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学问●政治
欧阳修的_易_学与政治
王、欧这段对话生动地反映出欧阳修早年锋芒毕 露、 轻狂忤上的作风。而王曙仍然雅量包容, 且因爱其才 荐之入馆阁,给欧阳修提供了学问深造的重要机遇,但 此举却不能稍摧抑其少年英锐之气,正为后来欧阳修作 《 与高司谏书 》 因言得祸埋下伏笔。 概言之,此时欧氏之学,主要是文学,且已获文名, 政治上的训练还仅止于 “ 议论当世事 ” 。同时欧阳修直言 无隐的性格和性急自负、争于言辞的弱点都已形成,前 者为其一生政治生活中始终如一的本色,后者在景祐三 年政治挫折之后则随着他治学态度和政治思想的改变 而转变。 景祐元年,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秩满,因王曙之荐 得召试学士院, 通过考试后授馆阁校勘, 参与编修 《 崇文 总目》 , 他的从政与治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宋代的馆阁是 国家育才之地, 进入馆阁, 就成为国家高级后备文官, 两 府缺人, 则必取于两制, 两制缺人, 则必取于馆阁。供职 馆阁者, 不任吏责, 专以读书为务, 以便开阔眼界, 多识 前言往行, 同时借与朝臣优游议论, 积累治国经验。 “ 国 家悉聚天下之书, 上自文籍之初, 六经传记百家之说, 翰 林子墨之文章, 下至医卜禁祝, 神仙、 黄老、 浮屠、 异域之 言, 靡所不有, 号为书林。又择聪明俊盭之臣以游其间, 因其校雠, 得以考阅, 使知天地事物、 古今治乱、 九州四
! "#
!"#$%"
欧阳修的 《 易》 学与政治
!
, 或可成为理解其一生学与政的一把钥匙。 一、 早期政治生涯—— — 欧氏易学形成的种种因缘 景祐四年的 《 易或问三首 》 等著作, 标志着欧阳修易
始钱惟演留守西京,修及尹洙为官属,皆有时 名, 惟演待之甚厚, 修等游饮无节。惟演去, 曙继至, “ 数加戒敕。尝厉色谓修等, 曰: 诸君知寇莱公晚年 ” 之祸乎? 正以纵酒过度耳。 众客皆唯唯, 修独起对, “ 曰: 以修闻之, 寇公之祸, 正以老而不知止耳。 ” 曙 默然, 终不怒。更荐修及洙置之馆阁。议者贤之。$ * &
60篇名人事例
名人事例60篇在作文中尤其是高考作文中,运用名人事例素材既能充实文章,又能更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素材运用得当,会给文章争光添彩,文章得分自然也会更高。
下面整理名人事例素材6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事例1:孙敬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的政治家。
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名人事例2:苏秦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打瞌睡时,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名人事例3:董仲舒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
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名人事例4:牛顿牛顿做学问非常专心。
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
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名人事例5:海明威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此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
建安七子之孔融:史上出名最早的文化名人(上)
建安七子之孔融:史上出名最早的文化名人(上)孔融,字文约,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出生于东汉末年,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孔融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是最早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政治、思想等领域也有着较高的造诣。
他的一生不仅在文学上有很大的贡献,而且也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
本文将从孔融的家世背景、学问才华和政治生涯三个方面来探讨孔融这位古代文化名人。
一、家世背景孔融出生在沛国孔家,是孔子的后裔。
他的家世背景非常显赫,父亲孔仲伯是东汉大将孔融,母亲张氏是东汉大将张超之女。
孔融在出生时就得到了优越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资源。
在孔融的家庭环境下,他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有着深厚的积淀。
这也为他日后成为文化名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世背景的优越无疑给了孔融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发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孔融并没有因此而骄奢自恣,相反,他深知人才要自立更生,从小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因此在文学、政治和思想方面都有出众的表现。
二、学问才华孔融在孔子的家族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精通《诗经》、《易经》、《论语》等儒家经典,深通古文诗赋,学问渊博,才华横溢。
他擅长作文,尤其善于对联、诗词等文学形式。
他的作品在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被誉为“风采纵横”,在文学上堪称是文学家中的佼佼者。
孔融还善于修身养性,虽然出身名门,但孔融丝毫没有沾染世俗之气,他深刻懂得待人接物之道,处事从容不迫,因此在社交圈中也广受赞誉。
他深得当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和尊重,和许多文人士大夫交往甚欢。
孔融的学问才华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斩获,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东汉末年他曾经为豫章太守,为官清廉,深得民心。
他对政治有着很高的远见卓识,多次向朝廷献计献策,广受赞誉,可见他在政治上的才华和能力。
无论是在文学还是政治方面,孔融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风采。
三、政治生涯孔融虽然出身名门,家世背景优越,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特殊的优待,而是在政治上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获得了重要的职位。
政治与文学挂钩的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世称王临川。
22岁中进士,曾当过宰相,晚年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死后谥“文”,又称王文公。
擅长论说文与记叙文。
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弱积贫”的局势,王安石于嘉祐三年(1058年)上书宋仁宗,提出了“改易更革”的主张。
熙宁二年(1069年),锐意改革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副宰相,后来又升为宰相。
在他主政的六七年间,厉行变法,企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
王安石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位文学家。
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紧密相联,强调文章“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他的散文多为论说文,论说文中又以政论为主,大都体现他的政治观点,是直接为他的政治改革服务,具有强烈的现实和鲜明的针对性。
王安石并不忽视修辞技巧的作用:“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上人书》),意思是文章的形式美也不能不要,但不能重文轻道。
他要求“表里相济”(《上邵学士书》),即文与道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
王安石是改革家,苏轼是反对派,在政治上是敌对的,但在学问和文章上,却互相钦佩,私交甚好。
有一次,苏轼到王安石家,在书橱的底层抽出一本书,随手翻开,念了书中的一句,王安石便接着背诵下去,一字不误。
反覆试了几次,王安石都背诵得毫无差错,苏轼大为折服。
王安石写了一首名叫《桂枝香》的词,苏轼十分赞赏。
王安石也非常赞赏苏轼的文章,把他誉为“人中龙也”,并说苏文“与子长驰骋上下”,意思是与司马迁(字子长)不相上下。
王安石对经学和史学都有不少独到见解,发而为文,不同凡响。
如战国时代的孟尝君,素以招贤养士著称,但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却一反传统观点,认为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
全文仅90字,简洁精警,词锋犀利。
他的记叙文也好发议论,如《游褒禅山记》,通过游山的经历,阐述治学必先“有志”,不畏艰险,而且要“深思而慎取”,才能获得成功。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家与统治者智慧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家与统治者智慧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们的智慧与人民的福祉密不可分。
从古代到现代,这些杰出人物通过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决策,塑造了中国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本文就中国历史中的政治家与统治者的智慧进行探讨。
寒门之子孔子的智慧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生活在战乱的时代,目睹了秦朝的统一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孔子的政治智慧主要表现在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上,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爱和道德的实践。
孔子坚信,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和道德的引导,来培养人民的品德和自律。
他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观点,强调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来影响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这种智慧引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并在后来的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者君子朱元璋的智慧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建立了一个独裁而稳定的政权。
朱元璋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决策和战略策划上。
面对国家治理的复杂局面,朱元璋大力推行土地改革、农田水利、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朱元璋在对外战争和外交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巧妙地运用联姻政策和外交手段,使得明朝能够与邻国保持和平,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他的智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许多政治家和统治者学习的典范。
改革开放的伟人邓小平的智慧中国现代史上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中,邓小平被誉为改革开放的伟人。
他领导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邓小平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他的改革思想和决策上。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口号,倡导实事求是的治国理政原则。
他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勇于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邓小平还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与文化贡献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与文化贡献林则徐,字升之,号衡府山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派人物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
林则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在政治领域有卓越的表现,而且在文化和科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就林则徐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贡献进行探讨。
一、林则徐的政治思想林则徐的政治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勤政思想林则徐一生十分重视勤政。
他认为官员要勤苦工作,不能懒散,更不能贪污腐化。
林则徐在担任甘肃巡抚时,特别注重教育、安抚和稳定民心,多次走访边陲地区,了解民情民意,并积极推进教育事业,推广汉文化和中华文明。
他积极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改善民生,得到人民的称赞和敬仰。
2. 政治改革思想林则徐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反对满蒙封建专制,主张推行政治制度改革。
他认为要从治理思想上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建立宪政制度、平等的法律制度和民主监察制度,让人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和变更国家领导人,使国家不断进步。
林则徐颇具创新精神,认为中国需要‘远见卓识,敢为人先’的领导人,在政治上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3. 民族自强思想林则徐主张“东学西渐,敦学齐名”。
他多次推广西方文化和科学理论,大力倡导教育和科技创新,提出中国要走现代化的道路。
他深感中国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都十分落后,认为要加强实力建设,走科技兴国之路,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同时,他也主张应当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中国人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
二、林则徐的文化贡献林则徐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人,他的文化贡献既体现在文学、哲学,又体现在教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上。
1. 文艺创作林则徐的文学成就很高,尤其是他的诗歌才华横溢。
他的诗歌不仅风格独特,气质高雅,而且富有思想性和社会责任感。
他的《杂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一部反映清末社会思想、文化、政治状况的巨著。
研究政治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其思想,汲取教案智慧
在政治哲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和思想,这些人物和思想引领着政治哲学的发展和进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以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知识就是美德”的观点,认为只有通过知识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德,从而好好地生活。
苏格拉底的思想,强调人类对于真理和思维的追求,从而激发起人们独立思考的勇气和信心。
他抱持着对于公正和正义的持续追求,这些思想对于现代世界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柏拉图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喻为是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作。
柏拉图重视正义、政治制度、人类理性和思维的自由,他提出了“智者统治”的政治体系,在这样的制度下,人类将能够实现普遍的自由和正义。
同时,柏拉图也强调了人类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出“理性主义”的概念,为哲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三、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和继承者,他的政治哲学及其思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强调了平等、公正和自由,他认为这些价值观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减少矛盾。
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基于合理规划和组织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都将获得自己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四、托马斯·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是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思想被视为现代政治哲学的起点。
霍布斯强调政治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必要性,在他看来,这是确保社会和平、稳定和公正的关键手段。
同时,霍布斯也提出了关于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观点,认为这些权利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至关重要。
五、罗尔斯罗尔斯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他的政治哲学对于现代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罗尔斯提出了公正和平等的概念,并认为这些价值观是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东西。
他强调了社会正义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合理的分配和公正的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发展。
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生平和业绩
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生平和业绩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的生平和业绩对于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几位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生平和业绩,以期让读者对他们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孔子提倡“仁爱”、“礼教”、“忠诚”、“诚信”、“孝道”等思想,构成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政治理念主要是“德治”,即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治理社会。
他认为,政治家必须为人民谋福利,让百姓安居乐业。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他的政治理念相通,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传承文化为主,培养道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人才,以服务社会。
二、墨子墨子(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0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所代表的“墨家学派”提倡“非攻”、“兼爱”、“节用”等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非攻”思想表明了他反对战争和武力的态度。
他认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兼爱”思想是墨子最突出的思想之一,他提出了“爱人必兼爱天下”的观点,反对以私人的利益来割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墨子还提倡“节用”思想,认为消除浪费和不当利用社会资源是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
三、吕不韦吕不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5年)是中国古代的权臣、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主要在秦国时期活跃,为秦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建树,被誉为“始皇权臣一品”。
吕不韦早年为商人,后被秦昭王看重,升任为大夫。
他善于运用木牛流马、度量衡等物品,大力发展实业并推进改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他采用“法家”思想,主张通过政治手段治理国家,他认为纪律严明、法秩明确是一国强盛的基础。
四、韩非子韩非子(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以“法家学派”著称于世,他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著名文化人张居正的政治智慧
明朝著名文化人张居正的政治智慧明朝著名文化人张居正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政治家。
他曾任职于明朝的内阁首辅,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的政治观念独到,思维敏捷,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善于发现问题张居正非常善于发现问题,对于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在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对于官吏贪污腐败、地方混乱无序、农民受苦等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提出了许多对策和改革措施。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全民的团结,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国家更加繁荣强大。
二、善于制定政策张居正制定的政策有条不紊,构思精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曾经提出过“免役、减租、赈贷”等措施,用以缓解当时农民的苦难,减轻赋税重负。
同时,他还提出了维护团结稳定、保护市民利益等一系列有益的政策,为民众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善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张居正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他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后来的教育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曾经组织编纂《明史》、修订《礼记》等著作,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四、善于识人用人张居正非常善于识人用人,他知道人才是一支国家的核心力量。
他发掘和提拔了许多有才华的官员和文化人,重视年轻人的发展和成长,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五、善于处理复杂局面张居正曾经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处理过各种复杂的局面。
他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危机,都能够应变自如,处理得当。
他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得到了各方面的称赞和认可,被誉为明代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总之,张居正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人才,他以其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力,在他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希望我们可以从他的政治智慧中汲取养分,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初中政治思想人物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思想人物知识点汇总在初中政治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人物,他们对于世界历史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初中政治思想人物的知识点的汇总: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提倡仁爱和尊重他人。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乃至东亚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马克思(1818年-1883年)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也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他著有《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等重要思想,对世界历史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孙中山被誉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倡导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提倡了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政治制度。
4. 列宁(1870年-1924年)列宁是俄罗斯革命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也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他是俄共(布)的创始人,领导了建立苏维埃政权,并提出了社会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理论。
5.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他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实践论》,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和群众路线等思想。
6. 邓小平(1904年-1997年)邓小平是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一国两制”等政治理念,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改革。
7. 尼尔斯·波尔(1885年-1962年)尼尔斯·波尔是丹麦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波尔理论,描述了原子结构和电子的能级跃迁等现象,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政治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当代政治学领域的代表人物1、政治学理论:石啸冲、王惠岩(1928.3——2007.10)、王邦佐(复旦、湖大)、王沪宁(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浦劬(北大);2、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人大、北大,现任天津师大教授)、马啸原(云南大学);3、政治制度:韦庆远(1928-2009.5.11,人大)、曹沛霖(1933-,复旦教授、博导)、龚祥瑞(1911—,清华大学政治系毕业,任北京大学法学系教授,是现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的老师);4、政党与政治团体:高放(人大);行政学:黄达强、夏书章(1919年—,行政学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MPA之父”,中大);5、国际政治:赵宝煦(人大);俞可平(中央编译局);胡鞍钢(清华)、浦兴祖(复旦)、施雪华(北师大);政治学专业推荐大学第一种10001 北京大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10246 复旦大学10511 华中师范大学10055 南开大学80000 中共中央党校10183 吉林大学10284 南京大学10065 天津师范大学10422 山东大学10486 武汉大学第二种1、北京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复旦大学5、南开大学6、武汉大学7、吉林大学8、北京师范大学9、华东师范大学9、山东大学第三种1 吉林大学A+2 中山大学A+3 复旦大学A+4 北京大学A+5 南开大学A6 中国人民大学A7 华中师范大学A8 武汉大学9 南京大学10 中国政法大学A11 厦门大学12 浙江大学A13 天津师范大学A 行政管理专业1 中山大学A+2 中国人民大学A+3 北京大学A+4 北京师范大学A+5 武汉大学A+6 湘潭大学A+7 清华大学A8 兰州大学A 9 吉林大学A10 华中师范大学A1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A12 重庆大学A13 华中师范大学A14 东北大学A15 浙江大学A16 南京大学A17 南开大学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 厦门大学20 山东大学21 南昌大学22 上海交通大学23 河海大学24 湖南大学。
中国六大政治家
中国六大政治家1、王安石[宋]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1021~1086)∙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2、商鞅[春秋战国] 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前390~前338)∙商鞅,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孙鞅、卫鞅,卫国(今河南濮阳)人,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
商鞅是战国时没落贵族的后裔。
他从小就好刑名之学。
所谓刑名之学,即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一套法家学说。
年轻时,商鞅在魏国进一步研究了法家思想,总结了李悝、吴起的变法经验,完善了自己的法家理论。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应召入秦,进献富国强兵之策,便提出变法重点放在两面个方面3、张居正[明] 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明朝首辅,中国六大政治家(1525~1582)∙张居正,汉族,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大的政治家。
后有同名电视剧、小说。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
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4、诸葛亮[三国]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181~234)∙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名人—政治名人
【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名人—政治名人世界名人——政治名人1、马克思出生在德国。
2、陈独秀(1879~1942年),安徽怀宁人,北京大学教授。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在创刊号上,他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
1917年,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废除反映封建思想的旧文学,号召打倒“贵族文学”,建立“国民文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文学改革。
3、李大钊(1889~1927年),直隶乐亭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
1916年,他从日本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
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垂死的社会,要不断改造自己,追求进步。
李大钊还发表《孔子与宪法》一文,揭露袁世凯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
4、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主要是研究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
苏格拉底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伦理学说。
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5、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
他生于斯塔吉拉城,18岁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担任教师。
公元前342年,应马其顿王菲力浦二世之召,去当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339年离开马其顿的宫廷。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
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
他的教学活动多在运动场里进行,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便成为政治打击的对象,他和苏格拉底一样,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
名人对于政治的理解
名人对于政治的理解
政治对于不同的名人来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下面是一些名人
对政治的理解:
1. 尼尔·波特曼(美国记者、作家):政治是决定人们生活的方式和
规则的过程。
它涉及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以及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2. 约翰·F·肯尼迪(美国前总统):政治是为公众利益而斗争的艺术,以及在问题和挑战面前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政治是一种社会契约,通过这种契约,人们同意在一定的法律和规则下共同生活,并保证他们的权利和利益
得到尊重。
4. 卡尔·马克思(德国思想家):政治是社会阶级斗争的结果。
它是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权力关系的体现,并决定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5. 罗伯特·诺兹里克(美国政治学家):政治是一种集体决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就资源的分配、权力的运作和社会目标达成共识。
这些名人对政治的理解展示了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政治的多样性。
无论
角度如何,政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初中政治重点人物概述
初中政治重点人物概述在初中政治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们对世界历史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论是初中政治学习的重点内容。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初中政治重点人物进行概述。
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贤。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理论,如仁爱、孝道、中庸等。
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 -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在政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是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思想,如民主、政治正义、公民责任等。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政治哲学的巅峰之作。
伏尔泰(1694年 - 1778年)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重要的政治论著包括《论人权》和《哲学字典》等。
伏尔泰主张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宽容,他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亨利·孟德尔松(1809年 - 1847年)亨利·孟德尔松是德国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以其深情、抒情、表达个体内心世界的特点而闻名。
孟德尔松的创作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古典音乐的巨匠之一。
马克思(1818年 - 1883年)和恩格斯(1820年 - 1895年)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革命家,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对全球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大钊(1888年 - 1927年)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立人之一,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古代名人专心致志读书的例子
古代名人专心致志读书的例子引言在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名人以其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文化修养,为后来的世代树立了读书典范。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代名人在读书方面的例子,展示他们对学问的追求和专注。
1.文天祥:载笔立言,牢记重要内容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深受《孟子》思想的影响,在读书时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文天祥专心致志读书,他在读书时习惯使用红色的笔,在书中重点划红,以此记住关键内容。
这种方法让他在熟记文章要点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
这一努力让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成就卓越。
2.孔子:虚心学习,勤于思辨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为世人树立了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榜样。
孔子专注于读书,他时刻保持虚心的学习态度。
孔子常常与学生进行讨论,积极参与思辨,不断深化理解。
他提倡学而时习之,使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实践。
这样的态度让他在儒家思想的塑造和发展上留下了不朽的贡献。
3.曾国藩:注重读书方法,整理笔记曾国藩,清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读书方法和整理笔记的方式影响了一代。
曾国藩非常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他善于整理读书笔记,将重要的内容摘抄下来并按主题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笔记集。
这样的整理方式让他在后来的学习和备忘中能够更快地回顾和应用已读的知识。
4.欧阳修: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见解欧阳修,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读书态度强调了独立思考和培养独立见解的重要性。
欧阳修在读书时喜欢与书中的观点进行对话,并自发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他相信通过独立思考和持续追问,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和思想。
这种读书态度让他在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中能够脱颖而出。
结论。
范仲淹的政治智慧与文化遗产
范仲淹的政治智慧与文化遗产范仲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化人。
他出生于北宋,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多事之时。
范仲淹是北宋中期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被誉为“北宋之冠”,有“义士范文正”、“名臣范文仲”之称。
范仲淹以其卓越的才华、出色的政治智慧和爱国精神著称,他所创立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将从范仲淹的政治智慧和文化遗产两个方面来探讨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一、政治智慧范仲淹是北宋中期的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北宋朝廷的官员,同时也是南北两朝王朝的重要人物。
其卓越的政治才华让他成功地避免了北方辽族和西方西夏等异族的侵扰,使得北宋在范仲淹的治理下安定持久,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奠定了基础。
范仲淹的才华和智慧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文化领域。
范仲淹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曾经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瑰宝。
他的诗、散文、文集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人称为“范文正集”和“范文仲集”。
范仲淹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的治国思想、治国方法、国家安全等方面。
他当时所遇到的种种复杂局面,他总是能够准确分析形势和判断大势,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二、文化遗产范仲淹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限于他所写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他心目中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仲淹的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家风范仲淹的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一。
他本人严谨正直、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重长者、善待下属,这些品质都能够传承给后世的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二)政治思想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他主张“车轮战术”、“以民为本”、“士为知己者死”等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范仲淹深层次的人文思想和社会观念,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文学作品范仲淹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财富之一,这些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哲学家名人故事:董仲舒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哲学家名人故事:董仲舒整理哲学家名人故事:董仲舒董仲舒是汉朝出名的思想政治家,他诞生在一个有着丰富的藏书的地主家中,所以董仲舒从小就博览群书,有着很高的学识,渐渐的董仲舒的名声传了出去,董仲舒就趁机招了许多的同学,由于董仲舒学问高深,讲学讲的好,所以他的.许多同学都成了官员,而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董仲舒被汉景帝封为博士,特地负责传授学问。
董仲舒被封为博士之后,他就处处开坛讲学,他的同学越来越多,由于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教学上所以董仲舒始终都没能回家,由于这样因公废私的举动,董仲舒受到了当时学子的鄙视,许多人都尊他为老师。
后来汉武帝继位之后,大肆招贤,董仲舒也成为了汉武帝的座上宾,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了出名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一展所学,系统的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巩固皇帝的统治、论述了君权与神权的联系,并向着汉武帝提出了许多有有用价值的意见。
汉武帝特别满足,就把他派到了刘非那儿去当宰相,刘非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由于董仲舒是当时出名的大儒,在文人学子之中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刘非对于董仲舒还是比较敬重的,不敢对他有什么怠慢,董仲舒在刘非手下当了六年的王相,在董仲舒的规劝下,刘非放弃了篡权争霸的想法,好好的治理自己的领地,始终风调雨顺。
后来董仲舒因此上奏宣扬他天人合一的学说,在奏章中大谈灾难,所以触怒了汉武帝,虽然最终由于德高望重免于一死,但是却丢了官位,之后董仲舒就用心于做学问、教学著书,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朝堂,但是每次有大事的时候还是会有人来向他请教,所以可以说董仲舒对于当时的朝廷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董仲舒从小就诞生在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家庭中,他从小就聪慧好学,在年少的时候,董仲舒经常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他的父亲一面兴奋儿子好学,但是也担忧着董仲舒会太过劳累,就打算在董仲舒的书房边上修建一个花园。
一开头花园刚开头修建,引来了许多的飞鸟蝴蝶,所以许多人都去那儿玩耍,董仲舒的姐姐也经常邀请董仲舒一起玩,但是董仲舒只是用心读书,头都不抬一下,后来花园建好了许多人夸赞这花园美丽,但是董仲舒就是不去玩,只是一门心思的读书,就连中秋节的夜晚,大家都在花园中赏月的时候,董仲舒都没去,还在和老师一起讨论学问。
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共19页
九、初唐名相房玄龄
唐代初年名相。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 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 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 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 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 罗人才。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 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 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 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 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 京(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 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 随后双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 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 吉思汗信任,遂为成吉思汗股肱大 臣,尊宠至极。耶律楚材,上谏针 贬时弊,保江山稳定,改革税制, 武功文治,使蒙古统法者收到极盛 之效。
十四、明代名相张居正
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 家。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 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 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 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 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 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 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 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 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张居 正作为一名改革家,不在王安石之下,他没有贸 然全面整顿财政,避开了统治势力的“痛处”, 改革成功,国富民安于一时。张居正作为一代宰 相,为国于民鞠躬尽瘁。
四、西汉名相萧何
西汉初年政治家。秦沛(今江苏沛县)人。早 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 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 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 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 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 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他 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 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 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 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 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 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 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关于政治的名人名言集锦
政治的名人名言关于政治的名人名言集锦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政治的名人名言集锦,欢迎阅读与收藏。
政治的名人名言1●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保障每个人今生财产的所有权。
——洛克(英)●政治是经济的女儿,所以他照顾自己的女儿是很自然的。
——高尔基(苏)●政治是某些物质利益的代名词,诸如好的食物、好的衣服、好的住房以及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
——阿卜杜拉·侯赛因(巴基斯坦)●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孙中山●在政治上,是没有人,只有主义,没有感情,只有利害。
在政治上,我们不是杀一个人,而是移去一个障碍物。
——大仲马(法)●政治是运用国家的;国家是实行政治的。
——孙中山●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孙中山●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底潮流,一个是秩序底潮流。
——孙中山(中)●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郁达夫●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
——钱钟书(中)●腐化落后的政治环境是一切腐化落后的思想的温床。
——柯灵(中)●能够在实际上为最大多数的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创造最大的幸福的政治,便是最好的政治。
——欧文(英)●政治是一把磨钝了的挫刀,他挫着挫着,慢慢地达到它的目的。
——孟德斯鸠(法)●一个共和国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阴谋秘计的时候。
这情形发生在人们用金钱腐化了人民的情况下。
这时人民变得冷静了,热衷于金钱,而不再热衷于国事了。
——孟德斯鸠(法)●在那些厌恶压迫的人们中,却有许多人喜欢压迫别人。
——拿破仑(法)●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
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
——巴尔扎克(法)●我们赞赏那种真正的政治家,就像赞赏那种给我们写下了人间最宏伟的的诗篇的人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
宴会上,美国总统一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表明美中友谊会不断继续发展,又陡然拉近了他与中国人民的距离,还似乎披上了中国文化的神秘外衣。
其实,并非奥巴马多么有学问、会说话,而是历届访华总统都有援引中国典籍的惯例: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6?1和郭沫若同志》)引用者:尼克松(美国第37任总统)背景说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在祝酒词的最后引用毛泽东《满江红?6?1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的句子:“Chairman has written: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and always urgently;the world rolls on,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 the day,seize the hour!(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赢得全场掌声后,尼克松接着借题发挥:“This is the hour,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
(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更为前句增色。
而此时,是中美中断了20年的联系逐渐恢复正常的时候,两国渴望接触,这句诗词的恰当引用,准确地表达了他希望中美邦交正常化的迫切心情,赢得了满堂彩。
二、“今世褦襶(nàidài)子,触热到人家。
”——(晋?6?1程晓《嘲热客》)引用者:卡特(美国第39任总统)背景说明: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卸任后,在1981年8月24日来到北京。
当是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便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此诗出自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摇扇髀中疾,流汗正滂沱。
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
”其中“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这两句,很符合卡特的身份:已经不担任总统了,还来麻烦主人,很不好意思啊。
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代?6?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引用者: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背景说明:1984年,好莱坞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在国家主席举行的欢迎晚宴上,里根在祝酒辞中说:“Many centuries ago,Wang Po,a famous Chinese poet-philosopher,wrote,‘Although we re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 good neighbor。
‟(很多年前,一个叫王勃的中国诗人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引用古诗来表达中国美国虽然隔着太平洋,但是中美还是像邻近朋友一样。
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经》)引用者: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背景说明:仍然是1984年,在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欢迎晚宴的第二天。
也许他觉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较浅显,还不够减轻中国主人对他这个老牌右翼保守分子的疑虑,里根在这天中国总理晚宴上的祝酒辞中加了一句加大互信力度的话:“… let us be of the same mind。
And as a saying from‘The Book of Changes’ goes,‘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
‟(让我们同心同德,正如《易经》中一句话说的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明代?6?1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引用者:老布什(美国第41任总统)背景说明:老布什总统1989年春访华,在祝酒辞里,老布什说:“There's a Chinese proverb that says:‘One generation plants a tree;the next sits in its shade’(有一个中国谚语这样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此称赞中国人正在栽种改革之树,而且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收获果实。
六、“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代?6?1李白《早发白帝城》)背景说明:还是在老布什总统1989年访华的那个欢迎晚宴上,在引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后,老布什提到他和芭芭拉在中国旅行的难忘经历,特别是杜甫的老家四川。
老布什提到乘船经过三峡的经历时说:“… where we relished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could almost hear the poet Li Bo's description of ‘the monkeys who screamed from the two sides without stopping。
’(我们想起了三国故事,几乎听到了诗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描述)”,似乎在暗示中美关系已经冲破重重阻力破浪前行。
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6?1礼运篇》引用者:克林顿(美国第42任总统)背景说明:1998年克林顿总统克服了拉链门的心理阴影,访问中国直奔文化古城西安。
在仿古迎宾入城仪式上,克林顿的讲话也带有厚重的历史感:“Let us give new meaning to the words written in the ancient Book of Rites, what you call the Li Shi: 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 (让我们给《礼记》这本历史古书的文字赋予新的意义: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
克林顿所说的“当大家走伟大的道路时,世界所有的人都将是平等的”是《礼记》的《礼运》篇第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七、“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孟子?6?1万章(下)》引用者:克林顿(美国第42任总统)背景说明:1998年克林顿参观完西安后,在北京的国宴上,克林顿在祝酒辞中宣称“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决维护着孟子的思想”,他所引述的孟子语录是这样一句话:“A good citizen in one community will befriend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community; good citizens of the worldwill befriend of the other citizens of the world (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孟子这段话出自《孟子?6?1万章(下)》,读来相当绕口,大意是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
也就是说,伟大的美国人民和美国领导人很愿意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交朋友。
这样的话从美国总统口中说出来,当然让中国人十分受用。
八、“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6?1夏书》)引用者:小布什(美国第43任总统)背景说明:小布什文采不高,口齿不清,但是也咬文嚼字地引用过中国古诗词。
2005年11月,在访问中国之前小布什在日本京都发表了关于民主与自由的重头演讲。
在演讲的最后,他说:“Thousands of years before Thomas Jefferson or Abraham Lincoln,a Chinese poet wrote that,‘the people should be cherished,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the root firm,the country is tranquil’(在托马斯?6?7杰斐逊或亚伯拉罕?6?1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诗人写道:‘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
根基牢固,国家就安宁。
’)”这句话出自《尚书?6?1夏书》中的“五子之歌”,原文是“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6?1尽心下》)引用者: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背景说明:在2009年7月开幕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奥巴马引用了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并解释说,美中两国的任务就是要为后代共同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以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
他说,双方都应注意随时维护这条道路,即便在双方发生分歧的时候,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埋没。
奥巴马这段讲话的英语原文是:“Thousands of years ago,the great philosopher Mencius said:‘A trail through the mountains,if used,becomes a path in a short time,but,if unused,becomes blocked by grass in an equally short time。
’”。
十、“温故而知新。
”——(《论语?6?1为政》)背景说明: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四楼宴会厅发表演讲,他谦虚地说自己的中文远不如中国年轻人的英文,演讲期间他说:“Consider 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
(…温故而知新’)”奥巴马借用《论语》中这句名言来阐述中美关系,意在说明中美之间30年建交所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但总体上是顺利的,富有成效的。
可见,美国历届总统在访华的期间引用中国古诗文已经成了不成文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