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4篇
《江雪》教学设计4篇《江雪》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江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江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
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
(板书)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
(辨析字形:蓑笠、钓鱼、孤独)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
(衰钩狐)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
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
(领读——自由读)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人踪什么意思?灭什么意思?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江雪》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一、教学提示(一)课型为阅读课(二)基本教学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孤独、寂寞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3.了解古诗的诗中有画、诗言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不屈的志向。
二、教学流程第一板块:理解诗意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目光从1号镜转向2号镜。
)20多年前,曾经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一次搜集民间文学的活动,当人们来到湖南的永州时,惊讶地发现,有一个诗人,竟然被永州人民奉若神明,当作他就是唐朝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江雪》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现场老师带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节奏】2.师:诗会读了吧?你觉得诗中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明白呢?找一找,画一画【现场老师引导学生找出疑问。
】3.同学们,诗中这几个红颜色的字是什么意思呢?从“蓑”“笠”两个字的偏旁,你能猜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讨论一下。
【现场老师带领学生讨论】4.师:“径”是指小路;“蓑”是指蓑衣,常常是用草做的;披在身上挡雨雪;“笠”是用竹子等东西编成的帽子。
你们是这么想的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就是说我们读着诗,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幅画。
读着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现场老师带领学生交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从这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画面上有些什么,没有什么呢?从哪儿看出来的呢?请全班同学讨论一下。
【现场老师带领学生交流】小结: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灭”是说没有了。
千山没有一只鸟,万径没有人的踪迹。
请大家再读一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给你什么的感觉呢?交流一下。
【现场老师带领学生交流】(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寂静,辽阔,寒冷,甚至是凄美,那么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最新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欣赏《江雪》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欣赏《江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江雪》是根据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同名诗篇所作的歌曲。
歌曲4/4拍五个乐句组成。
第一乐句音乐在较高音区展开,显得空灵而静谧,与诗句的意境相吻合。
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相似表达了对孤舟独钓的老翁的赞誉。
衬词“啦”抒发了心中的感慨。
综观全曲音乐的走向是从高到低,每个乐句也都是这样的走势,表现出音乐的发展暗合诗句的意境。
学习目标1.欣赏歌曲《江雪》,感受诗词的意境和韵律,激发学生古诗咏唱的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歌曲旋律的感受,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并能用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回忆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教师:谁能说说描写冬天的古诗词?学生:江雪、梅花……(二)朗诵《江雪》教师:让我们朗诵古诗《江雪》,了解古诗的内涵和表达的意境。
学生:朗诵古诗《江雪》。
教师: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独钓寒江雪的图景。
背景空旷,人物镇定,寄托了诗人内心孤傲高洁的情怀。
按照诗句的意思应为白雪皑皑的群山,看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找不到一个人的踪迹。
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所以带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二、聆听歌曲(一)感受歌曲与古诗表现的意境。
学习歌曲。
学生初次聆听歌曲《江雪》。
教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和古诗的韵味有什么联系。
学生:歌曲已经很幽静沉寂,和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相同。
(二)聆听旋律高低。
教师:让我们听歌曲感受旋律的走向。
学生:跟着老师画旋律线。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线由高向低,表明音乐的发展和诗句意境相联系,词曲结合紧密给人以惆怅的感觉。
三、学唱歌曲(教师出示歌曲谱例)(一)听琴模唱。
教师:让我们跟琴来演唱。
教学要求:学生按乐句听琴学唱。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啦”时气息要连贯、声音要柔和,保持在高位置演唱,这样才能表现歌曲空灵沉寂的韵味。
结束句“独钓寒江雪”,音域较低,学生演唱时气息要保持住,歌词咬字也要讲究位置。
《江雪》诗歌教案
《江雪》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雪》一诗,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分析《江雪》一诗,领悟诗歌的意境。
2.学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际到户外欣赏雪景,引发学生对雪的兴趣。
2.请学生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学习(25分钟)1.教师朗读《江雪》一诗,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提取诗歌的主题。
第三步: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江雪》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个人创作(2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雪的感受和理解,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鼓励学生用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各组选择一两首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并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收集学生个人创作的诗歌,评价其表达能力和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延伸1.在学校或户外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诗歌才华。
2.组织学生参观诗词相关的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备注: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江雪》教案15篇
《江雪》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江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雪》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2、出示图片,讲述冬天的山,雪花的形状。
3、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4、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江雪的图片)(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5、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我们听着音乐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幼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星星。
2、总结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可以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么?出示打印稿件: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教案2活动目标:1、欣赏并理解古诗,知道是五言绝句。
2、通过解释故事的大意,理解故事中“绝”“万径”“踪灭”“簔笠”。
3、帮助幼儿感受古诗的,冰天雪地一片寂静的意境。
幼儿园国学江雪教案
幼儿园国学江雪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教案针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在国学课程中选择了《江雪》这一篇经典诗文进行教学。
希望通过课程,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江雪》的诗意和文化内涵,建立主题意识和审美情趣;2.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游戏热身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游戏热身,如唱歌、跳舞等,让孩子们放松心情,进入教学状态。
2. 导入教师以儿童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江雪》的背景和流传,让孩子们有所准备。
3. 学习1.教师逐章讲解《江雪》,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带领孩子们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让他们感受到江雪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2.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读诗歌,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3.教师带领孩子们绘制江雪的图画,让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对江雪的理解和想象;4.教师带领孩子们制作简单的手工,如剪纸、折纸等,让孩子们动手表现自己对江雪的理解和想象。
4. 总结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和回顾,让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强化他们对诗歌是否理解、如何表述和如何表现的认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江雪》的诗意和文化内涵,建立主题意识和审美情趣;2.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江雪》的意境和情感,建立文学素养,是本节课程的难点;2.幼儿在表达时有时会比较含蓄,需要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孩子们的表述和表现,检查孩子们对《江雪》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2.通过孩子们的绘画和手工作品,检查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既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诗歌了解文学知识,又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江雪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江雪教学设计(精选12篇)设计说明: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
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
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对称美,“千山”对“万径”,“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
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
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
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四、了解背景,体会感情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
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
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
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江雪》的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
2. 讲解《江雪》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景色描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活动:1.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江雪》的作者柳宗元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听故事,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江雪》的景色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心中的江雪景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江雪》景色描绘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诗句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江雪》的诗意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逐句解析《江雪》的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分析《江雪》的韵律和节奏。
3. 探讨《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逐句解析《江雪》的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诗句。
3. 教师分析《江雪》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4. 学生分组讨论《江雪》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诗句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江雪》韵律和节奏的感受能力。
3. 学生对《江雪》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运用《江雪》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2. 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进行写作。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江雪》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如描绘一场雪景。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韵律进行写作,如使用对仗和排比等手法。
4.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江雪》意象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江雪》教案(通用23篇)《江雪》教案篇1【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背古诗入课题我们曾背诵过许多诗如描写春天《村居》,描写秋天《枫桥夜泊》,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雪景的诗,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
出示雪景图,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读诗初步感悟诗意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教生字新词:在古诗中有几个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师读一读。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这就是蓑衣,读(蓑衣),因为蓑衣使用席草编成的,所以蓑是“草字头”。
这就是斗笠,读(斗笠),因为斗笠是用竹子编的,所以是草字头。
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雨衣、雨帽。
再跟老师读一读。
那蓑笠翁又是什么意思呢?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读准读通。
4、指导朗读古诗:指名读。
教师提示:读古诗节奏也很重要。
教师再次范读,提示节奏。
指名读(3~4人),小组读,齐读。
三、说诗景,悟诗意,学诗句。
1.古人说过:诗中有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
请你细细地读读诗,再根据诗讨论讨论,如果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画上都有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解释,径是小路,绝:绝迹,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人踪:人的踪影)2.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指“许多”、“很多”。
2)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鸟”与“人”的踪影。
为什么没有?(引出绝和灭)。
3)如果没有这一绝一灭,会是什么景象呢?指名读:千山鸟飞,万径人踪。
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景象真是。
古诗江雪教案幼儿园小班
古诗《江雪》教案(幼儿园小班)一、教案背景《江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是一首以描绘江雪美景为主题的古诗。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通过引导幼儿认识古诗中的美丽江雪景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江雪》这首古诗。
2.通过诗歌的形象描写,感知江雪的美丽景色。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
2.江雪的图片或绘本。
3.彩纸、剪刀和胶水。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对冬天的认识,问他们冬天常见的天气有哪些。
2.引出冬天下雪的场景,并提问幼儿对雪的感受和印象。
步骤二:学习《江雪》1.准备一份《江雪》的文字,可以在课件上或黑板上展示给幼儿。
2.教师朗读《江雪》,让幼儿一边听一边观察文字,感受诗歌的美妙。
3.重复朗读《江雪》,让幼儿尽量跟随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语调。
步骤三:欣赏江雪的图片1.准备一些江雪的图片或绘本,展示给幼儿观看。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如江水、雪花等。
3.提问幼儿,江雪的景色是不是很美?幼儿为什么这么觉得?步骤四:感知江雪的美丽景色1.引导幼儿展开想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江雪中,感受江雪的美丽景色。
2.提问幼儿,他们想象中江雪的景色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3.让幼儿用彩纸和剪刀制作一幅江雪的手工作品,可以绘制江水、粘贴雪花等。
步骤五:小结与展示1.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大家。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江雪的美丽景色和诗歌的韵律之美。
五、教学延伸1.继续教授其他与冬季有关的古诗,如《寒食》、《望月怀远》等,并引导幼儿通过感知和想象来理解古诗中的意境。
2.调动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自己创作一首描写冬季景色的小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江雪》这首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描绘江雪的美丽景色,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主动性,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江雪》课文教案设计
《江雪》课文教案设计:1.理解《江雪》诗歌的基本内容、结构和情感。
2.掌握《江雪》诗歌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诗歌赏析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江雪》的基本内容、结构和情感,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和思考。
1.授课方式:学生分组阅读、分角色朗读、圈点词汇、讨论。
2.授课流程:(1)通过图片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唐代冬日的景象和氛围,强化学生对《江雪》的感性理解。
(2)逐一讲解诗歌中出现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型,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进理解和记忆。
(3)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自由发表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意见、互相学习的积极性。
(4)对感兴趣的名句进行朗诵,配合背景音乐或配乐,增加艺术感染力和文化熏陶力。
第二部分:文化渗透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认知,提高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1.授课方式:讲授、课堂互动、听力练习、思考性练习。
2.授课流程:(1)讲解《江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指引学生深入了解唐代诗歌创作的时代特点、主题视角和审美价值。
(2)通过阅读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雪”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如《雪海梅》、《雪梅鹿》等。
(3)引导学生参与听力练习和小组讨论,探讨在不同语境和文化情境中对诗歌的理解、感受和呈现方式的差异和变化。
(4)呈现唐代艺术和文化的文献和影像资料,如唐三彩、唐代壁画、唐诗配画等,给予学生多元感性体验和文化想象,寓教于乐。
第三部分:写作应用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
1.授课方式:作品欣赏、创作范例、讨论、修改、巡展。
2.授课流程:(1)呈现一些优秀的《江雪》创作作品,阐释创作的原则和技巧,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和情感,深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和情感需要,提供适当的创作范例和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深入思考,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幼儿园大班国学江雪教案
幼儿园大班国学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背诵并理解《江雪》这首古诗词中的文字意义。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江雪的主题和意境。
3.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减少嬉闹,保持安静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准备1.《江雪》古诗词的课件。
2.按照大班幼儿认知能力准备的促进孩子们理解的图画(例如出现在课件上)。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1.老师出示《江雪》的图片,问孩子们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2.让孩子们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这是什么季节、这里的雪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动物出现了,并根据孩子们的回答上屏呈现相应的图片。
3.引出《江雪》。
3.2 学习1.老师用语音模仿出诗句的调子或反复念诵诗句让孩子们跟读。
2.引导孩子们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他们自己阐释每句话的含义以及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3.根据孩子们的理解度,教授一些相似的成语搭配或高级词汇。
3.3 运用1.老师阐述本诗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不断鼓励孩子们学习中国文化。
2.学生分为几组进行表演,让他们通过表演展示对诗词的了解和自己的想象。
3.带领孩子们模仿诗句节奏用水或声音来表现雪景。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对《江雪》原文的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熟知度上,并通过一些互动的方式促进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案提倡分组合作学习,因此孩子们最终的表演效果与表达水平取决于团队中每个孩子的参与情况,有利于发现组员之间的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遵循园所的法律法规和现代教育法规,更加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江雪》教案(精选14篇)
《江雪》教案(精选14篇)《江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生字(孤),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为学生补充诗人创作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4、体会诗人柳宗元借《江雪》这首诗,寄托自己万分孤独,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诗:刘禹锡的《望洞庭》,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二、揭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幅图画,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江雪》。
(生齐读题目—江雪)2、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读诗题。
你能从诗题中感受到怎样的画面呢?(生闭眼读:江雪,江雪,感受画面)(生1:江面上雪花飞舞;生2:江面上大雪纷飞;生3:辽阔的江面上飘舞着鹅毛大雪……)3、师:雪是美的,是大的,是晶莹剔透的,令我们浮想联翩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题目。
(生齐读题目)三、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师:题目,我们可以读出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诗我们又可以读出一幅怎样的画来呢?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出示诗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指名读:生1读,生2读,全班齐读。
(评价: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理解有关带点字意思:“径、绝、踪、灭、孤、蓑、笠”。
1)“径”什么意思?(小路)“万径”什么意思?是一万条小路吗?(所有的小路,许许多多的小路。
这是虚指。
)跟“万径”相对应的一个词是——“千山”,什么意思?是一千座山吗?(是所有的山)这里的“千山”“万径”都是夸张的说法,是虚指。
2)“绝”什么意思?(绝迹,不存在。
)“灭”呢?(尽,灭绝,消失,不再存在。
)“踪”什么意思?(脚印,踪迹,踪影。
提高学习效果的《江雪》教案
的文章。
提高学习效果的《江雪》教案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现代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呢?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方法。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江雪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2、通过诗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课前预习学习任何一首诗歌首先要进行预习,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预习阶段,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江雪这首诗,尝试自己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诗歌分析的思路,如:作者的创作背景、文本的表达技巧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二)理解诗歌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探究性的问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例如:作者将“江雪”和季节联系在一起,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在描写江雪时,采用了哪些具体的词语,让我们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江雪的美景?通过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文本特点。
(三)情感体验江雪这首诗有一种简洁明快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共同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例如:请学生将这首诗背诵下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请学生分享自己看到过的美丽雪景,以及自己在雪天的心情等。
(四)语言分析语言分析是文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表达方式和深层次内涵。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一起分析这首诗中的意象、音韵、修辞手法等,并且让学生将这些分析结果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江雪》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背景和作者。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江雪》。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古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生通过学习《江雪》,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个人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江雪》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修辞和意境。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江雪》。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意境的理解。
学生对古诗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古诗《江雪》的文本和相关注释资料。
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学鉴赏技巧。
3.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江雪》,对古诗有一定的理解。
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上的重点和笔记。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自然景观或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江雪》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江雪》,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4.3 分析与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和美感。
4.4 应用与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或绘画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或文化探究。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考试或测验,检验对《江雪》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5.2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雪》教学设计(通用15篇)《江雪》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二、学习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
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古诗《江雪》的大意和含义,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感性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为古诗《江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介绍冬天的景象,引起幼儿对冰雪美景的向往和兴趣。
2. 呈现古诗《江雪》教师可以逐字讲解古诗《江雪》的内容,同时配上生动有趣的图片,让幼儿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入。
3. 听读古诗《江雪》教师让幼儿集体朗读《江雪》古诗,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4. 分析古诗《江雪》•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古诗《江雪》中的生动的意象;•督促幼儿品味古诗《江雪》中的音乐性和艺术美感;•分角色朗读《江雪》;5.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制作冰雪世界的情景,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和营造一个美丽的雪景。
6. 辅助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诗歌朗诵比赛,评选最佳朗诵者;或者在教室里营造出雪景,让幼儿在其中自由活动。
7.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教学收获和不足,规划下一步教学工作。
同时,可以鼓励幼儿多读、多背古诗,培养她们的民族文化意识,使她们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了解古诗《江雪》的含义和意境,感受到自然之美,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感性认知能力,培养了她们的审美情趣、情感认知能力以及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困难及解决对于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古诗中的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进行讲解,同时加以配图,让幼儿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六、家园联系1.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赏析古诗《江雪》,扩大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让幼儿更好地领略古诗带来的美妙;2.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现实中的冰雪,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力;3.家长鼓励幼儿朗读古诗,提高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科学有效的《江雪》教学策略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科学有效的《江雪》教学策略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这首经典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一、教材分析《江雪》是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所作,是一首写雪夜江上景色的五律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简练精辟,表现出江河两岸,雪花铺满,寒气逼人的景象。
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到冬天的寒冷、雪花的美丽,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唐诗骈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唐诗文化,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意识。
2.理解、欣赏并背诵柳宗元的《江雪》。
3.感悟诗歌与自然、人性和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环节:让学生接触自然环境中的雪景,即便是没有实地的体验,通过图片和视频也能感受到雪后江河的壮美景象,建立学生对诗歌背后景象的联想和感受。
2.讲解诗歌的结构:诗歌对仗用韵、五律,每一句都是十个字,通过分析形式特点和句型结构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唐诗的风格。
3.阅读、理解和欣赏诗歌: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然后教师再朗读诗歌并解释文中含义,让学生理解诗人笔下的美景,感悟自然和社会对人的影响,经过多次欣赏让学生更好的熟悉诗歌内容,然后开始引导学生观景互动,将诗歌与自然相连接。
4.古诗背诵:诗歌的语言简练得体,因此适宜背诵,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理解和熟悉内容,最后让学生背诵整首《江雪》。
5.拓展练习:通过唱诵、创编画册和故事等方式拓展诗歌的内涵,从多个角度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涵和魅力,提高对语言的合理使用。
四、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的顺畅执行和学习效果的显著表现。
在教学策略中,启发式学习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让学生接触自然和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情感。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避免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不够。
同时,进行评估可以考试通过学生反馈意见进行订正和改进,及时了解学生的评价需要,提高教学策略的科学性。
五、教学效果分析这种科学有效的《江雪》教学策略具有良好的实践成效,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语言、文化、人文和美学等方面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欣赏能力。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古诗江雪》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古诗江雪》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江雪》,让中班幼儿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中文语言表达能力。
2. 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发展。
教学准备:1.《古诗江雪》的卡通图册或PPT2. 幼儿单人人物卡扑3. 能记录幼儿音频的录音设备4. 能记录幼儿画画步骤的影音设备5. 幼儿的彩笔和白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共同回顾上一次的课程内容,回顾“诗歌”的概念,和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
2. 呈现《古诗江雪》的卡通图册或PPT,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设想故事情节。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老师呈现古诗,并朗读诗歌,让幼儿模仿跟读。
2. 老师解释诗句意思,让幼儿理解所唱的内容以及原诗的含义。
3. 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组织幼儿讨论并搜寻相关寓意及对诗词的显现。
三、互动语言活动(25分钟)1. 发散思路:老师和儿童一起的押韵和诗词接龙活动,老师和学生分别造句,学生接续下一句。
老师可以写下学生所说的诗词,它们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形式的语言的美和表达方法。
老师: 诗词中有很多美丽动人的表达,比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寓意是什么呢?(等待学生反应)有没有人能组成这样的句子?学生: 梅香自苦寒而来。
2. 语音比赛:学生接龙,听到诗歌,脑海中有什么画面、形象和情感,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情。
老师指定课文的一到两句话,要求学生比赛谁说最好,老师可以以选出最佳语音。
四、练习口语表达(30分钟)1. 老师让幼儿角色扮演,让一个学生扮演一句诗歌中的歌手,另一个学生扮演柳树,名场面中一起表演所学的诗歌。
2. 老师组合两个到三个学生合作创造影片,影片的内容既可以是诗歌画面,也可以是对话等。
五、收尾(5分钟)1. 老师让学生用音频或简单视频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诗词朗诵或表演,便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成长和收获。
古诗江雪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古诗《江雪》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材:《语文》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感受自然美、生活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懂得感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学会生字词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江雪景象(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说说自己对江雪的感受。
(3)引入古诗《江雪》,告知学生今天要学习这首诗。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韵律。
3. 理解内容(1)教师讲解古诗《江雪》的内容,解释诗中的意象。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古诗的理解。
(3)小组合作讨论,深入探讨古诗的意境。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江雪景象。
(2)学生选取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3)分享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江雪》的意境。
(2)布置作业:背诵古诗《江雪》,学会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基本掌握诗文内容。
在理解古诗意境方面,学生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致能够体会到诗中的美。
但在运用生字词方面,部分学生尚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雪》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
描绘的是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
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
诗中充满了寒意,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本诗的立意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
表现了他自己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目标预设]:
1、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孤独、苦闷、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
[重点、难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设计理念]:
1、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诗人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
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去体会与品味诗意与诗情。
2、重视诵读、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
诵读是进入古诗词意境的入口,是打开体味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
只有反复吟诵,文句,意境,才会萦于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
教学古诗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以三种方式的读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3、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拓展阅读《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
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设计思路]:
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本节课试图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
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1、想象诗景。
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体会诗情。
引导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方能体会作者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感悟诗意。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几幅画,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吟诵哪些诗句?(《山行》《望洞庭》)
2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柳宗元写的——《江雪》。
《江雪》顾名思义就是江上雪景。
这首诗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
3、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读出诗的韵律美。
(生读)小结: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咱们还要通过三种不同层次的读,来理解这一首诗。
二、一读,想象诗景——寒冷凄清
1、刚才大家读了这一首诗,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出示:寒江钓雪图)
2、如果用一个词来感受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3、再读诗句,你是从诗中哪些字句中体会到的?(生讨论交流)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一切是如此荒凉。
师:诗人写得多么巧妙呀,诗句中没有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经感觉到了滴水成冰的寒气。
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天气的寒冷,你会用哪一个词?
(2)“千山、万径”难道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师: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
在这里指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更突出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3)“蓑笠翁”什么意思? 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出示认识蓑笠)
(4)“孤舟”“独钓”在茫茫雪山,寒冷江雪中,只有一只小船,一个渔翁在垂钓。
更显得凄冷。
师:“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板书:寒冷凄清)
4、谁能把“千山万径”的寒冷凄凉读出来。
(朗读指导)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么寒冷的天气,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作者这样写是想表达怎样的感受呢)
三、二读,体会诗情——孤独悲愤
1、歌咏志,诗言情。
诗人柳宗元当时到底想要抒发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出示柳宗元生平介绍。
2、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一种心情?
3、再读《江雪》,从诗中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呢?
(预设:“绝”“灭”“孤”“寒”“独”)
师:如果这些字有颜色,它会是——(生说:灰、白),如果这些字有温度,它会是——(生说:冰、冷)
4、是怎样的心情才会写出这样的字眼和诗句啊?诗人的心情就藏在诗中,请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
——千万孤独。
5、这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在一身”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配乐)
师:一首诗,一份情。
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千万孤独就是这首诗的诗情啊!这“千山万径”的背景越广大,诗人也就越孤独。
千万孤独,就是这种感受,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悲愤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板书:孤独悲愤)
6、现在你知道渔翁为什么在这寒冷的天气出来钓鱼了吗?(生交流)
四、三读,感悟诗意——顽强不屈
1、教师引读:面对寒冷,渔翁动摇了吗?他——(读)独钓寒江雪。
他屈服了吗?他——(再读)独钓寒江雪。
2、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板书:顽强不屈)
3、这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孤傲的柳宗元。
虽然朝廷把他一贬再贬,但是他是不会屈服的。
他不屈不挠地——(读)独钓寒江雪。
小结:
同学们,诗人是借雪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
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古诗中的瑰宝的原因所在。
这首诗中,所描述的寒冷凄凉的环境正是诗人柳宗元当时所处的残酷环境的真实写照,渔翁的心情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渔翁的精神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生读)
五、品味积累,描述画面
师:《江雪》这一首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真切的意境。
,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
这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语言绝妙!是古诗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再次描绘诗中的画面吗?
(先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六、拓展、比较阅读
师:无独有偶,清代诗人王士祯也作诗一首《题秋江独钓图》,读一读这首诗吧。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1、读一读,与《江雪》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生讨论交流)
3、课后搜集柳宗元的其他作品读一读。