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的祭文

合集下载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1.引言1.1 概述生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命题,而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文学家,在他的自祭文中对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看法与思考。

本文旨在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的生死观进行深入的解析与理解。

陶渊明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诗歌作品将自然景物与人性的关系融为一体,体现出对生命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中,他的自祭文更是展现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独到见解。

自祭文是陶渊明于晚年创作的一篇寓言散文,借着寄托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来表达对生死的认识与思考。

在这篇文中,陶渊明以一个虚构的角色自述自己的一生,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

通过阅读自祭文,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生命的态度是既接受又超越的。

他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无常性,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他用诗意的笔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力,并在其中传达出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也展现了自省与反思的品质。

他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从中汲取教训并不断成长。

他通过深入的思考,逐渐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短暂,并以此深深珍视和感恩生命的赐予。

因此,本文将对陶渊明自祭文中的生死观进行详细的剖析。

从他对生命的无常性的认识、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自省与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恩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陶渊明生死观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陶渊明自祭文中的生死观。

我们将介绍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生平及其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同时,我们会介绍自祭文是陶渊明的一篇重要代表作之一,探讨它在陶渊明的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部分:正文在正文的第一章节,我们将详细探讨陶渊明的生死观。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生命的无常性和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

陶渊明自祭文

陶渊明自祭文

追忆自己的人生态度——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 ,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 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
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
复恋!
推想自己死后情景,简单安排后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 ,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 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 前誉,孰重后歌?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呜呼哀哉!
像没有第二位哩。 ——梁启超
三、东晋时代背景
东晋文人对生死 主题的关注
魏晋时期是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时代,随着士人们建功立业理想的破灭, 儒家思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瓦解,他们开始对自己短暂的人生和命运担忧 。许多生命的非自然死亡, 唤醒了人们的生命意识, 激发了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原来立德、立功、立言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 值追求在短暂的生命和离乱的现实面前变得脆弱而悲壮, 人们开始叙写个体的伤 悼之情, 这种悲伤, 不只为死者, 也为自己。 魏晋时期是 ‚人‛ 的全面觉醒和理性主义重新崛起的时代。对生死的思考 , 对死亡真实含义清醒而理智的认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迁逝之感, 是 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祭文本是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 章。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 托哀思,激励生者。但在东晋文人对于生死问题的特殊关注之下,许多文人乐
生死世界
——从《自祭文》浅析陶渊明生死观
讲者:
目 录
1 2
陶 渊 明 其人
文本分析
3
4
东 晋 时 代背 景
陶 渊 明 生死 观探究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自祭文》赏析生死的问题,是陶渊明思考与诗歌的重要主题,众多诗文都有涉及,如《自祭文》、《拟挽歌辞》、《形影神》、《杂诗》等。

《拟挽歌辞》的写作时间存在争议,多认为写于去世之前,与《自祭文》同年。

袁行霈先生不同意此说,认为写于壮年时期,两篇作品不是在同一心境之下所作。

《自祭文》为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其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没有了《拟挽歌辞》中的诙谐讥讽,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金人元好问赞美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说的是渊明的诗文与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清新自然,质朴淳厚;就渊明自己的诗文来说,《自祭文》为真淳之至。

渊明亦自言著文以自娱,故坦诚平实不造作,《自祭文》可看作其最真诚深刻的内心剖白。

《自祭文》有回顾总结性质,与他的其他相关诗文参看,可感受其内容的丰富,亦可在对比之下体味其最质朴的语言。

全文由秋之萧索写及己之辞归,然后由死及生,回首往事,对比己之乐天委分与彼之愒日惜时,述己之异志;既又重回此时,想象己之葬礼与死后,再申己怀,最后感叹人生之难与死之不惧。

下文逐句对陶公《自祭文》1进行赏析: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渊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九月作《自祭文》,是年十一月,卒。

文首序时,是祭文的惯例,可在自祭文中,值得玩味。

该处的时间,有解作写祭文的时间,亦有解作渊明预测的大化之时。

据袁行霈考证,《拟挽歌辞·其三》写于渊明壮年时期(46岁),中有“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2句,此当为预测,而时隔二十年,从衰得白,从白得老,是不是也要从老而终了呢?渊明大概是有此想的,故而在76岁时的九月作了《自祭文》。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3,贫病交加的晚年冷风萧索的漫长秋夜,渊明辗转反侧:又是草木黄落的时节,可草木还会随霜露的改易而再生,我是不是要像鸿雁那样开始远征了呢?这一去,还会再回吗?寒夜秋风,鸿雁落木,或是实写,或是起兴,清冷萧索之气顿生。

陶渊明:自祭文

陶渊明:自祭文

陶渊明:自祭文 导语: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洗洗清泉。

辛勤劳作,不剩下半分体力,心中常 常有闲情逸致。

乐从天道,安守本分。

就这样终其一生。

以下这篇“陶渊明 :自祭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欢迎阅读! 歲惟丁未,律中無射。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

鴻雁於征,草木黃落。

陶子將 辭逆旅之館, 永歸於本宅。

故人淒其相悲, 同祖行於今夕。

羞以嘉蔬, 薦以清酌。

候顏已冥,聆音愈漠。

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旻。

是生萬物,餘得為人。

自餘為人,逢運之貧。

簞瓢屢罄,絺綌冬陳。

含歡穀汲,行歌負薪。

翳翳柴門, 事我宵晨。

春秋代謝,有務中園。

載耘載耔,乃育乃繁。

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餘榮,心有常間。

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 夫人愛之。

懼彼無成,愒日惜時。

存為世珍,沒亦見思。

嗟我獨邁,曾是異茲。

寵非已榮,涅豈吾緇。

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

餘今斯化, 可以無恨。

壽涉百齡,身慕肥遁。

從老得終,奚所複戀。

寒暑逾邁,亡既異存。

外姻晨來,良友宵奔。

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蕭蕭墓門。

奢恥宋臣, 儉笑王孫。

廓兮已滅,慨焉已遐。

不封不樹,日月遂過。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嗚呼哀哉!(本集,《藝文類聚》三十八。

) 译文: 丁卯年九月, 天气寒冷, 黑夜漫长, 天气凄凉, 鸿雁南飞, 草木渐黄而零落。

陶子将要告别人世,永远地死去。

老朋友凄惨悲痛,一同在今晚为我送行。

进献 鲜美的菜蔬和祭酒。

看着我的脸色渐渐昏暗,听着我的声音越来越远去。

哎!可 悲啊! 广漠的大地,渺远的天空,天地生万物,我才得以成为人。

从我出生成为人 的那时起,就遇到了贫贱的命运,饭碗水瓢常常是空的,冬天还穿着麻布衣服。

带着欢乐去山谷里打水,背负着柴草一面走一面唱着歌。

昏暗的柴门,陪伴我日 日夜夜。

春去秋来,在园中干活,又是耕田又是培土,又是育苗又是繁殖。

有书 看而高兴,又以琴声调和。

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洗洗清泉。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自祭文》赏析生死的问题,是陶渊明思考与诗歌的重要主题,众多诗文都有涉及,如《自祭文》、《拟挽歌辞》、《形影神》、《杂诗》等。

《拟挽歌辞》的写作时间存在争议,多认为写于去世之前,与《自祭文》同年。

袁行霈先生不同意此说,认为写于壮年时期,两篇作品不是在同一心境之下所作。

《自祭文》为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其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没有了《拟挽歌辞》中的诙谐讥讽,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金人元好问赞美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说的是渊明的诗文与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清新自然,质朴淳厚;就渊明自己的诗文来说,《自祭文》为真淳之至。

渊明亦自言著文以自娱,故坦诚平实不造作,《自祭文》可看作其最真诚深刻的内心剖白。

《自祭文》有回顾总结性质,与他的其他相关诗文参看,可感受其内容的丰富,亦可在对比之下体味其最质朴的语言。

全文由秋之萧索写及己之辞归,然后由死及生,回首往事,对比己之乐天委分与彼之愒日惜时,述己之异志;既又重回此时,想象己之葬礼与死后,再申己怀,最后感叹人生之难与死之不惧。

下文逐句对陶公《自祭文》1进行赏析: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渊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九月作《自祭文》,是年十一月,卒。

文首序时,是祭文的惯例,可在自祭文中,值得玩味。

该处的时间,有解作写祭文的时间,亦有解作渊明预测的大化之时。

据袁行霈考证,《拟挽歌辞·其三》写于渊明壮年时期(46岁),中有“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2句,此当为预测,而时隔二十年,从衰得白,从白得老,是不是也要从老而终了呢?渊明大概是有此想的,故而在76岁时的九月作了《自祭文》。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3,贫病交加的晚年冷风萧索的漫长秋夜,渊明辗转反侧:又是草木黄落的时节,可草木还会随霜露的改易而再生,我是不是要像鸿雁那样开始远征了呢?这一1陶渊明:《自祭文》,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一版,2011年十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一九六页。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豪华落尽见真淳__陶渊明《自祭文》赏析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自祭文》赏析生死的问题,是陶渊明思考与诗歌的重要主题,众多诗文都有涉及,如《自祭文》、《拟挽歌辞》、《形影神》、《杂诗》等。

《拟挽歌辞》的写作时间存在争议,多认为写于去世之前,与《自祭文》同年。

袁行霈先生不同意此说,认为写于壮年时期,两篇作品不是在同一心境之下所作。

《自祭文》为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其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没有了《拟挽歌辞》中的诙谐讥讽,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金人元好问赞美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说的是渊明的诗文与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清新自然,质朴淳厚;就渊明自己的诗文来说,《自祭文》为真淳之至。

渊明亦自言著文以自娱,故坦诚平实不造作,《自祭文》可看作其最真诚深刻的内心剖白。

《自祭文》有回顾总结性质,与他的其他相关诗文参看,可感受其内容的丰富,亦可在对比之下体味其最质朴的语言。

全文由秋之萧索写及己之辞归,然后由死及生,回首往事,对比己之乐天委分与彼之愒日惜时,述己之异志;既又重回此时,想象己之葬礼与死后,再申己怀,最后感叹人生之难与死之不惧。

下文逐句对陶公《自祭文》1进行赏析: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渊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九月作《自祭文》,是年十一月,卒。

文首序时,是祭文的惯例,可在自祭文中,值得玩味。

该处的时间,有解作写祭文的时间,亦有解作渊明预测的大化之时。

据袁行霈考证,《拟挽歌辞·其三》写于渊明壮年时期(46岁),中有“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2句,此当为预测,而时隔二十年,从衰得白,从白得老,是不是也要从老而终了呢?渊明大概是有此想的,故而在76岁时的九月作了《自祭文》。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3,贫病交加的晚年冷风萧索的漫长秋夜,渊明辗转反侧:又是草木黄落的时节,可草木还会随霜露的改易而再生,我是不是要像鸿雁那样开始远征了呢?这一1陶渊明:《自祭文》,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一版,2011年十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一九六页。

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以其《自祭文》为例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

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

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

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

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

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

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

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

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

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浅论陶渊明的祭文

浅论陶渊明的祭文

浅论陶渊明的祭文
陶渊明是唐代“南宋四大家”中的一位,其诗词、哲学思想和对文章文辞文学上的追求,已经影响了后世文章家、诗人深远。

尤其在祭文文体上,他涌现出独特丰富的文字表现形式,受到众多文学家和古文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陶渊明在祭文上依旧是功夫深厚,令人赞叹,一般来说,祭文主要描述祭神的情况,比如神器、神龛等环境,而陶渊明的祭文多为运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祭神的心境,比如他的《符诰祭孔子》,其中他给出了“千载明尊迹,恒藏智苑踪”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赞扬,为了表达孔子尊贵的品行,他用“春二月贤人人山山,体在创极深神关连”来形容孔子神圣尊严,而具体的描写让人细品他的精神。

此外,他另有一篇作品《祭南康乐》,祭南康乐是指袁宏伯的文武双全,文章中他用“容光焕发彩气滢,功业清健在仁义连”,把袁公的文武双全形容的淋漓尽致,祭拜至此体现出他歌颂英豪的弥足珍贵,而运用了许多高级词汇,使得他的古文富有寓意深刻,整篇文章通过抽象的描写来表达对英雄的痛心疾首,所以也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总之,陶渊明在祭文上的技艺,展现出其文学功力,不但诗词赋得粗中带细、东西繁简,也体现出他发自内心的高贵心境和宗教仪式感。

他将抽象形象运用的熟练,以致对于祭拜对象的神性以及历史英豪的思念,能够深刻感染到读者,展现出他的文采,也令人称颂不已。

陶渊明自祭文: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陶渊明自祭文: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陶渊明自祭文: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晋人狂放,喜爱给自己作祭文和挽歌,不但不以为嫌,反以此表示自己勘破生死的旷达清通。

一时之间,此习蔚为风尚。

临终留有遗言者,早在春秋时就有记载,而在死前给自己自作祭文,设想自己已死而祭吊之,根据现有的记载则始自陶渊明。

宋文帝元嘉四年,陶渊明自觉身体衰微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九月为自己坐了自祭文,人们常以为陶渊明卒于此月,但朱熹《通鉴纲目》说,他卒于此年十一月,是文则是卒前两月所作。

自祭文魏晋:陶渊明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

存为世珍,殁亦见思。

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1)律中(zhòng)无射(yì):指农历九月。

律:乐律。

古时把标志音高的十二律同十二个月份相配,用十二律的名称代表月份。

无射:为十二律之一,指农历九月。

(2)逆旅之馆:以旅店比喻世间,人生如过客一般。

(3)祖行:指出殡前夕祭奠亡灵。

(4)羞:进献食品,这里指供祭。

(5)荐:进,供。

《周礼·天官·庖人》:“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

”郑玄注:“荐,亦进也;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

自祭文陶渊明解读

自祭文陶渊明解读

自祭文陶渊明解读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时代背景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他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曾涉足军旅生活,后因不满时政,隐居田园。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寓意深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二、“自祭文”的文体特点及目的“自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通常由逝者自己为自己写下的悼文。

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作者一生的经历、思想、情感以及生死观。

自祭文的目的在于总结一生,抒发情感,表达生死观,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最后告别。

三、陶渊明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与情感陶渊明的自祭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淡然。

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幼时的欢愉到成年后的艰辛,从对军旅生活的厌倦到归隐田园后的平静。

他描述了自己对生死、天命、人性的看法,认为人的一生如同草木一样,有生有死,有荣有枯,一切皆有定数。

四、陶渊明对生死、天命、人性的看法陶渊明认为生死如同四季轮转,是天命的体现。

他主张回归自然,享受生命的美好。

他反对虚伪、矫揉的世俗风气,向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纯朴。

陶渊明深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认为人的一生如同河流,有急有缓,有深有浅,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五、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影响陶渊明的自祭文是他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

他运用了丰富而生动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生的经历相互映照,使读者产生共鸣。

他的语言朴素而深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坦然。

陶渊明的自祭文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祭文陶渊明解读

自祭文陶渊明解读

自祭文陶渊明解读自祭文,是陶渊明在道教养生文化的背景下,以自己为主角,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对自然、人生和道义的思考与追求。

通过这篇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人生态度,感悟生命的真谛。

自祭文陶渊明以豪放洒脱的笔调和深邃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他笔下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交织在一起,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解读陶渊明的自祭文。

首先,陶渊明在自祭文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他以自己为主角,描述了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他以嶷然修身养性,早起望天为乐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讴歌了自然之美、物竞天择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赞美山水田园和美丽的自然景观,陶渊明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激发了读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其次,陶渊明用“归去来兮”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他经历了世事沧桑、宦途坎坷的人生,深刻感受到尘世的压抑和顾虑。

因此,他选择了隐居田园,放下了功名利禄的追逐,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自祭文中,他以自己为例,告诫人们须要明辨是非,莫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以返璞归真的方式,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与满足。

最后,陶渊明在自祭文中探讨了道义和人生的真谛。

他借着自己的自那肯明察无辜困,以模糊抽象的方式揭示了人生中的困惑与矛盾。

通过感慨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他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道德与伦理的观念。

陶渊明的自祭文敦促人们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努力追寻道义之路。

陶渊明的自祭文给人以深深的冲击。

他通过丰富的意象、扣人心弦的叙述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出了自然之美、人生哲理和道义准则。

这让我们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审视陶渊明的自祭文,感悟生命的真谛。

总之,自祭文陶渊明是一篇让人感慨良多的作品。

它以自然景色和人生道义为主题,描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陶渊明的思想和追求,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发现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韩愈为陶渊明作的祭文 -回复

韩愈为陶渊明作的祭文 -回复

韩愈为陶渊明作的祭文-回复主题:韩愈为陶渊明作的祭文。

一、引子(200字左右)古人云:“文贵写意,诗情画意”。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位文人韩愈,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其中,他为另一位文人陶渊明写的祭文更是令人动容。

本文将以韩愈为陶渊明作的祭文为主题展开,探究韩愈对陶渊明的赞赏与敬仰。

二、背景介绍(400字左右)陶渊明(365-427年)是东晋末年至南朝梁初年的一位杰出文人。

他以“田园诗人”而闻名于世,带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色与诗情画意,更是一种纯洁的思想境界和追求自由的人格风貌。

而韩愈(768-824年)则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名字,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以口才雄辩著称,与陶渊明阅读、颂读的诗文作品如同指南针般引导着他的文学创作方向。

三、韩愈对陶渊明的赞誉(700字左右)韩愈为陶渊明作的祭文,既是对陶渊明一生的赞颂,也是韩愈自己对文人精神的追求与展示。

韩愈首先对陶渊明的文学才华给予了高度赞扬,他称赞说:“陶渊明担负起了文人应有的责任,将纷争与畅想写进了杂剧之中。

”这里,韩愈将陶渊明的作品称为“杂剧”,意指陶渊明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社会的种种纷纷扰扰,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坚守贞节的品质。

其次,韩愈进一步以陶渊明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为陶渊明作了赞颂。

他认为陶渊明是“文脉峻茂之秋”,在他那里“实在足以使孔曰必庶几”(孔子说:“若可以使颜之鲜邪”)。

通过这种对比,韩愈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与孔子相提并论,可见他对陶渊明的崇拜之情。

此外,韩愈还通过回忆与叙述,将陶渊明对贵族子弟教育的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回忆说:“渊明一生以脱俗为意,前期在郡中封狼居胥,以远离世俗之尘埃。

”这里,韩愈在夸赞陶渊明在平地起高楼之时并未丢失的卓越涵养。

他还表示不愿意接受官职的渊明在兄弟福建节的宴席上,他倍加珍视,并感激地说:“兄弟不以为贵,而乃以为耻,余保为贵。

”这段话凸显了渊明为人兄弟情深,为人厚道的精神风貌。

逆旅之馆,终非吾家——关于陶渊明《自祭文》的思考

逆旅之馆,终非吾家——关于陶渊明《自祭文》的思考

逆旅之馆,终非吾家——关于陶渊明《自祭文》的思考自祭文陶渊明岁惟丁卯,律中囗。

天寒夜短,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言逆旅之馆,永归为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怨彼此非,愒日惜时。

集州世珍,殁亦见到思。

嗟我独迈,曾就是异兹。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愁庐,遭母赋诗。

识运经纶,畴能够罔眷。

余今斯化,可以王照希。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旧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鸣呼哀哉!【译文】现在是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秋夜漫长,景象萧条冷落,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

陶子将要辞别这暂时寄居的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

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

他们为我供上了新鲜的果蔬,斟上了清酒。

看看我的容颜,已是模糊不清;听听我的声音,更是寂静无声。

悲痛啊,悲痛!茫茫大地,悠悠高天,你们生育了万物,我也以求出世人间。

自从我沦为一个人,就遭遇至家境贫困的命运,饭筐水瓢里常常就是空无一物,冬天里还穿著夏季的葛布衣服。

可以我仍怀著悠扬的心情回去山谷中用水,背著柴火时还边走边演唱,在较暗破旧的茅舍中,一天到晚我忙不停。

从春至秋。

田园中总是有活可干,又就是除草又就是树苗,作物不断滋长繁殖。

捧得书籍,心中欣欢;拍打琴弦,一片人与自然。

冬天晒太阳晒太阳,夏天洗澡于清泉。

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

趣从天道的精心安排,放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渡过一生。

自撰祭文的高人

自撰祭文的高人

自撰祭文的高人自撰祭文的高人——陶渊明的《自祭文》品读中条山客【品读】田园隐逸诗人陶渊明,大约生活在公元365年到427年的晋代,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因其杰出的诗作和辞赋而被后人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

陶老先生出生时家族已经没落,自幼生活贫苦。

青少年时期曾经立下济世的壮志,数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但是,每次做官的时间都不长。

最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再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辞官回家,亲事农耕。

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9月,是时,陶渊明先生63岁,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不适,于是回忆总结归纳自己的人生,表达自己脱俗的节操,便为自己写下了这篇祭文。

三个月后慨然辞世。

在这篇祭文中,他对自己的生活情状、性格志趣和人生理想作了总结性的抒写。

在他看来,人要长有欢喜与快乐,必须乐天委分,顺应自然,才能做到赏不为喜、罚不为忧,享清明之心境而无物欲之牵累。

此文在写法上受祭文这一文体的限制,通篇用简短的四字句,杂以五字、六字、八字句,虽然措辞简赅,但意象生动,含蕴丰富,且句中多次换韵,齐整中有变有动,使文章显得潇洒灵动。

情感真朴,文风茂实。

祭文起笔,展现的是一个凄清的虚境:深秋的夜晚,萧瑟的寒风刮得正紧;草木相约着一起枯黄萎去;夜色里还传来几声鸿雁南飞的哀鸣。

他感觉到生命的大限将到,该是辞别人世、永归“本宅”的时候了。

恍惚间“嘉蔬”、“清酌”已供满祭案,“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的景象,依稀都飘浮眼前。

而他则僵卧棺中,再听不到那幽幽悲泣之音,看不见那吊衣如雪之景。

这是一种心酸的情境:秋气的萧瑟与将死的哀情相融相映。

一句“呜呼哀哉”之叹,更使开篇蒙上了苍凉气息。

在辞世的弥留之间,他回顾一生,抚视清素出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的窘困生涯时,也曾为之黯然,不过,令人宽慰的是,清素养育了他的淳真之心,窘困也未移易他对人生的热爱。

虽然不免要宵晨“谷汲”,荷锄“负薪”,朝夕出入的也只是“翳翳柴门”。

旷达与悲凉——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旷达与悲凉——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旷达与悲凉——陶渊明《自祭文》赏析陶渊明的《自祭文》是其生前绝笔,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总结了他的一生以及他乐天委分的人生观念,语言淡之又淡,内容却沉之又沉。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注释】丁卯:指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律中无射:指夏历九月。

古代将乐律与历法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

陶渊明卒于此年十一月。

祖行:古人出行时的祭神仪式,这里指出殡前一夕的祭奠。

“候颜”二句:指晤面和闻声都已不可能。

祭文起笔,展现的是一个凄清的虚境:深秋的夜晚,萧瑟的寒风刮得正紧,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作者终于感到生命的大限已到,该是辞别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的时候了。

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

恍惚间新鲜的果蔬、清酒已供满祭桌。

自己在卧棺之中看不见吊衣如雪之景,听不见哀哀的哭泣之声。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酸的情景:萧索的秋天与死亡的哀情相融相映。

一句“呜呼哀哉”之叹,使开篇蒙上了几多苍凉的气息!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注释】絺绤:葛布精者为絺,粗者为绤。

素牍:指书籍。

在弥留之际,陶渊明追索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缺衣少食,这一切并未影响他对人生的热爱,虽然不免晨晓要到山谷中去取水,荷锄负薪,住在简陋的茅舍里,然而他有欢乐,有歌声,由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再加上读书和弹琴,那种悠闲自得,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

这恰恰是作者因为自豪的人生,从中可以看到一位遗世独立,超逸不群的高蹈之士的身影。

这一节的行文,正如作者平日的田园诗,疏淡、平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在平凡的生活里,体会到自由不羁的人生价值,浓浓的人生意趣,融入悠悠的哲理思索,更令人久久回味不尽。

陶渊明祭文

陶渊明祭文

陶渊明祭文
陶渊明祭文
陶渊明,字子瞻,号庭院,乃湖山国士,历史上出色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不
仅是流传最广的抒情诗歌家,更是着名的哲学家。

他创造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陶渊明仕宦历程较短,去世时仅廿五,故未与世长久。

几乎就在他于南朝
宛陵去世不久便立碑祭,乃是其弟子乔曾文梦在唐朝咸宁六年(公元710年)亲自动员的工夫,因此陶渊明碑列为全国第一批法定古迹。

自此,青史留名,千载流传。

一役,吾国几乎完全被魏桓帝扼杀,战乱不休,
野史难续,陶渊明心灰意冷,从此不再著词。

他卓尔不凡,故而世人以陶情异乡般浓厚的传播势不可挡,人们将“爱山河、爱父母、恨此时节”这样的陶情以及“曾经曾经如何榨干泪痕,他奢侈不费一金”等珍情传世。

故池上立牌坊,碑立南游室,陈列真迹,让后人诵经祭文,拜祖祭宗,表达心
中的深深敬意。

这是后人友谊和尊重之心的回礼,更是能映射当下启蒙思想的象征,陶渊明祭文在历代中更多的体现了一种认真的崇敬之情,昭示着古往今来的文学人与思想家的良善精神。

陶渊明的自祭文

陶渊明的自祭文

陶渊明的自祭文魏晋·陶渊明的《自祭文》如下:岁惟丁卯,律中无射。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羞以嘉蔬,荐以清酌。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

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

存为世珍,殁亦见思。

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这首诗是陶渊明在辞世前为自己所写的祭文,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对生死的态度。

诗歌开头描述了丁卯年的秋天,天气寒冷,夜晚漫长,万物凋零的景象。

陶渊明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回到他本来的住所。

他的朋友们为他送行,带来了新鲜的果蔬和清酒。

然而,他的容颜已经模糊不清,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在诗中,陶渊明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他感叹自己生活在贫困中,但他也享受了在自然中劳作和创作的乐趣。

他认为自己一直忠于自己的内心,没有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他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因为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后,陶渊明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态度。

他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并不害怕。

他希望自己能够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不留下任何遗憾。

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的精神将会继续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陶渊明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回顾,也是他对生死的态度和信仰的表达。

自祭文读后感

自祭文读后感

陶渊明的《自祭文》写于他去世的前夕,文中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肯定了他自己贫穷而自得的田园生活,但也不限于此,这篇祭文还表达出了他对宇宙人生的终极理解,以及一个临终之人对生死的领悟。

先来看他对宇宙人生是怎么理解的。

陶渊明在文章的开头描述了自己临终时的景象之后,即转入对自己人生的追述上。

他是这样开始追述的: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大块指地,高旻指天,陶渊明把天地视为万物的生育者。

天地化生万物,属自然现象,化生成什么就是什么,没得挑的。

在这天地所生的万物中,余得为人,即得以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这事完全随机,没谁要把你弄成人,你也没要成为人——完全出于一种偶然性,这是每个人的最初的命运。

我们看,从天地到万物再到我(人),三者的关系中,天地是万物的自然生育者,我(人)是万物中的一员,我(人)与万物本是一体所成,又可互相转化,得为人与得为万物里的其他什么,没谁能说了算(本来天地可以说了算的,但天地没有意志,根本不管这事,它只是在生育)。

——这种自然变化的观念虽说来自道家,但陶渊明有他自己的体悟。

本来,人就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有多少区别?无非各种元素的不同组合罢了。

陶渊明只讲了天地,没有提及“道”,也许他是不想把这事拔高到那么飘渺的位置上吧。

他追认天地,视之如父母,把万物视为一体。

或许这可谓是陶渊明对宇宙人生最终的体悟吧! 有了这个万物随机生成的自然观念,命运就来了。

既然“得为人”是命,那么一生下来就遭遇了一个贫苦的乱世,也是命了。

陶渊明是认这个命的。

他知命——知道命是不可改的,所以就顺命。

但顺命太消极了,还不是陶渊明的为人,他在顺命的同时,还有主动积极的一面,就是乐天:充分快乐地保有、发挥天地赋予给我的本性。

——而为了保有它,发挥它,还得有一定的外界条件,于是,他在误落尘网中三十年之后,选择了归园田居。

祭文从天地生万物,余得为人之后,直接就进入到他的田园生活去了。

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陶渊明《自祭文》赏析

陶渊明《自祭文》赏析陶渊明写下这篇自祭文时,已经六十三岁,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

三个月后,诗人便离开人世,归于荒野,“托体同山阿”去了。

文中设想,在一个大雁南飞而去、草木枯黄零落的寒冷秋夜,诗人已经辞世,亲友们前往祭奠。

诗人总结自己的一生,虽然感慨于家境的贫困,但仍旧享受着隐居的快乐。

诗人坚持了自行其是(独迈)的人生准则,坚持了安贫乐道(识运知命)的人生理想,所以能在归宿时得到安宁,一任萧索的秋风吹过墓门。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

”从书本中获得愉悦,从琴弦上获得平和。

严冬晒着太阳,盛夏沐于清泉。

尽管劳作时不遗余力,但心里充满了悠闲自在。

这使我们联想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使我们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联想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使我们联想到“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就是他的生活目标,所以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要在归隐中寻觅世间的桃花源。

那么,什么是陶渊明的人生观?文中提出的“嗟我独迈,曾是异兹。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便是。

独立特行,荣辱不惊,脱俗出尘,这就是靖节先生的人生追求。

什么是陶渊明的生死观?“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余今斯化,可以无恨”便是。

达知天命,无欲无求,直面死亡,这就是靖节先生的生死大道。

魏晋,尤其是东晋,是一个纷扰、动荡的时代。

对社会的失望,是中下层人士的常态。

所以士人们痴迷于酒、药,沉浸于虚无。

陶渊明祖上也曾显赫,“惜分阴”的陶侃就是他的曾祖,但到他的父亲已经没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在困境中长大的渊明,对社会有一种天生的失望。

他受老庄学说影响甚深,恬淡的田园生活必然是他的归宿。

在历史上,陶渊明的确是文人中的独特者。

尽管当时的人们厌倦那个社会,但求取功名,贪恋官位是不会改变的。

陶渊明不,他潇洒地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留下了彭泽令的官印,回归了朝思暮想的五柳庄。

而对待生死,更彰显了他的洒脱。

陶渊明《自祭文》浅析

陶渊明《自祭文》浅析

陶渊明《自祭文》浅析祭文起笔,展现的是一个凄清的虚境:深秋的夜晚,兼瑟的寒风刮得正紧;草木相约着一起枯黄萎去:夜色里还传来几声鸿雁南飞的哀唳。

诗人终于感觉到生命的大限已到,该是辞别人世、永旧“本宅”的时候了。

恍惚间“墓蹄”、“清歌”已供满祭案,“娇儿索父啼,良友托我哭”(《挽哥)的景象,依希都飘浮眼前。

诗人却将停停停停中,再听不到那里色色之音,看不见那吊衣如雪之景。

这是一种心酸的情境:秋气的美瑟与将死的哀情相融相映。

一句“呜呼哀哉”之叹,更使开篇蒙上了苍凉气息。

在辞世的弥留之间,追索飘谁而去的一生,当诗人抚视那“逢运之贫”的清素出身,“箪瓢屡馨给冬陈”的窘困生涯时,也曾为之黯然,不过令诗人宽恳的是,清素养育了他的淳真之心,磨困也未移易他对人生的热爱。

虽然不免要宵晨“谷汲”,荷锄“负薪”,朝夕出入的也只是“翳翳柴门”。

然而他有欢乐,有歌声,有"载起载耙"的怡缘和"欣以素矮,和以七弦"的自得。

文中所展示的诗人的平生,很琐碎,很平淡,没有官场中人车骑雍容的气象、笙歌院落的富丽。

但这恰恰是诗人引为自豪的人生。

从“含欢”、“行歌”的轻笔点染中描写了一位遗世独立、超逸不群的高蹈之士的身影。

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冬曝其日,夏雀其泉”的简朴生活中,在“乐天委分”的淡然一笑中,领略到了“我心常闲”的劳作之乐趣,体会到了自由不羁的人生之价值。

这样度过的一生看以平淡,但较之于巧取豪夺,较之于“为五斗米折腰”而丧失独立之人格,更充实、更富足。

这一节的行文,正如诗人平日的田园诗,疏淡、平远,字里行间尚满了深情。

浓浓的人生意趣,融入悠悠的哲理思索,久久回味而不尽。

“嗟我独迈,曾是异兹”一节,表明了诗人回顾平生后无悔的态度:营营惜生、追名逐利的生涯毫不可慕:在那5污浊的世界里,适足以秽污了人的美好本性而已。

诗人洁身自好,不以尊宠为荣,肮脏的东西又岂能占染诗人的身心。

置身于陇亩之中,独立于天地之间,“摔兀穷庐,酣饮赋诗”,才是值得追求的傲幸率真之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陶渊明的祭文作者:罗丹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35期摘要:陶渊明一直以田园派诗歌鼻祖著称,他的诗歌恬静清淡;后人对他的文书评价也很高,其中以《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三篇祭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本文从内容与艺术风格入手,分析了陶渊明三篇祭文及其隐藏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陶渊明祭文艺术风格文化价值《论语·尧曰》中说:“子所重民,食、丧、祭。

”[1]祭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古老的实用文体,它最初产生于先秦时期的祭祀活动,还与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祭文的祭祀对象从最初的庇护人类的神灵逐渐演变成祖先,内容也随即由告祭天地神灵向歌颂祖先功德转变。

刘勰的《文心雕龙·祝盟》中提到:“若乃礼之祭祝,事止告飨;而中代祭文,兼赞言行,祭而兼赞,盖引神之作也。

”[2]到了两汉魏晋时期,当时祭文的内容进一步扩充到表达对逝者的哀情这一范畴,最能代表这种巨大变化的当属陶渊明的三篇祭文。

一、陶渊明祭文的内容概述陶渊明的三篇祭文,总的来说是较前代祭文内容上的一种开拓,之前的祭文一般以敬重天神和凭吊先祖为主,但是陶渊明的《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和《自祭文》则是汉魏六朝这一时期“祭奠亲友、以寓哀伤”的突出典范。

(一)祭奠亲人:追忆过往,感痛逝去《祭从弟敬远文》、《祭程氏妹文》这两篇祭文是陶渊明用来祭奠已故堂弟与妹妹的。

两篇文章回顾了陶渊明与亲人之间的生活情节,以表达他与家人阴阳相隔的悲痛之感,让人为之动容。

《祭从弟敬远文》一文,开头即定格了文章哀伤与无奈的基调。

“感平生之游处,悲一往之不返。

”[3]陶渊明感念与堂弟敬远曾经的同游经历,为堂弟的一去不返而悲伤,同时直抒“情恻恻以摧心,泪愍愍而盈眼”[4]的悲痛心情。

第二段主要回顾了堂弟敬远这一生的高尚品质,这其中还有陶渊明对其闲适生活状态的高度评价,文内以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及引用古语的方式“曰仁者寿,窃独信之。

如何斯言,徒能见欺。

”[5]写出了陶渊明对堂弟去世的惊异与心痛惋惜。

从第二段的叙述中可见敬远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颇为相似。

第三段的记叙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提到“念畴昔日,同房之欢。

冬无缊褐,夏渴瓢箪。

相将以道,相开以颜。

岂不多乏,忽忘饥寒。

余尝学仕,缠绵人事。

”[6]陶渊明想到了与堂弟同住一处的欢乐,虽然冬天二人没有粗布棉衣可穿,夏天饿了渴了也只能靠箪食瓢饮勉强度日,但两人互相以共同的道义相互勉励以解忧愁,所以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贫困而忧郁。

陶渊明曾经外出做官,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忙于往来应酬之事,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在他辞官回想后,“敛策归来,尔知我意。

常愿携手,寘彼众意。

”[7]只有堂弟敬远知晓陶渊明的心意,时常与陶渊明携手同游。

敬远与陶渊明既是亲人又是人生知音的缘分让陶渊明在失意之时倍感欣慰和开心。

“每忆有秋,我将其刈。

与汝偕行,舫舟同济。

三宿水滨,乐饮川界。

静月登高,温风始逝。

”[8]每年秋天二人在河边饮酒,畅谈人生。

而一句“奈何吾弟,先我离世。

”[9]像是陶渊明从美好回忆中抽离后的嘶吼:这是为什么啊我的弟弟,你竟在我之前离开了人世!文章的末段陶渊明用一句“事不可寻,思亦可及。

”[10]表达了往事难以追寻,思念哪有尽头的无奈之情以及对堂弟去世“执笔涕盈”[11]的痛彻心扉,此外还提到了“神其有知,昭余忠诚”[12]的内心愿望。

《祭程氏妹文》相对于《祭从弟敬远文》而言,内容相对简单。

陶渊明用不合当时礼节要求的“少牢之礼”祭拜程氏妹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妹情意。

同时文中也回忆了妹妹的良好品性以及二人互通书信的事情,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突出了陶渊明对妹妹离世的痛心。

《祭从弟敬远文》在内容上要比《祭程氏妹文》更加丰富,堂弟的去世对陶渊明的打击是双倍的。

陶渊明对堂弟的追思不仅是因为他注重家人的缘故,更蕴藏了一份“患难见真情”的知音情愫,堂弟对他的理解与鼓励,二人共度贫苦的怡然自得,成了陶渊明不可忘怀的往事。

少了一人明白“悠然见南山”的乐趣,陶渊明的寂寞与无奈也只能以执笔来抒怀了。

(二)自祭人生:对生不哀,对死不惧陶渊明的《自祭文》是他文书的代表作之一,与一般生者为死者所做祭文不同,这篇自我祭奠的文书是生者为自己死后所准备的。

文书一共有四段,开头短短十六字“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13]交代了当时九月寒冷的天气:漫长的黑夜,南飞的鸿雁以及发黄凋零的草木,为后文创下了一种落寞悲伤的基调。

面对亲朋好友的送别以及美酒佳肴的款待,陶渊明的脸色渐渐昏暗,声音也渐渐远去,这一切都在预示着“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14]此处,陶渊明诙谐地将人生的旅程看作是“逆旅之馆”而将死亡看作是“归于本宅”,陶渊明对于死亡的认识,从文书的开头就已经表明。

第二段是陶渊明对自己人生的简单回顾。

开头第一句提到了“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15]这其实是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体现。

他认为“茫茫大地,悠悠高天,天地生万物,我才得以成为人。

”所以人的死亡就像化归尘土一样,不过是回到该回的地方。

与《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多处提及生活的贫苦与艰难不同,这篇绝笔祭文中仅用16字回顾了生活的不易“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

”[16]自从我降生,遇到的都是贫贱之命,饭碗水瓢常常是空的,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衣服。

而后文的大多数篇幅是表达了他活在苦中,却乐在其中的旷达心境。

第三段是集中表达了陶渊明的人生观。

他认为人们贪恋时光是因为“惟此百年”的短暂,而自己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因为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不必强求什么。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

”[17]陶渊明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宠爱不是自己的荣耀,别人对自己的玷污也不是自己的耻辱。

即使在破败寒酸的茅庐里自己依旧傲兀而且还痛快地饮酒写诗,这是看破一切才可拥有的气度与心胸。

虽然陶渊明在做官的时候壮志难酬,但他却说“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18]这其实就是他骨子里所追求的“清静”之味。

“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

廓兮已灭,慨焉已遐。

不封不树,日月遂过。

”[19]最后一段的开头,陶渊明用短短几语交代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现状,语词间并没有太多的伤感。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20]陶渊明不看重生前的赞誉,更不会看重死后的歌颂,人生实在很艰难,死又算得上什么呢?全文的最后一句是他文章的核心也是他人生价值的集中体现。

二、陶渊明祭文的艺术风格明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注》中提到:“陶文雅兼众体,岂独以诗绝哉。

”[21]陶渊明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文章简明质朴的特点,一改大量景物事物铺陈的浮华文气。

他的祭文与其诗歌一样,有着清雅、平淡的风格。

(一)内容表达:细节见“真情”《祭从弟敬远文》、《祭程氏妹文》中的哀祭对象是陶渊明的亲人,文中没有停留在述德的层面上进行笼统论述,而是抓取一些作者所熟悉的生活细节进行叙述,借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

[22]这种描写方法比大量的铺陈排比要更加真实,他通过描述过往的生活细节、当季自然景物的生长细节表现出祭文这种文体所蕴含的“生命载体”的意义和价值,写出了生活的真实,生命的无常以及生者对死者的“真情”,字字句句浸透着哀痛,令人摧心断肠。

《自祭文》中陶渊明在内容安排上提及了早年隐居田园的贫苦生活细节以此抒发了自己对生死的旷达之情,“真情”是对自己毕生信念的坚定。

与遗书不同,陶渊明做《自祭文》并没有交代财产后事,而是传达了自己用尽一生完成的生命体验,如果说“财富”,可能闲适与清雅就是他留给子孙的“遗产”。

(二)语言形式:骈体反显平淡自然明代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从整体上提到祭文的语言特点:“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23]陶渊明的三篇祭文除了开头交代时间、地点的信息是散体外,通篇都是四六形式的骈文样式,读来朗朗上口。

更为难得的是,陶渊明并没有摒弃诗歌“平淡自然”的语言特色,他的祭文并没有因为骈体的缘故而走向虚华状态,而是以四字句为主,精炼地表达了文章内容与情义,让人在通篇四字句中感受到一个释然生死、有血有肉的文人形象。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即作品的创作风格是作家心灵的外露和显现。

陶渊明在艺术上向往平淡自然如同在做人上他追求真率淡泊,一切都以一个“真”字为核心。

也正因如此,陶渊明的三篇祭文作出了对家人的真情真意,对死亡的真切无畏。

三、陶渊明祭文的文化价值陶渊明祭文的文化价值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三篇祭文的内容以及艺术风格的阐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陶渊明个人形象的完善以及他对文体学发展的创新。

(一)陶渊明个人形象的完善在陶渊明的诗歌以及自传类文书中,他寄情山水田园,摈弃官场不正之风,旷达于贫苦生活,这样的陶渊明为后人津津乐道。

而在三篇祭文中,他对生命态度的集中阐释以及对家人的情深意重完善了陶渊明原有的个人形象,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到一个真实的文人形象。

1.陶渊明生命态度的探讨自建安时期开始,由于时代的混乱,文人开始阐发对生命意识的思考。

到了两晋时期,这股风气丝毫没有减退。

在陶渊明的三篇祭文中,他对生命意识的探讨较诗歌与其他文章更为集中。

祭文这一应用文体发展到魏晋时期,本身带有“祭奠亲友、以寓哀伤”的特殊“生命意义”,是“生者对死者传递情感的工具”。

陶渊明使用祭文追忆自己的妹妹与堂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遗失的无奈以及家人离去的悲伤。

在《自祭文》中他说:“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只有了解自己的命运,才能做到不眷恋人生,才能看透生死。

陶渊明也曾痛苦过官场的失意,也许躬耕于田园是失望至极的无奈之选,但是他没有因此消沉,反而可以在田园过出新的人生,体悟释然于死亡的生命态度。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这是陶渊明对自我生命的感悟与坚持。

2.追思亲人的重情重义文人形象魏晋时期强调生命意识的思想浪潮侧面推动了文人朝着注重人情人性方向的发展。

文人们将自己更多的细腻感情、日常生活放到诗文中,通过大量的笔墨去地表现人性的解放和自由。

陶渊明在情感解放这一方面依旧保留自身特点,《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两篇祭文就是通过陶渊明对曾经平淡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其追思亲人的写作目的。

在陶渊明落魄的特殊时期,他与堂弟敬远“亲人兼人生知己”的双重关系,让陶渊明感到了幸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他内心的欣喜与感激在文字间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他对堂弟的离世万分痛苦。

而对妹妹的去世,陶渊明以兄长的身份回顾妹妹的一生以及二人的过往,体现了“长兄如父”的温柔情怀和对妹妹的追思。

这些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对钟情家庭的文人形象。

在那样动乱的年代,这些家庭感情是极为难得的。

陶渊明有着比常人更为敏锐的情感,所以他的祭文中所反映的兄妹情义更为浓烈,这些都从侧面映现了陶渊明的另一种人格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