在临刑前,她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这三桩誓愿,哪一桩不是惊天地泣鬼神?那血溅白练,是她对清白的坚守;六月飞雪,是她对不公的控诉;大旱三年,是她对黑暗世道的诅咒。

你如何看待窦娥的反抗作文

你如何看待窦娥的反抗作文

你如何看待窦娥的反抗作文
窦娥是谁?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过她。

窦娥好可怜,她被诬陷了,还被判了死刑。

下雨天,我动不动就想起了窦娥。

老师说,窦娥临死前,血咒天不下雨,地不长草,三年之后,大旱。

我倒是想看一下窦娥说的对不对。

下雨天,我躲在家里,又看了看雨滴从窗户上滑过来。

它们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又像一串串银色的泪珠。

我突然觉得,窦天章的泪水肯定比那些雨滴还要多,还要悲伤吧。

窦娥冤枉啊,可惜她还是没有放弃,她还反抗了。

她向天地发誓,希望老天爷能见到她的冤屈。

她的反抗能力,并非用拳头,也不是用尖刀,而是用一颗威武不屈的心。

老师说,窦娥是古代的“女英雄”。

我很佩服她,她虽然只是一个弱女子,但她精神却像一座高山,永远不会倒塌。

窦娥的故事让我哭,也让我钦佩。

我希望将来我可以不像窦娥一样,坚强自信地面对困难,即便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我也会坚强地站起来,为自己发声。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

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

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入得里面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模板

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模板

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摘要:苏力教授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存在着两处明显的硬伤:一是不明白版本变迁,错把后人改动的剧本当作关汉卿所作,造成了失实;二是由于不能正确把握元杂剧的艺术特质,对关目情节进行了过度的文本细读,以至于过分泥实,混淆了文学作品与史料的界线。

关键词:失实;泥实Abstract: The paper of Professor Suli, whose title is The Tragedy of Dou E: The Problem of Evide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Justice, has two evident problems. Firstly, he didn’t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the editions. He looked on the changed drama by the other people as the one by Guan Han-qing himself. This is improperly. Secondly, he didn’t grasp the characters of art correctly .He read the drama too nibblely, confused the limit of literary works and histories.Key Words: Loss of the true text; Confined to the literal text近年来戏曲研究最引人瞩目的文章不是由戏曲研究者、而是由一个外来者——北大法学教授苏力完成的。

苏力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20XX年第2期上发表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下称“苏文”,本文所引苏力先生观点,均来自该文,不另注)一文,立足于从“法律与文学”这一交叉领域解读文本,分析了《窦娥冤》中所蕴含的“铁证如山”、“无罪推定”、“刑讯逼供”等法理学问题,对于处于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焦虑之中的古典戏曲研究者来说,这一尝试无疑具有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教学论文)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教学论文)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教学论文)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教学论文)肖理嫦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湖南涟源三中肖理嫦一.悲剧地位的界定王国维认为《窦娥冤》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悲剧佳作。

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

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1】张驴儿父子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恶人之列,但他们不是作家表现的主角;窦娥当然不会盲目的任由命运的播弄,她做出过最坚定最彻底的抗争。

所以,《窦娥冤》应当不属于前两种悲剧,仔细思量,还是与第三种比较贴合。

窦娥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的不幸遭遇,在元代社会,也是普遍的。

窦娥的死是“本着一点孝顺的心情”,逼不得已“屈招了药死公公”,她明知这种行为的后果,但又不得不为之。

鲁迅比王国维说得更简洁:“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窦娥冤》“毁灭的是一个善良女性的青春生命和柔弱的殉道者对现实社会的美好幻想。

”【2】《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作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其深刻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妇女的满腔怨愤使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的抨击了封建社会黑暗、窳败的政治,强烈的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

”【3】二.悲剧发生机制的设置窦娥的悲剧是由于其主观意志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先看窦娥主观意志对悲剧产生的影响。

首先,窦娥的贞节观。

窦娥十七岁守寡,并立志守节,时经三年。

显然,窦娥是深受儒家礼教影响的,并且是封建礼教的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

守节,是程朱理学特别提倡的。

如果是在宋朝,窦娥也许可以荣获一块贞节牌坊。

但窦娥的贞节观与元朝的主流意识是不符的。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山西省曲沃中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曲沃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与苏力先生商榷康保成最近,“法律与文学”渐渐成为受法学家关注的一块新的交叉学科领域。

苏力先生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从司法的角度解读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窦娥冤》,为人们认识这出古典悲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然而,笔者拟对苏文的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苏文提出,在《窦娥冤》中,张驴儿与窦娥“都没有提出而且也无法提出现代司法要求的可靠的直接证据”,“案件审理者只能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判断:谁的话更可信。

”苏文认为,张驴儿在法庭上的陈诉较之窦娥的申辩“更言之成理”,而且窦娥后来自己也招认“药死公公”,才导致桃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这“并非官吏无能或腐败的产物”。

现在,也让我们“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来分析案情,看到底谁的话更可信,看桃杌是否“无能”。

在法庭上,张驴儿振振有辞:“我家的老子,倒说是我做儿子的药死了,人也不信。

”苏文认为:“这是‘不存在合乎情理之怀疑’。

”的确,张驴儿没有杀父动机。

然而窦娥则是没有杀人动机。

谁主张谁举证,这在一般的诉讼案中为古今通用之原则,然而张驴儿作为原告,不仅拿不出窦娥杀人的证据,也说不出窦娥为什么杀人。

凭什么相信一个足不出户的年轻寡妇平白无故起了杀人之心呢? 这难道符合“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么? 只听一面之辞就滥施刑罚, 说是“无能”实在太轻了些。

凡事总有个来龙去脉。

一个姓张的被毒死在蔡家,按照“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官府首先要了解的应该是:这两家是何关系,这个畸形的家庭是如何组成的,张氏父子是如何进入蔡家的等等。

接着才是对命案本身的讯问。

对于这一切,窦娥详细的实事求是的回答显然把张氏父子解救蔡婆、被蔡家收留的事实交代得清清楚楚,她的话才显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比张驴儿简略的胡编乱造更可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大桥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大桥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大桥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

《战狼Ⅱ》《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平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己接近60亿。

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

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題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材料二: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

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 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

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材料三: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

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与苏力先生商榷康保成本文对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提出商榷,主要观点是: 1.在元杂剧《窦娥冤》中,桃杌把窦娥判斩并不如苏文所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出”的“基本合乎情理的判决”; 2.在法庭上,原告张驴儿的陈诉并不比被告窦娥的申辩更可信; 3.即使在古代,窦娥在刑讯逼供下承认“药死公公”也不能称为“证据之王”; 4.窦娥的冤案不是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造成的。

文章提出,在进行“法律与文学”的研究时,务必要注意二者的区别,切勿步入误区。

关键词 窦娥 桃杌 冤案 证据 有罪推定 无罪推定 法律与文学作者康保成,1952年生,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 510275)。

最近三十年,在北美与英国,“法律与文学”渐渐成为受法学家关注的一块新的交叉学科领域。

我国学者也有把文学作品引入法学研究的,其中苏力先生的《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以下简称“苏文”)就是这样一篇论文。

该文从司法的角度解读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窦娥冤》,为人们认识这出古典悲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又从窦娥的冤案联系到我国法制史及司法理论中的相关问题,亦颇有心得。

然而,笔者既不同意苏文对《窦娥冤》及作者关汉卿思想倾向的基本判断,也不同意苏文对我国法制史及相关司法理论的认识。

本文拟首先对苏文提出的主要观点逐一进行商榷,然后对如何开展文学与法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一、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窦娥的冤案并不复杂:强行闯进蔡婆家的地痞流氓张驴儿想毒死蔡婆,以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没想到放有毒药的羊肚汤被他老子喝下,一命呜呼。

张驴儿胁迫窦娥“私休”不成,便到官府诬告窦娥药死其父,无辜的窦娥被太守桃杌问成死罪判斩。

苏文指出:以往的研究者强调窦娥的悲剧“是官吏贪污腐败、刑讯逼供和昏庸无能造成的”,“然而这种概括未必是关汉卿的看法”。

因为“戏剧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甚或细节暗示判定窦娥死罪是因为桃杌收受了张驴儿的钱财”,桃杌虽然“能耐不大”,但也并非“昏庸无能”,“仅就证据而言”,即便是“廉洁、刚正的官员”窦天章,“也会做出与桃杌相类似的判决”。

事实果真如此么?且看关汉卿对桃杌的定位。

桃杌即 杌,并不是楚州太守的本名,而是古代传说中“四凶”之一的名谓。

所谓“四凶”,指古代四个不服从帝舜领导的部族首领浑敦、穷奇、 杌、饕餮。

而 杌尤为暴虐蛮横,不服管教。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 杌。

”①《史记・五帝本纪》亦记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 杌。

”张守节《正义》云:“凶顽不可教训,不从诏令,故谓之 杌。

”②依此可知,关汉卿把这位太守起名“桃杌”的寓意。

在《窦娥冤》中,桃杌对窦娥施以酷刑,“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③充分暴露了他的凶残暴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此外,元代明令禁止酷刑,因而桃杌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教训”、“不从诏令”的行为。

作品中虽然没有桃杌收取张驴儿钱财的情节,但在关汉卿笔下,这位太守的言行已经表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既贪财又昏庸无能的官。

先看他的上场诗:“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

”当张驴儿拖着窦娥来到衙门时,这位堂堂“父母官”竟然对着张驴儿下跪:“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这当然是一种漫画笔法。

正是通过不无夸张的漫画笔法,关汉卿生动地描绘出桃杌一类贪官可耻、可笑的嘴脸。

众所周知,元杂剧的人物是类型化的人物,剧中人分别由末、旦、净、杂等脚色行当来扮演。

元杂剧本无“丑”行(经明人修改的作品例外),反面人物往往由“净”装扮。

“净”就是花脸,演员通过面部化妆表示其滑稽可笑。

《窦娥冤》中的桃杌就是由“净”来装扮的。

在关汉卿的作品中,《望江亭》中的花花太岁杨衙内、《蝴蝶梦》中杀人如房上揭片瓦的葛彪,也都是由“净”装扮的。

不难想象,当这位涂着三花脸的太守大人向张驴儿下跪的时候,窦娥的悲剧命运也就注定了。

那么,关汉卿为什么不正面写桃杌贪污受贿的细节?从编剧技巧的角度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清初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提出过“立主脑”、“减头绪”的主张。

在只有四折容量的杂剧中,势必不能面面俱到。

本剧的“主脑”是窦娥之冤,造成冤狱的直接原因不是桃杌的贪婪,而是他的狠毒与愚蠢,因而略去这一细节并不说明桃杌是清廉的。

作品第四折在窦天章即将宣布为张驴儿、桃杌等人定罪时,窦娥的冤魂唱道:“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作品最后用题目正名总结全剧:“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可见,关汉卿的倾向是鲜明的,在他笔下,桃杌与窦天章经纬分明,前者属于草菅人命的滥官污吏无疑,而后者的身份是肃政廉访史,是朝廷的代表,是王法和正义的化身。

二者岂能混为一谈!在另一篇文章中,苏力把桃杌和窦天章,以及《十五贯》中的周忱、过于执,《魔合罗》、《勘头巾》中的完颜府尹等人,都列入“清廉”而“平庸”的一类,并说桃杌用“净”扮,属“丑角”,而“这一点也可以用于窦天章”。

④其实,《窦娥冤》中的窦天章由“冲末”扮演,“末”相当于后来的“生”,往往饰演正面人物,与三花脸桃杌有霄壤之别。

然而苏文却说:“尽管他(指桃杌)严格执法,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出了基本合乎情理的判决,但还是造成了冤狱。

”桃杌是否“严格执法”?把窦娥判斩是否“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出”的“基本合乎情理的判决”?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笔者和苏文的看法截然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①②③④《左传》,引自《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第1862页。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6—37页。

《窦娥冤》第二折,引自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本文所引《窦娥冤》及其它元杂剧作品,均用《全元戏曲》,以下不再注出。

苏力:《传统司法中“人治”模式———从元杂剧中透视》,《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二、到底谁的话更可信?苏文提出,在《窦娥冤》中,张驴儿与窦娥“都没有提出而且也无法提出现代司法要求的可靠的直接证据”,“案件审理者只能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判断:谁的话更可信。

”苏文认为,张驴儿在法庭上的陈诉较之窦娥的申辩“更言之成理”,而且窦娥后来自己也招认“药死公公”,才导致桃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这“并非官吏无能或腐败的产物”。

现在,也让我们“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来分析案情,看到底谁的话更可信,看桃杌是否“无能”。

在法庭上,张驴儿振振有辞:“我家的老子,倒说是我做儿子的药死了,人也不信。

”苏文认为:“这是‘不存在合乎情理之怀疑’。

”的确,张驴儿没有杀父动机。

然而窦娥则是没有杀人动机。

谁主张谁举证,这在一般的诉讼案中为古今通用之原则,然而张驴儿作为原告,不仅拿不出窦娥杀人的证据,也说不出窦娥为什么杀人。

凭什么相信一个足不出户的年轻寡妇平白无故起了杀人之心呢?这难道符合“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么?只听一面之辞就滥施刑罚,说是“无能”实在太轻了些。

凡事总有个来龙去脉。

一个姓张的被毒死在蔡家,按照“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官府首先要了解的应该是:这两家是何关系?这个畸形的家庭是如何组成的?张氏父子是如何进入蔡家的?等等。

接着才是对命案本身的讯问。

对于这一切,窦娥详细的实事求是的回答显然要比张驴儿简略的胡编乱造更可信:“我婆婆也不是他后母,他自姓张,我家姓蔡。

我婆婆因为与赛卢医索钱,被他赚到郊外勒死;我婆婆却得他爷儿两个救了性命,因此我婆婆收留他爷儿两个在家,养膳终身,报他的恩德。

谁知他两个倒起不良之心,冒认婆婆做了接脚,要逼勒小妇人做他媳妇。

小妇人原是有丈夫的,服孝未满,坚执不从。

适值我婆婆患病,着小妇人安排羊肚汤儿吃。

不知张驴儿那里讨得毒药在身,接过汤来,只说少些盐醋,支转小妇人,暗地倾下毒药。

也是天幸,我婆婆忽然呕吐,不要汤吃,让与他老子吃,才吃的几口,便死了。

”张驴儿辩驳说:“大人详情:他自姓蔡,我自姓张,他婆婆不招俺父亲接脚,他养我父子两个在家做甚么?”苏文认为:“这种逻辑推理很有道理,更有窦娥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支持。

”然而笔者认为,由于窦娥已经先一步把张氏父子解救蔡婆、被蔡家收留的事实交代得清清楚楚,她的话才显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相比之下,张驴儿没有讲出任何新的事实,只能称作狡辩。

进一步说,窦娥还举出了本案的关键情节和关键证人。

张驴儿不是说他不会药死老子么?是啊!羊肚汤本是蔡婆让给他老子的。

桃杌如果真像苏文所说,是一个“严格执法”的官员,那就应该抓住这一线索,继而审问当事人蔡婆,张驴儿的杀人动机便会暴露无遗。

桃杌如果真是一个“严格执法”的官员,那就应该把杀人未遂的赛卢医抓捕归案,以验证窦娥供词的真实性。

同时,卖毒药给张驴儿的赛卢医———本案的惟一证人,即使是污点证人,与张驴儿对簿公堂,真凶便会落入法网。

然而,桃杌在听了张驴儿的辩解和挑唆之后,便对窦娥施以酷刑。

尽管窦娥发出了“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的合理质询,桃杌却置若罔闻,这难道合乎“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么?人命关天。

从元代司法文献得知,凡发生命案,受理此案的官员务必要亲临现场验尸,而街坊邻居乃至里正、社长等,都是必须到场的重要证人,他们的证言将被写成“文状”,是定罪的证据。

①《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雷横打死白秀英,知县“拘唤里正、邻佑人等,对尸检验已了”,②正是元代司法制度的佐证。

现在,蔡家发生了人命官司,按照“一般的逻辑”,总应该传讯一下邻人和里正吧?这样一来,张驴儿的谎言不就立时戳穿了么?然而桃杌除了对窦娥严刑拷打之外,什么也没做。

如何看待窦娥的“招认”,这是笔者与苏文的另一处分歧。

苏文说:窦娥的舍己救人,“是一个可以理解却不大明智的行为,超出了一般人,包括今天的一般人可能理解和接受的情理范围了。

”如果说这句话还有些闪烁其辞、自相矛盾的话,那么注脚中则明明说“窦娥展示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利他主义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理由作为一个相关的证据”;甚至说,在当时的条件下,窦娥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之王”。

而在笔者看来,窦娥三次被打得昏死过去不认罪,到棍棒呼啸着打向蔡婆时,却情愿招认“药死公公”,按照“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法官理应抓住这一细节,详加戡问:被告缘何“招认”得如此反常?继而解开一位孝顺、善良的妇女何以会“杀人”的谜底,再继而对整个案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关汉卿的《蝴蝶梦》杂剧中,包公就是看到王母舍亲儿保继子的反常举动,才下决心解救王氏一家的。

然而,本剧中桃杌却立即宣判了窦娥的死罪。

苏文提出:假如窦娥不认罪,而让蔡婆去挨那无情的棍棒,“如果蔡婆婆也能挺住刑讯,那么依据当时的法律,就要对张驴儿拷刑,或只能‘取保放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